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写字最出名的数“苏黄米蔡”四大家,“米”就是米芾(fu,草木茂盛之意),因为办事二百五,人送外号“米颠”。除了有点儿癫狂外,米芾还有恋物癖洁癖。不过这个神经兮兮的家伙是一全才,文辞字画金石器玩无所不好无所不通,而且为了自己喜欢的这些玩意儿,坑蒙拐骗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5

糊弄长官,上班就跟玩一样米芾六岁的时候,每天就读律诗上百首,而且过目不忘。米芾的老娘据说是一高级妇产科大夫,进出皇家专门伺候阔太太。有了这层关系,加上少年天才,米芾成年后被破格提拔为公务员。虽然吃上了公家饭,但米芾脾气太各色,谁也不敢放心让他办什么事,所以米芾一辈子就是东混混、西跑跑,没干过什么正经事。和别人不一样,米芾对当官一点儿都不感冒,他反正也想好好干活,对分内的事情从来就是吊儿郎当。米芾在江苏涟水当地方官时,离安徽灵璧很近,灵璧出产的灵璧石是有名的玩石,正是米芾所好。米芾不正经上班,到处搜集灵璧石,然后整天躲在画室里赏玩,一进画室就一天不出来,连到单位打卡签到都不去。

13

领导杨杰跑到米芾那儿说,你小子什么意思,不想干了是不是?米芾不回答,从袖子里拿出一块玲珑剔透的灵璧石给杨杰看:这样的石头怎么能不喜欢?杨杰不理他。米芾又拿出一块来,杨杰还不理。米芾最后拿出的一块有鬼斧神工之妙,还是那句话:这样的石头怎么能不喜欢?杨杰再也忍不住了:不光你喜欢,我也喜欢。一把抢过石头,出门上车就走。

不是所有领导都像杨杰那么好糊弄。米芾曾经负责过漕运,上司张励对他的玩世不恭很不待见,想起来就拎他来训一顿话,弄得米芾非常不爽。不久大奸臣蔡京当了宰相,米芾和蔡京关系很铁,就悄悄派人到京城,请蔡京把自己的职务调成跟张励平级,蔡京一切照办。

米芾拿到任命书,兴冲冲地连夜亲自动手做了一张新名片,凌晨就咋咋呼呼地冲进张励的办公室。张励吃惊不小,不明白出了什么事。米芾把自己的新名片给张励,说以后咱就平起平坐了。张励这才回过味,气得半天说不出话来。米芾走后,张励才跟旁边人说:米芾这小子浑身都是毛病,今天在这里大发作了。

洁癖严重,洗手不用毛巾擦米芾有严重洁癖,平生从来不用别人用过的东西。他曾经当过太常博士,负责皇家宗庙的祭祀事务,祭祀时穿的标准工作服他当然嫌脏,就玩命地洗,连工作服上的花纹都被他洗掉了。因为这个,米芾受到降职处分。米芾身边总放着水,动不动就要洗手,而且他洗手跟别人大不一样。过去没有自来水,洗手只能用盆接水。米芾嫌用盆不卫生,自己发明了自来水:他让人用一个银壶往外倒水,自己就着流水洗手。洗完之后,米芾两个手互相拍打,一直到手干了也不用毛巾擦。那时候还没有显微镜,米芾居然能知道毛巾上细菌多,真是天生当卫生部长的料。

16

没谱的是米芾挑女婿也按着自己的洁癖来。上门求婚的人里面,有一个南京人叫段拂,字去尘。米芾一看就高兴了:已经拂过了,还要再去一下尘,绝对是讲卫生先进个人,这真是我的女婿。于是就把女儿嫁给了这个人。

周种跟米芾关系不错,知道米芾的德行,凡是米芾看中的东西,由着他拿走。一天米芾跟周种说:我得了个砚台,品相非凡,简直不像人间的东西。周种没当回事:你老吹自己是鉴定大师,收藏的东西却有一半是假的,就是能说大话,你敢让我看看这砚台么?米芾就从箱子里往外拿,周种知道米芾的洁癖,于是连忙去洗手,米芾见周种这么懂事也挺高兴。

18

砚台一拿过来,周种就没命地夸奖,又问:不知道用起来怎么样?说完就叫人拿水来磨墨。水还没拿过来,周种等不及了,就用墨沾上口水开始磨。米芾脸色一下就很难看了:你老兄刚才还挺爱干净的,现在怎么这么不讲究?这砚台脏了,我不能用了,送给你吧。周种以为是开玩笑,想把砚台还给米芾,可米芾说什么都不要了。

不顾形象,为收藏不惜耍赖米芾不怕影响形象,所以很多别人干不出来的事,他说做就做,一点儿也不费劲。宋徽宗请米芾写字,让他用自己的专用文具,米芾一边写一边就看上了宋徽宗的端砚。写完后,米芾抱着那个砚台说:这个砚台被我用过了,哪还配让领导用啊,您换一个吧。皇帝一听大笑,这明摆着是敲竹杠,还挺会说话,就把砚台送他了。米芾乐得手舞足蹈,抱着砚台往外就跑,砚台里剩下的墨汁都洒到衣服上了,而他却一点儿都不在乎。皇帝回头对旁边的蔡京说:这家伙名不虚传啊。蔡京说了句大实话:米芾这样的主儿不能没有,但有了第二个就受不了了。

22

米芾擅长伪造别人的字画,水平高得可以乱真,然后用伪造的把真的偷换过来。有人卖唐朝画家戴嵩的牛图,米芾不肯买,把画借来说要看几天,然后临摹了一张假的还给别人。过了几天,那人拿着假画回来要他归还真的,米芾不觉得不好意思,还挺奇怪:我造假水平还不到家?那人告诉他:原画牛眼睛里看得见牧童的影子,您造的这个没有。

21

米芾虽然糟蹋苏轼的字不行,不过他还是愿意要。苏轼路过,米芾请苏轼吃饭,苏轼到了,米芾安排一人一张桌子,上面放了好笔好墨和三百张纸,菜放在旁边。苏轼一看就明白了,两个人每喝一杯,就写几幅字,快得两个磨墨的书童都有点赶不上。到晚上酒喝完,纸也全部用完了,两个人各自拿了对方写的字开路。

坑蒙拐骗

不信

个

什么都可以骗人

写字骗不了人

米芾作品欣赏

结果究竟

问号

米芾作品欣赏

6《临沂使君帖》,纸本,纵31.4厘米,横25.1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芾顿首。戎帖一、薛 帖五上纳,阴郁,为况 如何?芾顿首。临沂使君麾下。

此帖头二行以行书写出,将要言之事交待清楚,至第三行“如何”开始变为草书,连绵而下。第四行为受信札者,故空约一行位置,此虽为格式如此,客观上却形成了丰富多变的章法。

7《韩马帖》,纸本,行书,纵33.3厘米,横33.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芾顿首启:前日幸披晤。即日起居冲胜。韩马预借三五日,节中数贵游宴集处使之赏玩如何?忝亲契敢尔。过节面纳也。谨奉启,不宣。芾皇恐。寺丞仁亲阁下。

8《惠柑帖》,纸本,纵22.7厘米,横33.2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芾皇恐。蒙惠柑,珍感、珍感。长茂者适用水煮起,甜甚。幸便试之。余卜面谢,不具。芾顿首。司谏台坐。

9《淡墨秋山诗帖》,纸本,纵29.1cm,横31.9cm。

释文:

淡墨秋山画远天,暮霞还照紫添烟。故人好在重携手,不到平山谩五年。

此帖书自作七绝一首,运笔如刷,笔力雄健,使转灵动,结字端妍,结态造势宽展肥美,精神饱满,无款印。当为米芾中年书法之精品。此帖流传有绪,历代著录于《墨缘汇观》、《石渠宝笈续编》,刻入《三希堂法帖》。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本幅钤有清代安岐及乾隆、嘉庆内府鉴藏印多方。收入清宫旧藏《米芾诗牍册》。

 墨池之前连续推出

米芾书帖临创专用纸

大家用得怎么样

用完了?

动

淡定!

米芾书帖第三波

重磅来袭

有真相哦

IMG_1696

IMG_1697

IMG_1699

墨池 米芾书帖临创专用纸系列之临沂使君帖

尺寸:34.5cm×34.5cm

IMG_1700

IMG_1701

IMG_1703

墨池 米芾书帖临创专用纸系列之韩马帖

尺寸:34.5cm×34.5cm

IMG_1704

IMG_1705

IMG_1706

墨池 米芾书帖临创专用纸系列之惠柑帖

尺寸:34.5cm×34.5cm

IMG_1708

IMG_1709

IMG_1711

墨池 米芾书帖临创专用纸系列之淡墨秋山诗帖

尺寸:34.5cm×34.5cm

图片1

IMG_1713

眼见为实

欢喜吧

妈妈再也不用担心

我的书法

米芾书帖临创专用纸

还不快到碗里

商城链接

淘宝链接

商城客服微信:mochishangcheng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展示当代中国书坛对书法经典碑帖的学习和研究成果,鼓励广大书法作者植根传统,尊崇经典,努力推出精品力作,推动当代书法事业的繁荣发展,中国书法家协会拟于2017年4月举办“全国第二届书法临帖作品展”。现将征稿有关事项公布如下:

一、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书法家协会

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单位: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

广东省书法家协会

协办单位:番禺珠江钢管有限公司

二、组织机构:

1、组委会

全国第二届书法临帖作品展组委会由主办单位的有关领导共同组成。

2、评审委员会和监审委员会

中国书法家协会依据《中国书法家协会评审委员、监审委员产生暂行办法》,组成评审委员会和监审委员会,负责评审和监审工作。

三、征稿要求:

1、投稿范围

年满18岁以上的中国公民均可投稿。

2、作品要求

(1)临摹、创作作品各一件。请在作品背后注明临帖或创作,放入一个信封,一次性寄出。本次展览不收篆刻作品。

(2)内容:临摹作品要求临摹历代经典书法碑帖,投稿时附上所临碑帖复印件及作品释文。临写作品时要保持内容的相对连贯、完整。创作作品要求应取法临帖对象,与临摹作品的书体、字法等元素基本保持一致,是对临摹对象的学习、思考与升华。

(3)规格:书体不限。尺寸为六尺整张以内(高不超过180cm、宽不超过97cm)。手卷作品尺寸高度不超过35cm,长度不超过248cm。册页作品尺寸每页高宽不超过40cm,页数不超过12页(手卷、册页作品入展数量不超过总数的百分之六)。所有作品请勿装裱(册页除外)。不符合尺寸要求者不予评选。

3、投稿数量

每位作者可根据自己的专长选择最擅长的书体临摹及创作各一件,一次寄出,不接收第二次寄出作品。征稿期间不办理换稿、退稿等事宜。不符合要求者不予评审。

4、费用

此次展览不收参评费。

凡需退稿的作者在投稿同时,每人需汇寄退稿费人民币90元(其中,30元为作品邮寄、包装费,两件作品保险费为60元,每件作品投保3000元),并附退稿费汇款单复印件。凡在投稿时未汇寄退稿费的,不予退稿。入展作品不退稿,由出资方收藏。入展作品已经交纳退稿费的,由组委会将退稿费90元退还作者。

5、填写信息

(1)请在书法作品背后右下方用铅笔正楷注明:作者真实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常用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固定电话、手机)、作品书体、作品名称,注明临摹或创作。所有投稿作品请一律附释文。

(2)为便于准确登记,及时联系作者,请认真填写《全国第二届书法临帖作品展投稿登记表》、《全国第二届书法临帖作品展投稿创作作品疑难用字表》(启事后附表格,可复印使用,也可从中国书法家协会网http://www.ccagov.com.cn/下载),连同身份证复印件、退稿费汇款单复印件、所临碑帖复印件、作品释文和创作内容使用的版本复印件,随作品一并寄出。

6、书写材料

为了评审、装裱、展示的需要,投稿作品应选择高质量专业书画用纸,避免使用易折断、易破损的纸张类材料,不使用流行的仿古底色印刷宣纸。

四、评审

1、由中国书法家协会聘请专家组成本次展览评委会,制定评审细则、评审工作流程和评委守则,明确违规的处理办法,阳光公正评审。

2、全国第二届书法临帖作品展评审初步定于2017年3月举行。

3、本次展览将维持高抽查比率,实行面试现场计分制,并严查代笔。凡经面试确认投稿作品非本人书写或创作作品抄袭他人者(含古代碑帖集字、集联,已在公开出版物发表的古今作品),三年内不得参加中国书协主办的任何展览,并被列为今后展览必查对象,同时视面试具体情况将结果刊登在中国书协网站及相关专业媒体,或通报其所在团体单位,并取消入展资格,直至取消中国书协会员资格。

4、文字审读:评审中,加强对书写内容、文字正误、篆法、草法的审查。提倡文化内涵,注重文字规范。创作作品,自作诗文优秀者,在同等艺术水准情况下,优先入展。

5、评审主要考察作者的临摹水平兼及创作水准,不鼓励制作。凡在形式制作上过度拼接粘贴、染色做旧、故意涂抹等或使用仿古印刷纸,该作品在评审中将会受到减分影响。

五、展览

展览定于2017年4月下旬在广州举行,届时将展出200位作者一临一创共400件左右的入展作品。

六、出版

展览开幕式之前出版《全国第二届书法临帖作品展作品集》。

七、作者待遇

1、全部入展作者赠送本次展览作品集一册。

2、入展作品收藏费每人1000元(税后)。

3、非会员书法作品入展,作者具备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的条件之一。

4、中国书协会员参加、入选本次展览,将记入本人业务档案,作为优秀会员评选、专业人才选拔和邀请参加中国书协举办的学术提名展及专业展览等依据和参考。

5、本次入展作品收藏费在开幕式后一个月内由中国书协向作者支付;证书、展览作品集将在展览开幕后两个月之内寄达作者;作品退稿在展览结束后90个工作日内完成。

八、征稿日期

本启事自公布之日起征稿,至2017年2月20日结束,以当地邮戳为准,拒收逾期投稿作品。

九、收稿及汇款地址

退稿费请一律通过邮局汇款。汇款时请在附言上注明“临帖退稿费”,并注明本人联系电话。

收稿地址:广州市番禺区亚运大道珠江钢管办公室

邮编:511450

联系人:吴小梅、王慧珊

电话:020-84558888转2299或2390

手机:18902408016

传真:020-84850688

E-mail:quanguoshufa@126.com

十、其它事项

1、对代笔和抄袭的实名举报长期有效。凡是发现或被举报作者代笔等问题,经组委会核实,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将视情节轻重,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处理。投诉材料请寄:北京市朝阳区北沙滩一号院32号楼B座909 中国书协展览部,联系人:郭琳,电话010—59759592。邮编:100083

2、所有来稿必须符合本启事要求。

3、凡投稿者视为认同并遵守本启事各项要求。

4、本征稿启事解释权归中国书法家协会。

附件一:全国第二届书法临帖作品展投稿登记表.doc

附件二:全国第二届书法临帖作品展创作作品疑难用字表.doc

中国书法家协会

2016年10月20日

全国第二届书法临帖作品展投稿登记表

全国第二届书法临帖作品展创作作品疑难用字表

代书法几乎少有学术意义上的作品鉴赏,相关鉴赏工作几乎无法介入到书法批评系统中。这从专业的学术报刊中可以看出来。事实上,从事当代与古代书法作品鉴赏所面临的问题、工作心态及操作方式是不尽相同的。因此,我们将当代书法鉴赏作为一个独立的论题提出来,应该说既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又有学理上的可能。

我同所有评论作者一样,企图在对当代书法作品的确认和思考中寻找到维系书法作品价值的通道,以此获得对当代书法作品有效的评价和价值判断,进而带动对当代书法创作的思考,让书法批评与书法创作结合得更紧密一些。

在对书法创作进行复杂而隐秘的分析中,我不敢说批评家要成为书法创作的引导者和规范者,但是至少要有有价值的追问,从而能使读者(包括书法作者自身)更自由地阅读和选择。当代书法作品的鉴赏作为当代书法批评的组成部分,我想应该充分予以关注和思考。

说实话,当代书法作品鉴赏隐含一个需要提出来的问题——当代书法作品是否需要鉴赏。回答总让人沮丧,因为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是,鉴赏的对象应当是经典、是名作。

那么,当代书法作品有无经典可言呢?这就看各人对经典的定义了。

如果把经典看作是经过时间的沉淀与选择的结果,那么当代书法就是缺少时间的沉淀。如果说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经典,经典是一个时代的精品,那么精品的遴选标准是什么?目前书坛有人抛出“当代书法作品垃圾论”和“书法全面复兴”两种论调。

如刘正成在《当代书法篆刻获奖者作品点评》序言中明确指出:“当代书法的总体水平,超过南宋、明初和清代而接近晚明和北宋。要说明的是,水平是很难量化的,特别是个别杰出书家的特有文化艺术价值更难估计与比较。”当然,在当代书法经典的遴选中,不同的批评家推出的精品系列也有相当明显的差异。这在古代作品经典选择中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因此,人们有理由问什么是经典、书法作品经典应由怎样的途径来确认。再冷静地思考,传统的经典是如何形成的?对传统经典,人们为什么乐于接受而几乎不加审问?人们在这样一些常识性的问题上遇到了麻烦。人们之所以缺乏思考,是因为经典从来都是先验的,不证自明。经典与其说是一个有关作品价值的说法,倒不如说是一个时间性的范畴。

在普通的书法作者看来,当代书法研究本身就不是学术,无法从学理上予以规范,没有固定的研究对象。书法史研究划分的依据一般以时间为标准。当代的书法研究该从哪里开始,又在哪里结束?严肃的书法史作者总是坚持这样的看法:经典的确认需要一个漫长的反复筛选、沉淀、检验的过程。这恰恰是当代书法研究所无法承担的。因此,从当代作品中去指认经典一直是一个冒险的工作。也许三五年之后,你所指认的经典被人们怀疑,甚至遗忘和搁置。这让人们倍感尴尬和恐惧。

也许,人们应当更新观念。既然书法史可以重写,经典也就不是永恒不变的。我们对历史、对经典的认识,很大程度是受自身时代文化的影响,所以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其实,书法史上一次次的复古运动都有不同的复古内涵,对经典的争论也从未间断。前些年不就有关于哪个是“天下第一行书”的争论吗?

陈传席对颜真卿的《祭侄稿》从艺术表现的角度、情感抒发的力度与王羲之的《兰亭序》进行比较,认为《祭侄稿》应为“天下第一行书”,因而引发了一系列经典观点的碰撞。其实我们应该将书法经典看成是一个相对主义而不是绝对主义的概念。不过,这种心平气和、宽容大度的立场在鉴赏实践中往往不容易达到,因为我们不能没有经典。能想象经典不再经典吗?显然不可能,那会使人们陷入空虚的无所凭依的状态中。

我们没有了源头,没有了范本,没有了依傍,就无法接续自己的审美活动,甚至我们自身的文化、知识、审美经验都一下子变得一文不值。所以深究起来,问题其实不在经典本身,而是在经典如何被确认。我们说书法作品的经典诞生于时间,但这只是个表象的问题。若要揭示这种背后的运作机制,那么最简单而直接的答案就是经典来源于人们对经典标准运用的结果。

如果说传统经典与当代经典在确认的权威性与通用性上存在相当大的差别,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乃是因为它受到了多重标准的确认,那么每个时代内部都存在不同的价值体系,每个时代又在这些不同的价值体系的冲突与碰撞中形成共识和妥协,从而或显或隐地产生一些大体一致的趋向、风格和趣味,于是有了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等时代风格明显的作品气息。作品所包含的信息、所传达的经验越具有普适性,它成为经典的可能性就越大。

这种普适性来自作品对人性深层次的挖掘,因为人性的层次越深,共性就越大。它又来自作品所提供的信息与人类生活联系的紧密程度。所以,书法作品表达与人类相关知识的多少往往也构成它能否成为经典的要点。普适性也来自对人类生活历时性的把握,因为人类具有一种延长自身心理的向度。最后,普适性还来自作品审美体验的独特性,来自对人类认知世界的潜在模式的把握。

所以说,“普适性”既是一个共时性的概念,又是一个历时性的概念。普适性自身也是一个变量,在不断地充实、不断地扩展、不断地变化。因此在某一时期与人们处于共时性状态的书家作品,在当时也许未获得经典性地位,在他们身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才成为经典;而有些书家作品,譬如“馆阁体”,在共时状态时蔚为时尚,却在其后的岁月里未获得经典的殊荣。当然,对于清代“馆阁体”的认识,我们有更多说明它不能成为经典的原因,比如对法度的固守,比如只是举子应试的一种标准书写。

在这里,对经典与时代的关系可以用邱振中的话来说:“每一位未来的书法家都与他的同伴一样,学习这个时代通行的方法、技巧和风格——包括执笔姿势、范本至书写节奏等一应细节,作为创造未来伟大作品的第一步,这个简单的事实对中国书法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使这种艺术与每一时代的知识者——并通过知识者与整个社会——建立了异常亲密的联系。”也因为有这种联系,批评者才能与广大的作者群与读者群有一个共同的基础认识,从而有一个自觉的价值判断。

只是当代书法恰恰无暇从容地从这一历时性的普适性角度来确认它的经典。当代作品与读者共处于一个时态、文化氛围和价值系统之中,这种近距离的关系实际上是极不利于对作品本身的价值或可能具有的价值给予认识和定位的。如果一个社会处于长期的稳定结构之中,传统得以正常、自然地延续,那么读者与作品也许会建立起相对稳定的关系,特别是鉴赏与创作都会在传统的惯性与制约下保持相对一致的审美倾向。

要是社会动荡不安,社会的价值系统、语言方式、文化方式都处于变化和重组的状态,那么鉴赏与创作的关系就会处于不稳定的随机状态中。这不是指鉴赏与创作的关系疏远了,而是指我们几乎无法寻找到一个大家都认同的标准。当然,一个思想开放的时代、信息科技的时代、审美多样化的时代,统一的标准被打破,没有共同的标准,又怎么会有共同的经典呢?在这里,我们必须承认审美与功利的区别。

距离导致审美,这是一个旧识了,但旧识往往是轻易不能违背的基本常识。从功利的角度来看,大家必然会关注作品能否经受得住时间的淘洗,但这谁也不能保证。鉴赏与批评又好像没有理由让眼下人们关注的,尤其是主流文化关注的作品榜上无名。也许在这种方式操作的开始,操作者就无奈地意识到自己必然要受到怀疑,乃至他们的工作最后会是徒劳的。

来源:《中国书画报》

少珂的印象—我以为这个年轻人不可限量!

by齐玉新

当七零后刚刚成熟,不知不觉间九零后就已经开始在书坛攻城掠地了。山东的高少珂求学于哈师大书法专业,在校期间就已经不断入展国展,其中在cctv的电视书法大赛上,与诸多书坛高手角逐,过关斩将,以弱冠之年龄杀出重围而获奖,这实属不易。

他的行草书得东北雄强之气,大开大合,水墨淋漓,具有初生牛犊不畏虎的挥洒之气,勃发着旺盛的生命力和蓬勃气象,也可见其在传统经典中浸淫的汗水。

他的篆刻依然走豪放路线,无论大印小印,方寸之间用心良苦,从玺印、汉印中汲取营养而辅以自己的艺术天分和才情,纵意张扬而又拿捏有度,有着尽精微致广大的意象。

今年,他又屡屡入展国展,如此年轻,有如此厚实的传统功夫和良好的艺术天分,假以时日,我以为这个年轻人不可限量!


【高少珂作品欣赏】

9df86c5 f1c5a03 7ac8aaa 52ef877 812bfe4 c6db111 c542c94

微信截图_20161019171739
 高少珂。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河北美术学院特聘教授,《青少年书法报》编辑委员会委员,民进黑龙江省开明画院理事。作品10余次入展中国书协举办的展览并有获奖。40余次参加全国各级展览并有获奖。

高少珂墨池公开课上线中,首次听课只需1元

32147595691658052

点击进入:首次1元

点击进入:公开课入场券

天姿凌轹未须夸,

集古终能自成家。

一扫二王非妄语,

只应酿蜜不留花。

这是清代著名书法家王文洽对米芾的评价。如果说米芾最早是以“集古字”、学前贤而走入书坛的话,那到后来“一洗二王恶札,照耀皇宋万古”之时,他已是一位入古出新的大师了。

b3119313b07eca807e1044f4952397dda144838f

米芾在晚年所作的《自叙》对自己学书经历是这样描述的:

余初学先写壁,颜七八岁也,字至大一幅,写简不成。见柳而慕紧结,乃学柳《金刚经》,久之,知出于欧,乃学欧。久之,如印板排算,乃慕褚而学最久。又慕段季转折肥美,八面皆全。久之,觉段全绎展《兰亭》,遂并看《法帖》,入晋魏平淡,弃钟方而师师宜官,《刘宽碑》是也。篆便爱《咀楚》《石鼓文》。又悟竹简以竹聿行漆,而鼎铭妙古老焉。其书壁以沈传师为主,小字,大不取也,大不取也。

97139195138379449

大致可以看出他受五位唐人的影响最深:颜真卿、欧阳询、褚遂良、沈传师、段季展。米芾有很多特殊的笔法,如“门”字右角的圆转、竖钩的陡起以及蟹爪钩等,都集自颜之行书;外形竦削的体势,当来自欧字的模仿,并保持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沈传师的行书面目或与褚遂良相似;米芾大字学段季展“独有四面”、“刷字”也许来源于此;褚遂良的用笔最富变化,结体也最为生动,合米芾的脾胃,曾赞其字,“如熟驭阵马,举动随人,而别有一种骄色”

852856756003472411

由此可见,米芾书法艺术成就的取得,是与其向古人广泛学习和自己刻苦修炼密不可分的。专攻米芾书艺研究的著名书法家曹宝麟在《中国书法全集·米芾卷》中称:“米芾对古人技法的深刻理解,得之于持之以恒的揣摩临习。古来没有任何一个书家,可与元章的精勤相敌。”其子米友仁在米老的一件书跋中也曾写道:“先臣芾所藏晋唐真迹,无日不展于几上,手不释笔临学之,夜必收于小箧,置枕边乃眠。”

121570065500600226

米芾善诗,工书法,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而尤以行草书见长。米芾的书法影响深远,在当时就被同为“宋四家”的苏轼和黄庭坚大加赞赏,后世更成为文人学者临摹研学的对象。黄庭坚称赞其书法:“如快剑阵,强弩射千里,所挡穿彻。书家笔势,亦穷于此。”可见其笔力惊人。米芾能诗擅文,又取长于各家各派,故“寸纸数字,人争售之,以为珍玩。”

米芾在书法理论上也有着较高的成就。他对于书法的用笔、布局以及整体风格,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与体会。米芾的用笔、布局的特点主要在于富于变化

144432050805261177

在布局上,其在《海岳名言》中云:“石曼卿作佛号,都无回互转折之势,小字展令大,大字促令小,是张颠教颜真卿谬论,盖字自有大小相称,且如写‘太一之殿’,作四窠分,岂可将‘一’字肥满一窠,以对‘殿’字乎!盖自有相称,大小不展促也”,“余尝书‘天度之棍’‘天’‘之’字皆四笔,‘废’‘觏’字多画在下,各随其相称写之,挂起气势自带过,皆如大小一般,真有飞动气势也。”从中可以看出,米芾认为字体大小应符合文章的结构和情境,不能千篇一律

483864668097090869

而在用笔上,米芾自称“刷字”,即善于在转折和顿挫之中展现出其豪迈的气势与张力,有时极为流畅,有时又一波三折。写大字时容易露拙,因此要像写小字那样精细,一笔不苟;写小字时容易马虎,故要像写大字那样有气势和气韵。米芾在用笔上更倾向于侧倾,虽是中锋但却在转折顿挫中一波三折,给人以“八面出锋”的动态美感,明里自谦而实点到精要之处,“刷字”二字,体现了米芾用笔迅疾而劲健,尽心、尽势、尽力

米芾作品欣赏

米芾 《竹前槐后诗卷》,亦称《致希声吾英友尺牍》、《非才当剧帖》。 行书。纸本。纵29.5厘米 横31.5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米芾《竹前槐后》,亦称《致希声吾英友尺牍》、《非才当剧帖》行书纸本29.5cm×31.5cm,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芾非才当剧,咫尺音敬缺然。比想庆侍,为道增胜。小诗因以奉寄。希声吾英友。芾上。竹前槐后午阴环(改繁),壶领华胥屡往还。雅兴欲为十客具,人和端使一身闲。

此为致希声书札。内容为一尺牍并加一首七言诗。希声氏黎錞字,时錞致世居汴京,实捐馆前一年也。米芾元佑七年初夏始为百里之长,“非才当剧”,词谦而喜在言外,诗中亦不无闲适满志之情。后有人谓“英友”为“英年之友”,不能为老人。但米芾称贺方回为“人英”时,贺亦不在“英年”,故未可以今义范古人也。

“十客具”疑为泛称。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一云:“韩持国(维)为守,每入春,常设十客之具于西湖,旦以郡事委僚吏,即造湖上。”则十客之具当为盛筵矣。

米芾《烝徒帖》,纸本,行书,29.9cm×31.6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米芾《烝徒帖》,纸本,行书,29.9cm×31.6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芾烝徒如禁旅严肃,过州郡,两人并行。寂无声,功皆省三日先了。蒙张都大、鲍提仓、吕提举、壕寨左藏,皆以为诸邑第一功夫。想闻左右,若得此十二万夫自将,可勒贺兰。不妄、不妄。芾皇恐。

米芾《盛制帖》,行草书墨迹,纵27.4厘米,横32.4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约元丰五年米芾《盛制帖》,行草书27.4cm×32.4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盛制珍藏荣感。日夕为相识拉出,遂未得前。见寒光之作,固所愿也。一两日面纳次。黻顿首。天启亲。

此帖为米芾致友人蔡肇(字天启)尺牍之一。小行草笔势飞动,形态曼妙;“天启亲”三大字则一气呵成,淋漓痛快,充分表现了“刷字”的艺术特色。署款用“黻”而未用“芾”字,可证作于米氏41岁之前。

该幅钤有明代项元汴,清代梁清标、王鸿绪及乾隆、宣统内府鉴藏印多方。裱边有明代董其昌题跋:“米老此尺牍似为蔡天启作。笔墨、字形之妙,尽见于此。”收入清宫旧藏《米芾诗牍册》。

寒光帖米芾《向乱帖》,又称《寒光帖》纸本行草书27.3cm×30.3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向乱道在陈十七处,可取和,及未?寒光旦夕以恶诗奉承。花卉想已盛矣。修中计已到官。黻顿首。

此为致蔡肇书札。《向乱帖》是米芾四十一岁以前书写的。此帖书法与一般常见的米字略有不同,其行笔时提处细若丝发,圆润遒劲,按处中锋直下,沉着不滞;结字因势生形,行间丝带连绵不断,熟而不俗,险而不怪,欹正相生,出乎自然。

米芾行草书《戏成诗帖》,又称戏成呈私谏台坐诗札;呈私谏台坐诗;岳麓诗帖,翰牍九帖之九纸本,纵23.9厘米,横34.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米芾《戏成诗帖》,又称戏成呈私谏台坐诗札》《呈私谏台坐诗》《岳麓诗帖纸本,行草书23.9cm×34.6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戏成呈司谏台坐,芾。

我思岳麓抱黄阁,飞泉元在半天落。石鲸吐水(点去)出湔一里,赤日雾起阴纷薄。我曾坐石浸足眠,时项抵水洗背肩。客时效我病欲死,一夜转筋着艾燃。(下注:关漼)如今病渴拥炉坐,安得缩却三十年?呜呼!安得缩却三十年,重往坐石浸足眠。

昨个,墨池给大家推荐

米芾书帖临创专用纸

还喜欢吗?

20160104613366671

觉得不够

没关系,

米芾书帖第二弹

来了

来了

来了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1

墨池 米芾书帖临创专用纸系列之《竹前槐后帖》

尺寸:34.5cm×34.5cm

5

墨池 米芾书帖临创专用纸系列之烝徒帖

尺寸:34.5cm×34.5cm

2

墨池 米芾书帖临创专用纸系列之盛制帖

尺寸:34.5cm×34.5cm

4

墨池 米芾书帖临创专用纸系列之向乱帖

尺寸:34.5cm×34.5cm

3

墨池 米芾书帖临创专用纸系列之戏成诗帖

尺寸:34.5cm×34.5cm

360截图20161019153524264

激动

开心

兴奋

心情是不是已经无法言语啦?

483c640f99e42a1b0a062

淡定

还是开始静下心

练字

❖ 商城链接 ❖

❖ 淘宝链接 ❖

► 商城客服微信:mochishangcheng

123339e72tljthi2j92z1f_副本

陈才俊,别署一东,号耕云堂、楚堂、乐斋。湖北省荆州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书法家协会隶书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生班。作品多次刊发于《书法导报》、《书法报》等专业报刊。

入展作品

★ 12年 全国“乌海杯”书法作品大展入展

★ 12年 湖北省第七届书法篆刻展入展

★ 13年 全国第七届书法新人新作展入展

★ 13年 全国首届书法小品展入展

★ 13年 广东省第四届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入展

★ 13年 第三届中国海西书画大展赛入展

★ 13年 河北省首届临帖作品展入展

★ 13年 第二届“黄庭坚”奖全国书法大赛入展

★ 13年 2013 • 深圳书法篆刻年度展入展

★ 13年 2013年首届华艺风杯河北省电视书法大赛一等奖

★ 14年 2014年第二届华艺风杯河北省电视书法大赛二等奖

★ 14年 巴山夜雨”全国书法篆刻大赛入展

★ 14年 首届湖北书法小品展入展

★ 14年 湖北省第二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入展

★ 14年 2014·深圳书法篆刻年度展入展

★ 15年 胜科杯 河北省第三届隶书展二等奖

★ 15年 河北省首届群众书法大展优秀奖

★ 16年 2016 • 深圳书法篆刻年度展入展

★ 16年 创意与传承–2016深圳书坛临帖作品展

★ 16年 湖北省第八届书法篆刻展优秀奖

★ 16年 孔孟之乡汉碑行•全国隶书展入展


作品欣赏

IMG_3433

IMG_4094

IMG_5521

IMG_4099

IMG_5664

IMG_5672

陈才俊公开课课程

上线啦

详情请看下方

webwxgetmsgimg

时间紧迫

喜欢就点击购买

公开课入场券

点击链接

购吧

❉1元公开课入场券链接❉

❉50元公开课入场券链接❉

商城客服微信:mochishangcheng

203660765304026273张挥,1977年7月出生,江苏淮安人。师从陈忠康老师。淮阴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2014年考入中央美院首届兰亭书法班。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淮安市青年书协副主席。风荷堂书法工作室导师。书风追求清雅醇和,平淡天真。

展览:

2002年入展首届中国书法兰亭

2006年入展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

2010年入展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

2014年入展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

第二,第三,第四届书法杂志中青年百强榜,

获西泠印社第三届国际书法篆刻大展西泠印社奖(最高奖)

获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大型书法展三等奖

获淳化阁帖杯二王与帖系书法展二等奖

2006年入展首届行书大展

2011年入展首届手卷书法展

2011年入展第三届林散之奖书法双年展

2012年入展第三届全国青年书法展

2012年入展首届王羲之书法展

2012年入展赵孟頫奖书法展

2012年入展第三届行草书法展

2013年入展钟繇奖书法展

2013年入展三苏奖书法展

2013年入展魏晋风度新锐奖

2013年入展小品书法展

2013年入展第四届扇面书法展

2013年入展第三届草书展

2013年入展王安石奖书法展

2013年入展陶渊明奖书法展

2014年入展第二届赵孟頫奖书法展

2004年入展全国第五届楹联书法展

2015年入展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

 

✦ 作品欣赏 ✦

155702102339543370

314151563953927056

341700194106618816

758775670730393112

806979198141216651

282029491729904203

747090427450108343

741131237518934739

张挥公开课课程

出来咯

详情请看下方

619662255499720089

兴趣的话

点击下方

公开课入场券

链接购买

1元公开课入场券链接

50元公开课入场券链接

商城客服微信:mochishangcheng

韵高气古出钟王,

半作仙姿半作狂。

无边风神通四面,

蝇头险劲压苏黄。

 ——林岫《韵高气古出钟王》

米芾1

米芾(1051-1107),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为芊,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书画自成一家,创立了“米点山水”。其个性怪异,举止颠狂,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宋徽宗诏为书画学博士,又称“米襄阳”、“米南宫”。

米芾平书法用功最深,成就以行书为最大。南宋以来的著名汇帖中,多数刻其法书,流播之广泛,影响之深远,在“北宋四大书家”中,实可首屈一指。康有为曾说:“唐言结构,宋尚意趣。”意为宋代书法家讲求意趣个性,而米芾在这方面尤其突出

IMG_1607

米芾习书,自称“集古字”,虽有人以为笑柄,也有赞美说“天姿辕轹未须夸,集古终能自立家”(王文治)。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米氏书法成功的来由。根据米芾自述,在听从苏东坡学习晋书以前,大致可以看出他受五位唐人的影响最深:颜真卿、欧阳询、褚遂良、沈传师、段季展。

元丰五年(1082年)以后,他开始寻访晋人法帖,得到了王献之的《中秋帖》。这先人为主的大令帖(王羲之第七子,官至中书令,人称“王大令”),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生性不羁的米芾并不满足于王献之的字,早在绍圣年间就喊出了“老厌奴书不换鹅”,“一洗二王恶札”

IMG_1608

尽管如此,此时的米芾书法并没有定型,他在元祐三年(1088年)书写的《苕溪帖》《殷令名头陀寺碑跋》《蜀素帖》,虽然写于一个半月之内,风格却有较大的差异,还没有完全走出集古字的门槛。元祐六年(1091年)后,米芾卜居海岳庵时,又学过羊欣书法。直到“既老始自成家,人见之,不知何以为主”时才最后完成了自己风格的确立,大概在五十岁以后。

IMG_1596

若论体势骏迈,米芾则当属北宋造诣最高的书法家。米芾书法,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他即要求在变化中达到统一,又把裹与藏、肥与瘦、疏与密、简与繁等对立因素融合起来。章法上,重视整体气韵,兼顾细节完美,成竹在胸,书写过程中随遇而,独出机巧。

米芾作品欣赏

原1《穰侯出关诗帖》,行书,纵29.4厘米,横26.4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穰侯去国缓驱车,蔡泽还来取范睢。

恶客只应真可厌,恠他汉相馆丘墟。

诗中说涉及的人物:穰侯、范雎、蔡泽,三人先后均为汉相,秦昭王免去穰侯相位,由范雎接任达10年,之后范雎称病逊去相位,又推荐蔡泽接任。但是蔡泽仅仅做了几个月,因被恶语中伤就托病送回相印。

老米感慨人生,三位汉相各个才高八斗,仍似走马灯般轮换,汉相房舍劫灰零落成废墟,恶语者又是那么可恶。老米书法上的自信,对官场得失反差。籍此也发发牢骚,安慰下自己。

原2《知府帖》,行书,纵29.8厘米,横49.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黻顿首再拜。后进邂逅长者于此,数厕坐末,款闻议论,下情慰忭慰忭。属以登舟,即径出关,以避交游出饯,遂末遑祇造舟次。其为瞻慕,曷胜下情?谨附便奉启,不宣。黻顿首再拜。知府大夫丈棨下。

米芾在信中感谢这位知府的提携和教诲,而对方也特地嘱咐米芾即早登舟离开本地,避开无谓的交游或集会。
米芾写信的时间,应是元佑二年(1087),当时是他在汴京(河南开封)交游活动最频繁的时期,虽然他并无官职在身,却能结识仕宦朝臣,他曾与好友王涣之前往驸马李玮的宅邸观赏晋贤十四帖,在收藏家苏激得到王献之书迹的唐摹本等,传说还曾在驸马王诜的府邸处举办过“西园雅集”的大型聚会。同年稍晚,米芾便离开汴京,到扬州(江苏扬州)担任地方官吏的幕僚。
此为致知府大夫书札。由“属以登舟,即迳出关,以避交游出饯”,或即元祐二年去汴京东归时所作。

CAI-019《逃暑帖》,行书,纵30.9厘米,横40.6厘米。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释文:

芾顿首再启。芾逃暑山,幸兹安适。人生幻法中,为虐而热而恼。谚以贵所同者热耳。讶挚在清之中,南山之阴。经暑衿一热恼中而获逃此,非幸。秋可去此,遂吐车茵。芾顿首再启。

此帖恬淡无华,用笔结字,宁拙毋巧。锋毫敛放有度,逆锋明显,有垂均缩,其掠、磔间露泰和遗意,显得深沆含蓄,大有「衣冠唐制度,人物晋风流」的气概,高逸之至。

原4《彦和帖》,行草书,纵30.1厘米,横42.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芾顿首启经宿,尊候冲胜。山试纳文府,且看芭山,暂给一视其背,即定交也。少顷,勿复言。芾顿首。彦和国士。

本欲来日送,月明,遂今夕送耳。

原5《长至帖》,纵33.3厘米,横4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芾顿首再拜。长至,伏愿制置发运左司学士,主公议于清朝,振斯文于来世,弥缝大业,继古名臣。芾不胜瞻颂之至。芾顿首再拜。

 还觉得学习书法

无比艰难

墨池给你支妙招

动

锵锵锵

米芾书帖临创专用纸

粗线啦

让我们来一睹芳容

IMG_1577 IMG_1578 IMG_1579

墨池 米芾书帖临创专用纸系列之《穰侯出关诗帖》

IMG_1581IMG_1582IMG_1580

墨池 米芾书帖临创专用纸系列之《知府帖》

IMG_1584IMG_1585IMG_1586

墨池 米芾书帖临创专用纸系列之《逃暑帖》

IMG_1588 IMG_1589 IMG_1590

墨池 米芾书帖临创专用纸系列之《彦和帖》

IMG_1592 IMG_1593 IMG_1594

墨池 米芾书帖临创专用纸系列之《长至帖》

360截图20161017151222519

还在毫无章法地练字
还是一脸惆怅
一片茫然
不怕
0
墨池米芾书帖让你
可循
一步步逼近真迹
赶紧行
商城链接
淘宝链接

书法是文字符号的书写法则,是无言诗、无行舞、无图画、无声乐。狭义而言,用毛笔书写汉字,在执笔、运笔、点画、结构、布局中疏密得宜,虚实相生,全章贯气…

一字敝千言,法度含虚实。一门深奥的学问,引古今天下人叩问创、临、习、集…招式层出不穷,一位习书之人倒下,千千万万后生站起。

如过江之鲫,人多任性。

可有些人,他就死活写不好!字写的比他人长得还愁。

但让人无法直视的,除了字丑,还有一种东西,叫“买家秀”。同临一门字帖,别人写出来是“正版之风”,你写的一看就是“盗版”。

未标题-1

“姑姑”和“鸡腿菇”

然而,集百家米,能煮一锅饭,古往今来无绝对的糟粕精华,“鸡腿菇”虽然不好看,但它好吃呀!清朝八帝年纪相差最大半百,书风亦各有千秋。

有媒体这样点评清朝八帝的“知道了”:康熙字迹“气势最傲”;乾隆的字帅气,笔力遒劲;雍正的字端正带着率性,风味独特;嘉庆字圆润厚实,相当可爱;道光笔锋带尖;咸丰略潇洒不拘;小皇帝同治和光绪的字颇具规格,端正仔细,一笔一画。

115008653

古人风流,咱们更6,不怕你写得丑,就怕你丑得没特色。

——墨池“淘宝买家秀”有奖征集——


你一定有自己的风格:一个特殊的握笔姿势、一个奇葩的环境要求、书桌一定要摆放整齐的强迫症、拍得一手好照片、无比热爱墨池…或者,你长得很帅…

无图无真相!

 2016年10月18日至11月18日

上墨池淘宝店铺购买文房用品,收货后给五星好评+买家秀(必须是照片)

d1160924ab18972b8caab325e4cd7b899f510a48

并截图发给墨池客服:mochishangcheng(没有主动联系客服视为自动放弃)

凡参与者,即可凭截图【正确买家秀方式】获得8折(购买金额的20%)优惠返现

另,我们会从中选取“优秀买家秀”

★第一名【1位】:获赠168元现金抵用券(下次购买生效)

★第二名【3位】:获赠88元现金抵用券(下次购买生效)

★第三名【5位】:获赠48元现金抵用券(下次购买生效)


特别提醒:此活动为墨池“淘宝店铺”发起,不是墨池APP商城!

!点击进入墨池“淘宝店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