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友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墨池商城上线了。目前我们精心挑选了一批宣纸产品供墨友选购,并推出了满减、满送、全场包邮等几项开业让利活动。

接下来,我们会丰富宣纸品类及其他笔墨等相关产品。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墨池商城的下单流程。

在哪里可以找到墨池商城呢?

安卓手机(4.2以上版本)和苹果手机(3.1版本)都已经上线墨池商城。

最新版墨池的顶部轮播图中以及拍卖上部均有商城入口。

点击这里,即刻进入墨池商城。

IMG_1051 IMG_1054

那么如何下单呢?我来通过图片为大家介绍。

IMG_1055

↓进入详情页,可以点击“商品规格”查看具体的商品品类,再进行下单。

IMG_1058

↓选择好商品规格,如果您还需要选购其他商品,可以先将选好的“加入购物车”。

如果只选购这一件商品,就可以选择“立即购买”。

提醒:当您点击“立即购买”后就会生成一个订单,可以到商城首页右下角“我的订单”中查看。如果多个商品都点击了立即购买,就生成了多个订单。所以,推荐墨友使用购物车进行选购,这样就可以通过一个订单买下所有心意产品啦。

768702240113852482

↓加入购物车后,页面右下方就会有一个小图标了。

当您将所有心意商品放入购物车后,再点击这个小图标就可以去付款了。

IMG_1060

↓如果是第一次购买,需要您填写收货地址信息。请准确的填写,方便送货。

IMG_1061

↓之后就到了这个付款页面。

473620331993504073

↓除了微信支付以外,您还可以直接使用银行卡或者信用卡支付。

IMG_1065

IMG_1066
支付完成后,订单即达成。坐在家中静候即可。

墨池商城开业活动正当时:

一,全场商品免运费;

二,蜡染笺满155元立减50元;

三,软卡类满88元立减5元;

四,古法檀皮宣(乾隆贡品)类买一送二(活动专区内够一件即送四尺对开小格子和四尺对开状元笺各一件,多买多送,叠加赠送!)。

点击这里,立刻进入墨池商城选购心意商品

先说个特别有意思的小故事。因为余秋雨文章写得好,一些文章选入了台湾的课本,而且总是与过往的文化名人的好文章放在一起,传播很广。因此,台湾的很多学生以为余秋雨是“古人”了,当余秋雨到台湾演讲时,很多学生感到非常惊讶:“余秋雨怎么还活着呀。”

其实,别说台湾人了,估计也有一些大陆人也有这样的误会。

1是的,余秋雨还活着,活的好好的咧。是不是和练习书法有关呢?(哈哈)

余秋雨,浙江人,中国当代最著名学者、作家,作为“中国作家富豪榜”首富,入载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及美国《五千世界名人录》的大文豪,他对书法的热忱,鲜为人知。且不说他的书法水准怎么样吧,但是具备一定书法基本功的余秋雨,有不少关于书法学习的观点值得我们借鉴。

2书法实在是我们进入中国文化史的一个简要读本。如果说它简要的话,并不是说它浅,它很深,它很高。但是图像一看就知道那个人的人格结构。所以我们如果有机会练练书法,读读书法,追一追书法,崇拜崇拜一些书法,我们的浑身所谓的书卷气就会大大增加,我们的生命价值就会出现新的等级。

我在给北大讲课的那一天,讲的题目是“请记住这个名字”,你们在讲唐代文明的时候会记住李白,会记住杜甫,会记住王维,会记住很多很多重要的诗说,我说请记住颜真卿这个大书法家。

我很少找得到这样的一个人物,在极其关键的时刻,要用自己的战马来抵挡孽贼,而最后文笔又可以扛起整个中国书法史和整个中国文化史的重量,这就是颜真卿,我对这个人的尊敬是无与伦比。

《兰亭序》是中国书法的基础,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光辉灿烂的一个书帖。王羲之后重新写过好多遍《兰亭序》,但是都没有他写得好,好象有天光照耀,有神秘的力量操纵了他的笔,让中国有了最好的书法《兰亭序》,这是我们中国文化当中要记得的。

我出生在浙江,又在浙江长大,小的时候我们家虽然文化很盛,但是钢笔不流行,所有的人都在写毛笔字,小的时候数学课用的也是毛笔。在这个情况下,我们这个家乡对书法应该说有一点点小的根基,我的妈妈,我的外婆毛笔字都写得很好。

3我看到有很多年纪非常老的书法家,字越写越好,这是看得出来的。有的人我们看是年轻的时候字有骨力有气派,到了老的时候,怎么就懈了。至少有三个书法家,当他在60字以后他的字懈掉了,但是更多的书法家是越写越好。把早年的苍凉放进去,那真是人间绝藏,那真是千古妙笔。

练字练到自己身心自由的时候有一个最容易产生的毛病,就是太流畅了,就像古代的帐房先生写字一样,或者是过去的一些代客书写信的那些人一样,他写得非常流畅,没有任何障碍,你以为是好的,其实毛病就产生在流畅之中。书法到了太流畅的时候,他学会了,就油了,到了油和滑的人,你再棒也已经堕落了。

我曾经有一篇文章《笔墨祭》里写过,古人为什么要花这么长的时间来练字,就像我们当代的女孩子练健美,一定要把身材练出来一样。古代的书法就是现代的身材,差不多的。

在你寻找到自己的风格的时候,很可能是你把三个人的大师的书法的东西融成了一体,这个可能性是最大最大的。你取了他的这一部分,又取了他的那一部分,我所说的取并不是勾取他的,纳取他的,而是他的神,他的形,他的骨,他的一种风范,他都合在一起了。

我一开始喜欢王羲之的字,这个和我的生活的环境有关,和我接受的教育有关,后来我特别喜欢颜真卿的字。每一个练书法的人练过了楷书和比较靠近楷书的那种阶段之后,你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去选择了,这个时候是你生命潜在能量的一种释放。

练帖的时候切记要以空灵的心情进入,而不要带有过多的习气,开始的时候不要练那些风格过于明确的那种帖,一开始不要这样。最后你练了这种风格以后,大家就觉得你这种风格的模仿者,你自己没了。这是练字的第一个关口,练帖。这个花一点时间,有空的时候练练,它会沉淀在那里。

临帖开始的时候,我倒是建议楷书和行书都可以练,不要急着练草书,有一些年轻朋友看到龙飞凤舞特别有吸引力就开始练草书或者是练一些接近草书,行草,这个暂时先搁一搁,练比较端正比较严肃的那些字体。康德讲过,“美其实是对于实力的一种超越”,如果完全处于一种实用状态的话,它恰恰是对美的一种侵害。

4今天看上去我们用电脑了,即使不用电脑,也用钢笔了,很少有人用毛笔去写,好像已经不实用了,这个我想跟广大的网友讲一讲,摆脱了实用有可能使它成为真正的艺术。康德讲过,“美其实是对于实力的一种超越”,如果完全处于一种实用状态的话,它恰恰是对美的一种侵害。

书法实在是我们进入中国文化史的一个简要读本。如果说它简要的话,并不是说它浅,它很深,它很高,但是图象一看就知道哪个人的人格结构。所以我们如果有机会练练书法,读读书法,追一追书法,崇拜崇拜一些书法,我们的浑身所谓的书卷气就会大大增加,我们的生命价值就会出现新的等级。

我们在看书法作品时,如果说它有真正艺术美的时候,其实不完全在乎它表达的内容,是在于它的线条、墨色、节奏、韵律,它所表达出来的生命感。

请记住,这是一个最需要精神价值的时代,因此也是一个最需要真正艺术的时代,但是,恰恰又是最容易失去这一切的时代。

我非常主张年轻人都学书法,几年前我到台湾去的时候,当时台北市长马英九先生跟我讲,他在主张台北市的中小学每个礼拜有几节课的书法课,我当时站起来说,马英九先生你做得太好了,中国文化的非常重要的人格化体现就是有人在不实用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平西将军周府君碑》

现存江苏宜兴周孝侯庙,碑上题款标明由西晋文学家陆机撰文,集右军将军王羲之书,唐元和六年义兴县令陈从谏重立。据《宜兴县志》记载,明嘉靖年间,宜兴遇水灾,粮仓被淹,周王庙曾作粮仓。后因洪水泛滥,粮食腐烂,蒸蚀了石碑,字多漫漶,可辨识字仅三分之二。此旧拓本所有字迹清晰可辨,故可知其所拓时间至少早于明嘉靖,可称为此碑拓的最善本。

周府君即著名的“周处除三害”中的周处,生于公元242年,卒于297年,字子隐,晋朝阳羡人。年轻时常与人斗殴闹事,乡亲们将他与长桥下的独角蛟、南山上的白额虎并称“三害”。他射虎斩蛟后,入吴求学,立志改过。曾任吴国东观左丞、晋新平太守、广汉太守、楚郡内史、散骑常侍,为当地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周处刚毅正直,任御史中丞时,得罪了梁王司马彤,元康七年(297年)被迫孤军与叛军齐万年交战,战死疆场。赠平西将军,谥号孝。周处在史学、文学等方面也有建树,著有《默语》、《吴书》,还撰写了《风土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介绍地方性岁时节令和风土习俗的著作。

平西将军周府君碑部分碑体镶嵌在宜兴周王庙大殿西侧墙壁中,碑面凸出墙体以外。因年代久远,碑面局部蚀坏,历来不为人们所注目。此碑顶部有碑体本色的夔龙卷卧,碑上侧穿孔。从碑的形制看,“穿孔双头夔龙碑”至迟是南北朝时期的。因为,此后延续到唐代几乎就看不到“穿孔碑”了。碑文为行书,与唐人集王羲之《圣教序》中字体毫无二致。据悉,《兰亭序》真伪辩论由来已久,王羲之及其书法特征是争论关键。郭沫若认为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没有行楷书,《兰亭序》是隋朝和尚智永所作,这一论点和者甚众。中国著名学者、书画鉴定大师扬仁恺则针锋相对,认为王羲之的文字既有行书又有楷书,《兰亭序》是王羲之的真迹。而此碑的幸存对甄别《兰亭序》真伪有着至关重要的佐证作用。

此拓文与《续修四库全书》中《陆士衡文集》所录略有不同,兹依拓文记全文如下:

晋故散骑常侍,新平、广汉二郡太守,寻除楚内史,御史中丞使,持节大都督涂中京下诸军事,平西将军孝侯周府君之碑。

晋平原内史陆机撰,右将军王羲之书。

君讳处,字子隐,义兴阳羡人也。氏胄曩兴,焕乎坟典,华宗往茂,郁其简书。启三十之洪基,源流定鼎,运八百之远祚,枝叶封桐。轩盖烈于汉廷,蝉冕播于阳羡。二南之价,传不朽而纷敷,大護之音,声无微而必显,山高海阔,其在斯焉。

祖宾,少折节早亡,吴初召谘议参军,举郡上计,转为州辟从事、别驾步兵校尉、光禄大夫、广平太守。父鲂,少好学,举孝廉,吴宁国长、奋威长史,怀安钱塘县侯,丹阳西部属国都尉,立节校尉,拜裨将军、三郡都督、太中大夫,临川、豫章、鄱阳太守,晋故散骑常侍,新平、广汉二郡太守,封关内侯。簪绂扬名,台阁标著,风化之美,奏课为能,应性路讴,亭亭孤美,灼灼横劭。徇高位于生前,思垂名于身后。遂以卒意不违,应期出辅。洋洋风化,俯冠来叶,巍巍之盛,仰继前贤。君乃早孤,不宏礼制,年未弱冠,膂力绝于天下,妙气挺于人间,骑猎无俦,时英式慕,纵情寡偶,俗弊不欣。乡曲诬其害名,改节播其声誉。遂来吴事余。厥弟欢然受诲向道,朝闻方励志而淫诗书,便好学而寻子史,文章绮合,藻思罗开。吴朝州县交辟,太子洗马、东观左丞、中书右丞,五官郎中、左右国史,靖共夙夜,恪居官。次迁大尚书仆射、东观令、太常卿、无难督。匡熙庶绩,朝廷谧宁使,持节大都,督涂中京下诸军事,封章浦亭侯。国犹多士,君实得贤,汪洋廷阙之旁,昂藏寮宷之上。射兽功犹见显,刺蛟名乃远扬,忠烈道自克修,义节情还永布。琳琅杞梓,珪璧栋梁,君著《默语》三十篇及《风土记》,并撰《吴书》焉。

于是,吴平入晋,王浑登建业宫,酾酒既酣,乃谓君曰:“诸人亡国之余,得无戚乎?”君对曰:“汉末分崩,三方鼎立,魏灭于前,吴亡于后,亡国之戚,岂惟一人!”浑乃大惭。仕晋,稍迁总统,初入拜谘议郎,除讨虏护军、新平太守。抚和戎狄,叛羌归附,雍士美之。转为广汉太守,郡多滞讼,有经三十年而不决者,处以详其枉直,一朝决遣。以母年老罢归。寻除楚内史,未之官,征散骑常侍。处曰:“古人辞大不辞小。”乃先之楚,而郡既经丧乱,新旧杂居,风俗未一,处敦以教义,又检尸无主及白骨在野收而葬之,然以就征,远近称叹。及居近侍,多所规讽,迁御史中丞,正绳直笔,凡所纠劾,不避宠戚。梁王肜违法,处深文案之。及氐人齐万年反,朝臣恶其强直,皆曰:“处,吴之名将子也,忠烈果毅。”庶僚振肃,英情天逸,远性霞骞。陕北留棠,遂有二天之咏,荆南度虎,犹标十部之书。

寻转散骑常侍,轻车将军,回轮出于新平,士女挥泪,褰帷望于广汉。鸡犬靡喧,振兹威略,宣其惠和,晋京遥仰,部从近钦。是时,氐贼作逆,有众七万,屯于梁山。朝廷推贤,以君才兼文武,诏授建威将军,以五千兵奉辞西讨,忠槩尽节,不顾身命。乃赋诗曰:“去去世事已,策马观西戎。藜藿甘粱黍,期之克令终。” 言毕而战,自旦及暮,斩首万计。弦绝矢尽,播系不救。左右劝退,处按剑怒曰:“此是吾效节授命之日,何以退为?我为大臣,以身徇国,不亦可乎?!”韩信背水之军未遑,得喻工输萦带之势,早拟连踪,莫不梯山架壑,襁负来归,戎士扞其封强,农人展其耕织。秋风纔起,追战勇于雷霆,春水方生,挥插同于云雨。立功立事,名将名臣者乎!

元康九年,因疾增加,奄捐馆舍,春秋六十有二。天子以大臣之葬、师传之礼,亲临殡壤,建武元年,冬十一月甲子,追赠平西将军,封清流亭侯,谥曰孝侯,礼也。赐钱百万,葬地一顷,京城地五十亩为第,又赐王家田五顷。诏曰:“处母年高,加以远人,朕每愍念,给其医药酒米,以终天年。”太兴二年,岁在己卯,正月十日,葬宜兴旧原。南瞻荆岳,崇峻极之巍峨,北睇蛟川,浚清流之澄澈。

娶同郡盛氏,有四子靖、玘、札、硕,并皆至性纯孝,过礼丧亲。坟前之树染泪先枯,庭际之禽闻悲乃下。遂作铭曰:

周南著美,岐山表灵,叶繁汉室,枝茂晋庭。

皎皎夫子,奇特播名,幼有异行,世存风烈。

早驰闲望,晚怀耿节,颇向豪雄,升名禁阙。

舍爵荣勋,允归明哲,辉赫大晋,封豕多故。

式扬庙略,克清天步,海滨既折,江淮亦沂。

汉水作蕃,条章斯布,俗歌揆日,人谣何暮。

忠贞作相,追踪绛侯,将亭嘉茂,遽掩芳猷。

潜光阳甸,返斾吴丘,旧关虽入,乡路冥浮。

从荣制墓,终非画游,春墟以绿,清淮自流。

深沉素幰,缭绕朱旒,元堂寂寂,黄泉悠悠。

书方易折,家楬难留,镌兹幽石,万代千秋。

1 2 3 4 5 6 7 8 9 10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guān zì zài pú sà 。

观 自 在 菩 萨 。(观察内在,自见菩萨)

xíng shēn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shí 。

行 深 般 若 波 罗 蜜 多 时 。(深入的修行心经时)

zhào jiàn wǔ yùn jiē kōng 。

照 见 五 蕴 皆 空。(看到五蕴:形相、情欲、意念、行为、心灵,都是空的)

dù yī qiē kǔ è 。

度 一 切 苦 厄 。 (就将一切苦难置之度外)

shě lì zǐ 。

舍 利 子。(菩萨对学生舍利子说)

sè bù yì kōng 。

色 不 异 空。(形相不异乎空间)

kōng bù yì sè 。

空 不 异 色 。 (空间不异乎形相)

sè jí shì kōng。

色 即 是 空。(所以形相等于空间)

kōng jí shì sè 。

空 即 是 色。(空间等于形相)

shòu xiǎng xíng shí 。

受 想 行 识。(情欲、意念、行为、心灵)

yì fù rú shì 。

亦 复 如 是。(都是一样的)

shě lì zǐ 。

舍 利 子。(舍利子呀)

shì zhū fǎ kōng xiāng 。

是 诸 法 空 相 。 (一切法则都是空的)

bù shēng bù miè 。

不 生 不 灭。(不生不灭)

bù gòu bù jìng 。

不 垢 不 净。(不垢不净 )

bù zēng bù jiǎn 。

不 增 不 减 。 (不增不减)每日一禅微信:yichan360

shì gù kōng zhōng wú sè。

是 故 空 中 无 色。(因此空间是没有形相的)

wú shòu xiǎng xíng shí 。

无 受 想 行 识 。 (也没有情欲、意念、行为和心灵)

wú yǎn ěr bí shé shēn yì。

无 眼 耳 鼻 舌 身 意。(没有眼、耳、鼻、舌、身、意等 六根)

wú sè shēng xiāng wèi chù fǎ 。

无 色 声 香 味 触 法 。(更没有色、声、香、味、触、法 等六尘)

wú yǎn jiè 。

无 眼 界。(没有眼睛所能看到的界限)

nǎi zhì wú yì shi jie 。

乃 至 无 意 识 界 。 (直到没有心灵所能感受的界限)

wú wú míng 。

无 无 明。(没有不能了解的)

yì wú wú míng jìn 。

亦 无 无 明 尽 。 (也没有不能了解的尽头)

nǎi zhì wú lǎo sǐ 。

乃 至 无 老 死。(直到没有老和死)

yì wú lǎo sǐ jìn 。

亦 无 老 死 尽。 (也没有老和死的尽头)

wú kǔ jí miè dào。

无 苦 集 灭 道 。 (没有痛苦的集合以及修道的幻灭)

wú zhì yì wú dé 。

无 智 亦 无 得。(不用智慧去强求)

yǐ wú suǒ dé gù 。

以 无 所 得 故 。 (所以得到与否并不重要)

pú tí sà duǒ 。

普 提 萨 埵。(菩萨觉悟之后)

y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gù 。

依 般 若 波 罗 蜜 多 故 。 (依照心经)

xīn wú guà ài 。

心 无 挂 碍。(心中没有碍)

wú guà ài gù 。

无 挂 碍 故。(由于没有碍)

wú yǒu kǒng bù 。

无 有 恐 怖。 (所以不恐怖)

yuǎn lí diān dǎo mèng xiǎng 。

远 离 颠 倒 梦 想。(远离颠倒梦想 )

jiū jìng niè pán 。

究 竟 涅 盘 。 (最后达到彼岸)

sān shì zhū fó 。

三 世 诸 佛。(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三世诸佛)

y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gù 。

依 般 若 波 罗 蜜 多 故 。 (依照心经)

dé 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 。

得 阿 耨 多 罗 三 藐 三 菩 提 。(得到无上、正宗、正觉的 三种佛果)

gù zh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故 知 波 若 波 罗 蜜 多。(所以说心经)

shì dà shén zhòu 。

是 大 神 咒 。 (是变幻莫测的咒语)

shì dà míng zhòu 。

是 大 明 咒。(是神光普照的咒语)

shì wú shàng zhòu 。

是 无 上 咒。 (是无上的咒语)

shì wú děng děng zhòu 。

是 无 等 等 咒。(是最高的咒语)

néng chú yī qiē kǔ 。

能 除 一 切 苦。(能除一切苦 )

zhēn shí bù xū 。

真 实 不 虚 。 (不是骗人的 )

gùshuō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zhòu 。

故 说 波 若 波 罗 蜜 多 咒。(所以说心经)

jí shuō zhòu yuē 。

即 说 咒 曰 。 (其咒语曰)

jiē dì jiē dì 。

揭 谛 揭 谛。(去吧,去吧)

bō luó jiē dì 。

波 罗 揭 谛 。 (到彼岸去吧)

bō luó sēng jiē dì 。

波 罗 僧 揭 谛。(大家快去彼岸)

pú tí sà pó hē 。

菩 提 萨 婆 诃 。 (修成正果)

1中国书法之美是世界上独以无二的,欣赏书法得知晓书法的历史和书法的常识。书法的历史包含了书法史及中国历史(书法家的创作背景);书法常识则包含了文字学知识、书写技巧、鉴别碑帖的能力及艺术涵养等。

今天整编以下6条,相信您看了也会说:不要轻易说你懂书法!

1、要懂古今之书法演变:书法史

书法的演变是有前因后果的。从殷商的甲骨文到现在所看到的文字,五千年的岁月展露无疑。欣赏时要清楚书法史,了解什么是隶书、草书什么是楷书,不能将不同类别的书法进行比较。

2、要懂古今之书法家背景:历史

著名的书法作品大多都有一段趣闻,这有助于把握作品的内涵。如王羲之那鼎鼎大名的《兰亭序》就是在略有酒意时写下的,事后多次尝试也写不出更好的作品。如果知道这点,就可以深入地欣赏《兰亭序》,否则就无法搞清楚它的前因后果,笔意也无法捉摸。

3、要懂文字学知识:文字学

书法家最爱在写时进行一些变化而达到一定的效果,有时将多种字体(如隶书、草书)合为一种字体,有时学仓颉造字,为文字增减笔划。如果不懂文字学,书法中所注重的「整体感」便消失殆尽,没有了字距、大小之美。

4、要懂鉴别碑帖:看得多

欣赏书法必具备鉴别碑帖之能力,避免欣赏到伪帖而不自知,完全吸收,将不利于书法的学习和欣赏。

5、要懂书写技巧:要实践

所谓「内行人看门道,外行人看热闹」,大部分书法鉴赏家同时也是书法家。知晓书写技巧则可以真正体会书法之美、用笔用墨之妙。

6、要有艺术涵养:综合素养

书法是一门艺术,欣赏书法时要置身其中,投入欣赏,用心去看,去体会书法的”骨力”、 “姿态”、”神韵”、”气魄”,才能真正达到欣赏书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