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杀气太重的,不能挂家里。

典型如“虎”“狼”“怒发冲冠”“仰天长啸”“壮志饥餐胡虏肉…”或如《七杀碑》等。室雅应是人和,战斗再勇猛也不适合挂家里。戾气太盛,不温雅。

1  二、意象破败的,不能挂家里。

典型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样的破败景象,竟也有些人挂家里,是怕家境太兴旺吗?

2  三、意志消沉的,不能挂家里。

比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太过消极了,看完还努力个啥?

3  四、太过悲情的,不能挂家里。

典型如《望江南》,“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李清照“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名气再大,但是整天在家里看着这样的诗词,你还有胃口吗?

4五、苦思家人的诗词,不建议挂家里。

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虽然与家庭相关,但意境不符。如要写家庭,可以是描绘家庭欢乐、幸福、互助的古诗词。

六、描绘官场或社会阴暗的,不建议挂家里。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知君”“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些名作名句虽然有才气有名气,但是意境不适合,挂家里适得其反,需谨慎。

第一次看到“敬惜字纸”,是有一次乘车,路过一个村镇,在公路边看到一个类似于炉的建筑,上面有“敬惜字纸”。等想到拍照,车已经开出好远。

1  记得小时候,爷爷经常告诫我说,字纸,不能踩,更不能擦屁股,看到有字的纸,要捡起来。老人的教育,让我至今不敢糟蹋字纸。

2  还记得,有老人,专捡字纸,集中处理,整理焚烧,以此积善行德。焚烧字纸的地方,会选择山上干净的岩石,或者专门的焚字炉。

3  后来查资料才知道,惜字塔有很多样式:惜字楼、字库塔、文峰塔、圣迹亭、敬字亭、文风塔、焚字炉、焚字库等等。

焚字炉

4

5

6  惜字塔

7

8

9

10  敬字亭

11

12  惜字库

13

14  字纸炉

15  甚至还有字冢

16  字在古人看来是生命与灵魂的。在有些地方,这些亭塔里还供奉着神灵,基本上是字圣仓颉,也有是孔圣人,有的是文昌帝君。

敬惜字纸,是对文字的敬畏,对文化的敬重,读书人则通过敬惜字纸维护纸张和笔墨的尊严,尊重文化也尊重自己。

17  敬惜字纸是一种古风,一种值得读书人延续的古风。上次我请一位书法家写敬惜字纸的对联“毋弃六书片纸,只因一字千金。”那位书法家竟然不知“敬惜字纸”传统,让我实在意外。

18

20  现在,我们已经很少有敬畏之心了。 已经很难感受到文字的力量了。“惊天地泣鬼神天雨粟”,那种感觉对现代人来说,太不可思议了。

或许还有一种方式,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文字是有灵性的,那就是有人拿一张白纸,写上你的名字,置于地上,肆意践踏,或许我们还可以感觉到,自己似乎被那人侮辱了。

19  董桥说,文字是肉做的。

我觉得,文字是有灵性的。

敬惜字纸,是值得我们重新思考的古风。

1    牍被发现的历史记录

(1)汉景帝。时(前156一前141),鲁恭王刘余拆毁孔子旧宅以扩建宫殿,从墙壁中得古文写本《尚书》、《礼记》、《论语》、《孝经》等数十篇。

(2)汉宣帝时(前73一前49),河内女子发老屋,得佚失的《易》、《礼》、《尚书》各一篇,奏上。。

(3) 晋武帝太康二年。(281),汲郡有盗发魏襄王(或作魏安厘王)墓,得竹书数十车,多是古书传记。武帝司马炎命苟勗等校定编缀,以今文写之。流传下来的有《竹书纪年》、《穆天子传》等书。

(4)西晋时有人在离高山下得竹简一枚,上二行是姗抖书,没有人识得。司空张华以间束哲,束哲道:“此汉明帝显节陵策文也。”。

(5)南齐高帝建元元年(479),襄阳盗发楚家,得竹简书,以青丝编简,广数分,长二尺。后有人得十余简以示王僧虔,僧虔说:“是科斗书《考工记),《周官)所胭也。”又建元初(479-482),延陵季子庙有人掘出泉,泉中得木简。简有字隐起曰“庐山道士张陵再拜渴”。

(6)宋徽宗政和年(1111-1117)中,陕西有人发地得古瓮,中有东汉时竹简甚多,散乱不可考,独有章草书《永初二年伏羌符》完整。

以上并为古代文献传下来竹木简书发见的记载,实物全不存在,其书体形状,只有孔壁书、汉代古文经书中的若干字尚保留干《说文解字》、《魏正始三体石经》、宋代的《汗简》、《四声古文韵》等书内,其余不可踪寻了。《永初二年伏羌符》据说当时为太监梁师成所得,曾经摹刻上石,梁死后,原简和石俱亡失。,今天连摹刻的石本也看不到了。

2我们真正能看到古竹木简书的实物及其影印本乃是近九十年内的事,其历次发见情况如下:

(1) 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瑞典人斯文赫定在新疆塔里木河下游古楼兰遗址得晋木简一百二十余枚。

(2)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匈牙利人斯坦因在新疆尼稚河下游古于阂废址得晋简四十余枚,又在古楼兰遗址得汉木简十九枚。1906-I908年(光绪三十二—三十四年)再在甘肃敦煌西北古长城遗址得汉晋木简七百余枚。

(3) 1908-1909年日本人橘瑞超在古楼兰遗址得晋木简四枚。

(4) 1913-1916年斯坦因在敦煌附近得汉木简百五十枚。

(5) 1930年西北科学考察团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河流域(古居延海)得汉简一万多枚。。

(6) 1930年黄文弼在新棍罗布淖尔得西汉木简七十余枚。

(7) 1944年前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及北京人学文科研究所合组之西北科学考察团在廿肃敦煌沙债得汉简数十枚。

3  以上都为解放前出土的竹木简实物,地区偏在西北一带,其中以斯坦因在敦煌所得的和西北科学考察团所得的两批数量多,内齐丰富,最为珍贵。可惜这两批古简已流人海外(英国伦敦博物馆和美国国会图书馆),我门仅能见到影印的图版。

解放以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党和政府重视文物保管和考古发掘工作。全国各地一批批新出土的古简纷呈异彩,数量之多,内容之富,远远迈越过去。地不爱宝,还在源源出现。现有总数多少,无从知道,今就一部分报道所知的略举如下,遗漏必多。

(1) 1951年湖南长沙徐家湾出土汉木札;长沙五里碑出土战国竹简三十八枚。。

(2) 1953年湖南长沙仰夭湖古墓出土战国竹简四十三枚。

(3) 1954年湖南长沙杨家湾古墓出土‘战国竹简七十二枚。

(4) 1957年河南信阳长台关古墓出土战国竹简二百二十九枚。

(5) 1959年甘肃武威磨咀子六号汉墓出土竹木简书《仪礼》四百九十枚。

(6) 1959年武威磨咀子十八号汉Q出木简一十枚。

(7) 1962年江苏连云港市海州出土木札二枚。

(8) 1965年湖北江陵县纪南城楚墓出土竹简三十七枚,约有二千多字;同出土的有越王勾践剑一柄。

(9) 1972年山东临沂县银雀山汉墓出上竹简四千九百余枚,初步整理出有《六韬》、《孙子》、《孙膑兵法》、《管子》、《尉缭子》、《晏子》、《墨子》及其他阴阳书等残简。

(10) 1972年甘肃武威出土木简七十八枚,木犊十四枚,皆关于医疗的记录。

(11)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竹简木簇六百余枚。

(12) 1972-1974年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河(古居延海)出土汉简近二万枚。

(13) 1974年江西南昌晋墓出土木简犊六枚。。

(14) 1975年湖北江凌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出土竹简六十六枚及文书工具(笔墨等)。一九七五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上竹简一千一百余枚,经整理出来有(编年记)、《南郡守腾文书)、(秦律)等八种。

上面所讲到的部分出土古简,少数已整理出来编印成书,好多还在整理之中。这些古简出土地区,“’及南北,包括新报、甘肃、内蒙自治区、河南、山东、湖南、湖北、江苏、江西等省,时代上自战国下迄晋朝,两者都超越了过去。内容有经传方技遗籍、官私文件和簿册等,书体有不同类别(下文详谈),可谓丰富多彩。

关于近代出土的一占简图录和考释书籍略列于下,以便参考。(1)《流沙坠简》、又(考释);(2)《汉晋西睡木简汇编》;(3)《长沙仰天湖楚简》;(4)《武威汉简》;(5)《武威汉代医简》;(6)《居延汉简甲编》;(7)《居延汉简释文之部》;(8)《居延汉简图版之部》(本书一于1957年台湾出版);(9)《木简残纸集》(日本二玄社印);(10)《睡虎地秦墓竹简》。其余法国人沙碗、马伯乐的敦煌简考释、美国人贝格曼的堵延简考古报告原书等,此处从略了。

4

宋代写着苏轼书法“天下第一”的手札

1  简介:

黄庭坚《致景道十七使君书》,行书,纸本。信札一则,纵27.8厘米,横47.4厘米。《戏鸿堂法书》卷十三、《玉烟堂帖》卷二十一、《海宁陈氏藏真帖》卷四、《懋勤殿法帖》卷十六、《谷园摹古法帖》第十四卷、《宋贤六十五种》卷四收录。

释文:

昌州使君景道。宗 秀也。往余与 公寿景珍游。时景道方为儿童嬉戏。今颀然在朝班。思公寿景珍不得见。每见景道。尚有典刑。宣州院诸公多学余[道]书。景道尤喜余笔墨。故书此三幅遗之。翰林苏子瞻书法娟秀。虽用墨太丰。而韵有余。于今为天下第一。余书不足学。学者辄笔愞无劲气。今乃舍子瞻而学余。未为能择术也。适在慧林。为人书一文字。试笔墨。故遣此。不别作记。庭坚顿首。景道十七使君。五月七日。

1 (碑文为玄素法师所书)

慧光(469-538)是南北朝时代的义学高僧。俗姓杨,定州(今河北省定县)人,十三岁时,跟随父亲入洛阳,归依了佛陀扇多。不久,佛陀便度他出家,常为人讲经,有圣沙弥之称。佛陀以戒律为智慧的基本,令他先听讲「四分律」。即而回乡,受具足戒。後到洛阳参学,并贯通了南北方言,从事著述。当时释师有菩提流支、勒那摩提、佛陀扇多三家,分别翻译。助译者方言各异,以致传述分歧而发生争执。慧光也列席译场,他既谙习语言,常常为之沟通,完成译业。就在此时,他曾受教於勒那摩提,得其传授。後来撰成「十地经论疏」,发挥经论的奥旨,「地论」学派由此流传。他又注解「华严」、「涅盘」等经,并造「四分律疏」,删定「羯磨戒本」;又著有「玄宗论」、「大乘律义章」等。但以上著述现存的只有「华严经义记」卷一的断片(现收入「大正藏」第八十五卷),其馀都散佚了。东魏时(公元五三四~五五○年),他任国僧都。北齐时(公元五五○~五八○年),应召入邺都,住大觉寺,转任国统。学者称他为光统律师。後来在寺圆寂,年七十岁。

2  慧光是地论师南道派的开创者。关於「十地经论」的传译,在勒那摩提和菩提流支间,有不同的见解,从而勒那摩提的弟子慧光和菩提流支的弟子道宠之间,也显出师承的不同。这样「地论」的弘扬,以相州(即邺都)为中心,慧光、道宠南北两道分为两派。後来北道派受了摄论学派的影响,而有变化,南道派保持了纯粹的传统,并且名德辈出,独盛一时。慧光的著作虽多不传,但在他的再传弟子慧远所撰「大乘义章·八识义」中,看得出这派学说的特别主张,是说阿黎耶识即是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亦即真如、法性,而为一切法缘起的本源。

3  慧光的弟子很多,传承他的地论学说的,有法上、僧范、道凭、慧顺、灵询、僧达、道慎、安廪、昙衍、昙遵、昙隐等,其中以法上为上首,道凭四传到智俨,开辟华严立宗的端绪,所以华严宗也可视为南道地论师系统的发展。

4  慧光又是四分律宗的开祖。「四分律」从北魏道复律师继承法聪,作科文式的「律疏」四卷以後,才打开研习的门径。慧光更根据律家的口传,继续研究,作「四分律疏」一百二十纸,并删定「羯磨戒本」,遂为法侣所传诵。每次开讲常有僧众千人列席,後世推他为四分律宗的开山。慧光弟子中传承四分律学系统的有道云、道晖、洪理以及曾崇奉道复的昙隐寺。由道云三传至道宣,律宗乃完全建立。

5  另外,慧光对於教判也有独到的见解。他有三教、四宗两种教判说。三教是说渐教、顿教和圆教。他说释迦一代的教法,为根机未熟的先说无常後说常,又先说空後说不空,渐次而说,这是渐教。为根机成熟的,於一法门具足说常与无常、空与不空、更无渐次,这是顿教。又为上达分段佛境的,说如来果德圆满自在的法门,这是圆教,也就是「华严经」所说。这种渐、顿、圆三教说,後来就成为「南三北七」中北七教判的通相。四宗是说因缘宗、假名宗、诳相宗、常宗。慧光以为一代佛教中,第一、萨婆多部的毗昙学说,诸法各有体性,皆从六因四缘而生,可以称为因缘宗。第二、「成实论」说一切法皆无实体,但有假相假名,可以称为假名宗。第三、如「大品」及「三论」说诸法不但无有实体,即假相亦虚诳不实,可以称为诳相宗。第四、「涅盘」、「华严」等,说常住佛性,可以称为常宗。这个四宗教判,是慧光依「地论」南道派的主张对当时盛行的经典和学说所作的判断。

6  【释文】

魏故昭玄沙門大統墓誌銘。法師字慧光,俗姓楊氏,中山盧奴人也。道性出自天然,悟玄彰于』齔歲。童齡踐法,栖心妙境,奉禁持律,猶護眀珠。戒行冰潔,若茲水』玉,而每巌栖谷隱,禪誦頤性,栖林漱沼,味道爲業,幽衿与妙理雙眀,』悟玄共沖旨俱遠。十二幽宗,靡不苞究;三藏秘義,罔不該攬。內外』敷演,法音滿世,凡在輪下,咸成正首。是使寰中義士,望玄風而雲』馳;日下緇英,行妙響而影萃。德音隨年而弥高,聲價与運而俞美。』德標緇林之中,望蓋□儒之上。

7故能仰簡帝心,請爲戒師。綱紀』缁徒,動成物軌。清直之撡,金石未足□其堅;秉理弗虧,威形莫能』易其志。是使慧水濁而更清,道綱翳而復顯。雖安肇業盛秦鄉,生』觀名播宋域,准德方仁,豈云加也。且延遐笇,永茲法猷,而遷變理』恒,終同生滅。春秋七十,寢疾不救,以元象元年歲次戊午三月庚』申朔十四日癸酉,在於鄴京大覺寺□□□世。靈山喪寶,法宇摧』梁。門徒崩號,痛結羅樹。終日悲戀,泣等熙□。于是 天子哀至德』之長淪,悼靈音之不永,乃遣黃門侍郎賈思同宣 旨吊慰,賜贈』

8齋施墓夫,悉踰恒式,所謂善始令終,存亡佩寵者也。十七日丙子,』道俗虔送,遷窆于豹祠之西南。四部望高墳而殞涕,學徒撫幽泉』而長悲。徘徊頋慕,莫之能返,乃相与刊之玄石,永茲泉堂,庶靈音』妙趣,千載而弗朽。其辞曰:』寥寥玄门,寔誕伊彦。高排世網,超昇物先。贊幽扣微,無藉不練。體』眀三空,神鑒七見。光詮淵猷,敷闡沖則。群盲啔悟,迷徒晓或。元名』其能,焉測其德。化備當世,聲周逺國。道懋曩哲,德踰時賢。高步紫』閤,談幽語玄。綱紀緇眾,芳響流傳。 皇衿降眷,朝仕祗虔。業也難』留,遷光掩輝。緇林摧柯,法網禘維。玄素同泣,匠徒齊悲。敬刊玄石,』勒銘題徽。』

9101112

1北京小学期中期末考试全取消,增加古诗词、汉字书法、楹联

市教委正式出台中小学学科改进意见,今后,小学阶段将禁止统考、统测。根据发布的《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今后,北京中小学将在教学中增加古诗词、汉字书法、楹联以及红色经典等内容的学习,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高考语文试卷中增大古诗文、现代文阅读量,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考查。

小学将禁止统考统测

北京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小学学科改进意见强调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要求基于课程标准进行学业评价。

该负责人透露,小学阶段将禁止统考、统测,只记录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参与社会活动、文体活动等学生成长情况。初中阶段开始完整记录学业成绩,开展学生学业评价。

一二年级重点学笔顺等

市教委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提出改进意见,首次对语文教学如何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进行全面说明,提倡在运用中学习语文。

《意见》规定,各中小学应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组织教学,加强学段间衔接。其中,小学1-2年级重点关注学生正确掌握拼音、笔顺、握笔姿势等基础内容。3-4年级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初步学会默读、略读,乐于与他人交流阅读感受。5-6年级重点培养学生从文字材料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初步能力。

初中加强词句的理解和使用,强化学生语文阅读和写作的基本能力。高中突出基础性和选择性,全面提高读写能力、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将增加书法楹联等学习

北京市将在语文教学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如古诗词、汉字书法、楹联等内容,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古今文学名著,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今后,中小学生将在语文课上接触到更多的传统文化经典。其中,小学1-2年级精选适宜的启蒙读物,采用诵读、讲述和背诵等形式进行学习。3-4年级推荐不同文体的单篇短文、优秀传统文化读物。5-6年级推荐并配备中、长篇文章及适宜的多体裁文学名著。小学阶段每天安排一定时间组织学生独立阅读,着力培养阅读习惯。初中每学年阅读3部以上经典文学名著,高中每学年阅读5部以上文学名著及其他读物。

中高考加重考查古诗文

《意见》指出,将改革语文学习评价方式。今后将对每一个小学生的成长作个性化动态记录。中、高考语文试卷中增大古诗文、现代文阅读量,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考查,适当增加主观题的比例,设置“可选择性”作文命题。

小学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社会生活、乐于表达内心思想;初中鼓励以日记、随笔等形式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适应现实生活需要的实用类文章的写作能力;高中阶段指导学生运用“微写作”等形式反映、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倡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的结合。

教材增加传统文化比重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北京小学初中多学科教材换新,涉及人教版、北师大版、北京版、人音、人美和中图等6个版本。小学初中语文、政治、历史三科教材刚刚送审,虽不在此次“换新”行列,但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语文、政治、历史三科教材,将围绕课程标准、加强学科思想的基础上,更大篇幅地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革命历史题材等纳入其中。

1 余治印垂四十载,愈知斯技虽小,亦有奥义存焉。暇时披览古玺印,觉其精妙处日见日新,读之不尽。若以前人迂见,此皆匠人所为,非出于高人雅士之手,又何以传之千古而不泯耶?蓋上古民风淳厚,不事华美,虽物质匮乏而精神充盈。目之所触,无非一派天然。故工整处愈不失生动,草率者愈神完气足。是匠人亦不落凡格,此全在天人亲近之故也。

明清诸子力追秦汉,然相去远矣。其病在求之末技而失之大美。近世之弄粉调脂,以炫华丽者,天质尽失,更不可令人猝观。惟缶翁、白石二先贤,能驱寸铁以凿顽石,凸现骨血神气,力辟混沌,直指灵的。余治印亦无他技,惟潜心求索,不惑人议,不假绳削,趁兴而已。检点心得,乃餘五字,曰:大、拙、古、野、率。或问进境高下?余心向往之可矣。

篆刻一艺,于方寸之间,耑求精工,毫厘必较,未免耗损精神,尤伤目力。于是自庚辰岁始,余乃决计藏刀,不复为。阅十有余稔矣。然于铁笔一道,沉浸日久,笃好弥深。所喜近来老眼转明,适有山左守谷弟赠陶印坯百方,令余旧癖再萌,跃跃然故技重拾也。

盖以陶制印,古已有之。持昆吾之刀,施于垩土陶坯之上,手起刀落,易如画沙,畅快何之!

遥想周秦两汉,尚无纸张印泥,赏印唯见于封泥。而封检之事,后世久废,至晚晴封泥实物始有出土。静安先生云:『窃谓封泥与古玺印相表里。』诚哉!查二者印文阴阳恰得其反也。而数百年来古印谱,多不附封泥,可谓只见其表,不知其里,与古人之初衷大谬也。

故余不惜劳烦,每印皆翻制封泥。拓成,觉古趣烂然,溢于几案,大有意外之慨焉。

去岁刻毕,今夏烧制于东山书院。归来检点,计得陶印八十方。辑成付梓,以公同好。非借以或邀许可,实所以酬我知己也。

时在乙未伏月记于寸耕堂上

王镛


2 3282930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1 简介:金开诚,江苏无锡人。1932年生-2008年卒。系北京大学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央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书法研究所所长等。)

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复杂,其中有四个思想最为重要,也最有概括性。这就是:

一、作为基本哲理的阴阳五行思想。

二、解释大自然与人类社会关系的天人统一思想。

三、指导解决社会问题的中和中庸思想。

四、指导如何对待自身的修身克己思想。

这四个思想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渗透至各个文化领域、各种文化表现之中,并起着指导作用。

同时,从一个角度来看,这四个思想对中华传统文化有全方位的概括作用。试想一个人活在世上,他总要对万事万物的存在与变化有个基本看法,这就是基本哲理。其次,这个人又是存在于大自然中,所以他必须对大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有所认识。再其次,这个人又是生活在社会上,所以他必须懂得如何对待社会问题,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最后,这个人的自身也是一个存在,所以他必须懂得如何对待自身并实现其应有的价值。所以总起来看,可以说“四个重要思想”是一种全方位的概括,可以单独作为一个重要文化课题来讲。

第一、“阴阳五行”思想

阴阳思想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包含对立的统一。对立是指两种势力、两种因素、两种趋向、两种地位,等等。它们是一正一反互相对立的,但又统一在一起。同时,对立双方又各向对方转化。

五行思想指世界统一于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及其运动,这显然是朴素的唯物思想。 同时,五行思想强调五种物质运动之间是有联系的,它们之间有生与克的作用。

通过对阴阳五行思想的诠释,人们可以看到世界上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制约是多么严厉,而其运动变化又是多么生动。它使我们高度戒惧,也使我们充满希望。

阴阳和五行本是两个思想,在战国时代才合为一个哲学体系。现在为讲述方便,仍分为两部分来讲,先讲阴阳思想。

阴阳思想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包含对立的统一。对立是指两种势力、两种因素、两种趋向、两种地位,等等。它们是一正一反互相对立的,但又统一在一起。同时,对立双方又各向对方转化。

这显然是朴素的辩证法,但朴素的东西未必没有深度和特色。阴阳思想有个模式,就是《太极图》。此图长期被人作了神秘的解释,成为宗教和迷信活动的标志物。实际上《太极图》是一个哲学模式的形象表现,把阴阳对立统一的思想表现得非常简洁明白。

阴阳对立统一的模式有丰富深刻的含义:

首先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两种对立因素的统一。其次两种对立因素不是固定不变的。对立双方始终处于消长交替的不停运动之中。《太极图》中有一条S形曲线,把一个圆形分为两条鱼形,非常生动地表现了两种因素的运动变化。而且,正是在“阳”的一方发展到最为壮大之际,开始了“阴”的生成;又正是在“阴”的一方发展到最为壮大之际,开始了“阳”的复生。自然现象中的“日中则仄,月满则亏”、“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等等,正证明了这种辩证的运动变化。还有,《太极图》中的黑白“双鱼”,黑“鱼”有个白 “眼”,白“鱼”有个黑“眼”,这正说明阴中始终含着阳,阳中始终含着阴;而这正是阴阳各向对方转化的内在根据。

2  以《太极图》为标志的阴阳思想告诉人们:强弱盛衰都是会发生变化的;所以人类居安应该思危,绝处可以逢生。强者要谦虚谨慎,韬光养晦;弱者要奋发进取,自强不息。尤其是安富尊荣、处于强势的人更应有忧患意识,严于律己;切不可骄奢淫逸,任性妄为。

再次,事物内部虽然都包含对立因素的统一,但对立不一定就是你死我活的斗争。中华民族至晚在汉代已经认识到阴阳之间可以有四种关系,即“阴阳磨”、“阴阳争”、“阴阳和”、“阴阳合”。之所以会有多种关系,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阴阳对立有种种不同的性质,其相互作用当然会有差别。例如大家都知道“夫为阳,妻为阴”,夫妻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他们之间当然有可能发生磨擦、争吵、打架乃至于离婚;但大多数夫妻关系不至于发展到你死我活,势不两立;多数是“少年夫妻老来伴”,天长地久相依为命。

第二,对立统一还要看运动变化的各个阶段,其相互作用的主导方面可能有很大的差别。例如买一辆新汽车要经过“磨合”阶段,在这个阶段,部件之间是以 “磨”为主的;等到磨合完成正式启用了,部件之间虽然仍旧有“磨”,但却是以“合”为主了。正因为如此,这辆汽车可以行驶30万公里以上。假如这汽车的部件之间从头到底都以“磨”为主,那么这辆车连3万公里都走不了,根本就是个不合格产品。所以,要注意区分对立统一在各个发展阶段上其相互作用究竟以何者为主;不要一说到对立统一就理解为一斗到底。

第三,对立统一相互作用的方式,还往往取决于当事人采用什么方法来处理事情。例如“人民内部矛盾”,照理并不具有对抗性;但有的因为处理不当却导致严重的对抗。相反,有的对抗性矛盾却因处理得当而不一定成为你死我活的斗争。例如现在世界上有种种对抗性矛盾,所以局部战争连绵不断;但中国人却始终反对诉诸武力,主张和平共处,有问题通过谈判协商来解决。事实上也的确解决了一些问题。

阴阳思想的这些含义给人以警示与启迪,使中华民族从群体到个体都深受教益,有助于长达五千年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它的传播与弘扬,显然也能对全人类起到有益的作用。

五行思想

五行思想指世界统一于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及其运动,这显然是朴素的唯物思想。

阴阳和五行两个思想,在战国时代才合为一个哲学体系,是朴素的辩证法。同时,五行思想强调五种物质运动之间是有联系的,它们之间有生与克的作用。

生是指生成、促进、助长、发扬等作用。克是指克制、束缚、挫折、摧毁等作用。生的模式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画出来就是一个圆圈。克的模式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画出来成为一个星形。

在历史上,五行思想曾被作过“神学目的论”的曲解,又被用于迷信活动。这是应该剔除的糟粕。

五行思想不仅指明宇宙统一于以“金木水火土”为代表的物质运动,而且通过五行之间的生克作用表明世上任何事物都是被其他事物所生,也被其他事物所克;同时,任何事物本身也都生着或克着另外一种事物。所以,世界上决没有任何事物或力量能够凌驾于其他一切事物与力量之上而独霸天下;谁想独霸天下,必然狼狈不堪。而且,一种事物对另一种事物的生或者克,做过了头又都会引发反生或反克。这更加发人深思。

直接的反生:如水生木,但如果灌水太多,也能把植物(木)淹死。又如父母爱子女是生,但如果是溺爱,反而不利于子女健康成长。

直接的反克:如用斧劈柴,劈多了,斧也受磨损。又如一味恃强凌弱,仗势欺人,必然为群众所不容。

间接的生克后果更加复杂多变:例如水克火,火却可以生土,而土却可以克水。又如木生火,火太旺了又生土,而土却是木的克制对象。

在各种生克关系中,克之反以生之的现象更发人深思:如金克木,木因而成器。火克金,金因而成为纯金、精钢。做人“修身克己”可以提高自身的素养与价值。这都说明克可能导致更高境界的生。

通过对阴阳五行思想的诠释,人们可以看到世界上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制约是多么严厉,而其运动变化又是多么生动。它使我们高度戒惧,也使我们充满希望。中国人为此一再明确声称“不称霸”,主动坚持韬光养晦,大力宣扬和而不同,不论国力多么强大也决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这样,中国就成为世界上非常真诚的巨大和平力量。这种真诚是深深植根于传承悠 久的民族智慧之中的,是决不会动摇的。

3  第二、“天人统一”思想

这个思想又叫“天人相应”、“天人和谐”、“天人合一”等等,内涵大致上都相同。主要是认为人类社会在大自然中生成并发展,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所以人与自然相通相应,息息相关,是个统一体。由此得出结论,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

在传统文化“天人统一”这个思想中,“天”的含义也是双重的,有时指上帝,有时指大自然。西方人认为大自然和万物是上帝创造的,既然创造出来了,人类如何对待它?在这方面,西方人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崇拜自然,征服自然,协调自然。中华传统文化不讲“征服自然”,相反地非常重视“顺应天时”。这正是“天人统一”、“天人相应”的突出表现。

这个思想又叫“天人相应”、“天人和谐”、“天人合一”等等,内涵大致上都相同。主要是认为人类社会在大自然中生成并发展,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所以人与自然相通相应,息息相关,是个统一体。由此得出结论,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有双重含义。一是有意志、人格化的“天”,其实也就是上帝;其意志即为“天命”。二是无意志、非人格化的天,其实就是大自然。

在传统文化“天人统一”这个思想中,“天”的含义也是双重的,有时指上帝,有时指大自然。我们现在是对“天人统一”作新的诠释,当然主要是讲大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拿“天”来指大自然的观念的确占有一定的文化比重,这不是偶然的。从文化比较来看,世界上多数民族和所有的宗教都认为最初是上帝创造了宇宙和万物;但中华民族却没有得到全民族信仰的宗教,所以对“上帝”的观念比较淡薄。

中国有道教。道教出于道家,当它在汉代后期正式成为宗教时,当然也宣扬上帝及其统属的仙官与神将。但道教推尊道家学派的代表老子为教祖,而老子早在春秋时代就指出是“道”创造了宇宙和万物。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

“道”是指事物运动的规律,或有规律的运动。这种运动创造了宇宙本体(“道生一”);这个本体一分为二,成为阴与阳的对立统一(“一生二”);两个对立面相互作用产生了新的事物(“二生三”);这种新的事物是千姿百态、多种多样的(“三生万物”)。在这种说法中没有“上帝”存在的余地,一切都是事物运动的结果。

既然道教的祖师都不认为“上帝创造万物”,所以道教宣扬上帝就远不及其他宗教宣扬上帝那样有力度和影响了。

不过,在中国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统治者都曾以“神道设教”,竭力宣扬“上帝”和“天命”来维护自己的统治。所以,把“天”解释为“上帝”这种观念在传统文化中还是相当多见的;并且这种观念还往往和天就是大自然的观念纠缠在一起。对此也应有充分的认识。

下面还要作一个文化比较。历来受到中国人重视的传统节日活动,都与“顺应天时”关系密切西方人认为大自然和万物是上帝创造的,既然创造出来了,人类如何对待它?在这方面,西方人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崇拜自然,征服自然,协调自然。

在人类早期,由于生产力低下,人在大自然面前无能为力,因而对它既恐惧又依赖,从而产生崇拜自然的观念。到了17世纪,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突飞猛进,西方社会的生产力大大提高,从而致力于依靠科学技术去征服大自然,予取予求,为我所用。但征服自然又带来了一系列严重问题,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能源短缺、人口膨胀等等。于是才认识到不能只想征服自然,必须保护环境和生态,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使人类社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这种认识是到了近现代才逐渐形成并日益加深的。

中华民族的情况与此有所不同。我想在最早的时候,中国人肯定也有崇拜自然的倾向。因为你没办法,只能既赖以为生,又畏其巨大威力。故而拜倒在地,势所必然。但接下来中国社会没有经历过比较发达的资本主义阶段,所以也没有明显的征服自然的观念。

有人也许会说,中华传统文化中有“人定胜天”的思想,这岂不也是想战胜大自然吗?这话不对。“人定胜天”的“天”不是指大自然,而是前面说过的“天” 的另一种含义,就是“上帝”或“天命”的意思。“人定胜天”就是不怕“上帝”、不信“天命”的奋斗精神,这种精神当然是积极的。

中华传统文化不讲“征服自然”,相反地非常重视“顺应天时”。这正是“天人统一”、“天人相应”的突出表现。“顺应天时”的思想在社会诸多方面起到了指导作用:

一是用于政治机制的设置。《周礼》设定的官制是“六官”,即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在古人心目中,这“六官” 的职能是与天地四时的自然特征相适应的。同时,“六官”的职能是与天地四时的自然特征相适应的。同时,“六官”对后世影响深远。后世各朝设置的“六部” (吏、户、礼、兵、刑、工),都有《周礼》“六官”的遗意。另外,各朝的行政措施也有“顺应天时”的特点。如“赏以春夏,刑以秋冬”,“春日劝农,秋日点兵”之类。

二是用于经济。封建时代主要是农业经济,那时农业基本上“靠天吃饭”,所以事事处处必须“顺应天时”。中国长期通用“农历”(阴历),现在已不通用;但“农业”所遵循的“二十四节气”,仍为农业生产者所重视。

早在战国时代,孟子说过一段名言:“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这是从农业“顺应天时”进而涉及正确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等问题。这在全世界是最早提出来的。孟子的本意只是强调农业生产(也包括渔业和林业)要“顺应天时”,但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持生态平衡、合理利用资源的作用。可见“天人和谐”的思想的确与环境学说有逻辑的联系。

三是表现于民俗。各种民俗都与“天时”有关系。例如春节庆寿(“天增岁月人增寿”),春季婚嫁(因春为生发季节),清明扫墓(利于植树、除草;也利于上坟的人踏青春游,感受春意)。

4  在民俗中,历来受到中国人重视的是传统节日活动。这些活动都与“顺应天时”关系密切。例如春节,以旧历而言正值旧年过去,新年到来,所以特重除旧布新之意。传统春联“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王安石《元日》诗“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等名句,都突出了这层意思。新年到来,对个体和社会群体而言,有可能打开新的局面,带来新的机遇,萌发新的希望,从而满怀信心展望未来。这种与“天时”相应的除旧布新的心态,对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而言极为重要。正因为年年都有除旧布新的感觉与心态,所以中华民族虽历经五千年之久,却仍然毫无暮气,充满活力,时刻准备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创造新的美好前景。除此以外,春节还有凝聚家族、念祖追远、敦亲睦邻、和谐人际关系等作用;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团结进取,争取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又如端午节,主要意义在于消毒、驱邪、健体。因为此时天气热了,细菌滋生,容易得病。所以端午要喝雄黄酒,熏艾条,挂菖蒲,都为了杀菌消毒。小孩额上写王字,戴虎头帽,穿虎头鞋,那是为了借老虎的威风压邪去病。端午还要赛龙舟,船旁有健儿游泳,桥上有健儿跳水。这都有益于强身健体,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又如中秋节,此时月亮最亮最圆,举办夜宴象征“天上月圆,人间团圆”,而团圆正是中华民族最重视和向往的。

另外各大节日都重视吃食,要尽量花样翻新吃好一点。现代青年看不起这一点,那是“饱汉不知饿汉饥”。古代劳动人民生活穷困,全靠节日补充营养,以迎接农忙。如春节以后是春耕大忙,端午以后是夏季“双抢”,中秋以后是秋收大忙。所以必须吃好一点,以增强体力。同时节日聚餐也是为了家庭凝聚,增强团结以利战斗。

四是用于人体保健。传统文化认为天时变化在人体上有反应,所以节令交替要特别注意保健。过去老年人都重视“两至两分”(即夏至、冬至,春分、秋分)。认为这是大节气,对人体有大影响。医生治病用药也要考虑天时节令,力求因时制宜。更加值得重视的是人体的生物节律问题。这种节律是在人类进化的漫长过程中形成的,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现在人类生活的环境(包括自然的与社会的)都在很短时期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显然是人体的生物节律难以立即适应。所以必须用种种方法来调剂,使人不致因环境变化而影响健康。

第三、“中和中庸”思想

“中和”是中华传统文化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即社会上(或自然界)的事物尽管千差万别,矛盾交织,却能实现多样的统一,复杂的平衡;种种不同的事物聚在一起却能协调和谐、共生并存,互相促进;实现“和而不同”、“和实生物”。

和谐好极了,但如何才能达到和谐境界呢?传统文化认为必须坚持中庸之道。中庸是要求处理问题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恰到好处。也就是把握准确的度,既不要不到位,也不要太过份,“过犹不及”。

实行中庸之道、把握准确的度很不容易,因为这必须具有三个前提:

一是承认各种事物互不相同,各有特色,这是客观事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这个世界只能“和而不同”。二是要有忍让意识。处理问题最好彼此有益,实现“双赢”。三是要有修养与品格。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又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礼记·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是中华传统文化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即社会上(或自然界)的事物尽管千差万别,矛盾交织,却能实现多样的统一,复杂的平衡;种种不同的事物聚在一起却能协调和谐、共生并存,互相促进;实现“和而不同”、“和实生物”。

“中和”也简称为“和”。“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所以现在常有人提到“中华’和’文化”。《论语·学而》:“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意思是“社会秩序的作用,贵在使社会和谐。”大家都认为和谐最好,这在中华文化中处处可见。例如一个家庭要做到“家和万事兴”;做生意讲“和气生财”;搞政治要求“政通人和”;做事业要“和衷共济”、“内和外顺”;与人相处要“和以处众”;对外关系要“协和万邦”。总而言之,方方面面都要追求和谐。可见和谐是中国人的普遍要求,极其深入人心。

“中和中庸”思想渗透在中国社会生活的各方面,许多方正有序的建筑更是这种思想的代表。和谐好极了,但如何才能达到和谐境界呢?传统文化认为必须坚持中庸之道,以中庸为手段,达到中和的目的。

但是中庸常被人误解,以为是折中调和、庸庸碌碌,不分是非、不讲原则,各打五十大板、各赏十块大洋。其实根本不是这样。

中庸是要求处理问题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恰到好处。也就是把握准确的度,既不要不到位,也不要太过份,“过犹不及”。中庸之“中”,的确要求事物出现平衡状态,但它乃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点。犹如一杆秤,秤锤必依所秤之物的轻重而在秤杆上移动,才能找准平衡点,从而把秤杆摆平,把重量搞定。假如中庸之 “中”固定为折半以取中,那就犹如把秤锤固定在秤杆的中点,那你这杆秤就只能添乱而一点用处也没有了。

当然,处理矛盾交错,情况复杂的社会问题,要做到准确把握一个度,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孔子说:“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礼记·中庸》)在这里,孔子明明白白把中庸与平均主义对立起来,可见决不是“折中”的意思;再则中庸如果只是各打五十大板,各赏十块大洋,那是任何一个蠢才都会干的,怎么会比上刀山还难?怎么会断言“不可能也”?

当然,中庸虽然很难很难,但如果不要求把握绝对准确的度,而只要求处理问题大致把握一个度,这应该是可以做到的。“有度”总比“无度”更能促成整体的平衡与和谐。

作为一个现代人,要处理各种复杂矛盾与冲突,更必须具有“度”的意识,注意把握分寸。假如事事处处都趋于极端,态度绝对化,做事没商量,一味任性妄为,那无论对人对己都是很不利的。所以中庸应是人类的明智抉择,对解决世界上各种矛盾冲突都是很有用的。

实行中庸之道、把握准确的度很不容易,因为这必须具有三个前提:

一是承认各种事物互不相同,各有特色,这是客观事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这个世界只能“和而不同”。

二是要有忍让意识。处理问题最好彼此有益,实现“双赢”。“双赢”虽好,但有时实在做不到;为了避免冲突的恶性发展,造成严重的后果,有时就只能单方面让步,达成某种妥协。无论“双赢”或单方面让步都需要一定的忍让。忍让的精神在东方文化中往往受到赞扬。

我说两个故事。第一个是“六尺巷的故事”:清朝时,安徽桐城有一个著名的家族,父子两代为相,这就是张家张英、张廷玉父子。康熙年间,张英在朝廷当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他家在桐城的老宅与吴家为邻,两家府邸之间有个空地,后来吴家建房,要占用这个通道,张家不同意,双方将官司打到县衙门。

这期间,张家人写了一封信,给在北京当大官的张英,要求张英出面,干涉此事。张英收到信件后,给家里回信中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阅罢,明白其中意思,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出动让出三尺房基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六尺的巷子。两家礼让之举传为美谈。

另一个是“日本白隐禅师的故事”:有一对夫妇在白隐禅师住处附近开了一家店,家里有一个漂亮的女儿,但女儿没结婚就怀孕了。震怒的父母逼问女儿那个男人是谁,女孩指了指寺庙说:“是白隐的。”她的父母怒不可遏地去找白隐理论,但这位大师不置可否。孩子生下来后就被送给白隐,此时白隐名誉虽已扫地,但却非常细心地照顾孩子。后来那家的女儿不忍心欺瞒下去,向父母吐露真情:孩子的生父是另一个青年。她的父母将她带到白隐那里道歉,白隐只是在交回孩子的时候,轻声说:“就是这样吗?”这些事例都表明忍让的结果很好!

三是要有修养与品格。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又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第二章)可见要做到适度与和谐不仅仅是个认识问题,还与人的品格、修养有关系。所以要建立和谐社会必须致力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第四、修身克己思想

中华传统文化非常强调修身,并强调“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曾大力宣扬可作为修身样板的人与事;还有许多有关修身的警句格言,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成果。修身思想在中国有深厚的传统。

5  现在人们不谈修身,却侈谈“实现自身价值”,但很多人并不真正理解什么是自身价值,更不知道自身价值的可变性。提高自身价值要通过修身,修身才能使人超越原生状态而进入自觉追求崇高的境界。修身离不开克己。老子说:“自胜者强。”“自胜”就是克己;克己方能不断地超越自己原有的水平。

中华传统文化非常强调修身。《四书》的第一本是《大学》(《大学》又是《礼记》中的一篇,而《礼记》则为“五经”之一),《大学》一开始就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强调“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曾大力宣扬可作为修身样板的人与事;还有许多有关修身的警句格言,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成果。直到解放前,小学中还有修身课。可见修身思想在中国有深厚的传统。

现在人们不谈修身,却侈谈“实现自身价值”,但很多人并不真正理解什么是自身价值,更不知道自身价值的可变性。中华传统文化非常强调修身,《大学》一开始就讲格物……平天下。生下来便是“万物之灵”,有超过其他动物的价值。但这种原生的“自身价值”毕竟是很有限的;尤其是把任性快意满足种种物质欲望和虚荣心视为“实现自身价值”,那更是一种误解。

做人必须自觉地致力于提高自身价值。孔子要求“成仁”,孟子要求“取义”,这是为了实现很高的自身价值,在中国历史上也的确有很多人做到了。文天祥说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们并且把这种信念付诸行动,这才是实现了很高的自身价值。

司马迁说“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其实人活着更有“重于泰山”与“轻于鸿毛”的区别,这就是自身价值有轻有重的表现。而衡量这种价值及其实现程度,又决不是以自我感觉为准,而要得到社会乃至历史的评定。提高自身价值要通过修身,修身才能使人超越原生状态而进入自觉追求崇高的境界。修身离不开克己。克己并不是叫人一味逆来顺受、忍让退避。要知道一切进德修业的积极行为都免不了要克服自己身上的弱点。例如见义勇为要克服怯懦之心,坚持原则要克服患得患失之心,做学问、创事业要克服怠惰之心,等等。这些就都是“克己”的表现。老子说:“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自胜”就是克己;克己方能不断地超越自己原有的水平,这当然是“强”的表现。

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摧毁了传统文化修身克己的优良传统。因为“文革”专门研究如何整人,整人与修身显然是针锋相对的两种行为。“文革”倡扬“造反派的脾气”,要求“头上长角,身上长刺”,专门去斗别人;而且极端任性,为所欲为,这当然与克己背道而驰。“文革”在国民精神世界中留下的影响是深远的,直到如今仍影响到国民素质的提高与社会公德的树立。

《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这话很有道理,人在少年时期正是接受德育、修养品性的最佳年龄段。但现在中小学生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之下,不大可能做到德智兼修。中小学虽有进行德育的某些形式,但因为功课、作业、考试的分量实在太沉重了,所以德育进不了学生的注意中心;而进不了注意中心的说教就只是“耳旁风”,不可能在精神世界中真正发挥作用。

从实际情况看,德育应包含“意商”和“情商”,就是意志的坚强程度和情绪控制能力。一个人倘若意志薄弱,他怎么可能持久而顽强地“进德修业”?现在因意志薄弱而走向堕落的人比较多见,且不说吸毒、卖淫、偷盗这类违法行为,就染上“网瘾”而言,青少年一头扎进网吧,荒课逃学,几天几夜出不来,这又如何进德修业呢?

再说情绪控制能力,消极现象也很严重。现在有些人实在太任性了,情绪一激动就走向极端,而不考虑行为的后果。还有的青少年(包括大学生)缺乏心理承受能力,受到挫折就做出消极或过激的反应。所以,“意商”、“情商”是实实在在与进德修业紧密关联的,理应成为修身克己的重要内容,积极自觉地经受锻炼。我通过自己的人生阅历,深感随着现代物质文明的发展,人的任性与纵欲程度正呈现出攀升之势。中华传统文化的修身克己思想正是任性纵欲的对症良药。中华民族在这方面的独创性思维经验很应该在全世界传播与弘扬。

释题答问

问:金老师,我想请问优秀传统文化的古为今用与当前正在升温的“国学”是什么关系?

答:我想二者可以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都以中华传统文化为研究与论述的对象,但“国学”研究偏重学术性,主要着眼于长远的成果积累与学术发展;古为今用则偏重于功利性,主要是想使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现实中发挥有益的作用。不过,这只是凭直观说话,不一定准确。

问:为了有效地传承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你是不是认为学术研究与古为今用这两项工作都应该有人来做?

答:的确,我正是这样想的。但是,根据实际情况来看,现在应该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古为今用上更加用力气。

问:这是为什么呢?

答:因为研究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终极目的毕竟还是为了使它在后世有用;假如不再有用,那就只能成为历史的陈迹了。在我的印象中,古为今用这句话已流行很久了;然而专家学者所做的大致上还是学术研究,主要是评估和考证两项工作。但评估的结论往往因时势的变化而变化(如对孔子、杜甫、《水浒》等的评价),考证又往往流于繁琐而得不到公认的结论(如与《红楼梦》及其作者有关的种种考证)。在学术研究中这都是可以理解的现象,但有一个问题却被长期忽略了,那就是学术研究只有专家学者在做,广大群众难以参与,渐渐地就对学术争议与评估“行情”不感兴趣;又因时代与风气的快速变化,更使群众与传统文化越来越疏远。这种情况又反过来影响到学术研究,使“学术著作出版难”(因买书人少),也使专家队伍后继乏人(因大学涉古专业报考人少,毕业生改行者多)。

问:提倡古为今用就能改变诸如此类的状况?

答:当然不一定,只能说是一种愿望,一种努力。不过,的确也有一些事例可摆、道理可说。例如2002年江泽民同志在美国乔治·布什总统图书馆的演讲中说:“两千多年前,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见《江泽民文选》第三卷第522 页)又如2002年李瑞环同志在英中贸易协会举行的午餐会上的演讲中指出:“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思想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接着谈到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礼之用,和为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万物各得其和以生”等传统理念。并指出“’和’不是盲从附和,不是不分是非,不是无原则的苟同,而是’和而不同’。”又指出“由于’和’的思想反映了事物的普遍规律,因而它能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其内容。现在,我们所说的’和’,包括了和谐、和睦、和平、和善、祥和、中和等含义,蕴涵着和以处众、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内和外顺等深刻的处世哲学和人生理念。”(见李瑞环著《学哲学用哲学》第574页、575页)江泽民、李瑞环这两篇演讲都有很大的影响,有助于世界各国的众多人士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崇尚和谐的民族性格和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所以堪称古为今用的范例。

问:古为今用的事例肯定很多,但这如何能缩短广大群众与传统文化的距离呢?

答:我始终认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体现在“经、史、子、集”等大量的古代典籍之中,但现在能读懂文言文的人是越来越少了,广大群众由于语言文字障碍而难以阅读古籍,这是传统文化越来越远离群众的一个突出表现。对传统文化进行学术研究,必须阅读较多的古书,这个要求是不可能对群众提出的。古为今用的情况就不同了。古书中有大量警句格言,读懂并不太难,背熟也有可能;其中却蕴含着精深的民族智慧和各种有价值的思维经验,完全可以拿来作为现实中人的思想营养和行为指导,以利于进德修业,成才成功。

问:这种做法难免断章取义,难道只取片言只语就算传承弘扬了传统文化?

答:对这个问题我要作两点回答:

第一,摘取片言只语是从古至今人们一直都在做的,只要它能够独立而简明地表述某个启人心智的思维成果,就可以拿来用。“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出于《孙子》,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人用过,却从未有人指责这是“断章取义”。许多警句格言乃至大量的成语也都是从古书中提炼出来的,也从来都被灵活运用。

第二,把精警的“片言只语”拿来古为今用,对学习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来说,可以起到“突破一点”的作用,在这“一点”上“尝到了甜头”,就可能滋长对传统文化精华的兴趣产生学习的要求。我曾接触过不少自然科学方面的学者,发现他们大多对优秀传统文化很有兴趣。有一位院士每次同我见面都谈传统文化,或解释一段古文,或交流对某些警句格言的感想。他说他只是在小时候读过一些古文;近年来感到学点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的确有益于做人与做事,所以就越来越有兴趣了。还有一次我同另一位院士闲谈,我说现在一篇博士论文总要写到二十万字以上,可是一部《老子》却只有五千字。如果把《老子》一书拿来作博士论文答辩,你看能不能通过?他说:《老子》中有些话只要一句就应该拿博士学位。我问他为什么竟有这样的想法,他说他最初只是看到《老子》中的一些话,觉得很精彩;后来看《老子》全书,发现其中充满了创新思维。而现在的博士论文缺的就是创新思维。再说一例,2003年1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两本《中华传统美德格言》,此书的编撰有明确的古为今用目的。其中“少年本”只收了77条格言,我忝为此书的总顾问之一,曾一再收到家长寄来的信,其中有一位家长说,他的孩子读小学三年级,只用了几个双休日就把全部格言读懂背熟了;由此而产生兴趣,还想读更多的资料。这些事例都说明“突破一点”、发挥张力,是可以改变群众与传统文化的疏远状况的。

问:既然古为今用那样便于实行又很有好处,为何现在社会上出现的是“国学热”而非“古为今用热”呢?

答:当前出现了“国学热”,这不是偶然的。主要因为国内国外都有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中华传统文化,并认为其中有丰富的思维成果可以在现实中发挥作用。在此以前,已经出现过“孙子兵法热”、“三国演义热”、“菜根谭热”、“老子热”、“孔子热”等等,这些“热”都热在古为今用上。有一篇报道题为《〈孙子兵法〉在世界流行》,其眉题为“美国兵打仗时带在身边,在日本成俗语常挂口头”,文中还说到美国人将《孙子》用于商业领域的情况,例如“美国著名的市场营销专家迈克尔森长期从事《孙子兵法》的应用研究工作,他撰写的《12营销原则》一书对《孙子兵法》进行了概括和提炼,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营销制胜体系。”(见 2006年5月29日《环球时报》第7版)还有一篇报道题为《日本人重新亲近〈论语〉》,其眉题为“网站开设专栏,商界提倡学习”;其中有一节的小标题是 “IT时代需要《论语》”,文中说到被称为日本近代“实业之父”的涩泽荣一,“在其所著的《〈论语〉与算盘》中称义利合一是儒商的经营原则,一个企业家必须做到一手拿《论语》,一手拿算盘。眼下在资本市场呼风唤雨的日本软银金融集团首席执行官北尾吉孝又将这一理念引入道德日益沦丧的现代商场,俨然成了日本新儒商的代表。而凭借着他的号召力,日本商界也掀起了一股将《论语》和为商之道相结合的热潮。”(见2006年4月14日《环球时报》第20版)

6  至于国内的情况,我曾写过一篇文章,说当前社会上有多种人想更多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的精华(如离退休老干部、企业家、书法创作者、收藏爱好者及收藏业工作人员、旅游工作者和对外汉语教育工作者,等等)。他们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求古为今用,而客观上很有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所以,我们用“国学”来回应国内外的学习要求是不完全对口的。但这并没有多大关系,一则“国学”研究的确有必要而且要有新发展;二则“国学热”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古为今用。

上世纪90年代初,我曾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开设研究生课程《中华传统文化概论》。后因工作变动,不能再开设课程了,只能作些讲座。讲座大多是面向社会的,通过与听众的交流,越来越意识到要多讲古为今用的内容。但如何古为今用还是要作专门研究的。我深知自己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很粗浅,尤其是古为今用如何与现代诠释理论及接受理论恰当结合,常常感到很难把握分寸,还须在实践中继续摸索。

北京市书法家协主席林岫

林岫(1945-)女,字频中、如意,号紫竹居士、颐阳书屋主人。浙江绍兴人。汉族,著名诗人、书法家。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北京书法家协会主席。

1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 周志高

周志高,笔名季高、辛默、诚公等,别署兴墨楼,1945年1月30日生,江苏兴化人。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届、第二届常务理事,第三届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资深评委,全国展、全国中青展评审委员,中国书协培训中心特聘教授等。

2  天津市书法家协会主席 唐云来

唐云来,男,字浚泉,1944年3月生,汉族,天津市人。大专学历,中共党员。自幼秉庭训,喜书画诗文,及长,主攻书法。其书初学颜鲁公,继涉汉魏碑版墓志,后以米黼书翰为宗。作品追求率意纵横和平淡天真的风格。

3  重庆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刘庆渝

刘庆渝 男,汉族,1947年4月生,江苏省镇江人。大学文化, 喜哲学、好诗词、善书法。曾先后担任中共垫江县委书记、涪陵地委委员、宣传部长、涪陵地委副书记、市委副书记、重庆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重庆市文化资产公司总裁。现为重庆市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重庆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市记协名誉主席、市政协书画院名誉院长。

4  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刘金凯

刘金凯,字山沨,号望山堂主,1957年9月生,河北肃宁人。编审。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新闻出版委员会副主任,河北省文联党组副书记,河北省文联副主席,河北省书协主席,河北省书协行书委员会主任、组织工作委员会主任、 河北逸书堂书画院高级顾问。

5  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石跃峰

石跃峰,1958年9月生,笔名石涛,山西省榆社县人。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产业发展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族名家书画院副院长,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山西美术馆馆长,山西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

6  内蒙古书法家协会主席何奇耶徒

何奇耶徒 号琴书斋主,朔漠人,自署琴书斋主、平平堂主人,蒙古族,1954年10月18日生于蒙古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哲里木盟人。自幼酷爱书法、音乐,1975年入内蒙古师范学院艺术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六届副主席、中国美术网第一届艺术委员会副主席、内蒙古青联副主席、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内蒙古青年艺术家协会会长、内蒙古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内蒙古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系民族音乐研究室副主任.

7  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主席王丹

王丹,字复秋,号易斋,虎溪窑主人。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篆刻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院副研究员,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西泠印社理事,辽宁省文联副主席,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兼篆刻委员会主任,辽宁省政协常委,锦州画院院长,碣石印社社长。

8  吉林省书法家协主席毕政

毕政,1952年4月生,197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新闻出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吉林省政协常委、吉林省文联主席、吉林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研究生导师、吉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有五篇作品于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连续五年获得全国新闻作品最高奖“中国新闻奖”。

9  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马国良

马国良,男,汉族,1936年生于哈尔滨。1955年参加工作,做过很多岗位工作,现为黑龙江政协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省电影家协会主席、省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省工艺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等。

10  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

孙晓云,女,1955年8月生于江苏南京。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培训中心特聘书法教授,江苏省美术馆馆长,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江苏省妇联副主席,南京市书协主席,南京书画院副院长、沧浪书社社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1  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鲍贤伦

1955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鄞县。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隶书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浙江省文物局局长。鲍贤伦历任绍兴师专中文系副主任、主任,绍兴市书协主席、文联副主席,绍兴市文化局党委书记、局长,浙江省文物局局长。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隶书委员会副主任,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浙江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浙江省文物局局长。负责文博工作。协助负责文化文物市场管理工作。分管文物处、博物馆处。

12  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李士杰

李士杰,著名书法家,1952年生于安徽省宿州市。现为 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主席(第五届)安徽省书法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发展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煤矿文联副主席

13  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陈奋武

陈奋武 作品多次入选全国性重大书法展览及在日本东京举办的“中国著名书画家作品展”,被收入《中国古今书法选》、《中国书法百家墨迹精华》、《中国现代书画家作品集》等。为国内外博物馆、展览馆、名胜处收藏或被碑刻。曾为《中国印象》、《福建画报》、《中国大西北入《上海》、《南京》、《西藏》、《庐山》等书刊、昼册题签。亦擅篆刻。

14  江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毛国典

毛国典 , 河南上蔡人,国家一级美师术、 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隶书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江西省文联副主席、江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民盟中央美术院常务院长、东方印社副社长、江西省刻字篆刻艺术委员会主任、江西省政协委员。

15  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顾亚龙

顾亚龙,男,1959年10月生于湖南湘潭。曾于长沙、广州、银川读书,1982年大学毕业。现任山东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传略收入《中国当代书画名人大辞典》、《中国当代文学、艺术、新闻人才集》、《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等多部辞书。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

16  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宋华平

宋华平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名城(之乡)联谊会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政协常委‘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

17  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徐本一

徐本一,字性初,1946年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省鄞县。历任湖北省书法家协会秘书长、副主席,书法报社副社长,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创作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

18  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鄢福初

鄢福初,男,汉族,湖南新化人,1962年10月出生,1981年8月参加工作,无党派,大学文化。曾任娄底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现任湖南省文化厅副厅长 。2014年12月29日当选为湖南省书法家协会第五届主席。

19  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桂光

张桂光,广东南海人,1948年生,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汉语言文字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组组长。兼任广东省政协常委、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兼评审委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

20  广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郑军健

郑军健,男,瑶族,1954年12月生,广西恭城人,198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2年8月参加工作,南宁师范学院中文系中文专业毕业,大学学历,文学学士,副教授。

21  海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吴东民

吴东民,字美教,号半坡,1956年9月生,海南省万宁市人。1973年9月参加工作,198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全日制大专学历。现为中国书协副主席、刻字委员会主任、国际交流委员会主任、中国文联第九届委员、中国书协评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海南省政协委员、海南省文联副主席、海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美协会员、海南省书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省优专家,长期担任全国各大展览评委主任、副主任,中国文联、中国书协“德艺双磬”艺术家。

22  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主席何应辉

何应辉,男,汉族,1946年6月生,四川江津(今重庆江津)人,大专学历。中国共产党党员,四川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创作评审主任委员,四川省诗书画院副院长,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四川大学客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23  贵州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包俊宜

包俊宜 字瀚之,汉族,江苏太仓人,1956年11月生于贵阳。1972年开始学习书法,受教于陈恒安、戴明贤,后毕业于贵州大学历史系。擅多种书体,尤以篆草见长,所作篆体古朴自然,草体宗法黄山谷兼取王铎,简朴清逸。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贵州省书法家协会主席,贵阳市文联主席,贵州省芙峰印社副社长,贵州省书法学校教务长,贵阳书画院副院长。

24  云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郭伟

郭伟,男,一九五0年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云南省书法家协会席。书法篆刻师从孙太初先生。

25  西藏自治区书法家协会主席杨双举

26  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周一波

2014年12月7日,周一波宣布辞去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职务。

27  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马少青

马少青,男,保安族,1954年2月生,甘肃积石山人,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曾任甘肃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少数民族作家协会会长,西北民族大学民俗文化研究中心兼职教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青联第五、六届常委,共青团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甘肃省政协第五届、第十届委员,甘肃省七届人大常委,中共十一届甘肃省委委员。

28  青海省书法家协会主席王庆元

王庆元,男,字深伏,号龟泉子,临朐县冶元镇上国家峪村人。早年参军,先后任打字员、保密员、干事、秘书、政治处主任、副政委、企业党委书记等职。现为青海省文联副巡视员,青海省书协主席,中国书协理事,中国书协产业发展委员会副主任。

29  宁夏书法家协会主席郑歌平

郑歌平,男,汉族,1957年1月出生,山西岚县人,1974年2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学学历,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国家二级美术师。

30  新疆书协主席于小山

于小山,祖籍江苏丹阳, 新疆书法家协会主席,1950年8月生于新疆乌鲁木齐市。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新疆书法家协会主席、新疆书法创作评审委员、国家二级美术师。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