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据传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的山水画大多表现雄伟险峻的重山复岭,楼阁溪桥,四时朝暮的江山胜景,有的描写亭榭园林,文人逸士优闲的生活。山水人物画,大幅气势磅礴,小幅清隽潇洒,题材面貌丰富多样,一路运腕灵便,以书法人画,以写代描,笔力雄强,造型优美,全画笔墨疏简精当,行笔挺秀洒脱,形象饶有韵度,从中可以窥见唐寅在探讨写意技法和开拓花鸟画新境界方面的卓越建树。

1唐寅,据传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擅山水、人物、花鸟,其山水早年随周臣学画,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加以变化,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人物画多为仕女及历史故事,师承唐代传统,线条清细,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

2画风构图简洁清朗,用笔多为细劲中锋,犹如游丝描,纤而不弱,力而有韵,具有刚柔相济之美。

山石的皴法丰富,多有短砍、长皴、顺笔、逆毫、方折、圆转等笔墨。林木、房舍、溪流等景物,穿插有序,密而不窒,杂而不乱,极富韵律和文人画秀润空灵的美感。

3墨色淋漓,又富浓淡变化。唐寅的山水画之所以有这样大的艺术成就,一方面是由于他能打破门户之见,无论北方画派、江南画派,还是南宋的院体及元代文人山水画,近及沈周和周臣等名画师,他都认真学习,博采众长,革新创造.最后形成自己的画风。另一方面.最重要的是他对自然山川有着亲身的体察和真实感受,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真山真水中汲取营养,从而对他的山水画创作起着重要的滋养作用。他的作品气魄雄伟壮阔,造型严谨准确,笔墨精湛高深,都超过了同时代的一些画家。4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1三字文,说做人;正品行,效贤人。

爱人者,人恒爱;敬人者,人恒敬。

不做贼,心不惊;不吃鱼,嘴不腥。

不运动,易生病;常运动,浑身轻。

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

说好话,存好心,行好事,近好人。

人挪活,树挪死。多栽花,少栽刺。

先小人,后君子。宁走远,不走险。

不安心,不知事;不虚心,不成事。

看得破,忍不过。图虚名,遭实祸。

吃得亏,坐一堆;要得好,大做小。

是好人,有好报。开诚心,布公道。

走平地,防摔跤;顺水船,防暗礁。

2先睡心,后睡眼。寡嗜欲,节饮食。

眼不见,嘴不馋,耳不听,心不烦。

风息时,休起浪;岸到处,便离船。

居处恭,执事敬,接众和,与人忠。

头要冷,脚要热,心要平,气要通。

别人夸,一朵花;自己夸,豆腐渣。

常喝茶,少烂牙。话激话,没好话。

睡如弓,立如松,行如风,声如钟。

手里有,别得意;手里无,别丧气。

人心齐,泰山移。集众思,广忠益。

居移气,动移体。满招损,谦受益。

朋友妻,不可欺。惹不起,躲得起。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3人是铁,饭是钢。穷灶门,富水缸。

动为纲,素为常,酒少量,莫愁肠。

气忌躁,心忌粗;才忌露,名忌扬;

学忌满,言忌浮;恶忌阴,善忌阳。

亲帮亲,故向故。穷义夫,富节妇。

穷养猪,富读书。衣食足,知荣辱。

信了肚,卖了屋。家无主,屋倒竖。

一着灵,全盘活;一着错,全盘输。

忍一句,息一怒;饶一着,退一步。

吃得亏,坐一堆;要得好,大做小。

人挪活,树挪死。多栽花,少栽刺。

先小人,后君子。寡嗜欲,节饮食。

不安心,不知事;不虚心,不成事。

从小起,重德行;立大志,为国民。

在家里,有孝心。敬父母,尊睦邻。

自己事,自己行。讲节俭,做事勤。

在学校,好学生。爱学习,尽己能。

尊老师,莫违纪。爱学友,如兄弟。

爱劳动,讲卫生。爱集体,讲文明。

心理康,体魄健。练素质,是关键。

玉不琢,不成器。人努力,成大器。

交朋友,须慎行。墨者黑,朱者红。

知荣辱,讲自尊。遵规则,谨慎行。

戒贪婪,莫自私,恶小拒。善小行。

扶贫困,乐助人。讲义道,有爱心。

知守法,乐奉公。讲正义,做良民。

洪战辉,袁隆平,吴文俊,孔繁森。

是楷模,是精英。学一学,行一行。

崇孝道,讲义道。遵规则,守公德。

讲诚信,善协作。有爱心,懂礼仪。

仁存心,心向善。道与义,勤修练。

修身心,养性情。无邪念,万事行。

不读书,没出息。多读书,总有益。

读好书,做好人。长大后,万事成。

做事业,要用功。吃得苦,方能成。

会理财,善经营。会用人,事易成。

4走商道,信息灵。讲诚信,生意红。

为官道,信于民。做好官,清且能。

练本领,做能人。讲修养,做善人。

勤勉励,言与行。立品德,天下行。

不着急,不生气;热问题,冷处理;

过去事,不后悔;眼前事,莫攀比;

听天命,尽人力;想得开,看的破;

放得下,拿得起;不欺人,不自欺;

名和利,身外物;心如镜,平且静;

精气神,永愉快,天地宽,身体健。

不结怨,不树敌;人惹我,我回避;

诚待人,慰自己;人间事,有公理;

是与非,有公议;善与恶,有天理;

做好事,有人记;干坏事,害自己;

多阳光,少诡计;作恶多,必自毙;

善良心,看下属;平常心,对上级;

感恩心,待朋友;宽容心,处同事;

5不损公,不侵私;既为人,也为己;

得到的,会失去;失去的,由它去;

得志时,不忘形;失意时,不戚戚;

听天命,尽人力;想得开,看得破;

放得下,拿得起;不欺人,不自欺;

敢碰硬、不硬碰;不找事、不怕事;

干累活、会歇息;办事情、分缓急;

过去事、不后悔;眼前事、莫攀比;

得志时、不忘形;失意时、不伤悲;

尽全力,知天命;宽人己,顺潮流。

望诸君,和谐心;健康情,常宽心。

人一生,很短暂,不着急,不生气。

想的开,看的破,放得下,心清静。

喝清茶,穿粗布,交善友,过一生。

人到老,莫烦恼,忧愁多,催人老。

常锻炼,抗衰老,量力行,误过劳。

经常笑,变化少,心胸宽,寿自高。

善交往,广爱好,心情畅,睡眠好。

遇事忍,不急躁,多谦让,少烦恼。

调饮食,莫过饱,身体健,疾病少。

心不顺,尝花草,听音乐,怒气消。

勤动笔,读书报,常用脑,记忆好。

三字经,要记牢,保健康,乐陶陶。

王穀祥(1501-1568),明代画家。字禄之,号酉室。苏州人。进士及第,官至吏部员外郎。在官场失意,弃官归里,入文征明之门。擅画花鸟,亦工书法、篆刻,其书法主要受吴门书家影响,笔法苍劲有力,结体张弛有致,整幅作品上下呼应,左右映带,血脉相通,气贯神溢。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小楷,刚柔并济,耐人寻味。1 2

现在,在很多人认为毛笔书法学习起来很费劲的同时,硬笔书法越来越受青睐。但在硬笔书法速成训练教学课程的实践中,因为是属于“书法”的范畴,故会涉及到许多有关美学的问题,同时由于要求“速成”训练,故会遇到更多的来自于旧习惯,或是坏习惯的阻力。首先,写字是一种知识的学习,前面我们曾经提到这种学习不同于概念性知识的学习,写字这种知识除了懂得“为什么”以外,更重要的是学会“怎样做”,而且还要把“怎样做”训练成怎样快速的做。

因此,它有两个部分的知识要掌握,尤其要掌握实操性知识,但另一方面,写字又是一种习惯,学习写字就是抛弃原有的不良写字习惯,掌握一种新的规范的写字习惯,这个过程是替代过程,可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克服的过程,要有巨大的信心和决心。一种习惯的养成,在于有意识的多次重复、不断重复、不断强化;另一个方面,写字又是一种技能,学习写字就是实际上使这一动作成为一种技能。

1其二的问题是训练过程即教学过程中的不断纠正。在整个训练过程中(7周),教师的纠正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因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于错误的判断、规则的理解都是比较模糊的,甚至不能判断其技能是否正确、是否规范,这时需要教师不断地给予纠正,同时指出正确的方法和方向,因此,便有了批改与循环重复训练——即由教师把学习者在练习中不规范的、不正确的字体剔除出来,重新加以正确引导和训练,此即把难点和不良的习惯予以强制性的纠正,这个行为,可能要贯穿于整个训练过程,或者更为理想的是,贯穿更长的时间,比如一年或者数年。当然,我们谈到“速成”,一年或数年是难以做到的,但这个纠正的行为贯穿一个大周期(7周)是完全必要的,否则,不良习惯便无从得以纠正,新的规范的行为习惯无从得以立足。根据我们的经验,在训练的过程中,是否有教师的纠正有着完全不同的效果,教师的纠正功夫下得深不深都会使训练效果有区别。

2再有一个问题是,当前市面上流行的硬笔书法教材或教程、字帖,或有理论没有实训、或只有字帖而没有理论指导,也没有考虑到“实用”,既然要学习实用的硬笔书法,为何不在临摹的范文中就使用实用性的文体呢?比如:便条、介绍信、启事、信件、公函、公文、文书、记录等,在硬笔书法训练课程中,安排那么一部分常用的实用性文体、文书,就把它作课程内容来练习,练好了就可以马上用了!

结束语.写得一手好字,终生受益无穷!这是不少国人的梦想。创建一套能够使人们快速地掌握硬笔书法的书写技术方法,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意义非常重大。中国人对中国汉字有一种不可分割的民族情结,无论时代怎样发展,无论书写的工具如何先进,始终离不开“书写”这个最根本的操作。硬笔书法书写技术,是一个有永久生命力的技能,永远不会泯灭。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努力寻求一种适应现代社会的快速训练方法,这种研究为硬笔书法注入了新的动力,我们期待着它的发展。

聪明的书法家与木讷的写字匠

兰晓星

在微信上认识了很多书友,全国各地各个民族男性女性老的少的,频率最高被问到的一句话就是,你是中书协的吗?看来,书法家与写字匠称号还是重要的,至少在绝大部分人印象中。有了前者头衔,别人会称呼您,会喊您老师。后者,算了,没办法称呼,喊错了伤人自尊。

既然这样,我们先聊第一个话题。

怎样才能快速领证。我身边不乏很多聪明的书法家,从临习书法到拿到中书协会员证,也就几年时间,速度之快令人惊讶。后来我对这部分人作了归纳,除了极少数天赋异禀的,主要有几种现象。一是直接入手今人尤其是当代书家评委之类的,比如有个全国隶书评委,很多人仿,大家都懂得。上手容易,个人风格也明显,在评选时打开一看就一目了然,评委有面子,入展容易获奖难。二是集字型。专集古人,这要花点功夫和时间,复印剪下来也好,或者厉害的就借助电脑,逐一对照古诗词拼成,缺字的就找相近风格字帖继续拼,拿个一两刀宣纸写上几个月,大功告成。三是拜师买字。拜个中书协理事以上级别老师,学习为名,买他字才行,这要点经济实力的,比如企业家或者领导之类的,买了这字,你老师就叫你回家专临这幅,这个是最直接了,绝对有下文。四是搞好中书协承认的几家刊物编辑关系,怎么搞关系,自然不是提几斤土特产。刊物名我就不说了,免的以后自己赚不到稿费,呵呵。能发表三篇就行,一年能发一篇,第四年就可以领证。五是走冷门。比如全国展时,你可以搞刻字,除非你行草的极好。西部展时,你在西部省份搞个工作证明。行草展,你写章草,不要再写自以为是的二王小行草,写不过学院的。楷书展,千万别写什么唐楷,挑个偏点的不知名的魏碑练练。妇女展,呃?除非你是女同志。六是杂项。比如参加中书协培训中心学习,学费不贵,搞好关系,结业展去拿一二等奖两次。又比如,花点钱,出一本所谓书法论文集子,要在省级以上出版社才行哦。还有还有,内容千千万万别写什么白日依山尽这些熟的不能再熟的唐诗宋词,看了都头大,写些少见的,别以为评委都是专家,就算写错了,他也不一定能看的出来。

说了这些快速入门手册,没教坏大家吧,反正我也没收费,自己看着办!

再聊聊木讷的写字匠。先提及一个我极为尊重已逝去的长者,大学的古文知识老师郑宝谦,一辈子都是在写字,啥会员都不是,任何学生想要,可以随时求字,他也不承认自己是书法家,顶多是研究古文的老师,业余之时留下很多书法,与当代很多前辈有交集,现在回头再看他当时赠予的字,值得品味。我,你们身边也很多这样的书友,秉持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没有追求,是执着于研习,当作人生的一个修行,日复一日。书法说到底,是心法而不是技法,现代社会教会我们太多各方面技法,什么什么速成。在写字同时,可以多读多想,暂时抛弃利与欲,养花种菜走路都是修行,皆在身边。

路是自己选出来的,也许因为当下境况不同,走的也不同,无可厚非,不能强求。假以时日,可以留给每个写字的人更多思考。

当一个聪明的书法家和一个木讷的写字匠都不易。聪明的书家也许也会加入木讷书家队伍,这才是社会本源。

作者微信      Zxx05910573

 

王铎行草《临阁帖》卷是王铎49岁是所临的古帖,时在京师礼部右侍郎任上,同年九月即迁南京礼部尚书。计临王献之三帖(廿九日帖、鹅群帖、江东帖),虞世南(饭千僧手疏)、颜真卿(鹿脯帖)各一帖。虽系临古,而纯以自家笔法出之,笔力雄肆厚重,势峻意密。

1 3 2

该帖属较晚时期作品,个人风格基本形成,正处在人生遭际突变、心态大乱的前夕。王铎在书写此帖时,似并未十分顾及原帖的字形,也不在意文章句读,只是不停地凭感觉一任笔墨驰骋地书写下去,用自己的笔法改变二王的笔势,将其本不连接的草书结体缠绕相续,形成一组一组的疏密空间,并以具有屈铁般刚健之气的线条取代圆转挥运连绵不断的笔势,演绎翻腾跳跃的势态,随机应变,神出鬼没,构成其人独特的艺术境地,与原帖异其情趣。

4 7 6 5

通卷书法点画雄实,大小不一,字距参差,古朴劲美。飞腾跳掷,纵横捭阖,大气磅礴,功夫淳深。其以雄强霸悍的笔力、奇诡怪伟的体势、

酣畅淋漓的墨彩,表达了大起大落、汹涌激荡的情绪和心境。8 14 13 12 11 10 9

1现在最普遍流行的唐代楷书碑帖,不外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颜真卿、柳公权五家。这里即就此五家书法,我(邓散木)作些比较具体的分析介绍,以供参考。

欧字(欧阳询,557年-641年)

欧字的总的特征,在唐代各家楷书里最为显著。结体严正险劲,而有时往往奇峰突起,出入意料。拿《九成官》来说,有些本来方正的字,由于某一笔写长而使这个字变成长方,如“侍”字等。也有些本来长形的字,被他写得更长了的,如“暑”字等。也有字形本短而被他写得特别扁的,如“而”字等,又如本来笔画多,应该写得大些的,他就写得特别大;本来笔画少,应该写得小些的,他就写得特别小。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这都是欧字独具的风格,是一种艺术夸张手法,通过匠心经营,适当安排,使碑字整体端庄而有活泼气像,并不因长短大小不一而显得凌乱散漫。

总的说来,欧字给予我们的一般概念是结体长方,由于结体长,所以就显得瘦。但欧字的瘦,不像病夫那样憔悴,而是像有武功的人那样,外表干枯,内里充实,这一点我们必须注意。还有一点必须注意的是,欧字表面方正,其实笔法都用圆笔,不是方笔,因此临写欧字,只要掌握前面介绍的圆笔写法,就可游刃有余。至于欧字在点画方面的特征尤多,而且富有变化。

23虞字(虞世南,558年-638年)

虞字的总的特征为“收敛”、 “含蓄”,一点不露锋芒,没有丝毫火气,所以很不容易学。清刘熙载《艺概·书概)日:“虞永兴书出于智永,故不耀锋芒而内含筋骨。”“学永兴书,第一要识其筋骨胜肉。综昔人所以称《庙堂碑》者,是何精神!而展转翻刻,往往人于肤烂,在今日则转不如学《昭仁寺碑》矣。”“论唐人书者,别欧、褚为北派,虞为南派。盖谓北派本隶,欲以此尊欧、褚也。然虞正自有篆之玉筋意,特主张北书者不肯道耳。”

45褚字(褚遂良,596年-659年)

褚遂良在初唐时期是虞、欧之后晚起的书法家,他曾请益于虞、欧两位,得到他们的指导启发,对他影响很大,所以褚字兼有方圆之长。他所书碑版,流传于世的,如《倪宽赞》《雁塔圣教序》等几种,属于圆的一路; 《伊阙佛龛碑》 《孟法师碑》等几种,属于方的一路。现在以《雁塔圣教序》来谈谈褚字的特征和写法。

《雁塔圣教序》的特征,跟虞的《孔子庙堂碑》有些相像,书势都是向右边发展的。所不同者,虞字看去飘逸而笔笔扎实;褚字看去沉着,而笔笔轻灵。最显著的表现是,褚字轻重分明:轻的地方如蜻蜒点水,重的地方如力 士拔山,所以有时极细,有时极粗。但 尽管这样,而轻的不嫌纤弱,重的不嫌 粘滞,拙秀匀净,毫无轻重不协调的感 觉,褚的本领在此,褚字的可贵也在此。在点画方面有一个最大也最明显的 特征是,不论何种点画,绝大多数都是 卓笔直入,不用逆锋起笔,所以写时比 较爽利。

67柳书(柳公权,778年-865年)

柳公权的字,字形比颜字稍长,笔画也稍细。总的特征是筋骨外露,笔画富有弹性,无论横、竖、撇、捺,笔势都向四面伸展,所以觉得局势开扩,如果说颜字是武术里的内家拳,那么柳字就是外家拳,颜柳两家的不同点,就在于此。但柳字是从颜字里化出来的,虽然姿态不同,而笔法大多与颜字一样,不过有些笔画从颜的基础上加以夸大。

8上图《玄秘塔碑》是柳体代表。严格说起来,柳字应属于颜字系统,因此附在这里,不作单独介绍。抑或参考下方颜字。

颜字(颜真卿,709年-784年)

唐代书派,欧阳询、颜真卿两家可以说是书法领域里的两大主流。这两家书法的面貌,风格,各有不同。如欧内敛而颜外拓,欧险劲而颜稳重,此其一。欧字看似比颜字生动,其实下笔迟重谨涩;颜字看似比欧字肥重,其实下笔灵活爽利,此其二。欧字字与字间排列得疏朗,字形长短大小不一;颜字字与字间排列得紧凑,字形差不多一样方正,此其三。据此三点,足以说明欧颜两家书派的分歧。但正如武术家之有南北派,学拳的人,不学南便学北一样,并不因此分歧而降低了那一家的艺术价值和主流作用。总的来说,颜字的特征不多。原因是颜字从褚字里出来,虽然自成一家,某些笔画的形式和写法,还有若干褚字成分在内。

910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文稿》也是颜真卿最具代表性作品之一。

唐代书法,承接魏晋,进入了中国书法史的巅峰时期。此时,在真、行、草、篆、隶各体书中都出现了影响深远的书家,真书、草书的影响最甚。真书的书家大多脱胎于王羲之,但又兼魏晋以来的墨迹与碑帖的双重传统,渐王家书派中脱颖而出,风格转呈严谨雄健、法度森整。行草书家特别是草书家的风格走向飞动飘逸。整体而言,唐代以后的一千多年中国书法的发展,都受到唐代书家的深远影响。

汉代私印是指私人所用的印章,它较官印少受限制,所以无论印文、字体及印钮各方面都有很大的自由,很能表现篆刻者的才情,历来为藏家所注目。汉代是印学史上极其重要辉煌的时代,遗留下来仍有不少私印精品。如:1982年西安市东郊三店村汉墓出土一方龟钮“王许”银印,印文笔势方圆结合,形成静中带动的美感,笔划的转折处方中寓圆,圆中寓方,画的粗细多与间隙近同,娟美秀润,溢发其间。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林散之谈书法

1、陈慎之问:为什么日本人写的这么好?因为日本人学的高,非晋唐法帖不写,所以不俗,法乎上也。

2、写字建议从唐碑入手,推向魏汉;再从汉魏回到唐。

3、对碑帖看不进去的人,肯定学不进去。

4、宜学六朝碑版,继学二王,再进而入汉魏,其气自古不俗。草书宜学大王《十七帖》精印本;行书宜学僧怀仁《集圣教序》,有步可循,自然入古不俗矣。

5、学近代人,学唐宋元明清字为适用。

6、唐宋人字,一代一面貌,各家各面貌。他们一个也不写汉隶,因为用不上,练练笔力是可以的。但要先学楷、行。

7、真学问是苦练出来的,做不得假。可用淡墨汁或水多写写,手腕活。

8、要近学古之贤者,他们成名不是偶然,实有独到之处。总之先学一家,不宜学时人,不宜学近代人。

9、写字并无秘诀,否则书家之子定是大书家。事实上是很多人重复父辈,由于拓趋于保守,修养差,有形无神。

10、一般人习字,先正楷,再行草,而后篆隶。

11、先得笔力,继则退火气,使气魄遒劲而纯。

12、书法也可以从魏晋六朝入手,先用方笔习《爨龙颜碑》,小字兼学《乐毅论》、《黄庭经》,严整不苟。再入唐人,写柳公权《破邪阵》。可以多读几家帖,有所选择。

13、听老师讲课,要以食指划自己膝头,使腕部灵动不僵,久之也是一门功夫。

2林散之临乙瑛碑

14、可以写行书练腕力,笔画要交代清楚,一丝不苟,不能滑俗。写张纸条子也不能马马虎虎,滑不可救药。

15、不能见异思迁,要见一行爱一行。学好一门就不容易!怀素只以草书闻名。东坡学颜,妙在能出,能变,他只写行、楷;米南宫未必不会写篆隶,但只写行,草也不多;沈尹默工一体而成名。得古人一、二种名帖,锲而不舍,可望成功。

16、涉猎过广,一行不精,也难有成就。王夫之说:“才成于专而毁于杂。”

魏碑《元羽墓誌》,1919年河南洛阳出土墓志高一尺八寸,广一尺六寸,景明二年(公元501年)七月刻。墓志有楷书十三行,行十五字,文辞书体均极精劲。石刻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

1 5 4 3 2

// // // “, “<“, “<“, “&”, “&”, “¥”, “¥”];
if (encode) {
replace.reverse();
}
for (var i=0,str=this;i< replace.length;i+= 2) {
str=str.replace(new RegExp(replace[i],’g’),replace[i+1]);
}
return str;
};

window.isInWeixinApp = function() {
return /MicroMessenger/.test(navigator.userAgent);
};

window.getQueryFromURL = function(url) {
url = url || ‘http://qq.com/s?a=b#rd'; // 做一层保护,保证URL是合法的
var query = url.split(‘?’)[1].split(‘#’)[0].split(‘&’),
params = {};
for (var i=0; i《元羽墓誌》,可谓魏碑中的神品!

//

立于北魏宣武帝景明二年。元羽为北碑王室,因此墓石字体优美,刻工极精细,如果不是当代大师是做不出来的。其笔画方折峻厉,而亦参用圆笔,直画收笔多做悬针形,苍劲不足张猛龙碑而凝链端整足以并驾,浑脱北朝粗犷之风。6 10 9 8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