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步:你要想!

首先你得喜欢书法

这是最重要的,你连想你都不想,还学什么啊?从心理学上说,这叫动因,这是你进行下边各个步骤的基础,你想了么?

第二步:你要了解!

其次你得了解书法

不打无准备的仗,知己知彼,战无不胜嘛,那你就了解下吧!先了解自己:你真的喜欢她么?你真的想让她跟着你么?打算让她陪你一辈子还是偶尔陪你一下?然后再了解下她:了解她是什么,了解她长什么样,了解她的过去,了解她的构成,了解她的特点,了解她需要你做什么,她会不会黏上你?这些你都想好了?你确定?OK,看下一步。

第三步:练手!

正确的基础训练很重要

你需要最基本的技能!找个顺眼的,别怕丢人,找点励志的故事,什么水滴石穿啊,锲而不舍啊,脸皮如城墙拐弯啊,有多大劲使多大劲,关键还得学习和总结正确的方法。经过这个练手阶段,是不是有点心得了?知道你这会儿开始上瘾了,给你点冷水浇浇!

第四步:有钱有闲!

会花一些钱和时间

搞这玩意儿,你得有点钱,没钱怎么买东西啊,没钱怎么去向高手请教啊,不交学费吃几顿饭总该吃吧?你得有时间陪她,没时间陪她就冷了,再拾起来可就麻烦了。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就是这个道理。

第五步:全面撒网,重点捕鱼!

选帖很重要

资源浩如烟海,你数都数不过来,到处都是。那就广泛涉猎,试试火候,选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你的钱和闲那就可劲造吧,别舍不得,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舍不得媳妇逮不住流氓,这个道理你懂得。既然都到这一步了,那就继续吧。

第六步:注意细节!

书法的审美细节很重要

不是说你花点钱,出点时间,甩开膀子就成了,你还得注意细节!不要忽略这中间的小事情,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个呼应,你都得注意到,并且运用到实践中去,不断更正,不能出偏差。

第七步:得有情调!

书法不能落俗套

你做事有板有眼?那不行,你得有点小资产阶级情调,玩点和别人不一样的,让人觉得你这人有点意思。

第八步:上手!

你入门了

上边七步你真做到了么?你做到了?恭喜你,你已经上手了!舒服吧,哈哈,上手之后给你带来的愉悦感只有你自己可以体会,自己偷着乐去吧!

注意事项:

一旦上手之后,也会有很多后遗症,提前告知,后果自负!

第一个:舍不得

你会发现自己会魂不守舍,不论做什么事情老想着她,有时候茶不思饭不想,有时候还会发神经,旁边朋友偶尔会觉得你不太正常。

第二个:忘了正事

工作不如以前卖力了,应酬明显减少了,什么饭局啊,KTV啊,夜总会啊,这些通通边去!有她你就足够了。

第三个:破坏家庭和谐

不知不觉家务做的少了,陪老婆孩子时间少了,有时候老婆找你你都装不知道,你的爱好趋向老年化,也许你老婆才28岁,你已经过起60岁的生活了-种花,养鱼。。。

哎呀妈呀,好可怕!不说了,你自己看着办吧,我是负不起这个责任的!别跟你老婆说是我教你的!

《陋室铭》原文

——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工作铭》

钱不在多,十万就行;事不在少,好混则灵。斯是凉缺,惟吾开心。老板常加薪,上司不点名;闲时拿奖金,股票常涨停。可以常休假,出国行。无塞车来烦心,无加班之劳形。运若长江水,财比满天星。老板云:做梦才行!

《学生铭》

分不在多,六十就兴;读不用功,能抄则赢。日晤周公,夜谈爱情。吃穿问父母,出入坐计程。谈笑皆三国,往来一大群。可以呼友朋,摔酒瓶。不知牛顿是谁,不知渊明何人。天马行空状,青春去无影。孔子云:“何知之有?

《诊室铭》

术不在高,能吹则名;业不在精,会唬则灵。斯是诊室,惟吾能行。评击同行庸,贬斥西医蠢。自诩具妙手,回春数业精。兼营看手相,驱灾星。无务农之费力,无经商之劳形。逢人即思骗,遭骂便装聋。心里云:来钱就灵。

《明星铭》

艺不在高,会炒则灵;脸不漂亮,能媚则名。上午结婚,下午再婚。人前做纯情,背后闹绯闻。谈笑皆佩服,往来心不平。可以乱骂人,耍矫情。唱歌不懂乐谱,演戏未闻剪辑。长年露腰肢,深谐吹和捧。孔子云:“何馨之有?”

《女友铭》

发不在长,马尾就行;爱不在浓,温柔则灵。斯是小鸟,惟吾为鹰。点心做得精,情话说得勤。能舞会调情,体贴且窝心。可以腰纤细,掌中轻,无唠叨之乱耳,无打扫之劳形。情似深海隽,貌略天仙逊。天天云:达令真行。

《男友铭》

身不在高,百八就行;情不在深,浪漫则灵。斯是少东,惟吾遣金。情书写得精,礼物送得勤。能唱会弹琴,有车且多金。可以任差遣,乱使性。无鼾声之乱耳,无家事之劳形。壮胜猛男体,貌比牛郎俊。永不云:今晚不行。

《大学铭》

觉不在深,有睡就行;吃不在多,啤酒则灵。斯是寢室,惟吾闲情。报纸翻得快,上网谈谈心。麻将摸八圈,寻思自摸贏。可以看A片,够激情。无书声之乱耳,有CD之视听。虽非大宾馆,堪比套房新。心里云:爽个不停。

《寝室铭》

吃不在多,有酒则灵;住不在奢,有床则行。斯是寝室,唯吾闲情。斑驳破墙壁,窗外杂草兴。冲凉有冷水,公厕无苍蝇。可以放声咏,胡乱吟。无美女之骚扰,有小强之倾听。莫非香格里,堪比五颗星。众乐云:何硕之有?

《网吧铭》

吧不在大,宽带就行;机不在贵,液晶显屏。斯是网吧,唯吾激情。CS打得快,装备更换勤。琢磨经验值,寻思找幽灵。善于泡MM,耍菜鸟。有歌曲之悦耳,有电影之赏心。虽非迪斯尼,堪比快活林。 心里云:“战到天明!”

《写作“铭”》

写不在多,有字则灵;词不在好,能用则行。斯是作文,惟吾真心。段落巧安排,构思有创新。叙写中外事,感慨古今情。可以用记叙,抒真情。无文体之规范,无语法之束缚。议论说明文,叙事抒情篇。学子云:好文妙文。

《交友“铭”》

友不在多,知心就行;貌不在美,心仁则灵。斯是好友,唯吾真情。遭难舍身救,遇福共分享。彼此存信任,处事有默契。可以同生死,共患难。无争吵之乱耳,无猜嫉之劳形。战国廉蔺交,盛唐李孟情。好友云:“君交如水。”

《考试铭》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陋室,惟吾闲情。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下围棋,寻思看电影。可以画漫画、写书信。无书声之乱耳,无作业之劳形;虽非跳舞场,堪称游乐厅。学子云:混张文凭。

《贪官铭》

官不在大,有权则灵;利不在多,能捞则成。虽是九品,一方之圣。吃喝玩又捞,样样能先行。官衔年年升,油水日日增。动辄瞎指挥,糊弄人。无劳累之伤神,无工作之费心。世人无法比,神仙亦不能。百姓云:“此官可憎!”

《关系铭》

想人重用,拍马就行;欲己晋升,礼拜要勤。斯是竞争,惟吾高明。胡话贵乎多,献媚在于精。善于拉帮派,惯于巧钻营;可以讨喜欢,拿奖金。无办公之辛苦,无差旅之劳神。绒线细细结,清茶慢慢品。人赞云:“绝顶聪明”

《大款铭》

钱不在多,千万则横;车不在好,凌志则腾。即使光棍,美女紧跟。鼻孔镶白金,钞票糊窗门。谈笑有三陪,往来无穷人。可以攀权贵,任我评。无逆言之乱耳,无财税之劳神。北方甲乙丙,福建赖昌星。孔子云:“何仁之有?

《开会铭》

室不在大,有凳就行;人不在多,无头不成。说得严厉,迟不要紧。八点半开始,九点钟进行。谈笑任自由,往来无拘谨。可以织毛线,抽香烟。无记录之麻烦,无动脑之劳神,有的打瞌睡,有的打哈欠。众人曰:有完没完?

《马屁铭》

德不在高,使歪则行;才不在多,善拍则灵。斯是屁精,惟吾成风。对上献甜言,躬腰展媚容。谈笑勤搔痒,往来多表忠。可以做火箭,长神通。无实干之费力,无勤业之劳形。德贱利欲重,手常骨头轻。志这者曰:“羞煞祖宗。”

《危楼铭》

楼不在稳,中看则名。质不在好,给钱则灵。虽是危楼,仍有问津。台阶走不稳,水泥无钢筋。谈笑论吃喝,往来不安宁。可以得奖金,领人情。无检查之乱耳,无辩解之劳形。贪官收我钱,掮客接白银。人哭云:何安之有?

《奸商铭》

文凭不在高,小学就行,脑瓜不用活,卑鄙则灵。斯是商场,惟我独尊。棍棒到处挥,红包衙门扔。谈笑有钞票,往来无穷人。可以住酒店,泡小妞。无忠言之逆耳,无警察之劳形。南有走私贩,北有假货商。百姓云:何德之有?

《妆扮“铭”》

衣不在贵,合身就行;穿不在多,遮羞则灵。斯是妆扮,惟吾闲情。上衣里无扣,裤腿上有洞。化妆讲技巧,整理有花样。可以染头发,穿耳洞。无胖瘦之忧心,无高矮之困扰。江南美容院,塞北理发厅。帅哥云:“好酷好酷。”

《麻将铭》

艺不在精,有钱则灵;人不在多,四位就行。斯是清娱,惟麻将经。断幺独听门前清,海底捞月杠上寻坎心。可以健精神、活脑筋,有昼夜之娱遣,无男女之区分。四圈观胜负,得间勿忘形。赌鬼云:“何厌之有?”

《放屁铭》

声不在响,气通则行。味不在浓,冲鼻则灵。斯是放屁,人之常情。缓来声悠扬,急去一身轻。脱裤多一举,神仙非凡名。可以通肠气,奋神经。如轰雷之乱耳,忙走避之劳形。电梯挤人群,大堂破声静。无赖云:“赖我哪成”

《陋妻铭》

妻不在多,有一则行;貌不在美,有德则灵。虽称拙妻,质朴澄心。早晚抚儿女,朝夕相夫君。往来无是非,谈笑皆正经。可以同患难,共苦辛。无官商之觊觎,无色鬼之调情。生活既寡淡,相貌亦平平;试问君,“谁如你行?”

《博客铭》

博不在精,勤发就行。文不在高,真诚就灵。斯是博客,心安气宁。昵称尽马甲,博主不留名。留言悄悄话,评论款款情。圈中会好友,论纵横。缺诤言之逆耳,滥平淡之加精。妙文速收藏,礼物送不停。自谦云:“超级网虫?”

《老人铭》

年不在低,没病就行。子不在多,孝字先行。斯是居室,诗画书琴。夕阳无限好,霞光暖人心。说学逗唱叹,样样我都行。可以浇浇花,散散心。无纷争之乱耳,无病痛之劳形。别人声声叹,我却笑吟吟。旁人云:童心未泯。

《黑店铭》

酒不在贵,能喝则行。烟不在好,可抽就灵。斯是黑店,惟吾经营。污水四处流,乌烟瘴气熏。谈笑有流氓,往来不正经。可以吸鸦片、杜冷丁。无忠言之乱耳,无曝光之担心。不做刘胡兰,偏生学张君。法院云:疏而不漏!

苏轼《天际乌云帖》

1 2 3 4 5 6 7 8 9 10

《苏轼天际乌云帖》简介

苏轼(一○三七—一一○二,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官至端明殿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谥文忠。苏轼博学多才。其文雄视百代,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工诗词,开豪放一派,与父洵、弟辙并称了一苏』;工花鸟,论画不以形似,但求意趣,开文人画之先河。书法负盛名,笔致深厚,姿态横生,自创一体,位列『宋四家』之首。

《天际乌云帖》又称《嵩阳帖》,行书,共三十六行,计三百零七个字。此帖无年款,据清翁方纲所考,约在熙宁十年(一○七七》至元祐丁卯(一○八七》这十余年中所书,时苏东坡四十二至五十二岁间。应该说,这是苏氏书法艺术比较成熟时期的作品。

纵览全篇,字态凝重而饶有韵致,笔画圆浑朴茂,一点一画恰具有力屈万夫之力度。如果从用笔上去推究,苏字很大程度上得力于颜真卿的笔法,落笔沉着,行笔涩进,提按转折凝重,故线条圆润丰实而富有内涵。据载,苏东坡『少时规摹徐会稽,笔圆而姿媚有余;中年喜临写颜尚书,真行造次为之,便欲穷本;晚乃喜学李北海,其豪劲多似之』(黄庭坚《山谷集》)。《天际乌云帖》明显地留有颜字的遗痕,这是苏氏中年临写颜字的自然流露。

笔力雄厚,却能书写随意;宗法传统,却能时出新意,这是苏氏在此帖中为我们展示的驾驭笔墨的非凡才能。作为尚意书风的主要代表,苏东坡的艺术追求,从来就是强调自我发挥,挥洒性情。他屡屡自道『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气强烈地抒发了一种不为绳缚,崇尚自我和自然的艺术情感。欣赏此帖,能感受到作者从头至尾都处于一个心手双畅,兴到笔随的精神状态。字势的映带关联,字态的率意洒脱,字列的大小错落,都营造出一种顺乎自然的艺术情景。所谓『不矜而妍,不束而严,不轶而豪,萧散容与,霏霏如甘雨之霖,森竦掩映,熠熠如从月之星,纡余宛转,缅缅如萦茧之丝气显现出诗一般的美感。

黄庭坚曾云:『余谓东坡书,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确实,苏轼那种萧散的性情和学问文章之气,是他的书法艺术魅力产生的根本所在。(张伟生)

释文:

“天际乌云含雨重,楼前红日照山明。嵩阳居士今何(在),青眼看人万里情。”此蔡君谟《梦中》诗也。 仆在钱塘,一日谒陈述(古),邀余饮堂前小合中。壁上小书一绝,君谟真迹也。“绰约新娇生眼底,侵寻旧事上眉尖。问君别后愁多少,得似春潮夜夜添。”又有人和云:“长垂玉筋残妆脸,肯为金钗露指尖。万斛闲愁何日尽,一分真态更难添。”二诗皆可观,后诗不知谁作也。

杭州营籍周韶,多蓄奇茗,常与君谟斗,胜之。韶又知作诗。子容过杭,述古饮之,韶泣求落籍。子容曰:“可作一绝,”韶援笔立成、曰:“陇上巢空岁月惊,忍看回首自梳翎。开笼若放雪衣女,长念观音般若经。”韶时有服,衣白,一坐嗟叹。遂落籍。同辈皆有诗送之,二人者最善。胡楚云:“淡妆轻素鹤翎红,移入朱栏便不同。应笑西园旧桃李,强匀颜色待东风。”龙靓云:“桃花流水本无尘,一落人间几度春。解佩暂酬交甫意,濯缨还作武陵人。”故知杭人多惠也。

1篆刻讲究嫉妒“分朱布白”,章法一般可分为布排印文、经营虚实、完善整体三个方面,通过布局表现出来。印章布局的多方面美感,直接决定了篆刻水平的高下,还影响着作品整体的艺术性。今天书画超市为超友们整编了篆刻19美,让我们一起共赏

1.平整规矩美

平整规矩,并不受印石形状的局限,印文在布局中的位置排列和笔画安排,一般都整齐而不参差。

22.错杂放纵美

错杂放纵,并不受印石形状的局限,印文的排列自由而不拘束,往往位置错综,字与字的笔画互相穿插,时常按印文书法的可变性去应情变化字里行间的关系,布局极其灵活,突出书趣笔意,无拘谨之意。

33.匀称布置美

匀称,是将印文笔画的纵横间隙作较均匀的安排,通常表现在平整规矩的印文布排方面,可使布局产生平实稳重的美感。

44.朱白对比美

对比,是将笔画或笔画间隙的繁简对立关系十分突出地表现出来,以产生虚实相生的美感,形成朱与朱、白与白之间悬殊的差别,用之恰当,“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效果能兼得于一印之中。

55.对称装饰美

对称,是在布排印文时将中心线两边的繁与简(笔画与笔画间隙)作基本近同的处理,使相对的两个部分在朱“的量感方面相称,以达到互相适应的效果,从而增添装饰意趣。

66.韵律呼应美

呼应,是将或左右、或上下、或对角部位的朱白关系作相互照应,不使某一局部的虚和实孤立存在,以此加强整体的韵律。

77.协调统一美

协调,就是在布局时统一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诸方面的风格,使一切处于和谐之中。首先要使字体统一,其次为笔势的统一,其三为笔画风格的统一,另外印文与印边的风格也要统一。

88.求异变化美

求异,是在布局时把所遇的相同问题作不同的处理,避免机械的重复,使整体有变化,同时还可调节印文布排中的疏密问题。

在一印中,叠字、相连的二字相同的部首或不同之处或隔行的相邻处的相同的字,均要有所变化以求异。

99.破残自然美

破残,在古印中的出现,并非古代印人之心画,皆为长年风化之故,合理得用于布局中,可以平衡布局的虚实和重心,又可生动气韵。笔画稠密处,可作适当破残,朱白之间产生活泼感;紧靠印边与印边平行的长笔画可破残,使其通气;近印边过于空旷,可用少量大小不同的残点加实,以平衡整体的虚实。

1010.增损呼应美

增损,是汉代印人处理私印布局的重要方法之一,增其简者,损其繁者,使同一印中印文繁简差距缩小,使布局产生匀称、对称、呼应等虚实方面的美感。

1111.参差相间美

相间,就是在一方印的布局中同时使用朱文和白文,繁者为白文,简者为朱文,用以调节虚实关系和平衡重心。在朱白相间的印章中,朱文笔画的间隙要与白文笔画的粗细相似,白文笔画的间隙要与朱文笔画粗细近同。

1212.移位组合美

移位,是移动印文部首原定位置的方法。在不违反六书原理的原则下,移动字的某一部首位置,使诸印文形体阔狭相互适应。

1313.挪让组合美

挪让,是通过伸缩印文的占地范围或移动印文位置,以完善整体布局的虚实和重心。

1414.巧拙布局美

巧拙,是从印章布局的整体角度出发,将印文的笔画作不同的取势,以达到布局生动的目的。巧拙方法的要点,关键在于用巧不过于妩媚,用拙不流于怪野。

1515.伸缩避让美

伸缩,是根据印文布排和虚实经营的需要,将印文笔画作不同的伸缩处理,使局部和整体融于一体、气势贯连。

1616.镶嵌组合美

镶合,就是将二字或镶嵌或一体,或合连在一起。镶合成一体的两个字,在语法中必须是一个词,为一繁一简,排在上面的字一般将下面的字半包围或全包围。

1717.回文布排美

回文,是将印文做逆向旋转的布排,调节布局的虚实效果,汉代大多用于四字姓名印,后来也有人把它用于闲章中。

1818.粗细矛盾美

同一印中印文的粗细不同,同一印文之中笔画的繁简不同,都属于矛盾现象,通过主观的调节,可以完善印章布局的虚实关系,使整体产生节奏。

1919.边栏修饰美

边栏,即印章中的印边和栏格.在印章布局中,印文的布排、虚实的经营都离不开它所起的作用。因为印边的有无和粗细、栏格的不同形式,与印章布局的艺术性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1)朱文印的边、文关系:边和文的粗细一致,意在减少矛盾。

20(2)白文印的边、文关系:边的粗细和印文笔画间隙相近,布局易得典雅和谐之趣。

21(3)纹饰边:印文周围装饰图案,使印边产生华丽感。

22(4)封泥边:宽窄不一,无雷同感,皆出于自然,非匠心之物。

23(5)栏格:使用栏格,可使印章布局整齐,重心平稳,获得庄重效果。

24(6)组合边:少字印,印文笔画很简单,布局时可将每一印文加一边栏排成一印式,数印式组成一整体,有奇特感。

25(7)不用边:朱文印,印文布排成整体后,每面外沿的构成部分都存在若一定的长线条,印形以此明朗完善,可以不用印边,取其简洁之趣。

26篆刻的章法贵在气、势、情、韵皆备,而最终落实在,“和谐”二字上。全印不管字数多少、形状各异,都要做到团结一气,所表现出的轻重、虚实、疏密等关系各得其宜,做到疏中有密、密中有疏、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气聚而不塞,势放而不乱,统一中有变化。能够在虚实疏密四个字上做好文章,章法的要领就基本得到了。章法要做到新颖独特,既有时代精神,又有个人风貌,这是更高层次的要求,值得我们花一辈子的心血去努力追求。

1米芾(1051-1107),自署姓名米或为芊,芾或为黻[fú]。北宋书法家、画家,宋四家之一。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祖籍山西,然迁居湖北襄阳,后曾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书画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画独具风格特点。在书法也颇有造诣,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

米芾个性怪异,举止颠狂,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宋徽宗诏为书画学博士。又称“米襄阳”、“米南宫”。

现于大家分享米芾部分书法作品,请欣赏!

2释文:芾烝徒如禁旅严肃 过州郡 两人并行 寂无声 功皆省三日先了 蒙张都大 鲍提仓 吕提举 壕寨左藏 皆以为诸邑第一功夫 想闻左右 若得此十二万夫自将 可勒贺兰 不妄 不妄 芾皇恐

3释文:丹阳米甚贵 请一航载米百斛来 换玉笔架 如何 早一报 恐他人先 芾顿首

4释文:敬闻命 此石亦不恶 业镜在台州耳 芾顿首 伯充台坐 彦臣如何

5释文:真酥一斤 少将微意 欲置些果实去 又一兵陆行 难将都门 有干示下 酥是胡西辅所送 芾皇恐顿首 虞老可喜 必相从欢

6释文:研山铭为李后主旧物 米老平生好石 获此一奇而铭 以传之 宣其书迹之尤奇也 昔董思翁极崇仰米书 而微嫌其不淡然 米书之妙 在得势如天马行空 不可控勒 故独能雄视千古 正不必徒从淡求之 落此卷则朴拙疏瘦 岂其得意时心手两忘 偶然而得之耶 使思翁见之 当别说矣 乾隆戊子十一月 昌平陈浩题 卷首图片省略 日本前首相犬养毅题迎首 鸢飞鱼跃

7 9 8释文:研山铭五色水浮昆仑潭在顶出黑云挂龙怪烁电痕下震霆泽厚坤极变化阖道门宝晋山前轩书

10释文:芾顿首再启 芾逃暑□山 幸兹安适 人生幻法中 □□为虐而热而恼 谚以贵□所同者热耳 讶挚在清□之中 南山之阴 经暑衿□一热恼中而获逃此 非幸□□ 秋可去此 遂吐车茵 芾顿首再启

11释文:闻张都大宣德权提举榆柳局在杞(耜)者 倘蒙明公荐此职 为成此河事致薄效 何如 芾再拜 南京以上 曲多未尝浅 又以明曲 则水逶迤 又 自来南京以上方有水头 以曲折乃能到 向下则无水头 此理是否

12释文:新得紫金右军乡石 力疾书数日也 吾不来 果不复来用此石矣 元章

13释文:芾顿首再启 弊邑幸岁丰无事 足以养拙茍禄 无足为者 然明公初当轴 当措生民于仁寿 县令承流宣化 惟日拭目倾听 徐与含灵共陶至化而已 芾顿首再启

书法利用线条的节奏变化构成作品,随着书法艺术的发展和表现域限的开拓,自然要求线条的节奏变化不断丰富,但是这与汉字性质和书写习惯存在尖锐的矛盾。由于汉字音、形、义的独立,汉字书写已形成一种固定的空间节奏形式——每一单字都成为明确划分开的节奏段落。这便是汉字书法空间节奏的基本结构。然而,人们书写时的运动节奏并不一定与这种模式相吻合。草书技巧成熟以前,点画分立,矛盾并不明显;草书技巧成熟以后,点画可以连书,线条的起止具有充分自由。这种运动节奏的自由变化完全可用来表现更为复杂的内心活动,但它受到既定空间节奏模式的制约,矛盾由此激化。

1 4 3 2汉简草书中只有单字内部少量点画的连书,今天所能见到的时间最早又较为可靠的单字连书之作是东晋桓温、王导等人的作品。其间,在不少书迹中虽然不曾出现贯连单字之间的线条,但书写时的起止已明显不以单字为界——从墨色的变化和用笔的承续关系来看,许多上字的末笔与下字的首笔形断而意连。应该说,这已经构成对既定空间节奏的威胁。到王羲之,他的行、草书作品中二三字连书已成为常见的现象,非连书的单字在书写时的停顿、起止也随机安排,灵活多变。这种运动节奏的变化引起两字之间过渡空间性质的改变——它们开始向单字内部空间渗透,如《初月帖》中的“遣此”“遣信”“去月”等处。经过张旭、怀素、黄庭坚、祝允明、徐渭、王铎等人的发展、开拓,这一构成方式形成与单字轴线连缀系统并峙的又一大潮流。这种构成方式以粉碎字间空间、重新安排空间节奏为特点,谋求空间与时间节奏在新的基础上的统一。我们把这种构成方式称为分组线构成,它的典型形态如图一所示。

在这种新的构成系统中,空间节奏完全不受单字制约,能够较好地适应用笔节奏的自由变化。它再也不以单字为空间节奏段落,而以密度相近的一组连续空间为空间节奏段落,作品便由这些不同密度的节奏段落缀续而成。这些段落在空间上自成一组(注意一般情况下单字自然成组的现象),这便是我们称之为分组线的由来。这种分组不一定与运笔的起止相对应,空间节奏发生显著变化时,笔画仍可能保持连续,这便产生时间节奏与空间节奏的错位。这种错位从来就是保持作品连续性和紧张感的一个因素,只是在分组线系统中,由于空间节奏获得了充分自由,时间节奏和空间节奏才可能形成更为复杂的对位关系。

判断一件作品是否属于分组线构成系统,主要根据字间空间的密度。

单字轴线连缀系统中,字间空间比较疏朗,密度大大低于单字内部空间;当字间空间密度趋近于内部空间密度时,两部分空间开始融合;当两者的密度相等时,两部分空间的界限消失,出现空间节奏的非自然分组(不以单字为组)。需要注意的是,形成被包容空间是讨论密度的前提,单字之间只有个别点画趋近或相连,一般不能形成明显的包容空间。只有具有足够的点画趋近并形成明显的包容空间,或字内、字外空间的包容性十分相似时,字间空间的性质才会发生改变。

对于空间密度,我们在这里运用的仅仅是目测判断。当然可以采用更精确的判断方法,如通过计算机用网状坐标进行处理,不过目测对于定性分析已足够准确,即使有时不能做出确定的结论,并不妨碍审美感受,也不妨碍下面要谈到的轴线图的绘制。

属于分组线构成系统的作品可以按下述方法做出轴线图。首先将作品按空间密度划分节奏段落,然后做出每一段落的轴线。由于一个节奏段落可能延续较长一段距离,因此往往在段落内部便产生轴线方向的改变,这样便必须用折线或曲线来反映这一部分线结构的运动趋向,采用这种复杂的轴线也避免了节奏段落有时难以明确划分的困难。此外,着意夸张的长画在较为宽阔的空间往往直接起到趋向线的作用,这些笔画应该作为轴线处理。

各段轴线的连缀还能通过连接两节奏段落的点画强行缀合,而不管这两段轴线距离多远。当两字相距较近,贴近的笔画又有强烈的汇合趋势时,也会产生这种效果。这种强行缀合造成强烈的节奏变化,我们用虚线表示这些实际存在的缀合线段或缀合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