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昂行书字帖欣赏《清华斋赵帖》,清新华丽:

640.webp (45)

640.webp (46)

640.webp (47)

640.webp (48)

640.webp (49)

640.webp (50)

640.webp (51)

640.webp (52)

640.webp (53)

640.webp (54)

640.webp (55)

释文:

德清闲居
已无新梦到清都,空有高情学隐居。贫尚典衣贪购画,病思弃砚厌求书。
圉人焚积夜防虎,溪女叩扉朝卖鱼。困即枕书饥即饭,谋生自笑一何疏。

论书
右军潇洒更清真,落笔奔腾思入神。裹鮓若能长住世,子鸾未必可惊人。
苍藤古木千年意,野草闲花几日春?书法不传今已久。楮君毛颖向谁陈?
赵孟頫

遊草菴诗
山门耸石塔,止宿渡鱼梁。孤榻清无寐,虚窗夜未央。
风高黄叶寺,月冷白云房。对景殊堪画,松烟取乐浪。
至大己酉岁三月廿七日,南康燕琦见过,出素纸四张,求余大楷书,余深嘉其意,自晨及午,漫写旧作三首以遗之。是日也,微雨滴沥,随风飘洒,於纸窗檐竹间,声如环珮琴筑。兼有煎茶声、读书声,听之怡然并识之。

 

640.webp (42)

  书画艺术源远流长,中国书画涵概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哲学、美学与历史。2000多年来,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下,形成了其自身独立的艺术体系与艺术规律。中国书画代表的是中国文化,如果失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中国书画艺术也就不复存在。经营企业也是如此,特别是经营适应中国国情的企业,更是要有哲学思想的底蕴。未来企业的竞争就是文化的竞争,现实呼唤有文化内涵的企业家。同时,书画艺术还充分体现了改革开放对促进人们的思想大解放和发展先进文化的巨大促进作用。

  企业家越来越重视书画文化,原因之一是,用心的企业家总是能从书画艺术中汲取营养,运用在企业经营管理上。建筑、园林中讲究空间的曲折处理,“虽数间小筑,必使门窗轩豁,曲折得宜”。体操、武术中的一招一式,刻意塑造刚柔之美。墨分五色的笔墨技法之理;以及中国书画家们经常提到的“师法自然”等等,与构建什么样的企业组织、人际关系、管理风格如出一辙,都明显地体现了中国书画、企业管理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之间存在的渊源关系。

640.webp (43)

▲ 齐白石画作

 在商业氛围越来越浓的时代,企业家反而越来越重视书画文化,这正是现代企业家作为领导者在个人品味方面的升华,也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家学习书画,爱好书画,并非是人人都要成为书画家,而是重点在于陶冶身心,培养开朗豁达、自信率真、高瞻远瞩的性格特征。有的企业家本身就是书画家的当然更是求之不得。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企业家更能赢得人们的尊重,一个擅长书画的企业家更容易左右逢源。

 其三,企业成功离不开良好公共关系的建立,以收藏、观赏或馈赠高雅艺术品作为创建良好公共关系的载体,已经越来越为企业所重视,而且也收到了良好的成效。企业收藏书画有助于提高整个企业的形象,将企业的层次提高到文化层面的最高境界,同时超越了企业之间的行业界限,促进企业的沟通,有助于企业的实际经营和发展。

640.webp (44)

▲ 王珣《伯远帖》

 另外,企业收藏书画本身也是一种投资、集资、融资、增值的手段,书画艺术品是“软黄金”,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已被国内众多的企业家所认同和接受。中国有句古话:“宅有书画家不穷”,对企业而言更是如此,所拥有的藏品堪称“软黄金”,不但保值功能强、抗风险力强,而且升值功能也非常可观。据某专业分析机构报道,近20年以来全世界艺术品市场每年的投资增长率超过30%,而我国目前优秀艺术品的市场价格正以平均每年30%~50%的涨幅迅速增值;也就是说,投资艺术品收藏的回报率较大,成为“钱生钱”的又一经营模式。

总之,企业家和书画家并无矛盾,而且还可以互相促进,有时还能形成产业。如果能把兴趣和事业结合起来,其动力更是非同一般。

文章转载自网络

前  言

看过很多临帖视频,写兰亭、写圣教、写尺牍,真、行、草、隶、篆五体书均有,临的像,举手欢呼点赞叫好。

其实你认认真真学几年书法拍出来的临帖视频也不会比他们差,绝对没忽悠你,相信每个人都能做到。

你见过如何教人书法创作的视频吗?当然会有,但少有!一边写一边想一边创还要一边讲解还要有图解还要有文字解说还要有(讲完这句好好累哦)……但为了揭开创作的这块神秘面纱,我来试试喽。

现场以二王书风即兴创作一首古诗,每期一个讲解小视频附图解附文字解析,让你真真领略创作的全过程。视频中没有作秀的音乐,没有装逼的腔调,一只手一支笔一张纸加本唐诗三百首,足够了。

当然,因为是即兴,一边写一边想一边创一边讲(这句好烦),写出来的字不可能做到多少完美(这句没吹,实在些),大家将就看看,觉得好,咱下期接着做。  

吴炜栋

二0一八年元月十三日

先看完整的作品:

湖上微风小槛凉,翻翻菱荇满回塘。
野船著岸入春草,水鸟带波飞夕阳。
芦叶有声疑露雨,浪花无际似潇湘。
飘然蓬艇东归客,尽日相看忆楚乡。

——唐 · 朱庆馀640.webp (21)

▌先看笔法

元代赵老师说过”用笔千古不易”,那么多笔法用笔,起笔收笔啊、方折圆折啊、中锋侧锋啊、使转绞转啊、切笔押笔啊等等等等,这么多笔法,光练就烦死人,不易在哪啊?忽悠本少爷吧!

我是这样理解的,尽尽代表我个人看法,赵老师讲的用笔千古不易就是讲的线条要富于它生命特征,要有神有气,这就是不易。那些什么什么什么用笔法统统滚蛋(说说笑,勿当真),还有句”盖结字应时相传”下面字法里解说。

言归正传,这几字也无太多复杂处,有方圆变化即可,如湖、风的转折用方折,微和风里的虫用圆转。唯微风二字有使转稍有难点,你看清楚视频怎么写就0K啊!当然这不是定式,你可以重新换个角度去写它。

640.webp (22)

▌再来看看字法

我画了轴线和几何形,且标明宽窄长短大小方扁,明白什么意思吗?这就是字形的变化。自己悟悟!你也可以用你悟到的去写写看,千万勿与本人类同,我是我你是你,呵呵!赵老师不是说盖结字应时相传嘛,这就对了。

640.webp (23)

这是单字外轮廓多变行,没弄会美图秀秀,只好纯手工操作,将就看看吧,其实也看不出什么明堂,更记不住每个字的奇怪形状。知道有大小长短高低宽窄等错落变化就行啦。

640.webp (24)

640.webp (25)

640.webp (26)

640.webp (27)

640.webp (28)

▌接下来再看下布白

在这我就少说费话了,看图,图中自有真相,不认可的话你也可以看图写写话哦!

640.webp (29)

640.webp (30)

640.webp (31)

640.webp (32)

640.webp (33)

640.webp (34)

▌再看看行气

不要说我忽悠你哦!看到了吗?我真没看到什么看不着摸不到的气,除非你有双透视眼,但很多学员赞我有双火眼金睛,呵呵!夸过咯,夸过咯,其实我们要养成一双看透书法的”贼眼”。一般人看行气嘛只注意笔画间的映带呼应啊、字与字的呼应啊,最多是笔断意连之类的,其实这些都是小儿科啦!此处卖个关子,更深奥的行气方法到墨池我的行气十讲课里会有你想不到的方法。

小小提示下

640.webp (35)

▌最后来瞧一瞧章法 640.webp (36)

在哪呢?看不到,没有。

此处还真没有,你想啊,有了笔法,有了字法,也有的布白和行气,还愁没章法,章法就在这5个字里,看到了吗?反正我看到了,你看不到说明你眼睛不够贼,哈哈!其实每个字就是一个小章法,如字形动态、结构布白、行气运行都是章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只要你那一块出现弱点和缺陷,创作时总会觉得心手不畅(好别扭,恨手),都会从章法中显现出来。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本集完,下集视频见!

忘了,最后再提示一下,这5个字还可以这样写,但放在一起要协调哦。看看你还有没有其他写法?关键是组合在一起要风格协调。

640.webp (37)

640.webp (38)

640.webp (39)

640.webp (40)

640.webp (41)

点击课程链接,了解【吴炜栋】老师更多书法干货

 

书法讲究笔法,所谓笔法就是要懂得如何运笔,那么,运笔的方法是什么呢?运笔的通常方法,即起收、顺逆、提按等写法,也就是表现书法艺术的内容和形式的运笔方法。称为通常方法,既是为了表明其通用而正常的性质,也是为了区别于专用、比拟等运笔方法

640.webp (12)

苏轼《新岁展庆帖》

这要从毛笔的运动上来分析。我们看一下:在实际行笔时,往往有两个方向的运动:

一是横向,即笔锋就纸面后前后左右的运动,作用在涂墨成形;

二为纵向,即笔锋与纸面垂直方向的高低运动,其作用在于渡墨与纸。

640.webp (13)

《人来得书》苏轼

在我们运笔时,纵横交错,同时运动,还要用心、眼、手,相互配合而成点画。这其中,会形成很多种笔锋的运动状态。综述如下:

(一) 落笔:笔刚着纸,谓之“落”。是笔将动未动,运笔之始 。

(二) 顿笔:笔抵纸,力注毫端,水墨下注。其势如锥钉地,唯恐不深,但不可过重。重则点画肥滞

(三) 蹲笔:如顿但不重按。蹲时,墨下如蜻蜓点水。在着力与不着力之间。

(四) 提笔:拔笔高起即提。顿笔、蹲笔之后,均需提笔。提则墨由毫入纸。其势如大鹏奋飞,离地初翔。但不可过高。过高则点画轻飘。

640.webp (14)

米芾《新恩帖》

(五)过笔:提笔后直道而行。不曲不折 谓之过。或曰走笔。其势如箭离弦,贵于迅疾。

(六)挫笔:顿笔后略提笔,使笔锋略转动,微离顿处,谓之挫。多用于笔画转折、变换方向时。其势如错齿磨牙。需掌握分寸。过则脱节。不及则牵拘。

(七)折笔:笔锋欲右先左,欲左先右;欲上先下,欲下先上,谓之折。折笔要藏头。其势如曲指成拳,自然圆劲。

(八)抢笔:笔锋不落纸,盘空作折势,谓之抢。其势如抽鞭作响。折笔实而抢笔虚;折笔重而抢笔轻。

640.webp (15)

米芾《惠柑帖》

(九)回笔:笔驻,挫而复返,谓之回笔

(十)衄笔:笔锋去而逆返,谓之衄笔。其势如蜗牛入壳,缩而不折,与回笔不同

(十一)转笔:笔锋回旋谓之转笔。折必先转,始能不露棱角。其势如循规作圆,斂而不放。

(十二)纵笔:笔锋且过且提,去而不返,谓之纵笔。其势如纵鸟出笼,凡点画止处,露锋不藏者,皆纵笔。

640.webp (16)

米芾 《值雨帖》

(十三)驻笔:不提不顿,不转不过,笔锋着纸,停以取势,谓之驻笔。势如驻马四顾。

除了这些方法,还有四点重要的要求:

640.webp (17)

吴琚《急足帖》

1:起收运笔的起与收,即书写开始和终止的运作,自然是运笔的首要方法,所谓“一画之法,妙在起止”,应当特别重视。起笔也称发笔、落笔、下笔。起笔要意在笔前,“慎终于始”,要将笔提起,按照字体幅度大小,先凌空活动作势,下笔折搭藏露,逆顺翻转,都要稳准果断,干净利落。如有不惬意处,可回笔或在下笔补救,而不能易笔重改,更不能笔卧纸上,失去活意,董其昌说:“发笔处便要提得笔起,不使自僵,乃是千古不传语。”收笔的基本原则如米带所说的“无垂不缩,无往不收”。还须注意虚实迟速,缓去疾回,回锋实抢,出锋空抢。无论是存结下带,还是藏露出回,都要留得住笔,收得纵敛适度,虚实分明,气势恢弘,浑然天成。至于起收的具体方法,自当结合一定的字体、书体研讨学习,以免误解错用。

640.webp (18)

朱耷《行书题画诗轴》

2:阴阳由于书法起源于象征哲理,又正好与太极图的黑白两色相对应,所以书法圣贤都十分重视书法与阴阳的内在联系。蔡岂和王羲之都假托神授书法,揭示书法达道通理的理法,即阴阳相生相克、互补互藏的理法,并指明以“阳气明而华壁立,阴气大而风神生”的理法,“把笔抵锋”,进行书法写作,以体现其艺术特征。历代的书贤也都认为,书法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天人合一的艺术。因而,阴阳相生相克的辩证理法,不仅成为书法的重要范畴,而且也成了笔法辩证运笔的主要因素。运笔的起收、顺逆、提按、迟速、藏露等方法,也都具有鲜明的辩证性质。这表明运笔的方法,不是机械的死法,而是辩证的活法,也恰如书法圣贤阐明和体现的那样:“达险夷之情,体权变之道。”“起不孤,伏不寡,面迎非近,背接非远。”“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留不常迟,遣不恒疾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可见研讨学用运笔方法,应当深切领悟阴阳辩证理法的意义和作用,以便由写字上升至书法艺术的境界。如果仅从“阴为内,阳为外”,“左为阳,右为阴”等形式上去理解,既不可能认清阴阳理法的真谛,也不可能把运笔法用活。

640.webp (19)

《寿胡母朱硕人周礼君七十小叙》傅山

3、 方圆书法的方圆并用互补,既是书法的重要范畴,也是笔法运笔的重要方法。由于方圆运笔法特别重要而复杂,所以情况也特别杂乱。在论述中锋和侧锋运笔中,虽然也阐明了方圆运笔的重要情况,但是还有些情节需要说明或澄清。“用笔之法,方圆并用,圆不能少遒劲峭刻之致,方不能少灵活婉转之机”(《论书十则》)确是精辟而辩证的至理咸言,只有这样的运笔,才能符合笔法的要求。不过,还须知道,《广艺舟双揖》等书论作者,都把由中锋和侧锋运笔形成的圆方笔画,说成是由提顿运笔写成,这显然不符合运笔的真实情况。至于转折运笔法,虽然与方圆有关,但是因为各种字体的写法多不相同,自当结合一定的字体研讨学习,以免误解错用。

640.webp (20)

徐渭《行草应制咏剑轴》

4:顺逆运笔的顺与逆是一对具有明显对立统一性质的运笔方法。由于书法是肇于自然,“察乎人性”的艺术,所以要顺其自然,合乎情理,运笔次序要顺序,运行方向要顺向,就成为“笔顺”。但是,运动的规律是有顺必有逆,形成了顺逆对应的运笔法。运笔顺运的方法是:起笔顺下,搭锋着纸,行笔取纵势,摇曳耀进,收笔顺势出锋,把笔画写得婉畅而流美。而与顺运对应的逆运方法是:起笔逆人,折锋着纸,行笔取逆势,涩进战行,收笔妞挫回锋,所谓“逆则紧,紧则劲”,把笔画写得遒劲而健美。从而通过顺逆互补的运笔,以体现违而不犯,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的艺术效果。不过,这主要是对顺逆运笔方法的解释,而在运笔的过程中,不仅有顺起逆收,逆起顺收,逆起顺行,顺起逆行等情况,而且顺逆要错综交融,互补而成,这样才符合笔法的要求。

内容整理自网络

640.webp (5)

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人,生于1889年10月29日。

1918年1月,李大钊进入北京大学担任图书馆主任,过二年,又受聘担任北京大学教授。

640.webp (6)

这是他以李守常为名的书法。当时他每月工资为120块银元。加上兼任其他大学教授、稿酬,他的收入水平是很高的。但他,把自己收入的大部分用作党的活动经费。

640.webp (7)

他冬天不穿棉袄,饮食十分简单。当同学们劝他注意营养时,他语重心长地说:“美味佳肴人皆追求,我何尝不企享用,时下国难当头,人民食不果腹,怎能只图个人享受,不思劳苦大众的疾苦呢?”

640.webp (8)

1927年初,隐蔽在张作霖大帅府里的中共地下党支部得悉,张作霖已下令逮捕李大钊。

640.webp (9)

然而,李大钊却态度坚决地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假如我走了,北京的工作留给谁做?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是怎样的重要,哪里能离开呢?”终其一生,他坚定不移地捍卫和实践自己的信仰,真正做到了“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640.webp (10)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李大钊赠送给朋友的这副对联,恰是他一生的写照。继领导辛亥革命的孙中山之后,李大钊是从河北走出的另一位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的人物——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和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640.webp (11)

640.webp

 米芾 《值雨帖》,行书,纸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信札一则。约书于北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纵25.6厘米, 横38.6厘米。

放大局部

640.webp (1) 640.webp (2) 640.webp (3) 640.webp (4)

释文:
芾顿首。早拜见。值雨。
草草。不知轴议何
者为如法。可换更告
批及。今且驰纳。芾皇(惶)恐顿首。
伯充防御台坐。
庭下石如何去
里。去住不过
数日也。

文章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她,

18岁以综合分第一的成绩考入中国美术学院;
22岁以总分第一保送中国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师从张谷旻教授;

24岁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

27岁考取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师从卢禹舜教授;

微信图片_20180322170319黄勤博士写生

她便是黄勤博士。

黄勤博士如其名,学习勤奋,对自己要求很高。七年的美院学习,各种奖项拿到了手软,更突出的是她的作品多次在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性中国画展中获奖,24岁就成为了中国美协会员。

关于中国画的学习,黄勤博士认为,自古以来都是有一套注重画法规范的教学方法的。

有些同学学画,会从一些近代名家入手直接临摹他们的整幅作品,觉得这样出效果快,黄勤博士对此却很忧心,因为这样会造成基础没打扎实,根基很薄,而且以后自己也很难再有变化和提升。

微信图片_20180322170411黄勤博士 《庭院》 45x32cm

黄勤博士建议我辈学画,应该从课徒稿学起,基础牢固之后,再多临摹宋元的绘画。

陆俨少先生对课徒教学尤为用心,他为中国画教学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20世纪60年代,陆俨少为国美中国画系的教学绘制了山水课徒稿精品。这对学生学习中国画来说,是尤其重要的“课本”。

微信图片_20180322170455陆俨少课徒稿

也许你会问,为什么不是先学《芥子园画谱》呢?

其实很多人学习绘画都是从《芥子园画谱》开始,但由于《芥子园画谱》是木刻水印,没有任何笔墨变换,因此非常难学。而且临《芥子园画谱》一定需要基本功好的老师带着练习,不然自学肯定会学歪掉。

而此套陆老的课徒稿,不但有借鉴《芥子园画谱》中的一些山石基本结构,历代名家的山石结构,并且融入了陆老自己长期写生的经验,所以这本书中所画不但笔精墨妙,并且非常鲜活,更接近我们当代的山水画学习的需要。

微信图片_20180322170539黄勤博士 作画

为此,墨池学院特邀新浙派山水画的第四代画家黄勤博士为大家好好的说说,关于学习陆俨少课徒稿的那些事。
黄勤博士是从9岁开始习画,就是从《芥子园画谱》入手,到了考美院前,包括后来在国美又重新学习了宋人大画和元人绘画,所以黄勤博士可以很清晰的对陆老的课徒稿进行讲解,但又不局限于课徒稿的内容。包括怎么起笔,笔墨结构,山石结构,在课程中都会有清晰的讲解。黄勤博士自身也带考前生很多年,这次的课程,可谓是干货满满!
你将得到:
1.理清中国历代石法的基本脉络。2.了解山石各种画法的基本结构和笔墨结构。3.将很直观的看到如何起笔,如何山石堆叠,如何复笔,如何收拾整块石头的所有过程,基本梳理书中所有的典型石块是如何画出的。

导师介绍

微信图片_20180322170753黄勤

1989年生于江苏无锡,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自幼师从无锡书画院名家许惠南学习国画,于2007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于2011年保送本校研究生,师从张谷旻教授。于2016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导师卢禹舜教授。

2013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2015年成为浙江画院研究员。

课程安排

第一节试听课 1 元!

后续单节课50元,直接报名3节课可享8折优惠,优惠价共计81元。

(微信群授课,以图片+语音+小视频的形式。课程有回放,可永久在本公众号在线观看)

第一课时结束后,学员们对黄勤老师的课程好评如潮~

2CDA90AE-FA19-4A6C-B0B3-CC08426EE56A

D8F25641-CFDE-49D6-A72D-86E518E4CFDA 381775D2-9F66-4D3E-A2BF-E4AF65545C42 AAEDB84D-1071-4C15-A7DE-5BC8F6D46E46

3月23日就是第二课时的学习了,抓紧报名吧!

第一课时 陆俨少山石法线质与结构
上课时间:2018.03.16 19:00
1、石线质感:干湿浓淡
2、山石结构
3、历代名家山石法赏析与讲解
第二课时 陆俨少山石皴法解析
上课时间:2018.03.23 19:00
1、石头的基本结构(石分三面)
2、披麻与斧劈
3、披麻的变体(解索皴,乱柴皴,荷叶皴,钉头鼠尾皴,豆瓣皴)
第三课时 山石皴法与山石结构
上课时间:2018.03.30 19:00
1、各种山头组石画法
2、山石的渲染与苔点
3、整座山与群山的画法

导师作品

扇面小品5

suzhou

庭院4,45^33

扫码报名:

微信图片_20180104173722

扫码直接进入墨池公众号获取报名链接
或者点击
课程链接
如有疑问可咨询您的课程专员:小轩(微信:mochihubei)

 

酒是媒介

借以远离现实
忘却一切

茶之为物

可以助诗兴而云山顿色
可以伏睡魔而天地忘形
可以倍清谈而万象惊寒

茶之功大矣

—朱权《茶谱》

一片树叶落入水中,改变了水的味道,从此有了茶。
是怎样神奇的一片树叶见证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

微信图片_20180322103827
你了解多少,这片树叶?

你喝懂多少,这杯茶汤?

微信图片_20180322103823

喝茶,喝的是一种心境,感觉身心被净化,
滤去浮躁,沉淀下的是深思。
茶是对春天记忆的收藏,
在任何一季里饮茶,
都可以感受到春日那慵懒的阳光。

鲁迅先生曾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无论如何忙碌,为自己泡一杯茶,除了解渴,还可以静心,茶可以让你在某一瞬间,如坐草木之间,如归远古山林,与自然连接。

微信图片_20180322103819

坐在一个人的房间,
倒上一杯茶,
看着茶叶的翻卷,
也常会生出好多感慨:
人生如茶。


墨池学院特邀高级茶艺师、高级评茶员、著名茶人拾青老师开设三讲的茶课,与您一起了解这片树叶的“神奇生长”和这杯茶汤的神秘体验,让我们轻轻松松从从容容喝懂一杯中国茶。

微信图片_20180322103814

拾青老师


通过三课时你将了解到茶艺主要包括以下基本知识:

第一,茶叶。学习茶艺,首先要了解和掌握茶叶的分类、主要名茶的品质特点、制作工艺,以及茶叶的鉴别、贮藏、选购等内容。这是学习茶艺的基础。

第二,水。学习茶艺,必须懂得水,茶性必发于水,无水何以谈茶?

第三,技术。是指茶艺的技巧和工艺。包括茶艺术表演的程序、动作要领、讲解的内容,茶叶色、香、味、形的欣赏,茶具的欣赏与收藏等内容。这是茶艺的核心部分。

第四,礼仪。是指服务过程中的礼貌和礼节。包括服务过程中的仪容仪表、迎来送往、互相交流与彼此沟通的要求与技巧等内容。

第五,规范。茶艺要真正体现出茶人之间平等互敬的精神,因此对宾客都有规范的要求。做为客人,要以茶人的精神与品质去要求自己,投入地去品赏茶。作为服务者,也要符合待客之道,尤其是茶艺馆,其服务规范是决定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 课 程 安 排 】

第一讲(2018.06.02 19:00)

1、 世界的茶
2、 茶中三宝
3、 产区分布

第二讲(2018.06.09 19:00)

1、 制作原理
2、 茶品鉴别
3、 冲泡常识

第三讲(2018.06.16 19:00)

1、 茶叶存藏
2、 茶俗茶礼
3、 空间美学


6月2日 19:00

墨池学院 拾青老师

与您讲述

《喝懂一杯中国茶》

第一节1元试听

喝懂一杯中国茶-拾青

扫码直接进入墨池公众号获取报名链接
或者点击
课程链接
如有疑问可咨询您的课程专员:小轩(微信:mochihubei)

640.webp (83)

 宋 黄庭坚 花气薰人帖 纸本墨笔 30.7×43.2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黄庭坚出身于家学渊博的世家,父亲为著名诗人,与当时的王安石、欧阳修、梅尧臣都有交往。自小聪慧过人,一生命运多桀,仕途坎坷,与苏东坡极为相似,热衷佛老,也不逊于苏。《宋史·文苑传》称他:“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他自己说:“余学草书三十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晚得苏才翁(舜钦)子美书观之,乃得古人笔意。其后又得张长史、怀素、高闲墨迹,乃窥笔法之妙。”

山谷晚年为新党排斥,谪居四川期间,书法大进,从张旭、怀素得到启发,线条更为解放,以较圆劲的长线绦构成纠缠的线,如“李太白忆旧逝诗卷”是他草书的极品。自谓观当地船夫荡桨而悟笔法,运笔多如划桨拨水,节节涩进顿挫。此卷笔势开阁,如长枪大戟荡漾空际,昂藏傲岸,英气逼人,笔法精奥,为晚年力作。

“花气薰人”是黄庭坚的小品之作,一首二十八个字的小诗,以随意自在的笔法写来,把平日严谨的中锋线和草书中的宛转结合起来,构成一幅完美的小品,是欣赏书法不可多得的佳作。帖上有南宋「缉熙殿宝」的印,入过南宋内府。也有清代朝鲜人安仪周的收藏印安歧(安仪周)是当时最著名的大收藏家。

640.webp (84)

比起黄庭坚其他草书作品,《花气薰人帖》多了些许雅致与从容。与《廉颇列相如传》和《太白忆旧游诗》相比,《花气薰人帖》少了大开大合、纵横捭阖的感觉,行距比加大,显得很疏朗,书写状态也很从容,是黄庭坚作品中难得的安静与文雅的作品。

这幅字的前三行行距相对比较大,字的处理,整体比较收敛,放纵的地方是第一行的“人”,是横向的放纵;第二行的“中”,是纵向的放纵。如果给每一行画一条主线,都是斜线 。出现了几处的错位,第二行第二字”情”明显错位,并且向右倾侧。第三行“讨”有明显的倾斜,与上面的字错位。第四行“滩”明显与上面错位。这几处错位增强了整行的顿挫的节奏感,似乎给这个题的平稳节奏增加了一些动感。从字的分组状态看,第一行“花气薰”是一组,“破禅”是一组。第三行”年春来”是一组,“讨思何所”是一组。明显的分组,营造了音乐般的鲜明节奏。

640.webp (85)

这件书迹无款印,原是附在元祐二年(1087),寄扬州友人王巩二诗之後,今已单独成一帖。前面原有识语,说:「王晋卿(诜)数送诗来索和,老嬾不喜作,此曹狡猾,又频送花来促诗,戏答。」可知原诗是为王诜作的,表示难於作诗。用笔刚强挺健,墨色有浓润枯涩的变化,是一件难得的小品。  

釋文:花氣薰人欲破禪,心情其實過中年。春來詩思何所似,八節灘頭上水船。

640.webp (86)

 宋 黄庭坚 花气薰人帖 局部

——END——

教育部取消体育、奥数等5项加分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对今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要求各地各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科学选拔人才,确保高校考试招生公平公正和规范有序。

640.webp (82)

书法等传统文化将迎大发展

2月22日,四部委联合下发整治校外培训机构通知,纠正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主要指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出现的“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等不良行为。因为教育改革的目的就是素质教育,中考、高考也不再唯分录取,这是艺术培训机构发展的新机遇。

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书法、篆刻、美术、音乐、美术等将于2018年纳入中考范围,江苏、河南等地率先进行试点。今年开始,江苏将试点美术纳入中考,并将考核结果计入中考总分!同时书法篆刻也纳入高中必修课程!!

据悉,江苏淮安、南京、南通、苏州等地将陆续试点实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评价制度,美术考核结果计入中考总分,根据江苏省教育厅部署,今年4月前江苏各市要公布初中毕业生艺术素质测评方案,2020年前全省初中毕业生艺术素质测评结果计入中考成绩。

艺术培训属于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适应顶层设计的全新的人才选拔计划。学校一定会执行,家长最敏感,当然更加会懂得随之变化,而收益者就是校外规范的优秀的艺术培训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