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171011162702]()
|古|
|松|
|暹|
古松暹、女、生于天津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市第四届文代会代表,天津市第十一届文艺新星。天津市第四届双十佳书法家。天津青少年活动中心专职书法教师。
参加国展:
2013年1月书法作品入展全国第五届妇女书法展览(中国书法家协会)
2013年3月全国首届书法临帖作品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2013年4月全国第二届“平复帖”杯书法篆刻大赛(中国书法家协会)
2013年7月全国第四届扇面书法艺术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2013年8月第七届中国临沂中小学生书法节教师组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2013年8月第七届全国书法新人新作展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2013年10月全国第三届草书书法作品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2014年9月全国“朝圣敦煌”书法篆刻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参加省部级的书法展览:
2014年9月书法作品在全国第二届和谐社区书法篆刻中获一等奖(中国教育部)
2014年12月作品入展全国女娲书画作品展览(中国书协妇女工作委员会)
2006年~2014年天津市第五、六、七、八届书法篆刻入展.(天津市书法家协会)
2008年—-2014年全国第五、六、七届教师三笔字比赛获一等奖.
2010年天津市第一届临书展获二等奖。(天津市书法家协会)
2011年天津市第一届青年书法篆刻比赛中获一等奖(天津市书法家协会)
2012年获天津市第二届教师书法第一名(天津市書法家協會)
2014年又被市文聯選為天津市第四屆文代會代表
2014年3月被天津市文聯評為天津市第十一屆「文藝新星」
2015年1月被评为天津市第四届十佳青年书法家
2016年4月全國首屆啓功杯中学教师一等獎
2016年天津市上海市著名书法家交流展作品分别在上海和天津美术馆展出
2016年12月9号作品入选天津–少长贤集,津门24人展览,在天津美术馆展出。
作品和文章多次刊登在书法家杂志和书法导报
![微信图片_20170816103409]()
![微信图片_20170830095054]()
[ 古松暹书法的艺术个性 ]
张春华
作为女书家,古松暹在全国书坛并不出名,但在天津教师队伍乃至天津文艺界,古松暹并不寂寞。近年来,她的作品频频入选全国展赛,且时有获奖。特别是2013年她不仅是天津市唯一入展第三届全国草书展的书家,还以先后七次入展中国书协的专业大展,成为当年天津参赛者中入展次数最多的作者。古松暹的作品不仅常见诸于报纸、杂志,更是得到了众多业界名家的好评。
我是经一位朋友介绍认识古松暹的,观赏其作品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她章草作品中畅动的气息和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一种空灵感,还有她那种可贵的对书法艺术执着追求,那种刻苦和磨砺精神,感染着我,让我走进了她的书法艺术世界。
![IMG_2429]()
古松暹在书法艺术上得此佳绩,并非偶然也非侥幸,而是完全取决于她的长期勤奋好学和在书法方面所特有的天赋。
受父亲的影响,她接触书法的时间比较早,几岁时就把父亲的字临写的像模像样,而随着她慢慢地养成了对书法的兴趣,从高一到高三,单单临写《兰亭序》就达上百遍,所临之作更是受到了老师的肯定和鼓励。
带着对书法艺术的一片痴情,古松暹考入天津美院师范系后,开始了漫长的、延续至今的购买、研读碑帖的爱好。当时,她不仅将自己每月七十多元的生活补助,用于购买各种字帖,还利用课余之时将每种字帖临习一遍。而如她自己所言,“别人看不明白的笔画转折,我一看就能明白。”其悟性之高,令人佩服。
![IMG_3116]()
大学毕业后,古松暹从中学的美术教师到调任天津青少年活动中心专职书法教师,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书法艺术的探求。她不仅利用大量时间临摹、阅读古代碑帖和现代名家作品,所花精力可谓非常人所想。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学当美术教师期间,为了练习书写大字,古松暹曾用一年时间,在天津乐园和书法爱好者们一起“用大地当纸,以水为墨”,这种融入大自然的练习方式,不仅造就了年轻的古松暹“精气神并存,天地人合一”的崭新境界,也使她认识了许多书法爱好者。同时,在师友的激励下,她以参加各种比赛,检验学习阶段性的成果和找出不足。为了提高自己的书艺水平,她还于2009、2010年自费参加了中国美院书法班的学习,和北兰亭的培训,先后得到丁筱、王冬亮、张旭光等亲身指点与教诲,眼界大开的她,从此步入了书艺发展的成熟阶段。
![IMG_4677]()
从2008年入选天津市展到2012年入围中国书协举办的各种比赛,古松暹逐渐崭露头角,并得到了业界的认可。由于她业已取得的成绩,2016年,被调任青少年活动中心,成为受业解惑的师者后,她不仅有了施展才华的天地,而且简直是如鱼得水。
古松暹常说,感恩书法,因为书法,她有了灵魂,有了精神支柱,而这种财富使其内心的富有,是金钱和物质以及地位所换不来的。
由于古松暹长期坚持购帖、研帖,所以,她不但写过小楷、隶书,还学习过怀素和张旭的字体。据她所言,至今书架和衣柜里满满都是各种书和帖。
![IMG_4678]()
近二十年的学习、实践,古松暹当然自有心得,特别是对于临帖,她认为,是书家一生都要做的必不可少的事。她比喻:就像人一辈子的粮食,每天都得吃,这样才能从中吸取营养,否则就没有生存发展的能量了,而这一原则,在她日常学习中便得到全面体现。
她常用孙过庭、沈尹默等书家直到七八十岁还在临帖,孙伯翔、张建会等也默默临帖达几十年,告诫自己:“继续临帖,不断从今人和古人中吸取艺术精华。”
学习中,古松暹在尊重古人的前提下,忠于原帖,因为在她看来,古人的作品是祖先,要规规矩矩地做好祖先的孙子。尤其是要多看、多思考,用心体会作品内容。
![IMG_4681]()
熟话说,“字如其人。”作为女书家,古松暹具有善良、纯洁之心和温柔纤细的性格,因此,她的小楷书风娟秀工整,典雅古朴。
然而,人大多有多重性格,古松暹也不例外。也许是草书更能展示其刚性的一面吧,在追慕章草艺术道路上,她大胆继承和发展,师古不泥古,成为当今书坛为数极少以章草为世人所关注的实力派女书家。
诚如《书法导报》编辑尧远生先生所言:依古松暹学书的取法途径来讲,她是个极具思想和理念的书家。第一,她的书法仅沿章草一路专研,上下求索,用心不二。第二,相较今草、大草而言,章草一直是处于冷门禁区。第三,纵观书坛,无论古今,女子选章草为基调是偏之又偏,几近于无。
![IMG_4682]()
古松暹的章草,根基于陆机的《平复帖》并对赵孟頫、宋克、王蘧常等多有借鉴,所以,她的创作,不仅能得原帖的章草风貌,从中亦能清晰地见到她从前人处汲取来的用笔轨迹,以及结体、风貌,尤其在章法和布局上,作品总能让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不但做到气息脉络贯通,而且做到了抑扬顿挫的表达和笔画丰富,字里行间透露着一种空灵。她认为,内心有着书写浑厚的境界,再加上掌握了用笔的方法,这是女性女书家表现草书狂放之美的关键所在。
尽管,评价一位书家,作品固然重要,可是,我更敬佩于品德高尚的艺术家。傅山论书时说:“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纲常叛周孔,笔墨不可补。”古松暹深知其理,因此,她在提高技艺、理论的同时,非常重视学习前辈的德行。她觉得,书法家如果没有好的品德支撑,即使开始很成功,也很难走到最后。在她的一篇访谈中,古松暹对艺品进行过阐述,她说:“老一辈著名书法家把字写得那么好,首先是因为他们的德行非常高,再加上自己的刻苦努力,最终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IMG_4673]()
是的,近年来古松暹不仅被天津市文联选为天津市第四届文代会代表,还荣获天津市第七届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的称号。
读古松暹的书法,更让我敬佩她对意境的营造,研究书法的人都知道:书法艺术的至美即其所追求和实现的最高艺术目标就是意境,而书法的意境是书法作品的总体审美意向和审美氛围,是书法艺术的灵魂所在。
古松暹深谙:有意境则成高格,无意境则成奴书。为此创作前,她根据书写的诗词反复理解其义,并根据内容,决定用墨的浓、淡、干、湿和笔画的粗细。书写悲愤的内容,用墨较浓,而在书写委婉抒情的内容时则用墨较淡。此外,她还十分注重处理好字与字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使作品增添韵味。
![IMG_7262]()
艺无止境,学无止境。为使作品更添古朴之味,接下来,古松暹将在张旭和怀素的大草中,汲取更多精髓,欲把他们的风格融合起来,为己所用。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通往书艺高峰的征途上,坚持自己的信念,不断努力前行的古松暹一定会谱写出她人生最美的华章。
墨池学院特邀 古松暹老师,从用笔,笔画示范,结构分析三个方面,解析智永《千字文》的临摹技法。
[ 课程安排 ]
第一节 用笔概要
2017年10月18日 19:00
真书的用笔分析
1、起笔动作分解
空中起势,尖锋翻笔入纸
切笔动作
2、行笔动作分解
关于行笔,裹住笔锋
3、收笔动作分解
收笔的蓄势,处理好收与放的关系
第二节 基本笔画解析与示范
2017年10月25日 19:00
1.长横、短横的写法
横的变化
2.长竖、悬针竖、重露竖的写法
点的写法
3.撇、捺的写法
第三节 结构
2017年11月01日 19:00
1.通过读帖,找出规律
分析字形特点
2.临习时如何做到准确把握字形
字势解析,结字的稳健、匀称
3.临摹示范
详情见海报上
▼
![古]()
第一节课 一元试听
【报名咨询】
扫码直接进入墨池公众号获取报名链接
或者点击
课程链接
如有疑问可咨询您的课程专员:小轩(微信:mochihub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