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们

本周秒杀又来了

好鸡冻啊

好激动

工作的人常说

我爱工作

工作使我快乐

20160506031641449

本周

基础练习纸秒杀专场

不同纸性,不同颜色,不同材质

基础练习纸

品种多多,选择多多

maisha

1

仿古洒金宣


2

四尺三开半生熟


3

四尺三开宣纸


4

四尺三开竹纸


5

四尺四开半生熟


6

四尺四开生宣


7

对开复古笺


8

六尺屏长纤维


9

六尺对开麻宣


10

五色瓦当


笑脸 (1)

万万没想到

学习书法这么容易

价格不再是借口

因为

墨池周末秒杀75折

爱心

请收下这份

纯纯的爱

商城链接

淘宝链接

▷ 商城客服微信:mochishangcheng

A2CFCBDC@EAACFF65.4014FD56

黄泊云名鸿蹇,以字行。1966年生,苏州人。从2002年始,以画为业。十余年来,遍临历代经典名画,兼修诗文书法,闲暇之时,自娱于琴棋,悠游于山水。长期闭门蛰居,不问世事,以古为师,潜心书画创作,所作山水、花鸟、人物皆具清雅古淡之气,近年来其作品深受藏家青睐。

未标题-1

逸庐书院 130438

叶子

逸庐书院 130440

叶子

逸庐书院 130442

叶子

逸庐书院 130444

叶子

逸庐书院 130446

 

叶子

——黄泊云老师国画公开课上线——

黄泊云

点击直接进入

黄泊云老师国画公开课上线

首次听课只需1元

商城购买链接

黄泊云老师国画公开课上线

首次听课只需1元

《食鱼帖》在怀素传世法帖中,写得真不算好,不要说与洋洋洒洒可谓鸿篇巨制的《自叙帖》不能比,即使与怀素那些“醉来信手两三行,醒后却书书不得”的作品相比,也显得有点松散,有点拘谨,有点犹豫,有点精神不足、萎靡不振;但我读之还是很喜欢——但这主要不是因为书法,而是因为内容

1

帖名“食鱼”,想来怀素一定吃了不少吧,否则怎么会为此而留下一帖!但是怀素可是个和尚呵,和尚是可以吃鱼的么?抑或唐朝的和尚是可以吃鱼的么?

将帖展开,56个字被分作8行书写,读之怀素一副闷闷不乐郁郁寡欢百无聊赖的神情如在眼前:

IMG_2627

老僧在长沙食鱼,及来长安城中,多食肉,又为常流所笑,深为不便,故久病,不能多书,实疏。还报诸君,欲兴善之会,当得扶羸也。九日怀素藏真白。

噢,怪不得既没有“自叙”中那洋洋洒洒的激情,也没有“苦笋”中那满篇流动的气韵,首先是因为精神不佳,其次是在病中!

不过,好你个老和尚,你的“故久病”,竟然仅仅是原本“在长沙食鱼,及来长安城中,多食肉”,且食肉食得“又为常流所笑,深为不便”!那你这“不便”在哪儿呵?是不是因为“常流所笑”,你就不能公开吃,不能吃太多?看来你还有顾忌,终还没有跳出三界外嘛!

IMG_2630

或许本来就是!怀素虽然身为和尚,但佛道既并非他心中的最高,也非他行为的追求,他的宗教则是书法。于是,成为了和尚的他不念经不坐禅,不守戒,而是种了一万多株芭蕉,每天就着大片蕉叶书写,苦练书法,是为“书蕉”

他写坏的毛笔一支又一支,最后竟堆积如山,埋之成冢,谓之“笔冢”。其实这笔冢之中,埋葬的岂止是笔,应该还有他过早逝去的青春和与青春相伴的种种幻想。因此当流放途中获释的李白,在回家的途中于零陵小城见到他时,李白竟在诗中称他为“少年上人”

IMG_2636(20161209-111906)

李白评价让怀素一时志得意满踌躇满志那是一定的,但是或许也让他有些忐忑不安吧!自己的书法真的有那么好吗?于是他离开了零陵、离开了长沙,来到了京城长安

可是怀素却想家了,想吃故乡长沙的鱼

IMG_2633

怀素生病了!他自己说是因为没鱼吃“多食肉,又为常流所笑”才使得他生了病,其实我想,十有八九是他说反了吧:或许恰恰是因为生了病,才想念故乡长沙的鱼的吧!也或许正是在病中,所以他才会脆弱,以致在乎起“为常流所笑”来!

看来任何人在病中都会变得很脆弱的!想到这儿,我也就原谅了怀素将这件《食鱼帖》写得不够精彩了。好在他的病应该快好了,因为他在此帖最后几乎是怀着激动的心情报告“诸君”,若再有聚会,一定努力参加。

无法看到

一场笔飞墨舞精彩表演

很失落吧

墨池特地为大家找来了

“狂僧”书法家怀素

惊讶

的《食鱼帖》字帖

咳咳

快来欣赏

IMG_2628(20161209-110654)

IMG_2631(20161209-110949)

IMG_2635

IMG_2632(20161209-111114)

墨池 定制 怀素《食鱼帖》临创专用纸

尺寸:35×70cm

数量:11张一包(内含字帖1张练习纸10张)

价格:24元(原价30元,上新8折

ღ 

采用半生熟的复古蜡染笺,精选怀素食鱼帖,搭配精致原大字帖。

配合原大定制配套专用练习纸,精读原帖后,对比练习,或进行创作。

sy

IMG_2637

在看

还在看

再看就要买我哦

点击链接

购买吧

商城链接

淘宝链接

▷ 商城客服微信:mochishangcheng

董水荣先生是本世纪以来,书法批评界崛起的一颗耀眼的新星,也是新时代书法批评的代表性人物。

之前我零星地读过他的一些论文。三年前,我读了他的论文集《视野与对话——当代书法批评品质的构想》,才渐渐地了解到董水荣对当代书坛的多视角的观察和深刻而冷静的思考。

他的书法批评既具理论高度,又能立足书法艺术本体,将评论对象置之于书法史纵向坐标及当代书坛的横向坐标系中加以抽丝剥茧式的剖析阐释。但从不故作高深,也不流于纯技法的解析。

近日,当我读到他新近出版的厚厚的两大本《回望经典》时,我对董水荣又有了新的认识:他不仅是一位独具慧眼的书法批评家,同时也是一位博学睿智的书法史论家。也许有人认为我称他为书法史论家并不恰当。因为近二十年来,书法界似乎形成一个共识,即书法史论就是专事书法考据、史料梳理工作。如考证某位古代书家的生卒年份、生平及其交往的朋友圈;某件作品的真伪辨析及其版本的流传。至于该书家、书作的艺术性可以忽略,至多汇集历朝历代名家评语,最后作者表个态即可。

其实,我并不否认书法考据在书法史论乃至书法研究中的独特价值。但我并不认为书法考据是书法史论的重头,更不是全部。当今书坛缺少的正是象董水荣这样,立足书法史观,以当代艺术观念去解读书法经典,揭橥传统经典的历史地位、艺术价值及其当代意义。并非沉湎于故纸堆钻牛角尖或无休无止地打笔仗;或是空疏、肤浅、虚假的高谈阔论。

对于书法批评与书论研究的关系,董水荣有他独到见解:“书法创作作为书写技术、审美、情感和精神的表达,都以传承经典伴随着作者的始终,同时任何后世的书法必然建立在传统与经典精神内核上,才能维系着书法的文化属性,维系着书法高贵的血缘,建立起书法语言秩序的内在伦理。所以书法批评需要用心深入书史,才能体会到其中的精微之处,还要有一种自觉的史观意识关照着当代书法的进程。”(董水荣《视野与对话》)

《回望经典》汇集了作者的24件经典作品和2篇附隶书作品论的论文(大多已发表在各大专业报刊)。这些论文完全摆脱了陈旧的随感式的泛泛而谈,而是深入到传统经典的精微之处,并娴熟地运用风格学、图像学、阐释学、接受美学等现代艺术理论,揭示传统书法经典的永恒艺术魅力及当代语境下的审美价值。这也正是董水荣他那有学术立场、有深度的书法批评的坚实支撑。

王渊清

(资深书画评论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丙申初秋于八方风雨草堂

360截图20161208170510032

我一直有一个较偏激的看法,那就是书法理论家一定要是书法家。不然写出的文章难免隔靴搔痒,特别是书法评论家。毛主席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没吃过梨子却去讲梨子多么好吃,抑或有些苦涩,很难贴切的。水荣近年来理论评论成绩很大,除去原于他较深的理论功底外,自身深入的创作实践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他有着扎实的创作基础,很多的理论思考源于创作上体验。他的评论常在宏阔的视野下,有又细致独到的分析,眼光犀利,思想新颖。在他刚出版的《回望经典——经典书法二十四品》中有着充分的体现。

《回望经典》是我很喜欢的一本书,经得起细读,读之有味,其中有不少篇幅涉及到草书,都有不同的视角解读。水荣的书法评论不仅仅对传统经典有重读、深读的能力。我觉他对当代前沿书法家的评析,也能准确切中利弊与要害。长篇评论一贯可见他宏大的评论气质,极具一位评论家的眼光与勇气。

水荣还有一点不同于目前许多年轻人,那就是踏实。心静才能踏实,沉稳。做学问必须心静,才能坐的住。坐得住思想才能深入。

我很敬佩水荣取得的的成绩,也很看好他今后的发展。

王厚祥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草书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360截图20161208170929774

▼​

360截图20161208172352056

董水荣,笔名潇遥,号叶屋山人,1974年9月出生于福建长汀县叶屋村。中国文艺家评论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青年书协副秘书长、山水画家。现为吴江书画院执行院长、南吴门书社秘书长。其作品被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院等专业机构收藏。书法作品六次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展览活动,其中首届“中华情”全国书画展获得最高奖。书法论文六次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学术研讨会和论坛,其中在第二届草书展·草书论坛中获最高奖。两次参加国际书法论坛。书法理论文章在《中国书法》、《中国书画》、《书法》、《书法赏评》、《中国文化报》、《书法导报》、《书法报》、《美术报》等专业报刊发表百余篇,六十余万字。出版有《视野与对话——当代书法批评品质的构想》、《解密小草千字文》(合著)。

——《回望经典》——

360截图20161104132451014

640.webp

ღ​

3.webp

ღ​

1.webp

ღ​

2.webp

这么评论的书

还不赶快购买看看

☟​

商城链接

淘宝链接

➤​  商城客服微信:mochishangcheng

且饮墨渖一升
——吴昌硕的篆刻与当代印人的创作

2016年12月6日至7日,“且饮墨渖一升”——吴昌硕的篆刻与当代印人的创作展暨吴昌硕篆刻学术研讨会在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主办,形式融文人雅集与书印展览为一体,集中展示了吴昌硕篆刻的艺术成就与当代三十位知名印人共篆“且饮墨渖一升”之印,并以吴昌硕其它印语再创作,以篆刻设计稿、底稿、修改稿的全景展示,记录了他们的创作过程。展品分为“明月前身”与“问学缶翁”两部分。

1

2

——展览现场

6日上午,在国家典籍博物馆新闻发布厅,召开吴昌硕的篆刻与当代印人的创作学术研讨会。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西泠印社副社长李刚田介绍了参展的三十位篆刻家及与会嘉宾。首先,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典籍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李虹霖讲话。他介绍了本次展览的举办缘起与策划过程,这是一次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而举办的系列公益性展览之一。他期望通过以这样的展览为桥梁和纽带,有更多的年轻人得到指点和启发,参与到学习、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来,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文艺评论中心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庞井君从社会价值论的角度,探讨了人的价值与精神信仰,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如何创新和超越,我们的民族需要新的文化高峰。在新的时代,我们从吴昌硕的身上可以学到的是对艺术坚持不懈的精神与通融的境界,并把人生的苦难上升为一种独特的艺术体验,并向人类精神最深处去开拓,我们的民族呼唤这种精神。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洪武感谢支持这次活动的专家、学者,鼓励年轻人学习经典、在艺术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并阐释了“植根传统、鼓励创新、艺文兼备、多样包容”的艺术精神。

3

6日下午,由邹涛主持,与会篆刻艺术家进行了开放式的讨论,对于如何继承传统、个性创新以及创新的意义所在,各抒己见。他们认为,艺术创新必须建立在学习传统的基础上,一代大家吴昌硕,终生坚持学习古人,并且能够做到融会贯通,入古出新。我们今天的创新只有在未来能够进入传统,才是有价值的创新。

4

不知何者为正变,自我作古空群雄——吴昌硕

5

6

7日,在国家典籍博物馆4号展厅,举行了篆刻艺术家的专题讲座。赵熊的《通变无方一一吳昌硕篆刻对汉印精神的诠释 》;黄惇的《“印从书出”、“印外求印”两论观照下的吴昌硕篆刻》;朱培尔的《技法的传承与篆刻意境的开拓》;李刚田的 《吴昌硕与三家比较》;吴昌硕曾孙吴超的《吴昌硕生平》;邹涛的《吴昌硕对日本篆刻的影响》。各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吴昌硕的艺术成就,为后学者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

本次展览展期自2016年12月8日至2017年1月6日,在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第四展厅)展出。

6日——7日研讨会与讲座照片印文相机卡出点问题了,之后与作品电子图在另做一个专题发。

研讨会有幸上手了原石仔细观看,拿手机拍了几张照片供大家一起学习下。

7

10

9

8

 

 

更多现场高清图,请戳这里

中国书法网&墨池联合报道

苏轼,北宋书法四大家之首,

他可算是整个宋朝写字最厉害的一个人,

可是,字怎么会写得这么“丑”呢?

20115417524582693

(《寒食帖》原图)

苏轼就说了,

我这个字很特殊啊,

颜真卿那个叫颜体,

柳公权的叫柳体,

我这个字呢,叫

石 压 蛤 蟆 体

苏轼是善于调侃嘲弄自己的,

人人都在炫耀自己书法俊美的时候,

他却说自己的书法是“石压蛤蟆体”,

是被石头压死的癞蛤蟆的风格

1

《寒食帖》是苏轼在人生最落寞的时候写的,

世人给予了它“天下第三行书”的美誉,

其实是未经修饰的“草稿”

45岁这一年,苏轼仕途不顺,被贬到了湖北黄州,

生活非常窘迫,每天开荒种地,自耕自食,无比寂寞。

而不久前陪伴自己从小到大的乳娘也突然过世。

3

这是谪居第三年的一个寒食节

刚好遇到雨天,连月不停的雨季,

海棠先是盛开,又在血风腥雨中凋败,如脂如雪的海棠,最终却飞落泥沼。

窗外的乌鸦吊着纸钱飞过,仿佛迷失很久的灵魂,已找不到归宿。

冰冷的炉灶,潮湿的芦苇,郁结的愁绪,似穷途末路。

苏轼心中顿生悲凉,于是,提笔写了这二首诗: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须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街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2

在这里

我们看到了一个“穷途末路”的苏轼。

此时苏轼的字,已不再计较于法度结构,

而是更强调个人心境的自然流露。

世人的书法皆追求俊挺华美,

然而苏轼经历牢狱之灾,生死大难

看尽自己的狼狈、邋遢与恐惧,

就像当年他与黄庭坚彼此嘲弄

笑称自己的书法叫做“石压蛤蟆体”

既然众人喜欢争夺“美”,

那就把“丑”留给他又何妨?

4

如今的《寒食帖》

精心地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里,

我们虽不能时常看到它的真身,

依旧可以随处它的身影。

如果让你一边欣赏,一边临摹

你是否更能体会苏轼当年的心态,

更能与之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20100402165615

墨池

给你尝试的机会

墨池 定制款苏轼右黄州寒食二首临创专用纸

正式上线

360截图20161104132451014

11

10

5

6

墨池 定制

苏轼右黄州寒食二首临创专用纸

规格:35cm×138cm

数量:11张一包(内含字帖1张练习纸10张)

纸性:半生熟

价格:24元(原价30元,上新8折

采用半生熟的复古蜡染笺,精选苏轼右黄州寒食二首,搭配精致原大字帖。
配合原大定制配套专用练习纸,精读原帖后,对比练习,或进行创作。

“废话”不多说

行动才是硬道理

链接走起

商城链接

淘宝链接

➤ 商城客服微信:mochishangcheng

A2CFCBDC@EAACFF65.4014FD56黄泊云名鸿蹇,以字行。1966年生,苏州人。从2002年始,以画为业。十余年来,遍临历代经典名画,兼修诗文书法,闲暇之时,自娱于琴棋,悠游于山水。长期闭门蛰居,不问世事,以古为师,潜心书画创作,所作山水、花鸟、人物皆具清雅古淡之气,近年来其作品深受藏家青睐。

111

逸庐书院 130439

毛笔 (1)

逸庐书院 130441

毛笔 (1)

逸庐书院 130443

毛笔 (1)

逸庐书院 130445

毛笔 (1)

逸庐书院 130447

 

毛笔 (1)

——黄泊云老师国画公开课上线——

黄泊云

点击直接进入

黄泊云老师国画公开课上线

首次听课只需1元

商城购买链接

黄泊云老师国画公开课上线

首次听课只需1元

说起中国古代书法大家,小编猜测,第一个浮现在脑海里的人,肯定就是王羲之。毕竟,他的《兰亭序》真的太过出名,天下第一行书+全文背诵,给小编的求学生涯留下了不可磨灭记忆

不过,我们今日要说的并不是《兰亭序》。而是要讲讲你不知道的,王羲之“日常书信”

王羲之

汉字书写到了魏晋之后,行草在文人书风间成为主流,形成对正方汉字结构的颠覆。汉隶、唐楷,代表了官方诏令文字的庄严;行草则游走于文人书信诗稿间,有一种从世俗规矩礼教解脱出来的潇洒自在

魏晋文人的“帖”,是日常的书信,是简单的问候,是赠送三百个橘子时附带的一纸便条

IMG_2579(20161207-104627)

王羲之留下的“帖”,原来多是他写给朋友的短信。因为信上的书法太美,看完后舍不得丢弃,存留下来,经过一代一代“临”“摹”,变成练习书法的“帖”

保留在台北故宫的《奉橘帖》,原来是三封信,经过“临”“摹”复制之后,被装裱在一起,裱成手卷,前面有宋徽宗瘦金体书法的题签“晋王羲之奉橘帖”七个字,也盖了宋徽宗的收藏印“宣和”“政和”。

IMG_2583(20161207-105100)

这三封信第一封是《平安帖》,是给朋友的回信,一开始说“此粗平安”——这里大家都还好。因此被称为《平安帖》。

王羲之说迟复奉告”——回信迟了,因为“羲之中冷无赖”——“中冷”是觉得人生虚无,心中对一切都没有热情;“无赖”是“百无聊赖”,什么事也不想做。

IMG_2585

今天“无赖”是骂人的话,王羲之嘲笑世俗名利追逐,用“无赖”说自己的心境

《奉橘帖》是送橘子给朋友附带的一纸便条。告诉朋友这三百个橘子是没有打过的,很难得。

“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总共十二个字,是精简的简讯文体。

信

王羲之的“日常书信”

你学会了吗

不会?别担心

墨池给你支妙招


IMG_2594(20161207-110146)

首先,选用墨池 定制王羲之《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临创专用纸。


IMG_2584

IMG_2587(20161207-105333)

然后,搭配精致原大字帖,配合原大定制配套专用练习纸。


IMG_2589

最后,精读原帖后,对比练习,或进行创作,方能有所成。


疑问

懵了

这么红果果赤裸裸暗示

还不赶紧行动

咻~

JEJTU_$Y_`{0G6XBQ{99GWF

IMG_2595

墨池 定制 

王羲之《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临创专用纸

尺寸:35×70cm

数量:11张一包(内含字帖1张练习纸10张)

价格:24元(原价30元,上新8折

8_150430182605_11

商城链接

淘宝链接

▷ 商城客服微信:mochishangcheng

明代万历年间,由于版画和木版水印技术的发展,对彩笺的制作产生了空前的影响,使笺纸真正提升为一种艺术品,其巅峰时期终于到来。

木版水印笺纸令人目不暇接,各种山水人物花鸟甚至天文象纬、服饰彩章等图案陆续出现,杂彩纷呈,即便不书一字,都满载了缤纷的情意,值得人们宝爱和珍藏。

1

笺谱的问世,标志着画笺时代的来临。正如明人李克恭在《十竹斋笺谱》序中所言:“昭代自嘉隆以前,笺制朴拙,至万历中年,稍尚鲜化,然未盛也;至中晚而愈盛矣,历天崇而愈盛矣。”

笺谱的代表之作,当推天启六年吴发祥所刊的萝轩变古笺谱》和崇祯十七年胡正言所刊的《十竹斋笺谱》,穷尽月露风云、变化凝神之态,乃纸质年代濒临谢幕前的华美篇章。

2

《萝轩变古笺谱》由明代颜继祖辑稿,吴发祥刻版,分上、下册。上册分为画诗、筠蓝、飞白、博物、折赠、琱玉、闘草、杂稿,共计八目;下册有选石、遗赠、仙灵、代步、搜奇、龙种、择栖、杂稿,亦八目,连名字都充满了奇巧的诗情画意

4

《十竹斋笺谱》的卷帙较《萝轩变古笺谱》为多,现存初集四卷,除花石清供,博雅古玩外,另有高标、伟度、尚志、隐逸等人文内容。

这部笺谱采用了多种印制方法,包括饾版、拱花等技术,一笺之中,虫鱼花鸟,翎羽筋脉参差;商彝周鼎,纹饰雕镂毕现。祥云袅袅于山林丘壑,水波潺潺于河溪山涧,精工富丽,备具重美,中国雕版彩画,至此叹为观止

5

卷首有李克恭序,极尽赞誉之能事:

是谱也,创稿必追踪虎头、龙眠,与夫仿佛松雪、云林之支节者,而饰倩从事。至于镌手,亦必刀头具眼,指节通灵,一丝半发,全依削鐻之神,得心应手,曲尽斫轮为妙,乃俾从事。至于印手,更有难言,夫杉杙棕肤,考工之所不载,胶清彩液,巧绘之所难施。而若工也,乃能重轻匠意,开生面于涛笺,变化凝神,夺仙标于宰笔,玩兹幻想,允足乱真。

郑振铎亦赞叹其人物潇洒出尘,水土则澹淡恬静,蝴蝶则花彩斑澜,欲飞欲止,博古清玩,则典雅清新,若浮纸面”,其宛转生动之情形,如在目前,代表了9世纪以来木刻版画艺术发展到明代的最高成就。

6

乾隆时期,皇帝风流,上有所好,下必行焉,笺纸在宫廷颇为流行,像成亲王所用的笺纸,其精雅品格不亚于“十竹斋”。同时,文人自印笺纸依然风行。

道光、咸丰以后,苏浙沪的各种纸品店出现很多以画家画作为图案的笺纸,如任伯年、虚谷、吴昌硕、王一亭等人的作品经常被印制于笺纸之上,颇有文人雅趣

笺纸艺术异彩纷呈

随着时代的发展

墨池 定制 古画笺

新鲜出炉了


IMG_2532(20161206-105749)

IMG_2529

IMG_2534

墨池 定制 古画笺之马车款

尺寸:35×70cm

数量:10张一包

价格:22元(原价28元,上新8折


IMG_2532(20161206-105749)

IMG_2535(20161206-110240)

IMG_2538

墨池 定制 古画笺之松石款

尺寸:35×70cm

数量:10张一包

价格:22元(原价28元,上新8折


IMG_2532(20161206-105749)

IMG_2540(20161206-110836)

IMG_2546

墨池 定制 古画笺之香炉款

尺寸:35×70cm

数量:10张一包

价格:22元(原价28元,上新8折


IMG_2549(20161206-111545)

IMG_2550

IMG_2548

墨池 定制 古画笺之仕女款

尺寸:35×138cm

数量:10张一包

价格:30元(原价38元,上新8折


IMG_2552(20161206-111946)

IMG_2553

IMG_2554

墨池 定制 古画笺之牧人款

尺寸:35×138cm

数量:10张一包

价格:30元(原价38元,上新8折

@Q3OONO$DLBB]P6%LH@]G~D

IMG_2561

【墨池 古画笺】

粉彩蜡染

附着上好复古笺

做工精湛,不洇墨,不损耗

纸张细腻,手感光滑

适合小楷,小行草的创作

动图

商城链接

淘宝链接

➤​ 商城客服微信:mochishangcheng

喜欢就

点击上方链接

购买吧

求你了

千万别去逸庐书院互联网课堂学习

我是说真的

在逸庐书院互联网课堂学习一年

说多了

都是泪啊

……

0Z1596127-0

列举五大罪状

如下

(请慢慢“品味”

可能失去你的骄傲

因为当你再次发现历代书法经典的光芒

再次照进你书写的现实中

你会感到深深的自卑

沉浸在经典中不可自拔

当你在古人的精妙中振奋

你的虚荣荡然无存

你会找到方向

你不会再有胡乱写几笔就有颠张醉素的感觉

你不再自比羲献

而重新看清自我

902397dda144ad3424ad580dd6a20cf431ad852e

② 

你经常面临找不到理由的尴尬

不必十年寒窗等待国展

不必头悬梁锥刺股

你不必跋山涉水遍访名师

逸庐书院把老师请进了家里

放进了你的手机里

你找不到写字懈怠的理由

因为老师就在跟前

很晚了,月明星稀,我想歇歇可以吗?

周末了,天朗气清,我想走走可以吗?

……

找不到没有老师指导的理由

我只能,夜以继日

以至于忘了找理由拖延日课

fbacd9628535e5dd549f800870c6a7efcf1b6220

 

你说学费太高已然成为托辞

逸庐书院互联网课堂一年的费用是多少?

无需卖肾,是你1/3个iPhone

无需攒钱,是你外出旅行1机票的价钱

无需愁眉,是你1.5宴请的费用

1801

从此,没有人因为学费太高,而被拒之门外

费用太高?

别扯了

56aadba151625130

你会陷入被“裹挟”进步的境地

我之前练习书法的方法不对

我之前对于书法的认识不对

我之前没有学书法的氛围

……

不要自己了

逸庐书院互联网课堂

一共有8位导师

1年12个经典需要学习

365天可有近100次的点评机会

300多位同学每天都在不同的时间和地域

与你一起学习

你为自己的懈怠羞愧

你为自己的不思进取惭愧

你每天的努力让你感觉身心俱疲

你被大家裹挟着进步

你感到

再也不会再

直到有一天

直到有一天我决定放弃书法

才会离开

这个叫逸庐书院互联网课堂的地方

9-160524155A5-50

逸庐书院互联网课堂

全国首个书法互联网课堂

李双阳老师

一起

“传承经典,点染人生”

196689031015974382

——【详情咨询请联系】——

培训顾问

640

逸庐书院互联网课堂顾问宝宝

640 (1)

逸庐书院互联网教学平台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