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碑高253厘米,宽123厘米,隶书,字共20行,满行45字,有碑阴5列,篆额佚失无存。东汉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十月,由王敞等人镌立,明万历初出土于陕西郃阳(今陕西合阳)莘里村,碑石高二百五十三厘米,宽一百二十三厘米,隶书,碑阳二十行,每行四十五字,碑阴五列,第一列一行,第二列二十六行。第三列五行,第四列十七行,第五列四行。在明代末年,相传碑石断裂,人们通常所见到的多是断裂后的拓本。1956年移立陕西西安博物馆碑林。

该碑是汉代隶书的重要代表作品,在汉隶中此碑独树一帜,>是保存汉代隶书字数较多的一通碑刻,自己娟秀清丽,结体扁平匀称,舒展超逸,风致翩翩,笔画正行,长短兼备,与《乙瑛》、《礼器》同属秀逸类,但神采华丽秀美飞动,有“回眸一笑百媚生”之态,实为汉隶中的奇葩。它以风格秀逸多姿和结体匀整著称于世,因此历来为书家所重。清万经评云:“秀美飞动,不束缚,不驰骤,洵神品也”。孙承汉评其书云:“字法遒秀逸致,翩翩兴《礼器碑》前后辉映汉石中至宝也。2

一、

遇事虚怀观一是

与人和气察群言

1二、

得山水乐寄怀抱

于古今文观异同

2三、

游春人若在天坐

听曲情随流水生

3四、

异人异事咸当録

春水春山足寄情

4五、

契古风流春不老

怀人天气日初长

5六、

春日初长兰气静

惠风相引竹阴清

6七、

不期斯世有殊遇

自信于人无闲言7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溥心畲(1896年9月2日~1963)原名爱新觉罗·溥儒,初字仲衡,改字心畲,自号羲皇上人﹑西山逸士。北京人,满族,为清恭亲王奕欣之孙。曾留学德国,笃嗜诗文、书画,皆有成就。画工山水、兼擅人物、花卉及书法,与张大千有”南张北溥”之誉,又与吴湖帆并称”南吴北溥”。

《王勃-游梵宇三觉寺》

此作在2014年上海春拍价:370万元

1

溥心畬在谈到学习书法时说:“始习颜柳大楷,次写晋唐小楷,并默写经传,使背诵与习字并进。十四岁时,写半尺大楷,临颜鲁公中兴颂,萧梁碑额,魏郑文公石刻,兼习篆隶书,初写泰山秦碑,说文部首,石鼓文,次写曹全,礼器,史晨诸碑。

从上述可以看出溥心畬的学书经历,正是有了如此深厚的基础,博彩众长,熔诸家于一炉,才能达到自出机杼,成一家之风范。而从这幅溥心畬的楷书作品可以看出,其楷书以柳欧为主,兼有《玄秘塔》、《九成宫》、《圭峰碑》,而《圭峰碑》的笔法结构出自于柳欧。楷法道媚,极尽清尽方整之至。此碑略似柳公权,较柳书更为清健,用笔谨严,结构精密于欧阳询,惜紧过甚而少藴藉。2

溥儒喜欢此碑的清劲和飘洒,他并非步趋紧随,而是取法为己所用,最后将三家汇铸一炉,自成家法,从作品中也能看出其沉着强健,峻拔严整,灵秀活泼,寓险绝于平正,韵致高远,有清风道谷之气。溥心畬对于书法研究颇勤,领会致深,盖得笔法娴熟,内清外刚,然观飘逸沉着,行笔迅捷而险峻却无丝毫虚浮骄纵之气,可谓隽清古雅、不激不厉,笔笔规范,字字珠玑。

毛边纸的由来

明末年间,民间出产竹浆纸,纸质十分细腻,薄而松软,呈淡黄色,没有抗水性能,托墨吸水性能好,既适于写字,又可用于印制古籍。因明代大藏书家毛晋嗜书如命,好用竹纸印刷书籍,曾到江西大量订购稍厚实的竹纸,并在纸边上盖一个篆书“毛”字印章,故人们习惯称这种纸为毛边纸,并沿用至今。

到了当代,市面出售的多为“机制毛边纸”,其质地、外观与手工制作的毛边纸均有差异,选购时,应该谨慎甄别。

如何快速区别手工与机制毛边纸?

1、从纸质的外观看区别。

手工毛边纸,质地棉软,厚实而细腻,颜色为浅黄色,两面手感一样;而机制毛边纸,质地比手工的薄而脆薄些,一面比较光滑,一面略带粗糙,价格当然也比手工毛边纸便宜。

12、在工艺方面的区别。

手工毛边纸,要经过:选料—浸泡—制浆—捞纸—晾干—分张-整理—折叠包装等一系列的过程,才能制作完成,非常的精细和缓慢,所以手工毛边纸的生产很慢,产量不高。一般手工毛边纸,因为手工捞浆制成,所以透光观察,容易发现“帘纹”。如下图:

2
3、价格天壤之别。

一般而言,手工毛边纸的价格是机制毛边纸的3-5倍,所以在不存在欺瞒的情况下,从价格就能很快区别出来(有些加厚的手工毛边纸除外)。机制毛边纸价格约6-10元每刀,而手工竹浆毛边纸价格一般20元左右(不含邮费)。

3

4、着墨的区别。

在于手工毛边纸相对较厚,书写时有沙沙质感,手感较好;而机制毛边纸书写时,容易洇,线条不易掌握。4

第二十七讲:举、威、灵、而、无、上1 2

举:“举”字在《圣教序》里,属于大高个儿,身材很健美还有肌肉线条。注意这个字右侧的辅助线。整个字的笔锋上,中侧并用,挺拔有力。

3 4威:通常来说,“戈钩”的笔画,都是很长的,而在这里,“威”字的“戈钩”,有一种含蓄的状态,一定要把握好这条笔画的长度和弧度。而中间的“女”紧紧地聚在一起,上方流出一片空白,形成疏密对比。

5 6灵:“灵”字,要找到一种“灵气”的状态,我们在分析字的时候,不难发现,上面有一组“点”,下面有一组“点”。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左点贴近竖划,右侧的点远离竖划。而这个字的绝大部分线条,都是直来直往的,没有太多的弧度,虽然直接,仍然可爱。

7 8而:“而”字需要注意的地方,如图所示,最后一笔“竖划”的位置,另外就是“横折钩”的连贯性,是圆转,并非方转。

9 10无:“无”字有两个关键点,其一,这些横划的斜度变化、以及长短变化,其二,这个字的笔顺,一定不要写错。

11 12上:“上”字由3笔组成,要注意笔顺。另外,最后一横的起笔位置很是关键。自“竖划”的收笔处,略作停顿便起笔写横,轻入快出,左短右长。

书法家写书法,本是认真、规矩,可大多又是精于布局,刻意为之。但是今天,我们要给思友们带来的却是大书法家王铎的草稿,圈圈点点,乱涂乱画,毫无计划,这可真算得上打草稿得至高境界啊!

如果你细心翻看,这份草稿字里行间信手拈来的笔迹,其笔法深厚功底,依旧令人佩服,加之草稿非常随性,其艺术养分,不亚于常规书法,值得欣赏:1

果真是打草稿,用的就是行草书。别嫌这草稿圈圈点点,你若认真品读起来,还另有一番滋味。不少思友会吐槽:把书法练到这种火候,想把字写丑都难啊。好了不啰嗦了,一边欣赏王铎草稿,我们结合着给大家聊聊王铎的草书。

2中国草书经历了近2000年的变化,其中,王铎草书无疑对国内外行草书艺术甚至整个书法艺术的发展都起到了极其重大作用。行草书发展到了明清两代,开始如海纳百川似的有了总结性的发展,各种创作技法表现得到了充分发挥。而这个历史大背景下的王铎,正是这种具有创造性的、基于千年古典草书的集大成者。

3其实,同时期还涌现过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傅山等变古出新的书法家,他们均以行草彪炳书史,都对书坛创新有自己的建树。而把行草书推向一个新的高度的,首推王铎。王铎行草初学“二王”,甚得其俊逸笔意,加之受到米芾、颜真卿、张旭等人行草书影响,人古出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行草书风格。

4本文给大家展示的是王铎草稿,手稿无拘无束,或涂或改,随着心思不断变化,是内心的真实写照,可以说手稿比作品更见真性情。从手稿中亦不难看出,王铎书法以排山倒海之力、横扫千军之势、雄强豪迈之书风,给观众带来极致的翰墨体验。

5王铎草书,还有一个独特的“一笔书”,即连绵草。王铎的一笔草书,和王献之的风格迥异,王献之的流畅,而王铎的讲究揖让穿插,在排比与穿插中,在左揖右让的回护中,让笔尖力度表现与气势表现得酣畅淋漓。难怪后人评价王铎“后王胜先王”(即二王)。当然,这种比较不是否认二王,更大意义足见王铎的历史价值。

6尤以手稿为例,圈圈点点,天然而成。王铎写字,蘸墨往往很饱满,大意落成、一经落纸,墨向四周自然晕化,王铎的心思就开始奔跑了。他笔下的每个字用墨很重,渐次枯燥,直至墨尽了才重新蘸墨。所以我们看到通篇墨色浓淡参差,燥润相映,很有韵致,这种“涨墨”的风采,足足影响了四五百年。

岳飞虽出身军伍,但自幼受到良好的中国传统教育和勤奋的学习,文武双全,能诗善词,书法以行、草为主,畅快淋漓,龙腾虎跃,气韵生动,章法严谨,意态精密,纤浓符中,刚劲并柔,自有一种淳正之气,颇含文臣气质。传世书迹,有《书谢眺诗》、《前后出师表》、《还我河山》等。

下方系岳飞书法《谢讲和赦表》碑,该碑在杭州岳庙,共3石,每石高35厘米,前2石宽91厘米,后1石宽63厘米,系1979年复刻。1 2 3 4 5

《小窗幽记》是明代陈继儒的随笔集,全书分为十二卷,分别为卷一·集醒、卷二·集情、卷三·集峭、卷四·集灵、卷五·集素、卷六·集景、卷七·集韵、卷八·集奇、卷九·集绮、卷十·集豪、卷十一·集法和卷十二·集倩。读来只觉语句清新,道人之所未道,掩卷颇有可思之处,更有进益之功。

陈眉公书《小窗幽记》册页1 2 3 4 5

11、对于有些人写字而言,汉字的“方块字”概念是个误导。

我们总说汉字是方块字,这说的没错,印刷体的字很多确实是方块字,但我们写的时候就要注意了,如果我们把汉字写成纯方块字其实并不好看,中国人喜欢追求中庸,所以写字也要追求中庸,既要方正,也要圆润,所以硬笔字一般为方圆结合为宜。

2、钢笔不一定是最适合你的硬笔。

练习硬笔书法,实用性大于软笔书法。不一定是钢笔,圆珠笔、签字笔都是不错的选择。练习时使用相对软一点儿的铅笔也不错,因为铅笔在入笔、回笔时的自然感十分强,写出来的字如同毛笔一般劲爽有力。有利于快速的提高。以后再写其他的硬笔字时没有障碍。当然,钢笔的弹力和笔锋的可控性,是优势,酌情把握。

3、在练字时要有自己观察和异同,字不能千篇一律,要有一定风格。

比如我们看到一幅书法作品,马上就能知道是谁写的,这就是个人的面目,也就是风格。王羲之兰亭序里的22个之,22种味道,所以才是绝世佳作。硬笔字也要这个原理。

4、一定要注重一个字关键笔画的书写,只要关键笔画书写好看了,整个字就不会难看。

关键笔画也就是我们总说的主笔,比如一个字中有长横的笔画,一般的时候这个长横就是主笔,再比如“我”字或者“成”字的斜勾,就是主笔。

5、在练习钢笔字时,不应该以摹为主,而是应该以临为主。

描摹只是附透明纸在字帖上书写,他注重的是笔画的书写而容易忘记了字的整体结构,临写是指在分析完字帖上的结构后自己写出。

6、毛笔字既讲究笔画,也讲究结构,而硬笔字笔画讲究的略微轻一些,重点是讲究字体的整体结构。

有时笔画写的并不太好,但结构安排的适当,字照样好看。我们看到一些人经常练笔画,当然练笔画不算错,但重点要把功夫下到结构上,很多人写出一个字来或者说组合成一个字仍然不好看,原因就是重笔画轻结构的结果。因此我们要注重的是笔画如何摆放,而不是笔画本身,这里有个主次之分的问题,这也是硬笔字和毛笔字的主要区别之一。

7、在字体连笔的时候,应该做到轻松自然,不能刻意的去写行楷,否则会贻笑大方的。行楷同样要遵循字体的结构性。而且行楷和楷书不能打单纯理解是速度的差异。

8、一定要特别注重量到质的转变。

硬笔书法的练字除了注重质量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量的问题,没有量绝对不行,老师教的只是方法,只占5%,剩下的95%就是靠自己去练、去写。所以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每天至少两篇练字纸,并且能够坚持到最后,越写越熟练,一个月便有很大的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