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临摹
临摹碑帖是书法创作的基本功。临摹之前要多做案头功夫,认真读帖,仔细揣摩,深入欣赏,体会此碑帖之美。只有充分欣赏此碑帖之美,才会真正模仿它,再现它的美。这很重要,经常容易被许多临习者忽视。许多人自以为临的很像,实际和原作相去甚远,不仅是手没到,首先是心,眼没到。这关乎练习者的年龄、心智、书法艺术的阅历。王羲之的行书,大家都觉得美,但你在不同阶段对她的美之理解程度是不一样的。此外,还要对原作者做一翻“知人论世”的功夫,多了解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人生际遇,进而理解他的思想情怀,这有助于加深对碑帖的理解。
实临。临摹者需完全放下身段,潜心其中,虔诚恭敬,如对至尊,从笔法、字法、章法等诸多方面去模仿原作。笔法是基础,起收笔,提按、转折等细节要特别留心注意。先局部,后整体;先求准确,后求熟练。还要揣摩,理解其所以然。总之,要尽量从形质上去逼近原作。字法要死记硬背,就行草书来说,二王,(尤其是王羲之),孙过庭的【书谱】,是最高典范,是源头,最好能集中火力,痛下功夫。宋四家,还有后代诸贤,基本属于二手的东西,流风余绪,可适当旁及。
意临。有了扎实的实临功夫后,才能谈意临。许多人放过实临阶段,一开始就直奔意临,美其名曰遗形取神,其实是投机取巧,不肯做笨功夫,当然也无所得。或说,书史上许多名家大腕,都是意临,根本不求像,甚至只是用自己的字,把兰亭序抄一遍—这种情况是有的,但他们行,你不行。其实他们都有过做笨功夫的实临阶段,只是你没看见。意临的方法,可以放大临,可以把某些技术元素,如线条的粗细,笔墨的枯润,适当放大夸张进行练习。意临是把碑帖语言转换为自己的创作语言,把临帖功夫过度到实创功夫的重要阶段。
读帖。实临阶段要读帖。经过实临意临阶段,手眼功夫很好以后,遇上可意的碑帖,或者心仪的近现代名家书法,也可以采用读帖方法,时常翻看,心摹手追。许多成名后的书家,多采用此法。
临摹的意义是逐步使自己的书法笔墨技巧准确,规范,娴熟,接受传统经典书法艺术审美精神的熏陶,为未来的书法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临帖贵像,事实上完全像是不可能的,只能力求尽量逼近原作。临帖也不可能一步到位,经常是每隔一阶段,重新开始,更上层楼。
二、关于创作
对于书法艺术来说,临摹只是手段,创作才是目的。古为今用,伊为我用。好比文学创作,读古人的书是为了熟悉行文规范,积累词汇,丰富思想,熏陶精神气质,最后是为了写出自己的文章!
在书法创作的初期,依傍于某一名家,集字创作,是学习书法的一个重要途径,这无可厚非。艺术的本质是创新,是通过作品抒发你自己的思想情感,展现个性气质,写出属于你自己的字。如果食古不化,溺于一家而不能自拔,终生都只做某经典名家书法的模仿秀,则不足道矣。吃什么拉出来还是什么,是消化不良的表现;临什么,创还是什么,是艺术创造力匮乏的表现。集字写作品,严格意义上说,还谈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创作,最多处于准创作阶段。模仿秀,在艺术创作上是低能的表现,起码不是很高端的艺术产品。优孟衣冠,古今笑谈。赵本山是艺术,你模仿赵本山,那算什么呢?终生临习一家而肖,不如消息多方,转益多师,融汇百家而别开生面者为高。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思维及学习方法是关键。陈老师和宁夏日报名家书法班的其他书法名师同样认为,学习方法很重要。方法不对,那只是在不断重复自己的错误,最终离书法渐行渐远。只有认真学习经典法帖,才能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书法,才能体会传统书法之魅力。
书法学习主要是临摹和创作两个环节,是循环往复交替转换螺旋递进的过程。临摹是对经典作品的“模仿”入古学习吸收精华的内化的过程,创作是对“模仿”出古的外化变通的过程。临摹是创作的基础,创作是临摹的目的。
墨池学院特邀 吴炜栋老师
从行草书的单字入手
以字帖中单字结构为原形
通过临帖记忆
达到结构原形的再生发
字与字行气的再生发作为主讲要点、重点
激发、启迪对线条美、结构美、章法美的理解和拟帖的再创造
江苏金坛人,99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工作室成员、张荣庆书法研修班成员,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翰墨艺术书法高级研修班教学部主任、执行导师,荣宝斋签约书法家,江苏省国画院特聘书法家, 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常州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金坛区第十届政协委员,民盟盟员,常州市书法家协会理事,金坛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常州市宣传文化系统首批“六个一批”人才。被《书法报》评为“当代书坛新秀”。个人资料被常州市政府汇入“常州市特殊人才资料库”。书法作品在中国书法兰亭奖、全国展、青年展、行草展等诸多大展中获奖、入展二十余次。
吴炜栋书法作品在中宣部、中国文联、中国书法家协会、省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各级各类
获奖/入展
作品在“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创作奖
2006年作品在“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获艺术奖
2006年作品在“全国首届行书大展”中获提名奖
2009年作品在“全国第二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览”中荣获二等奖
2011年作品在“全国法制建设书画大赛”中荣获优秀奖
2011年作品在“全国颜真卿奖大展”中荣获三等奖
2011年作品在“全国绿映蒲杯”书法大赛中荣获三等奖
2012年作品在“全国第二届北兰亭电视书法大赛”中荣获优秀奖
2015年作品在“全国公安系统书法大展”荣获二等奖1999年作品入展“全国第七届书法篆刻展”
2000年作品入展“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
2001年作品入展“新世纪全球华人书法大展”
2003年作品入展“全国第二届行草书大展”
2004年作品入展“第二届中国临沂书圣文化节‘羲之杯’全国书法展”
2004年作品入展“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全国书法展”
2004年作品入展“全国首届‘小揽杯’县镇书法大展”
2006年作品入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全国书法大展”
2006年作品入展“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全国书法展”
2006年作品入展“全国首届草书大展”
2009年作品入展“全国第二届草书艺术大展”
2011年作品入展“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展”
作品入展“全国第二届册页展”
2012年作品入展“乌海杯全国书法大展”
2012年作品入展“赵孟頫书法展”
2014年10月,作品入展首届“刘禹锡杯”全国书法作品展
省级展览(获奖 入展)
作品在“第一届‘张旭奖’全国青少年网络书法大赛”中获提名奖
作品在“第六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 美术、书法、摄影优秀作品展”中获银奖
作品在“第七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美术、书法、摄影优秀作品展”中获银奖
作品在“第八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 美术、书法、摄影优秀作品展”中获银奖
作品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4周年——江苏省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大赛”中获铜奖
作品入展第二届江苏省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
作品入展第四届江苏省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
作品入展《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六十周年江苏省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览
作品入展江苏省第三届新人书法、篆刻精品展
作品入展走进新世纪江苏省青年书法、篆刻精品展
作品入展当代江苏书法、篆刻精品晋京展
作品入展第五届江苏省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
作品入展“林散之.江苏书法作品双年展”
(备注:常州市首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获【金奖】)
【国内外交流】
第二届中国 . 新加坡书法作品展
首届中国 . 马来西亚书法作品交流展
第四届中国 . 新加坡书法作品交流展
庆祝建国50周年迎接澳门回归祖国第二届
中国 . 澳门.新加坡书法作品展(一等奖)
2007韩国.中国书画名家邀请展(赴韩交流)
2010香港.中国书画名家邀请展(赴港交流)
2013年,参加法国枫丹白露大区艺术展(赴法交流)、参加荷兰马斯河文化艺术节(赴荷兰交流)
2013年3月,“惠风鼎微、朗月清流”吴炜栋书法展在常州木一堂美术馆成功举办
2014年10月,吴炜栋的书法作品(行书)入选“中国国家画院导师工作室教学十周年系列成果展”。
2014年11月,吴炜栋的书法作品经过国家画院评委导师的层层筛选,入展“中国国家画院导师工作室教学十周年系列成果精粹展”。
2014年9月,在宜兴东坡书院举办书法展。
2015年9月,在南京诸子艺术馆成功举办个人书法展。
2015年11月,在常州画院美术馆举办个人书法展。
2015年12月,在北京798艺术中心举办展览。
2016年元月,在金坛戴王府举办个人书法展。
2016年4月,在山东泰安、青岛成功举办个人书法展。
2016年11月27日,在青岛举办“风景独好”个人书法展。
—— 【 吴 炜 栋 作 品 展 示 】 ——
▼
—— 【 课 程 安 排 】 ——
▼
第一节 字帖中原形字结构的生发(解析生发的方法和原则)
2017年09月06日 19:00
1.八类字形结构的生发(视频、图片、讲解)
2.学员现场书写,讲解
第二节 单字行气与组合字行气的表现方法
2017年09月15日 19:00
1.单字笔画行气的解析
2.两字组合行气的解析
3.多字组合行气的解析
(学员现场书写,评讲)
第三节 作品章法处理的6部曲
2017年09月25日 19:00
写书法尤如下围棋,每写一字要考虑下一字的经营,随机生发的。所谓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
1.解析章法六部曲以及处理方法
2.各部分之间的要点和关系
3.作品中亮点(气眼)的表现
(欣赏名作、解析)
详情见海报上
▼
第一节课 一元试听
【报名咨询】
扫码直接进入墨池公众号获取报名链接
或者点击
课程链接
如有疑问可咨询您的课程专员:小轩(微信:mochihub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