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webp

《倪宽赞》,又作《儿宽赞》,传褚遂良楷书墨迹。素笺乌丝栏墨迹卷,纵24.6cm,横170.1cm。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馆。

历代多认为本帖是褚遂良晚年作品。近代学者则以其文中之避讳用字习惯,与唐代情况不类,且用笔亦与褚书有所出入,结构较似欧体,认为是宋代临写。

640.webp (3)

本帖笔划疏瘦,顿挫生姿,笔意翩翩自得,秀丽美妙。

《石渠宝笈》载:帖高七寸七分,横五尺二寸七分,字共五十行,满行七字。卷后有赵孟坚、邓文原、柳贯、杨士奇、钱溥等人跋记。

640.webp (2)

这件墨迹与褚书碑版相比,风格是一致的。其用笔富于变化,气均力匀;在处处表现运锋着实的同时,也往往参用轻盈飘洒、灵活自然的笔墨。起笔轻捷,收笔沉着,主要笔画适当地伸展,给人以笔势翩翩、萧洒大方、平和闲雅、神爽超迈的感觉。

640.webp (1)

王世贞评褚书曰:“一勾一捺有千钧之力,虽外拓取姿,而中擪有法。”由墨迹观之,尤为明显。书风或学钟繇之体而古雅,或师逸少之法而瘦劲。无怪苏轼说:“清远萧洒,微杂隶体。”

640.webp

墨池学院特邀谢安辉老师,通过讲解《倪宽赞》用笔方法、字的姿态,学习到《倪宽赞》的纯净自然、潇洒出尘的境界。希望学员们在临帖时,能够做到多感悟,多分析,在读帖时认真揣摩作品图像背后的笔锋使转的微妙,方能汲取贴中的营养元素。

IMG_4860谢安辉老师作品

10月25日将进行第一节一元试听课,欢迎有兴趣的小伙伴报名。4

谢安辉老师作品

12

谢安辉,1980年2月生。四川大学博士研究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贵州书协理事兼楷书、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书协“国学修养与书法·第二届全国青年书法创作骨干高研班”学员。获贵州省专业文艺奖一等奖、贵州省第四届政府文艺奖三等奖。

篆书1

谢安辉老师作品

书法作品入展:
全国第二届篆书展优秀奖(篆书)
第三届中国书坛兰亭雅集42人展(楷书)
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楷书)
全国首届篆书展三等奖(篆书)
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小楷)
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展(行书)
全国首届楷书展(楷书)
全国首届行书展(行书)
全国第二届册页展(草书)
全国第二届隶书展(隶书)
全国第二届草书展(草书)
第四届中国西部书法篆刻展(篆刻)
全国第四届正书展(楷书)
全国第五届楹联展(楷书)
中国书协千人千作展(楷书)
首届“沙孟海杯”全国书法作品展(隶书)
“孔子艺术奖”全国书法篆刻展(隶书)
中国书协优秀会员作品展(楷书)等数十次。
书法论文入选“第三届兰亭论坛”、“全国颜真卿书学研讨会”、“首届楷书创新论坛”等书学理论研讨会,发表于《中国书法》《文艺争鸣》《书法赏评》《书画艺术》《青少年书法》《书法导报》《青少年书法报》等专业期刊。

5 6

谢安辉老师作品

 课程安排 

第一节 风格对比
2017年10月25日 19:00
1.学习墨迹本的益处
2.《倪宽赞》的总体特点
3.《雁塔圣教序》、《阴符经》、《倪宽赞》对比
4.时风中褚体的影响分析

第二节 笔法解析
2017年11月01日 19:00
1.隶意的打点起笔法
2.斜切起笔法
3.扭曲起笔法
4.钩法
5.粗细对比分析

第三节 字法解析与运用
2017年11月08日 19:00
1.纵向紧结
2.虚实对比
3.创作过渡

2017093012195556759

第一节课 一元试听

【报名咨询】

扫码直接进入墨池公众号获取报名链接
或者点击
课程链接
如有疑问可咨询您的课程专员:小轩(微信:mochihub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