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开大家对墓志书法学习的迷惑,墨池邀请到邱洪章老师开设一堂墓志书法课程,讲一讲《李璧墓志》的临习与创作。针对大家学习墓志书法时候的一些疑问,我们也请教了邱老师,来看看邱洪章老师对这些疑问的解读。

老师提纲中提到这次课程让大家“跳出规范书写的圈圈,进入专业书法学习的快车道”

如何理解这句话?是指的不走寻常路?

寻常路如果是使用性书写、“规范书写法”的话,不是不走是绝对不能走

近百年来,硬笔书写工具的引进和普遍应用,以及汉字拼音化的发展。我们对书法的认识与传统书法之间已经产生了一个极其大的误读。王羲之在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中说:“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便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而我们自小接受的教育,几乎每个人自一年级识字始,老师就告诉我们横是平的、竖是直的……等等。这是从实用书写、规范书写的角度来引入书法的,加上电脑技术的使用与普及,规范书写的潜意识就像我们呼吸的空气一样笼罩在我们四周,影响着我们对书法的认识,我们每个人是生活在汉字规范书写时代的大环境下,这是我们无法逃避的社会现实、直接导致当代大部分人,包括部分书法教育的从业者以及书法艺术的实践者,也总是难以逃脱站在规范书写的角度看待传统书法艺术,当代人的书法意识很难跳出“汉字规范书写法”的影响,所以要想真正的走进书法,跳出“规范书写法”的圈圈,是走向书法艺术的第一步。

微信图片_20171009174204

魏碑墓志与大家广泛临习的唐楷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魏的墓志,继承了大汉的遗风,造型大多古朴、自然,从文字的发展来看,魏和晋是几种书体交映发展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是汉字造型表现发展的重要阶段。存在着书体以及风格变化和变异的多种可能性,单纯在技的层面:从用笔、用墨、结字、行气、章法、都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表现手段,是我们学习传统书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食粮。

唐代楷书是在北魏楷书的基础上经过隋、唐等书家逐步改造,其笔画偏向于均匀、体势较为减弱、其艺术表现力也随之降低,线与线的组合变通生成关系的各种对比,与北魏相比是在端正格局下的小对比,形成了字体端庄,点画均匀、丰富、结构严谨、法度森严的整体趋向。把楷书法度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微信图片_20171009174159

魏碑墓志的书写者是谁?我们通常追求学习知名书家作品,墓志不受重视是否跟书写者不出名有关系。

因为年代久远,唐以前的作品越靠前不知真正书者姓名的名篇越多,这并不影响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我们就算知道书写者又能怎么样哪,真正有价值的是书法作品本身。

墓志没有不受重视,相反、历代名家高手在创新变革中多从其汲取营养。

北魏上承秦汉下接隋唐,是书法艺术发展史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 是汉字造型发展的重要阶段,是我们学习书法过程中绝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微信图片_20171009174139

魏碑墓志在临习时有什么弊端需要注意?比如字迹不清不易临写、风格鲜明容易形成习气?

如果要说弊端或者说不足的话,北魏的墓志数量多、风格也各异,确实有一些非名家高手所为,其艺术价值有限,所以这样就要求书法学习者,尽可能的有较高一些的鉴别、鉴赏、审美能力。

风格鲜明不会让书者形成习气,相反、能让书者跳出书法艺术学习过程中的各种俗见、表象,直指书法艺术的本质。

微信图片_20171009174208

这次邱洪章老师的《李璧墓志》三节课程你将学习到:

常见北魏楷书的基本技法和风格特征,
熟悉理解魏碑稚拙、多变汉字造型的根本,

北魏楷书造型的法、意、趣、神。

跳出规范书写的圈圈,进入专业书法学习的快车道

点击此处或微信扫码获取报名链接

进入专业的书法学习状态

导师介绍

o_1bpq9uochai4aivm6b1scldeac!scale

邱洪章,山东莘县人
中央美术学院书法专业本科;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硕士;
现居北京,为北京语言大学、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特聘书法教师;
北京人文大学、河北美术学院书法学院特聘教授,

北京尚艺书院教学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