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造型艺术,都要求“形神兼备”。书法属平面造型艺术,当然也不例外。自从南朝人王僧虔提出“书之妙道,神彩为上,形质次之”,到唐朝张怀瓘的“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再到清代刘熙载的“炼神为上,炼气次之,炼形又次之”。历代书论家都非常重视书法的神彩、韵味。
但是,书法的“神”,不能离开书法的“形”而独立存在。“形”与“神”,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是矛盾的统一体。它们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应该说,书法应以形传神,神彩为上,形神兼备。
以形传神
古代书论家提出“传神者必以形”。即使主张“神彩为上,形质次之”的王僧虔,在此话之后,也强调“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因为“形质成而性情见”,“形质无存,况言性情耶?”(包世臣《艺舟双揖》)指出了书法以文字形体传情达意的艺术本性,强调“形”作为信息载体的重要作用。
什么是书法的“形”呢?形是外在的、可见的文字样式,又被称为“形质”、“形体”、“形象”等等。有人说“形”是有笔墨处,可以看得见的;“神”是无笔墨处,只能意会的。“形”是从有笔墨处求之,如笔法、墨法、章法、间架、结体,进而看它的排叠、相让、避就、向背、疏密、长短、欹正、疾徐、轻重、粗细、浓淡、丝牵、仰覆等等。有基于此,当我们学书、临帖时,首先要求形似,继而追求神似。把字写准确、规范。
笔画之间,要合理搭配,完美构建,才能使人有美的感觉。记得启功先生说过一段话,大意是:王羲之的字很美,如果把他的字拆开笔画,随意拼凑,或不成字,或很难看。因此,这些看得见的笔法、墨法、间架、结体是很重要的,千万不可忽视。“以形传神”,只有形态端正,神彩才能生色。譬如一个人,如果躯体残缺,五官不正,哪来神采呢?所以说“传神者必以形”,形正而神生,才能真正“以形传神”,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神采为上
上面讲了“形”的作用。相对说来,在书法审美时,“形”、“神”这对矛盾统一体中,古今书论家、书法鉴赏家更重“神”,把“神”放在主导地位。书法创作要求传神。只有传神,字的篇章才鲜活出彩,才能表现作者的情感意味和精神境界。否则就会状如算子,呆若木鸡,无精打采,令人生厌。所以古人强调“字以神为精魄,神若不和,则字无态度也”(唐·李世民《论书》)。
在书法创作中,“形”是服从于“神”的,以求神韵意味为先。在审美地位上,“神”是高于“形”的。所谓“惟观神采,不见字形”(唐·张怀瓘《文字论》)。“得形体不如得笔法,得笔法不如得气象”(《翰林粹言》)。这些都是“神”重于形、高于形的箴言。
“神”是什么?“神”者,精妙出奇也。它是内在的,看不见的“无笔墨处”。这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对书写者来说,它是心灵的火花,挥毫的灵气。在创作时,得之心,应之手,走笔行云流水,计白当黑,尽显达意传情风采。一是对鉴赏者来说,它似银针触激神经,令人为之一振,似九制陈皮甘果,越嚼越有滋味。在欣赏时,任凭各人的阅历,学识、处境和审美情趣去联想,去意会,去品味。前面提到的“形正而神生”,这个词汇是我杜撰出来的,不知正确与否?这个形正的“正”,不是说字要写得正正板板、四平八稳;而是说字要写得在规范的基础上有变化、有创新、有自己的轨迹和神气在。不是跟在别人的屁股后,亦步亦趋;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奋力攀登。先要有法、有意,再到无法、无意。
所谓“艺有法,艺无法,无法之法乃至法;思有意,挥无意,无意之意乃真谛”。要使我随笔性,笔随我势,获得无法而合法,无意而皆意,无目的而达目的的艺术自由。不期工而工,无意佳乃佳的境界,则形正而神生矣!
形神兼备
书法的“形”与“神”,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形”是躯体,“神”是灵魂。形借神才有生命和活力,是谓以神活形。无神之形,则是僵尸。神靠形才能显露和飞动,是谓以形传神。无形之神,则为子虚。形神兼备,则鲜活出彩,增色生辉,相映成趣,韵味隽永。
『冶心练气』
书法是一种陶冶心灵,练气养气的柔性运动,对于体能和心智的锻炼都有帮助。不仅能修心养性,改变气质,更得以从静中稳定血压,使得身心清爽愉快。
『肯定自我』
以适当有效的方法学习书法,自能在极短时间内培养创作、书写作品的能力,适时显露才华获得成就感,对事业和人生都有绝对的帮助。
『忙闲兼宜』
练习书法易于调配时间,在忙闲中取得平衡,是一种“闲人的忙事,忙人的闲事”。工作的人,在忙余提笔挥毫,,自能悠游其间,获得心灵的调剂;而较有闲暇的人,若能提笔练字,必能由于练习书法而充实生活。
『调剂情绪』
挥毫是抒发个人情绪的良方,心情好时乐在其中,心情低潮时大笔一挥,自能去忧解闷。
成年人习书法的态度已和儿时大有区别。儿时是被逼练习,胸中充满怨气,草草了事,好出门玩,唯一的收获恐怕就是练习过后衣服上的斑斑墨迹;而今甘愿在闲暇时刻提笔练习,用毛笔那神奇、柔中带钢的笔触,来提升文学素养,充实生活内涵。
『延年益寿』
提笔挥毫时,如果坐姿是胸挺腰直,能使呼吸顺畅自然,血液循环畅通,同时腕、臂、指、腰均有节奏地运动,并且凝神屏息,静心静气,和打太极拳有异曲同工之妙。
古今擅长书法者大多长寿,唐代欧阳询享年八十五岁,柳公权活到八十八岁,明代文徽明九十七岁,新中国成立后齐白石享年九十七岁,沈尹默八十九岁,董必武九十岁,苏局仙一百一十岁。这些事例充分说明坚持练习书法,确能起到健身祛病、延年益寿的作用。
对四川感情颇深的启功多次给建川博物馆题字。闻知先生仙逝的消息后,该馆馆长樊建川表示,他们曾派遣代表到北京去敬献花圈。谈起启功老先生,樊建川显得激动又沉重:“几年前,他知道我要建博物馆的事,很高兴,也一直很支持我,想不到老人家…”
樊建川说:虽然启功先生先后五次为建川博物馆题词,但却分文未收。最开始 ,樊建川请启功先生题写“为了和平,收藏战争”,启功先生不同意,开始“咬文嚼字”了:“战争怎么可以收藏呢,要‘收起’战争”。于是启功先给樊建川题了“为了和平,收起战争”,意思是建立博物馆的目的是警世后人、珍爱和平。同时,启功先生还为建川博物馆题写了“旁证”二字,樊建川说,当时老先生一共写了八个“旁证”,让他从中挑选,由此可见老先生的认真、严谨。
2005年初,樊建川再次请启功先生为即将开馆的建川博物馆题字。此时,启功先生住进北大医院已经有好几个月了,身体极度虚弱。但病床上的他仍一手抚眉,写下“成都建川博物馆”几个字。不久,启功先生病情加重,进入了长达数月的深度昏迷状态,直至去世。因此,建川博物馆何新勇表示:“成都建川博物馆”很可能就是老人家最后的遗墨了。
启功先生,是雍正第九代孙,却自创“启”姓,不姓爱新觉罗,“不吃祖宗饭,不当八旗子弟”
66岁时风头正健,却自撰墓志铭:“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
先生的书法作品是当代价格最高的,却从不拒绝水管工求字,还经常写字换钱资助贫困生。
先生63岁时妻子去世后便未再娶,一生无子,却桃李满天下。
第一步: 准备阶段
第一步确定作品内容。
参加国内档次较高的重要书展,或为名胜古迹题字,或应邀为庆典题贺,一般都自撰诗文、联语。即使是抄录古今诗文,也注重所选内容的品位,陈词俗语一般不写。除非必要,一般也不写政策口号等非个人情感的内容。
第二步选择书体和章法。
内容确立后,用铅笔或钢笔在稿纸上打个创作小样,如发现有篆法、隶法、楷法或草法不准之字,立即查阅《中国书法大字典》,选择结体最简练、最高古、最易识的范体,绝不能有“夹生”,更不能有取法不统一、繁简混杂的现象。
第三步物质准备。
备纸、墨、笔、镇尺、开水等创作用品,用纸要讲究,最好选用安徽泾县正宗红星牌生宣,根据需要可把宣纸剪好用胶糊粘接成六尺、八尺或更大。墨最好用徽墨研磨而成或用书画专用墨汁,笔可首选浙江湖州正宗善琏长锋羊毫笔,也可用宣笔或江西笔。
第四步寻找感觉、创作灵感。
不想写字时千万不要勉强上阵,在这期间,可以备点小酒约几位朋友来谈古论今,或走出去散步,或听点古典音乐,或翻阅古今名碑法帖,或欣赏一下自己所藏当代名家真迹,将创作激情蓄积到饱和状态,不动笔心中就有压抑感,就痛苦,就难受。这个时候,个人对文学、生活经历等理解,都会有所融合。
一般有生命力的作品大都在这种痛苦中诞生的,如新生婴儿从母腹中隆生。只要仔细观察过林散之创作时的面部表情,我们就不难悟出此理。
第二步: 创作阶段
第一步:把纸放平在画毡上,凝神入静,用开水把墨调试到最佳程度,最好用三个墨盘分别装浓墨、调试好的墨和开水或清水。
第二步:适当的运气、提升,牙关咬紧,舌头顶住上鄂,把气憋足。待激情迸入时再动笔,别以为此关键唬人,或装神弄鬼,这对于“手感”“顺手”很重要。
第三步:用单勾执笔法运笔挥毫,一气呵成。下笔要狠,行笔要慢,收笔要快,注意线条独立自由,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笔不压笔、墨不淹墨。创作大幅作品时最好找个助手牵纸,创作二到三遍或更多遍,至情感落潮时就收笔暂停。
第三步: 检查挑选阶段
第一步:先自查,可把写好的几件作品放在宽敞的地上或悬挂起来,细看章法是否合理,是否有败笔,气韵是否连贯。再看线条和结体是否全乎法度。
第二步:请师友审查评点,自己拿不准时,可找师友挑选,因为旁观者清。如果师友们提出作品有明显故障,就重新创作,直到满意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