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称《汉太中大夫东方先生画赞碑》。

自署天宝十三载(754年)十二月立。 晋 夏侯湛文,颜真卿楷书,碑阳额为其篆书。碑阴记为颜真卿撰文并楷书,额为其隶 书。340×151.6厘米。四面刻。碑阳、碑阴各15行,碑侧各3行,行30字。 碑在山 东陵县,拓本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部分放大欣赏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书家资料

张忆鸣,字少音,号慈鸣,别署拾穗亭,莲花深处人家。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篆隶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上海市文联会员

国家注册高级室内设计师

1974年2月24日生于上海,祖籍江苏赣榆。毕业于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本科。

师承西泠名家张遴骏先生。

传承关系:王福庵—江成之—张遴骏—张忆鸣

微信:1298406428

电话:13917599079(请发短信)

作品展示2 10 9 8 7 6 5 4 3

1一、三大创作原则

1.线条坚而浑——激情原自线条的熟练。线是力和势的组合,行笔要沉着痛快,做到稳健、轻便,重笔势(即趋向),根据字形大小排字的走向,线条斜势,整体纵向走势。

2.结体奇而稳——注意重心。欹侧、擒纵、疏密、高低。

3.章法变而贯——竹节式(几个字一节)节数间有空隙;贯珠式(中心线);蛇行式(左右摆动);疏影式(疏疏朗朗)。

二、七大布局要点

1.一字不能成行。

2.字与字之间有呼应,上承下启,左映右带,行距和字距不能相等。书眼放中央,可大些,字与周边气贯。

3.整体上展出适合墨迹浓重的作品。挂家中适合疏淡的作用。

4.作品中不能有错别字,异体字不过于冷僻。

5.作品整体布局上面重下面轻。

6.评作品好坏主要看总体视觉效果:节奏、墨色、用笔。

7.三三两两,似散还续,气脉一贯,此布局之妙也。

三、十个书写关键

1.八面出锋。借助于八面出锋,自然显出墨色浓淡,湿中有干,干中有湿,浓中有淡,淡中有浓,变化千万,使作品富有节奏感。

2.刚柔相济。刚力—–铁划银钩(粗):柔力—–行云流水(细)。

3.惜墨如金。楷书要求蘸一次墨写一个字,甚至数字;行草一笔写3-5字,每笔结束笔毛复原,要求纸上调锋。

4.豁然开朗。留白处有宽有窄,宽处给人以忽然开朗之感。艺术是制造矛盾,到解决矛盾的过程。

5.中侧并用。中锋得法立骨,侧锋得势求变。中锋是理性的要求,是书法审美的核心所在;侧锋是情性的化身,是书法通神的手段。

6.深思熟虑。创作前要深思熟虑,反复推敲,做到“胸有成竹”。

7.一气呵成。书法是感情的流露,不是技巧的表现。要在身体与心情皆好的状态下写字。书写时随意挥洒,一气呵成。

8.错落有致。一般情况下,作品的行距要宽,字距要紧。字忌并列,要错开。节数间有空隙,排列组合要有节奏,大小字参差,突出中间书眼。

9.笔情墨趣。书法是无声的音乐,无形的舞蹈。求变化中有呼应,使整体和谐,有强烈的节奏和视觉冲击力。用好拙笔,用略慢,动中有静,写出墨趣。

10.重视贯气。书法的气,是指点划与不同字之间的呼应,字与字之间的趋向。

四、十二条用笔细节

1.草书不见横画。行草书有横线条的尽量短些,要有纵向感。可用虚、细线替代。

2、忌由快产生的平拖、干笔、粗细一样的现象,行处皆留,留处皆行。

3.墨淡无神。重新起笔用浓墨,浓墨字的笔画要交代清楚。

4.忌单字中的“眼”,防止“眼子”太多。

5.中间一行是作品重点。一作品中,要有几个突出、精彩、有个性的字。这也叫“书眼”。

6.长线条字很重要,收笔时要谨慎,一般笔势结束时用干笔。

7.笔墨重的字不能面积相等,字的重轻要有过渡,忌团状。

8.细笔要有韧性,粗笔要结实。要有铁划银沟的粗笔,又要有行云流水的细笔。

9.墨干时速度稍慢,湿时略快,粗时略慢,细时略快。行草有楷意,楷书要行写。

10.交笔时,起讫分明,每笔要交代清楚。

11.讲究提按:齐而不齐,直而不直,曲中含直,直中含曲。要“提着笔向下按”。

12.中锋侧锋并用,八面出锋,细处用中锋,厚处用侧锋。

五、四条落款要点

落款是正文组成部分,不可轻视。要点:

1.署名是正文字一半以下大小。两行落款要右高左低,不要换笔。

2.落款不能留空过多,要注意轻重比例。

3.盖章作品下垫玻璃加书本。

4.印章最好不要超过三个。

1、文意不宜。主题性创作时不注意选书切合主题的诗文。例如,参加国庆节的书展,写的是杜甫的《春望)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又如,参加纪念红军长征胜利的书展,写的是王维的《竹里馆》诗:“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这显然不合时宜,文不对题。还有在写完诗词正文后,行款时采用“顿首”一词,这是并末真懂“顿首”含义所致。再有,行款时“节录”、“节选”、“节抄”与“某某某书”前后并用,亦显得重复。又有,在写完正文后,落穷款,署名时却有“并记”、“并识”字样,没有任何说明、注释文字,“记”啥“识”甚?另外,许多作品并无磅礴气势,未见墨色淋漓,却强说“一挥”、“挥汗”,也有矫情和失实之感。

32、形式主义。作品要张挂起来供人审视,形式确实很重要,但采用何种形式,必须合情入理,犯形式主义毛病的作品大致有如下几种:一是小字大篇幅。密密麻麻的小字贯穿整张六尺、八尺宣纸,读一行都非常困难,何况全篇。二是大字小篇幅。寥寥数字,疾行于短程的纸面上,兀立在狭小的尺牍间,极不协调。三是狂草分段写。狂草一首诗,一段文,却切分为多块小纸组合成幅,无异于自断气息,自设障碍。四是多色拼贴。将几种色宣拼成一纸,然后书写,或在不同色宣上各书一纸,合为一幅。制作感太强。五是多体杂写。一件作品兼有多种书体,表现欲昭然,往往不谐和而显杂乱。六是盲目铃印。有的写巨幅字,无大印章,用小印章叠加排列成大印形状或装饰条块,有的写长卷,册页或小幅字,字里行间到处盖章,均无道理。七是做旧打蜡。用国画颜料,洗笔水、茶水、巩水、盐水之类将新纸染旧以求古色;也有在纸上打蜡使墨道粗涩斑驳以求“金石气”,还有先用排刷画出竹木简形状的色道再写简书,在纸下垫带有纹路肌理的木板、纸板、泡沫塑料板以求墨道飞白……弄巧反而成拙。

3、文字错误。这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草法不当。不谙草法,想当然减省点画,任笔涂抹,不可识读。其二,繁简并用。一件作品兼用繁体、简体字,记得起就繁,记不起就简,毫无规范意识。其三,写错字别字。有的是繁体字,异体字和多义字的误用,如茶“几”写成几何之“幾”;“皇后”写成前后之“後”;搅“和”写成和平之“龢”;意我之“余”写成多余之“餘”;千万“里”写成里外之“裏”;说话之“云”写成云雾之“雲”;书“卷”写成卷动之“捲”;头“发”写成发展之“發”;不相“干”写成干部之“幹”……有的是错写繁体字,“闊”字门里门外都有“水”;“憂”字体内体外皆有“心”……有的是画蛇添足,“华”、“神”一类以长竖结尾的字和“海”,“难”一类草体字习惯性地多加一点。其四,落字缺句。

4、摆字抄书。大致有四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依赖格子写字,或画格,或叠格,离开格子就难以成行谋篇。长此下去,削弱了大局观和应变力,抑制了灵性和才情。第二种情况是查字拼凑,从大字典或不同碑帖中查找所需的范字,凑成一篇,写就一文,纸上各行其是,形离神散。第三种情况是拘泥于一画一字,一笔一笔地凑,一字一字地摆,点画间少关联,字与宇无呼应,气息不通。第四种情况是打破书写顺序,不按传统书写方法自上而下、自右至左顺序书写,而是在打好格子的纸上用铅笔写好字样,从上部开始,一格一格地充填,整体下移;或事先叠好格子,从左到右横写,自上而下行复一行……如此书写,看不到字间的前后呼应,书卷气荡然无存,墨色变化也毫无道理。

5、滥用工具。最多见的有四种类型:一是小笔写大字,或点画细弱,线条绵软;或鼓弩为力、抛筋露骨。二是生宣写正书,点线过于渗洇,时有墨猪,满纸疙瘩。三是熟纸写大草,线条飘浮,墨色焦燥。四是墨中加水多,水多必渗洇,渗洇行笔必快,快则草率,结字不成形,点画不精到,且墨淡伤神。

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清光绪六年(1880年)阴历九月二十生于天津官宦富商之家,1942年九月初四圆寂于泉州。他也是中国第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教师。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卓越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高僧,又是国际上声誉甚高的知名人士,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无尚荣耀。他在音乐、美术、诗词、篆刻、金石、书法、教育、哲学、法学、汉字学、社会学、广告学、出版学、环境与动植物保护、人体断食实验诸方面均有创造性发展,是一名纯粹的佛教大家。赵朴初先生评价大师的一生为:“无尽奇珍供世眼 一轮圆月耀天心。”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所谓的“集帖”就是集合很多人的笔迹刻石,然后作成拓本供人鉴赏或习字之用,而集字圣教序就是集王羲之的字重刻而成的。

咸享三年(672)建于京城长安弘福寺,太宗李世民亲身撰文,太子李治并为附记。诸葛神力勒石。朱静藏镌字。碑石高9.4尺,宽4.2尺。共30行,行80余字不等,现在陕西西安碑林。

“集王”一格,首推《圣教序》。其碑字由释怀仁借内府所藏王羲之真迹,历时25年集募而成,故为世所重。此碑虽属集字,但字画神韵、转折起落肖似王书。加以怀仁特有的书法造诣和章法安排,使其更具王书神韵和风采。清王澍曾言此碑有唐拓,但未流传。

宋亦有肥瘦二本之别。碑石宋以后中断,随着捶拓日久,笔划渐细,后曾洗剜。历代摩刻颇多。现存宋拓本较多。宋拓本中最突出者,当推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本。其字多半肥大精美,笔锋使转处即细丝可见。

《怀仁集王圣教序》因碑首刻七佛像,又称《七佛圣教序》。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