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庭坚 砥柱铭 手卷 4.368亿 保利10年春拍

《砥柱铭》卷铭文本身长8.24米,共计82行407字,但加上历代题跋,总长近15米,这些题跋成为这幅艺术品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2齐白石 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 4.255亿 嘉德11年春拍

《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为历年公私所见齐白石绘画及书法尺寸最大的一幅,画作纵266厘米,横100厘米,所匹配的篆书“人生长寿,天下太平”对联,单幅纵264.5厘米,横65.8厘米。画面气势宏伟,有松柏围英之喻。与之匹配的篆书四言联,则浑厚自然、端庄大气,且文意极佳:“人生长寿,天下太平”,堪称齐白石书画之绝精神品。

3王蒙 稚川移居图 4.025亿 保利11年春拍

《稚川移居图》所画题材为东晋葛洪移居罗浮山炼丹的故事。画上有与王蒙同时或稍后的七位大学者的题诗,包括王冕的老师韩性、“元四家”倪瓒、陶复初、陈则等。该作品曾为明代大收藏家项元汴珍藏,晚清入藏苏州过云楼顾氏家族。当代中国书画鉴定大家启功、徐邦达、傅熹年曾高度赞扬此画。上海博物馆研究员、中国古代书画鉴定专家钟银兰认为,该作品比北京故宫所藏王蒙同题材的《葛稚川移居图》更为精妙。

4王羲之 草书平安帖手卷 3.08亿 嘉德10年秋拍

绢本草书《平安帖》又名《告姜道帖》,纵24.5厘米,横13.8厘米,共4行,41个字。帖上并没有作者的名款,但从题跋处看,历史上大多数人都认为是王羲之所书。展开这幅草书帖会发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该帖屡次易主,41个字的周围盖满了几十方收藏鉴赏印章,今天的人们正是通过这些身份证明,推测它的悠久过去。2000多年前,“书圣”王羲之已是众人追捧的明星,如今,只有41个字的草书《平安帖》,又以平均每个字700多万元的身价成为史上最贵单个汉字。

5李可染 1964年作万山红遍 2.932亿 保利12年春拍

《万山红遍》将李可染全新的艺术手法体现得淋漓尽致,虽然红为画面主调,但墨色依然是重要的背景和轮廓衬托。画面的边角几乎全被填满;浓重的墨、色连同其他中间色调占据了画面的绝大部分,在挤之又挤、不能再挤之下才留出了飞瀑、白墙、云气等极其狭小的空白。恰恰是因为周围浓郁色彩的映衬,这些挤出来的白才显得愈发明亮夺目、摄人心魄;黄宾虹所说的“灵光如炬”,就正是此意。常有观众误以为李可染在这些“挤白”的地方使用了白色颜料,其实,这不过是可染大师所营造的视觉幻象罢了。

6徐悲鸿 1951年作九州无事乐耕耘 2.668亿 保利11年秋拍

《九州无事乐耕耘》是一幅农耕题材的作品,这种人与动物相结合的宏幅巨制在徐悲鸿的创作中是极为少见的。画中牛与三个人依次渐远,渐小,乃取用西画中焦点透视的原则,但忽视了远景的描绘,仅以数笔松散的淡墨表现出泥土地的模糊影像,进而使视觉焦点仍集中在农耕场景上。画面右侧是一棵树干粗壮的柳树,其树杈呈“V”字型向上生长,不过画面只截取了柳树的局部,将画面分割成三部分,造成空间分布的丰富性。同时,柳树与人牛队伍又基本上是垂直的,这就使整体构图虽简单,但在稳定中富于变化,变化中趋向稳定,拓展了中国画的空间表现力。整幅将西画中的造型方法和中国画的笔墨相结合,既有准确生动的造型,又有灵活多变的笔墨,乃为一幅结合中西画法精髓的写实主义佳作。

7傅抱石 1964—1965年作毛主席诗意册页 2.3亿 瀚海11年秋拍

《毛主席诗意册》八开册页绘于1964至1965年间,是傅抱石艺术生涯最后的杰作。以毛泽东诗词为题作画,傅抱石始于1950年。1956年,他与关山月合作,为人民大会堂创作巨幅山水《江山如此多娇》。傅抱石曾说过:“我第一次读到毛主席的名篇《沁园春·雪》心情无限激动。那气魄的雄浑、格调的豪迈、意境的高超、想象力的丰富,强烈地感染着我。”在毛泽东诗词的感召下,《毛泽东诗意册》以无比精湛的绘画技巧,极其鲜明的绘画风格,大胆而富于变化的构图,瑰丽而沉毅的色彩,充满浪漫主义的诗情画意,成为中国近现代绘画史的名篇。 毛主席诗意册,计八页,五页钤印“甲辰所作”印者,作于1964年,三页钤“一九六五”印,即为该年所作。

8曾巩 局事帖 2.07亿 嘉德16年春拍

《局事帖》书于印书纸背,仍能看出图书印刷的字痕,根据邦达先生《古书画过眼要录•津隋唐五代宋书法》一书考证。该帖为曾巩在通判越时任上所书信牍,时间应在熙宁十年(1077年)之前,曾氏约50余岁,书法结字修长,笔划清劲,为曾氏存世罕见的墨迹。

9齐白石 辛未(1931年)作山水册 1.943亿 嘉德11年秋拍

这套册页画白石老人目之所见,心之所想,情感真挚,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决不同于缺乏真实感受的摹仿之作。1931年,齐白石已进入创作盛期。所谓盛期,是指老人“衰年变法”后,艺术上全面成熟的时期(约30—40年代)。他这一时期山水画的突出特点,一曰简少—物象简少,突出主体,省略琐碎,以勾勒为主,不用复杂的皴法。二曰新奇—构图、造型、笔墨、色彩、点景人物,都奇异不同寻常。白石钦佩有“有奇思”的石涛,“怪绝伦”的金农,自己也主张“扫除凡格”。三曰粗拙—他自嘲“咫尺天涯几笔涂,一挥便了忘工粗。”但实际上能做到粗中有细,拙中有味。此册充分了这些特征,堪称齐氏大写意山水的代表。

10张大千 嘉耦图 1.91亿港币 香港蘇富比 11年“梅云堂藏张大千画”专场拍卖

《嘉耦图》,以荷花入画,寓意佳偶天成。画中精工细致的描金朱荷,在墨绿渍染的田田茂叶的衬托下,富丽堂皇而无匠俗之气,浓阴中的双栖鸳鸯色彩斑斓、悠然自得。全画气度宏大、层次井然,是张大千泼彩泼墨画法的代表作。

11徐悲鸿 1938年作巴人汲水图 1.713亿 瀚海10年秋拍

《巴山汲水图》与现存徐悲鸿纪念馆的同名作品为姐妹篇,该作长300厘米,宽62厘米,构图匠心独到,是徐悲鸿以西方写实手法改良中国画的典范之作,《巴人汲水图》将艺术家的探索、时代风貌和艺术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12吴彬 十八应真图卷 1.68亿 保利09年秋拍

吴彬的《十八应真图卷》手卷,著录于《秘殿珠林续编》,引首为乾隆题“游艺神通”四楷书,卷中钤乾隆诸玺并行书题跋。此外,宣统鉴藏印一方。清宫旧藏、散佚之迹明晰可辨。吴彬作品传世稀少,大多为博物馆收藏,流散于民间的可谓凤毛麟角,而入藏清内府并著录在《石渠宝笈》《秘殿珠林》中共十八件,其中有乾隆题跋者仅此一件。卷中的乾隆题跋行书流畅,每一位罗汉都有描述性的吟咏。

13佚名 宋 汉宫秋图手卷 1.68亿 保利10年秋拍

此宋人《汉宫秋图》,见于清皇家书画著录书《石渠宝笈》,图卷为南宋初宫廷院画佳作。整卷绘殿宇回廊,竹树纷披,池桥河汀相间,湖石舟楫映带,其间人物聚离动息,各自顾盼,观之气息幽倩,古意昂然,其典雅工丽的风格,沉稳劲峭的技法,深得南宋初李唐刘松年之三昧。乾隆皇帝非常看重这件作品,为其御题引首及诗作,曾是原中国实业银行总经理刘晦之旧藏。

14任伯年 华祝三多图 1.667亿 西泠拍卖11年春拍

任伯年是中国近代杰出画家,在“四任”(任伯年、任阜长、任渭长、任预)之中,成就最为突出。任伯年的绘画发轫于民间艺术,他重视继承传统,融会诸家之长,吸收了西画的速写、设色诸法,形成自己丰富多采、新颖生动的独特画风。《华祝三多图》是任伯年已知的单件最大尺幅、最具代表风格的作品,也是可以作为其最高成就的巨制。从题材上来说,《华祝三多图》是为上海富商方仁高70大寿所作。

古人将如斗口大小,形状为方形或近于方形的作品幅式称为斗方。如今则将其定义得更为宽泛,只要格局为方形,不论大小,都归为斗方一类。说起斗方,我们大多会想到国画斗方,其实书法斗方也由来已久,然而它并不如其他创作幅式那般贴近日常生活,所以一直不被人们所关注。现代居室的墙面变矮变窄,给斗方幅式带来了极好的发展空间,斗方创作已然成为当今书法创作的一个重大课题。

中堂、条幅、横幅、对联、手卷、扇面等幅式,由于其四周边长、形状的不同,本身就形成了对比映衬,形式是生动活跃的。斗方四边为长度基本相等的直线,形式均衡稳定,章法布局的难度甚大。

一、文稿式

这是由平常日记、信札、文稿等的书写演变而成的一种形式,作品布局随文字内容的停顿、转换划分成若干个部分,空间的块面形成自然,中间的余白即为行间的呼吸。若有涂改,行间的松紧要协调,使之成为一种“无意”的点缀或“意外”的变化。

例:图1段落留白(宋黄庭坚作品),图2篇章留白(当代陈忠康作品),图3书仪留白(宋蔡襄作品)

1图1段落留白(宋黄庭坚作品)

2图2篇章留白(当代陈忠康作品)

3图3书仪留白(宋蔡襄作品)

二、对比式

通过表现手法的变化,将书写内容分成几个块面,构成渐变、对比、交错、重叠、照应……达到变化丰富、突出强调的效果。这种变化主要可以从浓淡、大小、粗细、疏密、奇正、纵横、书体等方面展开,这绝不是一字、一行间的局部调控,而是块面间的整体调控。

例:图4大小渐变(宋苏轼作品),图5疏密对比(宋米芾作品)

4图4大小渐变(宋苏轼作品)

5图5疏密对比(宋米芾作品)

三、画款式

国画落款因其要与画面相契合,不受书法程式的束缚,容易创造出让人意想不到的独特效果。款文的天头地脚错落不齐或偏与一侧,布局灵动跳跃、环环紧扣,且留下较多的余白,虚实之间交错、映衬,营造出简淡空灵、宽松自由的意境。

例:图6天头不齐平(日本假名书法作品)图7天头地脚都不齐平(当代张景岳作品)

6图6天头不齐平(日本假名书法作品)

7图7天头地脚都不齐平(当代张景岳作品)

四、几何式

运用几何图形打破斗方原有方形格局,设计好的图形将书写的行间、外延作了限定,使书写内容随着图形聚集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布局整齐而不呆板、映衬而不零乱。设计成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则较为规整,设计成一角空缺的图形则较为灵动。

例:图8轴对称图形(小品展作品)图9一角空缺图形(当代金伯兴作品)。

8图8轴对称图形(小品展作品)

9图9一角空缺图形(当代金伯兴作品)

五、题签式

商品的商标既是一种醒目的标志,又是一种巧妙的点缀,书法创作亦可如此设计。采用异于正文书写的纸制作作品题签,内容可以是正文内容的出处、评价,也可以是作者、创作情况等的标注,位置宜安排在正文前后或幅式中间,从而达到作品 “商标”的功用。

例:图10左侧题签(小品展作品)图11中间题签(小品展作品),图12上方题签(小品展作品)。

10图10左侧题签(小品展作品)

11图11中间题签(小品展作品)

12图12上方题签(小品展作品)

六、题跋式

古代法帖墨迹、拓片流传至今,鉴赏、收藏者众多,在法帖中留下的题跋、印章,给作品增添了一番意趣。依此创作斗方,其主体内容还可以借用其它种类的幅式,再加上跋文、印章。由于书写内容及印章数量较多,要注意整体气息的和谐统一。

例图13横向题跋(小品展作品),图14嵌入式题跋(小品展作品),图15散式题跋(小品展作品)。图16纵向题跋(笔者作品)

13图13横向题跋(小品展作品)

14图14嵌入式题跋(小品展作品)

15图15散式题跋(小品展作品)

七、组合式

形式的组合,可以使不大的斗方具有小中见大、丰富多样的风采。可以是平均分布的直接组合,也可以是渐变的组合、交错的组合、关联的组合、多种幅式的组合,还可以在书法、印刷品、篆刻、拓片、绘画等门类间或在纸、绢、木、竹、石等相关材质间进行……这种综合格式的创作,须有明确的主题。

例:图16平行组合(小品展作品)图17交错组合(小品展作品)图18书法信封组合(小品展作品)图19书法拓片组合(小品展作品)

16图16平行组合(小品展作品)

17图17交错组合(小品展作品)

18图18书法信封组合(小品展作品)

19图19书法拓片组合(小品展作品)

书法形制是书法创作的外在样式,仅能为书法创作提供一些渠道。要创作出优秀的书法作品,关键还是在于—-笔墨功夫、结字布局能力、内在修养等方面的不断学习与锤炼。

谢时臣(1487-1567),明代画家。字思忠,号樗仙。吴(今江苏苏州)人。工书法,长于行草书、隶书。擅山水,师法吴镇、沈周,稍作变化,作品多构为长卷巨幛,以善画水著称,江河湖海,无不精好。又作山峦重叠,高耸险峻,笔墨或细密苍劲,或劲健沉郁,或纵横纷披,富有变化。

此书是谢时臣于1560年书作《醉翁亭记卷》1

在唐代,无论统治阶层抑或平民百姓,信佛念经者为数众多,对佛教典籍的需求日渐加大,加上西方新的佛经不断传来,于是,就有人专门抄写经籍,供人诵读。在通常情况下,传抄佛经之事由两类人担任,一类是寺院僧侣,另一类是经生(亦称为写生或书手)。所谓的经生,绝大多数是功名场上的失意者,其名不见于经传,生平行实更是无从稽考。近三地生计等方面的原因,他们只得凭借自己多年苦练而成的一点薄技,为人抄经糊口。经生及其作品的大量涌现,堪称是当时的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

从流传下来的作品来看,经生们的书写也有一定的体例与格式。例如,先在专为写经用的纸上画出乌丝界栏,再于卷首写经名,接着书经文,最后注明所用纸张的数量或所书佛经的卷号等。有的甚至署上经生的姓名或附上发愿文等。另外,据《宣和书谱》载:经生高手创作时“修整自持”,“数千字终始如一律,不失行次”,“一波三折,笔之势亦自不苟。岂其意与笔正,特见严谨,亦可嘉矣”。这就意味着,抄手们在抄写经文时,道德要有恭虔之心,心无杂念,心平气和,神智宁静,完全进入角色,甚至契入玄妙的境界。其次,对他们来说,还要做到速度与质量两不误,既抄写得快,不耽误功夫,影响收入,又要规矩齐整,便于诵经之人疾读。就这样,“写经体”书法的风格、特点乃至程式逐渐确立下来。由于经生书法既传播了佛教义理,又扩大了书法艺术对民众的陶冶作用,故一直受到多方瞩目。

自从佛教传入中土以后,写经书法应运而生,以至于成为除壁画、造像艺术之外又一绚丽夺目的宗教文化胜景。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中国哲学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影响中国画人的绘画构成原则。治理家邦当用中正中庸,创造艺术则可两极奇瑰,似奇反正。故潘天寿常常以为画画是纸头要么方,要么长。用墨要么枯,要么湿。用色要么浓,要么清淡。再伸延开来是阴阳、向背、大小、方圆、上下、左右等等绪对立统一的因素。

中国水墨画经历唐宋写实的过程,中间分出南宗艺术流派,徐渭八大的艺术实践影响后人继续前进,潘天寿具常人没有的胆识,其水墨空间布白大大方方,充满阳刚之气,以其画荷一例,爱莲的儒家情怀以杨诚斋的诗意为主旨,取其高洁之物辉映在阳光正气的氛围里,让艺术的境界异常的不凡。

其书法以汉隶为根基,小楷习晋人,行书以黄道周为伴侣,取法不仅高,连人品都所取舍,潜移默化使其艺术增添圣洁的气象。浓郁的荷梗方折主阳刚,那是用隶法为之,大汉风骨渗透其中,多变的构图用尽心思,不重复常犯险绝而又那么地平衡自然,避齐璜浓郁墨叶红花套路,用淡雅之色画荷,叶墨亦浓淡相间,形成自己清新的风格范式。

2映日之荷当以想象之力欣赏之,在配合读画中的题款,如同欣赏京剧的动作联想水边与其它,写意的画正是不似之似,亦是完全的中国风格。写心时有时笔也成了累赘,索性用手指和墨触摸在纸上来表现心理的节奏与律动,当然那也得有高超的技艺,达到无迹可寻那么一种天然的笔墨境界。3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作为一个不为世人共识的书法家,徐生翁的画似乎更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之中。简单的几条线,和一些生涩的颜色组合在一起,或许从一个专业的画家角度来看,这样的作品过于简单和稚拙。然而徐生翁的画却有着和专业画家不同的审美感受,沉郁、孤高、倔强,每一根线都有自己的生命力。1 2 3 4 5 6

1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了提高生活艺术品质的行列,在追求生活档次提高的同时,家庭装饰也被人们越来越重视。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打造出一个既有品位又温馨的小家呢,这时装饰字画成为了人们的首选,在家中挂上一幅字画,不仅能提高居室的文化氛围和生活品味,还能调节室内风水,促进主人们的家庭和睦和事业蒸蒸日上。

2客厅沙发顶上的字画宜横不易竖,若沙发与字画形成两条平衡的横线,那便可收相辅相成之效果。另外,选取茶几,宜以既低且平为原则。如果人坐在沙发中,茶几高不过膝,则合乎理想。此外,摆放在沙发前面的茶几必须有足够空间。茶几的形状,以长方形及椭圆形最理想,圆形亦可,带尖角的菱形茶几则绝对不宜选用。沙发较高是山,而茶几较矮是砂水,二者必须配合,山水有情,才符合风水之道。沙发前的茶几不宜太大。

3书法作品在家居装饰中的四大优势:

1,锦上添花,增强富贵气息。客厅中挂书画,在这个会友待客、家人欢聚的空间里,除了反映居家主人的爱好,也代表主人的主人的情趣、审美、性情与品位。同时对提升家居气色,营造富贵气息,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将吉利书画作为家里的装饰画,悬挂于客厅以求锦上添花、旺上加旺,是良好家居的布局方法之一。

2,身份象征,彰显情趣。客厅的装饰画能从整体上不仅反映出居家主人的爱好,是主人身份与个性的侧面反映。但它多以居家主人的审美意识为出发点,体现主人的文化要求及个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因此,客厅装饰画的材料不需要奢华,也不必刻意雕琢,但要营造出一种安宁温馨的氛围和纯朴返真的情调,借以展示主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并且能让居室环境更加协调和谐。使“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的家更洋溢出一种浓厚的人文色彩。

43,美好家庭,烘托欢乐。家庭是幸福的港湾,充满文化气息和人文氛围的家庭,感情更融洽,生活更多滋。家中有挂置书画,对于孩童的心里成长有一定暗示;当家庭拍摄合影时,当“家庭会议”时,当久别重逢时,家中书画成了一种烘托幸福欢乐的符号和背景,隐隐中,镌刻在家的记忆中。

4,把控风水,招财纳福。客厅不但是全家人聚会、交流、娱乐的重要场所,而从风水学角度来讲,也是家庭的门面,是住宅的重心,房屋的命脉,客厅布置的好坏关系着整个家庭的运势。客厅挂画对提升家居气色,营造富贵气息,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客厅背景墙挂画,应以光明正大的内容为宜,避免突兀之物。如:书法作品选宁静大气的如宁静致远、海纳百川等。

5书画具有保值升值功能:

字画不仅仅是装饰品,礼品,它还是投资潜力股。大家都知道,字画是目前升值潜力最大、风险最小的投资项目了。因为,退一万步讲,字画即便不升值,也一定不会贬值,随着书画家技艺越来越精进,其名气也会越来越大,他的字画作品价值也一定会越来越高,从长远角度来讲,收藏字画一定会得到所偿的。

百年以来的中国书画坛,书画高峰迭起,大师不断涌现,当代的书法艺术呈现出更加多元、多样的态势,特别是新时期美术之后,近20年来许多中青年画家都在努力探索新的发展途径,使得目前书画艺术市场一片欣欣向荣,空前火热。6

1 2 3 4虽然现在网络发达,通信极其方便,但我觉得还是要写封信,写一封家书,家书抵万金,这封信母亲会看(无论认不认字)很多遍,甚至只要想你了、牵挂你了,都会拿出来看看,看信犹如和你在聊天。亲爱母亲的舔犊之情、养育之恩,我们何以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