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帖》是右军代表之作,自古以来,历代学草书者,无不从此帖获得营养。

在传世小草范本中,王羲之《十七帖》、怀素《小草千字文》、孙过庭《书谱》等都可视为不错的初始选择。《十七帖》更是被誉为“书中龙”,草书学习从《十七帖》开始,肯定是条正道。

但为什么你临不像呢?这要从十七帖的手札属性找原因。

大多人临帖不读帖,这个读帖呢,不只是书法怎么样去写,还要看帖的内容写的是什么事情。

因为十七帖都是王羲之写的书信,那么我们读内容的时候,就可以了解王羲之生活状态和晋朝时候的语言习惯,这些都对我们临帖都非常有帮助。

书信是什么内容?包含了怎样的情感?当时的背景如何?其实这些对于书法作品的影响很大,直接影响了作品本身的的味道。

所以我们不光是读他的笔法、用笔,更主要的是读他的内容,这个是更主要的。读懂了内容,才能去理解这件作品。

怎么解决二王手札临不像的问题?

怎样读帖更有效?

草书字法怎么记忆?

学习葛世权老师《十七帖》课程:

练眼力,得笔力;

读懂笔法,突破技法关,掌握书写规律;

看懂单字,更认清各字在整体章法中的摆布;

“以楷写草”,避免草书变潦草。

 

“以楷写草”是什么意思?

因为草书比较见性情,有时候要掌握不住字法就容易写潦草了,所以要具备楷法,也就是要写精密、精确。

有句俗话“草书出了格,神仙认不得”。草书也是有法度的,要按照草法来要求,按照楷书的起笔、收笔一样去严格要求的书写,都要严禁,不能潦草。

草书讲究痛快,楷书讲究沉着。到最后草书写出来肯定是“沉着痛快”,光痛快没有沉着是不行的,那就是潦草了,所以要“以楷写草”。

 

听完课能解决什么问题?

让你知道怎么样去临手札,如何从古帖当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营养,然后临帖和创作结合起来。

其实主要还是解决临习写不像的问题。

 

临习《十七帖》最大的坑是什么?怎么解决?

就是上面说的,大多人临帖不读帖。要了解作品产生的背景。

还有临《十七帖》的同时,我们要注意观察其中草书草法的变化,如何记住《十七帖》当中的草法?这个字怎么样去写?写出来的字怎样做到合乎草法?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除了读帖读内容之外,再一个就是可以看一下相关的背景资料,比如说看一些《世说新语》这样的书,这对内容很有帮助的。我们可以选择的看,比如说看王羲之、王献之。看这些人在《世说新语》里的一些故事,也是对他当时的一个生活习惯的了解。

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对于作品中魏晋风度的把握,能有很大的帮助。

还有就是草法,草法就多分析、多看、多比较,最好能和怀素《小草千字文》、孙过庭《书谱》相结合,也可以看于右任的《标准草书》,这些对我们认识草书,了解草法都是非常主要的。

不懂草法不认识草字没办法写草书,这也是个基础。

 

课程适合谁来听?

喜欢草书,对十七帖感兴趣都可以听一听,共同学习共同探讨。

葛世权老师的教学理念

第一,因材施教,要知道学生适合写什么字;

第二,给学生选适合的字帖;

第三,让学生转益多师。不要束缚学生,能让他们走出去,结交更多的老师和朋友。就像董其昌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非常主要的。

还有就是葛世权老师是把自己切实掌握的学习书法的经验,细致的由浅入深的教授给学生,让学生去领悟,他告诉学生不要迷信于老师、大家或某某理论,应该开悟,多摄入广博的思想,要有自己的思想去分析,通过自己的悟性来提高。

 

导师介绍

葛世权_副本

葛世权,1970年出生,字覃衡,笔名释诠,赫哲族。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佳木斯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青少年书法报》社副总编。

第六届全国书法篆刻展

第七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首

届行草书法大展等

获得全国、省、市级书法大赛等奖项达数十个。

 

作品欣赏

o_1bobknqc91go8d6a1bngsmk1klq1m!scale

o_1bobknuuil4b9h11nkp19m73g1v!scale

o_1bobknuuj1qsn1af11n7if651ia220!scale

这次墨池公开课怎么安排的?

三节课程

用笔+结构+行气

讲述+图片+小视频示范

第一节 用笔

2017年08月27日 19:00

怎样用锋

笔势的断、连

意到笔不到的写法

第二节 结构

2017年09月03日 19:00

笔速与书写节奏的关系

小草书的结构特点

单字的外部轮廓和内部空间

分析《十七帖》中的代表性单字结构

单字临摹示范

第三节 行气

2017年09月10日 19:00

上下字的连贯

行间布局上,字距、行距

如何体现作品的整体性

十七帖笔意创作示范

如何报名?

点击此处

即刻前往报名

给书法初学者的十条建议,必读!

1、不要为了省钱买16G的手机。
2、千万不要在晚上做任何决定。
3、永远留住30%的神秘。
4、有些话不知道该不该说的时候,就别说。
5、你必须很努力,才能看上去毫不费力。
6、别和好,会重蹈覆辙。
7、别把没教养当做有气场。
8、谈恋爱可以穷,结婚不可以。
9、学书法一定要逛墨池商城

1455461221_500x500_副本

10、一定要牢记第九条!前8条没什么用!

初学者不知道选什么文房产品,
墨池商城为您提供:
楷行篆隶草各种字帖配套的文房套装,
套装选择多种多样,
套装内笔纸墨一应俱全。

14932742023817411

活动时间:
8.26-8.27

活动内容:
1.墨池商城临习专用系列套装限时包邮
2.购买活动任意套装即送精美墨池掉书袋1个

微信图片_20170825160428

点击查看掉书袋详情


—— 活动包含产品 ——

1_副本_副本点击购买

商城总链接

(备注:点击以上“点击购买”即可进入活动页面,直接选购临习专用系列套装限时包邮,点击“商城总链接”,即可进入商城选购其他文房用品

商城客服微信:mochishangcheng
(扫描二维码添加客服)

墨池顾问 - 副本

微信图片_20170825160653

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可以谈论,
唯独两件事不行,那就是书法与爱情。
爱情,是因为其普遍、
书法,却是因其孤傲、其清寒和不羁。

88

高危预警

微信截图_20170825153853

下周一 是中国传统七夕节
七月初七(8月28日)

宜:
花钱

紧不紧张? 刺不刺激?
在这个传统浪漫的节日里
首先我要表达下对徐掌柜的敬意

生容易,活也容易
生活却真不容易

从早晨到天黑,忙忙碌碌就是一天
从年初忙到年尾,奔奔波波就是一年
有时候周末加着班,一抬头夜已经深了

f7cede3f7abb47a5ae00004760ce063c_th

生病了,喝点温水吞下药,撑着;
累了,硬着头皮熬着夜,扛着;

005XgaSsgw1f7147fdy3uj308c08cmxb_副本

美丽智慧大方于一身的徐掌柜
听完很高兴
“是的,你说的很对!”

于是,就有了这样的福利

微信截图_20170825153903

墨池商城为您与书法送上“七夕信物”

活动时间:
七夕节当日(8月28日)

活动内容:

1.转发本页面至朋友圈截图给客服,即可免费获赠价值26元的精美花笺一份,花笺颜色随机(限量100份)

微信图片_20170825154636

微信图片_20170825154640

2.参与留言活动,在末页的留言板,用一句话说出您与书法的“情缘”,并截图给客服届时我们将选出10名“最美”留言,免费赠送价值66元冯错老师定制毛笔“将错就错”一支。

微信图片_20170825154830

微信图片_20170825154818

微信图片_20170825154822

注意事项:奖品领取方法请联系客服并留下收货地址

4edd2987dcd64c858188272d1be0313a_th

商城总链接

商城客服微信:mochishangcheng
(扫描二维码添加客服)

墨池顾问 - 副本

zhiyong_副本

首先,我要声明,你们把我的《真草千字文》临摹成了“土肥圆”,我很生气。

 

说起“土肥圆”

请你们搞清楚,健硕和肥胖的差别!

timg1

健硕

timg111

肥胖

下面请智永老师对当下的几种临写风格进行点评:

微信图片_20170825112238

微信图片_20170825112254

微信图片_20170825112257

微信图片_20170825112300

微信图片_20170825112303

太松了,太细了,太硬了,太匀了,不精细……

智永:我的千字文,风格是:骨肉停匀,圆健相宜!好好琢磨去吧!

这八个字,是不是听了很懵,听小编细细讲来:

智永的《真草千字文》被很多学者认为是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传世版本,也是最知名的一版,楷书和草书对照书写,很受后代学书者青睐。小欧想了想,大概因为一千个不同的字写起来不会乏味吧,相同的字还要考虑如何变通、求同存异,很是麻烦,《千字文》就没有这个烦恼了,哈哈。

 

为什么学智永?

智永嘛,王羲之的二十一世孙,二王笔法的忠实传承者,他的书法里面有很纯粹的二王的东西。他的这种厚重、遒劲、流美在《真书千字文》里面提现的最明显。

作为王羲之的嫡系传人,秉承家法,深居阁楼,刻苦研习,在二王基础之上,智永形成了自己的面貌。其传世作品《真草千字文》忠实地传承了二王笔法,是很多学王的人追求正宗笔法的不二之选。

 

容易出现什么问题?

但是,很多人临的智永《真书千字文》呢,问题多多:

第一,写的太肥了。人家本来是圆劲,但大家都写得圆肥。就是圆的感觉过了,而劲道不够了。

第二,各种小尖出的太多,书写的不够流畅。智永字中的力量感、圆润和劲道不能同时表现出来。

那么如何能够同时表现出智永的力量感,圆润和劲道?如何避免用笔无力道?

智永《真书千字文》的圆劲味道从哪儿出来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味道?这样的味道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这次,让王长远老师给大家解决这些问题。

智永传成了二王正脉,之前长远老师也讲了二王的行书,这次讲智永的《真书千字文》也是有一个很好的衔接,或者说通过智永也可以对二王笔法有更深入的了解。

 

课程适合谁来听?

如果你喜欢智永的《真书千字文》但还没敢动笔,或者自己尝试着写了之后,发现作业中存在很多问题,不知道怎么解决,都可以来听一听。

老师会把自己理解的智永全盘托出的告诉你,随你摄取这其中的营养。

 

业余爱好者会不会被老师嫌弃?

长远老师在大学也有任教,相对于大学生来说,老师觉得墨池公开课的学生比大学生对书法的热情更高,因为这里都是真心喜欢才报名学习,用老师的话说就是“花了真金白银来学习,渴望得到知识并提高自己的”,所以面对墨池的同学们,老师压力也挺大,总怕自己准备的不够充分,不能让大家得到更多的书法知识。

 

导师介绍

862209247155651599_副本

王长远,北京师范大学书法硕士、京师印社理事、京师大学堂古文字书法研究院副院长、北京邮电大学书法公选课讲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书法课程组成员。

师从启功先生弟子秦永龙先生、李洪智先生。2008年取得北京师范大学书法学、汉语言文学双学士学位,2013年获北京师范大学书法硕士学位。

 

作品欣赏

192

微信图片_20170822144303

微信图片_20170822144306

长远老师是墨池首批入驻书家、首批参与墨池在线授课的老师,广受好评。

微信图片_20170825152212

微信图片_20170825152225

微信图片_20170825152229

至于课程贵不贵?

我们的答案是:

收费,但门槛很低

第一节试听课仅需一元

我们相信,只有这样

才能找到真心爱书法的人

我们希望借此让更多认真积极的人加入到课堂中

想来听的话

立即报名

王长远老师智永《真书千字文》课程

IMG_3374

沈尹默

沈尹默(1883—1971),初名沈实、君默,字中,号秋明、匏瓜、君墨,别号鬼谷子,斋名秋明室、匏瓜庵。因其在北大担任教授时少言寡语,被同事调侃说“要口干嘛”,后易“君”为“尹”,随后改名沈尹默。1897年,其父命儿子以钟王小楷书写三十柄带骨扇面,沈尹默写得一丝不苟。沈父又命他把祖父所书赏桂花长篇古诗以鱼油纸钩描下来。1902年,沈尹默随家迁居西安,遇父执仇涞之先生,爱其书法流利遂心摹手追。字写得漂亮固然不错,但漂亮在书法审美中只属下品。当时请书的人不少,凡遇人索书,沈尹默即用这种字体书写。虽有时誉,但也落下了甜媚的差评。后来,沈尹默几乎花了一辈子的时间追求书法的朴拙。

IMG_3375

1909年,他到杭州陆军小学任教,遇到了陈独秀,才引发了又一场中国书法史上碑与帖孰优孰劣的讨论。

当时的语境应该是,沈尹默时年26岁,而陈独秀年长他4岁,在社会上活动量颇大。陈独秀的书法功底也是出自法帖,在《书谱》上下足工夫,又较早兼学碑版,加之性格强势,其书法自然别出机杼字如其人。二人相遇,陈独秀毫不客气地对书法作了一番法帖和碑版如何结合的点评。看陈独秀超逸不俗谈笑自若,沈尹默情绪似受到感染。他承认学书法取法不广,其字受仇涞之的影响,用长锋羊毫,至令不能提腕。陈独秀则说他父亲是写隶书的,从小叫他临摹碑版,少习馆阁体。沈尹默也同意陈独秀所说要具备了扎实的书写功底后再融合北碑,以避其粗鄙。

IMG_3376

沈尹默《临伊阙佛龛碑》

自此以后,陈独秀与刘季平、沈尹默以及谢无量等常在一起以诗酒自娱。有论者写沈尹默因陈独秀评其书法“其俗至骨”而交恶一生,那是误传。

1909年以后沈尹默潜心入碑。“功夫不负有心人”,沈尹默这一下苦功,便是23年的时间。从25岁至48岁,他取法于汉魏六朝隶楷及北碑,从此打下了较为深厚的书法根基。沈尹默这时期的书风运笔迅起急收,点画峻利,转折处多以侧锋取势,形成内圆外方,撇捺重顿。其字体结构疏密自然,纵横倚斜,错落有致。沈尹默自己意识到,欲剔除书法中的俗气,唯有临习碑体才能矫正,若以帖医俗,难免会俗上加俗。沈尹默毕竟学养丰厚,他审时度势,看到明清以来帖学衰靡,若不注入碑学的新鲜血液,恐怕更难扭转颓废的帖学走向。值得庆幸的是,沈尹默坚定地迈出了这一步,下足苦工夫,书风果然为之一振。

IMG_3377

据沈尹默《自习的回忆》记载,自临遍北碑后开始学写行草,从米南宫经过智永、虞世南、褚遂良、怀仁等人,上溯二王书。因为在这时期买了米老《七帖》真迹照片,又得到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和日本所藏右军《孔侍中》等帖本的照片。他又时常到故宫博物院去看唐宋以来法书手迹,得到启示,受益匪浅。上下数次出帖入碑又出碑入帖,沈尹默书法审美取向明确归宗二王。

IMG_3378

1939年,沈尹默临习的《兰亭序》,其笔法已臻纯熟,非一般帖学书家可比。特别是当他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摹习“二王”之后,其书迹由流丽而显沉着,笔势愈发老练而精到,牵丝的运用十分细腻而委婉,显示出“笔笔中锋”的功力。上世纪60年代,已经出帖的沈尹默亦追求晚年之变,用狂草、章草笔意来补救其行书的一味秀逸。用苍渴的墨法来补救其一味润朗的丰神。用跌宕的似乎较为快速的运笔来补救其一味流静的内敛。现代书法史上,书法大家均有超群的天然。若就所下“工夫”而言,沈尹默则可以说是第一人。

同为现代书坛的风云人物,沈尹默所走的书学道路,与吴昌硕、康有为、于右任等人均不同。他不是入碑出帖,而是出碑入帖,最终入帖又出帖,成为现代帖学的开派人物。有学者指出,在帖学体系处于被碑学全面抑制的状态时,沈尹默在20世纪30年代书坛的崛起,打破了碑学的语话霸权,推动帖学走向复兴,并由此奠定了现代书坛碑帖并峙的基本格局。沈尹默也由此成为现代帖学的开派人物。

南京明城墙砖每块都有文字印记,据说,朱元璋当年为保证城砖的质量,命令在每块砖上都印上铸造地、时间以及铸造者姓名。虽然经过几百年的沧桑,有的砖上面的文字仍然清晰可见。站在这个角度,可以说正是这些担负着“历史责任”的文字,让南京明城墙600年屹立不倒!

IMG_3362

南京明城墙,始建于1366年,全部完工于1393年。动用全国五省二十八府,一百五十二州县共28万民工,约3.5亿块城砖,历时达27年。从建成至今虽经600年风雨和战争洗礼至今仍屹立不倒!它不仅是中国第一大城垣,还是世界第一大城垣,是什么原因造就了南京明城墙的今天呢?

IMG_3363

南京明城墙上的印记

在冷兵器时代,城墙的质量和坚固程度太重要啦!

如何确保建造城墙每块砖的质量?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下令各地制砖的地方官员和负责人以及烧砖窑匠在砖上留下铸造地、时间以及铸造者姓名等信息,以便出现问题的时候追究责任,情节严重的将处以极刑!

IMG_3364

南京明城墙上的印记

朱元璋那是令行禁止,出现质量问题砍你脑袋决不会开玩笑,因此上至地方官员下至烧砖工匠农夫,无不严把质量关,这也就保证了明城墙历经600多年屹立不倒!

IMG_3365

南京明城墙上的印记

世事沧桑,数百年过去啦,今天我们去参观南京明城墙,许多砖块上的这些印记依然清晰可见。。。

IMG_3366

IMG_3367

南京明城墙上的印记(拓片)

IMG_3368

南京明城墙上的印记(拓片)

IMG_3369

IMG_3370

IMG_3371

IMG_3372

IMG_3373

南京明城墙上的印记

1

钟繇擅篆、隶、真、行、草多种书体,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推动了楷书(小楷)的发展,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钟繇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王羲之等人都曾经潜心钻研其书法。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并称为“钟王”。南朝庾肩吾将钟繇的书法列为“上品之上”,唐张怀瓘在《书断》中则评其书法为“神品”。

2卫夫人▲

卫夫人,名铄,字茂猗,是晋代著名的书法家。幼年师从钟繇学习书法技巧,擅长楷书。

3王羲之▲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卫夫人

卫夫人于18岁的时候下嫁江夏李家的李矩,据记载李矩年轻时深有抱负,因捍卫家乡有功而被提拔为汝阴太守,后官至安西将军等职务。卫夫人的夫家李氏家族也是一个书法世家,甚有名望,而后卫夫人儿子的堂兄李式名气更甚,其书法成就极高与当时的书法权威王廙可相媲美。

4_副本

江夏李氏的书法名气得以有很大的提升其中和卫夫人下嫁李家脱离不了关系,卫夫人将书法诀窍和技巧传授于李家,方使他们达到更高的书法造诣。

卫夫人为李矩生有一子为李充,是为东晋著名的文学大家,早文学方面的成就颇高,留有不少的文学作品如《翰林论》,而李充甚是擅长楷书书法,也是受其母卫夫人的影响。

5

 

卫夫人是为中国古代具有鲜明特色的书法家,书法风格独具一派甚有风格,传说卫夫人的师父为三国时期著名书法家钟繇,且钟繇书法作品被称为是“上品之上”。师承钟繇的卫夫人极其好学,其书法作品被钟繇认为具有高逸清婉的特点,受到肯定。

有名师指导加上卫夫人的天赋和后天的勤奋,最终其作品被称为“妙品”得到众大家的赏识和推崇,而年少的书圣王羲之便因卫夫人的威名而拜其门下,学习书法精髓之道。

作为王羲之书法的启蒙老师的卫夫人毫不吝啬的将自己的所学所感教授给王羲之,王羲之也因受卫夫人的学习精神所影响,不仅在书法成就上青出于蓝,还广泛学习,集合多家书法派别精髓,成为首屈一指的书法家。

卫夫人教导王羲之的方法很独特,不是局限在书堂,而是在户外进行教学,给王羲之打下书法的扎实基础,教导如何书写文字“点”、“一”、“竖”时,利用高山坠石、千里阵云、万岁枯藤等实物对王羲之描绘出书写这三个基本笔画的重点和感悟,不仅使王羲之更好的掌握其中领悟,也让王羲之体会了漫长生涯中强韧力量的重要性,因此才能使他不断加强自我,提升境界。

卫夫人不仅使王羲之书法上的老师,也是他人生上的导师,卫夫人将书法的生命和热情融于自然,给予了王羲之很大的感悟和力量。

每个人不论什么时候都有自己的启蒙老师,值得你去尊敬。在此感谢我人生不同阶段的启蒙老师。您的启蒙老师是谁?请留下他的名字。

—— END ——

1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周恩来分别写了两封非常重要的亲笔信件,内容都是邀请宋庆龄北上共商国是。这两封信宋庆龄非常看重,一直珍藏在其上海住宅的铁保险柜中。1981年宋庆龄逝世后,由中央档案馆保存至今。

下面我们就看看这两封信。

毛泽东在1949年写给宋庆龄的书信

2

3

 

庆龄先生:
重庆违教,忽近四年。仰望之诚,与日俱积。兹者全国革命胜利在即,建设大计,亟待商筹。特派邓颖超同志趋前致候,专诚欢迎先生北上。敬希命驾莅平,以便就近请教,至祈勿却为盼!专此敬颂
大安!
毛泽东
一九四九年六月十九日

一代伟人毛泽东的书法自不必说,但平日里工作中他给旁人写信通常比较随意,字里行间不时有勾勾划划之处。而这一封写给宋庆龄的信,显然是认真誊写过的,连一个错字、一个墨点都没有,可谓行草的上乘之作。即使作为书法欣赏,也具有高度的美学价值。

周恩来在1949年写给宋庆龄的书信

7

8

9

10

 

庆龄先生:
沪滨告别,瞬近三年。每当蒋贼肆虐之际,辄以先生安全为念。今幸解放迅速,先生从此永脱险境,诚人民之大喜,心亦为之大慰。现全国胜利在即,新中国建设有待于先生指教者正多,敢藉颖超专诚迎迓之便,谨陈渴望先生北上之情。敬希早日命驾,实为至幸。上。
敬颂
大安!
周恩来
一九四九年六月二十一日

欣赏周恩来的这封信件,就如欣赏一幅优美的书法作品。

周恩来书法最迷人的地方,就是自然天趣,也正如他为人处事的风格,优美而稳健。

周恩来手书的信件大多整齐干净。而在给宋庆龄的这封信里,却改了一个字。信中“略陈渴望先生北上之情”的“略”字被改成了“谨”字。一字之差,意味深长,更奇怪的是,修改后的信件却没有重抄。

据了解,当年周恩来写完这封信,送给毛泽东去看。毛泽东看过之后,认为“略陈”不够恭敬,便动笔将其改成了“谨陈”。周恩来认可这种修改,同时为了表示对毛泽东的尊重,也就这样将信原样送出。

—— END ——

 

1

苏东坡遇到下列五种情况,绝不提笔赠书,这就是史上有名的“五不写”。

2

限定大小者不写:

东坡认为求书的人,居然限定字的大小,可见他的用意根本不在乎笔法的工拙.

3

未曾谋面者不写:

东坡曾经回答刘元忠一封信,说道:“白云居士是不是你的号称?或者是你替他代求的?不管怎么说,我既然不认识他,就不便随便落款赠送,如果真是你的名号,我却不喜欢你轻易使用这个我不知道的别号。”结果自然没有写啦!这大概是怕别人别有居心,或诚意不够,不知珍惜。东坡是自负的,假如字落在一个下里巴人手中,岂不是对牛弹琴,他如何舍得?

4

绫绢不写:

东坡认为绫绢该用来做衣服,不该用来写字。

5

藉此扬名者不写:

当时有些文人想凭借他的书法,书写自己的文章,以求彰显于后代。东坡认为这种方式未免太卑鄙无耻了,不凭正当手段求得门径,却只会钻营、巴结,这种邪风杜绝还来不及,怎么能再助长呢?

6

文无深意者不写:

如果所写的内容,欠缺深意,必然格调浅陋,当然写不得了!

7

8

9

10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