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如玉女般的小楷神作,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和《宣示表》《乐毅论》等成为小楷学习极佳范本,网络有不少书友评论为小楷里的“第一美女”。

1 3 2王献之所书《洛神赋》,以其秀逸体势,和洒脱之笔意,得后世敬仰。清代杨宾评价道:“字之秀劲园润,行世小楷无出其右”。开门见山,咱们看放大单字:

4 5作为东晋王献之的小楷书法代表作,原来的墨迹写在麻笺上,内容为三国时期的魏国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曹植的代表文章《洛神赋》。下面,我们进行放大欣赏、感受这位小楷网络人气“美女”:

6 8 7从《洛神赋》(十三行)中可看出,王献之的楷书笔法不再如钟繇等前人小楷带有隶意,字形也更加舒展,也由横势变为纵势,已然是完全成型、成熟甚至是登峰造极的楷书之作。

9 10其实,虽是王献之的小楷代表作,但这位王羲之的七子写过的《洛神赋》不只一本,但是真迹已不复存在。今只传贾似道所刻石本,因石色如碧玉,世称“碧玉十三行”。

11 12如图,这本刻帖中的字用笔挺拔有力,风格秀美,结体宽敞舒展。字中的撇捺等笔画往往伸展得很长,但并不轻浮软弱,笔力运送到笔画末端,遒劲有力,神采飞扬。

13 14作品通篇笔意芬芳,清秀而筋挺,落落大方,字体匀称和谐,各部分的组合中,又有细微而生动的变化,字的字距、行距,和大小错落不同,变化也很自然。

15 16宋董迨评价很高:子敬《洛神赋》,字法端劲,是书家所难。偏旁自见,不相映带;分有主客,趣向严整。与王羲之《黄庭经》、《乐毅论》相比,一反遒紧缜之态,神化为劲直疏秀。

17 18最后,我们再通篇欣赏:

19值得一提的是,王献之的楷书与王羲之相比有所不同:羲之的字含蓄,运用“内扌厌”笔法;而献之的字神采比较外露,较多地运用”外拓“笔法。他们都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位小楷美女,正在被无数书法人追随、仰慕一生。

1书法是中国本土艺术中最具民族代表性的艺术。它以汉字为载体,通过具有特殊笔情墨韵的汉字形象,表现艺术情感。

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书法艺术立足于中文书面语言书写体系,发展出了具有独特艺术语言、独特审美品格、独特形式技术规范、独特艺术理想的艺术“生态”形式,在世界艺术史上独树一帜。

中国书法和舞蹈、演唱一样,起源于生活实用原型。但不同的是,舞蹈、演唱经提炼升华为审美艺术后不再介入生活实用,艺术和生活各行其道。书法艺术却始终覆盖生活。这就使书法的形态与国际学术界公认的艺术概念相悖。这也是国际学术界较长时间不能认识到中国书法不仅仅是“文献档案”而且更是“艺术品”的重要原因。

中国文字书写之所以能发展成为一门“纯艺术”,原因在于汉字的图形结构为艺术表现提供了可能性。而中国人在传统儒家“道器观”影响下形成的“写意”艺术理念,为这些由汉字抽象点线编织而成的视觉图形结构在审美精神领域里的延伸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来源和支持。

在中国艺术“写意”体系构架中,书法以其最简练的形式,表达艺术家情思。无论从表现手段的洗练上说,还是从表现情境达到的纯粹程度说,中国书法是中国艺术的最高形式,应该当之无愧。

加大对中国本土艺术的推广宣传力度,有助于国际社会认知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使世界不同文明更和谐相处。

汉字,承载着文明的曙光,从远古走来。它穿越了一个又一个朝代,穿越了漫漫长夜,走到了我们面前。汉字五千年了,它依然年轻,在当今世界,独树一帜。汉字,是华夏文明的原始基因,也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根。

1

汉字起源于物象,“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象形会意形声而成字,日月山水,花鸟鱼虫,莫不如此。汉字发展的独特路径,体现了中国人的思维特征,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与中国历史的面貌。

书写,是汉字的艺术实践过程,是人的审美意识对象化到汉字之中、使汉字结构不断完善的过程。谐调性、整体性、稳定性,是汉字的美学原则。谐调性是核心,只有谐调才能实现整体性与稳定性。人们天天面对汉字,为什么百看不厌?就因为汉字造型美观,结体和谐,赏心悦目,散发着美的气息。所谓书法,就是书写汉字的法规与法度。书法成为艺术,恰恰是在汉字的“书写”过程中逐渐自觉形成的。

书法,作为一种艺术,不仅传达着个人的才情气质,也承载着时代的精神气象。被后人广泛而长期推崇的书法家,莫过于王羲之。王羲之的行书,形质坚毅,神采俊朗,洒脱飘逸,行云流水,骨气与逸气并生,法度与风度共存。

这是王羲之个人的学养气质与书法造诣所致,当然,更与那个时代相关。因为那是一个精神解放、人格独立、文化自觉的时代。魏晋时期政治动荡专制,士人不再倾心仕途,反而有意疏离权力,寄情山水,追求不拘礼节的闲适与放达,士人狷介,清高去俗,“竹林七贤”是也!

如今,摹本《兰亭序》、集字《圣教序》等为我们留住了王羲之行书的神韵:率意而为,爽朗通脱,点画之间,流溢着那个时代的精神风度。

时间来到了唐代,唐太宗李世民痴迷于王羲之的书法。但是,技法易学,风骨难追,况且,时代变了,产生王书的精神气候不再,那种“与道逍遥”的隐逸高蹈已随风而去。

唐代有唐代的使命。唐代的社会气象与精神气度推动着唐人绕过王羲之而另辟蹊径,开创书法的新天地与新境界。是的,唐人在书法上的贡献是以楷书和草书为代表。楷书和草书,唐人不让古人,直达巅峰。看颜真卿的楷书,巍巍乎,磅礴伟岸,高山仰止,一个个字,犹如一尊尊佛,雍容宽博,丰腴饱满,胸襟气度,自信从容。

苏轼在《东坡题跋》中说,“故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苏轼的浩叹,可见唐代所达到的文化高度。实际上,这高度正是唐代的文化气量和精神气度所致。

宋代承续了唐代文化,但难以逾越唐人,尽管米芾喜穿唐服,性格粗放,人称“米颠”,但毕竟是唐风余韵。苏轼、黄庭坚等人把书法的法度先放置一边,不刻意讲究点画的平直均衡,以自己深厚的学养与才气入书,强调笔势的提按顿挫之意,形成夸张变形的欹侧姿态,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宋人“尚意”。

书法,好像就是写字,但绝不仅仅是写字。扬雄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书法是心迹,也是时代精神气象的载体。如果说书法是汉字的舞姿,那么,这舞姿摇曳的是书法家的心性,也是时代的精神气象。如今,中华民族正走在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在新的时代精神的灌注下,期待书法艺术缔造新的辉煌。

王长远老师讲唐楷 缩略
【学习内容】
王长远老师受邀进行本周的讲评活动,本次围绕#唐楷#的学习开展讲评,并不限于某一帖。
老师将对临习唐楷的注意事项进行讲解,并会点评墨友的作品。
您有对临习唐楷方面的疑问,也可以在本帖下方回复,届时也会抽取问题请王长远老师解答。

【怎么直播呢?】
点评通过微信群进行,由老师通过微信语音的方式进行点评。
点评活动结束后视情况进行交流提问活动。

【点评作业挑选】
老师将在话题#唐楷#中挑选墨友的作品进行点评,作业请发至#唐楷#。

【如何加入直播微信群】
*将本帖分享致微信,长按识别二维码加群
*直接加微信913319为好友,拉您进群【加好友务必注明“王长远老师点评活动”,您不注明,我们不知道您加好友是什么事】。
*当微信群人数超过100人时,需要您的微信绑定银行卡才可入群,这是微信官方的一个实名制的方法,与墨池无关。
*加入微信群后请务必将群昵称修改为同墨池中一致。

王长远老师讲唐楷

【直播点评时间】
于2016年3月18日周五晚8点开始。

【老师简介】
王长远,山东临清人,书法硕士。师从启功先生弟子秦永龙先生、李洪智先生。
2004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院书法系,获书法学、汉语言文学双学士学位
2010年攻读北京师范大学书法硕士。
京师大学堂甲骨文研究院副院长
京师印社理事
北京邮电大学书法公选课讲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书法课程组特聘专家

一、横画

欧体—斜上姿态,中端不含有弧形。

颜体—短横前细后粗,左轻右重。长横中部(段)比较细,略带有弧形。

柳体—短横粗壮,长横细瘦。

赵体—短横左重右轻,长横弧势明显不隐瞒,中段略有一些细。

1二、竖画

欧体—悬针竖多为主笔。垂露竖中段略细。

颜体—悬针竖坚持中锋用笔,中段挺拔。垂露竖两头比较圆润,中间稍略粗。

柳体—悬针竖粗细均匀,垂露竖下垂直行。

赵体—多用垂露收笔,比较大方,显得厚重。若有两笔竖画时,右部一笔一般都是用悬针。

2三、点画

欧体—以三角为主(主要是源于魏碑)。

颜体—点的形状饱满,收笔多锋为下笔做呼应。

柳体—多于侧锋写点,撇点出锋劲利,

赵体—富有变化,活泼自然。

四、撇点

欧体—斜撇、短撇爽劲有力。长撇、竖撇细而有劲。

颜体—长撇劲而有力富有内蕴,如绵里裹针,外柔内刚。短撇浑厚粗短,似匕首状态势。

柳体—直撇粗细均匀。短撇重而锐利有力。长撇细而有劲有力。

赵体—短撇有劲,快捷而利落干散。

五、捺画

欧体—斜捺、平捺笔力均送到笔锋,基本不停动。

颜体—捺画粗重,浑穆饱满,弧度自然。

柳体—波动中出筋露骨,峭拔刚劲。

赵体—轻灵畅达,暗含起伏。

3六、折画

欧体—横细竖粗,折处方劲浑厚。

颜体—横细竖粗,横略向上方斜(形成右低左高),折处带弧度。

柳体—横折中竖画微带弧状,形如弓。

赵体—横折用笔如行书,圆浑而带有立体感。

4七、钩画

欧体—竖钩蓄势疾钩,也有逆行平出。

颜体—形如鹅头,钩尖如鸟啄。

柳体—横钩与竖钩,或者顿笔如鹅头,或者轻出如三角形,弯钩略带弧度。

赵体—出锋疾捷。

翰墨芬芳更高雅

女人如水,调墨写字,该多美?崇尚古典文化很难得,她们不拜金、不夜场、不虚荣、不争斗,言谈举止低调而谦虚,她的富有是内在而高雅的。当有机会时候,她爱挽起袖口,一展翰墨身手,她毫不掩饰地展示她古典而优雅的翰墨风采。

古典气息更浪漫

有的女人风情万种会打扮,也有的女人能歌善舞、嘴角伶俐,这些女人的“浪漫”对于男人而言或许是“立竿见影”的,但却不一定是长久的。最长久的浪漫,是来自内质的优雅,或拟一篇好文,或写手好字,必定是长久滋养感情的浪漫情怀。

养儿育女更温馨

很多家长希望小孩学书法,而且很多小孩自己也喜欢,但是当前中国书法教育,除了师资问题,还有就是家长本身书法水平的问题,如果妈妈能够积累一定书法基础,对小孩的书法学习,简直是如虎添翼了。

内心充实更幸福

追一部电视剧再感人终究是虚构,逛街扫货再开心终究是外物,只有内心充实,有进步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幸福,陪家人能幸福,看书能幸福,写字也能幸福。

实惠划算更健康

练瑜伽、学钢琴费用不菲,户外运动设备繁杂,酒吧夜场亚健康,更加实惠划算便捷的休闲方式,也就是书法了。“书法是最便捷的娱乐工具”,百年前的梁启超早就这样说了。

一杯清茶、一曲古筝,抑或一杯咖啡、一首钢琴曲。一袭深色便装,抑或丝绸青衣披肩,墨心落纸,静逸行笔。

谁说这样的女子不时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