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边纸的由来
明末年间,民间出产竹浆纸,纸质十分细腻,薄而松软,呈淡黄色,没有抗水性能,托墨吸水性能好,既适于写字,又可用于印制古籍。因明代大藏书家毛晋嗜书如命,好用竹纸印刷书籍,曾到江西大量订购稍厚实的竹纸,并在纸边上盖一个篆书“毛”字印章,故人们习惯称这种纸为毛边纸,并沿用至今。
到了当代,市面出售的多为“机制毛边纸”,其质地、外观与手工制作的毛边纸均有差异,选购时,应该谨慎甄别。
如何快速区别手工与机制毛边纸?
1、从纸质的外观看区别。
手工毛边纸,质地棉软,厚实而细腻,颜色为浅黄色,两面手感一样;而机制毛边纸,质地比手工的薄而脆薄些,一面比较光滑,一面略带粗糙,价格当然也比手工毛边纸便宜。
手工毛边纸,要经过:选料—浸泡—制浆—捞纸—晾干—分张-整理—折叠包装等一系列的过程,才能制作完成,非常的精细和缓慢,所以手工毛边纸的生产很慢,产量不高。一般手工毛边纸,因为手工捞浆制成,所以透光观察,容易发现“帘纹”。如下图:
一般而言,手工毛边纸的价格是机制毛边纸的3-5倍,所以在不存在欺瞒的情况下,从价格就能很快区别出来(有些加厚的手工毛边纸除外)。机制毛边纸价格约6-10元每刀,而手工竹浆毛边纸价格一般20元左右(不含邮费)。
4、着墨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