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池3.1版本已经发布,请墨友们及时更新。用苹果机的土豪墨友还需等待几天,

墨池再发新版,这次咱们玩儿什么?

1.文章页看视频、听音频。以后什么名家讲座、大咖语音,上墨池就都有了。

508515184610724910
文章列表页的显示进行优化
308643086908329855
音频、视频播放,内容更加丰富。

 

2.看人家进精选眼红?现在书家墨友一视同仁,只有被推荐才可进精选栏目,只以水平论英雄。

497588158783649755
墨池精选,这个栏目只有被推荐的作品才可以进入。
699868975494801990
书家拥有独立列表展示

 

3.来而不往非礼也,墨池3.1版本实现了访客记录功能,看看最近谁来过,回访一下吧(不来看我主页的不是好墨友O(∩_∩)O哈哈~)。

395763166475456097
每天第一次登陆墨池会有访客和签到提示,个人主页也会有来访列表。

 

4.您好,这是我的艺术名片。再有人问你是谁,直接甩张墨池名片给Ta看。墨池实现了个人主页的分享功能,把自己的简介、照片、过往作品都可以直接分享给好友查看,不会再被“介绍一下自己”这个问题难倒。

3957631664754560971
个人主页右上角,可以将自己的主页分享出去。

 

把这么赞的版本更新通知忽略了?

进入墨池后依次点击:帐号_设置_关于_更新版本!当前最新版本3.1.1。

苹果版AppStore正在进行审核,还要稍后几日。

 

各位墨友,墨池文章栏目可以支持音频视频内容了,我们先将张俊东老师的看图说画和俊东访谈栏目陆续更新到这里。之后会给墨友呈现更多的优质音视频内容。

QQ图片20151231150629

【名称】明代 徐渭 墨葡萄图

【简介】纸本,水墨,纵116.4厘米,横64.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自宋元以来,写意花鸟画就有一定的发展,但真正能够发挥中国画笔墨纸张特殊效果而创立了水墨大写意画法的,应该归功于徐渭。

QQ图片20151231150620

画上题诗为:”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其书为行草,字势欹斜跌宕,令人联想其画家的不平经历。

QQ图片20151231150612

此处用笔,尽显笔墨淋漓。

QQ图片20151231150602

“门”字构图。此图构图奇特,信笔挥洒,似不经意;藤条错落低垂,枝叶纷披,以豪放泼辣的水墨技巧造成动人的气势和葡萄晶莹欲滴的效果。

——————————————

我们通过语音的解说,带大家了解中国绘画史中经典的作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风趣幽默的故事,让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欣赏中国画。

“看图说画”栏目主持人张俊东,北京大学书法硕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著名中青年书画家、书画评论家。墨池入驻书家,用户名“A雍和堂张俊东”。

【背景知识】

QQ图片20151231150538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 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

徐渭是明代嘉靖年间著名画家、文学家。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大才子”。郑板桥对徐文长非常敬服,曾刻一印,自称“青藤门下走狗”。文学家、艺术家木心先生评其为“英才天纵”。

大写意

大写意早在唐代就有以泼墨著称的画家王恰,到了南宋出现了写意画大家梁楷,开启了元明清写意人物画的先河,北宋山水画出现了富有诗情画意和文人情趣的米氏云山米芾/米友仁的山水小景,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笔墨,揭开了写意山水的序幕。徐渭在水墨大写意花卉画方面创造性的贡献尤为突出。明以后,这种写意的美学主张已逐渐发展成熟为绘画史上代有传人的大写意画派。

这是第五期墨池讲堂,由任丘张强老师针对《颜家庙碑》和《多宝塔碑》的临习作品进行点评。

感谢各位被点评墨友协助整理点评资料。

任丘张强老师简介:
姓 名:张强
别 署:张渊
斋 号:放下草堂
党 派:共产党
头 衔:中国书法家协会员、国防大学美术创作员、北京市海淀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北京皇城上品美术馆副馆长、《中国当代水墨艺术方向》丛书主编
单 位:北京国防大学
论 述:《浅谈易学思想对中国书法审美的影响》、《放下草堂随笔》
艺术主张:清、正、大、雅、文
最喜欢的书:《史记》、《三国志》
最惬意的事:与雅士狂饮烈酒
性格优势:开朗乐观
性格缺陷:性子直,言语尖刻。记不住数字和外文字母。
喜欢的一句话:好好活着吧,因为我们要死很久。

146197612874053392

第一位墨友“张若溪”的作品(墨池昵称“小鱼顺顺游”)

5e0802d5d84a40c3824d718fa06b068e 31f9d495c86449aa8b9999dbd7f93546 54b85d8fa2234ba98dbe7be06fbe04b2 78fe3aa8af0c4774a120a54453433bae a794305f18044a92b2419c3f24748a28 ba77a42e5cb345d0a084d4e443683322

这个作品是一个小女孩写的,虽然岁数很小,但是看得出是经过严格地训练的,结字、用笔还是很准确的,功夫很不一般,不能等闲视之。因为她是一个小孩子,我就具体说一下,她的撇写的不太好,不能甩,一定要送到位,古人说:无垂不缩无往不收,如果一甩,这个力道就一下子松懈了,而且一甩就出尖了,不含蓄。第二点是勾画有问题,对于颜体多宝塔来说,勾画的书写要写到头顿一顿选择好了方向,再出勾。整体来说这个孩子写得非常好,以后需要加强的是创作,创作是对临帖的一种消化,我们学习书法临帖不是目的,临帖就是为了创作服务的,通过创作巩固临帖的功夫。临帖到这种程度的话完全可以找些好的内容开始创作了,希望这个孩子多出好的创作作品。

765953279635435195

小女孩这幅作品的四个大字,气势磅礴,天分极高!而且写得这般有气势、这般饱满,即便是大人也很少有人能写出这样的大气,非常好!这几首诗建议前面不要加这个题目,题目跟内容之间的距离很接近,不太协调,而且大字题目与小字内容书体一致,不太好:其次内容上都是不叫常见的素材,即使你写得比别人好一些也不太明显,建议写一些不太常见的内容;再者,盖章也是要有讲究的,要盖一方章的话要盖在写下一个字的位置,而且不要离内容太近。

第二位墨友“千佛含笑”的作品

4db923e3-fa59-46c1-83fb-a2fc94053f63 b9fac17f-f9e4-4a8c-acdf-8d435137db7b

千佛含笑的作品给我的印象很好。首先他的字很具有创作性,虽然他写的是颜真卿,可是之前好像临过不少二王这一路,所以说格调还是比较高的。从临摹的像与不像的角度上说是不太像,但挺高古显得文雅。我最初认为有些像虞世南,擅长用中锋显得遒劲。

接下来要说里面存在几个问题,颜体写起来还是要画格子,因为颜体的面目是很庄严肃穆的,很严肃的,这样可以更好的表达出来,表达的更深。然后说结字,他写的结构字发散,可见学颜体的时间不是很长。颜体本身是一种方块字,正襟危坐那种态度才更像颜体。把字体写的发散了虽然更接近二王,但这样就与颜体的气息不太像了,如果真要是取颜体的精神所在呢,就要去改目前结字上存在的一些问题。里面还是有些“伸胳膊蹬腿”笔画现象,否则不利于颜体庄严肃穆的表达

千佛含笑的感言:以帖为师近两年,去年正月开始学多宝塔一年,今年正月换麻姑仙坛记至今。本人先前有多年“野路子”钢笔字经验,受虞世南,二王影响较大,但始终不曾临帖,偶尔翻阅读帖。因性格较为懦弱,提笔学颜旨在冶情,雄健心性,以壮男人心胸气度。

第三位墨友“毛哥儿”的作品

6d2042b08cf64fbd9b4559cd99854dde 580aa0398c9f48e8ba120f217a9e0b05 d591659a873d43d786f015fcf5129540

这个作品呢,我看了之后感觉也不错。虽然他的功夫不是很深,但是呢可以看的出来这人的天赋很高,也就是很聪明,很有灵性。他这个字呢,写的笔法和结字都不是特别的妥当,但是看起来很灵秀。给我的印象就是态度不是特别的认真,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觉得作为写多宝塔来讲,还是应该叠上格子。古人都是画格子,你要是嫌画格子麻烦的话,怎么着都应该把格子叠上。

唐人写字,可是非常的严肃的。无论是刻在碑上的,还是写在纸上的这种,他都非常的严谨。我们既然学习唐人的这种法嘛,我们还是要尽量要与唐人书写态度相吻合,我觉得从表面上来讲的话还是要像。叠格子的工作还是要做的。叠上格子之后再写和不叠格子写的时候,你的这种心态是截然不一样的。我们做事要严谨,哪怕就是这一个纸片儿我们都不能浪费。

我们写完这一张,就要存在一种什么样的想法呢?就是把它留起来,不是写完就扔的那种。这个态度非常直接的影响了落在纸上的效果。另外呢,从你的用笔和结字上来看,我觉得你在临帖上观察还不够细致入微,笔法上还不够准确。临帖是为了学习古人的惯用手法,也就是他们的习惯动作。所以我们在写的时候,宁可少写,也要准确。

启功先生说,什么是功夫?正确的积累那才叫功夫。我们要细致的观察,不断的学习古人的习惯动作和好的手法,让它化到自己的手上来,这是正确的,这才是功夫。只有不断巩固我们所学到的古人好的手法,把它真正的学会了,并用到自己的创作当中来。我们一伸手写字,就是古人的东西,这才是真正的功夫啊!

第四位墨友“喵星篮子”的作品

1 0488d022-d524-4330-a4c1-8f7a2e757c4f ce3f9222-2165-4603-beb4-6748f1fe2428 e8308948-52da-407c-a9d0-0fe65effc3ab

 

首先说一下为什么第一张不好,是因为第一张太尖了。因为颜体还是秉承了篆隶的笔法来写的,无垂不缩,无往不收的要求还是非常严格的,对于笔画的两端还是做得非常周到的,“无起止之迹”应该是这种形态的,而第一张呢因为入笔不够藏,收笔又有甩的习惯,所以不太好。

这些作品从整体看还是不错的,还是很像颜体的,因为从章法看很像。弘一法师说审视一件作品时首先看章法,其次再看结体啊、用笔啊,印章啊等等。章法的处理影响到字给人的面目和意境的营造,这些作品还是抓到了颜体的基本特征,很紧密,所以说像颜体。

另外,感觉这个作者学颜体的时间不太长,从线条上看还要进一步追求扎实、沉稳,状态的统一,统一就是要入纸,就是要秉承篆隶,在一个调上,不能忽高忽低的,保持一种平稳的状态,在速度上更平稳一些,更安静一些。这样从气质上看更贴近一些颜真卿,在临帖时要抓他的精神,一开始不要做更多的改造,他的气质就是雄强、庄严、肃穆、安静,非常儒家的一种风格。

提问:有人说最好盯着一本帖临,同时临几个帖练不好,是否如此呢?

我觉得是不是盯着一本帖练,还是要看你目前的水平,一开始一定要专,不专一家其他的帖子也浮于表面,学不进去,只有对一个帖子下了大功夫,才能对其他贴子看得进去,触类旁通的,中国的笔法都差不多的,如果没深入过一家,其他就不要动,比如写多宝塔,一出手就是多宝塔,我的创作让人一看就说:哦,这人是学多宝塔的,这说明就深入了。

一开始还是要尽量深入一家,这样以后去临其他贴子就省力,因为从笔法也无外乎就这么多,好学,学书法无非这样一个过程:先专再博,博后又专,如此博专博专的反复,进步就呈螺旋式上升。

第五位墨友“勤劳的牛”的作品

5d4a484f-0e02-488f-934d-cb89015f0e74 8f9a3164-fae9-434e-8e90-2a60a00bfae1 69f88929-6c9f-4bce-b947-51bd504dfe57 959a21af-12b6-487f-9e34-5f4e11f10f3c b15c4bd9-4875-47cf-894f-5ea480cc6ae9

勤劳的牛发来的是柳公权的字,本次点评虽不是柳体但我也点评一下。字写的不错,线条劲拔,斩钉截铁,一丝不苟,这是一种做学问的态度,好。看见后很震撼,好。说一下临帖的细致之处及对柳体字的特点。柳体是每个笔划一波三折,虽是脱胎颜体,但柳体又进行了夸张,捺不仅是三折甚至是四折。它的明显特征是从蚕头到燕尾都有波折,如抓住这个特征来临帖,柳体就更像了。

另外,对于用纸来说这并不是题外话,临帖还是要有保存意识。对临也要认真对待,比如临完后要落款盖章,培养作品能力。若临长篇玄密塔,不适合每页盖章则等临完在最后页写上第几遍临,可写体会及落款盖章。在这方面多下功夫,这才是学习书法的最佳方法。

第六位墨友“William19”的作品

7a50a3121c8b48ba83036e7af02cb7fa_副本

相对于前面几个人,他的优势在创作意识,虽是临作但作为创作作品来写。篆额写大了,喧宾夺主。历来书法家留下的作品无非是创作和临作,如傅山、王铎、赵孟頫、董其昌其临作多于创作,从正文到落款到印章都非常好。从你正文的临作看,字写得很好,用笔很扎实很沉稳,每个笔画很精到,一笔不苟,功夫不错,但整体印象有问题,字距太稀,容易散气,颜真卿的书法是神顽气足的,除笔法无垂不缩,无往不收之外,章法也是如此,笔法章法结体都是顶着来,每个字中间空四周紧顶着格子,字与字又是紧挨,章法撑的很满,显示出大气磅礴,古味蕴藉的效果。建议不是意临的话还是要忠于原帖。调整章法。

第七位墨友“樊荔卓”的作品

75db6ddf37cc4badbe74861fae6ff45f a3c7d8fe7d834157a2c7ac547f69b69e c5f6f0b7f75842dfba73e12008965430

整体协调,态度认真,用笔精准。楷书看起来要做到平稳,不能突兀,写多宝㟷的要求要更严格一些,不能有不协调的字。他的字写得偏长,多宝塔应该正方甚至扁方,这个临作和原帖有出入,再有就是字的间距要更加紧密,按这格子的大小,应该把字写得再大些,让行字和字距再紧些,字小了就过于清秀了,从远处看像欧体了。另外从运笔来说缺少势,像美术字,缺少连贯性,看上去死性,一定要有气息,气决则身亡,气质比形质更重要,要在气上下功夫!

第八位墨友“能设”的作品

426522987266856637 848831222574663750

这个朋友的作品是两件。一个是颜家庙碑一个是多宝塔。我先说一下这两件作品哪一件好,还是第一件颜家庙好。因为颜家庙写得很沉,章法也处理得很好,基本上学到颜字的风貌,而多宝塔就写的过于尖露,不好。

藏锋啊,在过去来讲是古人对笔法的不传之秘。尽管很多人都知道这件事,但是好多人不这么做,其实这是不对的,要认真做好这个藏锋和回锋的动作。因为中国的文化它还是崇尚含蓄,不能太尖露,尖露就不好了。还有写那个撇在甩,这不好,会影响了作品的统一性。

运笔的动作,也要再匀一些。用安静的状态来做得入纸。要养气,养气这事听起来好象很空洞,你长期地做下去,有没有这意识还真是不一样。养什么气?养沉雄之气,要神完气足。颜体字应该是正襟危坐,神完气足。可以借鉴清朝人写的颜体,钱南园谭延闿华世奎的,他们在这一点都做得很好,你可以借鉴。

第九位墨友“澹斋”的作品

3a9f76f4e7fc4823bfa3933456044325

我看了澹斋的作品,我很激动,他的作品整体看上去特别好,韵律感特别强,书写性很强。一看就是在非常好的状态下书写的,状态非常松弛,粗细变化特别好,能根据字型的变化处理得很好,很有艺术天赋,很像清朝人写的作品,我很喜欢这个作品。

可见你在书法上下了不少功夫,你是不是在多宝塔上下的功夫,我不敢断言。但你应该写过很多字,功夫不错。不过只看这么一张,我对你的了解还是不够全面。我不知道你写很多字是不是还能做到这么好。你如果能在通临多宝塔时还能做到这样统一,那就非常好了。我的建议是,你还是尽量去通临一件作品,这样就能跟你的创作能力配合上了,一边临一边创,那你的创作能力就加强了。我希望看到你创作的作品!总体来说,你临得非常好。

(节选自刘正成在【稷下书法文化讲堂】主讲《书法风格不是道德选择——丑书论的政治误区》

5

戏剧丑角的启示

我提了四个分段,第一个,戏剧丑角的启示。在戏剧上,我们在座的权威的就是张铁林先生,他是英国皇家戏剧学院的硕士后,他读了七八年的硕士,基本上是博士后了。他是中国戏剧影视界学历最高的一个专家,本来应该由他来谈。我也来谈一谈戏剧,因为我年青时有搞过戏剧。

5006261246

戏剧丑角说明我们风格是怎么回事儿,这是丑角中间的正面人物,七品芝麻官中的常知足,这个人就很丑陋,但是他是一个非常好的,优秀的人物。丑角和丑书都是这样谈论的,风格丑,大家看看《徐九经升官记》中的徐九经,徐九经参加进士考试以后,准备面见皇上要去做官,就因为形象丑陋始终也派不到他的官。但是这个剧写的非常的幽默,最后他审了一个案子,做了头名状元,就因为形象不好,因为他是一个丑角。这是西方的著名的《巴黎圣母院》敲钟人卡西莫多,这个剧又被称为美女和野兽,艾斯梅拉达是一个美女,她在巴黎圣母院,这个敲钟人伟大的心灵救了这个女的,这是一个很经典的戏。卡西莫多非常丑陋,这个丑角如果要在形象上说,他是好人坏人,大家应该看得很清楚。

7400195861 7400228279

当然丑角也也有坏人了,《蒋干盗书》中的蒋干就是个丑角,他是坏人。同样是丑角,有坏人有好人,也有好人也有坏人。这是《十五贯》中间的娄阿鼠和况钟。大家用最通俗的戏剧的办法告诉大家,丑角和丑书一样,他是一个风格问题,这个风格不决定这个作品的好坏,因为决定一个作品的好坏还有诸多的因素。所以我们今天在批评丑书的时候想到我们戏剧的丑角,丑书未必就是不好的书,不丑的书法未必是好的书法。这是文艺的一个基本常识。否则我要讲丑书,为什么是好的书法,讲半天讲不清楚,我就用戏剧这么一个非常形象的给大家看,关于丑书问题,关于艺术的风格问题。

5270215988 1904628948

古代十大丑书经典

刚才讲了,从王羲之以来,一直到启功,哪里有丑陋的人物,哪里有丑陋的书法呢?我就给大家看一看历史。

第一、丑书的祖宗颜真卿。

  第二:柳公权

谁说他丑陋呢?是米芾说他丑陋,米芾在《宝晋英光集》讲,颜柳挑踢,乃后世丑怪恶札之祖,从此古法荡无遗矣。自从出现了颜真卿柳公权以后,古法就丧失了。所以我们今天看看,颜真卿为什么在那个时候被米芾批评为丑书呢,丑怪恶札之祖呢?那我们要看一看唐代的书法史。

唐代的书法,因为唐太宗他是主张王羲之的,王献之他认为要差些,王献之在世的时候,王献之的书名在王羲之之上,为什么呢,他写的好,而且官也比他父亲做的大,到了梁武帝以后,唐太宗以后,就认为王羲之是正宗,从此把王羲之的楷书作为我们中国书法最经典的标准。而唐代几大书法家,就是王羲之的基本的翻版。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他们都是王羲之在唐代的一种复制,当然也有创造。

在初唐时代,认为初唐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是二王的正宗,后来康有为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欧阳询是百派之祖。基本上初唐的书法就是三大家,还有薛稷,四大家。颜志卿中唐出来以后,是真正唐楷的一个代表人物,他打破了的楷书的规范,和王羲之建立了行书的规范,颜真卿的楷书为什么后来成为我们中国历代的印刷体,这种楷书是最代表唐代的强盛的审美标准,他具有开创性、严谨的,公众喜欢的。从颜真卿以后,特别是宋代以后,颜真卿就就成为唐代的王羲之,但是颜真卿出现的时候,包括柳公权出现的时候,和初唐的那几大拉开距离了,是一个革新者、一个创造者,一个集大成者。但是如果在二王的观念,颜真卿楷书就是丑的,因为他不像《宣示表》、《乐毅论》这种比较秀美的楷书,他的行书很重要的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祭侄稿》、《争座位帖》,他不是按照王羲之的行书的笔画写的。他把每一个点划的笔划尽量的精简,或者是用一种很强烈的笔画去代替王羲之的比较秀美的经典的笔划。所以我们为什么把颜真卿的《祭侄稿》作为天下第二行书,他就是新时代一个发展里程碑。米芾的《蜀素帖》和《苕溪诗》这样的笔法就和颜真卿的《祭侄稿》的笔法完全不一样,因为他就是复制王羲之的。所以宋代的评价是把苏排第一,黄排在第二,米排在第三。这就是因为二王需要发展,这个发展到了颜真卿,颜真卿这样一个新的时代的改革者,在一个认为他是丑书,是丑怪恶札之宗,为什么,他敢于和前面的经典不再相同,出现了新的规范。今天我们已经把颜真卿当做一个近于管阁体的书法了,但是当年他就被称之为丑书。新的视觉形式出现以后,他对人们的审美冲击力,也和王羲之的、和虞世南的字,完全不一样。

7400261919

因为他接近颜真卿,颜、柳并列。颜柳书法是唐楷最标准的时代的代表人物。

第三:苏东坡

第四:黄庭坚

1979042048

第三个丑书就是苏东坡,《独醒杂志》宋代的随笔,他讲了两个人,一个是苏东坡,一个是黄庭坚。黄山谷并不是这样骂苏东坡的,他是用社会上的舆论,他们两个调侃,东坡说鲁直近字虽清劲,而笔势有时太瘦,几如树梢挂蛇。是别人批评黄庭坚的。黄庭坚又回敬了苏东坡,他说公之字固不敢轻论,然间觉褊浅,亦甚似石压蛤蟆。二公大笑,以为深中其病。苏黄在当年也是丑书的代表。

他是治平二年的进士,他写的小楷, 我编《中国书法全卷-苏轼卷》中有收录,他的小楷可以和王羲之王献之乱真,这就是苏东坡对王羲之的最初的学习,但苏东坡的书法发生变化是在黄州,他在元丰二年被贬到黄州以后,他的文章,诗和书法发生了巨大的蜕变。所以在这个地方他写了前后《赤壁赋》,写了《赤壁怀古》,然后书法写了《黄州寒食诗帖》。《黄州寒食诗贴》就是苏东坡自己成熟的蜕变,我刚才为什么讲他写王羲之呢?他写王羲之的那种楷书,根本就没有任何问题。像米芾这样写王羲之的行书,他也绝对没有问题。但是他觉得他不能模仿,他要创造一个时代新的书法。他就像颜真卿一样,要成为新时代的王羲之,所以他就把字写的扁扁的。

唐代讲法,宋代讲意,唐诗到宋诗也是这样比较的,唐诗和宋诗的最大区别,就是宋诗讲理。宋代书法发生一个巨大的变化,就是以苏东坡到引导的,书法不像唐代的人讲法则,三十六法、七十二法,所有论书法的首先讲规则,所有谈论书法审美的时候,关于唐代的书法都有他们的共同的审美原则。宋代有一个重大思想的变化,就是禅宗和佛教思想结合,佛教思想也讲个人的修悟。这时候我们的文艺不是讲的普遍的法则,而是讲文艺怎么样和作者这个人统一起来,不是一个统一的的有一个楷书的各种点画的标准,而是要体现个人的风格与审美的标准。如果按照王羲之的原则讲,那苏东坡就是字写的太扁了。甚至说他右手用毛笔,字老是右边局促。而黄庭坚的草书线条无限的放长,点划加长,提高他的张力。所以一个人被批评为石压蛤蟆,另外一个人被批评为树梢挂蛇。有的人说死蛇挂树,这个也很难听。

2594015374

这两个是宋代尚意书风的领导者,书法要追求人的个性,每个人的审美标准以他是不是达到人的表现为书法的审美标准。苏东坡说,我说意造本无法,信手拈来烦推求。我的书法不是按照你的欧阳询三十六法、七十二法来判定我的书法的。他说璧美何妨椭,我们可以变形把浑圆的秀美的圆玉,变成椭形的,质地好就可了。所以唐代书法到宋代书法最大的变化。刚才讲了东晋到唐代,唐代到宋代最大的变化,就是书法强调个性了,个性化的原则是书法最高的审美理想。这个审美理想和这个时代的代表者,就是这两个丑书人物所代表的,一个是苏东坡,一个是黄庭坚。你说树梢挂蛇,他的那个线条确实是比较长。但是这就是我们每一代伟大的书法家出现的时候,他被别人批评的。

第五:徐渭

4510444962

第五大丑书是徐渭。徐渭的书法发生了一个重要的变化,一般的书法史谈到明代书法的时候,都称吴门书法是明代书法的代表。王世贞是苏州人,他说天下书法归吾吴。如果要谈论明代的书法,就是谈我们苏州的,苏州以外无书法。

那么我们的书法史也写了明代书法的高峰,是吴门四家,但是我认为不是这样的。最高的高峰不是苏州人,首先第一个是浙江人绍兴的徐渭。徐渭当时他是边缘人物,他是名不出越中。除了绍兴那个地方知道徐渭以外,外面没有人承认徐渭是一个了不起的书家。他是怎么出现的呢?文征明为代表,他是主张唐法。元代是赵孟頫,到了明代继承了这个依序,但是有所进步,他们进步在什么地方呢,我们学习不仅是学习原代的赵孟頫,而学习唐代。所以苏州的吴门四家,他们都以唐代书家为他们的准则。而徐渭呢,他是是主张北宋的,徐渭写了很多手卷,他就写苏东坡,写米芾,写黄庭坚。徐渭的作品都是写宋人的。

我们中国的学术有两大之分,一个是宋学,一个是汉学。按学术来,唐的书法接近于汉学,非常细腻的要求一些法则,而宋学就讲究独立的见解。在学术上说,汉学是我注六经,诗书礼乐我是注解它,以它为根本。而宋学是六经注我,六经是为我的学术做注解的。宋人的独立的意志,他的表现,包括他的意志的表现,他是受到徐渭的这样的书法家的尊重,而不是像文征明尊重唐人的。所以这个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徐渭第一次从绍兴出来跑到苏州去的,他想去见见祝允明这样的人物,有一次到了门口就退下,也没敢走进去,因为他没有名气,就从苏州回来了,他认为那是当时书法的重镇,但是他没有走进那个门,他走了自己的路,成为一代大家。

所以我说徐渭破坏了中国书法的笔法,他为什么破坏了呢,徐渭的时代出现了两个重要的事情,人物产生是和时代有关系的。第一个苏州出现了挂轴书法,苏州以前的房子是修的很矮的,皇帝有规定,老百姓的房子只能是几尺几寸,穿的衣服一定是布衣,不能穿绸缎衣服。到了明代中晚期,王法废弃了一些,苏州的资源也发达,苏州的有钱人修高堂大屋,原来的矮房子,后面是屏风,房子修高了以后,屏风升为通屏,就像一个独立的墙一样,这时候兴起了挂轴书法。这是在五百年以前在苏州地区才第一次出现。刚刚出现的时候,大家不屑一顾,认为文人写的字怎么能挂到墙上去呢,所以文征明的孙子都说,现在很流行,我觉得写这个字我都感到非常羞耻,文人的字怎么能挂到墙上去呢,今天就不一样了,写写招牌影响大。所以徐渭在那个时代,第一个出现了挂轴书法,所以祝允明他们写的最大条幅不到四尺,这时候出现高堂大字以后,安徽出现了宣纸,宣纸是青檀皮做的,宣纸的纤维能达到十一公分这么长,以前用桑皮做的纸,纤维短,纸做的很小,所以《怀素自叙》是三十多条纸接起来的,所以都是小纸。到这个时候,元代稍微大一些,到了明代,出现了安徽泾县的,可以用青檀皮做的纸,纸就可以很大,因为纤维长。纤维中间很稀松,空间容量大,下笔能够见浓淡出来。前两天人家给我了一厚沓的写信札的纸,我说这个信札纸不和古法,你这是宣纸做的,古人做信札不用宣纸,而澄心堂纸是楮皮纸和桑皮纸,纤维短,纸也薄。现在日本做的手工签,我说写小字就要用这种纸,因为宣纸写不了小楷。他说原来这个纸有古今之分。我这里有很多的日本的手工签纸,我提供给你,你们可以仿造。日本完全是宋元以后古法继承下来的,他们保持这个非常认真的,基本上这个技术不变。中国的宣纸没法写蝇头小楷,为什么,纸张不一样。

明代出现了大的条幅、厚的宣纸,笔墨就能见浓淡了,如果没有这种青檀皮宣纸,中国的历史上就不会出现石涛八大。因为前面的那时候的画,我看了很多的宋画,他们的浓淡是慢慢的皴擦出来的,不像石涛八大一笔见浓淡,这是材料决定的。所以这时候出现了徐渭,写了大的条幅,他的所有的笔划,要用大羊毫来写,笔法完全变化了。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徐渭的画笔,如果我们要拿

《兰亭序》原则来比他的点划的原则的话,他就一无是处,没有一笔是对的,当然可能被认为是丑书。中国十大丑书排名第五。

第六:傅山

2593988728

排名第六的是傅山,傅山说我就是要丑,他是自觉的丑书论者,宁拙毋巧,宁丑勿媚,宁支离勿轻滑,宁直率无安排。他的观点和王铎是一致的,他前面还有倪元璐、黄道周、王铎等。他为什么写的宁丑勿媚呢?我们不要找那种光是秀丽的,规范的,把王羲之的字写成颜真卿那样的字,如果说丑书,他也算丑书,我们要拿王羲之来比,颜真卿就不丑了,徐渭傅山的字才丑,因为他远离了颜真卿点划的原则。

第七:金农

1904938403

第七个丑书,就是金冬心,这是杨守敬说的,清代有两个魔道,一个是金冬心,一个是郑板桥,这两个是清代书法的开拓者,杨守敬说若郑板桥之行楷,金寿门之分隶,皆不受前人束缚,自辟蹊径。然以师法后学,则魔道也。他是妖魔鬼怪,当然是丑书了。清代书法也是出现了一个重大的变化,清代初期,康熙皇帝喜欢董其昌,乾隆皇帝喜欢赵孟頫,所以以张赵为首的清代前期书法,最后走入馆阁体。如果这样下去,书法当然没落了。然后清代出现了道光时期的翁刘成铁之前,扬州书坛发生了重要的作用,就是金冬心和郑板桥,他们率先发起了书法变革。

1904974704

金冬心是把他的隶书运用到行书中间去了,然后他叫漆书,这也不是他自己说了,清代晚期的说他像漆书,就像用竹片蘸着漆在简牍上写字。当然金冬心那个时代,他没有看到汉简,没有看到汉代人的墨书,不知道汉代人是怎么写字的。因为那之前,我们只看到的了汉代的《曹全碑》《礼器碑》这样的铭石书,汉代的印刷体的隶书。金冬心是发挥了超强的艺术想象力,来想象汉代人写隶书是什么味道,当然他也受到《天发神谶碑》的影响,他的那种漆书,新的一种隶书。这种隶书和郑郑簠为首的隶书,学唐人的隶书完全不一样,把隶书运用在楷书,运用在行书,甚至是在草书上。所以金冬心的字现在在拍卖行很受追捧,很贵,就是他是在一个变革时代的丑书。金冬心的漆书,这个漆书不是金冬心说的,他自己晚年他叫渴笔八分,金冬心他不是苏州人,他是杭州人,但是晚年他在苏州住了十年,住在一个破庙里面,那个庙很破,和尚都走了,因为那个地方,没有什么吃的,破庙旁边的房子里面,前不久我专门看了一下金冬心在破庙旁边的房子,确实是又潮湿又冷,他住了将近十年的时间,他晚年写的就是渴笔八分,这就是金冬心。

第八:郑板桥

7400615436

郑板桥的魔道在在什么地方呢,他叫做六分半书。到底是几分隶书、几分篆书、几分行书,不分得很清楚,但是基本上,一个主要的原则就是几种书体揉为一种。如果说金冬心的书法主要是得利于篆书的话,那么郑板桥的字,得利于篆书揉入行楷书中间。金冬心的书法以侧锋为主,而郑板桥的以中锋为主。郑板桥认为他这个是从古隶得来的,就是在篆书发生变化的初级阶段,篆书演化标准,小篆演化到东汉末年的八分书,经过五百年的时间。郑板桥说了,我是得利于古隶,就是他凭他的想象力,篆书刚刚开始变化的字,他也没有看到古隶,金冬心没有看到,郑板桥也没有看到过,他们超强的艺术想象力,想象篆书在刚刚开始发生变化的时候,那个书写状态是什么样,所以发明了他的六分半书。你看他的字里面很多画笔是按照小篆的画笔写的,有篆有隶,他认为他是古隶。但是实际上和金冬心比较起来,金冬心的隶书的侧锋更多,而郑板桥的中锋的篆书更多一点,所以他把自己称为古隶,古代的第八大丑书,郑板桥。

郑板桥、金冬心在扬州书坛刮起了改革的狂潮,所以扬州八怪其实不只扬州八怪,他们这个派,写隶书的这种派黄惇先生成为乾碑派,康有为在《广艺舟双辑》中说,道光以后,碑书成为主流,他们是在乾嘉时代,金冬心的年龄更大一点,乾嘉时代所有写篆隶的,可以归为乾碑派。他们学习不是根据不是根据《淳化阁帖》中的二王的法则学习的,他们直接从汉魏碑刻学习,离开了晋唐的基本法则。如果按照欧阳询三十六法的话,郑板桥一法也没有,金冬心更谈不上。这就是一代改革者对技法的,对新的世界形势的追求,一定要有新生的面貌。这个新生的面貌出来的时候,被称为魔道。因为他和前面的经典不一样。

第九:谢无量

2594106920

到现在,有两个重要的,是我们公认的丑书,一个是谢无量的孩儿体,他就像小一样,不会写字,写出的是这样的。谢无量的字也是在三十年以前很受争议的,我曾经讲过这个故事,第一次全国展在沈阳举办的时候,我们四川书协也带了一些作品,也有当代的书家,也有已故书家的,其中包括谢无量的作品。

拿去评审的时候,谢无量就落选了,这个字不够参展的资格。但事实上又不服气,每个省挂的时候,又把谢无量挂出来,然后评委看见了,让取下来,你这个是淘汰的。就是谢无量参加全国第一届全国展的时候,就没有资格,他的字写的丑,他既不像欧阳询,也不像颜真卿,谁都不像,这个字怎么够参加全国展的水平呢。今天谢无量是公认的大书家。我去北京,第一个职务就是负责《中国书法》杂志的工作,我就选了两个丑书,选了一个王铎,近代选了谢无量,这两个人都受到了争议。我还在编稿子的时候,一封告状信就去到统战部,说我用王铎是汉奸,怎么中国书法要做专题介绍呢。另外一个是谢无量的。那是书法吗,怎么上专题呢。我就找统战部、找中宣部,关于谢无量我找了启功,我说启先生,我这次编了谢无量的书法,你觉得怎么样?他是我们中央文史馆的馆长,他说谢无量很好。他这句话一锤定音,回来我说启功说可以。当时书协的干部就反对,要取下来,认为这是丑书。而且跑到印刷厂去,不让开印,王铎要撤下,谢无量要撤下。就是三十年以前当时的环境,这就是他们怎么看谢无量。这一代大书家被人误读,被普通的水平的误读,这个误读还来自我们中国书协的重要干部的误读,看不起,认为这是丑书,不够全国展,也不够上杂志的资格。

第十:徐生翁

2594077219

还有一个和谢无量差不多的,去世时间也差不多,1964年去世的,和谢无量的时间差不多,徐生翁,也是丑书的代表,这个丑书是姜寿田说的,在“丑书”的现代实践方面,徐生翁无疑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开拓者。姜寿田是在积极的意义上来评价丑书的。

我刚才讲的这十大丑书人物,在中国书法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间起了重大的书法推动作用,从颜真卿、柳公权到苏东坡、黄山谷,一直到徐渭、傅山、金冬心、郑板桥,一直到谢无量、徐生翁,这在历史上,被评议为丑书的人物。刚才说历史上虽说是丑书,今天都摆在这里,我看他也不比今天的漂亮到哪里去。我认为一部丑书从某种角度描述了中国书法发展的历史,发展的进程,怎么样评价丑书,就是审美观念在递进的时候,出现的不同的争议。怎么样评价,怎么样看待这个发展,如果说像苏东坡这样石压蛤蟆,黄庭坚的树梢挂蛇,如果都停止写的话,就没有书法存在了。当然也没有像徐渭、傅山这样的人物存在了。

这就是古代十大丑书,而且每个丑书的重要评论家评定的历史过程。

【墨池拍卖】第二十二期正在激烈竞价中。

本期为李双阳、冯错、王旭斌、张强、王毅军、李俊龙、张挥、王龙凤、郜玉成、王长远、李勇刚、李晓光、耿峰、高志强、史明洁、乔延坤等16位老师的作品,将于2016年1月1日周五中午12:00结拍。

*将本文分享至微信后,从微信中打开文章点击相应二维码,即可长按识别二维码进入对应拍品的竞价页面。

【扫码查看拍品详情】

【↓拍品1-耿峰作品↓】

9CCD87F3@1A45870(12-24-10-58-33)1

耿峰

↑扫码进入拍卖竞价页面↑

【↓拍品2-张强作品↓】

175409397573918914

张强

↑扫码进入拍卖竞价页面↑

【↓拍品3-高志强作品↓】

259406401642289279

高志强

↑扫码进入拍卖竞价页面↑

【↓拍品4-李俊龙作品↓】

IMG_0061_副本

李俊龙

↑扫码进入拍卖竞价页面↑

【↓拍品5-李晓光作品↓】

DSC_6221

李晓光

↑扫码进入拍卖竞价页面↑

【↓拍品6-王毅军作品↓】

16334706772441703

王毅军

↑扫码进入拍卖竞价页面↑

【↓拍品7-张挥作品↓】

IMG_0029副本

张挥

↑扫码进入拍卖竞价页面↑

【↓拍品8-李勇刚作品↓】

92251704420152258

李勇刚

↑扫码进入拍卖竞价页面↑

【↓拍品9-王旭斌作品↓】

dav dav

王旭斌

↑扫码进入拍卖竞价页面↑

【↓拍品10-王长远作品↓】

744949426782613269

王长远

↑扫码进入拍卖竞价页面↑

【↓拍品11-王龙凤作品↓】

IMG_2380副本

王龙凤

↑扫码进入拍卖竞价页面↑

【↓拍品12-郜玉成作品↓】

IMG_2401副本

郜玉成

↑扫码进入拍卖竞价页面↑

【↓拍品13-史明洁作品↓】

494908880392308586_副本3

史明洁

↑扫码进入拍卖竞价页面↑

【↓拍品14-李双阳作品↓】

737817185267141257

李双阳

↑扫码进入拍卖竞价页面↑

【↓拍品15-冯错作品↓】

737890649587409527

冯错

↑扫码进入拍卖竞价页面↑

【↓拍品16-乔延坤作品↓】

391514753527975887_副本

乔延坤

↑扫码进入拍卖竞价页面↑

 

十大书画新闻事件(人物)入选投票名单 轮播

这个世界,会好吗?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黑夜给我黑色的眼睛,我要用它寻找光明!任何一个社会,都有其高尚者和卑鄙者,或是不高不卑者。任何一个时代都有黑夜和光明。但作为一个个体的人,对于整个社会和时代而言,都是渺小而卑微、局限而狭隘的;对于这个时代和社会的感知,也是千差万别,因人而异。但这并不能阻止人们追求公平、正义、光明和高尚的脚步。回首2015年的书画界,有光明,也有阴霾,但我们不应只看到阴霾而否定那些希望和美好。我们坚信,只要种下美好,就一定收获快乐和幸福,这个世界也就会越来越好!

值此岁尾,从个体、团体出发,让我们一起记录和回忆2015中国书画走过的足迹。

请为您认为的2015年度最受关注书画新闻事件投上宝贵的一票(推选理由见投票名单下方文章)。最及时的关注投票动向,请关注书法屋微信公众平台,或下载全球第一款书法交流软件“墨池”APP。

感谢您的分享与投票支持!!!

点击此处参与投票

以下是推选理由:

1、郁钧剑说“把书法作为艺术形式是对汉字的亵渎”遭炮轰。

200904141244028888

入选理由:2015年两会期间,书法艺术得到了高度关注。原因是在政协会议文艺组小组讨论中,全国政协委员郁钧剑直言,“把书法作为艺术形式是对汉字的亵渎。”这犹如一颗炸弹把书坛炸开了锅,几乎没有支持郁的声音,一边倒地批评郁意气放炮,没文化没底蕴,竟然说出这样没底线的话。后来,迫于压力,郁又狡辩说“汉字是工具,不是纯艺术。写好字是每个中国人必须具备的工具,是一种本能”。无论如何遮掩和修饰,郁钧剑先生的这一言论都让很多书法人气炸连肝肺,搓碎口中牙。有人说郁本身不懂书法艺术,其水平还停留在写字层面上,所以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也有人讲郁混迹书法圈多年,还这样说,这是典型的吃了奶还什么。是什么?自己猜吧。

2、中国书协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胜利闭幕,毫无悬念选出第七届主席团成员。

09075034w6

入选理由:在万名书协会员热切期盼、全国各行各业瞩目中,第七次书代会在北京胜利闭幕。最为引人注目和被人笑谈的是,选出的新一届主席团成员和召开代表大会一周前不径而传出的名单,毫无二致。有人疑问:既然这样,怎么还说各微信平台之前传播的是谣言,被删帖;既然都已经内部定好,还劳民伤财召开此大会是为啥?

3、苏士澍当选第七届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

20151209101931205

入选理由:凭借全国政协常委、原文物出版社社长这样的身份,当选主席本毫无悬念,也属万众所归。但不利的是今天的时代是全媒体微信时代,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可发声。这边苏主席刚刚当选,马上就遭到无数微信“炮轰”,谴责苏主席书法水平不高,露怯把天行健写成“语出庄子”。其实这样的批评已经不属于艺术评论范畴,这已属于“骂人揭短”。

4、曾翔等人集体退会及曾翔写大字“狂喊大叫”视频窜红。

163112uec4avzmnve2r97a

入选理由:2015年的书坛,若论个人最受瞩目,曾翔当仁不让位居头牌。先是其写大字进入疯狂状态“狂喊大叫”视频流出,有微信说此人写字大喊大叫像叫床,也有人说像杀猪,还有人在标题上直接输入:“胆小者千万别打开”,凭这一连串“狂喊大叫”视频,这个“疯子”、“神经病”迅速火爆书法界和文艺圈。七次书代会后,曾翔又宣布退出中国书协,一时间很多人紧随其后退会,形成了集体退会小高潮。不知曾翔是否第一个退会,但凭其影响力和知名度成为了想当然第一个吃螃蟹的,后面再吃螃蟹的不知什么滋味。

5、李可染《万山红遍》1.84亿元成交备受关注。

1028

入选理由: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荣宝斋投入了80元人民币,40多年过去了,80元变成了1.84亿人民币。这是传奇还是神话?岁末稍寒,嘉德秋拍“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上,李可染《万山红遍》5800万元起拍,经多位买家数十轮的竞夺,最终创造了1.84亿元天价成交的神话。人们不仅发问,一张纸,真的就值这么多钱?是不是炒作?有位看官这样说:一是每件艺术品都是世界独一无二的;二是李可染的《万山红遍》题材本身画得不多;三是李可染是上个世纪承前启后少有的几位中国画大师,人品高格;四是画的价值,不是看一张纸上的形和迹,而是透过形迹而感受到的纸面以外、形而上的道,是由精神高度所决定的。非专业人士,不是沉浸书画专业多年的你如何才能看懂?所以真正的高东西是少数人玩的,所以也就值钱了。这些观点你信吗?反正我是信了。

6、范扬被包装和运营他的画廊老板告上法庭。

20130929163430873087

入选理由: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国家画院著名画家范扬,与其合作画廊闹翻了,被画廊老板吴立平起诉告上法庭。原告称:耗资一千多万炒作包装范扬,在8年内把范扬的国画从6千每平尺炒高到15万每平尺。吴立平起诉范扬拖欠1300多平尺的画未给,导致吴立平负债累累,面临破产,要求范赔偿巨额损失。据说范扬是当代大画家范曾亲属,人们调侃:“范家人都爱打官司。”此诉讼至于谁的理谁的不是,法院都不一定说得清除,好在赶上了我们国家依法治国的好时代,一定会有结果。老百姓更多关注的是此轮官司论战中所透出的,画家与画廊的合作细节及包装手段,画家与画廊互撕过程中反映出的做人及人品底线。

7、许全业等被取消国展获奖资格。

56979312_33

入选理由:许全业在第十一届国展中被告知获得优秀奖多日后,被取消了获奖资格。根据是征稿启事中“发现临摹抄袭已在公开出版物发表的古今作品(含古代碑帖集字、集联),取消入展、优秀作品资格”。表面看是此次展览评委会的公正和严谨,有错必改。而深层次思考之后,不免要问:评委提名此件作品获奖的理由是什么?假如一个人失误了,那么公示和当场面试的时候为什么没有补救。等人家奖也领了,客也请了,又说获奖被取消了,呵呵,此处省略呜呜……477字。有人说尽管被取消获奖资格极其没面,可人们都记住了这个名字,甚至比其他获一等奖的还要印象深刻。尽管可以说因祸得福,不是获奖胜似获奖,但是换你你干吗?

 8、丹青飞狐的艺术批评让中国文艺界“不消停”。

2909_1441462618Axx5

入选理由:丹青飞狐,丹青者,书画也;飞狐者,女侠也,2015年中国艺术评论界的一匹黑马,特立独行,横空出世。《丹青飞狐独家揭露首届“中国书法院奖”惊天丑闻》、《中国书法院管峻院长不要老虎屁股摸不得》、《江苏省文联官员王卫军不具备攫取兰亭奖的资格》、《丹青飞狐发出网上一号通缉令,当代十大画家在劫难逃》、《丹青飞狐三问身价过亿的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等文章,把书画界存在已久的问题暴露在了阳光之下,在中国书画界掀起了滔天巨澜。据说,在丹青飞狐对首届“中国书法院奖”和“中国书法兰亭奖”提出质疑后,权威媒体《中国文化报》发表文章指出,“公众对此有质疑,作为主办方应有的态度是直面澄清并合理解决。”主流媒体《壹收藏周刊》也呼吁首届“中国书法院奖”惊天丑闻的当事人尽快出来给公众一个交代。看官心里嘀咕,要想把年过好,飞狐得罪不了。

9、甘肃电视台《当代书画名家访谈》让艺术家思想“发光”。

E7B1855A16445C543036C9578DBFA601

入选理由:甘肃电视台邀请书画专业人士、书画评论者张俊东担当《当代书画名家访谈》嘉宾主持,重在挖掘艺术家的艺术思想和文化底蕴,实现由外在“技”到内在“道”的飞跃。先后访谈刘勃舒、张立辰、刘曦林、吴悦石、郭石夫、杨晓阳、张江舟、李刚田、胡抗美、曾来德、张旭光、王岳川、董浩、梅墨生、于明诠等名家,号称全国书画名家被“一网打尽”。专业主持专业剪辑,保证了栏目的书画专业品味和格调,受到媒体和业界广泛好评。据说这个栏目没有制作占频经费,都是这个奇葩主持人张俊东特惠了绘画和瓷器作品作为公益活动坚持了一年。靠,真不知道这么一个阳春白雪的小众节目还能坚持多久?

10、中国民生银行北京现代美术博物馆“现当代艺术”藏品被讥为“垃圾”、“不是玩意”。

1109116026-0

入选理由:浙江大学艺术系教授河清在《中国书画报》发表《告中国民生银行书——请不要被奇奇怪怪的“艺术”忽悠》上下篇,提出“当代艺术”本身是追求“新”,所谓“新之崇拜”。在西方,有女人用刀片割自己的脸,割自己的肚皮,把钉子扎入自己的手臂,有人当众手淫,有人以头撞墙,有人把脑袋浸入脸盆水中呛得死去活来,有人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等等。在中国,有“当代艺术家”切开自己的背,种上青草,有吃食死婴等等……惊世骇俗,不胜枚举。作者进一步痛批:民生银行现代美术馆收藏的这些“日常物品终究不是艺术。这些东东甚至称不上奇奇怪怪的“艺术”,只配叫奇奇怪怪的玩意儿,甚至不是玩意儿。这是多年来难得的一篇痛快淋漓的批评文章,随后在书画界引起反响和共鸣。

11、胡抗美黯然离席的意味。

20109714508958

入选理由:年初,胡抗美先生在中国美术馆“进入狂草”的展览在书坛引起了不小的震动。除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巨幅草书,还有一件大字的颜体楷书展出,不禁让人们反思:胡主席是在回应不会写楷书,只会写行草书,还要装裱了送人的质疑吗?旁观者言:大可不必,艺术自有其发展规律,不是哪一个个人能够左右,艺术终究要回到它本来的发展轨道上来。如果胡主席这样的行草真的送人,一定会京华纸贵滴。但是,可但是,胡抗美还是在第七届书协主席团成员中黯然缺席了。

 12、关于丑书、俗书的一场论战正在打响。

t014a6b9ce35985e2a9 (1)

入选理由:不知何故,曾被讥为“流行书风”代表人物的沃兴华、曾翔等人,在2015年重新火爆起来,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被扣的帽子不是“流行书风”,而是“丑书”。批评、侮辱、谩骂“丑书”的声浪一浪高过一浪,也许是沃兴华先生实在忍无可忍,发力在《中国书法报》发表了《丑书论》上下篇,一个叫“书法屋”的微信平台正话反说发表了《当代十大丑书排行榜》,随后刘正成先生老骥伏枥针对“丑书排行榜”和新选出的中国书协七届主席团成员的作品进行了对比点评,之后,张俊东等人发表《为俗书画像,有你吗?》、《俗书不反,危害无穷》,一时间关于丑书、俗书批评和论辩成为书画舆论焦点。

13、王家新离开书协不离开书法,回归经典。

201512121320211cbcd_550

与胡抗美先生离开中国书协副主席的岗位略有不同,王家新的离任更是响应关于现职官员不再兼任协会的相关要求和倡议。然而王家新又是极有书法情怀的人,正如他自己所说的“离开书协,但不离开书法,书法是我的生活方式”,这可能是对此最为确切的说明和诠释。

12月10日,国家图书馆举办了他“向经典致敬”的临摹展,虽为日课,但极见功力。尤其展览所产生的后续效应,正在持续蒸发。如何面对传统,如何走近传统,发现书法之美、汉字之美。敬畏与温情,家新主席似乎正在匡正自己。其实,客观上,也在提醒着书法,甚至会影响当代书法的走向,影响一代人。

14、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第十一届全国书展举办。

1413015760_mfile_5438e8d0c2a60

入选理由:毕竟是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书法家协会官方举办的挂届展览,根正苗红,且入展是申请加入美协、书协的条件之一;另,一段时间以来,美协书协去行政化,成为民间组织呼声日益高涨,所以两个展览备受关注。(尽管十二届全国美展是去年年底举办,其主要影响是在今年,所以还是放在了2015年)

 15、《中国书法报》第一张国字号书法报诞生。

1444615221080

入选理由:年初,喜大普奔,奔走相告,第一张国字号书法专业报《中国书法报》创刊并面世。其主张搭建一个公共、权威的媒体平台,圆成一个发言、发声的天下“公器”。但实际做得何如,大家拭目以待。有看官言,读了几期,平面媒体本身就是衰落行业,如果太政治,太官方,离书法人、离时代就远了。似乎这也不失很好的建议。

请亦田梁奇老师点评隶书《石门颂》《西狭颂》轮播

【点评内容】

梁奇老师将通过点评墨友临习《西狭颂》和《石门颂》的作业帖来阐述临习隶书的注意事项。

作业帖请提交至#临西狭颂#或#临石门颂#话题中,务必注明“请梁奇老师点评”,

或者您有对临习隶书方面的疑问,也可以在本帖下方回复,届时也会抽取问题请梁老师解答。

【怎么直播呢?】

点评通过微信群进行,由老师通过微信语音的方式进行点评。

点评活动结束后视情况进行交流提问活动。

【点评作业挑选】

我们将挑选最多10位墨友的作品进行点评,选择加入了点评微信群并将作业发布至上述话题中的临作。

*加入微信群后请务必将群昵称修改为同墨池中一致,以便选取作业帖。

【如何加入直播微信群】

*扫码加群办法:将本帖分享至微信,在微信中打开即可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入点评群。

*还可以直接加微信913319为好友,拉您进群(加好友务必注明“梁奇老师点评活动”)。

*当微信群人数超过100人时,需要您的微信绑定银行卡才可入群,这是微信官方的一个实名制的方法,与墨池无关。

请亦田梁奇老师点评隶书《石门颂》《西狭颂》

【直播点评时间】

于2016年1月1日周五晚9点在微信群中由梁奇老师进行直播点评。

*凡被点评到的墨友,届时需要您负责整理自己被点评的语音资料,我们会将文字发布,以惠及更多墨友。

元旦启动页 轮播

#元旦#,即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是公历新一年的第一天。公历纪元,以耶稣出生之年为元年。1912年,中华民国采用公历作为国历,但纪年仍采用民国纪年法。1949年9月27日,经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采用公历纪元。

元,谓“首”;旦,谓“日”;“元旦”意即“首日”。“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但其含义已经沿用4000多年。中国古代曾以腊月、十月等的月首为元旦,汉武帝起为农历1月1日,中华民国起为公历1月1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亦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

元旦在中国也被称为“阳历年”。

公历2016年1月1日,农历十一月廿二,#元旦#。

【书写内容】
与#元旦#主题相关内容,提倡自作诗词作品,书法绘画篆刻等等都可以。

【参与方法】
将您的作品发布到墨池#元旦#话题中。

【征稿截止时间】
即日起至2015年12月31日16:00

【挑选方法】
最终按获推荐量选择一幅水平较好的作品放置在启动页中(提示:过长的语句或诗句、图片不够清晰的或无法明确体现节气主题的不便放置于启动页中)。

【示例图】
元旦启动页
*墨池官方qq群:420143191(进群暗号:墨友)

毛泽东、钱穆先生书单惊人一致,特别是这一部!!!

值此毛泽东主席诞辰纪念日,编者查阅毛主席年轻时期的书单,恰恰有许多与钱穆先生推荐的书单一致的书籍,兹列如下,特别是《传习录》。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研读过朱熹的著作和王阳明的《传习录》。早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毛泽东与蔡和森等一批好学深思、力求上进的学生,经常聚集在老师杨昌济的周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不久,他们以一批进步青年为基础成立了新民学会,成为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湖南革命力量的核心。

1919年5月爆发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同年10月,已是北大教授的杨昌济,在邓中夏、许德珩等进步学生创办的《国民》杂志创刊号上,发表了《告学生》,阐发贵在实践的道理:“即知即行,知行合一,必然是可谓之自觉”;“知则必行,不行则为徒知;言则必行,不行则为空言”。这种“博学、深思、力行”和“实践为本”的思想,被他的学生毛泽东实践了一生。

1920年前后,青年毛泽东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积极参加了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实践活动。在以后的长期革命斗争中,他一贯强调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反对认识与实践相脱离的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倾向。

毛泽东曾在读河上肇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时,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角度,来考虑观念与存在(客观事物)、观念与实践(行)的关系,写下“先行后知,知难行易”的批注。毛泽东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这两句话,来表明对观念与存在、知识与实践的关系的理解。正是毛泽东发展了“知行合一”学说,更赋予了它新的内容,即:人们的社会实践决定人们的认识;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才能获得认识,而人们一旦获得了科学的知识,对于社会实践又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1 2 3 4 5 6 7 8 9

奖项设置:

金奖:3名,鄯善彩玉佛首挂坠

银奖:5名,新疆金丝玉挂坠

铜奖:10名,新疆青花玉手串和挂坠

优秀奖:20名,卡纸团扇

金银铜奖奖品由西狼道提供,优秀奖奖品由书法屋提供,均提供获奖证书。

↓金奖↓:3名,鄯善彩玉佛首挂坠

IMG_2789

SONY DSC

↓银奖↓:5名,新疆金丝玉挂坠

SONY DSC

IMG_2791

SONY DSC

↓铜奖↓:10名,新疆青花玉手串和挂坠

SONY DSC

SONY DSC

SONY DSC

SONY DSC

SONY DSC

↓优秀奖↓:20名,卡纸团扇

QQ图片20151217181502

QQ图片20151217181433

 

  “西狼道杯”书法屋第三届书法挥春大赛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