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为大家介绍分析了米芾《蜀素帖》中结体的特点及两点规律。这期,会为广大学书爱好者继续分析《蜀素帖》的结体规律的表现。

米芾在《海岳名言》中说:“少壮未能成家,人谓吾书为集古字,盖取诸长处总而成之。至老,始自成家,人见之不知以何为祖也。”37岁时的米芾,已不是对诸家作简单的生搬硬套,而是在进行有机的结合,所以《蜀素帖》的信息量是很丰富的,不但有二王、颜鲁公、褚河南等诸家痕迹,而且又呈现出米芾自家的多种色彩。

08《蜀素帖》全卷(带提拔) 米芾2

3.参差、险夷处理

该帖中有众多的字结构参差,“劲”“物”“蟾”“夷”四字普遍左边的重心高出很多,“地”“仕”“遗”“对”四字却正好相反;又有部分上下结构的字,“灵”“亭”“光”“学”四字,上下错位,往往下部右移,或上部右倾。这些奇诡的结体,变幻灵动,似乎随意布势、不衫不履,实则富于情趣,嵌布在一般字列中,使节奏更加丰富。

还有的结字,各偏旁部首的俯仰斜正并不一致,并以欹侧为主,奇险率意,表现了动态的美感。这些偏旁部首又并非各自为阵,而往往是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欹正相生,有机统一。如“霄”“暑”“资”“毕”四字,字态很像杂技演员在走钢丝,悠悠晃荡,但又终归均衡;“载”“取”“射”三字,都像在伸懒腰,字势上张,但同时底下的长笔画、重笔画或下垂画稳住了“字脚”。而“群”字左右各趋所向,似乎要分离,但因为左右轴线在下方彼此撑住了,如同两小儿勾手抵脚后仰,显得既开张又紧密。

当然,《蜀素帖》里的字并非都如上述那样终能稳住重心。即便稳住了,绝大多数仍微微左倾,少数则微微右斜。如“之”“年”“前”“郎”四字,更明显是倾向一边。书法毕竟主要是作为整体来着眼的,这类字正是该帖行气跌宕多姿的重要因素。

4.增减笔画

增减笔画是行书中常用的手段,它有助于书家能动地调节字态与疏密、轻重,如“底”字所加的点。但在米氏《蜀素帖》中,增减笔画主要体现为钩、挑的增附或减约。“鹰嘴钩(挑)”就是属于笔画的增附,是米芾行书的一个独特标记,例如“政”字的挑。而有时为了避免雷同,或需要空透一些,钩起的部分又可以被简略掉,如“才”字。口字旁写作两点、两口字写作三点在该帖中也司空见惯。还有很多以点或短横、短竖取代若干笔画的情况,如“为”“兴”“乐”三字。有时,一些短小笔画很自然地在萦带中被省略,“虹”字的点、“附”字的撇、“易”字的短横等等。增减笔画并不是很随便的,它是出于美化的需要,并且要以不至于让人无法认读或错读为前提。

5.同字异态

在米芾的行书中,即便一字中反复出现的笔画也都形态不同,就更不要说同一件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字了。《蜀素帖》的结字虽然有规律,但并没有走向程式化,同样的字在此、在彼的面目一定是不雷同、甚至是迥异的。为了领会书家的意图,我们可以试着将某两个“同字异态”的字互换位置,看看有何不妥。此外,在该帖里还有一些部首成对出现的字,也同样出现到了变化。

初学书法者以正确的方法临摹某一碑帖,相当一段时间后能写得与范帖基本相似的大有人在。此时可以试着学以致用,创作一些作品。

由临摹走向创作最好能有一个过渡。“集古字”便是米芾从临摹晋人走向自我风格的过渡阶段。我们不妨也以此作为桥梁,可以找些诗词联句,尽量追从《蜀素帖》的体格来营构。首先选较多字都为《蜀素帖》原本中出现过的,这就可以保证在书写时能得心应手,并逐渐培养、增强自己“拟创”该体生字的能力。一旦“拟创”生字的能力达到一定程度,对常见书法幅式与章法处理也都能熟练运用,随便书录任何一段文字都能基本符合昕临范帖的风貌,由此,真正的创作便开始了。(墨海)

《蜀素帖》是米芾中年时期的代表作品。此时他的书法技巧已经炉火纯青,因而天性的狂放不羁必然体现在他的书法中。本期,小编就米芾《蜀素帖》中结体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希望在行书学习上能对您有所帮助。

《蜀素帖》,绢本,29.6×284厘米,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是米芾在北宋元祐三年(1088年)的九月二十三日,时年三十八岁时书写在丝织品上的。因绢吸水性差,故多渴笔,又因在绢上书写,所以极为认真。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字形结构是临帖的第一要义。

08《蜀素帖》全卷(带提拔) 米芾2

掌握字形结构是初学者的主要目标

点画与点画的结合是书法学习的两大课题。二者何为重点,我们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线条的品味是作品艺术品味的关键,线条是书法的生命。点画美不仅要求点画的形状(俗称笔锋)美,还要求点画的“质”“韵”“力”均达到一定品味。广大初学者对线质的理解往往缺乏,而有限的精力与使用的需求又不容许在这方面专事攻克,所以初学者起初不必苛求线质,而应重在考察笔锋与字形。

《蜀素帖》的结字规律

1、收放对比

初学者往往易于均匀地安排笔画,不敢或不知道如何使笔画组合有疏有密,所以字形不生动,流于平庸。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说:“结字疏密须彼此互相乘除,故疏处不嫌疏,密处不嫌密。”《蜀素帖》中的收放对比,可谓极尽其能事,最臻佳妙,艺术感染力非常强。总体而言,该贴结字中宫紧束、外围放逸展拓。具体考察,其收放又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上收下放、下收上放、中收上下放、上下收中间放、左收右放、右收左放、中收左右放、中放左右收,另有两种特殊的收放方式:长笔放,即将原本并无紧密处的字中某一笔画写得较通常时长,相应的其他部位就有了收的意味;多维收放,如“青”字,从横向来看是上放下收,但从上面的竖画出头很短来看,上面又是收的。

2、轻重对比

用笔的轻重(体现为笔画的粗细)对比并非每一件作品所必需,有些作品也可以不强调用笔的轻重,但在《蜀素帖》里,米芾的很多结字中不同程度地运用了这一艺术技法。如“岁、子、溪、多、云、清”六子的轻重对比,就较一般行书来的明显。从这些例字可以看出,用笔何处轻、何处重并没有一个固定模式——有的上部重,有的下部重,有的左部重,有的右部重;有的笔画多数粗重,只在一二笔处轻细些,如“岁、子、多、云”四字;有的却正好相反,只有少数重笔,如“溪、清”二字。当然也不乏轻、重笔画数相伯仲的。

该贴中不少字用笔的轻重对比是强烈的,可以谓之大粗大细。如“舒、须、缘、渔、俳、具”六字,其轻细处实在是只有粗重笔画的十分之一。如此大轻大重已属不易把握,但米芾更可贵的是能使这些笔画和谐地共处一字之中。究其原因,首先在于线质、力感的统一,粗而不肿、细而不软,都健拔遒劲;其次是笔画搭配时,细笔画往往都注意了紧凑,俗话说“团结就是力量”,系统大于各部分之和,四五个细笔画紧凑在一起的分量可以等于七八画,所以这就相对地调节了粗细的失衡。对立与统一,是一切艺术最根本的规律。

在粗细笔画中,还有一类“结块”的。如“本、醉、娑、震、涣、濯”六字,都有一处数个笔画纠结交融,形成一个“块”。显然这并不是失误,而是米芾在结字中营构重笔的另一手法。明末王铎最喜欢用的涨墨法,或许是受到了米芾的启发。

小编会在下期继续为读者朋友们讲解米芾《蜀素帖》结体规律中第三点:参差、险夷处理;第四点:增减笔画;第五点:同字异态。希望学书者从临帖、背帖,逐步走向创作。(墨海)

真有好看的妹纸会留给你?别傻了!

1487053696(1

写的字比脸还难看

妹纸能看得上你吗?

醒醒吧!!!

有这心思还不如来墨池约课~

篆 隶 楷 行 草

五体书法从小白到高手

经典碑帖为基础 大量视频示范

微信群实时授课交流 有疑问现问现答

这里有 … …

冯错老师亮剑——传授给你《书谱》十三式

毕云扬老师的干货~《智永真书千字文》

肖灿老师以二王手札为例谈研究性临帖

高少珂老师视频示范《集王圣教序》

扫码查看课程详情

最新课表

详情可咨询您的课程顾问

小欧或麦嘉

没有课程顾问?那就加一个吧

麦嘉微信3

1 6 5 4 3 2

彭元瑞小楷《御制耕耤诗》

彭元瑞(1731-1803),字掌仍,一字辑五,号芸楣,江西南昌人,清代大臣、学者,楹联名家、书法家。乾隆二十二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工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元瑞博学强记,时有令誉。纪昀为《四库全书》总纂官时,彭元瑞是十个副总裁之一。与蒋士铨合称“江右两名士”。

彭元瑞与其父廷训、弟元珫、子翼蒙,一家三代四人皆为翰林。成就较大者为元瑞。乾隆二十二年(1757)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继授编修。乾隆帝手谕嘉奖他为“异想逸材”,历任礼、工、户、兵、吏五部尚书,及《续三通》馆、《四库全书》馆、《清会典》馆总裁。

乾隆帝有“对联天子”之称,彭元瑞亦精于对联。一次,乾隆宴见词臣时曾出半联:“冰冷酒,一点水,两点水,三点水”,彭元瑞即席对曰:“丁香花,百字头,千字头,万字头”,顷刻间四座倾服。

写了这么多年的字,自己的人生得到了充实的同时,也混了一些浮名。

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总会被一些“喜欢”书法的人骚扰,他们热情索字,以各种各样的名义。且不说北京那些打着国字号机构的组织,出书、展览、比赛、出国等方式殷勤的发函、索字、收费,也不说老将军、老首长以革命功臣的名义寄来大作交换,今天只说几个奇葩索字的。

薛明辉老师作品
薛明辉作品

前年的一天,接了一个手机显示是山西某地的电话。对方说是一个书法爱好者想求字,我报了润格,请他按润格付款。他说,他是一个农民,家里今年的收成不好,能不能优惠一些。我说可以啊,你说个价格吧,他说一百元,让我写三幅,内容分别是满江红、陋室铭和沁园春,我脑子当时一片空白,心想这位大哥一定是从上世纪70年代穿越过来的,把人民币购买力下降的事情给忽略了。

我很客气地说,这个也太离谱了,您现在吃碗面得多少钱?随个份子得多少钱?您这一百元自己留着吧,投资个股票、彩票什么的,没准就发家致富了,比收藏字画来得快。那人还是笑着说,薛老师,我们可以再商量嘛…….

两天后,我居然收到了一百元的汇款单,附言里赫然写着“书法三幅”!那一刻,我觉得很崩溃。我当然没有去领那笔百元巨款,那人当天打电话催字,我应付了两句,就把那个号码拉进了黑名单。好长时间,我都觉得这是个恶作剧。

薛明辉老师作品
薛明辉作品

东北某地有个下岗女工,给我来了一封信,信是打印的,连我的名字都是打上去的。信中陈述自己下岗了,生活有多么的不容易,她想办一个中国扇面艺术馆,想让我支持一下。并且信中告诉我,好多名家都给她写了。其实,说穿了,就是白要字,要扇面。当时我想,一个下岗职工,你首先应该想的是怎样通过劳动,通过努力,摆脱困境,改善自己和全家的生活质量,这个是首要任务,而不是去办一个什么艺术展馆。全国下岗职工多了,我都得每人都送一张字啊?现在是市场经济,根本不存在什么下岗不下岗的,下岗不是要字的理由。我把那信看了一遍,交给我的儿子,叠飞机玩了。

宁夏吴忠这个地方,我以前是没有听说过的。直到我的手机显示“宁夏吴忠”来电,我才知道还有这个地名。电话的那边,是一个地方口音的男人,很直接了当地索字。我问他,你是谁,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要字?他说他是农民,他有病,没钱,但就是想要字,我听了这些理由,不知道该跟他说些什么,就借口开会不方便接电话,挂了他的电话。

后来,我收到了他的信,邮局里寄来的平信。信里鼓鼓囊囊地一大叠,病例诊断、心电图、等一堆复印件,目的是要字,免费要字。我奇了怪了,有病,可以把这个病例寄给医科大学的教授,或者是某个权威医院的专家,我又不是医生,你寄给我有什么用啊?一个患病的青年农民,可以喜欢书法,买个字帖什么的练习就是,不至于逮谁向谁要,你这是喜欢我的字,你要是喜欢王羲之的字,还不得向党中央国务院索要啊?

薛明辉作品
薛明辉作品

再说一个浙江象山的。象山这个地方,是个海滨小城,据说很美的,有影视基地。2012年的时候,收到一封来自象山自称是退休老教师的来信,信中还附了两张明信片。信是打印的,抬头连个名字也没有,直接是“书法家,您好”,大致意思是说,他教了一辈子小学,为了激励他的学生,让我写一张字给他。并且把明信片上写上祝福的话,特别要求,上款要我称呼他为长辈,有括弧解释是他们当地的规矩。一封信里,好几处错字。

我冷笑了一下,直接把信扔进了垃圾桶。去年的时候,又收到了这位老湿的催稿信,继续扔进垃圾桶;前不久,这位老湿第三次来信,说我如果不给他写的话,请我把他的明信片寄回去。一时间,为老不尊,坏人变老了等词涌入了我的脑海。这位老湿,我凭什么要称你为长辈,给你写字寄去?你老,你有理啊!

书法家也是人,人活在世界上,谁没有三朋四友,当然可以送字,代表的友情;书法家可以做慈善,捐助作品,帮助那些苦难的人,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义不容辞。但书法家的字是经过几十年乃至毕生的精力换来的,不是无原则的,尊重劳动,这是最起码的公德。

你弱,不是你要字的理由,更不是你无耻的遮羞布。

【金币用途】

金币可用于支付墨池公开课课程,作为学费使用。在实际使用时,100金币与1元人民币等值。

【取得途径】
1.充值
您可以直接通过充值页面对金币余额进行充值,这样在报名公开课时会更加方便支付学费。(春节活动:正月十五前享充值88折优惠)立即充值
2.邀请好友听课
1)凡成功邀请从未报名过墨池公开课的好友首次报名,即可获得相应数量的金币。
*每个被邀请好友的课程报名可被记录两次奖励,1元试听课一次、正式课一次,1元试听课和正式课不必是同一堂课程。
2)成功邀请好友报名1元试听课,您可以获得价值1元的100个金币。

3)成功邀请好友报名正式课程,您可以获得价值10元的1000个金币。

【如何邀请好友】

将墨池公开课主页或课程详情页分享给好友(发送到个人、群、朋友圈均可)。

【如何记录邀请关系?】
1.好友点击过您分享给他的课程链接,即可被记录为是您邀请的该好友。
2.如果该好友又点击了别人分享的课程链接,则转移记录为其他人名下,但不影响已经产生的金币奖励。

3.只要好友点击过您分享的课程链接,之后不必通过您分享的链接报课,也为您记录奖励。

【金币发放】
1.充值
充值后金币立刻进入您的余额账户中。
2.邀请好友

您有好友进行了符合奖励条件的报名行为后,您就可以立即获得金币奖励。

【使用方法】

报名公开课时优先且自动扣减金币,金币不够支付课程费用时,您需要通过微信等方式支付剩余部分学费。

【如何查看金币余额和明细】

在您的账户中会显示余额以及金币收入和支出的明细。另外在课程报名付费页面也会提示剩余金币数量。

【墨池拍卖】第二十三期正在激烈竞价中。

本期为李双阳、冯错、郜玉成、熊刚、孙勇、李晓光、李勇刚、刘绪意、耿峰等9位老师的作品,将于2016年1月8日周五中午12:00结拍。

*将本文分享至微信后,从微信中打开文章点击相应二维码,即可长按识别二维码进入对应拍品的竞价页面。

【扫码查看拍品详情】

【↓拍品1-郜玉成作品↓】

郜玉成

↑扫码进入拍卖竞价页面↑

IMG_2404副本

【↓拍品2-李晓光作品↓】

李晓光

↑扫码进入拍卖竞价页面↑

DSC_6224

【↓拍3-李勇刚作品↓】

李勇刚

↑扫码进入拍卖竞价页面↑

dav

【↓拍品4-孙勇作品↓】

孙勇

↑扫码进入拍卖竞价页面↑

IMG_2452

【↓拍品5-熊刚作品↓】

熊刚

↑扫码进入拍卖竞价页面↑

663232628212731249

【↓拍品6-刘绪意作品↓】

刘绪意

↑扫码进入拍卖竞价页面↑

499447689541589015

【↓拍品7-耿峰作品↓】

耿峰

↑扫码进入拍卖竞价页面↑

afc8cddf@dfad502(01-01-10-28-47)_副本

【↓拍品8-李双阳作品↓】

李双阳

↑扫码进入拍卖竞价页面↑

261441392530087365

【↓拍品9-冯错作品↓】

冯错

↑扫码进入拍卖竞价页面↑

385583637498228884_副本

请亦田梁奇老师点评隶书《石门颂》《西狭颂》轮播

【点评内容】

梁奇老师将通过点评墨友临习《西狭颂》和《石门颂》的作业帖来阐述临习隶书的注意事项。

作业帖请提交至#临西狭颂#或#临石门颂#话题中,务必注明“请梁奇老师点评”,

或者您有对临习隶书方面的疑问,也可以在本帖下方回复,届时也会抽取问题请梁老师解答。

【怎么直播呢?】

点评通过微信群进行,由老师通过微信语音的方式进行点评。

点评活动结束后视情况进行交流提问活动。

【点评作业挑选】

我们将挑选最多10位墨友的作品进行点评,选择加入了点评微信群并将作业发布至上述话题中的临作。

*加入微信群后请务必将群昵称修改为同墨池中一致,以便选取作业帖。

【如何加入直播微信群】

*扫码加群办法:将本帖分享至微信,在微信中打开即可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入点评群。

*还可以直接加微信913319为好友,拉您进群(加好友务必注明“梁奇老师点评活动”)。

*当微信群人数超过100人时,需要您的微信绑定银行卡才可入群,这是微信官方的一个实名制的方法,与墨池无关。

请亦田梁奇老师点评隶书《石门颂》《西狭颂》

【直播点评时间】

于2016年1月1日周五晚9点在微信群中由梁奇老师进行直播点评。

*凡被点评到的墨友,届时需要您负责整理自己被点评的语音资料,我们会将文字发布,以惠及更多墨友。

墨池拍卖 轮播

墨池拍卖第20期,全场拍品均0元起拍。

当拍品价格在千元以内的时候,每手最低加价额度调整为20元。

墨友们,任性的出价吧。

本期为刘斌、李俊龙、张挥、李博、李创、李赛、黄鑫、姜志俭、米鹏、耿峰、薛明辉、殷瑞东、王龙凤、郜玉成、刘绪意、程度、石小特17位老师的作品,将于2015年12月18日周五中午12:00结拍。

【拍品详情】

【↓拍品1-刘斌作品↓】

刘斌

↑扫码进入拍卖竞价页面↑

18749664321959417

【↓拍品2-米鹏作品↓】

米鹏

↑扫码进入拍卖竞价页面↑

封面

【↓拍品3-薛明辉作品↓】

薛明辉

↑扫码进入拍卖竞价页面↑

img_0084_副本

【↓拍品4-王龙凤作品↓】

王龙凤

↑扫码进入拍卖竞价页面↑

SAMSUNG CAMERA PICTURES

【↓拍品5-耿峰作品↓】

耿峰

↑扫码进入拍卖竞价页面↑

IMG_0050副本

【↓拍品6-姜志俭作品↓】

姜志俭

↑扫码进入拍卖竞价页面↑

468347709797393099

【↓拍品7-殷瑞东作品↓】

殷瑞东

↑扫码进入拍卖竞价页面↑

73498086384330105

【↓拍品8-李俊龙作品↓】

李俊龙

↑扫码进入拍卖竞价页面↑

IMG_0122副本

【↓拍品9-李创作品↓】

李创

↑扫码进入拍卖竞价页面↑

DSCF2355

【↓拍品10-李赛作品↓】

李赛

↑扫码进入拍卖竞价页面↑

IMG_0044副本

【↓拍品11-黄鑫作品↓】

黄鑫

↑扫码进入拍卖竞价页面↑

114362512656178669

【↓拍品12-张挥作品↓】

张挥

↑扫码进入拍卖竞价页面↑

IMG_0025副本

【↓拍品13-李博作品↓】

李博

↑扫码进入拍卖竞价页面↑

327993227950675678

【↓拍品14-郜玉成作品↓】

郜玉成

↑扫码进入拍卖竞价页面↑

IMG_2395副本

【↓拍品15-刘绪意作品↓】

刘绪意

↑扫码进入拍卖竞价页面↑

166122533946155789

【↓拍品16-程度作品↓】

程度

↑扫码进入拍卖竞价页面↑

186918835963627402

【↓拍品17-石小特作品↓】

石小特

↑扫码进入拍卖竞价页面↑

521000099864620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