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是一种文化,
靠的是深厚文化底蕴、
去吸引人们视线,打动人们心灵,
任何人为炒作都会事与愿违。

1

1.书法,如果静不心来刻苦临帖,只是忙于展览,忙于发表,忙于应酬,而品质数年一贯制,本想早日成名,结果弄巧成拙。

任何艺术家,当然包括书法家,都要坐得起冷板凳,十年二十年在所不惜。
假如为利益驱动,不在临帖上下功夫,而在宣传上打主意;不在理论上下功夫,而在关系上打主意。到头来,只能成为”社会活动家”,而不是书法家。
钢铁是练出来的,美酒是酿出来的,书法是写出来的。
耐住寂寞写自己的字吧,研究一辈子书法,假如历史能够宽容大度地给你留下一幅字,甚至一个字,就胜过一百次展览,对已对人都很负责,今生足矣!

2

2.求怪,是不甘寂寞的常见表现。

当今书坛,各种思潮、各种现象,各种希奇的流派,各种莫名的称谓,光怪陆离。
在这种种”现象”面前,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经得住诱惑,让自己的书法始终植根于传统,取法于经典。
现在书法界确实存在一种反常现象,假如你写一手传统的”颜柳欧赵”,也许真的获不了奖,参不了展,我觉得参展和获奖都不重要,我们学习书法不是为参展、获奖而学,一切有志于书法学习的战友,一定不要为了获奖、参展去扭曲自己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跟着流行书体左右摇摆。

3

3.”颜柳欧赵”等等这类传统的书法永远不会过时,学习这类经典书法永远不会错。

把中国传统这棵千年大树连根拔起去新栽一棵是得不偿失的事。 我们提倡书法的儒雅书风,提倡书法的”中和之美”。
历览古今书坛,古有王羲之、米芾父子,今有启功、林散之、沙孟海等等,个个都是儒雅之人,儒雅之字。
同时,我们也不反对百花齐放,百家登台,各种流派,共存共荣,异彩纷呈。但无论那一种流派,那一种创造,都必然出于真功夫,”功”从何来?传统为师,”勤”字当先!所谓”功到自然成”。努力吧,朋友们,用你们的勤劳和聪明写一手大众喜欢又高雅的漂亮书法吧。

4.按耐浮躁,书法安抚心灵。

西汉学者杨雄说:”书为心画”。
柳公权有闻名的”心正则笔正”之说。
明末清初书法大家傅山也说,作字先作人,假如人格不高,字格就媚俗。
杨守敬说:书法家”一要品高,品高则下笔妍雅,不落尘俗;一要学富,胸罗万有,书卷之气自然溢于行间。
古之大家,莫不备此,断未有胸无点墨,而能超轶等伦者也”。朱和羹在他的《临池心解》一书中说:”书学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

5.名人书法充斥着商业浮躁。

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
我们翻开中国书法史册,别的暂且不论,仅就宋代四大家来说,无论是苏(轼)字的天真安闲,还是黄(庭坚)字的纵横奇崛,无论是米字(芾)的迭宕多姿,还是蔡字(襄)的温厚敦实都与他们的人品和性格有着惊人的巧合,于是后人并有了”字如其人”之说。这些说法都为当今众多艺术家所接受。
书法作为书法作者从心灵流淌出的琼浆玉液,他必须有一个美的心境,美的”场”。灿烂千余年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当年王羲之假如不是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美丽环境和文人雅集、曲水和觞的和谐心境,而是在血雨腥风的战场,就不可能写出那样精妙绝伦、流传千古的佳构。征之以书法史,古代大书法家王羲之、颜真卿、苏轼等等,有英雄、有忠烈、有贤臣,人品书品俱高者比比皆是。

6.书法是情感的宠儿,需耐心呵护、培育。

书法创作,不仅仅写古人法帖中我们所能见到的世界,而是写我们心灵中所感受到的世界。
毕加索有句名言”我不是画猫的本身,我画它的微笑”。猫的本身多么单调乏味,猫的微笑却是可以画出的千变万化的艺术感受。
写心灵的情感,在中国并不生疏,所谓”胸有成竹”、”心中要有千山万壑”。”胸中之竹”和”心中的千山万壑”都是心灵之物,都是情感之物。古代的西方艺术家大都注重写实,在”形”上做文章,很难成就大业。
到了二十世纪这一百年,西方艺术家为什么创造了那么的重要流派,产生了那么多的艺术大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追求到了表现心灵的感受,展示情感的世界,而不是一味地强调形似、强调客观世界的再现,而是重在表现艺术家内心的主观世界。

7.书法作品是书法家心灵的构置件。

书法意境的创造带有书法家浓重的感情色彩。
只有在作品中倾注感情,点画线条才有生命力,才能流美传神,才能驾起作者与欣赏者之间的感情桥梁。
书法创作有时能让我发狂。拿起毛笔,一个个字,飞恕般地以各种形态飘散在我的脑际。有时像不明飞行物一样,呼啸而来,闪着奇异的光线,变幻着各种形态,让你有一丝惧怕,满腔惊喜。意境是书法的灵魂,感情是意境的灵魂。
只有用吟诗作词、放声高歌的昂扬激情,让情感掀起波涛,撞击心灵,涌向笔端,才能创作出外形润美,内寓刚劲、意境超逸的作品,绵延数千年的中国书法,正因为情随人异,情随地异,书法才有了千种风流,万般意境。书苑才出现了波诡云谲,变化莫测的笔墨品类和千古流芳的翰墨丰碑。

· END ·

1

书法不是为了让人一看觉得惬意而创作
赵冷月

––

书法是关于用笔、结体、行气和布局的艺术,其中用笔是基础,用笔不过关,就谈不上书法,进不了书法圈子。结体是亮相,就像京剧演员在舞台上出场时的亮相,结体好,就像演员亮相时光彩照人。不过,用笔和结体固然重要,但就书法而言,这些还只是基础部分。评判书法作品艺术水准的高下,取决于行气和布局。只有行气和布局,才能使书法作品真正拥有生命,真正活起来,真正成为艺术。行气表达的是生命和谐和活跃,而布局展现的是生命的大和谐、大活跃。所以就行气和布局而言,布局是更高层次的艺术境界。

苏州邓尉有四裸柏树,名叫“清、奇、古、怪”。艺术的本源是自然。书法作为艺术,自然也可以有这样的四美。这四美中,清是命脉,有了清,才有奇、古、怪,这就是雅。倘若没有清,那么奇、古、怪,就不美,就是俗。俗是什么?俗就是病。只要是书法,只讲奇、古、怪,不讲清,就不是好书法。有句古诗说:“要留清气满乾坤。”有了清气,为人就堂堂正正,字也堂堂正正。少了清气,奇、古、怪就是俗,就是病,就是野狐禅。书法作品没有现代、古代之分。现代人的书法不必追求所谓的现代感。

书法的难能,在于它的无法。而且在法之上还有“道”,还有“神”,还有“仙”各个境界,书法的境界,说到底就像远古一样超凡脱俗。

我的书法作品,不是为了让人一看就觉得惬意而创作的。有的时候,仅仅是为了宣泄自我的情感。

简单地梳理一下从事书法的过程,我在笔墨技巧上花的时间虽然不少,几乎每日临池;但在思考书艺上花的时光更多,以致朝思暮想,废寝忘食。

我是个八十多岁的人了,我感到书法实在太难了,其难不亚于攀登蜀道。正因此,书法也太具有魅力,时时吸引着我。我立下的最高心愿是:能够追求到古人那种不囿成法且极富天趣的书法意韵,达到他们那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我认为,这个心愿的实现需要两点支撑,一是要有“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的超然的心态;同时,也需要在作品中体现出“以有限的形态表现无限的意蕴”。就眼下来看,前辈大师们创造的那种自由心态和高超水平是令人钦羡的。我不能,那么,只能尽量地做到不择笔、不择纸,如是,则自认为有了进步。

不俗就是好。我的作品是否离“俗”了,这是别人评论的事。我从事书法艺术几十年,是从规范化的“法度”中走过来的,不知不觉中早已陷入“俗”套了。好在在我后期从艺的生涯中,已由唐宋帖学而入汉魏六朝的碑学了。这是我从事书法艺术的重要转折,它逐步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对书法艺术的认识。我从汉隶和北魏中感受到那种疏放简远、典雅高贵的意韵。脱“俗”是件难事,但我毕竟从以往那种讨人喜欢的书法中走出来了,从而有一种庆幸感。当然,我并不认为自己脱离了传统书法的法度,相反,在漫长的过程中,我对法度的理解早已超越了一般人的认识。

长期以来,许多人都把规范化与书法的法度等同起来,认为没有前者也就没有后者,我不苟同。事实上,法度有一种随机性,存在着变幻,孕涵着生命力。而书法一旦被规范化,就没有了随机性和生命力,这样的书法便是美术化了。书法的法度不是一把绘图尺。真正的法度,无论是用笔法度或章法法度,都忽隐忽现于历代书家的大手笔之中,我们可以从中感觉到一些原则化的东西。

我想,对法度的认识,很容易把人引入危险的漩涡之中,而难以自拔。我便是从此入而又艰难地由此出的,于是,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艺术天地。我对书法法度认识的超越过程,与自己艺术水准的提高是同步的。

孙过庭说:“通会之际,人书俱老。”我自有“通会”之感。虽然“通会”,却尚未能驰骋于书法的化境之中,是惟一的缺憾。有缺憾,便有追求。我想,对自己来说 ,或许八十岁才是一个开端罢。

(赵冷月 鹿羊说)

· END ·

“海上蓬莱,陆上天台”,如仙如幻的奉化雪窦山是弥勒佛的道场,这里遍地佛踪,神奇、神圣更是神秘。为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书法艺术,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展示两岸青年书法家的风采,打造中国佛教五大名山,宁波市奉化区人民政府与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联合举办“祈福雪窦”——首届海峡两岸青年书法作品展,现面向两岸公开征稿。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宁波市奉化区人民政府
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
承办单位:宁波市奉化区台办
宁波市雪窦山佛教协会
协办单位:《书法报》 中国书法网
《艺术中国》 《书法家》 它山麓

二、征稿时间
自本公告见报之日起至2017年6月20日止,以当地邮戳为准。

三、征稿对象
年满18岁以上至50岁(1967年1月1日后出生)的两岸青年书法家均可自由投稿,投稿一律使用真实姓名。

四、征稿要求
1、作品内容:鼓励作者书写与本届展览主题相关的经文(如心经、大悲咒、金刚经等佛教经典均可),在书法水平相当的情况下,书写展览主题内容的作品优先入选或进入优秀作品,提倡对弥勒的历史文化进行深入研究、挖掘,创作优秀的作品。
2、作品要求:书法作品请投寄作品原件,书体不限,尺寸为6尺整张以内(高度不超过180cm,宽度不超过97cm)。小字类作品(单字直径为2cm以内)尺寸为4尺整张以内(高度不超过138cm,宽度不超过69cm),一律为竖式。手卷作品尺寸高度不超过35cm,长度不超过248cm。册页作品尺寸每页高宽不超过40cm,页数不超过12页。所有作品请勿装裱(册页除外)。不符合尺寸要求者不予评选。
3、填写信息:请在作品背后右下方用铅笔正楷注明,作者真实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常用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并附投稿登记表。信封左下角注明“首届海峡两岸青年书法作品展”字样。
4、来稿请妥善封装,以免邮寄途中破损。

五、评审办法
1、由主办方邀请全国书法名家组成本次大赛评委会,制定评审细则、评审工作流程和评委守则。
2、本次大赛将本着公开、公正、公平、透明的原则进行评审,所有获奖、入展名单将在《书法报》、中国书法网、它山麓等媒体刊登公示。
3、评审工作于2017年6月底举行,7月初公布评审结果。
4、评审中,加强对书写内容、文字正误、篆法、草法的审查。提倡文化内涵,注重文字规范。

六、展览与出版
本展于8月份在2017宁波奉化雪窦山弥勒文化节举行,展出入展作品200件左右(含10件优秀作品)。开幕式之前出版《“祈福雪窦”——首届海峡两岸青年书法作品集》。

七、奖项设置及作者待遇
1、优秀作者受邀出席2017宁波雪窦山弥勒文化节,组委会承担交通、食宿及活动费用。
2、向优秀作品的作者颁发奖金、证书;入展作者颁发收藏费、证书,全部入展作者每人赠送本次展览作品集一册。
3、优秀作品作者奖金每人10000元,入展作品收藏费每人1000元。
4、作品将在《书法报》、《艺术中国》、《书法家》选发,所有获奖、入展作品将在中国书法网、它山麓等媒体全面推介。

八、投稿通联
收稿地址: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锦屏南路1号奉化区政府824室
联系人:邬锡明
邮 编:315500
电 话:0574-88588824 13736088857

九、其他事项
1、凡是发现或被举报作者代笔等问题,经组委会核实,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将视情节轻重,依据有关规定,分别给予处理。
2、所有来稿必须符合入展要求,否则不予入展;
3、限于人力,作品一律不退,主办方对征集到的所有作品享有宣传、出版和处置权;
4、凡投稿者视为认同本公告各项规定;
5、本公告解释权归首届海峡两岸青年书法作品展组委会。

首届海峡两岸青年书法作品展组委会
2017年5月5日

· END ·

微信图片_20170616151121_副本

徐师傅导语爸爸还是爸爸,你懂与不懂,爱就在那里,不减只增!

4

六月
不止有高考
还有父亲节
也因为这样,六月变得如此神圣。

6.18就是父亲节了

每个人心里都有关于父亲的独家记忆
或是温情
或是心酸
或是叛逆
或许还有些不忍提起

这样一个节日
别忘了给他送上一声祝福

微信图片_20170616152701

今年父亲节
徐师傅有感而发
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份厚礼

墨池商城 父亲节全场包邮再送好礼

微信图片_20170531110815

【活动时间】

周六周日(6月17日-6月18日)

【活动内容】

1 .全场包邮,无门槛,无限制,商城任意消费即包邮
2 .转发活动文章至朋友圈,任意消费后即送墨系列基础 5款 毛笔任意一只(墨客、墨岚、墨痕、墨境、墨妙任意一只)

1

2

3

4

5

【参与方式】

1 .包邮活动:活动时间内,在商城平台拍下产品即自动包邮
2 .在活动时间内,凡在商城产生任意消费,并转发活动文章至朋友圈
将朋友圈截图及消费记录截图发给给商城客服微信(微信号:mochishangcheng)
客服将记下您的消费信息,并在商品寄出时附赠墨系列基础5款毛笔任意一只(墨客、墨岚、墨痕、墨境、墨妙任意一只)。

点击微信图片_20170609161507
下方

商城总链接 或 淘宝链接

直接进入购买页面
即可参与活动

↓↓↓

商城总链接

淘宝链接

☑ 商城客服微信:mochishangcheng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客服)

微信图片_20170609151704

IMG_20170514_094051

吴俊云 』

吴俊云中书协会员,山西省书协会员,山西省美协会员。1997年书法专业毕业,1999年书法师从黄惇、曹宝麟两位老师,绘画得益于徐湛教授,王成喜老师。

书法初学颜柳,后转入王羲之怀仁集王圣教序,经黄惇、曹宝麟老师指导,转学米芾、王铎行草。

擅长工笔,写意花鸟画,尤其是写意梅花,作品空灵自然,清新生动,意境深远,功力深厚。

获奖入展情况 』

全国第一届大字书法艺术展三等奖;

文汇宣城杯全国书法大赛二奖;

淳化阁帖杯二王系列全国书法大赛三等奖;

第二届全国行草书大展;

全国首届行书大展;

全国第二届青年书法展;

第四届中国书坛新人作品展;

第二届全国书法百家精品展;

第三届全国书法百家精品展;

敦煌杯全国书法大赛;

羲之杯全国书法大奖赛;

全国首届小榄杯县镇书法大赛;

全国首届走进青海书法展;

三晋杯全国首届公务员书法大展;

全国书法大赛冼夫人奖;

高恒杯全国书法艺术大展;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全国书法篆刻展;

纪念孔子诞辰2578周年全国书法展。

作品欣赏 』

IMG_20170613_213405

IMG_20170613_214027

IMG_20170614_093208(1)

IMG_20170513_115831

psb (2)

psb (1)

psb (3)

psb (4)

微信图片_20170616153425

7月5日 19:00

墨池学院  吴俊云 老师

与您讲述

王铎与米芾行草书的渊源

微信图片_20170616155158

第一节1元试听

【报名咨询】

扫码直接进入墨池公众号获取报名链接
如有疑问可咨询您的课程专员:小玉(微信:mochilupan)

麻利地过完端午

溜过超龄儿童节

马上就迎来了一年一度

6.18

这几天

办公室都听不见同事聊八卦

讨论的全是6.18怎么买买买…

timg

6.16 星期五

墨池  提前放“价”

也就是

叕 到了 买 的日子!

0

『  精选纸笔  66折秒杀 』

&

【活动时间】

周五(6月16日)晚8点开始 截止12点

【活动内容】

精选纸笔各一款,限量各5件,66折秒杀

1111

【墨意】墨池专供 铁线篆 精选羊毫毛笔 少量加健 (1支装)包邮

微信图片_20170616145103

点击秒杀

清篆临习专用纸

微信图片_20170616145217

点击查看

感叹号

【购买须知】

每个用户每款限购一件!

拍下订单后5分钟内未付款的系统将自动关闭订单!!

把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哦!!!

购物车

清篆临习专用纸

【墨意】 精选羊毫毛笔

☏☏☏

☑ 商城客服微信:mochishangcheng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客服)

墨池客服

1杨 君

杨君,男,1980年8月出生,字水如,斋号:澄德堂、得水居。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考级中心注册教师,吉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吉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吉林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吉林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吉林市天润书法学校创始人、执行校长。吉林市第六届“松花湖文艺奖”作品奖获得者。中国最大的书法网络培训平台“墨池”APP签约导师,全国首位在“墨池”开设颜体行书课程、吉林省首位在“墨池”开课的书家,作品获奖、入展:

国家、省、市权威赛事:
第三届全国群众文化美术书法大展 金奖
(文化部、中国群众文化学会)
第五届东北亚国际书画摄影展 铜质馆藏奖(最高奖)
(文化部)
吉林市第六届“松花湖文艺奖”作品奖
(吉林市人民政府最高奖)
首届吉林省书法双年展 优秀奖(最高奖)
(吉林省美术馆)
“钢铁情·中国梦”全国美术书法摄影展 特别作品奖
(中国冶金文学艺术协会)
“长江颂”国际书法收藏大展 优秀奖
(书法报社)
全国“王安石奖”书法作品展 入展
(中国书法家协会)
全国首届“陶渊明奖”书法作品展 入展
(中国书法家协会)
全国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书法作品展 入展
(中国书法家协会)
第二届“赵孟頫奖”全国书法作品展 入展
(中国书法家协会)
全国第二届隶书艺术展暨隶书创作论坛 理论文章入选
(中国书法家协会)
第五届中国(重庆·渝中)中小学教师书法节 入展
(中国书法家协会)
第八届中国·万宁中小学教师书法节 入展
(中国书法家协会)
“长江杯”全国书法书法作品展 入围
(中国书法家协会)
三晋杯全国首届公务员书法大展 入选
(中国书法家协会)
首届“沈商文化杯”全国书画大赛 入展
(中国书协中国书法报社)
第四届“四堂杯”全国书法大展 入展
(中国文字博物馆)
第三届东北亚国际书画摄影展 纪念奖
(文化部)
第六届亚洲艺术节书法精品展 入展
(文化部、中国文联)
首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小学生硬笔书法大赛 教师组三等奖
(中国硬笔书法协会)
全国首届硬笔书法(中吉大地杯)正书艺术大展 入展
(中国硬笔书法协会)
“爱华杯”第九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 优秀奖
(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
“魅力南浔杯”第十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 优秀奖
(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
《“勿忘国耻 圆梦中华”楹联书法展》二等奖
(省委宣传部、省书协、省联协)
吉林省第二届临帖(碑)书法展 三等奖
(吉林省书法家协会)
关东风东北三省教师书法作品联展
(吉林省书法家协会)
吉林·新疆·河北三省书法联展
(吉林省书法家协会)
卫道、崇德、游艺庆祝省书协成立30周年成果展
(吉林省书法家协会)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吉林省书法大展 入展
(吉林省书法家协会)
“八吉松花石”吉林省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 入展
(吉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
吉林市第六届七青年书法联展 代表发言
(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书协)

4

其他专业书展:

乙未金秋—相约汝州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 优秀奖
第六届中华杯走进河南书法大赛 银奖
银河杯青少年书法大赛 优秀奖
翰墨枣庄全国名家邀请展 入展
写经祈福全国书法展 入展
欧阳修杯全国书法展 入展
国英杯全国书法美术作品大奖赛 入展
八零有约第二季小品邀请展、第三季扇面、第四季楹联邀请展 入展
固始·根亲全国书法名家四条屏书法展入展
明博杯全国书法美术作品展 入展
第六届观音山杯全国书法美术作品展 入展
“丝路重镇·魅力景泰杯” 全国书法美术作品展
希望·圆梦杯全国书法美术作品展 入展
“太极杯”全国书法美术作品展 入展
“凯歌杯”中国书法百家精品展 入展
黄河金三角“浩嘉杯”全国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 入展
大美张掖全国名家四条屏书法展 入展

4

⌈ 参 展 作 品 ⌋

2

⌈ 名 家 评 论 ⌋

君子嗜书 德比圭玉
——记江城书家杨君

吉林乌喇,处东北腹地,古谓船厂,素有“北国江城”之誉。林茂水秀间,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山拱绕四围,既有雾凇之甲观天下,又有松江水润泽全城,实地灵人杰之福地也,更有“中国书法城”落户于此,使得临池之风日盛。自清季起,江城即为关东政治之中心、文化之重镇,清末“吉林三杰”至当代“江城四老”,文脉昌隆、书家辈出,如群星般璀璨、似百花般芬芳,杨君即是江城书家之代表。

3

君自幼习书,初从颜楷入门、转习诚悬。得颜之醇厚、柳之清正。后虽学业紧张,亦不废挥毫泼墨之志,及至弱冠,君以一手雅宜山人小楷於省展中摘得大奖,由此进入江城众方家之视野。

十余载前,吾与君初识,君温文尔雅、谦和好学,来去之间,遂引为知己。彼时,吾二人常把酒临风、纵论古今、青春飞扬、不亦快哉!

4

昔者,右军临池,池水尽墨;智永学书,退笔成冢。君惟古贤是瞻,习书甚勤,亦有常人所不能至之处,君嗜书,兴之所至,通宵达旦亦不觉疲惫。君学书虔诚,数度负笈远逰、访明师拜高友,以期书艺之进矣。古语云,“苦心人,天不负”。君治艺筚路蓝缕、殚精竭虑、勤学多思,终以鲁公风格之行草书屡入全国书展,令同道好友为之欣欣然者也!

君之书法,初以小楷出道,进而习北魏墓誌,皆有不俗之成绩,後专攻行草,从右军入手,继寻坡公,近尤以鲁公三稿用功最勤,其书旣得鲁公之厚重,又藏右军之细腻,更兼坡公之文气,其书旣有北地豪迈之气象,又蕴含江城温润之气息,深得雄浑壮美之意境也!

5

君甚喜读书,诗词史论、闲谈杂记,皆其所好,而尤重学术之思辨,其学术论文亦曾入展二届隶书论坛,成为江城学术与实践并重之代表书家之一。

君其人,存古风,品高行端、德艺双脩,而以其做事沉静、待人有度而尤为难得。当世书者,狂放於世者有之、埋首经典者亦有之,然能做事、甘奉献者少之,君即江城书家做事、治艺之佼佼者矣。乙未岁杪,君喜获本市政府最高奖—第六届“松花湖文艺奖”作品奖,君荣获此奖,实众望之所归,亦是其多年治艺、读书、立德之全面写照。
与君相知经年,可谓知交。惟望君能坚守传统、潜习经典、茹古涵今、博观约取,假以岁月之功,必能厚积薄发,水到渠成,以腕下素毫尽展君子如玉之风!

丙申立夏 耿堂许义谨记

4

⌈ 作 品 欣 赏 ⌋

6

20090404_5b0e877ff56c4c8b7f1513r3rzitri1t

7

20090404_5b0e877ff56c4c8b7f1513r3rzitri1t

8

20090404_5b0e877ff56c4c8b7f1513r3rzitri1t

9

20090404_5b0e877ff56c4c8b7f1513r3rzitri1t

10

20090404_5b0e877ff56c4c8b7f1513r3rzitri1t

11

20090404_5b0e877ff56c4c8b7f1513r3rzitri1t

12

在中国书法史上,艺术生命力最强,影响最广,使后世书家受益最大的。莫过于王羲之与颜真卿。书法至唐,法度完备,而颜真卿,始变古法,推陈出新,创造了符合盛唐审美追求的刚健雄浑的颜体。《勤礼碑》为颜真卿晚年所书,通篇其实磅礴,用笔苍劲有力,是唐代楷书具有开创意义的经典! 

2017年6月28日 19:00

墨池学院特邀 杨君老师
带你重温楷书经典
品味大家精神

详情如下

杨君

第一节1元试听

【报名咨询】

扫码直接进入墨池公众号获取报名链接
如有疑问可咨询您的课程专员:小玉(微信:mochilupan)

· END ·

未标题-1

历史字源:

微信图片_20170616113948

字形结构:

有一种技法,叫打点发力;

有一种能力,叫一笔成形;

有一种方式,叫以点带线;

有一种经典叫 褚遂良 《大字阴符经》

《大字阴符经》中的“阴”,繁体字。今天,我们来钻研字,找寻走进《大字阴符经》的秘密通道

001阴

《大字阴符经》用笔的基本特点,要找到一种以点带线的感觉,落笔一定要清晰行笔果断,尽量把笔画的弹性和力量给写出来。

001阴.mp4_1497591754

捺画要注意一波三折,由轻到重,这是重点。

001阴.mp4_1497592069

行笔有轻有重,一波三折。

视频解说:

☞  单字视频链接 ☜

专 栏

——石云端 老师 四百六十一字,逐字解析——

558feaacfc684db891609a0575ca81b0

.

.

视频

点击订阅专栏

2017052401173837222石云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南吴门书社社员,广西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广西工委会副主席,桂林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曾获“桂林市青年文艺奖”,被提名为“广西十大青年书法家。作品入展:全国第十届、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第三届全国隶书大展;全国第三届行草书法大展;全国第三届、第四届草书作品展等。出版有《初中必背古诗文硬笔字帖》(漓江出版社)、《张黑女墓志实用技法与练习》(江西美术出版社)。

1_副本

继《退步集》、《退步集续编》、《纽约琐记》、《陈丹青音乐笔记》、《多余的素材》之后,2011年年初,陈丹青又有两本新书出版,一本是画册《归国十年》,一本是《笑谈大先生:七讲鲁迅》。

2_副本

陈丹青回国的这10年,由于一本又一本大受读者追捧的书,由于媒体的热情包围,由于他涉猎的话题大大地延展到绘画以外,渐渐地被人误以为,他已经远离绘画了。实际上他从未停下手中的画笔,他最心心念念的还是绘画这件事,《归国十年》正是他2010年末在中国油画院举办的“2000-2010归国十年”作品展的结集。

3_副本

陈丹青的老同学、中国油画院院长杨飞云说:“丹青以他无师自通的才能活跃在文化界多个领域,影响广泛。”他还说,在文学随笔的、文化论述的、社会批评或其他各种领域的陈丹青背后,实际上是一个油画的陈丹青,也是他尤其希望看到的:“我相信惟有油画才能真正成全并证实他的全部才情。我们需要一个油画的陈丹青。”

这个说法,被陈丹青笑嘻嘻接住:“仿佛浑身上下涂满油料。”

那么粗陋的环境,居然可以专心画画

4_副本

人物周刊:你的第一幅静物油画是15岁画的3只蕃茄,第一幅油画风景写生是襄阳公园外的东正教教堂,16岁。看你第一张油画自画像,15岁那年你有一双柔情似水的眼睛、双眼皮双得很厉害,而10年后,1978年投考美院前的自画像上,它们变得凛冽,嘴唇表情很倔强……现在回看起步阶段的作品,什么感觉?

陈丹青:15岁的男孩,还没长好。画完了,我就骑脚踏车去父亲单位:1968年是文革顶混乱的一年,他被留置审查,父子俩躲到办公楼的墙根背阴,我就书包里掏出小画给父亲看,他说,耳朵画得很像。10年后画自画像,已是资深流民,自以为是个男子汉——现在看,还是小瘪三——那年全国恢复高校招生,我已决定投考中央美院,一时志满而意不得:心想总能考上吧,可要是考不上呢?所以脸上那副德性。那是夜里在家画的,头顶上一只电灯泡亮着,家人说笑走动。现在不能想象那么粗陋的环境,居然可以专心画画。这就是年轻的好啊。

5_副本

人物周刊:8岁那年写给母亲的短信(主要讲买米的事情)还在,42年前临摹的扑克牌也被你重新找到了,可见你是一个珍惜记忆的人。假如有一天因为不可抗力,你将永远不能再执画笔,你舍得吗?

陈丹青:雷诺阿晚年在轮椅上画画,手捏不牢笔,唤家人用布条绑住手指和笔杆。毕加索92岁最后一幅自画像,用的彩色铅笔,仍然牛眼圆睁,像是提前瞪着自己的尸体。画家是野蛮人——我指的是嗜画如命的画家——弗洛伊德今年死了。他八十几岁的照片就是赤膊在画画:你去看几岁大的男孩双手抓牢一件什么东西,凶狠顽强地弄来弄去玩,喊他不应,止他不住,只是使劲抓牢着,那股子蛮劲,就是老弗洛伊德脸上的表情。

6_副本

创新是句廉价的谎言

人物周刊:2000年,你有“1968-1999素描油画展”,去年续上“归国十年油画速写2000-2010”,这是对自己职业画家的生涯有所交代吗?

陈丹青:2000年展事是清华美院办的。去年中国油画院老同学让我长期使用天窗画室,临了希望挂一挂,大家看看。可是向谁交代?为什么非要交代?市面上展览太多了,我几乎不看,也不想到给人看。

人物周刊:在画画这件事情上,你有没有技艺上的、心理上的,或者二者相交织的几个阶段?现在你对画画,是什么样的心情?

陈丹青:不管在不在画画,我每时每刻惦念技艺,抽筋似的:下一笔怎么接?横向还是倾斜?笔锋摁下去还是轻轻扫?等等等等,一连串密集的来自潜意识的动作反应,那是艺术家的恒常心理。传统艺术就是技术,别的全是扯淡。当然还得跟一句:技术再好不等于艺术。但严格说,艺术、技术,不过是词语,一幅画永远无法和词语对应。艺术派或技术派争论,都是词语的三岔口,我不参加。我对画画这件事什么心情?刚才说了,男孩使劲抓牢一件什么东西,无所谓心情不心情,他根本顾不上。上海夏天发大水你见过吗,小孩子喜欢上街趟在脏水里暴玩,娘或姨死命喊、骂、拖拉、拽打,孩子死命不肯挪步啊。

7_副本

人物周刊:大凡,所有的职业都要面对一种因重复而生的疲劳和倦怠。对画画,你有疲劳感么?它的产生是否有大环境因素?

陈丹青:当然疲劳,也会倦怠。但和单位听报告的倦怠,整天开电梯的疲劳,完全两回事。“大环境因素”是指什么?人喜欢艺术,不可理喻的。有谁逼着弗洛伊德87岁还要画画吗?或者逼着他在乳房部位再画第九十八遍?没有,可是老家伙非得那么干,你怎么办。

8_副本

人物周刊:吴冠中画了一辈子,他讲过:“我不愿我的孩子学画画,画画太难了,创新太难了,不创新又没出路,太苦了。”你可曾为“创新”这东西受折磨?

陈丹青:第一句话,我默认。我从未要孩子学画画。下面四句,既没想过,也不认同:画画是“很难”,但也很容易,因为快乐,因为享受。“创新太难”,我从未试图创新。“文革”时听着美术圈整天价“创新创新”的,我就厌烦。那是意识形态词语,创什么新?还不是要你画工农兵!“不创新就没出路!”没出路就没出路。画画不是为出路,是为喜欢。“太苦了”,赶紧找甜蜜的路数啊,画画原是自找的,“太苦了”?

人物周刊:一页一页临摹日本珂罗版唐太宗书帖和淳化阁帖集,或者用油画来临摹董其昌或王时敏,是你的创新么?

陈丹青:创新是句廉价的谎言,等同空话。我稍微在意此前别人做过没做过,是否这么做。这其中,略微可能找到一点点自己的可能性。画画册,事属偶然,因纽约大画室那整条街给卖了,我挪到小画室,于是摊一地画册,自己画画。但我没做过调查,不清楚此前哪位家伙画过画册。回国之初,这些画被同行和理论家反复嘲笑,过了几年,有年轻人开始画各种书,又有若干观念艺术家忽然惦记董其昌。但我也没雇佣侦探做调查,不敢说人家是看了我的画。

9_副本

如果哪位画家焦躁,那是他不太会画画

人物周刊:当你问那个女模特,对你画室里的哪些作品有印象时,她指指煤矿工人那批说:“你好像懂他们。”你觉得自己真的懂得他们吗?在你看来,画家跟现实之间,应该是怎样的关系?

陈丹青:那位女模特说得有意思,简直懂修辞。我不知道自己懂不懂矿工或农民,但我一定弄不懂当官的、谈生意的、玩儿金融的,还有毫无表情的科学家,不,一点都不懂——这就是我和现实的关系,这就是为什么我总是难以和现实理顺关系,而且不想理顺。

10_副本

人物周刊:你说“现状不算美术史”,怎么讲?

陈丹青:现状,就是几万几十万少年人排队领取准考证,然后几百万家长给保安拦在外面,瞧着孩子进考场。在国外,现状是指许多许多艺术家苦苦地等,抽烟抖腿,盼着买家或策展人。中国艺术家聪明多了,他们创造许多学院、画院、研究院,印了许多附有各种头衔的名片,每一头衔代表一份价格,这一切正在成为中国的现代美术史——真的美术史是什么呢,是一声不响的大规模淘汰。

· END ·

16

微信图片_20170616105946

▌鼠尾:常出现在撇画上,似老鼠的尾巴,样子不好看。主要原因是用笔无力,轻浮在纸上,飘滑而去。毛笔在运行时有提无按,不得撇画用笔要领所致。书写撇画应用笔沉着,向下的按力均匀,笔锋送到顶端,由粗向细的过渡要缓慢自然,中锋用笔。

微信图片_20170616105952

▌牛头:像牛头状。主要是笔头墨水过多,造成涨墨过甚。或是笔锋转驻过重,下按之力太大,而出锋太快,提锋大疾所致。故在书写时,笔头濡墨不宜过多,下按之力根据字的大小适可而止。

微信图片_20170616105957

▌柴担:样子与蜂腰差不多,但又不是“蜂腰病”,确切地说是“柴担”,或叫“扁担”。两头粗中间细,所不同的是-整个笔画有较大的弯势,这种病笔大都表现在横画。因此,应逆入折锋,往右运行,以平横为主,按力不要大下压,根据结体需要略作弯势时,适可而为,不能过甚,收笔顿笔回锋,注意法度。

微信图片_20170616110000

▌折木:指笔画收笔处犹似折断的木头,参差不齐,圭角盲生,完全违背了点画收笔的法度与要求,用笔时没有作回锋处理,只是轻提飘扫而书。故书写时,要耐得住气,心思泰然,笔笔送到,该回锋时必定回锋,切不可偷工减料。

▌鹤膝:丹顶鹤的脚又长又细,而它的膝盖则圆而粗大,很有特性。人们把点画线条细柔,而转折、驻笔处浑圆突出的病笔,称为“鹤膝”。为了避免这种状况,要求在起笔或收笔,转折或横钩时,惯性不能过大,不能有太多的圆转与下按之力,驻笔、顿笔时笔锋动作不能过大。保持原帖上的姿态,见好即收。

▌发丝:在点画繁多的结体中,容易出现此病。其点画过于纤细,柔如发丝,运笔只提不按,缺乏力度与变化。

▌扫帚:指点画收笔时,散锋过多,无回锋之状,而散乱的出锋像扫帚一样,故而得名。如果经过藏锋回出,笔锋送到末端,提锋收笔。仍不能改变“扫帚”之状时,建议改换毛笔。

▌耸肩:与鹤膝不同的是,耸肩以方折为主,虽然有楷书的“折味”,但过于高扬,故作姿态,与下方的竖画过于悬殊,不能自然过渡。与左方的横画亦失去比例,不能达到协调与一致。故在书写时应予以重视,防患未然。

▌蜂腰:这种病笔出现在弯钩、竖画及横画等笔画中。两头浑圆粗大,而中间细柔,像蜂腰式。这种病笔的发生,常常是起笔和收笔下按过重,不注意中锋运行,造成中间和两头比例失调。故书写时,要提按平稳,用力匀称,出锋自然。

▌钉头:钉头与牛头不同,它宛如一颗钉子,头大身子小。一般系指力失控,随心所欲而致。这种情形应尽力避免。

▌锯齿:锯齿病笔一般是使用偏锋不当而致,以撇画者居多。稍不注意,其它点画亦有可能出现“锯齿病”。它的主要特征是一边光滑,一边带齿状,也有两边带锯齿状的病笔。要克服这种现象,必须强调中锋用笔。

▌尖棱:落笔过于露锋,致使点画呈尖角锐棱,张牙舞爪,失去了点画圆润含蓄的遒丽特点。要记住“逆入回出”的道理,可方圆兼备,但不能有“尖棱病”。

▌垂尾:笔画的捺脚最后应顺势向上提,显得饱满有精神,充满形象与姿态。如果笔力向下,倒垂滑出,则会造成“垂尾”病。捺脚在楷书中是很重要的主笔,当毛笔在驻笔趁势踢出时,转捻下按的动作不能过大,在顿按提锋过程中,上边保持平直,下边裹锋上提,笔力要到位,保持捺脚的造型美。

▌竹节:点画似竹节状。这是因为对点画形质认识模糊,用笔不当所致。经观察可知,下笔逆入方位不够正确,笔锋转驻时大生硬,而中间运行过于上提,收笔应提锋时却下按,使点画失态,盲生圭角。“竹节”在大多数楷书中系病笔,但在某些魏碑法帖中,有所应用。

微信图片_20170616110003

▌脱肩:转折处脱开,笔断意断,互不关联,既“脱肩”又“塌肩”,与“耸肩病”恰好相反。脱肩病笔字形字貌上严重失真,系缺乏读帖与缺乏临帖所致。对结体的形质缺乏认识,故在书写时必须认真读帖,懂得布白,掌握间架组合技巧,避免这样的病笔。

微信图片_20170616110006

▌柳叶:笔画似柳叶形状,俗称“柳叶病”。一般来说这在楷书中是不允许的,在颜真卿的《勤礼碑》帖中,有些长撇呈两头尖中间粗状,但它过渡自然,反差不大,具有长撇的特点与优美形象,两者之间有根本性的区别。点画成了柳叶状,也就成了病态。所以在临习时,要入帖,在出帖创作时,点画要更刚劲遒丽,形质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