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赵孟頫拓帖,太美了!

//

赵孟頫(1254-1322),元代书画家、文学家。字子昴,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中年曾作孟俯,湖州(浙江吴兴)人。宋太祖子秦王德芳的后裔。自幼聪明,读书过目成诵,为文操笔立就。宋灭亡后,归故乡闲居,后来奉元世祖征召,历仕五朝,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封魏国公,谥文敏。信佛,与夫人管道昇同为中峰明本和尚(1263-1323)弟子。精通音乐,善鉴定古器物,其诗清邃奇逸,书画尤为擅名,篆籀分隶真草书俱佳,以真书、行书造诣最深、影响最广。赵孟頫是元代初期很有影响的书法家。《元史》本传讲,“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赞誉很高。据明人宋濂讲,赵氏书法早岁学“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思陵(即宋高宗赵构)书,中年学“钟繇及羲献诸家”,晚年师法李北海。王世懋称:“文敏书多从二王(羲之、献之)中来,其体势紧密,则得之右军;姿态朗逸,则得之大令;至书碑则酷仿李北海《岳麓》、《娑罗》体。”此外,他还临抚过元魏的定鼎碑及唐虞世南、褚遂良等人;于篆书,他学石鼓文、诅楚文;隶书学梁鹄、钟繇;行草书学羲献,能在继承传统上下苦功夫。诚如文嘉所说:“魏公于古人书法之佳者,无不仿学”。虞集称他:“楷法深得《洛神赋》,而揽其标。行书诣《圣教序》,而入其室。至于草书,饱《十七帖》而度其形。”他是集晋、唐书法之大成的很有成就的书法家。同时代的书家对他十分推崇,后世有人将其列入楷书四大家:“颜、柳、欧、赵”。明代书画家董其昌认为他的书法直接晋人。赵氏能在书法上获得如此成就,是和他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分不开的。尤为可贵的是宋元时代的书法家多数只擅长行、草体,而赵孟頫却能精究各体。后世学赵孟頫书法的极多,赵孟頫的字在朝鲜、日本非常风行。
赵孟頫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力。他在书法上的贡献,不仅在他的书法作品,还在于他的书论。他有不少关于书法的精到见解。他认为:“学书有二,一曰笔法,二曰字形。笔法弗精,虽善犹恶;字形弗妙,虽熟犹生。学书能解此,始可以语书也。”“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在临写古人法帖上,他指出了颇有意义的事实:“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而学之,便可名世。况兰亭是右军得意书,学之不已,何患不过人耶。”这些都可以给我们重要的启示。

他的文章冠绝时流,又旁通佛老之学。其绘画,山水取法董源、李成;人物、鞍马师法李公麟和唐人;工墨竹、花鸟,皆以笔墨圆润苍秀见长,以飞白法画石,以书法用笔写竹。力主变革南宋院体格调,自谓“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遥追五代、北宋法度,论者谓:“有唐人之致去其纤;有北宋人之雄去其犷。”开创了元代新画风。交友甚广,与高克恭、钱选、王芝、李衍、郭祐之等相互切磋;直接受其指点的有陈琳、唐棣、朱德润、柯九思、黄公望、王蒙等。能诗文,风格和婉。兼工篆刻,以“圆朱文”著称。

1文房四宝,对联,书画,书架,油灯,写字台,椅子。对于书房墙壁如何进行装饰,清代的李渔颇多高见:“书房之壁,最宜潇洒,欲其潇洒,切忌油漆。”上策是“石灰垩壁,磨使极光”,其次,“则用纸糊,纸糊可使屋柱窗楹共为一色”,而“壁间书画自不可少”。

2在书房内的装饰上,往往采用碧纱橱、屏风、竹帘、帷幕等物,以增加其美感、静趣、雅风。此景幽静、秀美、典雅,在此间读书,与友人唱和,堪称一种全身心的享受。

3古代文人的书房,在建筑上也往往风格独树,留园中的揖峰轩即是。这是一个园中之园,庭院为半封闭。取宋代朱熹《游百丈山记》中“前揖前揖庐山,一峰独秀”之句而命名,整个建筑朴素无华,外观二间半,入内则有一间半,结构别致。北面粉墙上深色窗框,将天井中几块石峰,数枝翠竹构成了一幅精致的小品画,其画意可与板桥衣墨竹相媲美,此轩处于东西两个大厅之中,为园主读书作画抚琴弈棋之所。

4中式书房重视采光绿化

都市人愈来愈希望自己时尚简约的家中也能有古色古香的书房,而中式古典的书房家具,大致包括:书桌、书柜、椅子、书案、榻、案桌、博古柜、花几、字画、笔架、笔筒及文房四宝等,其中有些是书房必备的要件。

5中式家具的颜色较重,虽可营造出稳重效果,但也容易陷于沉闷、阴暗,因此中式书房最好有大面积的窗户,让空气流通,并引入自然光及户外景致。从前人家还会在书房内外造些山水小景,以衬托书房的清幽。

6现代家居若受空间条件所限,无法开足够大的窗子,那么在灯光照明上,也要慎密考虑,必须保证有充足且舒适的光源。此外,精致的盆栽也是书房中不可忽略的装饰细节。绿色植物不仅让空间富生命力,对于长时间思考的人来说,也有助于舒缓精神。

7古今融合更显书香本色

从前的家具接触面不是木料就是藤、麻等较粗糙的材料,现在我们在使用中式家具时,可加上各种软垫或抱枕,不但让书房增添色彩,坐起来也更舒服。

8另外,由于书桌是经常使用的家具,因此选购时需特别注意接榫状况牢固与否,若非使用镶嵌大理石面的桌子,而是一般的木书桌,但又怕热茶在桌上留下烫痕,或裁割纸张时伤了桌面,也可考虑铺一块玻璃,让使用更方便。

9中式家具若全盘收用于现代居家,也许会过于沉重,但有选择使用,利用一些软装饰,如淡色的抱枕、桌巾或窗帘,便能让空间展现宁静氛围。

10古代文人书房文化

在崇尚文学的古代,书房是文人骚客的安身立命之所,文人无不重视书房的设置,尽管各自经济状况迥异,但皆讲究书房的高雅别致,营造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在这个小天地里,可读书、可吟诗、可作画、可弹琴、可对弈。

11唐代刘禹锡虽只有一间简陋的书房,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2除此之外,文人的书房,讲究题名,或以书房周围的山石花木为题:如苏州网师园的殿春,是因周围多芍药花,故有此名;以翠竹命名的曲园中的小竹里馆;以梅香命名的沧浪亭的闻纱香室;以梧桐命名的畅园的桐花书屋。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隽永流畅,今天,我们给大家带来小楷版的《兰亭序》分页欣赏,也是极美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碑高253厘米,宽123厘米,隶书,字共20行,满行45字,有碑阴5列,篆额佚失无存。东汉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十月,由王敞等人镌立,明万历初出土于陕西郃阳(今陕西合阳)莘里村,碑石高二百五十三厘米,宽一百二十三厘米,隶书,碑阳二十行,每行四十五字,碑阴五列,第一列一行,第二列二十六行。第三列五行,第四列十七行,第五列四行。在明代末年,相传碑石断裂,人们通常所见到的多是断裂后的拓本。1956年移立陕西西安博物馆碑林。

该碑是汉代隶书的重要代表作品,在汉隶中此碑独树一帜,是保存汉代隶书字数较多的一通碑刻,自己娟秀清丽,结体扁平匀称,舒展超逸,风致翩翩,笔画正行,长短兼备,与《乙瑛》、《礼器》同属秀逸类,但神采华丽秀美飞动,有“回眸一笑百媚生”之态,实为汉隶中的奇葩。它以风格秀逸多姿和结体匀整著称于世,因此历来为书家所重。清万经评云:“秀美飞动,不束缚,不驰骤,洵神品也”。孙承汉评其书云:“字法遒秀逸致,翩翩兴《礼器碑》前后辉映汉石中至宝也。2 12 11 10 9 8 7 6 5 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