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四川感情颇深的启功多次给建川博物馆题字。闻知先生仙逝的消息后,该馆馆长樊建川表示,他们曾派遣代表到北京去敬献花圈。谈起启功老先生,樊建川显得激动又沉重:“几年前,他知道我要建博物馆的事,很高兴,也一直很支持我,想不到老人家…”
樊建川说:虽然启功先生先后五次为建川博物馆题词,但却分文未收。最开始 ,樊建川请启功先生题写“为了和平,收藏战争”,启功先生不同意,开始“咬文嚼字”了:“战争怎么可以收藏呢,要‘收起’战争”。于是启功先给樊建川题了“为了和平,收起战争”,意思是建立博物馆的目的是警世后人、珍爱和平。同时,启功先生还为建川博物馆题写了“旁证”二字,樊建川说,当时老先生一共写了八个“旁证”,让他从中挑选,由此可见老先生的认真、严谨。
2005年初,樊建川再次请启功先生为即将开馆的建川博物馆题字。此时,启功先生住进北大医院已经有好几个月了,身体极度虚弱。但病床上的他仍一手抚眉,写下“成都建川博物馆”几个字。不久,启功先生病情加重,进入了长达数月的深度昏迷状态,直至去世。因此,建川博物馆何新勇表示:“成都建川博物馆”很可能就是老人家最后的遗墨了。
启功先生,是雍正第九代孙,却自创“启”姓,不姓爱新觉罗,“不吃祖宗饭,不当八旗子弟”
66岁时风头正健,却自撰墓志铭:“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
先生的书法作品是当代价格最高的,却从不拒绝水管工求字,还经常写字换钱资助贫困生。
先生63岁时妻子去世后便未再娶,一生无子,却桃李满天下。
第一步: 准备阶段
第一步确定作品内容。
参加国内档次较高的重要书展,或为名胜古迹题字,或应邀为庆典题贺,一般都自撰诗文、联语。即使是抄录古今诗文,也注重所选内容的品位,陈词俗语一般不写。除非必要,一般也不写政策口号等非个人情感的内容。
第二步选择书体和章法。
内容确立后,用铅笔或钢笔在稿纸上打个创作小样,如发现有篆法、隶法、楷法或草法不准之字,立即查阅《中国书法大字典》,选择结体最简练、最高古、最易识的范体,绝不能有“夹生”,更不能有取法不统一、繁简混杂的现象。
第三步物质准备。
备纸、墨、笔、镇尺、开水等创作用品,用纸要讲究,最好选用安徽泾县正宗红星牌生宣,根据需要可把宣纸剪好用胶糊粘接成六尺、八尺或更大。墨最好用徽墨研磨而成或用书画专用墨汁,笔可首选浙江湖州正宗善琏长锋羊毫笔,也可用宣笔或江西笔。
第四步寻找感觉、创作灵感。
不想写字时千万不要勉强上阵,在这期间,可以备点小酒约几位朋友来谈古论今,或走出去散步,或听点古典音乐,或翻阅古今名碑法帖,或欣赏一下自己所藏当代名家真迹,将创作激情蓄积到饱和状态,不动笔心中就有压抑感,就痛苦,就难受。这个时候,个人对文学、生活经历等理解,都会有所融合。
一般有生命力的作品大都在这种痛苦中诞生的,如新生婴儿从母腹中隆生。只要仔细观察过林散之创作时的面部表情,我们就不难悟出此理。
第二步: 创作阶段
第一步:把纸放平在画毡上,凝神入静,用开水把墨调试到最佳程度,最好用三个墨盘分别装浓墨、调试好的墨和开水或清水。
第二步:适当的运气、提升,牙关咬紧,舌头顶住上鄂,把气憋足。待激情迸入时再动笔,别以为此关键唬人,或装神弄鬼,这对于“手感”“顺手”很重要。
第三步:用单勾执笔法运笔挥毫,一气呵成。下笔要狠,行笔要慢,收笔要快,注意线条独立自由,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笔不压笔、墨不淹墨。创作大幅作品时最好找个助手牵纸,创作二到三遍或更多遍,至情感落潮时就收笔暂停。
第三步: 检查挑选阶段
第一步:先自查,可把写好的几件作品放在宽敞的地上或悬挂起来,细看章法是否合理,是否有败笔,气韵是否连贯。再看线条和结体是否全乎法度。
第二步:请师友审查评点,自己拿不准时,可找师友挑选,因为旁观者清。如果师友们提出作品有明显故障,就重新创作,直到满意为止。
临摹碑帖是学习书法的必经之路和有效手段。至善列出几种临摹方法,有兴趣的书友不妨选择试用。
1、实临法。
这是最常用的临帖法。此法就是将范本放于眼前,用毛笔(硬笔)对照着写,通过观察与理解法帖来摹拟范字。开始时可看一笔写一笔,看一字写一字;待临熟了,便可看几字或几行而写之,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对临。待对范本中每一个字、每一行都有了精熟的记忆与理解。便可凭印象将全帖写出来,这就是背临。临帖要临到背临的程度。实临法因能充分结合眼手脑且很有效果,所以广泛地被每一位学书者应用。
2、指临法。
这种方法可用于不具备纸、笔的情况。如在工作的中间休息时.火车的路途中,便可运用手指在空中或桌凳等物体上,凭对范字的记忆进行“临习”或“创作”。就在这种独特的书法学习中,往往能加深对执笔手感与运笔疾缓的理解与把握。这种方法不仅在当代被人采纳;就是在清朝时,便有郑板桥睡觉时用妻体习字的趣史为例,广为传颂。
3、心临法。
充分利用想象力,在脑海里设一张纸、一支笔来临习范字,也是一种有趣而有效的方法。其实这种方法被每一位学书者于无形中运用。当临习法帖时,先观范字,加深理解,而临习落笔之时便在脑海里有对范字“演习”或“放影”的过程,即便是瞬息即逝。这与“意在笔先”的书论不谋而合。其实,在众多的休息、闲暇之余,我们若能有效利用“心临”之法-进步往往会在下一次实临中显露出来。
4、意临法。
这是临习法帖气韵、意境的方法.被众多书家广为运用。临习法书时不求一字一画肖合形毕,但求整体气韵生动自然。这是一种带有创造性的临习方法,不适于初习者运用。
5、创作临习法。
有的书本称之为“集古字”。选取法帖中的字进行“移植创作”,或对联,或条幅,或扇面.能“箭”临帖与创作之“双雕”。王羲之行书名帖《圣教序》便是由僧怀仁集王字而成。这种临习法能有效消除临帖乏味的,心理弊病,提高对碑帖的兴趣与感知能力.是一种于习书者深为喜爱的方法。
6、临摹互补法。
传统的“临摹互补法”为用毛笔(硬笔)先摹后临的方法。笔者在此介绍当今社会悄然兴起的一种新的“临摹互补法”——先用硬笔勾摹出范字的“骨架”。然后再用毛笔在“骨架”上“加肉”。
先摹写的“骨架”正是结体美观的硬笔字,再。加肉”而表现出的点画形态又是对范字的“再生”过程。这种方法既习了硬笔字,又练了毛笔字.确是一种既简单易行又一举双得的好方法。
“临摹用功,是学书大要”。学书者视临帖为日课,潜心修研、方法适宜,细心用脑.临帖遂能事半功倍。
磨刀不误砍柴工,不枉咱长久修炼书法,马上就要派上用场了。没错!书法人就任性,不买春联自己写春联!笔上功夫准备好了,下面咱们本文说说一些注意的细节,给大家参考下。
先扫盲:嘛是春联?
春联既是根据我国古代骈体文衍生出来的一种新文体,又是借鉴了我国诗歌传统的文学形式。它与古代的骈体文和诗歌不同,是一种特有形式的独立文体。尽管律诗或骈文中的对仗句,往往就是绝妙的对联,但只有在它们脱离律诗或骈文而独立存在时,才能称为对联。它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形式上成对成双,两联彼此相“对”,内容互相照应,紧密联系。一幅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必须结构完整统一,语言鲜明简练。
怎么拟春联?
第一,上下联字数要相等。
譬如:“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这副春联每联都是七个字,上下联字数相等,这是春联的最基本的要求。无论春联还是其他的对联,都必须做到上下联字数相等,如不相等,那只能是极个别的另类或典故,不提倡,不作讨论。
第二,上下联词组、词性要一致。
就是说组成上联的各个词组分别是几个字,下联的对应词组也必须分别是几个字。上下联的词性,就是说词的类别性质,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要对等排列,既要相同,又要相对。如刚才列举的“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每联都是三个词组,即: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上下两联词组相同。这副春联里的“新”、“佳”都是形容词。“春”、“岁”,“富贵”、“平安”都是名词。“年年”、“步步”都是副词,“好” 和“高”都是动词。这种要求,主要是为了用对称的艺术语言,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
第三,上下联平仄要相调。
对联上下联的表现方法,要注意声律相对,也就是平仄相调。这主要是为了音韵和谐,错落起伏,悦耳动听,铿锵有力。
第四,切忌合掌。
所谓“合掌”,语义重复,浪费笔墨。譬如旧时商家常用的春联,有一副是“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这副春联平仄合律,对仗工整,而且与爆竹声中“恭喜发财”的气氛相协调,很受商界欢迎。但深一步研究就会发现,“通四海”和“达三江”是一个意思,语义重复,对联的术语就叫“合掌”。七言联一共才十四个字,其中六个字表达的是三个字的内容,这就导致语义重复。对联是文章中最精练的文体,决不允许浪费笔墨。为了以较少的文字提供较多的信息,必须避免上下两联说同一意思。例如,在新春联中用“震乾坤”对“惊世界”,“发祥光”对“腾瑞气”,也都是语义重复,都属于“合掌”的毛病。 其实这个毛病是很多人的通病,还是注意的好。
第五,选好对联的横披
横披,又叫横批,横额,横联。横披除挽联、寿联之外,大部分都要用。横披与对联内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好的横披,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换句话说,一句横披,就是一副对联的内容的升华,是对联的主题,更是点睛之笔。横披在写作手法上,常见的可分为三种形式:
1,横披题名,如“欢度春节”、“新春大吉”等,直接点名贴春联的目的;
2,横额点睛,如“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的横披是“吉星高照”,则是揭示出实现对联内容的关键所在就是“吉星高照”,属于点睛之笔;
3,联披互补、相辅相成。横披多为四字,过去写横披是从右往左横写,现今多从左往右写,从右自左写当属正式写法。贴横披应贴在门楣的正中间,其字体应与上下联风格一致,上下呼应。
恰如其分,写春联有忌讳
春联用语一般轻松欢快,喜气洋溢,切情切景,大红色彩配上吉祥话语,为春节平添了欢乐气氛。在古时,人们撰贴春联主要是突出其喜庆气氛,多用一些吉祥词句,而不过分追求其内容。新中国成立以后,时代赋予大地以新的生机,春联也相应有了新的变化,人们在突出其喜庆气氛的同时,注意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以歌颂祖国、自由、劳动、团结等为主题的春联大量涌现,给人以全新的感觉。如:
1,春联的内容要求写吉利喜庆的话,避免用不吉利的字、词以及它们的同音、谐音字;
2,春联要注意用词恰如其分,不要过于浮夸、喧染;
3,避免用一些现成的套话、空话、大话,要注意内容的创新,体现出时代精神;
4,行业春联要注意写出自身特点。
别闹笑话,上下联分清楚
1、按字调平仄分。对联比较讲究平仄,这是对联的特点。具体来说,上联的最后一个字一般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一般是平声,否则读起来常常感到别扭。如“家园似锦添春色,福运齐天赖党恩。
2、按左右方位分。贴对联时应将上联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左与右则以面对大门或壁柱来分。之所以这样张贴,是因为直行书写都是从右到左,所以念对联也是从右向左念。
3.按时序先后分。就是时间在前的为上联,时间在后的则为下联。如“门迎春夏秋冬福,户纳东西南北祥”。
4、按语言习惯分。比如“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5、按因果关系分。就是“因”为上联,“果”为下联。
6、按场面范围分。在时间、空间和具体事物上一般是从大到小,比如“年年过年年年好,月月赏月月月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