微信截图_20161214184245

1481712068(1

石云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西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桂林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曾获“桂林市青年文艺奖”,被提名为“广西十大青年书法家”。作品入展:第二届中国西部书法篆刻展;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作品展;第三届全国隶书大展;全国第三届行草书法大展;全国首届书法临帖作品展;全国第三届草书作品展;第四届中国西部书法篆刻展;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等。出版有《初中必背古诗文硬笔字帖》(漓江出版社)。

微信截图_20161214184713 微信截图_20161214184733 微信截图_20161214184748

石云端
【附部分展览作品】

1

***

34846854997856435

***

135570688347643887

***

169041988777258200

***

489609952678566764

***

502756210697876315

***

591806601567030696

***

614179935808051783

***

652013502549724224

展览地址:苏州站对面(平四路笛岸台)

516963761913091669

且饮墨渖一升
——吴昌硕的篆刻与当代印人的创作

2016年12月6日至7日,“且饮墨渖一升”——吴昌硕的篆刻与当代印人的创作展暨吴昌硕篆刻学术研讨会在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主办,形式融文人雅集与书印展览为一体,集中展示了吴昌硕篆刻的艺术成就与当代三十位知名印人共篆“且饮墨渖一升”之印,并以吴昌硕其它印语再创作,以篆刻设计稿、底稿、修改稿的全景展示,记录了他们的创作过程。展品分为“明月前身”与“问学缶翁”两部分。

1

2

——展览现场

6日上午,在国家典籍博物馆新闻发布厅,召开吴昌硕的篆刻与当代印人的创作学术研讨会。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西泠印社副社长李刚田介绍了参展的三十位篆刻家及与会嘉宾。首先,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典籍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李虹霖讲话。他介绍了本次展览的举办缘起与策划过程,这是一次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而举办的系列公益性展览之一。他期望通过以这样的展览为桥梁和纽带,有更多的年轻人得到指点和启发,参与到学习、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来,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文艺评论中心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庞井君从社会价值论的角度,探讨了人的价值与精神信仰,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如何创新和超越,我们的民族需要新的文化高峰。在新的时代,我们从吴昌硕的身上可以学到的是对艺术坚持不懈的精神与通融的境界,并把人生的苦难上升为一种独特的艺术体验,并向人类精神最深处去开拓,我们的民族呼唤这种精神。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洪武感谢支持这次活动的专家、学者,鼓励年轻人学习经典、在艺术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并阐释了“植根传统、鼓励创新、艺文兼备、多样包容”的艺术精神。

3

6日下午,由邹涛主持,与会篆刻艺术家进行了开放式的讨论,对于如何继承传统、个性创新以及创新的意义所在,各抒己见。他们认为,艺术创新必须建立在学习传统的基础上,一代大家吴昌硕,终生坚持学习古人,并且能够做到融会贯通,入古出新。我们今天的创新只有在未来能够进入传统,才是有价值的创新。

4

不知何者为正变,自我作古空群雄——吴昌硕

5

6

7日,在国家典籍博物馆4号展厅,举行了篆刻艺术家的专题讲座。赵熊的《通变无方一一吳昌硕篆刻对汉印精神的诠释 》;黄惇的《“印从书出”、“印外求印”两论观照下的吴昌硕篆刻》;朱培尔的《技法的传承与篆刻意境的开拓》;李刚田的 《吴昌硕与三家比较》;吴昌硕曾孙吴超的《吴昌硕生平》;邹涛的《吴昌硕对日本篆刻的影响》。各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吴昌硕的艺术成就,为后学者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

本次展览展期自2016年12月8日至2017年1月6日,在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第四展厅)展出。

6日——7日研讨会与讲座照片印文相机卡出点问题了,之后与作品电子图在另做一个专题发。

研讨会有幸上手了原石仔细观看,拿手机拍了几张照片供大家一起学习下。

7

10

9

8

 

 

更多现场高清图,请戳这里

中国书法网&墨池联合报道

文房拾贝 • 刘正成翰札书法品鉴会暨学术讲座在荣宝斋书法馆举行 

关注学术、关注市场、关注传承、关注创新。由荣宝斋主办,荣宝斋书法馆、荣宝斋在线、荣宝斋《艺术品》期刊承办的“荣宝斋书法讲堂|文房拾贝•刘正成翰札书法品鉴会暨学术讲座”,于2016年11月5日下午两点半在荣宝斋书法馆成功举办,这是荣宝斋坚持“学术引领市场”的系列活动之一。

3672.tm

刘正成先生就学术议题《挂轴:艺术书写成为书法主流》进行讲解。从五百年前挂轴条幅书法的纯艺术书写出现并成为主流以后,翰札书不被认为是书法的审美现象开始,刘正成先生对书法艺术的正面价值进行思考,即如何理解传统文化及书写审美价值。

随后,王登科主持学术对话,对话嘉宾寒碧、张铁林、李笠、于明诠、张以国、曾翔、王文英、董国强就“翰札书法在传统与创新中的意义”进行对话讨论,现场氛围热烈,不同观点精彩纷呈。言恭达、欧阳江河也通过书面发言参与到对话中,表达了他们的见解。

9BD6.tm

为更好体现学术主题的实践意义,当天展厅内布置了刘正成先生《松竹草堂论书——论清人书家》与《松竹草堂论书——论清人书论》两套册页作品,内容取自刘正成先生对乾嘉时期的书家、书论的心得和新见,此二册几十开手稿,一气呵成,可视为刘正成先生治学读书的手札,与主题互相映衬。国际书协主席,韩国书艺联盟理事长李敦兴、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文化部原市场中心副主任孙盛军、荣宝斋书法馆经理宋涛及荣宝斋在线执行董事李春林等也出席了书法品鉴会。
  
本次活动还特别在荣宝斋在线微信平台搭建了直播室,并选出了四套展览作品于活动当天启动线上同步专场拍卖。学术讲座、学术对话、主题性书法作品相互结合,线下线上联动发力,我们希望让来自全国各地的书法爱好者都能立体全面的了解“翰札”文化,感受书法艺术的价值及魅力。

C72D.tm

F208.tm刘正成,现为国际书法家协会首席主席,《中国书法全集》主编,北京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多所院校客座教授。曾长期担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作为主要策展人,策划了连续六届全国中青年书法展、二十世纪书法大展、巴黎现代中国书法大展、建国五十周年书法大展、千年书法大展、中国涌泉国际书法大展等,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主持学术研究活动,策划和主持全国第二、三、四、五届全国书学讨论会,任《中国书法》杂志社社长、主编18年。

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荣获韩国美术家协会和韩国美术文化院颁发的“世界书法功劳牌”。获中国书协的“书法艺术特别贡献奖”,获“韩国全北国际书艺双年展”大奖;2015年剑桥徐志摩中英文化交流奖获得者。

主要撰著有:《刘正成书法作品集》多巻、《刘正成书法文集》三卷、《书法艺术概论》;作为中国艺术史学者主编百卷本《中国书法全集》(已出版70卷等)。

183F.tm

刘正成先生现场发言

3C34.tm

于明诠先生发言

9100.tm

F73F.tm

寒碧先生发言

241E.tm

张铁林先生发言

7637.tm

李笠先生发言

A79A.tm

张以国先生发言

C9DA.tm

曾翔先生发言

EC48.tm

王文英发言

20B8.tm

董国强先生发言

4E52.tm

嘉宾合影

9521.tm

出版作品集

CEFF.tm

F43D.tm


松竹草堂论书——论清人书论

1F56.tm

4A21.tm

陈寅恪先生有以诗证史之论,堪补王国维先生之二重证据法之不足,此册所评清从之论书,正可证清代之书法演帖消碑涨之实况。某可评者即某之艺术史新论,录之以供当世内家辨析可也,因跋其后。

丙申清明前一日,草此二册廿四论毕并记,正成。

7E81.tm

A342.tm

蜀人刘咸炘《弄翰余沉》云, 书之多变,与诗文同。故其派别、风势亦可以论诗文者论之。乾嘉以前沿溯 唐宋元明,嘉道以后乃有反于六朝之说,正与文同。至光绪时六朝乃大盛。近更 有高论三代派别者,其流弊为高而幻、偏而蔽、夸而欺,正与何、李、王、李之 论诗文同。故眼广气平者多兼取唐宋,亦正与近世言中唐北宋诗者同意。吾论诗 文亦初高狭而后宽平,故于书亦初康氏之说,而后不尽从也。

邑人前辈刘咸炘者,蜀之宿儒者也,虽身处西隅而视野开阔,近世罕有此,其《弄翰余沉》  一书乃日人中田勇次郎先生编撰《中国书论大系》收入此书侪辈方醒,纵论所引此论对碑学理论持批评态度自可取也,然终不明碑学书风兴趣之艺术发展史缘由者,虽然评批精神足可嘉者也。

草堂论书之评刘咸炘,丙申清明前一日于松竹梅花堂辛夷花谢时,今日春风无尘可乐哉。正成。

 

更多作品点击查看

中国书法网&墨池 联合报道

【老九报道】“道象•王冬龄书法艺术”展在太庙震撼开幕

【老九报道】
“道象•王冬龄书法艺术”展在太庙震撼开幕

由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国书法家协会、杭州市文联、银座美术馆和《诗书画》杂志联合主办的“第三届《诗书画》年度展——道象•王冬龄书法艺术”,于2016年11月6日至14日在北京太庙艺术馆举行。

1

王冬龄先生是传统功力深厚的书法家,也是极具创造力的当代艺术家。本次展览王冬龄先生将以“乱书”和“壁书”的形式来呈现中华文化经典,包括儒道释名篇及美学意境,并依托太庙艺术馆的巍峨壮丽的展览空间,来充分展示“回溯传统、关注当代、究讨未来”的这一《诗书画》年度展的学术宗旨。
范迪安院长表示:王冬龄先生这几年的突出表现是在公共空间中的巨幅书写,这种书写每每将他自己推到“临场”的境地。笔走龙蛇,势如卷云,气贯长虹,纸面生风,他在书写中也愈发进入无意识状态,任笔留下感兴的痕迹。这种超越书法的书写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心潮浪逐的观赏快慰,也引导我们思考书写行为的本体属性和书写作为语言的深层价值。当代艺术越来越和“场域”发生关系。王冬龄的激情迸发之时,“场域”中的媒介、空间和他的书写行为都汇聚成“气”之场、“域”之境,也就生成了新的创造“文本”。王冬龄将这个结果称之为“乱书”,实际上,“乱书”的要义在于超越传统法则的“书”和由感兴、经验、能力交融的“乱”。“乱书”是过程之书、去蔽之书和敞开书法本义之书。王冬龄新的书写将在太庙的空间里展开,得六百年皇家庙堂之“场域”,挟当下时探索精神之“乱书”,他的书写当再次验证传统与当代相接而生成的创造。

2

许江院长以“冬龄挥毫,太庙沉醉,紫禁城气象槃礴。”概括了本次展览。他说:“真正的沉醉者,王冬龄是也。从2003年中国美院南山校园建成肇始,冬龄师写大字已成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他的一双红袜子,脚踏数以百计的中国大字,足乘《逍遥游》、《道德经》、《心经》等东方贲典,攀援欧亚拉美的众多艺坛圣殿。仅十米以上的《逍遥游》就写过十次之多。这一书写现象不唯增添书艺表现的气势和样式,而且以其现场的效果,揭示字体与人体一体、手动与心动齐动的书写内涵,创立了当代艺术创作的新模式。他沉醉于这一模式之中,挥洒放骸,从容浮游,将中国的典籍、文字、书写、气格、体魄、文意融为一体,合成当代东方的新艺术。他是东方的泳者,搏击全球当代艺术的激流汪洋。”

44E1.tm

寒碧主编在题语中写道:“风发泉涌,远出生气,才溢情豪,广其托体,沿津讨源于价值初建,造车合辙至当代艺术。其所回溯延伸,皆助纵横捭阖,故无古今中西之崖岸,独与天地精神相往还。”

本次展览主要展出的是王冬龄先生新近创作的大型镜面壁书《易经》,作品全长32米,高3.5米,由白色的油漆在不锈钢板面上书写而成。同时展出的还有王冬龄先生近年来创作的蝇头小草《道德经》和《庄子•内篇》等十余件草书作品。

6F7E.tm

本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和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总策划,郑胜天、巫鸿、潘公凯、范景中、朱青生、雷德侯(Lothar Ledderose)、何慕文 (Maxwell K.Hearn)、阿克曼(Michael Kahn-Ackermann)、张颂仁(Johnson Chang)、杜柏贞(Jane de Bevoise)、林似竹(Britta Erickson)为学术顾问,寒碧为学术主持,邱振中、曹意强、王南溟、沈语冰、夏可君、高士明为理论支持,出品人为田俊。

6328.tm

A3BD.tm

F74E.tm

54E3.tm

292D.tm

中国美院党组书记钱晓芳主持开幕式

8D6A.tm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展览总策划范迪安讲话

CFB4.tm

4053.tm

慷慨激昂的许江院长发言

E31C.tm

苏士澍主席发言

16C1.tm

《诗书画》主编寒碧先生发言

3E12.tm

领导宣布展览开幕

905C.tm

接下来是大量书写过程影像

以及作品欣赏

3908.tm

1050.tm

C895.tm

EAF4.tm

更多精彩图片请点击查看

中国书法网&墨池 联合报道

中国的书画艺术作为一个民族最为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一直滋养着无数的中华儿女。在尺幅片纸之间,尽情的演绎着作者的喜怒哀乐和人生感悟,虽然仅仅是以笔墨来表现,其魅力却远远超过了现实世界中的山山水水,以其极深的内蕴延绵不息!

对于书画本身来说,也正是建立在与自然为一体的审美情趣中,变化无穷的线条,起伏跌宕的姿态和永无止境的创造力与生命力,故而能够感染人,打动人,造化人。或动,或静,或平实,或凝重……不管如何延续与发展,都始终与自然万物保持着高度的统一,这也就成为书画艺术审美取向的内因所在。

908864063911178765

回到本文的主题,境由心造。这是我读雪庐书画作品首先想到的一个极为直观的个人感受。笔墨被人驾驭,怎样表现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所想,所悟,传达出自己所选取的审美情趣,这就需要艺术家具有非凡的创造力和长期的艰苦磨练方可实现。

读到雪庐的书法,第一感觉就是静。这是他所选择和理解到的书法所表现出来的最有感染力的一个方面。人们常说,书如其人。因而,雪庐的书法所展示出来的形体特征也就和他的个性特点密不可分。作为一名军人,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井然有序的日常养成,促使其舍弃了大开大合,乱头粗服的表现方式,自然而然的走向安静娴雅的视觉基调上来。当然,军人的形体端庄严正,军人的内心又同样充满了激情与梦想。在书法风格上,则同样具有丰富的,跳跃的视觉冲击,而绝非刻板与呆滞。

870113551657184731

雪庐的很多作品基本都是以散点式的经营来造就和谐自然的审美特性。字字独立,极少牵连,如同漫步于山林间,小溪旁,无忧无虑的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又如一名高人隐士,筑茅屋于旷野,与琴弦为知音,尽情的迷恋在朴实无华的清净之所。他所表现的不激不励而风规自远,闲庭信步而无欲则刚的原则立场,即使在平实无华的笔墨之间,一样能够使观者产生绝非刻意故作的冲动。

书法是一门线条艺术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在欣赏书法作品的时候,首先就要具有判断线条质量高低的能力,否则,便成为欣赏书法的门外汉。线条质量取决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包括着线条的力度、粗细长短的变化、顿挫提按的交代,墨色枯湿浓淡的对比等等。因为长期对汉代碑版隶书的临习,为雪庐行书的线条质感奠定了很好的根基。所以,我们在品读他的作品之时,每一根如同钢筋铁骨的线条,能够给人一种力量,让人产生亢奋。而这种力量感又绝非靠怒目狂张般的强烈刺激,他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具有很强感召力和映射力的潜移默化。

864582772822030367

除线条质感之外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气息,气息承载着作品的内涵。雪庐的书法厚重、朴拙是其长期追求与恪守的价值取向。拙与巧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气息,也是习碑与习帖者激烈争论的焦点所在。在今天看来,无论是拙还是巧,只要运用的好,两种审美基调已经被创作者与欣赏者所接受和认同,各有各的优长,相互滋生繁衍,在关照与共融之间丰富了书法艺术的创造力与感染力。雪庐长期习碑,取其拙厚,得其率真。近年来又在习帖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所得到的当前这种碑帖兼容的面貌特征,在动与静的相互转换中,在书写节奏与气息韵律上,变得更加成熟稳重。

对于墨色变化,雪庐更是驾轻就熟,或干裂秋风或润含春雨,一切都是发自内心对笔墨表现的自然刻画。古人云,无需故作惊人笔,写得性灵品自高。雪庐在拙与巧,干与湿,动与静之间都是随心生发,绝无故作之姿,着实难能可贵!

说到他的绘画,以黄宾虹为大的基调,得其浑厚华滋的天然苍润,兼取古人简洁空灵的意境与格则,耐品耐读,耐人寻味。

从古至今,高级的画家必然重于书法,没有深厚的书法功底,将使画面显得轻浮单薄,线条柔弱无韵。雪庐由书法到绘画,两者相互滋养,其前景之广阔当是不争的事实。

867093005043186828

行文至此,还有很多没有说通,说透,说清楚,只有静静的品读雪庐的作品去慢慢感受他的艺术追求,这样或许更加直观可靠。境由心造,创作者的笔墨表现发自内心,观赏者亦需与作品产生心灵的共鸣,那么一件典雅生动的作品必将生发出魅力十足的生机与活力!(完)

雪庐(耿峰)作品欣赏

856938001417449478

454678976651099843

352844588078750412

350624907899094859

293193011388552497

289141206840872883

56667972114922393

817313644083782949

731711075016971867

845389882823822441

370606353017641973

165956788063388462

她叫赵琪,一位美女书家。

书家应该都是静静的在那里美就好了,

可她却邀上好友与摩托为伴,走了趟西藏。

但是这一路,也很美。

活动:赵琪老师会从今日在本文中发布评论的墨友中根据留言质量选取5位,赠送用老师书法字设计而成的笔记本一本。

获奖名单:

请以下墨友将您的联系地址等信息发送给墨池官方或欧麦尔,我们为您寄送奖品。

21469411634624962 67413771963891400 342591330291484986 388024093694447825 522470528823892533

2015-08-10 175737

趙 琪

字耀潤 北京市人 滿族

中國民主促進會 會員

中國社會工作協會社會工藝委員會 會員

中國書法家協會 會員

中國國家畫院 沈鵬書法工作室 成員

北京市海澱書協創作研究部副部長

北京民進書畫院 理事

河北美術學院特聘教授

雲居山書畫院院務委員

第四屆全國婦女書法篆刻展 入展

首屆“瑞佳杯”全國書畫大獎賽 提名獎

北京第三屆電視書法大獎賽 一等獎

第六屆中國書壇新人新作展 入展

特邀參加“全國首屆手卷書法作品展”

參加 “墨本味——當代中國畫名家學術邀請展”

參加“紀念趙樸初先生誕辰一百周年· 百名書家共書心經”書法展

參加“藏風聚氣彙京華――中國國家畫院沈鵬工作室書法作品展”

參加“‘80榜樣’全國優秀書法家作品邀請展”

參加“全國佛教楹聯展”

參加“經典與清雅——當代優秀女書法作品展”

參加“大院內外——當代書法家十一人展”(北京站、聊城站、常州站)

參加“八零有約——全國八零年代書法家邀請展”

參加“2013中國書法藝術國際大展”

參加“意大利‘值得收藏的文字’2014國際當代漢字書法藝術雙年展”

參加“‘雲歸處’紀念虛雲法師圓寂55周年國際書畫藝術展”

參加“中國國家畫院教學十周年系列成果精粹展”

參加“‘觀自在’當代書法家書《心經》”書法展

作品多次發表于《中國書畫博覽》、《書法報》、《中國書法報》、《中國書法雜志》等專業媒體、網站。

作品“李太白遊泰山詩”被釣魚臺國賓館收藏

70脳69

【“心 • 路”北京~拉薩摩托之旅】

历经14天,13站,穿8省,由北京过大同、鄂尔多斯、鄂托克旗、银川、中卫、白银、兰州、西宁、茶卡、都兰、诺木洪、格尔木、昆仑山口、可可西里、五道梁、唐古拉山口、雁石坪、那曲至拉萨,最高海拔5231m,总里程4千公里。

2015-08-13 110503

「行者」

比起美容院设计的完美造型,

我更想要被风吹拂的凌乱的发。

比起空调恒温下的衣冠楚楚,

我更想要汗水渗出的畅快,

比起遮阳伞下的阴凉,

我更想要皮肤被阳光赋予的颜色。

比起美丽妆容,

我更想要你看到我的眼睛如看到晴空。

比起飞机的迅捷,

我更想要真实的将道路丈量。

比起汽车的安稳,

我更想要在风雨中穿行。

比起香水的芬芳,

我更想要我来到你身旁时是最自然的气息。

比起被安排的妥帖,

我更想要脚下的道路带我去向未知。

比起你给我一个故事,

我更想知道我是谁。

~~~记于兰州

2015-08-22 181248

「呼吸」

对呼吸的觉知在佛陀的教言中是非常重要的,我并不经常禅修,但我试图觉知到呼吸,在任何时候。

在颠簸的碎石坑路上,车轮随着碎石不确定的左右摇晃,我试图稳住车把寻找坑间较平的部分。我告诉自己,放松身体,觉知到呼吸,跟随路况颠簸。

在攀爬昆仑山口时,当猛地一口呼吸而意识到这口空气满足不了身体所需要的氧气时,我告诉自己,不要害怕,放松身体,感觉呼吸,只要呼吸在,就不会有问题。

在可可西里夜行时,当风雪将身体冻僵在车上,当对面的大车灯晃得眼前一片黑暗,分不清哪里是道路而哪里是无尽的神秘草原时。我告诉自己,放松身体,接受寒冷与黑暗,不要抗拒。去觉知呼吸,去看清路的边缘,只要呼吸在,就不会有问题。

当行走在无人的荒漠戈壁,骄阳如火,白云换影。我告诉自己,且听风声,觉知自己的呼吸。风是天地的喘息,觉知他们,你就与天地同在。

我不是力量型的女汉子,也不是技术纯熟的骑手。但在不管遇到什么样的路况,什么样的天气,不管是疲惫还是寒冷,我都尽量提醒自己觉知呼吸,只要知道呼吸还在,我就知道不会有任何问题。也正是呼吸伴随我一路走来,使我基本没有惊慌过,从而能够基本保持身心的平稳。

~~~记于那曲

赵琪 太白诗23cm×70cm×2 副本

2015-08-18 210914

「骑士的礼节」

当骑士们擦肩时,会鸣笛,然后高高伸出对方这侧的手臂,挑起大指,呼啸而过。

这是骑士的礼节。

不必停留,不必攀谈。不必在乎我们来自哪里又将去向何处。

当我们高举手臂迎风而过的那一刻,是对彼此的赞叹,是对彼此的认同。是在漫漫旅程中对彼此的鼓励,是在到达远方前对彼此的敬佩。又何必多言语,又何必将姓名询问。

这样的言语,只有苦旅的骑士才懂。

只是赶路的人们,不在乎沿途的风景,只想快些到达目的地。短途的旅者,还并未体会到长路的孤寂。而汽车的驾乘者,总是将自己的小世界封闭。

只有长途的行者,只有拷问自己内心的骑士,只有体会过长旅孤寂与在风沙中穿行过的浪子,才会为同类举臂喝彩,才会懂得骑士之间这礼节所传达出来的深意。

长路总是孤寂。

不要害怕,只要踏上这路,总会有人与你同行。

不要害怕,只要踏上这路,总会有同伴在途中相遇。

不要害怕,只要踏上这路,远方只在目前。

不禁暖意潸然。

~~~计于拉萨

赵琪 松室莎庭七言联 16cmX134cmX2

2015-08-17 230043

「沉默的伴侣」

我真的不愿靠近,不忍心过去看。我不愿意看到他们将你身体里的油抽干,虽然我知道必须如此。你依旧沉默着,如这一路走来你一贯的沉默,任他们打开你的身躯,取出你的电池。我知道必须如此,你才能回到北京,可看到你被拆卸,我还是说不出的心疼。我试图装作若无其事,但我还是感觉得到,我走过去,走到你身边,你的漆黑的躯体映射出蓝天下我的身影,我抚摸着你,告诉你,这不是抛弃,只是短暂的分离。当你到达时,我一定会去接你回家。

你依旧沉默着,如同一路的沉默陪伴。

有时,我觉得我能在这里,不单单是因为我要来这里,也是因为你愿意带我来这里。没有你,我一个人的力量显得如此单薄。如果说每艘船上都有一个船精灵寄居,那么,你也应该是一个精灵,带我翻山越岭。当你也开始不适应高海拔的稀薄空气时,我降下档位缓慢爬升,你却不肯认输似的极力轰鸣着,这轰鸣声就是一种承诺,你承诺过会带我去天涯海角,无论道路艰辛,时空遥远。

你一向沉默而坚毅。

我不是一名好的伙伴,烂的驾驶技术使你摔过好几次。每次你沉重的躯体倒下,与大地碰撞,发出沉闷的金属声音,我都愧疚不已,想马上跑过去扶你起来,可我做不到,连扶你起来这件小事儿我都做不到。你沉没的躺着,发动机阵阵轰响,等待着我四外求助,只有借大家的力量,才能将你扶起。而你也好像并不怨我,奔跑依旧有力。

那天和路人吵架,是因为我发现他擅自移动了你,我越来越不能接受别人无理的对你。在旁人眼里你的确只是一辆机车而已,而在我心里,你兑现了承诺,完成了守护,共同经历了他人无从了知的岁月,你早已是伙伴。

也许有一天,等你再也跑不动而我也老了,我就把你擦得干干净净的摆放在客厅里吧~在落地窗旁暖洋洋的斜阳里与八方宾朋讲述我们共同走过的道路,共同看过风景,而你,就是无言的见证。

致我沉默的伙伴。

永不离弃的伴侣。

PS.如果我从你身上学到了什么,那么愿我能像你一样,沉默而坚毅。

~~~记于拉萨火车站

鍦嗭細34脳34   闀匡細75脳23

2015-08-26 120635

2015-08-20 184938(1)

 

欧洲行 2014-07-17 078 - 副本 (2)

赵琪书作欣赏

235092312896899491

应无所往

一念无生

未标题-11

QQ图片20160302103046

QQ图片20160302103039

5817246169111533266

204脳35

130脳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