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游春图》卷 (隋) 展子虔

故宫博物院

这些作品都珍藏在故宫博物馆、上海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等地方,国家文物局此前已明文规定,这些书画作品不准出国展出。

2《平复帖》卷(西晋) 陆机

故宫博物院

3《伯远帖》卷(东晋)王珣

故宫博物院

4摹王羲之《兰亭序》卷 (唐)冯承素

故宫博物院

5《梦奠帖》卷 (唐)欧阳询

辽宁省博物馆

6《善见律》卷 (唐)国诠

故宫博物院

7《苦笋帖》卷 (唐)怀素

上海博物馆

8《张好好诗》卷(唐)杜牧

故宫博物院

9唐人《摹王羲之一门书翰》卷 (又名《万岁通天贴》)(唐)佚名

辽宁省博物馆

10《神仙起居法帖》卷(五代) 杨凝式

故宫博物院

11《自书诗》卷(北宋) 林逋

故宫博物院

12《自书诗》卷 (北宋)蔡襄

故宫博物院

13《三帖卷》 (北宋)文彦博

故宫博物院

14《行楷信札卷》(北宋)韩琦

贵州省博物馆

15《楞严经旨要》卷(北宋)王安石

上海博物馆

16《诸上座》卷 (北宋)黄庭坚

故宫博物院

17《苕溪诗》卷 (北宋 )米芾

故宫博物院

18《草书千字文》卷 (北宋 )赵佶

辽宁省博物馆

1 2 3 4 5 6 7 8 9 10黄庭坚行书赠张大同书,纸本,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书,34.1X552.9CM,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艾略特藏。

宋哲宗绍圣四年,新党得势,东坡贬岭南,黄也因修《神宗实录》落“不实”之罪,被贬黔南。此时黄庭坚体衰多病,“心腹中蓠芥,如怀瓦石”,精神上也很压抑,此卷是黄庭坚应外甥张大同索书而写下的。

黄庭坚擅行、草二体,书法结字中宫收紧,而四面呈放射状,笔画长枪大戟,筋脉舒展,锋芒外露,骨力特健,这是他得力于“瘗鹤铭”的结果。黄庭坚的这种书法风格后被明代的沈周和文徵明继承。

1作为一个书法家,咱不说书法家了,就说一个会写字的人,还是不确切,这么说吧,就是一个在文笔上有两把刷子的人吧,有时会出席一些重要的活动,什么红白喜事了,什么婚丧嫁娶了,什么公司开张了,什么乔迁之喜了等等,听说你比较有文化,就让你给题个词啥的,此时,就是显示你水平的时候了,只见你撸胳膊挽袖子,铺上纸,倒上墨,掭好笔—吔!写什么词儿呢?傻了!脑门儿冒汗了。所以说啊!光会写还不行,你肚子里得有玩意儿,什么场合写什么词儿你得知道,不然临阵一帮人围着你犯傻,就让人笑话了。那具体什么场合又写什么词儿呢?别着忙,听我告诉你呀— —! [订婚]

白首成约 盟结良缘 缔结良缘 喜缔鸳鸯 誓约同心 姻缘相配 文定吉祥 文定厥祥 文定之喜  鸳鸯璧合 缘订三生

[结婚]

白头偕老 白首同心 白首成约 百年好合 百年琴瑟 百年偕老 美满良缘 盟结良缘 凤侣鸾俦  凤凰于 凤翥龙翔 凤箫合奏 缔结良缘 天造地设 天作之合 天赐良缘 天缘巧合 同德同心  郎才女貌 连理交枝 良缘天定 鸾凤和鸣 鸾笙合奏 海燕双栖 花开并蒂 花好月圆 鸿案相庄  佳偶天成 君子好逑 琴瑟和鸣 琴瑟在御 琴瑟友之 情投意合 琼花并蒂 喜缔鸳鸯 心心相印  相敬如宾 相亲相爱 祥开百世 珠联璧合 钟鼓乐之 昌符凤卜 唱随偕老 唱随偕乐 诗咏好逑  神仙眷属 誓约同心 笙磬同音 如鼓瑟琴 才子佳人 三星灿户 爱河永浴 爱情永固 燕侣莺俦 姻缘相配 鱼水和谐 乐赋唱随 鸳鸯璧合 缘订三生 永结同心 永浴爱河

[出嫁]

摽梅迨吉 苹藻权舆 妙选东床 凤卜宜昌 桃灼呈祥 桃夭及时 厘降征祥 琴韵初调 雀屏妙选 祥征凤律 之子于归 适择佳婿 淑女于归 宜其家室 宜其家人 宜室宜家 宜尔家室 宜尔室家 燕燕于飞 于归吉 于归之喜

[一般祝寿]

白首成约 蓬岛春风 蓬岛春到 蓬岛长春 蓬莱春满 眉寿堂 封人三祝 奉觞上寿 福海寿山 福如东海 富贵寿考 大德必寿 大德大年 德硕年高 笃祜崇龄 多福多寿 东海多寿 东海之寿 东海延厘 天赐稀龄 天赐遐龄 天赐纯嘏 图开福寿 南极腾辉 南极星辉 南山献颂 南山比寿 南山同寿 南山之寿 庚星焕彩 庚星永辉 克享遐龄 康强逢吉 鹤寿添筹 鹤寿添寿 鹤寿千岁 海屋添筹 海屋长春 晋爵延龄 耆英?重 庆衍箕筹 星辉南极 至德延年 祝无量寿 齿德俱尊 称觞祝嘏 畴陈五福 筹添海屋 长邀天眷 寿比南山 寿比松龄 寿并河山 寿富康宁 寿考维祺 寿征大德 寿如日升 寿人寿世 寿域宏开 如南山寿 如松柏茂 如日之升 日丽中天 日月长明 松柏同春 松柏长青 松鹤遐龄 松鹤延龄 嵩生岳降 颂祝冈陵 义方垂范 惟仁者寿 万寿无疆 岳降佳辰

[男寿]

灵椿益寿 庆溢悬孤 庆衍桑弧 椿庭长青 椿庭日暖 椿庭日永 社结香山 树茂椿庭 瑞蔼悬弧 桑弧耀彩

[女寿]

北堂萱茂 八仙献寿 宝婺腾辉 宝婺星辉 宝婺呈辉 蟠桃献颂 堂北萱荣 天姥峰高 天护慈萱 果献蟠桃 花灿金萱 辉生锦帨 欢腾萱室 金萱不老 锦帨呈祥 庆溢北堂 庆衍萱畴 喜溢璇闺 绣阁长春 祥开设帨 祥呈桃实 星辉宝婺 萱茂北堂 萱堂集祜 萱堂日永 萱庭集庆 萱阁长春 萱花不老 萱花挺像 萱荣婺焕 萱荫长春 萱闱春永 萱帏日永 璇阁长春 璇闺日暖 朱帨迎祥 春满北堂 春满瑶池 春浓萱阁 寿添萱绿 寿考宜家 寿征坤德 帨彩增华 瑞蔼萱堂 瑞蔼萱室 慈竹风和 慈竹长青 慈竹长春 慈闱日永 慈云集祜 彩帨腾辉 彩帨延龄 懿德寿考 懿德延年 瑶岛春长 瑶岛春深 瑶池春永 瑶池益算 婺焕中天 婺宿腾辉 婺曜呈祥 王母长生

[夫妻双寿]

福禄双星 福禄鸳鸯 福寿仙俦 福寿双全 桃开连理 天上双星 鹿车共挽 鹤算同添 弧帨同悬 弧帨齐辉 弧帨增华 极婺联辉 酒介齐眉 酒祝齐眉 金石同坚 仙眷长春 仙眷永偕 仙耦齐龄 星月争辉 椿萱并茂 椿萱不老 椿荣萱茂 寿并冈陵 寿同冈陵 寿域同登 双星并辉 双星并耀 双星朗照 日升月恒 日月并明 日月齐辉 人月同圆 松柏同春 银汉双辉

[学者]

大雅云亡 天丧斯文 立言不朽 绝学千秋 学究天人 世失英才 少微敛曜 言行足式 文坛失仰 文曲光沉 望尊泰斗

[贺生子]

百子图开 凤毛济美 德门生辉 啼试英声 天降石麟 天赐石麟 弄璋志喜 兰阶吐秀 麟趾呈祥 瓜瓞绵绵 庆弄璋 喜得宁馨 喜听英声 喜弄璋 荀龙薛凤 熊梦征祥 芝兰新茁 螽斯吉 雏凤新声 石麟降世 石麟呈彩 子种莲房 彩褓凝祥 英声惊座 玉燕投怀

[贺生女]

明珠入掌 弄瓦征祥 辉增彩帨 庆弄瓦 喜比螽麟 小凤新声 祥征虺梦 掌上明珠 彩凤新雏 缘凤新雏

[贺生双子]

璧合联珠 棠棣联辉 花萼欣荣 珠璧联辉 双株竞秀 玉树联芬

[贺生孙]

点颔欢腾 桐枝衍庆 乐享含饴 兰阶添喜 瓜瓞延祥 庆衍龙孙 秀茁兰枝 绳其祖武 孙枝茁秀 荪枝茁秀 饴座欢腾 玉笋呈祥

[贺新居落成]

美奂美轮 凤栖高梧 福地洞天 福地杰人 福荫子孙 大启尔宇 雕梁画栋 栋宇连云 堂构更新 堂构增辉 堂构维新 堂开华厦 潭第鼎新 肯堂肯构 华堂焕彩 华堂集瑞 华堂毓秀 华厦开新 辉生画栋 辉增堂构 哕凤栖梧 焕然一新 甲第征祥 君子攸居 气象维新 昌大门楣 长发其祥 瑞霭朱轩 瑞霭华堂 润屋润身 斯干吉 驷门高启 伟哉新居

[贺迁居]

孟母遗风 凤振高冈 德必有邻 德门仁里 地灵人杰 里仁为美 良禽择木 绿杨合荫 高第莺迁 居之也安 乔木莺声 喜报莺迁 出谷迁乔 人杰地灵 择邻式好 安土敦仁 莺鸣出谷 莺迁乔木 莺迁吉 誉标仁里

[贺商店开业]

懋迁有庆 福国利民 富国裕民 大启鸿图 大展鸿图 大展鸿猷 大展经纶 大业千秋 大业允兴 多财善贾 陶朱媲美 利济民生 开张骏发 货财广殖 货财恒足 鸿图大展 鸿图永启 鸿猷丕展 鸿猷丕焕 鸿猷大展 近悦远来 骏业宏开 骏业肇兴 骏业日新 骏业崇隆 商贾辐辏 商战图强 生财有道 财源恒足 亿则屡中 业绍陶朱 万商云集 源远流长

[贺工厂开业]

百工居肆 福国利民 富国之基 大业永昌 通商惠工 劳工神圣 利溥三台 国家利赖 工夺造化 工业建国 开物成务 经之营之 输巧娄明 术有专精

[贺医院开业]

博爱济群 博爱济众 扁鹊复生 病人福音 秘传金匮 妙手回春 妙手成春 方列千金 得心应手 良相良医 功侔相业 功同良相 功着杏林 肱传三折 华陀妙术 华陀再世 活人济世 济世功深 济世活人 全心济世 心存济世 杏林之光 悬壶济世 着手成春 寿人寿世 术妙轩岐 术精岐黄 仁心良术 仁心仁术 仁术超群 民医国 医德可风 医德堪钦 医国医民 医术精湛 百病回春 望隆卢扁

[贺书局开业]

名山事业 大雅扶轮 天地精华 琳琅满目 功垂社教 宣扬文化 左图右史 坐拥百城 斯文在兹 斯文所赖  文光射斗

[贺旅馆饭店开业]

宾至如归 宾主尽欢 高贤莅止 高轩莅止 贵客盈门 近悦远来 群贤毕至

[贺作文比赛胜利]

笔端泉涌 笔力万钧 笔扫千军 鞭辟入里 斐然成章 妙笔生花 黼黻文章 吐属不凡 理辟义精 洛阳纸贵

钩玄提要 含英咀华 挥洒淋漓 鸿篇巨制 健笔凌云 金章玉句 锦心绣口 匠心独运 情文并茂 绣虎雕龙

胸罗锦绣 出类拔萃 传世之作 生花妙笔 如椽巨笔 才气纵横 一字千金 扬葩振藻 文章天成 文章斐然

[贺书法比赛胜利]

笔力万钧 笔走龙蛇 铁画银钩 力透纸背 凌云健笔 龙飞凤舞 国粹之光 翰宛之光 健笔凌云 秀丽遒劲

如锥画沙 艺苑之光 运笔如飞

[贺演讲辩论比赛胜利]

辩才无碍 发扬正论 谠言伟论 能言善道 立论精宏 宣扬真理 悬河唾玉 崇论闳议 一鸣惊人 议论风生 语惊四座

[贺体育活动比赛胜利]

百步穿杨 百发百中 邦家之光 奔逸绝尘 睥睨寰球 马到成功 登峰造极 龙腾虎跃 高尚技能 攻坚击锐

弘扬体育 积健为雄 技艺精湛 技艺超群 矫首游龙 健身强国 健儿身手 强国强种 强种兴邦 强种之基

智勇兼全 朝气蓬勃 争也君子 出类拔萃 身心并健 身手矫健 尚武精神 生龙活虎 术德兼修 水上英雄

自强不息 奏凯而归 所向无敌 我武维扬 为国争光 望风披靡 允文允武

[贺竞选胜利]

邦国桢干 邦众之光 鹏翮高抟 民心所向 民之喉舌 枌榆望重 德劭誉隆 谠言伟论 痌瘝在抱 光孚众望

光大宪政 公正廉明 鸿猷懋着 骥足方展 具征民意 咸庆得人 宪政之光 乡邦瑰宝 卓然鹤立 众欣有托

众庶媬姆 众望所归 实至名归 山斗望重 荣膺鹗选 造福桑梓 才德堪钦 才智超群 桑梓福音 言必有中

言重九鼎 物望允孚 万众共钦 望隆珂里 望切云霓 誉隆德劭

[教育界题辞]

百年大计 百年树人 芬扇藻芹 芳腾桃李 敷教明伦 德溥春风 斗山望重 陶铸群英 桃李芬芳 桃李馥郁

乐育美才 广栽桃李 功宏化育 功着士林 化民成俗 化洽菁莪 化雨均沾 诲人不倦 诲我谆谆 黉舍巍峨

济济多士 嘉惠弟子 教秉尼山 教界典型 教泽永沾 教育英才 启迪有方 杏坛之光 弦歌不辍 弦歌盈耳

循循善诱 洙泗高风 卓育菁莪 春风广被 春风化雨 春风时雨 师表人伦 师恩弗望 时雨春风 树人大业

人能宏道 儒林菁莪 泽被三台 赞天地化 作育菁莪 作育人才 作育英才 英才渊薮 为国育才 育才一乐

[政界题辞]

弊绝风清 民胞物与 明镜高悬 明察秋毫 丰功伟绩 奉公守法 德政可风 恫瘝在瘼 恫瘝在抱 公正廉明

公忠体国 功在党国 功在桑梓 口碑载道 己饥己溺 洁己奉公 涓滴归公 秦镜高悬 政通人和 政绩斐然

拯民水火 善政亲民 仁民爱物 造福邦家 造福地方 造福人群 夙夜忧 一介不取 忧国忧民 为国为民  忘身忘家

[毕业赠言题辞]

百折不挠 本立道生 鹏抟九霄 鹏翮高抟 鹏程万里 鹏翼抟风 扶摇直上 大器晚成 力行近仁 更上层楼

国脉是寄 国家栋材 和光同尘 鹤鸣九皋 好古敏求 好学近智 精益求精 居仁由义 君子务本 前程似锦

勤则有功 青云直上 学贵及时 学贵善疑 学贵有恒 学以致用 学无止境 学问初基 知类通达 知耻近勇

志道据德 志存开济 朝干夕惕 铸史閒经 壮志凌云 乘风破浪 士必弘毅 士先器识 慎独存诚 术有专精

仁为己任 任重道远 自强不息 造诣精深 沧海程宽 一帆风顺 依仁游艺 友谊永固 温故知新 文章华国   云程发轫

[文学著作题辞]

斐然成章 名山事业 风行遐迩 大笔如椽 洛阳纸贵 国门可悬 脍炙人口 价重鸡林 金章玉句 金玉之言

纸贵洛阳 传世之作 生花妙笔 声重士林 抒发性灵 人手一册 润色鸿业 字字珠玑 一字千金 移风易俗  扬声中外

[慈善事业题辞]

博施济众 胞与为怀 民胞物与 民吾同胞 扶颠持危 达己达人 达则兼善 登民衽席 痌在抱 天祚善人

乐善好施 老老幼幼 立己立人 广厦荫永 共跻春台 慷慨解囊 惠及孤寒 饥溺为怀 积无量德 急公好义

救苦救难 雪中送炭 拯溺救焚 助人为乐 是乃仁政 视民如伤 人溺己溺 人饥己饥 仁民爱物 仁人怀抱

仁爱为怀 如解倒悬 梓里善人 泽被清寒 作善降祥 哀此茕独 以财发身 忧民之忧 万家生佛 禹稷精神

[名胜题辞]

龙蟠虎踞 江山如画 琪花瑶草 曲径通幽 山明水秀 山高水长 山清水秀 水碧山清 水色山光 烟波万顷

[一般褒扬题辞]

保国卫民 披肝沥胆 投笔从戎 精忠报国 赤胆忠心 一身是胆 移孝作忠 为国干城 勇冠三军

没齿难忘 千恩万谢 再生父母 再造之恩 存殁均感 恩同再造

饱学君子 满腹经纶 真知灼见 硕学通儒

多才多艺 雄才大略 才貌双全 才情卓越

耿介拔俗 孤忠高节 谦冲自牧 虚怀若谷 卓尔不群 宰辅之量

鬼斧神工 口碑载道 举世无双 神乎其技 游刃有余 有口皆碑

耕读传家 克绍箕裘 积善之家 子孝孙贤

巾帼须眉 巾帼英雄

青年楷模 见义勇为

[男丧]

北斗星沉 宝剑光沉 蓬岛归真 明德流徽 返璞归真 风摧椿萎 福寿全归 大雅云亡 德业长昭 谠论流徽

典型宛在 典则空留 栋析榱崩 泰山其颓 痛失老成 南极敛芒 阆苑归真 梁木其颓 梁木其坏 露冷椿庭

高风亮节 高风安仰 高山景行 蒿里兴悲 庚星匿彩 归真返璞 功勋不朽 羽化登仙 跨鹤仙乡 海宗风凄

魂兮归来 驾鹤西归 遽返道山 骑鲸西去 千秋永诀 仙凡路隔 仙游上界 行谊可师 哲人其萎 尘榻空留

硕德堪钦 生荣死哀 人琴俱杳 桑梓流光 一朝千古 仪型足式 仪型万方 音容如在 音容宛在 英风宛在

英气长存 英才早逝 吾道已穷 五福全归 文星遽落

[女丧]

北堂春去 宝婺敛芒 宝婺星沉 孟母风高 梦断北堂 范垂巾帼 福寿全归 彤管流芳 丹管流芬 女界典型

流芳千古 凉月凄清 蓼莪诗废 鸾輟遽返 鸾驭遐升 闺阃之师 坤仪足式 坤仪宛在 阃范空存 阃范长存

空仰慈 海宗风凄 花落萱帏 徽音顿渺 徽音远播 魂兮归来 巾帼称贤 巾帼仪型 千秋永诀 绣阁风寒

仙凡路隔 仙游上界 贤同欧母 香消玉殒 萱堂露冷 萱荫长留 钟郝仪型 持家有则 淑德永昭 慈竹风凄

慈竹风摧 慈云缥缈 懿范犹存 懿德堪钦 懿德长昭 瑶岛仙游 瑶池赴召 音容如在 音容宛在 五福全归

婺星光暗 婺星光黯 婺彩沉辉 温恭淑慎 忘忧草谢 月缺花残

[老年男丧]

德望永昭 道范长昭 道范长存 斗山安仰 典型足式 殿圯露光 天不慭\遗 南极星沉 老成凋谢 鲁殿露光

高山仰止 清望流徽 硕德贻徽

[少年男丧]

天不假年 夏绿霜凋 修文赴召 星陨少微 壮志未酬 少微星陨 玉楼召记 玉折兰摧 玉树长埋

[老年女丧]

母仪千古 母仪足式 母仪永式 女宗共仰 女宗安仰 驾返瑶池 萱帏月冷 萱萎北堂 慈萱永谢 慈云归岫

懿范垂型 月冷西池

[少年女丧]

凤去楼空 昙花萎谢 兰摧蕙折 遽促芳龄 绣闺花残 绣帏香冷 玉箫声断

[节妇丧]

柏舟完节 孟母遗徽 台筑怀清 含蘺全贞 节励冰霜 节凛冰霜 清节为秋 雪柏霜松 贞固流芳 贞恒耀德

松筠比节 欧母遗风

[师长丧]

马帐安仰 风冷杏坛 桃李兴悲 立雪神伤 高山安仰 教泽长存 教泽永怀 师表千古 师表常尊 永念师恩

[军人烈士丧]

碧血丹心 名齐卫霍 名重泰山 大节凛然 大旗色黯 大星遽返 痛失干城 鼓角声凄 国失干城 光沉紫电

功在旗常 浩气长存 将星忽坠 将星遽落 精神不死 星陨将营 勋华卓茂 勋业长昭 忠烈可风 忠勇楷模

成仁取义 杀身成仁 舍生取义 英烈千秋 英灵不泯 万古流芳

[友人丧]

痛失知音 话冷鸡窗 心伤畏友 响绝牙琴 人琴俱亡 伊人宛在

[政界丧]

邦国精华 甘棠遗爱 国失贤良 耆德元勋 岘首留碑 勋猷共仰 忠勤足式 才厄经纶 遗爱人间 万姓讴思

[商界丧]

美利长流 端木遗风 利用厚生 货殖流芳 阛阗风凄 阛阗兴悲 少伯高风 商界楷模

1释文:

昼寝乍兴, 輖饥正甚 忽蒙简翰 猥赐盘飧 当一叶报秋之初 乃韭花逞味之始 助其肥羜 实谓珍羞 充腹之馀 铭肌载切 谨修状陈谢 伏惟鉴察 谨状 七月十一日 状2 5 4 3

1启功 行书何绍基诗 嘉德2013春拍 成交价112.7万元

作品鉴赏

启功(1912-2005),自称“姓启名功”,字元白,也作元伯,号苑北居士,北京市满人。[2] 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1] 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 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九三学社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世界华人书画家联合会 创会主席,中国佛教协会、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顾问,西泠印社社长。

启功曾临习大量碑帖,他的书法作 品,无论条幅、册页、屏联,都能表现出优美的韵律和深远的意境,被称为“启体”。书法界评论道:“不仅是书家之书,更是学者之书、诗人之书。”对于书法艺 术本身,他也有很多创见。一般人学书法都是从写“九宫格”或“米字格”开始,并把字的重心放在方格中心。启功却发现,字的重心不在传统的米字格的中心点, 而是在距离中心不远的四角处,还推算出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正符合所谓的“黄金分割率”,对学习书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何绍基(1799-1873), 湖南道州(今道县)人。清代诗人、书法家。字子贞,号东洲、晚号蝯叟。道光进士,官编修,博览群书,于经、史、子学皆有著述,尤精小学。书法尤著名于世。 书法自秦汉篆籀,至南北碑,皆心摹手追,遂自成一家。《息轲杂著》称其书“专从颜清臣问津,积数十年功力,探源篆隶,人神仙境,晚年尤自课甚勤,摹《衡兴 祖》、《张公方》多本,神与迹化,数百年书法于斯一振。”平生作书,对联特多,而不是一般应酬之作,书作着力,书艺很高,被誉为“书联圣手”。著有《东洲 草堂金石跋》、《东洲草堂诗·文钞》、《惜道味斋经说》、《说文段注校正》等。

释文:我爱阑干架,横平似水流。量来三四丈,曲折不胜秋。阑干不用染,白木逗清坚。秋光宜界画,红绿总天然。启功。

在无处落脚的人海里,你的停靠成为岛屿,成为陆地,成为具体—— 陈粒《远辰》2 3

“体系第十三”辨析

■李廷华

南海于此篇开首即言山川人物之各不相同而又有趋同之处,继则以楷书之上续汉隶,昌论其由来。此篇为南海就碑言碑之论,为其政治活动家生涯间难得之书法用功,南海又具生动文笔,其论碑之文,颇具词采,相较碑版考据家之纯然学术,又呈别态。不妨与其一同向古典碑版徜徉,然以学言学,于其间之有悖于学术真实处还当发撷辨析。

南海云:“真楷之始,滥觞汉末,……下逮齐隋,虽有参用隶笔者,然仅如后世关内侯,徒存爵级,与分地治者,绝界殊疆矣。今举真书诸体之最古者,披枝见木,因流溯源。”循此理路,南海谓《葛府君碑》为真书第一,下继之即为《梁石阙》,而虞伯施、颜清臣则为其继统。又谓《枳阳府君》为钟繇所继,而下传至于李北海。显然,南海书写此段文字,徜徉于书法本体,稍微忘却其为政治观念服务之初衷。其云:“《爨龙颜》与《灵庙碑阴》同体,浑金璞玉皆师元常,实承中郎之正统,《梁石阙》所自出。《穆子容》得《晖福》之丰厚,而加以雄浑,自余《惠辅造像》《齐郡王造像》《温泉颂》《藏质》皆此体。鲁公专师《穆子容》,行转气势,毫发毕肖,诚嫡派也。然世师颜者,亦其远胄,但奉别宗,忽原籍之初祖矣。”南海频频论及颜真卿楷书之所由来,超越北朝,直接汉魏,此本书法史之逻辑所在,既得此解,又何必“卑唐”?文学创作中,作家每于丰富复杂之具体形象中改变原有之观念,所谓理论都为灰色,诚不虚也。辨析南海之论,亦可于具体之书法形象前重温此论。南海于京师厂肆间购求碑版,乃其一生于书法沉潜用功时,论列颇具皇皇,其云:“惟《隽修罗碑》加雄强之态,《灵塔铭》简静腴和,独饶神韵。则下开《龙藏》而胎褚孕薛者也。《朱君山》超秀,亦其别子。惟《定国寺》《圆照造像》,不失丰肥,犹西魏派,稍轶三尺耳。至隋《贺若谊碑》则其嫡派,《龙华寺》乃弱支也。观《孟达法师》《伊阙石龛》《石淙序》,瘦硬若屈铁,犹有《高曾》矩矱。褚得于《龙藏》为多,而采虚于《君山》,植干于《贺若谊》。薛稷得于《贺若谊》而参用《贝义渊》肆恣之意。诚悬虽云出欧,其瘦硬亦出《魏元预》《贺若谊》为多。唐世小碑,开元以前,习褚、薛者最盛。后世帖学,用虚瘦之书益寡,惟柳、沈之体风行,今习诚悬师《石经》者,乃其云礽也。”此上遍述唐代诸大家之取法,正可为唐碑之张扬,何其反而趋于卑唐,岂不谬哉。南海谓《修太公吕望碑》,隶意多在,楷法修出,宽博俊整,当为颜真卿参考之先进,然又岂可取代颜真卿之大成?南海无非云唐书非有唐而成,乃自汉魏以来。数典忘祖固可非,后来居上亦当喜。亦若论二王之得益于元常,岂可因元常之得,反坐为二王之虚无也。

1龙门二十品之《慈香造像记》

南海又云:“《石门铭》飞逸奇恣,分行疏宕,翩翩欲仙,源出《石门颂》《孔宙》等碑,皆夏、殷旧国,亦与中郎分疆者,非元常所能牢笼也。《六十人造像》《郑道昭》《瘗鹤铭》乃其法乳,后世寡能传之。盖仙人长生,不顾世间烟火,可无传嗣。必不得已,求之宋之山谷,或尝得大丹学飞升者,但力薄,终未能凌霄汉耳。偶见《端州石室》,有宋人刘起题记,点画奇逸,真《石门》裔孙也,不图于宋人见之。”石门、瘗鹤二铭,为前世经典,自不可及,然亦不必以此而非后世。“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乃李白名句,亦有人增广其意云:“古人不见今时月。”宏观论之,古今之月可谓不变,微观而言,亦谓有变。今世人造飞船登月已非仅有,虽于寰球外观不见其变,而“今月”实非“古月”,非为虚谈。南海为改造时世之政治家,其论书本为其政治理念张本,欲以“托古”而改制,则于书法亦必处处崇古,然其必欲摒弃者,若唐代书法之典型若颜真卿、柳公权,较清人而言,岂非古也?故南海之所是所非,皆从其“扬碑抑帖”之主观出发,终至于矛盾混淆,莫衷一是。书法发展之历史线段,本非政治尺度可为衡量,须具体而论,得其幽微,亦得其真实,方不致落于自相矛盾。

中国书法发展历史,为后人不断向前代经典学习继承并开创出新之历史,在此基本趋势之下,某些时代变化显著,新经典频繁出现;有些时代变化幽微,书坛面貌相对平易。历史经典于不断补充发展中,形成新的效法楷模。即以帖札碑版两类书法形式而言,其内涵并无截然界限,某些被后世完全以帖学经典人物看待的书家,在取法前代时,亦并非完全摈弃碑版,而是透过刻凿外形探索其用笔内蕴。南海亦注意到此现象,其云:“《始兴忠武王碑》与《刁遵》同体,茂密出元常,而改用和美,几与今吴兴书无异,而笔法精绝,如有妙理,北朝碑实少此种,惟《美人董氏志》娟娟静好,略近之。至唐人乃多采用,今以吴兴故,千载盛行。今日作赵书者,实其苗裔,直可谓之《刁遵》体也。”南海此论,发现赵孟頫书法与北碑之某些形似处,此正可促使探究书法发展之幽微,发撷融会贯通之内涵,揭示其美学意蕴,南海则简单以赵氏之书归于碑版,为其扬碑之说张目,其论书必堕于简单偏鄙岂可避焉。其实,苏东坡之书法结体趋于扁平,亦与魏碑颇有相似处,南海即云:“《张黑女碑》雄强无匹,然颇带质拙,出于汉《子游残碑》,《马鸣寺》略近之,亦是卫派。唐人寡学之,惟东坡独肖其体态,真其苗裔也。”苏东坡本博采精求,自成宋代书学魁首,但不论其自述或子弟友侪评述,东坡书法最终服膺王羲之,乃为不争之论。将后世名家书法简单黏贴于前朝碑版之说,于南海此论中比比皆是,其又云:“《始兴王碑》意象雄强,其源亦出卫氏。若结体峻密,行笔英锐,直与率更《皇甫君碑》无二,乃知率更专学此碑。窦臮谓率更师北齐刘珉,岂刘珉亦师此邪?盖齐书峻整,珉书想亦《隽修罗》之类,而加结构耳。凡后世学欧书者,皆其孙曾也。”刘珉(字仲宝)为北齐书法大家,窦臮《述书赋》有云:“萧条北齐,浩瀚仲宝。劣克凡正,备法紧草。遐思右军,歘尔由道。”南海罔顾前贤已有北齐书法得二王沾溉之由,以乍见之古碑,衡久悉之名作,继以先后之铺排,乱经典之论列,似成一家之言,洵为百年之误。

2龙门二十品之《马振拜造像题记》(局部)

南海云:“《张猛龙》《贾思伯》《杨翚》亦导源卫氏,而结构精绝,变化无端。朱笥河称《华山碑》修短相副,异体同势,奇姿诞谲,靡有常制者,此碑有之。自有正书数百年,荟萃而集其成,天然功夫,并臻绝顶,当为碑中极则。信本得其雄强,而失其茂密。殷令名、包文该颇能学《贾思伯》,其或足为嗣音欤?”《张猛龙》之妙,后世学书者几无异词。欧阳询之楷则,衍续前代自为必然,然《张猛龙》又岂为空穴来风?其所宗法前代,又岂可遗漏钟元常?卫氏书法乃章草重镇,而元常则为楷法元勋。南海即以阮元之南北书派立则论书,则势必将钟、卫之后诸家皆归于北派,此间唯一王羲之难为牢笼,则南海论书,每将王书避而不谈。此处以欧阳氏亦上续卫氏,亦其一贯之法也。若不以碑帖两造强分书法,而是从具体作品之美学特色表现加以评判,则可在纷纭复杂之前代作品中寻绎澹定。南海亦发现诸多碑版作品中具秀媚姿态,难入“北碑”藩篱,其有云:“《高湛》《刘懿》《司马昇》《法生造像》,秾华丽美,并祖钟风。《敬显俊》独以浑逸开生面,《李仲璇》则以骏爽骋逸足,《凝禅寺》则以峻整畅元风,《龙藏》集成,如青琐连钱,生香异色,永兴传之,高步风尘矣。唐初小碑,最多此种,若《张兴》《王留》《韦利涉》《马君起浮图》,并其绪续,流播人间。吴兴、香光,亦其余派也。”此段论列,再次证明即以南海之眼,亦难以“北碑”“北派”笼罩书坛。若起吴兴、香光以询,渠辈又岂能然南海之说,而悖逸少之传耶。

南海论书,每以魏碑为极则,若其云:“《慈香造像》体出《夏承》,其为章也,龙蟠凤舞,纵横相涉,阖辟相生,真章法之绝珣也。其用笔顿挫沉著,筋血俱露,北碑书无不骨肉停匀,笔锋难验,惟此碑使转斫折,酣纵逸宕,其结体飞扬绵密,大开宋、明之体,在魏碑中,可谓奇姿诡态矣。”衡观书史名家,所谓笔锋难验即裹毫藏锋,含蓄浑茫之状,亦非魏碑要奥。魏碑之特色,多显锋芒,纵横无羁,非温柔敦厚之旨也。南海既以魏碑为标准,则不符其意则剔除之,若其云:“《优填王》平整薄弱,绝无滋味,大似唐人书,然亦可见魏人书,已无不有矣。”《优填王》乃《龙门二十品》之一,论者有以“俊逸”名之,南海则视之“靡逸”,其同道方药雨撰《校碑随笔》,亦从南海之说,谓其为唐碑。此书法史一段公案,尚可发撷。3

1于照(一八八八―一九五九)字非厂,别署非闇,又号闲人,山东蓬莱人,久居北京。清贡生,为华北名记者。工书,擅瘦金体。画花木禽鱼,从宋人钩勒入手,雕青嵌绿,富丽绚烂。白描兰、竹、水仙,尤为清逸。兼擅治印。曾在北京师范学校、华北大学、京华美术专科学校、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任教。1935年起专攻工笔花鸟画。1943年后任北平古物陈列所附设国画研究馆导师。解放后任北京中国画院副院长,中国画研究院副会长。于艺术事业,致力甚多。著非闇漫墨、都门钓鱼记、艺兰记、豢鸽记(有英译本)、中国画颜料研究、我怎样画花鸟画。卒年七十二。

于非闇作品赏析:2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中国古老文明的重要特征就是文字的最早出现,而书写的方式有几千年了,它也有自身演变的过程,主要是随家具的变化迫使自身出现了握笔姿势的演变。

汉代是低坐起居时代,人们作书的执笔方式是“三指斜执笔法”,人们跪坐于席或踏上,往往左手执卷,右手执笔而书,执笔右手没有凭借,手肘、腕均悬空。右手以拇指和食指握住笔管,以中指托住笔管,无名指和小指略向掌心弯曲不起握管作用。这种握笔姿势称为“单苞”执笔法,启功先生称之为“三指握笔法”,和我们现在握钢笔的姿势接近。由于手执之卷略向斜上方倾斜,执笔姿势也得向斜上方倾斜,所以后人又称之为“三指斜执笔法”。五代周文矩的《文苑图》执笔学士握笔姿势可见这种方法。

后来发现其中可能还有遗漏的部分,就是三指斜握笔法之前,可能还有双指握笔的过程,但留存的历史说明比较少,只在一张古代绘画中看到,但这种握笔姿势肯定也符合握笔演变的进程,所以也不能否定。

12送子天王图 纸本水墨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从这张北宋描摹唐代吴道子绘画作品中,我们看到执笔侍臣手握毛笔的姿势,笔管夹于拇指和食指之间,其他三指几乎没用,所以我管它叫双指握笔法,这个跟后来的三指握笔肯定有区别,也就是说到唐代早期时仍然有双指握笔的方法,但主流握笔姿势已经过度到三指了。

隋唐五代时期,由于高坐家具的出现,起居方式发生了变革,书写姿势也发生了改变,开始出现“双苞五指执笔法”,也就是我们现在握毛笔的姿势,但主流仍然是三指握笔,这一趋势一直延续到宋代,衰落于元代。宋代高坐家具已经比较普及,从清明上河图中我们看到市井家具都已经向高坐发展,而且比较成熟,但执笔方式仍然以三指为主,可见习惯成自然的力量。从唐太宗开始提出双苞五指执笔到元朝仍然有人沿用三指执笔跨度已经超过上千年。

3五代周文矩 文苑图 绢本设色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45宋 无款 北齐校书图 绢本设色 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678南宋张思恭(传) 猴侍水星神图 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91011南宋 周季常 五百罗汉图 应声观音 美国

从以上很多宋代画卷中不难看出三指握笔法在宋代仍然盛行,虽然高坐家具已经出现很久了,但握笔姿势的过度仍然没有结束,一直延续到元代,元张雨画倪瓒的画像里,倪的握笔姿势仍然是三指法。但到了明代,双苞五指握笔就彻底取代了三指法,也就是我们现代握毛笔的姿势。

虽然保留下的宋画里面三指法盛行,但千万不要以为看到一张古代绘画中人物的握笔姿势是双苞五指法也就是现代握笔姿势就盲目判断其最多到明代,毕竟从唐太宗倡导五指握笔姿势已经很久,即便在宋代,苏轼和黄庭坚在握笔姿势上的论述也是截然不同,前者仍然惯用三指,而后者已经改变传统习惯用现代握笔姿势了。

1213明 杜堇 侍女图 绢本设色

1415明 杜堇 题竹图 纸本水墨

1617明代 陈洪绶 华山西园雅集图 绢本水墨

1819明代 张路 人物故事图 绢本水墨

从以上明带画家的绘画中,不难看出此时已经流行双苞五指握笔姿势了,即便是那么崇拜宋画的杜晋,虽然笔下的人物家具甚至服饰都明显带有宋代特征的人,在绘画中仍然把握笔姿势改变成现代握笔姿势,可以这么讲,当你看到一张古代绘画中,人物的握笔姿势是三指斜握的方法,你就要小心了,这张画很可能超过明代了,但如果是双苞五指握笔,则无法判断其为元代以后的作品。我们古人的握笔姿势从二指到三指再到五指跨度几千年,可见一个小小的习惯改变是如此之难啊!

上谷府卿坟坛刻石

123王陵塞石

45上刻

6局部

7下刻

8舞雩台刻石

局部一局部二

安汉里画像石刻字

此件原石现在孔庙,这里陈展的是复制品局部新富里渎石局部徐家村画像石题字 与安汉里一样,原石现在孔庙,这里陈展的是复制品局部乙瑛碑 终于轮到汉碑出场。乙瑛是最具黄钟大吕庙堂气象的汉碑之一,舒而不纵,恢弘方博。

常年棰拓,石面消损明显题记下部大片石皮剥落再来推近

1蔡文姬(约177年~?),名琰,字昭姬,汉族,东汉末年陈留(今河南开封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和书法家蔡邕的女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文学家和书法家。蔡文姬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可惜东汉末年,社会动荡,蔡文姬被掳到了南匈奴,嫁给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贤王,饱尝了异族异乡异俗生活的痛苦,却生儿育女。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想到恩师蔡邕对自己的教诲,用重金赎回了蔡文姬。

2卫铄,即卫夫人(272-349)河东安邑人。名铄,字茂漪,自署和南。东晋女书法家。传为王右军(王羲之)之师。汝阴太守李矩之妻,世称卫夫人。《书法要录》说她得笔法于钟繇,熔钟、卫之法于一炉。所着《笔阵图》中云:「横」如千里之阵云、「点」似高山之墬石、「撇」如陆断犀象之角、「竖」如万岁枯藤、「捺」如崩浪奔雷、「努」如百钧弩发、「钩」如劲弩筋节。有《名姬帖》、《卫氏和南帖》传世。

3武则天(624年2月17日-705年12月16日),名曌,汉族。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后自立为武周皇帝。人称“武媚娘”。高宗时上尊号为“天后”。高宗崩,中宗即位,武氏为皇太后,临朝称制后改名曌。称帝后上尊号“圣神皇帝”,退位后改尊为“则天顺圣皇后”。后世通常称武氏为“武则天”或“武后”。武则天书写草体,书法婉约。

4薛涛(约768~832年) 唐代女诗人,女书法家,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薛涛字无女子气,笔力峻激。其行书妙处,颇得王羲之法,少加以学,亦卫夫人之流也。每喜写己所作诗,语亦工,思致俊逸,法书警句,因而得名。若公孙大娘舞“剑器”,黄四娘家花,托于杜甫而后有传也。然涛字真迹今皆佚。薛涛所书《陈思王美女篇》行书,笔势跌宕秀逸。

李清照(1084~约1155) 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女书法家,山东济南人,婉约词宗。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的李清照,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文有李清照,武有秦良玉。”李清照对金石书画不但酷爱,精于赏鉴,并且也能动手写字作画。<才妇录>说她”能书能画。

5朱淑真(约1135-1180),宋代女词人、女书法家,一作淑贞,号幽栖居士。朱淑真书画造诣相当高,尤善描绘红梅翠竹。所书小楷,端庄精劲,深得王羲之笔法。其诗词多抒写个人爱情生活,早期笔调明快,文词清婉,情致缠绵,后期则忧愁郁闷,颇多幽怨之音,流于感伤,后世人称之曰“红艳诗人”。作品艺术上成就颇高,后世常与李清照相提并论。

6管道升(1262~1319),字仲姬,华亭人(今上海青浦)人,元代著名的女性书法家、画家、诗词创作家,赵孟頫妻。书法为元代宗师。自幼聪慧,能诗善画,册封魏国夫人。元延佑六年五月十日病卒,葬东衡里戏台山(今洛舍乡东衡村)。擅画墨竹,笔意清绝。又工山水、佛像、诗文书法。著《墨竹谱》1卷。传世作品有《水竹图卷》、《秋深帖》、《山楼绣佛图》、《长明庵图》等。

7邢慈静(约1573~?),明代万历年间人,号蒲团主人,兰雪斋主,山东临邑人。她自幼聪慧,悟性超群,工书法,善绘画,尤精白描观音,博学多才,深受世人的喜爱。邢慈静幼年受九嫂杨氏(杨梦山之妹)影响学习律诗,青年时代受长兄邢侗影响学习书法绘画,晚年临摩《澄清堂帖》,深得右军神韵。 她诗书画俱称绝品,被誉为是继卫夫人、管夫人之后的又一书画名媛。她就是明代著名书法家、文学家邢侗的八妹邢慈静夫人。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