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池讲堂
——张挥带你走近王献之的书法世界活动纪实
2015年12月18日星期五 晚20:30
主讲人:张挥
资料整理:雨花石、陈洪军、妙悟、無事軒主等墨友
张挥:各位书友,大家好。
我们现在在一起交流学习二王书法中的小王—王献之的书法。
今晚的交流我想分两大块,第一大块就是介绍一下王献之的生平,艺术简历,然后就是部分作品赏析。
第二部分就是一起交流点评我们墨池的书友发上来的作品,临摹的或者创作的。
王献之呢字子敬,王羲之第七个儿子,官至中书令,人称王大令,祖籍琅琊临沂人,性放旷,天资聪颖,亦善书。书法初学其父王羲之,深得羲之旨趣,后转益多师,非真非草,真草相间一体,书风更加宏逸。与其父齐名,史称二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小王。
历代帝王当中就是梁武帝啊或者是其他的很多皇帝,特别是唐朝的唐太宗,对王献之的书法大加的贬低、贬压,然后一直来抬高他父亲王羲之的书法地位,把他的父亲封为书圣,然后把他的书法就是,基本本上处于很严厉批评的一种态度。
唐太宗呢就是嘴上面自己说王羲之好,王献之写的不怎么好,其实他自己的书法,如果看到他的晋祠铭或者温泉铭,然后细细的看一下,其实他大多数是在学王献之,他那种开阔的那种,张扬的那种感觉,放纵的那种感觉,其实都是从王大令身上学来的。
王献之呢就是和王羲之在一起相比的话,王献之就是在他父亲的基础上,楷书、行书、草书包括章草,都是系统的继承,然后更推进一步就是,在他的大草狂草上面,或者是一笔书上面,应该比他的父亲王羲之更前进一步,有超出王羲之的这种感觉。
张怀瓘对王献之的书法做出了很高的评价,正可与[[晋书]]中称其‘‘风流为一时之冠’’之说相印发。平时有空的话我们大家就是可以一起看一下张怀瓘的《书断》、有关王羲之(王献之)的评价评论,还有一个叫《书议》也是他的,他写的,他其实就是对王献之比较推崇。
感觉就是小王如果有这些历代知音啊,感觉他其实也是很幸福的事情。
王献之的学书法的经历,不像其父王羲之那么曲折,他自幼从其家学,加之王氏家族中这个献之长辈人数众多,具备了最好的去学习书法的条件。
他的这种学书条件,估计在历史上面很少有人能有他的这样的一种优惠条件。
王献之开始学习书法是在六七岁的时候,献之幼年学书法流传下来很多故事,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个故事,就是有献之书一个太字,羲之补书一点,然后王献之就把这个书法拿给他的母亲看,母亲说“吾儿磨墨三缸水,唯有一点像羲之”。我感觉这个一点像羲之,很有深味,就是说他的这个“大”字写的其实形也很好,但是他的一点呢点下去和“大”字为什么看上去形很像,但是他的这种质感不一样,所以点画的形质很重要,就是很多比赛之类的有的作品就是外形很好看的字为什么落选啊之类的这个,评委有一点就是看你的线条的质感。
还有一个小故事就是子敬,王献之以泥帚书方丈字,观者如市,观看的人很多,然后是羲之见叹美,看到后也很不错,问道谁写的,“大令,七郎”也就是王献之,羲之作书亲故云,就是跟他的亲戚朋友说“子敬飞白大有意”,就是他的飞白书,就是他的题壁书,有种枯笔飞白的书风。
王献之天分高绝,长大后又宦情淡泊,性格高傲,使他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与弘扬。这也是王献之能有后来成就的原由。
历代学王献之就是比较深入的有很多的书法家,其中我们临摹这个《中秋帖》的时候,这个其实这个帖是米芾,宋代的米芾的临本,也就是临王献之的一个《十二月帖》里面的节临本,就是选一些字,然后把它串起来写,这个就是米芾的一种临摹的方法,就是选他自己想写的感兴趣的字,然后把它写下来。
王羲之和王献之在书法史上是两座高峰,一个就是代表的內擫式的,然后王献之是外拓式的。这两种用笔方法是叫以这一方面为主,其实他们两个风格是互融的,也就是说王献之的书法不一定全是外拓式的,他是以外拓式为主,然后內擫式为辅,就是这样。
我们可以初步的就是再叙述一下学王献之的,明显的然后学王献之书法的,比如从唐代算起吧。
唐太宗算一个,唐玄宗应该也算一个,然后褚遂良,嗯包括虞世南的几个如《汝南公主墓志铭》,那种飘逸的、俊逸的、舒缓的感觉。还有就是下面是五代的杨凝式的,就是写那个《神仙起居帖》啊之类的那种一笔草的感觉是学王献之的,还有就是唐代的颜真卿比较外拓的那种《祭侄文稿》啊、《刘中使帖》啊很多的,《湖州帖》据说也是米芾临本,就是他们是一个书路的,比较开阔一点,饱满的,开阔的,大气。
宋代的米芾肯定也是的,然后苏东坡,苏东坡很多的这种行楷类的字在王献之行书里边可以找到,找到他原来的出处。还有一个我那个献之后来有一个就是叫王僧虔,这个人和王献之的帖放在一起的,这个人也是,就是说和苏东坡的书风是一脉相承的。
元代的我感觉就是杨维桢,学王献之,学的比较就是权威一点,就是创新意识更强一点,他那种就是真正继承了王献之这个破体书法,也就是行行草草,有的时候楷,有的时候草,这种感觉呢,就是需要有一种大章法的观念,就是不能像有一个字或者两个字的写法,是要有全局的观念,注意章法的疏密,大小,书体的安排,有的草啊,有的行啊,还有颜真卿的《裴将军诗》啊也是一种破体书法,有的大有的小,有的草有的楷,对比很强烈。
他们虽然是古代人,其实他们写的书法,就是现在看来也是很现代的,所以这种跨越时空的这种书法艺术,应该是很值得我们学书法的人去好好学习的。
明代呢就是学王献之的就很多了哦,像王宠啊,王宠写的小楷还有他的行草学的也是很深入的,就是空间的安排啊,笔画的那种感觉啊,他主要学王献之的刻帖本比较多一点,就是有一种枣木板气,所谓的枣木板气就是出锋比较少,含蓄一点,然后楷书基本上就是学他的十三行,也就是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这种优雅的感觉,含蓄一点,然后就比较飘逸是吧。
然后就是董其昌,董其昌呢学王献之也很多,就是行草的感觉,连绵的感觉,开阔的感觉。因为董其昌的书法是从颜体开始的,就是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开始练起的,他的这种开阔的章法其实就是远溯王献之,开阔的弘毅的大格局,比较放开来不拘谨,闲散的感觉。所以董其昌学王献之应该是很深入很深入的一个书法家。
明代的还有王铎,是大量的临写二王书法,就是王铎的书风和米芾是一脉相承,上溯王献之、张芝,对王献之的这个草书临摹也是很深入,临的很多,留下来很多墨迹本,然后我们可以参看一下。
清代的八大山人,我感觉他学王献之也是很深入的,很多的字的造型啊,特别是右上的横折钩啊那种感觉,选一个“尚”,就是我们临王献之里边一个“尚”,上边小,然后下面右上方很高,底下很深,其实八大山人里边可以找到完全吻合的字型,这个感觉就是借王献之的夸张,然后更夸张一下点。
所以我们就是很多时候都是选择创新,其实古人早就创好了,然后我们继承一点,然后稍微再向前走一点点就行了,以前就是韩天衡老师说过,继承传统是万岁,创新是万岁加一岁,这种感觉,你就把传统继承好了,然后稍微有一点点自己的小面目,你就成功了,是吧。
简单说就是以行书、行草为主,那么草书里边一笔草的时候就是唐代的旭素,然后宋代的黄庭坚,还有就是明代的祝允明,就是清代的王铎吧,然后还有黄道周,他们几个就是对他的草书啊,有更加深入的研究,他特别是唐代的怀素和张旭,因为他们的这个书风也是外拓、狂放一路,所以他们的那种线条的感觉啊,确实是从王献之里边走的比较深入的,走得比较多的,王献之的书法风格也是很多的,有清秀的,飘逸的,厚重的,古拙的,综合的,很多种风格的,所以取其一点,深入临摹都
可以写出自己的感觉,自己的风格,然后写出心中的那种感觉来吧
我平时呢练习书法主要也是二王一路,以王献之为主,然后就是董其昌啊或者怀素啊,这些都临嘛,反正就是遍临二王一路的,与大令书风为主的吧。然后我感觉临王献之的书法,第一个心要静,要闲雅,不能着急,以情驭笔,无拘束做作态,就是不要太做作,一任笔下风云变幻,水流花开,方可纵横挥洒,得意忘形,以韵为上,形质兼备,要尽量追求心中的魏晋风度。
就是王献之在,可以去想象嘛就,臆想古人那种挥运字的感觉,就是王献之在纵横挥洒的时候,他的笔画的线质,有的时候是质感如石头一样,那种坚硬的感觉,有的时候又是珠圆玉润的感觉,有的时候又像一个嫩柳条的感觉,很柔,柔软,柔缓,柔嫩,这个呢可以在王献之里边鸭头丸帖、廿九日帖都可以看到,你在临的时候要强调线条的紧密感,然后就是和结构的变化,快中有慢,要有动作,快而不飘,沉着,从容。
王献之呢留下来的这个书法作品有几种,一个是临摹本,还有就是双钩本,还有就是刻帖本,刻帖里边就是淳化阁帖里边刻有王献之的书法,就是我特别注意刻帖本的临摹,他是以黑底白字为状态,你在临的时候就是要还原墨迹时的效果,要尽量写出墨迹的变化,蘸笔的次数要有限制,不能老是蘸墨汁,还要注意中锋、侧锋运用,有的是绞转的这种效果,要写出来,记得以前启功先生就曾经说要透过刀锋看笔锋,透过刀锋看笔锋就是说
就是这个刻帖啊,是宋代时候流行的那种,它是刻在枣木板上面,而不是刻在石头上面,那么它里边一个就是是金石味少了,没有那种石花的,但是就是他那种线条肯定会把它简省一点,很多的细节看不出来了,所以要透过这个刀锋看笔锋,要想象一点,要想像笔锋,有时候看不出来笔锋,那么你就要想象,学会加法,把它加上去。还有呢就是,刻工就是当时水平也不是很高,有一个叫王 的人组织的,然后他下面的刻工也不是太理解古人法帖,照葫芦画瓢,把他们刻出来嘛,所以起收笔比较呆板,简单的。
要尽量的把他变化,尽量的把它写出来,就是这种起收笔动作的丰富。有的时候呢也可以做减法,有的时候笔画上面比较缭绕,或者有的是比较夸张,或者是出位的,要将笔画尽量写的质朴一点,醇和一些,内敛一些,以增加这种韵味。
我们主张呢就是临帖啊,就是尽量的去理解古人的当时的书写的意识、意味,然后通过他的字形去理解他,然后也不要离字形太远。但是也不能石与沙俱下,就是被他的形所缚,框住了,把你的情感约束住了,然后就是通过他的形去抒发自己的情感。
这样的临帖才叫活临,不是死板的临,或者不动脑筋的临,这样的临帖才有意义,才有效果,就是把临帖也要当作创作来对待,那样的话你的临帖就与创作产生关系,以后就能为创作服务了。
对王献之这个书法的简历啊或者自己学书的一些小体会啊,我先讲到这里,看有没有提问的,一会儿我们开始点评活动。
说的不好,有的时候是自己的一点小观点或者是小体会,还有呢近几天有点感冒,声音不怎么纯粹,然后普通话不怎么太好,请大家理解。
讲的不好,请多多原谅,或者说得不到位的你再自己多研究一下,或者私下交流。
【第一位,墨友“༺子堅·路毅༻”的作品。】
写的有点平正或者对这个字帖不怎么熟悉吧
先来看图一临的《薄冷帖》,为什么推荐《薄冷帖》呢?因为黄庭坚等一些人研究说《薄冷帖》是欧阳询的帖放在了王献之的帖里面了。
我们可以不可以这样说,王献之写出来了《薄冷帖》,然后欧阳询借鉴他的书风练成自己的书风,我们不一定一看就非说是欧阳询或者王献之一路的。
我当初推荐《薄冷帖》就是让大家感受一下王献之书风的多面性。就是把《薄冷帖》写好之后欧阳询的行书就没问题了吧?
这位墨友写的把“内掖式”放开,然后用王献之其他的帖开阔的结字归类,感觉也是别有生面的,这个临摹也是带一点自己意思的意临,这种感觉也很好,如果写好了也可以为自己的书风服务,这个临帖也很好,不是死临,字帖写什么样我就写什么样,这个就达到第二层次了,就是你必须先把临帖写像,然后再达到写不像。
还有一个就是字的夸张的时候墨色有点过了,第二行含页的页这个墨重的没有什么理由,这个字大,你就要稍微注意提炼一点,然后可以把笔画少的字写重。如果把这个字加重,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个字,其他的字看不到。字眼不能放到这个地方,应该放在偏上一点。
我们现在看一下图一,临《薄冷帖》,我当时为什么推荐这个帖呢?因为很多淳化阁里研究,黄庭坚几个人说这个帖子是欧阳询的帖放在王献之里面,我们有的时候可不可以这样想?王献之写的薄冷帖,然后欧阳询借鉴他的书风练成自己的一路,我们不一定就是看他的内擪式,就非要说成是欧阳询的或者自己王羲之一路的,所以推荐薄冷帖的意义就是让大家感受一下,王献之书风的多面性。
你把薄冷帖写好的时候,我想你欧阳询的行书基本是没问题的吧?
那么这个朋友写的那就是把原来内擪式放开了,然后用王献之他的那种开阔的结字规律去写。感觉也是别有生面的。这种临摹也是一种带有自己意思的意临,这种感觉也很好。如果发挥好的话也可以写成自己的一种风格,为自己的书风服务。这个临帖也是很好的,不是在死临,字帖写什么样我就是什么样,这个就是到第二层次。必须能先把自己写像然后再学着把自己写不像。
还有就是这个字夸张的时候。有的时候墨色有点过了。寒耶的耶,就是第二行墨很重的,这个墨重的没有什么理由,也就是说这个字大,然后就要稍微注意提炼一点,可以把笔画少的字加重,那样的话加重分量,如果你把这个字放大加重的时候。给人感觉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个字,那么其他的就看不到。一般这个字眼不能放在这个地方,应该放在偏上一点。
还有一个就是字的造型那还是有一点做作味,有点不自然,有意的强化字的对比,大一点小一点,都缺少一种自然的书写性。这种感觉像一个贵族的那种举止优雅那种效果还没有,还有一点想把技术展示的多一点,让别人看到我就是会很多技巧,怎么样能把我这个字写的与众不同。
所以我们建议还是要尽量的去自然书写,然后在墨色上面,如果再加一点枯笔,那个那么变化对比更大。
图二临王献之《鸭头丸帖》,这个感觉线条还有点单薄,每个字的字法还有些不准。
第一个字“鸭”,右边的“鸟”就不怎么准。“头”的左边和右边还有些不准,右边的转折不是横转折下来,仔细看一下应该是横扽一下再下来,动作比这个多一点。这个“丸”呢,横折竖弯钩的“横”前面太重,而且和撇的贯气不怎么好,字帖上面不是这样写。然后“故”呢左右太开阔了,有一点错位。那样写“故”呢有点平淡,有点左右平齐了,高矮差不多。你看字帖上面,中间拉空一点,然后连下来。这个“不佳”还有点不自然,右边写的很好,厚重。“明”也写的不清楚,月里面的两横也写的比较简单了。
还有要讲一下,字帖上面的不清楚的地方,我们临的时候要透过刀见笔锋。
“必”的最后一点太远了,有点不聚气,有点散了。“集,当与君相见”这个感觉就是上下贯气不明显,特别是“集,当”两个字还有一点缠绕,你缠绕的时候没有柔中带刚的感觉,太软了。“与君”笔画要厚重一点,“相见”要舒展开,这种结构上宽博的效果还没有看到。
特别是最后三个字写的有点平正了,或者也许是对这个字帖不怎么熟悉吧。
赵孟頫曾经说过“得古刻或古帖数行,专心临摹方可成家!”,专心临习就能成书法家了,能成为很厉害的人了。要学会理解分析,尽量的对字帖的书写了如指掌,那样的话在创作当中才能够运用起来。比如我们以后写到“故不佳”“君相见”就完全就可以按照字体上面的再变化一点写出来。要达到每一个字在心里面很熟悉,不能生疏,生疏了就用不起来。
图三是临《中秋帖》,这个感觉还不错,《中秋帖》我上面讲过是米芾节临王献之的《十二月帖》。
如果初看临的形还是很好,里面注意细节,人何的“何”字里面的口注意留一点透气,“庆,等”字写的比较平正了,“大军”很好,第一行还不错。第二行稍微差一点,连带的时候缺少一种股励,太柔了,为形所困了。“庆”的大小要写出对比,总体上形还不错。
临帖是有三步:第一个是形似,第二个是韵味对,第三是为自己服务,这个就是临帖的三步。
讲的不好,请多多原谅,说的不到位的地方再交流。
【第二位,墨友“霞”的作品。】
图一临《新妇地黄汤帖》的形感觉还不错,用笔的精致度还要再提高,就是每一个字要尽量像字帖通篇看了一下选几个特别好的,第二行第四个字、第三行第二个字、第四行最后两个字写的蛮好。
总体的用笔还是简单粗糙了,要把王献之写字的那种精致的感觉要找到,所以你在用笔转锋的时候邀注意,把中锋侧缝要调好。其实你这里论事的“事”还是很有气势的,对比也很好,到越往后可能草书的书写速度快,你容易照应不过来。建议你现在的水平还是临习他楷、行的字帖,不要写草书的,因为草书对线条质感的要求更大。
第二个是临的《丙舍帖》,这个帖临的还不错,当时推荐的是另外一个王献之的帖《丙类帖》,这个应该是打错了。
以你现在的水平尽量临习墨迹本,包括褚遂良、倪宽赞或者是赵孟頫的楷书都可以写一下,把你的笔法练习的精致一点,交待的清楚一点,不能模糊。这样才能学到王羲之、王献之的笔法精索,或者是真谛,要不然容易写成自己习惯的一种书体。
你就是会用自己的想法临摹或者叫抄古人的字帖,没有深入进去,一定要深入到字帖中,把笔画的精致度、准确度提高。尽量的写像,笔意要交待的清楚,上下要照应,左右要注意穿插,大小的对比,矛盾的处理、变化要协调起来。这样的话就会有进步了。
第三幅《鸭头丸帖》还是用笔的精到和结构准确度的问题,所以你要多观察字帖,把一个字放大缩小,多描摹几遍。
现在很多人临摹是以临为主,摹做的很少,那么多于你现在的水平,摹要多进行。就是用一张很薄的纸蒙在字帖上,双钩过来一笔把他填满,看看你差在什么地方没有填好,你要是把这个功课做好,形可以抓的更准确。
不然你的形只是大概的框架,不细致不到位,如果不到位,肯定味道就少,你要平时好好做这方面的工作。
【第三位,墨友“私淑斋主人”的作品。】
署名旭华的,临的“地黄汤”这个帖。这个形就抓得比较准一点,比刚才那个“霞”临的感觉更精到一点,精细一点。而且基本按照刻帖的章法去写,这样也是很好的。就是初看这个里面有几个牵丝的交待比较简单化,然后牵丝的角度要注意调节一下,牵丝里边也要有骨力的。总体感觉还蛮好的,气息也不错。唯一一个要注意的是落款字也要提高,就是楷书上面的基本功还要再加强一点。
可以就写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或者赵孟頫的,或者把那个灵飞经墨迹的几行搞一下,反正你要选墨迹本,在这个上面把基本功练好。这个正文的字势比较正,平了一点,王献之写字是动感最强的,然后你不要把每个字写的平正,要透过原来刻帖的感觉,想象王献之的墨迹本是什么效果,写出一种动态来,不然的字就容易写的很平正、平板,简称一个字就是“平”,这样的话就是对比比较少。
还有可能对字帖不是太熟悉,因为我们初步定了讲评临王献之的,说不定有的时候可能从来没有临过王献之的,通过这次交流以后,可以多关注一下王献之的书法,对自己的临摹和创作都是有帮助的。
第二个临的“鹅群帖”感觉更好一点,那种流畅、流变、连绵的感觉写出来了。现在注意的就是,在线条里边的质感表现还要再加强,总还有一点不自信的感觉,一个由于不熟悉字帖,二个对字帖上面的大小连绵等等矛盾关系抓不住。很多人会为形所困,要对形熟悉以后,很自然地把它写出来。找到这个“刘道士”、“复归也”这个感觉。
中间偏后这个几行字大小对齐了,就是九个字排布,像九宫格一样,比较平板,前半段比较好一点,错落,左右错位,大小的对比也不错。“拜”的竖划质感没有写出来,“上下”两个字应该朝下来一点,“无他”感觉蛮好,“静”的右边交待的还不清楚,“鹅”字写的不错,但是里面的鸟写的不清楚。“谢之”“献之”这几个笔画还要加一点质感,把质感写出来。
最后一个就是“廿九日”帖,这个帖属于献之里面一个出名的,他的楷法很重,对比很强烈。“廿九”两字的笔画基本要靠在一起,中间就留一点点小小的白,不能太空了,感觉就是一种对比,很厉害很厉害的就留一点点那种,下面这个提的形状还要注意。第二行的第三个字,还有“再拜”线条有点草率,也要中锋,然后带一点侧锋的感觉,不能像你这要带过来上了,然后很快的下去,还是要收一点,要收中有放、放中有收的感觉。平时多练这个帖还是有帮助,但要注意要把字写得有一点错落的感觉。这个字的大小简单的去对比对比,中锋侧锋、自然书写中的连绵感,上下也要贯气等等。通过这个帖,我们可以看出来,苏东坡就是学的这个帖。很多的字都像!就是比较楷一点,但是写的有古意。现在很多人提倡说的写字要有古意,如果王献之和王羲之在一起比的话,那么王献之就是有新意,王羲之就有古意。如果王羲之和钟繇比,王羲之就有新意,钟繇就有古意。古意新意是按时代来分的。还有,王献之和苏东坡比较的话,那么王献之古意就更浓,苏东坡就更新一点,如果和米芾在一起是这样。和董其昌也是这样,王献之还是古的,王献之书法在行草里边有源头的感觉,所以王献之的书法值得我们每一个学书法的人去关注关注。
最后临的这个“中秋”帖总体感觉也不错,形抓得也很好。还是落款的字要再提高一点。因为很多的时候,比如比赛的时候落款很重要,落款很容易被扣分。写的比较简单了一点,或者还是楷书的基本功稍微差一点,行书的感觉也还不错,不过还有一点稚嫩的感觉,不老练,线条不果断,下笔的时候这个势少一点,总觉得有点为形所困,然后被它的形困住了发挥不了,不能把字帖的优点发挥出来。
连绵的时候有时是很快的,如“不复不得”就是很快的。后来米芾在临的时候,已经加了一个缓慢动作,把技法难度降低了,慢一点,圆润一点和厚粗一点那种感觉,一定要把它写出来。我们如果在临写的时候,要把它那种连绵的气势学会,打开,然后随机的加重对比。“相”可以动感一点,“还”可以小一点。中间一行“甚省如何”几个字,你的看起来有点平正,和右边的“不复不得”对齐了。最后四个字“然胜”、“相还”对齐,“中秋”、“为即”还有“人何”又对齐了,产生了这种左右对称型的感觉,一定要把它错开来,把大小改变一下,下次临的时候这方面要注意一下。
【第四位,墨友“山之巅人”的作品。】
山之巅人临的是“可必不”这个帖,还不错的,总体形抓得也不错。但是从落款的字来看,最基础的基本功,线条控制能力稍欠缺一点。下次你要么就写楷书,把基本功学好,要么就按照正文的这种感觉去写,顺下去写。首先看一下整体的章法。这幅字的一个亮点就是在“如常秀”这三个字,在中间的上面三个字,写的连绵一点,感觉不错,但是后来的第三行那个“顺心痛”。这个痛结构不准,“委顿焦劳”,这个四个字的结构也要注意。劳字的结构有点错位,整体还是线条和笔画这种位子找不准。建议你还要多临临楷书或者行书,行草比较难一点,估计你平时也没有临过这个帖,这个帖前面三个字要细一点、轻一点,“企、此”草书要写准一点,此大都的“都”结构也要准一点,总体感觉不错。你这个里边有个问题,就是毛笔入纸的时候,没有铺毫,要把这个笔锋打开,打开之后就容易出现一种圆润的感觉,你这样看的就是有点单薄的感觉,有的地方还转弯转不过来,转折转不过来。你先把基本功多练练,然后再练这个,先把行楷类的练练,推荐几个帖啊,比如陆柬之的文赋,禇遂良的倪宽赞,杨凝式的韭花帖,多练练楷书,把基本功练好,然后再来练行草,那样的话就更加自信了。
【第五位,墨友“砚田一夫”的作品。】
图一的作品是临王献之的《地黄汤帖》,这幅作品的整体感觉是气息不错,线条质感很好,枯笔也会用,笔画还是显得单薄,特别是落款的字。
前面两行笔画比较饱满,到中间第三、四行笔画有点单薄,可能这个用纸不好,这个纸比较瘦一点,墨水上去之后离快的时候就枯了。
还有就是落笔铺豪的时候,有点侧缝的铺豪比较饱满,用笔的动作要学会,一般王羲之或者王献之他们写字都不是中锋下去的,还有的时候带点侧缝,笔画比较饱满,有一种中锋转侧缝的变化。
第二幅作品是《廿九日帖》,总体也还不错,这个帖要多练练。结构有点平正,左低右高或者左高右低要把它打开,要变化不要太平正。总体就是线条质感还要练一下,初看还是有点稚嫩的感觉,线条铺豪、侧缝不怎么自信,在写的时候质感没有上一幅好。有一点为形所困,被字帖上的形困住了,不敢发挥了,有一点描摹的感觉,临帖的时候也要当做写一样的去对待。
当做正常自然书写一样去对待,这样临帖和以后的创作才能有联系、有帮助。不然你临帖很认真,一创作就变成自有发挥,那样的话临帖的意义就大打折扣。
就是要熟悉字帖,每一个字的结构、位置、方向把它搞清楚,最好每一个字放大临再缩小临,把动作丰富了,就可以缩小了,把动作俭省一点。
再有就是要“一加一减”,先加了动作加了细节,然后再有选择性的取舍,这样的取舍才有意义,要不然学不到字帖上的东西。
最后就是正常的写“别怅”就行了,别这样写,那样是一个古代鉴赏家写的,签名的,被切了。
【第六位,墨友“喵星篮子”的作品。】
这位朋友把“廿九”贴临了三遍,我们看一下,这三遍哪遍最好?第二遍最好,第一遍对贴不熟悉,字行不准。我们重点看第二遍,第三遍自己的手写体有出来了。
从临贴来看,作者的楷书用笔掌握程度不太好,铺毫也会铺,结构不太准,如第二行“恨、深、体”结构错位,单个字的造型不准,建议多练楷书、行楷书一类。如,陆柬之的文赋、赵孟頫的前、后赤壁赋。或其他行楷字帖。
多加强楷书基本功训练,然后练习行书。
【第七位,墨友“陈洪军”的作品。】
总体来看有一定的书写性,有的整体结构要注意一下,如第一行中“中秋”二字,上下字字距再拉大一一点,下面四个字的牵丝“不复不得”不和得牵丝再饱满圆润一点,第二行“如何”如和何拐弯处和何字相连处,要自然一点,“然”字竖开始到拐弯处,侧锋厉害了一点,要柔和一点。
“人何”的何字小圈要留出孔,“庆”结构要准一点,“等”字笔画有点糊涂,“军”字最后一笔要粗中有细,铺毫要能控制得住。如果最后一笔控制不住,整篇就废掉了。
整体章法,结构上稍平正了点,要增加一点上下连绵,要流动性,不然就生硬。“人何”人字一撇再向前走一点,过渡一点。
要注意牵丝和笔画的关系,要区别开什么是牵丝,什么是笔画,要分清楚,有的字还太正规,董其昌讲晋人字“以倚为正”,不是把字写正,很平正,而是要“似倚反正”,如左右错位,左高右低,右高左低呀,反正不能指字写得平齐。
字的大小,粗细对比,中侧锋转换,毛笔在手要熟练,平时要多加一点自然书写状态。毛笔在手要放松,不要拘瑾。
临帖要注意整体章法,字眼,轻重对比度,如“等”字,轻重对比要自然,“省”字容易不自然,与“不復”“等”几个字大小差不多。
【第八位,墨友“積羽堂”的作品。】
我们看第一幅临王献之的《廿九日帖》,总体感觉也不错,落款也还可以。
就是用纸不太好,临二王书法特别是行草最好选光滑一些的纸,这样容易把细节笔锋写出来,不然容易渗墨,看不清楚细节。注意中锋侧缝转化的训练,容易受学写楷书时候的影响。
在练习的时候,不断追求轻重对比,中锋侧缝的呼唤。还有就是会上下字的连带,会走会停,好像开汽车一样,会转弯能停能倒。在写字的时候也是一样,要把这些技巧灵活的运用,这样才能把字写好。
结构坚硬方面呢,就是作品总体感觉不错,换点光滑一些的纸再练习,效果肯定更好。
第二幅鸭头丸帖临的很好,感觉这幅在几幅临鸭头丸帖里面算比较好的作品。特别是“故、不、佳、集、当”几个字都很好,这幅临作总体都很好,线条之感也不错。不足就是第一个鸭没怎么写好,仔细看看字帖。“君相”两个字还不怎么好,要写的厚实饱满一点。
【第九位,墨友“妙悟”的作品。】
陈军写的余杭帖总体感觉还不错、但落笔铺毫须铺开行笔、笔速须缓、中侧锋并用、不可急于表现、每个笔画须经的起推敲。思的竖画单薄、过字捺画太粗、比和告字牵丝再自然一些、总体感觉后半段比前半段好些!注意藏露、结构再开阔的⋯临帖须入无我之境、不要改帖中字法、须入古、化古、让古人改变你的书法气质!这样才能进步。你写的总体还算到位、注意上下字起承关系、建议多写小王平正些的法帖、将献之圆融、宽博的感觉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