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去年的换届,一直热衷于进行中小学及大众普及教育的中国书法家协会,终于在展赛上呈现出了这一届书协领导班子的态度。2013年5月,前任书协领导班子做了全国第七届书法新人新作展征稿,截至现在已经整整三个年头。然而,这一届新人展的征稿启示却存在和以往不同的改动,通过文字的比较阅读,在一些细节之处,我们可以发现这一届书协领导班子着力点和他们所面临的现状问题。我们一起分析一下全国第八届书法新人展有所调整之处,及其背后的问题。

1.组委会由中国书协领导组成,地方书协不再参与

与全国第七届书法新人新作展的征稿启示的文字书面上进行对比,会发现:第七届新人展组委会是由中国书协和江苏省书协共同组成的。而此届组委会则由中国书协直属领导组成。这意味着,当地主办方书协不再涉及作品评选活动。从一个角度来讲,以往的出现展赛主办方入展获奖名额“主办地域性”问题会得到缓解。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也意味着中国书协对获奖入展评选对“垄断”。仅仅由书协领导组成的班子进行评选,是否能够促进新的展赛体制的变革是有待进一步观察的。

2.作品内容有要求,注意权威版本

与七届新人展对作品内容要求不同之处,首先体现在对内容的要求上。七届新人展征稿要求中并未涉及到内容的要求,八届新人展征稿要求到首条便是:健康向上的古今诗词、楹联、文、赋等。并特意强调须标出原作者及篇名以及保持内容的相对连贯、完整。不知道此要求是不是受苏主席所书庄子“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等内容的影响而做出的调整。至少在形式上摆出了学术性的姿态。

640全国第十一届书法展现场,观众研究小楷作品

  3.小楷作品最大不能超过138cm,一律竖幅

对于小楷作品的特殊性要求的调整,应该属于前所未有的。往届小楷作品尺幅较大者易入展和获奖,被誉为典型“展览体”的重要分类——“劳动密集型”作品。当届书协似乎也注意到了这种投稿倾向的风气,并以尺寸作为限制条件来进行约束,从工作方向和意图上来讲是好的,然而从效果上来讲却并非完全合理的。因为一幅作品的好与坏的评价标准并非劳动量大或小,劳动量再大,字写的一般那也不应该入展的,同样尺幅很大,若书法格调和水准很高也应该是可以入展的。书协的这一改动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的评判一件高水准的小楷作品,仅仅从表面形式上告诉参展者和大众“我中国书协是看水平不看大小的”,然而真正看水准却并非需要从形式上来进行限定,而是请专业水平含量高的评委就作品水平进行择选,并呈现出高水准的评选结果。

6401每一方印章都是篆刻创作者苦心经营的产物

  4.篆刻入展作提供1方作品,出资方收藏

这一小小的举动却是书协比较有温情的变动。七届征稿启示中明示“评审结束后由组委会通知入展者寄篆刻原石2方参展,原石归承办方所有。”相比“归承办方所有”,本次对于篆刻创作者作品较之前更加尊重,这一点是要为此次展赛点赞。

5.免参评费,每人限投2幅

这届领导班子在体味大众心声方面似乎做了深入工作。不得不说,不管是什么原因,免掉参评费,对于每一位参赛者都是小小的鼓励。

6.入展300名,不设优秀奖

对于八届新人展,书协不再设优秀奖。相比2013年七届新人展而言,少了30位优秀奖。在入展待遇中,七届中30位优秀奖给予10000元奖励的项目变没有了踪迹。想必也是受到当下书画市场状况的影响。另外,少了参评费、评审组委会中没有承办方书协应该也是取消优秀奖的原因。结合上一条,免参评费的规定,却映射出上一届书协评选机制当中出现的某些问题,留给读者思考。

QQ截图20160710111248文字是书法非常重要的部分,然而若以此为限却又是另一个极端

  7.重视文字审读,不鼓励制作拼接

这项规定的调整和改动与文字内容做限定的条款性质是一致的。评审过程和评审结果太过于注重拼贴和太过于限制不让进行拼贴,都是评审组委会对专业水平评审定位不够准确而导致的。近几年展览的“繁盛”和对“展览体”的催生,让很多人都在反对制作形式。然而,专业水平和“拼贴形式”无关,好的作品在具有拼贴形式的纸上是好的,在没有形式的纸上也是好的。同样,水平不好因为拼贴而获奖入展,是评委的问题,而并非作者制作形式而导致的。所以,书协工作着力点如果在寻求高层次专业水准的评委、纯化评审机制等方面,便可以不用大张旗鼓的以“抵制拼贴”来彰显自己的权威性,以及证实自己的专业性来吸引更多人参与活动。

对于文字的审读问题如此重要的强调并非本次亮点,然而长期强调此类规定,倒显得的“矫枉过正”了一些。写错字、文字谬误是书法创作者都会面临的问题,一幅好的作品如果能一笔不错,一文不落固然是好的作品,也是创作者应该养成的好的习惯。然而,有些字误是由异体字或其他原因所造成,就创者本身而言并非学识不够,况且在作品艺术性和专业性上都能达到非常高的水准时,仅仅依据微小的瑕疵而不给予入展获奖机会,相信长期以来,大部分创作者的导向都放在研究字法和内容上,专业水准平庸,展赛作品依旧不能个人风格多样的现状是不能够有所改善的。

故,不妨着力在专业水准上下功夫,面对水平好却有疏漏之处的作品,可以将错误之处一并展示提高给大家,一方面可以体现评委小组的心胸,更能显示出评委们的评选水平。于作者而言必是鼓励且指正,于观众而言必是看到好的作品且引以为鉴。 综上所述,八届新人新作展有新的亮点,也有不够恰当合理之处。作为书协一方面不能仅仅顶着“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帽子而迷失了自己的专业性定位。另一方面,应该强化解决自己自身内部机制矛盾等问题,而不需要专门做某些文字的、口号的调整,使得“人民大众”感觉到似乎书协在改变和调整。

是否有所改变和调整,最终还是由展览整体水平来说话。

相关链接>>

第八届中国书坛新人新作展征稿启事

文/邵嘉平

继砖与砖砚,

最后一个话题是跟大家聊聊砖文化的延续。

砖毕竟是资源有限,现在是一个开发高峰,我记得我刚刚玩的时候是一个良渚文化的高峰,良渚玉器、良渚陶器,每天都有人打电话跟我讲发现了什么,搞得我钱很紧张,所以到后面已经头大了,后来是陶器不要了,只要玉器,再后来是玉器不带工的不要了。砖也是一样,都是旧城改造,老房子猪圈改造,挖出来的,今年已经减少了,减少60-70%。那么只有这么点东西,怎么玩呢?

70330959985124915

有个东西叫拓片。拓片相当于古代的拍照扫描,把砖上的东西复制在纸上。拓片的玩法有很多了,文人在上面提拔写字或者补景,画个梅花等等,画个水仙菖蒲。这一套拓片叫做“永和四十二品”是从永和元年到永和十二年的砖都在里面了,其中永和九年有11个,各种各样的永和九年,现在这样一个永和九年的整砖,价格都至少在1万以上。更好的永和九年,他们卖5万,这个为什么贵呢,因为上面是“永和九年,岁在癸丑”跟王羲之的《兰亭序》第一句是一样的。这一本里面还有一块也是有癸丑的,也要贵一些。

永和九年和永和十年,价值就差好多。还有一个忘记说了,就是砖上的书法,每块都不相同,这个字是怎么出来的,就是当时他们去请当时的书法家,来写几个字,比如“永和九年”,然后做在砖上。这些砖文都是当时当地书法家的一些原作,保存在砖上不会动。那么王羲之是晋永和九年的,说不定哪块砖上的书法就是王羲之写的,当时绍兴就是很小的一个地方,所以绍兴出来砖上面,说不定就有王羲之的字。永和期间的砖很多上面的字都非常漂亮,只是没有落款而已,比如我最喜欢一块永和六年上面的悬针篆。砖上面还有反书,应该是写好之后反刻,这个就是正刻的,字就是反的。

所以这个拓片的市场也是非常大的,我认识一个山东人,就是每天卖拓片,一年赚了200多万。国家规定,一级文物的拓片是二级文物。(问:但是一级文物拿不到啊,怎么会有拓片。答:很多有,以前的博物馆,要做一本书,让谁帮忙去拓片,那么这个人可能就多拓几张,就流出去了。)但是拓片跟实物比起来呢,价值还是差一点。

652103127308153582

说起拓片还有一些小故事。比如说龙门石窟的拓片,宋代拓的和唐代拓的价格差的太大了,那你怎么知道这个是宋代拓的还是唐代拓的呢?这个就是拓片行业里面有个比较卑鄙的一个传统做法。比如一个唐代的人,在龙门石窟刚刚造好就去拓,拓20张,为了保证我这20张是原拓,我就把石窟上的这个字凿掉一个偏旁。那么宋代人去拓的时候,这个字就缺了一个偏旁。那么就能分辨是唐代拓片还是宋代拓片了。那么拓到后面,就越来越少,每个人都去凿掉一点。这个是传统做法,但是有时非常不道德的。但是这个是分辨版本的一个依据。拓片又是一门学问,我也认识几个全国拓片顶尖的,现在都有微信,人家来问我拓片的事情,我就发图片给他们,他们就跟我讲,他们有时也会发一块砖来问我,我要是不懂马上发过去问王老师,几次之后,我也懂了,就不用问别人了。

所以收藏本身就是这么一种积累、被动学习的过程。(问:现在你这个圈子也大了吧,答:现在微信大概4000多人。现在都玩的很专业,各个领域都很精。)特别是砖上的字,老是识不出来,认不出来,只能问这种研究书法、碑帖的人。

所以砖的延续,拓片也是一个很好的延续和形式,拓片是艺术品,不是工艺品,这个差异是非常大的。我到英国去,我跟一个老外交流,说起中国文物,我问他对中国文物的看法,他跟我说,你去看我们国外的中国文物拍卖,你去看“中国古代工艺品拍卖”包括元青花,包括拍1个亿的杯子,都是中国古代工艺品,还有一种“中国古代艺术品拍卖”,老外对工艺品和艺术品都是分的很清楚的。

他们认为中国在文革以前,老外就认定三样东西,文革之后加了一样,他们认为是中国古代艺术品。商代青铜器,青铜器夏商周之后元代宋代都有青铜器,型质都一模一样的,他们认为商代的是艺术品;第二个是南北朝时期到盛唐,中国古代佛造像,而且是石造像,而且是盛唐,中国古代两个佛造像的高潮,一个是北魏,一个是盛唐;第三样是宋瓷(五大窑),除此之外都不是;文革之后又加了一下,是明以前的古画,现在可能明代的画也包含进去了。除了这3+1外,其他都是工艺品。

所以对收藏来说,品级是非常重要的。像砖的话,年代都在2000年以上,第二个砖是金石、五行俱全,而且还有文化的元素,所以胜在这两个方面。(问:那么后期改造之后,对于砖来说价值是升了还是降了?答:对于残砖来说是升了,对于整砖来说是降了。)

20160628 1996

收藏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叫做“流传有序”,我们玩砖都是遵从古人的玩法在玩的,只要他们传承下来的这条线去改,应该都是对的。改砖都是针对残砖,是它的价值的升华。整砖的话为什么说降了,是因为它整砖有无限的可能性,把它改掉就是把它的可能性去掉了。在买玉的时候,又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说老玉比新玉便宜,新玉比子料便宜。明代的一块玉,卖1万,新玉一块2万,子料一块3万,子料买来再去找个大师花2万雕好卖不到3万。为什么道理,就是一块整砖给人无限的想象力,可以是这样,也可以是那样。砚台是不一样的,是建筑构件的一块废料,给他赋予一些文化内涵。

20160628 2359

邵嘉平,1972年生。浙江嘉兴人。号石大夫、三房(一房石、一房砖、一房书)。主编真玩雅集丛书,包括《吴藕汀研究资料集》、《吴藕汀书法四十二品》、《吴藕汀藏阅书目录》、《笑我贩书三编》、《笑我贩书四编》等。

墨池砖砚即将上线~敬请期待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当代书法事业的繁荣发展,聚焦中国书法传承与创新的时代特征,展现新一代书法家的创作面貌,中国书法家协会决定举办“第八届中国书坛新人新作展”。现将征稿有关事项公布如下:

一、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书法家协会承办单位:辽宁省书法家协会 中共大连市委宣传部协办单位:大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大连市书法家协会

二、组织机构:

1、组委会

第八届中国书坛新人新作展组委会由主办单位的有关领导共同组成。

2、评审委员会和监审委员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依据《中国书法家协会评审委员、监审委员产生暂行办法》,组成评审委员会和监审委员会,负责评审和监审工作。

三、征稿要求:

1、投稿范围年满18岁以上中国书协会员的中国公民均可投稿。

2、作品要求

(1)内容:健康向上的古今诗词、楹联、文、赋等(须标出原作者及篇名,附作品释文),提倡自作诗词联赋。书写古代诗文者,应注意使用权威版本,要保持内容的相对连贯、完整。

(2)书法作品请投寄作品原件,书体不限,尺寸为6尺整张以内(高度不超过180cm,宽度不超过97cm),一律为竖式。小字类作品(如小楷)尺寸为4尺整张以内(高度不超过 138cm,宽度不超过69cm),一律为竖式。手卷作品尺寸高度不超过35cm,长度不超过248cm。册页作品尺寸每页高宽不超过40cm,页数不超过12页(手卷、册页作品入展数量不超过总数的百分之六)。作品请勿装裱(册页除外)。不符合尺寸要求者不予评选。

(3)篆刻作品寄印稿6-12方,附两个以上边款,贴在4尺对开的竖式宣纸上。评审结束后由组委会通知入展者寄篆刻原石1方参展,原石展出后由出资方收藏。如不寄原石视为放弃入展资格。

3、投稿数量每位作者可根据自己的专长选择两种书体投稿,每一种书体限投稿一幅,投稿总数不得超过2幅,一次寄出,不接收第二次寄出作品。征稿期间不办理换稿、退稿等事宜。

4、费用此次展览不收参评费,限于人力,恕不退稿。

5、填写信息

(1)请在书法作品背后右下方用铅笔正楷注明:作者真实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常用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固定电话、手机)、作品书体、作品名称。所有投稿作品请一律附释文。

(2)为便于准确登记,及时联系作者,请认真填写《第八届中国书坛新人新作展投稿登记表》、《第八届中国书坛新人新作展投稿作品疑难用字表》(启事后附表格,可复印使用,也可从中国书法家协会网http://www.ccagov.com.cn/下载),连同身份证复印件、作品释文和书写内容使用的版本复印件,随作品一并寄出。

6、书写材料为了评审、装裱、展示的需要,投稿作品应选择高质量专业书画用纸,避免使用易折断、易破损的纸张类材料。

四、评审

1、由中国书法家协会聘请专家组成本次展览评委会,制定评审细则、评审工作流程和评委守则,明确违规的处理办法,阳光公正评审。

2、第八届中国书坛新人新作展评审初步定于2016年10月举行。

3、评审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通过初评、复评,从来稿中评出入围作品360件左右。第二阶段终评,本次展览终评将采取面试方式进行,即对所有入围作者进行现场面试。面试将以投稿参评作品为主,现场指定内容创作作品为辅进行综合评判,最终评选出入展作品300件左右(凡接到面试通知后未按规定时间到场面试者,视为放弃入围资格。面试通过者,中国书协将按国家规定标准给予一定的交通补贴)。评审结束后,及时公示评审结果。

4、本次展览将加大对代笔和抄袭行为的处罚力度:凡经面试确认投稿作品非本人创作或抄袭他人者,三年内不得参加中国书协主办的任何展览,并被列为今后展览必查对象,同时视面试具体情况将结果刊登在中国书协网站及相关专业媒体,或通报其所在团体单位。发现临摹、抄袭已在公开出版物发表的古今作品(含古代碑帖集字、集联),取消入展作品资格,三年内不得参加中国书协主办的任何展览。

5、文字审读:评审中,加强对书写内容、文字正误、篆法、草法的审查。提倡文化内涵,注重文字规范。自作诗文优秀者,在同等艺术水准情况下,优先入展。

6、评审主要考察作者的创作水准,不鼓励制作。凡在形式制作上过度拼接粘贴、染色做旧、故意涂抹等,该作品在评审中将会受到减分影响。

五、展览

展览定于2016年年底在辽宁省大连市举行,届时将展出300件左右的入展作品。

六、出版

展览开幕式之前出版《第八届中国书坛新人新作展作品集》。

七、作者待遇

1、全部入展作者赠送本次展览作品集一册。2、入展作品收藏费每人1000 元(税后)。3、入展作者具备加入中国书法协会的条件之一。4、本次入展作品收藏费在开幕式后一个月内由中国书协向作者支付;证书、展览作品集将在展览开幕后两个月之内寄达作者。

八、征稿日期

本启事自公布之日起征稿,至2016年10月10日结束,以当地邮戳为准,拒收逾期投稿作品。

九、收稿地址

收稿地址: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上海路45号宏孚大厦南一楼新人展征稿办公室邮编:116001联系人:肖海滨,张奇岩电话:0411-82810588

十、其它事项

1、对代笔和抄袭的实名举报长期有效。凡是发现或被举报作者代笔等问题,经组委会核实,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将视情节轻重,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处理。投诉材料请寄:北京市朝阳区北沙滩一号院32号楼B座909 中国书协展览部。邮编:100083 2、所有来稿必须符合本启事要求。 3、凡投稿者视为认同并遵守本启事各项要求。 4、本征稿启事解释权归中国书法家协会。 中国书法家协会 2016年7月8日

image001

“琪心堂”首届隶书班毕业展引言

三个月的时间,比想象中过得还要快。

本以为,这无非只是又一期书法课而已,但其实这里营造出来的氛围俨然已经是一个团结而充满正能量的集体了。

在这个集体里,没有人掉队,没有人懈怠,每个人都付出了极大的热情与努力以及全然的对这个集体的信任,正是这分纯粹带动了每个人超越了最初的自己。

三个月的时间,课程虽已结束,但对于书法一事来讲,只是一个开始。

书法之增益并非朝夕可速达,但至少这第一步我们走的坚实而肯定。不管未来的方向如何,“琪心堂”都将是背后的支持与永不熄灭的灯塔,指引着方向。

三个月,不过百日,知道的不算少,做到的却远不够多。

仅以我们的投入与真诚展示与大家面前,以此契机为推动,书法之路皆将广大,才不负这份初心。

2016年6月于京

.

— — — — — — — — —

.

学员作品展示

.

陈尚诗

image003

简历:陈尚诗,男,生于甘肃,现居陕西西安,从小喜写字,以硬笔为主,近几年开始练习毛笔书写,尤其喜欢汉隶魏碑,希望能在这方面有所收获,愿意结识各方同好之人。

image005

陈尚诗

感言:初识书法,始于板书,在诸多教师中,独语文老师的字让人看的如痴如醉,特别是书写时的状态,感觉老师已经和字融为一体,后来每年过年老爸写春联时要拉纸,叠纸等,因为一写就是一个村子的,很是累人,由此兴趣骤减,但随着年龄愈大,却再次生出喜爱之心,遂提笔开练,闭门造车几年,无甚进步,幸好今年有缘向赵琪老师学习,方才理解一些基础知识,窥得书法之道冰山一角,对于艺术,不敢妄言,唯求写好字,学得古人精髓之一二,足矣。

 

— — — — — — — — —

 

侯广文

image007

简历:风华被掩埋 来自水城东昌 从医数十载 随赵琪老师初习隶书——于增贤斋

image009

侯广文

感想:

翘首以盼

星期五

知道这一周大家都过的好辛苦

白天要努力地工作

晚上的闲暇时间练习写字

努力又执着

缘于心中那份梦想和守望

赵琪老师

在遥远的北京

用诗词般婉转的声音

牵动着我们十二个人的神经

绘声绘色

娓娓动听

一张张作业

各美其美

乱花渐欲迷人眼

一个接着一个的点评

哪里有细节

哪里有失误

哪里是逃避

哪里是追逐

细枝末节

一处处都闪着亮光

那种感受在心灵的美

是心底的共鸣

在我的心中

就是永恒

.

— — — — — — — — —

.

胡涛

image011

简历:胡涛,男,汉族,1984年10月出生,大学文化,河北廊坊人,公务员,现工作并居住于廊坊开发区。

image013

胡涛

感言:我是一个喜欢书法、篆刻、摄影、养鱼、种花的假文艺青年!在我看来,书法,让灵魂沉静。爱上书法,就像走进没有一丁点污染的绿色森林,让人全身从里到外都感到舒爽!书法,让人的灵魂干净、空灵而充实。书法,像一首歌,似一支舞,让人迷醉!

 

— — — — — — — — —

 

姜兆斌

image015

简历:姜兆斌,一九五六年十二月九日,一九八三年第一次在四川省攀枝花市,参加了市书协举办的第一期书法学习班10天,当时学习<<多宝塔碑>>后因出车祸手受伤,没在练习和学习,如今退休在家时间多了,又拿起笔时而写写打发时间,只是休闲为主没有压力和目标,偶然进入墨池,被赵琪老师的隶书和昧力(人品)打动,遂参加隶书学习班学习,收获很大,对书法有了新的认识,提高了欣赏能力,也想坚持学习和练习,这就是我的艺术简历。

image017感言:音乐,是用旋律表达情感,诗人,是用诗句抒发情怀,书法艺术,即然是艺术,一定是用丰富多彩的线条,传达我们对大自然和社会的一种真实感悟,即所为字如其人,只所以每个人的字都不会写得一样,是因为感悟不同,要提高书艺水平就要提高认知和修为,否则,就只能停止不前,坚持学习坚持练习,这是进步的道路,让艺术之美伴我们的生命共同舞蹈,让生活更美好。

 

— — — — — — — — —

.

骆伟雄

image019

简历:骆伟雄,1963年,广州。自幼喜欢笔墨,恢复高考新三届,毕业后从事航海工作,船长。最近才重新拿起笔,尤喜隶书和行书。在琪心堂跟赵琪老师学隶书,开心快乐,收获良多。

image021

骆伟雄

感言:

本人骆伟雄,职业是船长,也就表明在海上度过了不少岁月,现在岸上继续从事相关的安全管理方面工作。自幼喜爱书法,但是在海上的岁月就放弃了,也是最近才重新拿起笔来。

记得我报名时,老师建议选《乙瑛碑》现在觉得选择正确,棱角,方笔运用对我今后书法之路影响深远。

不知不觉,三个月的学习班就快结束了。身为琪心堂一份子(好像是小轩同学起得,太有才了)在这个班中,我感到非常开心和荣幸。至目前为止,不管多忙都腾出时间,从未漏掉一节课,老师每周课程安排的内容满满,唯恐错过。更主要是老师的课,就是一顿大餐,听老师娓娓道来,确实是享受。跟赵琪老师学习隶书,时间短,但收获却不少。

在此之前,接触过书法,确切地说,拿起笔写过字,爱好而已,都是非系统的涂鸦,没有接收过正规的训练。

学习碑帖,重要的就是从点画、结构用笔上和气质去寻找古人的痕迹。历来的书法大家都很重视,老师是这么讲和给我们示范的。

临帖,必须做到眼到,手到和心到,眼睛看要认真、细致,一点一划,字形结构,中宫等等;手到就是多写,每天坚持一定数量的练习,保证量足够,手控制能力,才能量变到质变。心到,读贴,读它的变化,甚至于它的气息,更重要安静下来,进入状态,与古人对话。

理论与实际操作要懂得融汇,才有进步。“横平竖直”“方整”是:隶书的基本功。老师的点拨,为我打开了一扇大门。诚然,如继续自学摸索,可能在歧途上越走越远。

“果敢、肯定”,行笔动作必须一气呵成。整个动作就像打太极一样,动作要有节奏,要合于自然。笔要留得住,杀进纸去,用笔尤其要注意起笔和收笔。运笔,感觉四力相互作用,线条有呼吸感,才有生命力。

不是说,三个月就能成为书法家或者取得辉煌成就,但是,老师的引导和指点:起码我是走在正道上了,正确的航向上,并将坚持下去。

学习书法,也是学习做人,练习书法就是磨练自我性格,提升人格品味,练字唯练心矣。老师教书育人的理念常常融入课堂中,书法,找到一位好老师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只是短短的三个月,但足以让我受益匪浅,享用终生!再一次谢谢老师!

 

— — — — — — — — —

 

龙舒维

image023

简历:龙舒维,男,51岁,广东湛江人。1991年 财政专业毕业从事企业会计工作,2000年企业倒闭后下海经商,现于裕达建工集团耒阳金汇城项目部担任财务总监一职。学书时间较长,师承颜、米、王,2016年成为墨池学院。赵琪隶书班成员,主攻行隶。

image025

龙舒维

摒弃江湖习气──参加赵琪书法班偶得

我十分荣幸参加了墨池学院赵琪隶书班学习,仅三个月,得益不少。我学书时间较长,但几乎也没有这样系统的学习过。平时除了偶尔临帖外,乱写乱画的多,想当然地创作,虽然在朋友、同学、亲邻中赞誉不断,但满是江湖习气,对书法的理解大相径庭。

虽然是网络授课,同样听得清楚明白,一点一滴地学,一笔一画地写。按老师的指引有步骤地完成作业,我以前也参加过其他学习班,看过些视频,但从来没有人告诉我:执笔“虎口要圆,掌心要空,笔杆要(垂)直……”这最基本的方法,我一直没掌握,以为貌似良好的作品,也没经地起推敲,因为我以前书写的线条都较扁,即使下了功夫,也没真正的圆起来。

其二,我之江湖习气表现在“涂鸦”。行外人看来,下笔有“神”,“唰”“唰”地写,也没讲究笔法,结字,甚至墨色。只要“构图”好看,就好像表达了书法的艺术美…..。

隶书班学习时间虽然不长,但老师授课细致入微。包括执笔、起笔、收笔、行笔、临帖、创作等,每一点滴都十分严格要求,包括一些不起眼的小问题,也从未放过。重点、疑点重复地强调,不厌其烦地讲解。从基础学起,严谨对待每一笔一画。老师讲了好多好多,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但自己还得慢慢消化,不断积累、增加对书法上的认知和见解,努力地摒弃江湖习气,改变自我,不断完善。

至此,千言万语,只说一句: 感谢老师! 感谢墨池!

 

— — — — — — — — —

 

韦诤

image027

簡歷,韦诤,男,1979年出生於廣西南寧,西南大學畢業。2014年開始練習書法,主要練習伊秉綬隸書。特別愛好書法,希望自己能堅持下去!

image029

感言:迷上書法,是近三年內的事情!在廣西南寧有幸碰到一個啓蒙老師,開始學習書法!我不是一個安分守己的學生,一直沒有按老师的要求堅持練習!期間,看到自己喜歡的風格的書法經典也抽時間瞎畫畫。只要是有關書法的東西,自己就關注!就這樣玩著過了兩年多!好像也能拿著毛筆寫字了,可是就是不喜歡自己的字!於是,很痛苦!知道書法真不是一日之功!需要長時間的個人沉澱!今年,在趙琪老师門下學習漢碑三個月,可以說受益匪淺!更明白自己和未來書法之路該如何堅持!平靜自己,放下慾望,學習古人!

 

— — — — — — — — —

 

王玉豪

image031

简介:文子,北京人,非典型九零后,喜书画,与古为徒。

image033

班长()

感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与赵师习字的时日就在指尖匆匆溜走了,三个月的习隶时间充实而欣喜。因每周的课程和作业而充实,为每日的习书所得而欣喜。然而,也深知自己现在只是一知半解、蹒跚学步的阶段,唯有静下心去,踏实临帖,消化吸收,才不负赵师所授。切切。

 

— — — — — — — — —

 

严齐洲

image035

简历:严齐洲,男,出生在湘中之湄水中游一个叫石山背底的小山村。自幼在父辈的熏陶下习书练字,走进军营后,在紧张的训练之余,偶也胡乱涂鸦,虽提高不快,但也乐此不疲。

image037

严齐洲

感言:书法既要展示个性和心性,更应体现品性和血性。

 

— — — — — — — — —

.

宣向阳

image039

简介:1971生,唐山市人,铁路工作,高中开始喜欢书法,上班后有一时期从事宣传工作,写标语,办板报,并开始练习书法,没有老师指点,自己摸索了几年,没有什么进步,后来工作变动,放弃了十几年,但是对于书法的爱却越来越浓厚,2016重新拾起来,并报名参加了赵琪老师的书法班,临习史晨碑至今,希望自己经过专业老师指引,能够走上正确的道路,不敢妄谈成绩,只要学书不要枉费时日。

image041

宣向阳

感言:

在偶然间遇到了你

去年十月开始练字,重新拾起来十几年没练过的书法,搜索练字软件的时候,那一句“让写字不再是孤单的修行”吸引我进入了墨池,在这里浓浓的艺术气氛让我流连。不经意间,看到了一个骑摩托去西藏的女书法家的帖子,深深吸引了我:古朴,雄浑的隶书、机车的轰鸣与纤弱的美女,自然统一在侠骨柔情的的一个画面里,这让我义然加入了“赵琪隶书班”。

每周五的课是我最期待事情,清脆圆润的声音,朴实无华的内容,轻松愉悦的气氛,让我逐步领悟到了书法的一些道理,点划在这里不再是没有生命的线条,气息,韵律,阴阳被赋予在每个笔画中,在我情绪低落时,赵老师和同学的鼓励让我倍感温暖,找回自信,重新拿起了笔,继续坚持下去。

这个集体是由一群来自天南海北的书法爱好者组成,大家平时交流书法,谈天说地,相互成为朋友,在一次闲谈中,老师提出给这班集体起个名字,我随口说出了琪心堂这个名字,用了老师的名字,希望大家齐心合力把字练好,得到大家一致认可,统一制作了引首章,各种交流让大家的友谊越来越深,以至于又成立了社团,大家真心希望这种友谊长久下去,琪心堂不断壮大。

三个月快结束了,我得到的不仅仅是书法上的进步,而且结识了一群朋友,书法班快结束了,但是学书的历程刚刚开始,但是有了赵老师,有了琪心堂,今后的路感觉一下踏实了。

用一句话概括这次赵琪隶书班的学习就是:在偶然间遇到了正确的人,说出了一个难忘的名字。这次书法上的偶遇也让我的人生悄然蜕变……

祝赵琪老师和同学们的书法之路越走越宽……

 

— — — — — — — — —

 

张君茂

image043

简历:籍贯,云南省巍山县,现居大理市。1965年出生,1988年毕业于云南工学院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毕业分配至云南建设学校(原大理城乡建设学校)工作至今。业余爱好羽毛球及书法,都没有好的水平,只是享受快乐!学习书法认真临帖是在2012年,那时候姑娘在大理一中读书,晚上去陪她在外面租房子住,因为房子里没电视及网络,就开始临帖,先临柳公权神策军碑,玄秘塔碑。以后爱上赵孟頫,临过杭州神福观记,千字文,归去来辞(晚期),天冠山题咏。但不得其法,没有成绩。幸好遇到赵琪老师办隶书班,学到了不少东西。感谢老师给我领上正确道路,我用信心走下去。

image045

感言:

因为,喜爱书法,一直 在墨池里盘桓。 我临过柳体,也临过赵体行书。但我更喜欢隶书,喜欢隶书的磅礴气势,喜欢古朴不张扬。梦想自己有一天也等能写出一手隶书,苦于书法基础不好,一直不敢动手临隶书。当看到赵琪老师开办隶书班时,我被赵老师的作品所震撼,这就是理想中的书法,于是我马上报了名 。知道自己缺乏系统的书法知识,担心跟不上丢面子,开课前一个星期,我买了本隶书教程先鼓捣起来,但不知任何下手,连笔画顺序也不清楚,不用说字等。开课后忐忑的心情很快紧

张的练习取代,赵老师的鼓励让我们有信心去努力。慢慢的知道了中宫要紧,压缩字内空间。提笔字多笔画字,不要片,不要肉。起笔切一下,雁尾不要翘,不要尖。等等,不知不觉三个月很快过去,自己确实能写隶书了,只是写得还不满意。总有地方没有写出自己想要的效果。有的是认识得到,而手上做不到。有的是看不到,认识不到。还需要大量的长时间练习,正如古人云:学而知不足。我知道,学习书法,回是很长很长的过程,也许就是一辈子。更会可能因此淡出朋友圈,做个孤独的人,但有什么能比做自己喜欢的事更快乐呢。最后,借先贤左宗棠一句话激励自己也与同道们共勉:慎交游,勤耕读。读根本,去浮华。

 

— — — — — — — — —

 

朱远祥

image047

简介:朱远祥,墨池用名:朱墨染,男,55,祖籍安徽无为县人。

自青年时代练书法已有三十余载,练过正楷,行草,篆书,甲骨和隶书,然终究不敢登堂忘称,幸遇墨池赵琪老师辛勤教正,使我的书法得走正统。

感谢支持和指教我的老师和墨友们!谢谢!!

image049

感言:自幼酷爱书法,然只以碑帖光盘为师教,苦磨严熬,收益甚微,习性顽疾颇生,寻书法教材无数,不适所从…。

在墨池隶书班赵琪老师孜孜不倦的诚挚教学指导下,使我对书法之美有了新的认识…,目前虽不能说成功,但自己感觉隶书基本扎实了不少。在此让我再次说声…谢谢赵琪老师!

书法之路虽艰辛,我将永远走到底,书法之门虽寒楚,我将终生拜会!

 

△  △  △

 

赵琪老师为琪心堂题字

image051

丙申之春,吾辈聚首墨池习隶,以求书艺有所增进。师者,北平赵琪也,温润亦有豪杰之气,吾辈心向往之。是日也,随谈学堂事宜,乐安散人谓之曰琪心堂,众皆大欢喜。琪,玉属也,故有玉之五德。琪心,无个人之计较,有齐心之意,习书之德亦深谙其中。吾辈以琪心堂自居,而以其深意为吾辈习书之所求。

 

琪心堂铜印

image053

image054

 

琪心堂墨痕

image059

sdr

image061

image058

 

 

 

 

 

image057

首届学生毕业作品展

墨池学院任丘张强讲堂

001-张强
五方书社导师·任丘张强 “清正大雅文”艺术思想倡导者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国防大学美术创作员 北京市海淀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北京皇城上品美术馆副馆长

任丘张强为五方书社题写社名

任丘张强为五方书社题写社名

四海来聚,书德为中。

无妨无忌,其乐融融。

欲动笔墨,五字为宗。

清正大雅,更兼文风。

五湖八方,众志成城。

五方书社,响彻霓虹。

✿ ✿ ✿

毕业学员 作品展示

戴迎

戴迎
导师评语:戴迎是我们班的美女大姐,上海滴。她为艺执着之情我辈不及,笔下颇具江南风雅,于柔美之中日显风骨。
临孟法师碑——狠了心打了张四尺宣格子,5.5㎝见方264格,三小时一气完成,猛练中锋用笔。
临孟法师碑——狠了心打了张四尺宣格子,5.5㎝见方264格,三小时一气完成,猛练中锋用笔。

005-戴迎临作局部

006-戴迎临作局部

dav

 

❀   ❀   ❀

王秋霞

【王秋霞】导师评语:秋霞是创作班的班长,我觉得她就像电影里面的阿甘,做事认真执着,特坚定。学书也是有板有眼,不弄小聪明,只求日有所进,写一手古雅静穆的小楷,不得了!
导师评语:秋霞是创作班的班长,我觉得她就像电影里面的阿甘,做事认真执着,特坚定。学书也是有板有眼,不弄小聪明,只求日有所进,写一手古雅静穆的小楷,不得了!
009-秋霞临作
临作,钟繇宣示表。
010-秋霞创作
创作,苏轼文章四篇。

011-秋霞创作局部

012-秋霞创作局部

 

❀  ❀  ❀

韩杰

【韩杰】导师评语:韩杰是个坏小子,成天光逗贫,聪明得很,大家喜欢。作品不轻易示人,拿出来总是挺好。就是太懒,该打。
导师评语:韩杰是个坏小子,成天光逗贫,聪明得很,大家喜欢。作品不轻易示人,拿出来总是挺好。就是太懒,该打。
014-韩杰创作
创作,凤求凰。

015-韩杰创作局部

 

❀  ❀  ❀

阮迎春

【阮迎春】导师评语:阮迎春,绍兴女子。懂情趣,艺术才华横溢。说话直、傻,颇有人缘。笔下小楷直接江左风流,不可等闲视之。
导师评语:阮迎春,绍兴女子。懂情趣,艺术才华横溢。说话直、傻,颇有人缘。笔下小楷直接江左风流,不可等闲视之。
倪瓒,以画驰名,字亦绝尘,元四家之一,隐士,此为画中题作,感受他的超逸高洁。
倪瓒,以画驰名,字亦绝尘,元四家之一,隐士,此为画中题作,感受他的超逸高洁。
录卞之琳现代诗,无题五首。愿其中的诗言片语能流入你心底。
录卞之琳现代诗,无题五首。愿其中的诗言片语能流入你心底。

 

❀ ❀ ❀

庞海良

【庞海良】导师评语:海良从不跟老婆说瞎话,和同学们更是坦诚,山东汉子的优良品质都体现在了他一人身上。书法工北碑,喜欢诗词,豪放中不乏情调。
【庞海良】导师评语:海良从不跟老婆说瞎话,和同学们更是坦诚,山东汉子的优良品质都体现在了他一人身上。书法工北碑,喜欢诗词,豪放中不乏情调。
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结网。好好临帖,感受张猛龙的方笔。
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结网。好好临帖,感受张猛龙的方笔。
创作,桃花源记。
创作,桃花源记。

 

❀ ❀ ❀

吕永军

【吕永军】导师评语:永军与我是任丘同乡,妙手文章时出机杼,颇为博才。精中医,工书法,宁静之中动辄千字。做事不达目的不罢休。言语诙谐,与迎春同学是说相声的好搭挡。
导师评语:永军与我是任丘同乡,妙手文章时出机杼,颇为博才。精中医,工书法,宁静之中动辄千字。做事不达目的不罢休。言语诙谐,与迎春同学是说相声的好搭挡。
临作,节临龙藏寺碑。
临作,节临龙藏寺碑。
创作,六条屏。伤寒论序。
创作,六条屏。伤寒论序。

025-永军创作局部

 

❀ ❀ ❀

杨文团

【杨文团】导师评语:文团是内蒙人,是汉家文化的忠实传承者,书法家。把北碑写的温文尔雅,一派儒者之风,正在勇猛精进。
导师评语:文团是内蒙人,是汉家文化的忠实传承者,书法家。把北碑写的温文尔雅,一派儒者之风,正在勇猛精进。
通临虞世南孔子庙堂碑,原大临写每字2厘米左右。
通临虞世南孔子庙堂碑,原大临写每字2厘米左右。

028-文团临作局部

创作楷书,用魏碑的笔法整合唐楷的结字。书写内容为唐代张彦远法书要录。
创作楷书,用魏碑的笔法整合唐楷的结字。书写内容为唐代张彦远法书要录。

030-文团创作局部

031-文团创作局部

 

❀ ❀ ❀

李宁

【李宁】导师评语:李宁平时言语不多,但心中有数,江苏人就这样,是个成事的人。于书法也是如此,每次拿出作业来总是吓我一跳:多、好!是个书法家的材料。网上有句话“能动手咱就别吵吵”,正好适用于李宁!
导师评语:李宁平时言语不多,但心中有数,江苏人就这样,是个成事的人。于书法也是如此,每次拿出作业来总是吓我一跳:多、好!是个书法家的材料。网上有句话“能动手咱就别吵吵”,正好适用于李宁!
临龙藏寺。
临龙藏寺。

034-李宁临作局部

035-李宁临作局部

创作,抄中庸句。
创作,抄中庸句。

037-李宁创作局部

038-李宁创作局部

 

❀ ❀ ❀

叶永康

【叶永康】导师评语:永康在一口浓重的广东话中夹带着侠气,工书法。笔下颇具民国范儿,雄强、自如,举重若轻,无心胸之辈万难至此!
导师评语:永康在一口浓重的广东话中夹带着侠气,工书法。笔下颇具民国范儿,雄强、自如,举重若轻,无心胸之辈万难至此!
临作,始平公
临作,始平公
创作,条幅
创作,条幅

 

❀ ❀ ❀

倪方云

【倪方云】导师评语:方云工北碑书法,颇具灵秀之气,有变通能力,取法不薄今人爱古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不乏时代感。他正在沉静深入。
导师评语:方云工北碑书法,颇具灵秀之气,有变通能力,取法不薄今人爱古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不乏时代感。他正在沉静深入。
临作,魏碑。
临作,魏碑。

044-方云临作局部

045-方云临作局部

 

❀ ❀ ❀

张志明

【张志明】导师评语:志明耿介,好文笔,颇具中国文人风气。笔墨直取东汉,沉静古雅,简净灵秀。
导师评语:志明耿介,好文笔,颇具中国文人风气。笔墨直取东汉,沉静古雅,简净灵秀。
临礼器碑阳面,基本按原碑尺寸还原碑样,临作高2.3米,宽49厘米,字的株距和行距也基本按原碑尺寸完成。
临礼器碑阳面,基本按原碑尺寸还原碑样,临作高2.3米,宽49厘米,字的株距和行距也基本按原碑尺寸完成。

048-志明临作局部

049-志明临作局部

 

❀ ❀ ❀

冯维平

【冯维平】导师评语:在我印象当中海南的传统文化氛围不太好,难得还有个忠实的书法追随者冯维平。她痴迷二王,在不断的技法规范中日显简远之致。
导师评语:在我印象当中海南的传统文化氛围不太好,难得还有个忠实的书法追随者冯维平。她痴迷二王,在不断的技法规范中日显简远之致。
临作,王羲之官奴贴。
临作,王羲之官奴贴。

 

❀ ❀ ❀

凌云

【凌云】导师评语:凌云,上海女子,临帖班班长,有灵气,擅文章。她的艺术审美被浓浓的哲学思想所笼罩,这是和她的年龄极不相符的。她的书法作品深沉、静穆、古雅,这哪像出自一位女子之手?我不理解!
导师评语:凌云,上海女子,临帖班班长,有灵气,擅文章。她的艺术审美被浓浓的哲学思想所笼罩,这是和她的年龄极不相符的。她的书法作品深沉、静穆、古雅,这哪像出自一位女子之手?我不理解!
创作,老子道经章节。以颜家庙笔法创作,为掌握颜家庙纂籀笔法,加练石门颂以期古拙遒劲线条,但路漫漫兮,还需勤练不辍。
创作,老子道经章节。以颜家庙笔法创作,为掌握颜家庙纂籀笔法,加练石门颂以期古拙遒劲线条,但路漫漫兮,还需勤练不辍。
创作,清沈复浮生六记章节。全文200余字,以颜真卿多宝塔笔法临创,历时两周,前后八稿,反以第七稿为最佳。经此自觉对多宝塔了解更甚,自此不怵多字临创,反觉此法或可成为书道进益之法。
创作,清沈复浮生六记章节。全文200余字,以颜真卿多宝塔笔法临创,历时两周,前后八稿,反以第七稿为最佳。经此自觉对多宝塔了解更甚,自此不怵多字临创,反觉此法或可成为书道进益之法。

055-凌云创作局部

056-凌云创作局部

 

▁▂▃▄▅▆▇█▇▆▅▄▃▂▁

结 语

以上这些书法作品是我的部分学生写的。他们为人正派,德艺兼修,对书法艺术有着如火的激情和夸父的执着。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能存在这样一个默默传播着我们的中国文化的群体体令我感动不已。他们习字修心,不求闻达,让线条在纯净中流淌,在宁静中还以书法本来面目,这才是真正的艺术啊!我们这个集体拉家常、谈艺术,互无猜忌,其乐融融,在快乐中你追我赶,书法勇猛精进。还是那句话“在这里我很享受!”

这些作品还很稚嫩,大家多批评!下期再见。

任丘张强于北京西山下

057-五方书社

文/邵嘉平

我比较喜欢收藏,我介入收藏是十多年前,涉及种类比较复杂。但现在做什么都要讲究专业,所以我现在有几个收藏主题(在之前跟范老师的交流中,得出一个结论,我是号三房):一房石头,一房砖头,一房书。砖在我所有的藏品中算是比较大的一个种类。今天我就来跟大家聊聊砖,分三个方面,一是砖,二是砖砚、三是砖的延生。

此处,先跟大家探讨一、二。

435590320066095439

聊到砖,一般都是从“秦砖汉瓦”开始聊起的,特别是搞建筑的,因为砖的本质就是建筑材料。我们现在收藏的砖,是一种古砖,我收藏砖的年代,大概是从东汉开始到两晋南北朝。我为什么收藏这一段时间的砖呢?这里面有几个的原因:

第一个,秦代的砖就比较出名,而我们收藏看中的砖上面的文字。今天我带来了三个砖,按砖上文字角度分类来说,基本上是有三大类。一大类是年号砖,这块是“永和九年”年号砖,“永和九年”就是和《兰亭序》同一年的砖,这是砖里面的明星砖,年纪是公元353年。第二类是吉语砖,就是砖上面刻了一些吉祥的语言。吉语砖我们看到比较多的是“万岁不败”、“宜君高官”、“崇高”、“阳遂富贵”、“长寿安乐”等等,表达人们对一些美好的祝愿。第三类是画像砖,像这块就是三龙砖,是汉代的,汉安二年出,汉安二年的砖非常少。秦代的、西汉的砖,砖上基本以纹饰为主,浙江出现比较好的文字、画像,是从东汉开始。所以我们玩砖,基本上是从东汉的砖开始。

问:那么这个量大吗?–答:一种砖,总量大概在300块左右。现在砖的来源,基本上是两种,一种是拆老房子,特别是湖州地区,一幢一幢的老房子,现在已经拆的差不多了。这个就跟以前玩玉的去新疆买老房子一样的,用新房子来跟他们换老房子,再把老房子拆掉。因为以前老房子里面都有和田玉的,所谓玉石玉石,玉就是石头。砖也是一种建筑材料,这些都是造房子的。新疆和田去拆老房子,这个办法是温州人想出来的,只要这个老房子里有和田玉,哪怕只有一块,那么这个钱很快就赚回来了。砖也是一样的,砖也是一种建筑构件,有墓砖、庙砖、塔砖,有城墙砖,有各种各样的用途。基本上,我们一块砖的存世量,大概一个品种有300块。当然个别的量大的也有。砖很奇怪,300块中好砖很少,达到像这块这个字口的,大概也就是30块。

35533400630877666

我们现在玩的是浙江砖。从区域来说,浙江出砖,河南也出砖、四川也出砖,很多地区都出砖。

20160628 1278

 

为什么我们玩砖呢?这就是我们今天的第二个主题

——砖砚。

从玩的角度来说,都是以浙江砖为主在玩。这里面有好几个硬性的优势。

第一个,是浙江砖的大小。其他地方的砖,体量都很大,没有办法玩。浙江砖的长度基本上是在32*16CM,厚度是在4.5~5.5公分左右,80%以上的砖是这样。我们适合把这个砖改成我们可以玩的。

第二个,是砖的质地。比如我们现在造房子的95砖,松、杂质多,这种砖基本上是淘一遍就进窑去烧了。那么2000年以前那个时候做砖,都是千锤百炼,一块砖要淘上十遍二十遍。文房四宝之一的砚台,砚台有四大名砚洮河砚、端砚、歙砚、澄泥砚,其中的洮河砚、端砚、歙砚,他们都是石头,石头的密度和质地适合做砚,砚台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能够磨墨、出墨。但其中的澄泥砚他不是石头,是一种泥烧成的,制作工艺跟砖差不多。我们把浙江砖剖开来,可以看到它里面的材质跟澄泥砚是差不多的,它也能出墨。我也拿过江西砖、河南砖、四川砖都来做过砚台。

因为我是四不会(不会写字,不会画画,不会做拓片、不会篆刻),我给书法的朋友去玩,他们用过后说,其他地方的砖做出来的效果,别说是发墨了,就是用毛笔蘸蘸,墨汁都要吸进砚台里面去,所以只有这个浙江砖才能做砖砚。在拍卖会上能看到的老砖砚(砖砚制作的时间是老的,为准)拍卖价格都在5万以上,而且这些砖砚用的砖基本都是我们浙江砖。在拍卖会上,只要制作时间是在解放以前的,价格都不会低于几万元,有些高的甚至还能拍到几十万(当然这个里面还有一些文化的注入)。从宋代开始,全国各地玩砖的,基本上都是玩浙江砖。因为它有大小上的优势、质地上的优势,你可以看到它的搅泥,就是淘洗多遍留下的印记。

这种工艺在两晋以后,什么时候又出现过呢?明清时候的京砖!明清时候的皇帝让造办处来烧一些这样的砖,皇宫里面也不是全部都铺这个砖,而是在重要地方铺一点这个砖。京砖都是有尺寸的,用我们现在的度量来说,是55厘米见方一个尺寸,66厘米见方一个尺寸,到了晚清,也有70几厘米见方的尺寸,这个时候的砖的工艺又达到了2000年前这个程度。

除了浙江之外,也不是说其他地方就没有出过好砖,也有好砖的。比如说是在南北朝时候的邺城就出过。邺城是个古都,邺城也是个出造像的比较重要的地方。我也买过一些,但是还是没有浙江砖好。还有一种名砖,号称一砖难求,我也没有见过实物,记录这个砖很好,据说是以前曹操建铜雀台的砖,但是现在也没有见过说哪一块砖是当年铜雀台的砖,都没有认定。邺砖是很好认定的(因为邺城是个佛都,所以它的砖上面都是宗教的题材,夜叉、飞天,纹饰好多都是忍冬纹),今天没带来,改天可以去我办公室看。浙江省是普遍有好砖,其他地方的砖是难得有好砖。这个肯定是跟土,跟水质有关。

20160628 005

秦砖汉瓦,我再说一下瓦。瓦是以西安地区为主,从去年/今年上半年的价格看瓦一直比砖贵。瓦都是宫殿上的,所以瓦的价格一直比砖贵,以前是贵很多,现在砖的价格追上来了,砖的价格基本上跟中等的瓦的价格是持平的。以前我没有做过统计,觉得瓦的品种肯定是很少的,最近西安出了本书,我点了一下,上面瓦的拓片种类也有500多种,证明瓦的品种也是很多的。我要讲我们浙江砖的品种也是非常多。瓦的基地主要是西安,我们浙江砖的产地主要是绍兴和湖州,浙东砖和浙西砖。

第一个主题是砖是一种建筑材料,第二个主题是讲玩砖。那么我们为什么玩砖呢?我一个朋友说,以前我去买砖,人家要排着队请我吃饭让我买他们的砖,现在我要去买砖,我要请他们吃饭,让他们把砖卖给我。这个就是证明,砖的价值在上去。另外一个是,砖好玩。从玩砖的记录开始,据现在能查到的,要开始于宋代,王安石、欧阳修,他们的文字里面留下了很多砖砚的记录。上一个高潮是在清中期到民国时候,期间出现了大量名家。比如鲁迅,鲁迅是绍兴人,他对砖砚是很着迷的。

20160628 2367

 

砖里面有两块是最明星的,一个是“永和九年”,“永和九年”是因为王羲之《兰亭序》,一块是南朝的梁“大同十一年”,“大同十一年”有名就是因为鲁迅。鲁迅出过一本砖录叫《俟堂专文》,这本砖录一共发行了500册,我公司有一本,是我北京一个朋友叫我帮忙修复的。这本砖录并没有出版,是五几年的时候鲁迅博物馆出的,里面收录了鲁迅收藏、整理的一些砖,前面有很多文字,都是手稿,都是鲁迅自己写的。

鲁迅最看重的一块砖就是“大同十一年”,这块砖现在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在鲁迅博物馆里面。这块砖有很多故事,鲁迅逃出来唯一带的,就是这块“大同十一年”的砖;鲁迅和他弟弟之间有一些故事也是因为这块砖引发的。但是现在“永和九年”要比“大同十一年”热,为什么呢?永和总共有12年,大同也是12年,“永和九年”我见过的总共有16个版子,“大同十一年”有人说2个版子,但其实就是一个坑里的两种,字迹上略有差异,实际上我认为是只有1个版子。从物以稀为贵来说,“大同十一年”肯定要贵。

因为王羲之对写书法的人来说就是圣人,所以他们对“永和九年”追捧的不得了,所以再多的“永和九年”都是一卖而空,总量的话其实也不多的,300*16也就4000多块砖,中国目前有多少人在收藏,有些人一个人收藏了20块,他也不嫌多的,都是因为这样的心态在藏砖。

20160628 1996

说到玩砖的人,鲁迅是一个非常痴迷的人,还有吴昌硕,嘉兴的张廷济,湖州的陆心源,都是很痴迷的人。从记录上看,在宋代就开始把砖改成砚的,真正的高潮是在清中期之后,出现了一帮人连续不断出现了一群人,他们都是当时比较顶尖的文人、金石学家。插一个话题,我对砖的理解。砖是五行俱全的,金木水火土都在这一块砖里。砖是土和水做的,通过木和火来烧的,烧出来之后是金石。评判一件艺术品好,我们会说“这件艺术品有金石气”,什么是金石气,可能大家都不太明白,但是金石气的反义词是“脂粉气”,“脂粉气”大家都能理解,就是俗气,很软。

一块砖是金木水火土五行俱全,而且现在的金石学又开始大热了,距上一个高潮之后(清中期到民国)现在又是一个高潮。我在微信上卖砖,从去年11月开始,我收藏砖十几年,没有卖过,因为我不知道卖给谁去,所以我要感谢微信,我一开始放了两块砖上去,结果被他们一下子秒杀掉了。现在我每天发,照样全部卖掉。我是支持东西一定要交流,打个比方,你有1万元,去拍卖会上买一个碗,你有十万,也是买个碗,你有100万也是买个碗,1000万也是一个碗,一个亿也是一个碗,在收藏面前任何人都是穷人,你不要以为你今天卖了2000万你就是富人,其实就是一个碗。

从收藏的角度来说,交流让你有一个自我修整、被动学习的一个过程,十年前我买的东西,我现在去看看,就觉得规格、品格和我现在不太搭了。所以我就选择出掉他,就放到微信上去销售掉。就是这么一个过程,交易赚不赚钱是不重要的,最大的作用是证明你的眼光是不是准,如果你发出去很多人问价,很多人关注,就是一个证明。

收藏有句话,叫做“过眼即拥有”,就是说不可能所有东西都藏在手上的,范老师跟我说过一个句话,叫“资料要集中,藏品要分散”,就是说所有的东西,资料是越集中越好,藏品是越分散越好。我喜欢吴藕汀,我帮吴藕汀出过很多书,包括上一本是《藏阅书目录》,因为他的所有书都卖给了我,卖给我之后,我花了9个月时间出了这本书之后,他的书我都卖掉了。因为我觉得在我手上集中过了,我已经留下了痕迹,我把这些书目也整理过了,基本上我该看的也都看了一遍,包括这些书法集,曾经一度也都集中在我手上,里面一共是42张,此时此刻1/3也都已经出掉了,因为我觉得流通是好事,就比如现在你们手上每人有一张吴藕汀,那跟你们讲吴藕汀你们还要兴奋5倍。

收藏还有一个很奇怪的事情,这个我问过很多人,很多人答案都是一样的,今天一个杯子一个鸡缸杯,你看了之后会说的一句话是“恩,真好”,但是如果说这个杯子你投了1万块钱,那你拿着这个杯子手都要发抖的。这个东西你是否花了钱,那是完全不一样的。

20160628 1997

刚刚路上有个宁波的人问我,说“你玩砖玩的时间也不是很久,那你对砖那么了解经验是什么?是不是有什么大老师大的行家在带你?”。我第一块砖是09年买的,范老师博客上有记录,当中陆陆续续在买。我回答他,我说“没有,我的经验只有四个字:多买、看书”。因为你花了钱去买,你就会全身心投入,因为收藏就是一个被动学习的过程,我书架上大概有7、8个书架的书都是放满的,这些书大部分是工具书,这些书我平时是不会去翻它一眼的,很多书我买来翻都还没有翻过,那这些书要来干嘛的?就是哪一天你买了一件东西,你要去了解它的时候,那这些书就有用处了,可能这本书上没有,这本书上有。有些书我从美国买回来,花了7000、8000美金,其实可能就是比我其他的书多了五张图,这7000、8000说到底就是买这五张图。所以我的书都是工具书,一辈子我可能就是用一次,但是哪怕用一次,我也觉得是值了。

现在砖砚在价格上是涨了5-10倍不止,因为金石大热。“乱世黄金,盛世收藏”,现在我们这个时代,我是72年出生的,我觉得出生在这个年代我觉得非常幸运。因为小时候那种2000年没怎么变过的时代我也经历了,现在这种日新月异我也经历了。我刚刚工作的时候,我就想,这辈子我拥有一辆桑塔纳我觉得我都满足了,现在你想想,我车子都换了多少辆了。但是现在这种汽车已经不是追求,还是收藏。在收藏面前没有巨人,过眼即拥有。现在哪些人在玩金石呢,在我接触的人当中,首先篆刻、书法、绘画,还有把砖改成的壶承。问我买过砖的人,我稍微统计一下,30多个是西泠印社的,有几个都是大家,刻图章好几万块钱。

20160628 1995

 

把文化注入到砖里,最早就是砚台。我也不会做砚台,我就是设计好,在湖州、嘉兴、绍兴地方去找会做砚台的人,每个人我都让他们做过,比较比较看看谁做得好。有些人的做得好,但是后道处理不行,有些人是做的不好,但是后道处理好,我就这个人做好再拿去另一个人那边做后道,我就麻烦点,但是保证品质。现在我设计一些东西,砚台是比较传统的。春天的时候,嘉兴的文化人喜欢养菖蒲,菖蒲的话也需要一个载体,以前是瓷器啊紫砂啊,现在我把这些砖挖成菖蒲盆,这些砖基本上都是残砖,有断裂的。

最近我又在想,季节过来,菖蒲盆不好卖了,我就改成印章盒,里面可以放印章,他们觉得也很好。或者做成壶承,放个紫砂壶、铁壶,都很好的,这个我处理过之后不怕冷不怕热的,开水冷水都可以浇。我宜兴有一个朋友,他自己是做紫砂壶的,他做一把紫砂壶要2万以上,那天到我这里来,偶尔买了一个壶承过去(他是跟我换的,用他的紫砂壶换的,我觉得紫砂壶挺好的,方便交流,反正比我的壶承值钱。)他拿回去之后,过两天又来了,拿了十几个壶承。他说以前拿去送人,都送我的壶,后来我拿你这块砖一起去送了,他们把壶还给了我,把砖收了。我就觉得奇怪了,我一个壶卖2万,一块砖才2000,那我以后就送砖好了,拿壶来卖钱。还有一种长条形的砖,断的,我就做香插,一边一个琴,一边一个洞插香。

我还有一个朋友在上海,他跟我说让我用砖给他做点雪茄盅,雪茄盅是什么,我让他发图片来看一下,就是烟灰缸,无非就是比烟灰缸的槽粗一点。大点的砖做壶承,小一点放杯子,实在没东西做了,做镇纸,还有一些长的,可以做花插。还有实在没法做了,就做拓片。现在根据砖的各种各样的形态,做各种各样的东西。现在玩收藏里面,我是年纪算大的,还有很多小青年在玩收藏,他们觉得这里面有商机,特别是现在微商兴起。

871969697691097305

 

现在我想的东西,是除了砚台之外,能开发一些能放的上书桌的,雅的东西。因为上一次有个电视台来做一个访问,问我“你觉得收藏的那么多种类,哪几类是将来收藏的方向”。我跟他说有三个方向(当然,这个话已经是三四年前了),我说现在你手上如果有现金还没买东西,我建议买这三种东西。

第一个是官字号,瓷器里面叫官窑,其实每个种类都有官窑,你去翻一下《明通鉴》《清通鉴》,它里面都有记录的,从明清开始,皇帝做的每样东西它都有记录的,只要是官家做的东西,瓷器就是官窑瓷器,漆器就是官漆器,包括石头,狮子也是,官狮子和民狮子都是不一样的;

第二个是跟书房相关的,都是一个收藏方向。放的进屋子的,比放不进屋子的要贵,比如一块赏石,能放进屋子的就比放不进屋子的贵,那么能放上书桌的,肯定比放进书房的要贵,因为放的进书桌的东西,是这个人每天要玩的,放在书房的东西只能是每天赏的。所以我砖的东西我要想开发改造,我就想改造成能放的上书桌的东西,或者书架的东西。我举个例子,同样是黄花梨,同样是明代嘉庆的东西,同样的木头,一半做了书架,一半做了衣柜,从现在来看,这个书架不知道比这个衣柜贵多少了。

再举一个例子,玉器,挂在胸前的玉牌的价格,比一个摆件,同样的用料,要贵5-10倍,就是因为这个东西是贴身带的。所以我认为是越靠近人、越能玩的到的东西,价值就越高。

第三个值得收藏的东西,是明清两代带有浓厚个人特色的东西,比如张鸣歧手炉、陆子冈玉牌、朱碧山银器等等,明朝开始到解放前这段时间,从品牌意识上说是跟国际接轨的,包括国外的LV啊,三菱、铃木啊等等,我们中国也是以自己的名字,以自己的家族来命名,会注入自己心血,现在的品牌,都是光明啊什么的,都是跟家族没有关系,换一个厂长照样做。所以当时出的这些小件的把玩的东西,都是收藏的一个方向。现在是第一波改造,把砖改造成为砚台之外的其他东西,第二波是把设计者、合作者的烙印放上去,增加一些文化的东西,这个就是怎么把砖(建筑构件)变成一个文化产品。

35533400630877666

“干文”出“硬货”

这样的砖砚,你心动吗?听说不久之后将在墨池商城上线啦!(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851424027408740459

墨池——全国最大的书法爱好者聚集地

1年积累用户量近200,000

●^●

为共同打造中国书法爱好者的交流平台,

墨池将携手全国书家,

针对五种书体,

历代书法60个经典字帖,

进行免费微信公开课

今日公布篆书的导师


导师

☟☟☟

篆书·导师▼

6017F8A6A7A2ABA7FC856936E16CF48D高凤仙
女,1971年10月生,河北省徐水县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协篆书委员会委员。2010年5月进入李双阳导师班学习。2011年4月作品入展“邓石如奖”全国书法展 ,2012年3月作品在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2011年学员优秀作品评选中获奖,2012年5月作品在 “乌海杯” 全国书法展中获奖2012年12月入展第五届全国妇女书法艺术大展。

 

点评规则

☟☟☟

有意向者请长按下方二维码添加“主持人小欧”微信好友。

微信号:mochiyunying

(墨池中无法扫码,需将文章分享到微信中再长按识别)

154973894363063425

高压线

群内 广告 刷屏 与书法无关内容

违反规定者,送“飞机票”一张(T出群

周期:每月点评

作品:每次点评25-30件作品

问题数量:限回答群内5个问题

唯一要求:参加学员须使用墨池“文房”

是否收费:说出来怕你不信,免费!

经典字帖

☟☟☟

<篆>

 高凤仙
《峄山碑》《三坟记》
本期点评经典:《峄山碑》《三坟记》
点评主持:墨池运营—小欧(见上方二维码)
作业收集邮箱:mochi@shufawu.com
点评时间:每周一公布
开始时间:9月1日

这四个字最近频频出现

因为墨池正在为墨友开发

订制类文房产品

可以说

【墨池文房】今后不仅是我们自己的品牌

而且产品个个带着“重量级嘉宾”

[当代汉砖最大藏家之一,邵嘉平老师与墨池达成合作]

20160628 2359

聊起古砖,很多人脑海里就会蹦出“秦砖汉瓦”这个词,这个时期也就是从东汉开始到两晋南北朝,有着非同寻常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作为古砖产地之一的湖州,是当时较有名气的一个产砖地。而邵嘉平对于古砖收藏的情结,源于2009年。一天,他去古玩市场转悠,看到一个摊位前散落着一些旧砖头,有断砖,也有整砖。他随手拿起一块细细观摩,发现砖上有文字、花纹等,而且书法特别精美。 邵嘉平眼睛一亮,当即就出钱买了下来。此后,邵嘉平便开始关注起古砖来,而且对古砖收藏一往情深,成了真正的古砖迷。20160628 1278凭着一股子钻劲,邵嘉平买来了不少古砖方面的书籍,一本本研究,烂熟于心。在他家的工作室里,无论是地面,还是书架上,都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各个时期、年代的古砖,让人目不暇接。20160628 1995

从2009年收藏的第一块古砖算起,他已经拥有完整、全品相的古砖达1000多块,其中,破残的古砖也有几千块。这些古砖按文字角度可分三大类:

一类是年号砖,“永和九年”年号砖,“永和九年”就是和《兰亭序》同一年的砖,这是砖里面的明星砖,年纪是公元353年。  

第二类是吉语砖,简而言之,就是砖上面刻一些吉祥的语言。比如“万岁不败”、“宜君高官”、“崇高”、“阳遂富贵”、“长寿安乐”等,表达了人们一些美好的祝愿。

第三类是画像砖,有三龙砖,是汉代、秦代的砖,每块砖基本以纹饰为主,浙江出现的比较好的文字、画像砖,是从东汉开始。

20160628 1996

浙江砖之所以受青睐,一是浙江砖的大小基本上都是32×16厘米,厚度是4.5×5.5厘米左右,这个很适合改造成砚;二是砖的质地,浙江砖的材质跟澄泥砚差不多,用特种胶泥加工烧制而成,也能出墨。浙江砖因大小上,质地上的优势,一时一砖难求。

20160628 2367

在古砖收藏界,江浙地区一直有优势,因为古砖最多就是出在江浙地区,而且江浙地区对古砖的认识由来已久,其文脉都在江浙,在湖州曾挖掘出很多知名的古砖。因而,邵嘉平收藏古砖不仅有着区位优势,更是得天独厚。

古砖收藏爱好者邵嘉平花费了近10年时间收集了1000多件东汉至两晋南北朝的古砖。为什么主要收藏这一时期的古砖呢?他坦言,秦代砖闻名遐迩,秦朝时在高山峻岭之顶端筑起雄伟浩迈的万里长城,其工程之宏大,用砖之多之精美,举世罕见。

20160628 005

有人问邵嘉平,“你收藏古砖的时间不长,怎么对古砖这么了解?身后是不是有大行家指点? ”邵嘉平笑言,2009年,和古砖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在收藏古砖的过程中,我还学到很多知识,包括历史、人文等。 ”邵嘉平介绍,他现在正尝试将断砖残砖保留它原貌的同时,制成一些附属藏品。取断砖制成砚,这并非易事。

20160628 2058

邵嘉平不会做砚,一开始,他将砖砚设计好,再前往嘉兴、绍兴等地寻找制砚师傅。“有的师傅擅长打磨,有的师傅擅长雕砚……只好来回奔波,取其精华。”邵嘉平坦言,虽然麻烦,但可以出产珍品,对此他也是饶有兴趣。

邵嘉平,1972年生。浙江嘉兴人。号石大夫、三房(一房石、一房砖、一房书)。主编真玩雅集丛书,包括《吴藕汀研究资料集》、《吴藕汀书法四十二品》、《吴藕汀藏阅书目录》、《笑我贩书三编》、《笑我贩书四编》等。

墨池文房

专属墨友的订制类文房产品

-END-

北京小柯书法工作室

小柯书法工作室针秉承弘扬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结合的原则,诚信办学,努力进取。以简单新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艺术思维,从而实现自己的书法高考梦想。多年来,学生们顺利考入多所高校,如:中国美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全国著名高等院校书法专业。

程柯

■老师简介:

程柯,毕业于江苏师范大学书法专业本科。中央美术学院王长春教授助教,海棠文社副社长、副秘书长,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文化委员会理事。师从著名篆刻家韩天衡先生入室弟子、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篆刻家孙立仁先生,受教于著名篆刻大家王十川先生嫡长子、篆刻家王长春先生。

■授课地点:北京通州靓景明居

■高考班

应广大考生及家长朋友热忱之邀,开设书法高考培训班(本工作室长年招生)。现特招有志于读书法专业院校的高三学子及复读生(高一、高二可报寒暑假基础班),欢迎广大考生、家长来电详询。

■招生对象:有志于报考全国各大院校书法专业的高中生

■招生名额:10人

■目标院校:设立有书法专业的高等院校

(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为主,兼顾其他院校)

中央美术学院授课
程老师在中央美术学院授课

■课程设置:

1、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的临摹与创作,

2、秦汉印临摹与创作,(个别学校要求)

3、古汉语,书法史,古代书法论文选,

4、模拟考试及讲解,应试技巧,

5、根据各个院校考试要求作适当调整。

■教学特点:

1、新视角,传统之中看创新。

2、新理解,体验之中明思维。

3、新学法,实践之中阔视野。

■授课时间及培训班级:

上午9:00——12:00 下午14:00——17:00

复读学子,贫困学子、集体报名可优惠(电话详询)

■ 联系方式:电话:13321152281 程老师

Q Q:631223093

微信:13321152281

程老师在中央美术学院授课
程老师在中央美术学院授课

——————————————————————————————————————

■普通班

■招生对象:中小学生、成人书画爱好者

■招生名额:不限

■课程设置:

1、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的临摹与创作

2、秦汉印临摹与创作

3、古汉语、古文字,书法史,古代书法论文选

4、写意山水、写意花鸟

(可任选)

■教学特点:

1、新视角,传统之中看创新。

2、新理解,体验之中明思维。

3、新学法,实践之中阔视野。

■授课时间及培训班级:

晚上19:00——22:00

节假日全天

程老师在中央美术学院授课
程老师在中央美术学院授课

——————————————————————————————————————

■ 联系方式:

电话:13321152281(程老师)

Q Q:631223093

微信:13321152281

(未尽事宜敬请详询)

工作室环境
工作室环境
工作室环境
工作室环境

程老师书法作品欣赏

书法4 书法7 书法6 书法9 书法8 书法2 书法5 书法3 书法1

程老师绘画作品欣赏

写意山水3 写意山水2 写意山水1 写意花鸟4 写意花鸟3 写意花鸟1 写意花鸟2

程老师篆刻作品欣赏

篆刻6 篆刻5 篆刻4 篆刻1 篆刻2 篆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