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饮墨渖一升
——吴昌硕的篆刻与当代印人的创作

2016年12月6日至7日,“且饮墨渖一升”——吴昌硕的篆刻与当代印人的创作展暨吴昌硕篆刻学术研讨会在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主办,形式融文人雅集与书印展览为一体,集中展示了吴昌硕篆刻的艺术成就与当代三十位知名印人共篆“且饮墨渖一升”之印,并以吴昌硕其它印语再创作,以篆刻设计稿、底稿、修改稿的全景展示,记录了他们的创作过程。展品分为“明月前身”与“问学缶翁”两部分。

1

2

——展览现场

6日上午,在国家典籍博物馆新闻发布厅,召开吴昌硕的篆刻与当代印人的创作学术研讨会。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西泠印社副社长李刚田介绍了参展的三十位篆刻家及与会嘉宾。首先,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典籍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李虹霖讲话。他介绍了本次展览的举办缘起与策划过程,这是一次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而举办的系列公益性展览之一。他期望通过以这样的展览为桥梁和纽带,有更多的年轻人得到指点和启发,参与到学习、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来,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文艺评论中心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庞井君从社会价值论的角度,探讨了人的价值与精神信仰,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如何创新和超越,我们的民族需要新的文化高峰。在新的时代,我们从吴昌硕的身上可以学到的是对艺术坚持不懈的精神与通融的境界,并把人生的苦难上升为一种独特的艺术体验,并向人类精神最深处去开拓,我们的民族呼唤这种精神。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洪武感谢支持这次活动的专家、学者,鼓励年轻人学习经典、在艺术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并阐释了“植根传统、鼓励创新、艺文兼备、多样包容”的艺术精神。

3

6日下午,由邹涛主持,与会篆刻艺术家进行了开放式的讨论,对于如何继承传统、个性创新以及创新的意义所在,各抒己见。他们认为,艺术创新必须建立在学习传统的基础上,一代大家吴昌硕,终生坚持学习古人,并且能够做到融会贯通,入古出新。我们今天的创新只有在未来能够进入传统,才是有价值的创新。

4

不知何者为正变,自我作古空群雄——吴昌硕

5

6

7日,在国家典籍博物馆4号展厅,举行了篆刻艺术家的专题讲座。赵熊的《通变无方一一吳昌硕篆刻对汉印精神的诠释 》;黄惇的《“印从书出”、“印外求印”两论观照下的吴昌硕篆刻》;朱培尔的《技法的传承与篆刻意境的开拓》;李刚田的 《吴昌硕与三家比较》;吴昌硕曾孙吴超的《吴昌硕生平》;邹涛的《吴昌硕对日本篆刻的影响》。各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吴昌硕的艺术成就,为后学者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

本次展览展期自2016年12月8日至2017年1月6日,在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第四展厅)展出。

6日——7日研讨会与讲座照片印文相机卡出点问题了,之后与作品电子图在另做一个专题发。

研讨会有幸上手了原石仔细观看,拿手机拍了几张照片供大家一起学习下。

7

10

9

8

 

 

更多现场高清图,请戳这里

中国书法网&墨池联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