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承载着文明的曙光,从远古走来。它穿越了一个又一个朝代,穿越了漫漫长夜,走到了我们面前。汉字五千年了,它依然年轻,在当今世界,独树一帜。汉字,是华夏文明的原始基因,也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根。
汉字起源于物象,“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象形会意形声而成字,日月山水,花鸟鱼虫,莫不如此。汉字发展的独特路径,体现了中国人的思维特征,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与中国历史的面貌。
书写,是汉字的艺术实践过程,是人的审美意识对象化到汉字之中、使汉字结构不断完善的过程。谐调性、整体性、稳定性,是汉字的美学原则。谐调性是核心,只有谐调才能实现整体性与稳定性。人们天天面对汉字,为什么百看不厌?就因为汉字造型美观,结体和谐,赏心悦目,散发着美的气息。所谓书法,就是书写汉字的法规与法度。书法成为艺术,恰恰是在汉字的“书写”过程中逐渐自觉形成的。
二
书法,作为一种艺术,不仅传达着个人的才情气质,也承载着时代的精神气象。被后人广泛而长期推崇的书法家,莫过于王羲之。王羲之的行书,形质坚毅,神采俊朗,洒脱飘逸,行云流水,骨气与逸气并生,法度与风度共存。
这是王羲之个人的学养气质与书法造诣所致,当然,更与那个时代相关。因为那是一个精神解放、人格独立、文化自觉的时代。魏晋时期政治动荡专制,士人不再倾心仕途,反而有意疏离权力,寄情山水,追求不拘礼节的闲适与放达,士人狷介,清高去俗,“竹林七贤”是也!
如今,摹本《兰亭序》、集字《圣教序》等为我们留住了王羲之行书的神韵:率意而为,爽朗通脱,点画之间,流溢着那个时代的精神风度。
三
时间来到了唐代,唐太宗李世民痴迷于王羲之的书法。但是,技法易学,风骨难追,况且,时代变了,产生王书的精神气候不再,那种“与道逍遥”的隐逸高蹈已随风而去。
唐代有唐代的使命。唐代的社会气象与精神气度推动着唐人绕过王羲之而另辟蹊径,开创书法的新天地与新境界。是的,唐人在书法上的贡献是以楷书和草书为代表。楷书和草书,唐人不让古人,直达巅峰。看颜真卿的楷书,巍巍乎,磅礴伟岸,高山仰止,一个个字,犹如一尊尊佛,雍容宽博,丰腴饱满,胸襟气度,自信从容。
苏轼在《东坡题跋》中说,“故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苏轼的浩叹,可见唐代所达到的文化高度。实际上,这高度正是唐代的文化气量和精神气度所致。
四
宋代承续了唐代文化,但难以逾越唐人,尽管米芾喜穿唐服,性格粗放,人称“米颠”,但毕竟是唐风余韵。苏轼、黄庭坚等人把书法的法度先放置一边,不刻意讲究点画的平直均衡,以自己深厚的学养与才气入书,强调笔势的提按顿挫之意,形成夸张变形的欹侧姿态,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宋人“尚意”。
书法,好像就是写字,但绝不仅仅是写字。扬雄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书法是心迹,也是时代精神气象的载体。如果说书法是汉字的舞姿,那么,这舞姿摇曳的是书法家的心性,也是时代的精神气象。如今,中华民族正走在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在新的时代精神的灌注下,期待书法艺术缔造新的辉煌。
【学习内容】
王长远老师受邀进行本周的讲评活动,本次围绕#唐楷#的学习开展讲评,并不限于某一帖。
老师将对临习唐楷的注意事项进行讲解,并会点评墨友的作品。
您有对临习唐楷方面的疑问,也可以在本帖下方回复,届时也会抽取问题请王长远老师解答。
【怎么直播呢?】
点评通过微信群进行,由老师通过微信语音的方式进行点评。
点评活动结束后视情况进行交流提问活动。
【点评作业挑选】
老师将在话题#唐楷#中挑选墨友的作品进行点评,作业请发至#唐楷#。
【如何加入直播微信群】
*将本帖分享致微信,长按识别二维码加群
*直接加微信913319为好友,拉您进群【加好友务必注明“王长远老师点评活动”,您不注明,我们不知道您加好友是什么事】。
*当微信群人数超过100人时,需要您的微信绑定银行卡才可入群,这是微信官方的一个实名制的方法,与墨池无关。
*加入微信群后请务必将群昵称修改为同墨池中一致。
【直播点评时间】
于2016年3月18日周五晚8点开始。
【老师简介】
王长远,山东临清人,书法硕士。师从启功先生弟子秦永龙先生、李洪智先生。
2004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院书法系,获书法学、汉语言文学双学士学位
2010年攻读北京师范大学书法硕士。
京师大学堂甲骨文研究院副院长
京师印社理事
北京邮电大学书法公选课讲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书法课程组特聘专家
一、横画
欧体—斜上姿态,中端不含有弧形。
颜体—短横前细后粗,左轻右重。长横中部(段)比较细,略带有弧形。
柳体—短横粗壮,长横细瘦。
赵体—短横左重右轻,长横弧势明显不隐瞒,中段略有一些细。
欧体—悬针竖多为主笔。垂露竖中段略细。
颜体—悬针竖坚持中锋用笔,中段挺拔。垂露竖两头比较圆润,中间稍略粗。
柳体—悬针竖粗细均匀,垂露竖下垂直行。
赵体—多用垂露收笔,比较大方,显得厚重。若有两笔竖画时,右部一笔一般都是用悬针。
欧体—以三角为主(主要是源于魏碑)。
颜体—点的形状饱满,收笔多锋为下笔做呼应。
柳体—多于侧锋写点,撇点出锋劲利,
赵体—富有变化,活泼自然。
四、撇点
欧体—斜撇、短撇爽劲有力。长撇、竖撇细而有劲。
颜体—长撇劲而有力富有内蕴,如绵里裹针,外柔内刚。短撇浑厚粗短,似匕首状态势。
柳体—直撇粗细均匀。短撇重而锐利有力。长撇细而有劲有力。
赵体—短撇有劲,快捷而利落干散。
五、捺画
欧体—斜捺、平捺笔力均送到笔锋,基本不停动。
颜体—捺画粗重,浑穆饱满,弧度自然。
柳体—波动中出筋露骨,峭拔刚劲。
赵体—轻灵畅达,暗含起伏。
欧体—横细竖粗,折处方劲浑厚。
颜体—横细竖粗,横略向上方斜(形成右低左高),折处带弧度。
柳体—横折中竖画微带弧状,形如弓。
赵体—横折用笔如行书,圆浑而带有立体感。
欧体—竖钩蓄势疾钩,也有逆行平出。
颜体—形如鹅头,钩尖如鸟啄。
柳体—横钩与竖钩,或者顿笔如鹅头,或者轻出如三角形,弯钩略带弧度。
赵体—出锋疾捷。
翰墨芬芳更高雅
女人如水,调墨写字,该多美?崇尚古典文化很难得,她们不拜金、不夜场、不虚荣、不争斗,言谈举止低调而谦虚,她的富有是内在而高雅的。当有机会时候,她爱挽起袖口,一展翰墨身手,她毫不掩饰地展示她古典而优雅的翰墨风采。
古典气息更浪漫
有的女人风情万种会打扮,也有的女人能歌善舞、嘴角伶俐,这些女人的“浪漫”对于男人而言或许是“立竿见影”的,但却不一定是长久的。最长久的浪漫,是来自内质的优雅,或拟一篇好文,或写手好字,必定是长久滋养感情的浪漫情怀。
养儿育女更温馨
很多家长希望小孩学书法,而且很多小孩自己也喜欢,但是当前中国书法教育,除了师资问题,还有就是家长本身书法水平的问题,如果妈妈能够积累一定书法基础,对小孩的书法学习,简直是如虎添翼了。
内心充实更幸福
追一部电视剧再感人终究是虚构,逛街扫货再开心终究是外物,只有内心充实,有进步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幸福,陪家人能幸福,看书能幸福,写字也能幸福。
实惠划算更健康
练瑜伽、学钢琴费用不菲,户外运动设备繁杂,酒吧夜场亚健康,更加实惠划算便捷的休闲方式,也就是书法了。“书法是最便捷的娱乐工具”,百年前的梁启超早就这样说了。
一杯清茶、一曲古筝,抑或一杯咖啡、一首钢琴曲。一袭深色便装,抑或丝绸青衣披肩,墨心落纸,静逸行笔。
谁说这样的女子不时尚呢?
东晋王羲之,建立了唐代以后几乎无法逾越的高度,但是他的七子王献之,却并没有活在父亲的光环下,不做“书二代”,却独树一帜,独创一笔书,在唐代以前,王献之其实是超越父亲,享誉书坛。那么,很明显,王献之对书法的学习,他的“创新”,到青出于蓝,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好榜样。站在这个角度而言,羲之爷俩一对比,方知书法真道理。
王羲之笔法严谨而又丰富,动作复杂而又微妙,这是其内在的情感修养决定的,一般的学习者难以企及。正如孙过庭《书谱》中称:“子敬已下,莫不鼓努为力,标置成体,岂徒功用不侔,亦乃神情悬隔者也。”
二、
王献之笔法自然流畅,简洁明了,因势利导,烂漫自然。在显示其过人禀赋的同时,表现出其基于右军书法体系这一捷径而变得娴熟流便,因而在笔法的严谨、丰富和微妙上有所缺失,其审美内涵趋少。顺便指出,之后的米芾、赵孟頫、董其昌等也大都基于二王而进一步简化笔法,使得其书更趋简便,特点明确,符号化味道加强,艺术品味降低。
王羲之书作的气息如同游丝幽魂,锋杪之间,触犯毫厘,则花容失色。相对而言,王献之则款款而行,游离偏颇,亦有几分颜貌。
四、
所谓“右军用笔内擫而收敛,故森严而有法度。大令用笔外拓而开廓,故散朗而多姿。”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尽然。父子二人两种笔法兼用。或是出于追求流畅自然的风格,子敬使用外拓较多。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要真正学习好王羲之的书法,除了刻苦训练之外,必须得多读好书,补充自己的文化修养,培养丰富细腻的情感。否则就无法扑捉其作品中的气息,而离开原帖则无法另行创作此等风雅的作品。相对而言,学习王献之可以在熟练程度上下工夫。当然,没有过人的潜质和流畅的思维,也确实或者根本学不到二王书法的精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择善而从。唐代书法家孙过庭在《书谱》中强调书法创作中的“五乖五合”,“纸墨相发”是为一合也,意为“纸墨相宜,笔墨相生”;所以研究、了解、掌握硬笔工具的性能特点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学习硬笔书法技巧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认识、掌握与发挥书写工具的性能与特长的过程。
随着各类硬笔书法大赛的不断举办,涌现出来的各类硬笔书法作品,其制作效果也越来越精致。如用:
1、仿拓手法则可体现古碑的神韵;
2、用圆珠笔在铜板纸写可体现秀女婵娟褚体书风;
3、用弯尖笔则可去刷一下行草书大江东去的豪放;
4、长篇的册页、参照封面设计的拼接;
5、还有模仿残纸的焚烧等制作手法…
可见,即使一幅水平较高的作品,如不注意作品的整体效果,在大赛中也是难以取得较好成绩的。硬笔书法作品虽不能达到墨分五色,但大可施展现代的工艺流程。硬笔书法作品的制作正迎合了现代楼房居室装饰要求,让硬笔书法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现代社会的必然需求。
从以下列举的各类不断更新的硬笔书法工具,就可清晰的看到硬笔书法创作工具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下面,我们将“笔、墨、纸、印”称为硬笔书法的“文房四宝”;旨在将此概念的提出,以期抛砖引玉。
在硬笔家族中,笔的种类最为繁多,几可让人眼花瞭乱,如钢笔、记号笔、签字笔、铅笔、圆珠笔、荧光笔、竹笔、粉笔等等。每种笔又可分为多种型号及多种颜色;根据笔的不同性能,配以适宜的纸张,则可创作出风格各异的作品。但在使用过程中,仍以钢笔为主流,其他硬笔工具为辅。其中钢笔根据笔尖的特点,可分暗尖型、半明型、全明型;又可分为直尖型和弯尖型。
目前,国内生产钢笔的厂家较多,较有历史的有上海的英雄牌钢笔,弯尖笔有浙江兰溪生产的云山牌美工笔,国外产品以派克笔最为著名。浙江兰溪开发生产的“王者书法笔”,专注专业硬笔爱好者和硬笔书法家使用。王者书法笔根据书写效果分为专业I型、II型、III型,分别是表现小楷、行草等书体。
古语云“汲古先修绠”,临习古贴是学习硬笔书法的唯一途径,欲求毛笔书法之神髓,须先求形似,“不求形质,勿言神采”,使用王者书法笔则能把传统的毛笔法贴、碑刻表现的惟妙惟肖,克服了用硬笔临习古帖表现难的问题,最能表现毛笔书法之韵味。(见底部“阅读原文”)
墨
墨水,有红色、蓝色、黑色、红色等,而由于黑色碳素墨水乌黑闪亮,凝固性强,即使遇水也不易化开,视觉效果好,所以创作硬笔书法作品,绝大部分使用碳素墨水。但使用碳素墨水须注意以下事项:
1、最好能在使用前一天吸好墨水,让其沉淀一下,这样书写时出水会非常均匀,不会洇化,立体感强,容易出效果;
2、避光保存,以防变质;
3、控制好笔墨的吸墨量,不宜吸满,也不宜太少;
4、不同品牌的墨水不宜混用;
5、使用前要充分摇匀。
根据大量硬笔书法家创作经验,如果笔尖出现发干,则可将笔在凉开水中浸泡几秒种,然后先在草稿上书写两行,待磨色正常后再进行创作,既先进行了练笔,又较前更为流畅润滑;也有为了表现墨色的变化,用钢笔同时蘸墨水和清水进行创作的。另外,蘸笔、竹笔等还可直接蘸毛笔用的墨汁进行创作的。
纸
随着印刷业的迅猛发展,纸的种类也越来越繁多,但创作作品较为常用的有复印纸、布纹纸、书皮纸、毛边纸、卡纸等等,选用的纸张不同,书写后所表现出来的风格也各异。而且近年来也有专门制作的效果比较好的硬笔书法创作专用纸,边框配以多种绫色,正文则设计成洒金、仿色宣、仿拓、瓦当、水纹等多种样式,非常考究,效果极佳。但平时的练习用纸,以复印纸、60-70克普通书写纸、毛边纸为宜,其价格低廉、经济实惠,毛边纸虽较难控制,但用之练习,对运笔技巧的把握有较大的帮助,根据需要自己也可设计印制简单的格式进行练习。
印
硬笔书法创作的用印,也十分讲究,用好印,则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万绿从中一点红”,一幅精美的硬笔书法作品除作品本身的创作效果外,如钤上一枚精致的小印,则可为整幅作品增色不少。有不少专门为硬笔书法爱好者刻制印章的硬笔书家,作者须根据作品的风格用印,即文风、书风、印风要相协调,可见要达到意境上的统一,不仅要用的印好,更须善用印。如一幅小楷作品则可钤上细朱文型小印,行草类作品则可钤上一枚风格较粗放型的。当代硬笔书坛越来越多的书家开始注重用印。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硬笔书法艺术的不断深入研究和发展,各种精良的硬笔创作工具的不断研制开发,则为硬笔书法创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