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尺开四(66㎝×33㎝)

1.以10字诗句为例

先竖折三等分,但左右留出边线(即:留适当的空白);再横折五等分(上、下也要留出边线,即:“天地”留适当的空白)。第一、二行各5个字,第三行落款。

2.以14字诗句为例

先竖折三等分,但左右留出边线(即:留适当的空白);再横折六等分(先対折,再三等分折,上、下也要留出边线,即:“天地”留适当的空白)。第一、二行各6个字,第三行2个字,接下的空格落款。

3.以20字的“五绝”为例

先竖折四行,但第四行为半行,左右留出边线(即:留适当的空白);再横折七等分(上、下也要留出边线,即:“天地”留适当的空白)。第一、二行各7个字,第三行6个字,第四行落款。

二.四尺开三(66㎝×45㎝)

1.以20字的“五绝”为例

先竖折五行,但第五行为半行,左右留出边线(即:留适当的空白);再横折六等分(上、下也要留出边线,即:“天地”留适当的空白)。第一至三行各6个字,第四行2个字,第五行落款。

2.以28字的“七绝”为例

先竖折五行,但第五行为半行,左右留出边线(即:留适当的空白);再横折七等分(上、下也要留出边线,即:“天地”留适当的空白)。第一至四行各7个字,第五行落款。

3.以33字的“长短句”为例

先竖折五等分,但左右留出边线(即:留适当的空白);再横折八等分(上、下也要留出边线,即:“天地”留适当的空白)。第一至四行各8个字,第五行1个字,接下的空格落款。

五言绝句折纸法:

四尺宣先裁掉一尺

2  剩下三尺对裁

3  对折

4  再对折

5  再对折

6  留一方格位折

7  再折留边框

8  再折中线和对角线成米字格

9

10

11

11  七言诗折纸法:

四尺整纸对裁

13

14  留出一字格

15  对折为所留一格的一倍

16  按所留一格的尺寸折

17  再折

18

19

20  留出一方格折

  再折

  再折留出边框

23折后为3乘11格

2422


 《御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宣演》

唐.道氤

释文:

御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宣演

敕随驾讲论沙门 道氤集

稽首善逝大仙雄  智断慈悲众德备

演说金刚清净句  理深功妙福难思

稽首□时能发请  具寿观空善现尊

补处极喜与明增  开释此教诸菩萨

今为自他生福慧  佛种不断法流通

采集□义赞真文   愿以威神见加护

叙曰:真际寥廓,理□□□□觉杳冥,本亡言

1论,而起说于无说之域,立名于不名之境者,寔由昏衢未晓,见海长论(编者注:「论」疑是「沦」),将以灯炬,幽关津航,庶品教之兴也。其功大哉!况般若诸佛之母,金刚难坏之句,括众部以独立,冠群经而回翥,三问九喻,终始发明,八执五耶(编者注:「耶」疑是「邪」)?心言荡灭,护念付嘱,道岂虚行者欤。

大唐开元中,岁次大泉献皇帝御天下之二十三载,四门允穆,百揆时叙,至化洽于无垠,玄风昌于有截,乃凝睿思,畅述儒道,仍怀妙觉,注诀斯经,直照精

2微,洞开秘密,天章发耀,佛日增辉,映千古以首出,超百王以垂范。既而雄都上京,刊勒金石,溥天率土,班宣句味,洗生灵之耳目,裂魔著之笼樊,旷劫未逢。今玆何幸,氤卧病林薮,杜迹弥年,伏览圣谟,载怀拚跃,旋荷明诏,滥预弘扬,力课疲朽之余虔,敷幽奥之迹,才微任重,覆餗增尤处座之辰,讵忌词费。窃惟君唱臣和,丝发轮行,若不广引教文,何以委明,注意是用,提撕众论,对会

3六经,适自唇吻,彰乎翰墨,顿犀象而输牙角,括川泽而荐珠珍。所以附赞天文,所以庄严义府。涓波赴海,岂益洪溟之深,萤爝呈光,未助太阳之景。恭申罔极,俯效忠勤者也。

开释经题,注分为四:一释喻,即金刚真宝,能碎坚积。二释智,即般若正智,能破烦恼。三辩德,即无住无取,证波罗而舍筏;即色即空,契菩提于中道。四释经,即如是降伏,可以称常,故言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赞扬经注,略启五门:

4  一叙教兴由,二明经体性,三摄归宗旨,四所被根宜,五依文正解。

教兴由致,曲作两门:初叙教兴意,后传译年代。

初中复二:先依论释,后总料简。

依论释者,无著菩萨释三问意。论云何故上座须菩提发斯问耶?有六因缘,且一部宗旨,在在乎三问。善现为发教之主,既有斯意,世尊顺问,而答其意必同故,六缘即教兴意。其六者何?论云:为断疑故,为起信解故,为入甚深义故,为不退转故,为生欢喜故,为正法久住故。即

5是般若波罗蜜,令佛种不断。云何以此令佛种不断耶?若有疑者,得断疑故。有乐福德,而心未成熟诸菩萨等,闻多福德于般若波罗蜜,起信解故。已成熟心者,入甚深义故。已得不轻贱者,由贪受持修行,有多功德,不复退转故。已得顺摄及净心者,于法目入及见,生欢喜故。能令未来世,大乘教久住者故。

﹝演曰﹞初五为利乐众生,后一为正法久住。前五之中,初二,佛法外人以有疑惑,不生定信;次二,已入佛法者,虽欣正法,未

6  解进修;后一已进修者,未能证达。

由教但为未解者解,未度者度,若已证悟,言教都亡,是故此中为令众生,不信者信,未修者修,未达者达。然此六因,摄为三对:初二除疑起信对,次二生智摄福对,后二悟理兴教对。又前前因,能引后后由。疑断故信解生,信解生故入深法,入深法故不退转,不退转故生欢喜,欢喜故法久住,其配位地,至文当释。

又依功德施菩萨论云:佛所说法,咸归二谛:一者俗谛,二者真谛。俗谛者,谓

7诸凡夫,声闻,独觉,菩萨,如来乃至名义智境,业果相属。﹝演曰﹞俗谛之中,人法不同,人中凡圣;圣中三乘。大乘因果,如是差别法中,能诠所诠,能缘所缘,能感所感,各相系属,是谓俗谛。论又云:真谛者,谓 即于此都无所得,如说第一义,非智之所行,何况文字,乃至无业、无业果、诸圣种性,论释二谛已次属当。

经云是故此般若中,说不住相布施,一切法无相,不可取,不可说,生法无我,无所得,无能证,无成就,无来无去等,此释真谛。又说内外,

8世间出世间,一切法相,及诸功德,此建立俗谛。如是应知。﹝演曰﹞六尘外,五眼内;色外,心内;众生器为世间,无漏无为为出世间。总说此等名,一切法相所有。校量身命资财,持经福等及诸功德。论意:众生不识二谛,常处沉沦,为令众生识达二谛,发生胜智,当得解脱。如有颂言:非不见真如,而能了诸行,皆如幻士等,虽有而非真。由观胜义,而生正智,以悟真空;由达世俗,发生后得,而知缘起。略有六对:理智、事智,一切智、一切种智,如睡梦

9觉智、如莲花开智,空智、有智,自利智、利他智,如所有智、尽所有智,诸佛菩萨无量功德,二智为本,因识真俗,有此智生,是故说经令悟二谛。又由证真故,生智而不住生死;由悟俗故,兴慈而不住涅槃,或无住处涅槃资粮,永出二乘,利乐无尽,故说经也。上依论释。次总料简者,无著菩萨依教起行;功德施论,依境生智,各据一义,亦不相违。然总参祥(编者注:「祥」疑是「详」)经之与论起一至六,摄意周尽,言一意者为令佛种不断绝故。无著菩萨总结六因云:即是般若波罗蜜,令佛不

10断。此意若翻六因疑不住等胜智不生,如理不显,佛种永断。由说经故,除疑生信,入法不退,欢喜弘通,当成正觉,故云佛种不断。

言二意者,即向论说二谛者,是开为三者:一为悟教理之深微,二为起断修之妙行,三为识果德之真化。

初门复二:初教深,后理妙。

言教深者,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一切诸佛从此经生。须菩提深解义趣,涕泪悲泣,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无著论云:令大乘教久住于世,由斯广赞持

11说功德胜,以无量身财布施令知教深,其福胜大,专心受学。 言理妙者,为显真如无相,法身究竟之理;虽说真理,不坏俗谛。故功德施论,依经制名,由破取著,得入真谛,不坏假名,悟达俗谛。广百论第十云:然佛所说无不甚深,二谛法门,最为难测。唯识论云:拨无二谛,是恶取空,诸佛说为不可治者。由此有云般若经说一切空者,非尽理也。

二起断修之妙行,亦为二:初所断,后所修。

言所断者,欲入佛法,以信为先,犹预怀疑,障生净信。依初入法论说断疑

12理实,此经兼断余障。障有二种:烦恼所知。寻其根源,二执为本。此经正除我、法二执,根本既尽,支末随亡。如经若有我人众生寿者相,即非菩萨等,是除我执;无法相亦无非法相等,是除法执。

又障有三,即三杂染。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等,除烦恼障。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为人轻贱,先世罪业,即为消灭等,除其业障。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等,是除报障。又准宝性论,

13障有四种:(一)阐提不信,(二)外道著我,(三)声闻畏苦,(四)缘觉舍心。令(编者注:「令」疑是「今」)于经中,随文取义,具除四障。如经:一念净信,曾于多佛,久种善根,信心清净,则生实相等,皆初障,是故论云:有乐福德,而心未成熟诸菩萨等,闻多福德于般若波罗蜜,起信解故。上下经文,说无我等,除第二障。忍辱波罗蜜,即非忍辱波罗蜜等,论中判为忍苦住处,除第三障。广大第一常,其心不颠倒等,四恩之心,除第四障。若乐小法者,则于经不能受读诵,为人

14解说等,及无住涅槃文,通除后二。又依无著菩萨八住处中,摄彼十二为离障碍,一一对除,谓少闻等故,为除障而说斯经。

二所修者,万行虽殊,不过六度。世亲论云:檀度摄于资生无畏法,此中一二三,名为修行住。又舍身财等为檀;后五百岁,持戒修福等为戒;又离一切相等,为摄律仪戒;修一切善法得阿耨菩提等,为摄善法戒;为利益一切众生等,为摄众生戒。是三聚净戒,亦瑜伽厌有为等,三种发心为三德因,是名为戒。忍辱可

15知。五百世中,长时修习,是为精进。前后诸文,所修观行,论判以为三摩跋提,毗钵舍那等,是为空慧,六度圆满,大经最后六明度,此略举标明无相修引生后故。

三为识果德之真化者。善现三问,虽在因中因,必有趣无上果。色声求我,不见如来是真法身;行住坐卧是应化身,「应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令识化身,求趣真佛。又功德施论释:云何住者,于何相果心住愿求;云何修行者,当修何行而得其果;云何降伏者,降伏等心使因

16清净。诸法先因而后果,何故先说果,先赞果德令彼欣求而修因故。

无著菩萨中间(编者注:「间」疑是「开」)三因理包行果,其二谛境通在果因上三意讫,开为四者:一为令闻无说至教,二为令知无生胜理,三为令修无得妙行,四为令得无为极果,真如经,应寻引之,若开五意,前四更加,为令摄得无相妙福,言六意者,即论六因惑,即于前三意之中,各开为二:一者教,二理,三断,四修,五真,六化。故依经论总意欲令除疑断障,生信起行,识真俗理,摄福慧德,证法身果,佛种不断,斯经起也。

17

1宣太后(?―前265年),芈姓,又称芈八子、秦宣太后。战国时期秦国王太后,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秦昭襄王即位之初,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执政期间,攻灭义渠国,一举灭亡了秦国的西部大患。死后葬于芷阳骊山。

▼▼▼

据其去世的时间推断,在其去世前后二三百年的历史,除了秦小篆统一之后有所变动,在文字书写上秦国的文字应该是相差不大的。

以下便是当时的竹简墨迹。

2  放马滩秦简

4

5  青川木牍

▼▼▼

以下是当时刻铸的秦国文字6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写行书必须知道的5条法则

1、临摹中要始终保持新鲜感。

1  2、要每次在保持新鲜感的状态下读到更多的东西,学会在读帖当中层层深入。在这当中要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分析,一个是综合,只会分析的人不一定会综合,只会综合的人也不一定会分析。

2  3、作品上任何一个痕迹、任何一个空白都可能是我们的学习对象。比如《兰亭序》,有同学讲我怎么就写不出那个味道来呢?你在解读帖的时候有没有看到,明明看到了,视而不见,并不重视它。无论是用笔、结字、行款都要注意,不但要看到黑的部分,而且要看到白的部分,这当中包括大小、疏密。我举个例子,有人在下雪天和同事到梅花山拍照片,回来后拿了一张照片给我看,照片上的人头顶正中间长了一棵梅花树,我说这是犯的低级错误。

3  假如你学过美术,照相机一拿起来,在取景框里就自然让掉这棵树了,绝对不会在头上长出一棵树来,这是专业水平问题,你的眼睛有问题,照相机没有问题。我们现在培养的恰恰就是这个专业素质,在创作时那种非专业性的、常识性的错误是不应该犯的。

4  4、一定要学会综合性地看待临摹对象。眼睛要溜来溜去,注意了细节也要注意整体,要兼顾,要深入下去。

5、要注意临摹过程当中的速度问题,纸张问题,大小问题,墨的浓淡问题,毛笔的弹性问题,以上的各个问题配合起来,注意一个“写”字,而不是“描”、“画”。速度不正确,表达的对象就可能迟缓,造成你描。毛笔不顺手,一下笔就不对。在行书的临摹中,我还强调要原大临写,不要放大,因为放大以后,笔法会有所改变,难以掌握原帖的技法,也难以真正体会原帖的精神。

5

林俊杰,及其MV制作团队:

如果你们想发扬书法艺术,就请认真的对待她。

如果你们想展示书法技艺,就请晒出作品请墨友点评。

如果你们想借位造势,请你们放尊重些!不要搞这些荒诞的行为。

3  日前,林俊杰录新歌MV邀陈妍希当女主角,陈妍希平躺桌上任由林俊杰趴在胸前放肆题字。

拍摄时,导演要求林俊杰直接用毛笔在陈妍希的身上题字,除了要在全身白色的衣服上挥毫,甚至还要在陈妍希的皮肤上直接书写。

这种跳梁小丑般的造作行为,早就被书法界所不齿,为何你们还要如此行事?

丑书,不仅仅指的字,更是行为的丑陋。

作为公众人物,你们的言行举止会影响到一时的社会潮流,所以在对待传统艺术的时候请谨慎些,哪怕保持最低的敬畏。

如果你们不考虑尊重书法艺术,也请不要玷污她。

醒醒吧!不要与下面这种跳梁小丑为伍。

4 7 6 5

世上最好的魏碑-【龙门二十品】

龙门十二品,是从河南洛阳市龙门石窟北魏时期的造像题词中精选出来的二十方造像题记,是魏碑书法的代表。有十九品在古阳洞,仅有一品在位于老龙洞外的第660窟(慈香窟)。下面挨个给大家欣赏:

1.《始平公造像记》

1  2.《长乐王丘穆陵亮夫人尉迟为亡息牛撅造像记》

2  3.《步轝郎张元祖妻一弗为亡夫造像记》

3  4.《北海王元详造像记》

4  5.《司马解伯达造像记》

5  6.《云阳伯郑长猷为亡父等造像记》

6  7.《新城县功曹孙秋生二百人等造像记》

7  此碑书犀利刚劲,宽博朴厚,较《始平公造像》笔法多变,龙门碑刻书法艺术的代表作品之一。孟广达文,萧显庆书。楷书十五行,行三十九字。字体方劲峻拔,沉着劲重。笔法凝练自如。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太和以后诸家角出,庄茂则有《孙秋生》”“龙门二十品中,约而分之,亦有数体,《孙秋生》沈著劲重为一体。”

8.《邑主高树和维那解伯都卅二人等造像记》

8  9.《比丘惠感为亡父母造像记》

9  10.《广川王祖母太妃侯为亡夫广川王贺兰汗造像记》

10  11.《邑主马振拜和维那张子成卅四人为皇帝造像记》

11  12.《广川王祖母太妃侯为幼孙造像记》

12  13.《比丘法生为孝文皇帝并北海王母子造像记》

13  14.《北海王国太妃高为亡孙保造像记》

14  15.《比丘道匠为师僧父母造像记》

15  16.《辅国将军杨大眼为孝文皇帝造像记》

16  17.《陆浑县功曹魏灵藏造像记》

17  《广艺舟双揖》将此记列入“能品下”,并云:“若《杨大眼》、《魏灵藏》、《惠感》诸造像,巨刃挥天,太刀砍阵.无不以险劲为主。”

此碑应是方笔露锋之典型代表,因此最显见用笔之妙。起笔都将锋颖露在画外,有的角棱若刀,有的细锋引入,煞有情趣;即使画也挺直有力,折笔显见方棱;收笔处,有时敛毫便止,有时放锋犀利,有时如《宝子》之上扬。笔画或大或小,大者纵矛横戈,如虎奔龙吟,小者轻微一点,如蜻蜓掠水,皆能顺势合情.绝无率意轻发。结体或取横势,或取纵势,皆极意显示雄踞盘关之威仪,怀隐瑰玉之神采。整篇看来,严整肃穆,端庄隽洁。

18.《安定王元燮为亡祖亡考亡妣造像记》

18  19.《齐郡王元佑造像记》

19  20.《比丘尼慈香慧政造像记》

20

偏旁部首:一 礻王

1  偏旁部首:王 艹

2  偏旁部首:艹 小 牜八 采 口

3

4  偏旁部首:口 走

5  偏旁部首:彳 廴 足

6  偏旁部首:足 疋(品)龠 册 吕 舌(商)(古)十 言 讠

7  偏旁部首:言 讠立 业 廾(兵)

8  偏旁部首:廾 臼 革 鬲 爪 鬥

9  偏旁部首:支 聿 臣 殳 寸 皮 攴 攵 卜 用 爻 目

10  偏旁部首:目 自 白 鼻 羽 隹

11  偏旁部首:隹 羊 鸟 幺

12  偏旁部首:幺 夂 又 爫 歺 歹 骨 月

13  偏旁部首:月刂 刃 耒 角 竹

14  偏旁部首:竹 工 甘 曰 丌 可

15  偏旁部首:吉 鼓 豆 虍 皿(去)血 丶(丹 井)饣飠鬯

16  偏旁部首:饣飠人 缶 矢 冂 亠(亯)(啬)良 來 麥 夂 舛 韋(弟)木

17

18  偏旁部首:木

19  偏旁部首:木 十 生(華)禾1(束 )囗 贝 邑 阝

20  偏旁部首:邑 阝日 曰

21  偏旁部首:日 曰 旦 方 参 冥 晶 月 囧 夕 毋 齊 棘 片 鼎 禾2

22  偏旁部首:禾 米 臼 凶 木 尗 韭 瓜 宀 穴 疒 冖 冂 罒

23

24  偏旁部首:罒 覀 巾 白 敝 亻

25  偏旁部首:亻匕 卓 壬 身 衣 衤 老 耂 毛 尸

26

27  偏旁部首:尸 舟 方 儿 见 欠 页

28  偏旁部首:页 彡 弱 文 髟 卩 勹 鬼 厶 山 广 厂 丸 石

29

30  偏旁部首:石 镸 勿 豕 彑 豸 马

31  偏旁部首:马 鹿 犬 犭 兔 鼠 灬

32  偏旁部首:火 灬 黑 囱 赤 大

33  偏旁部首:大 尣 九 幸 亢 立 心 忄

34  偏旁部首:忄水 氵

35

36

37  偏旁部首:氵水 巛 冫谷 雨 鱼(龍)非 至 西 户 卤 門 耳

38

39  偏旁部首:耳 扌 手 扌

40  偏旁部首:扌 手 女 氏 戈 匚

42

43  偏旁部首:匚 曲 瓦 弓 糸 纟

44  偏旁部首:纟虫 风 宀 黾

45

46  偏旁部首:忄土 田 黾

47  偏旁部首:田 黄 力 金 钅

48  偏旁部首:金 钅 车 几 且 斤 斗

49  偏旁部首:车 阝辛 己 子

50  偏旁部首:辰 酉

51

在古代,但凡做学问都得学书,所以不管是行走官场、生活民间还是游艺市井,书法是一项基本技能,到现代则变成了一项艺术,可喜也可悲。但是,有个观点是很客观的:字写好就对了,总想着做书法家,就错了。

1  中国历史,从周朝开始就是文官治政了,隋唐时候的科举取仕,即会写诗、写好字就可以做官,《前唐史》中记载古代做官的四大标准就是“身、言、书、文”。所以中国历代是非常重视文化的。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艺术是一种游戏,被排在了最后。汉代的赵壹写过一篇文章叫《非草书》,是说书法写好了对国家没有什么好处,与治理地方也没有什么关系,没有必要花很大的功夫。所以古人认为书画为小道,是一种游戏,不是主要的。

2  台湾有一个著名书画家叫溥心畬,他是溥仪的弟弟,一生以书画为业,但却以书画家为耻,他反复对学生讲:与其称我为画家,不如称我为书法家;与其称我为书法家,不如称我为诗人;与其称我为诗人,不如称我为学者。表示自己是有学问的人。过去的文人字写得都很好,但对书画总是嗤之以鼻,认为是雕虫小技,并不以书画家自居。现在的大书法家也不一定有他们的水平。

3  尽管古人不愿做专业的书法家,但是字写不好也是相当丢人的。古人重视书法,因为书法是学问。苏东坡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就是说,如果画画只以形似为基准,只是儿童的见识。仕人之书画是有书卷气的。“小道必有可观焉,致远恐泥。”在书画上不能下太多的功夫,否则会影响你对道的学习。

4  一个中国人,本来就应该写好字。可若很多人都想都成为书法家,对于整个时代来说就是个悲剧了。搞经济建设,人越多越好,对于书法来说,我们不需要那么多人写字。

5  书法不可能成为一种专业,但它是“非专业职业”,就是说它在做一门学问,但又不是职业。不是说一个人只要天天写字就能把字写好,因为书法的核心是文化,不是技术。

6

1

尹宙碑

《尹宙碑》全称《汉豫州从事尹宙碑》,又名《尹宙碑额》。东汉熹平六年(177年)四月立。192厦米。横89.6厘米。14行。行27字。额篆书“汉豫州从事尹公铭”8字,仅存“从、铭”二字,存河南鄢陵县孔庙。碑文隶书书风清劲秀逸,流动疏朗,结体内紧外拓,大度宽绰,用笔爽朗中寓沉着,笔画细瘦圆健,字体风格俊逸洒脱,颇具秦小篆之遗风。为汉碑隶书的代表作之一。清王澍评其书云:“汉人隶书,每碑各自一格,莫有同者,大约多以古劲方拙为尚,独《尹宙碑》笔法圆健,于楷为近。”(《虚舟题跋》)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