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佑四岁因触电失去双手,悲惨的命运并没有使他妥协,他活成了你意想不到的模样!
他无手以口衔笔,从容、自信、果断的书写时的状态让人震撼!书法是他的血液,书法是他的信仰,书法给了他第二次生命!
丨
![微信截图_20170907105434]()
丨
—— 【 艺 术 简 介 】 ——
张文佑,字德辅,法名一觉,号月台经生。1970年出生,祖籍河南襄城,4岁时因触电失去双手。中国书协会员,于承天禅寺发心从事抄经弘法。
1997年,应上海真如寺方丈邀请,历时年余,以金粉小楷抄就《妙法莲华经》长卷五百余米(现藏于上海真如寺华东第一佛塔宫内)。
2000年德国鲁尔大学将其书写的行书《桃花源记》镌刻成碑,立于该校内,并应邀赴德进行文化艺术交流。
2012年,在泉州承天禅寺发心五年以金粉小楷抄就近百万字八十一卷《大华严经》一部(现藏于承天禅寺中)。
他的作品曾入展全国首届青年书法篆刻展、全国首届册页书法大展、第六届中国书坛新人新作展。
获得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全国“杏花村杯”电视书法大赛入围奖、中国残疾人书法大赛优秀奖、中国海西书法大赛二等奖、第二届“观音山杯”全国书法艺术大展优秀奖等。
要论生活的艰辛与不幸,张文佑大概是最有资格“诉苦”,并且借此博取同情和瞩目的那一类人,但是在日常生活里,你看不到苦难在他眉间刻下的痕迹。
![微信图片_20170907105735]()
【失去双臂 以口执笔三十载】
张文佑出生在河南许昌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四岁那年,他被高压电夺去双手,人生从此改写。七十年代,农村人全靠劳力吃饭,对残废,处处都有歧视的目光。张文佑说他从记事开始,整个童年,看到最多的,是族人的白眼;听到最多的,是母亲的叹泣。
十岁那年春节,张文佑才第一次有机会,畏畏缩缩的跟着伙伴进了许昌城。无意中路过的一个小摊儿,改变了他的命运。
那是一个替人写春联的老先生,站在摊子前,张文佑看得入了迷,伙伴们都走光了他也竟然毫不知晓。在回家的路上,他想,这辈子是干不了体力活了,如果能写好毛笔字,起码能讨口饭吃——全中国的书法家里,大概再没有第二个人,是抱着“再难也要活下去”的念头,被生存逼着走上这条路的。
回到家里,母亲死活不同意张文佑学写字——张家祖祖辈辈,没出过一个考写字吃饭的,更何况你这个样子?哥哥看他可怜,偷偷给买了一沓最便宜的黄纸,一支最便宜的毛笔,撂下一句话:家里只供得起你这么多,写不写得出来,就靠你自己了。
十岁的小孩子,把书法想的太简单。
第一次衔起毛笔,墨还没蘸上,口水就先顺着笔管流到纸上。整整一个上午,黄纸糟蹋了好几张,连一个像样子的汉字都没写出来。一沓纸很快写完了,张文佑连写字的边儿还没摸到。他没办法,就用毛笔蘸着水在石板上写,后来毛笔也写秃了,他就用叼着筷子在沙地上写。那几年,他嘴里的溃烂就从来没有痊愈过——都是磨的!
哥哥实在看不下去,托战友带张文佑去见襄城县的书协主席耿春林。老人家菩萨心肠,尽管从没教过这样的学生,但还是殷殷嘱咐了两句:第一,练书法是个苦事,你更得比别人多吃十倍的苦,要走这条路,首先得认这个命;第二,先练草书。
张文佑先生正在书写草书
耿老师是明白人,先练草书,不是好高骛远,是为了让张文佑脖子“打开”。平常人写字靠腕子,张文佑写字得靠脖子,脖子能打开,路就走得下去。
一年以后,张文佑嘴里毛笔写下的字,开始像个字了。耿老师和全家人都特别高兴了,只是这一年他咽了多少血水,只有张文佑自己知道。
1996年,张文佑在上海真如寺抄经时,认识了书坛耆宿刘惜闇先生。
那一年,刘先生快九十了,是被写进书法史里的人物——书上说他“远宗王羲之,近师梅调鼎,挺拔秀丽,深得其妙”,他有个鼎鼎大名的同门师兄弟,沙孟海。
张文佑跟着刘先生三年,刘先生从来没把他当残废,“你自己更不可把自己当残废”,这既是期许,也是要求,更是信任。那三年里,张文佑进步飞快,眼界大开,更重要的是,他从老先生那里,学到的是当世人已经鲜有的淡定从容。
刘先生去世后,张文佑又拜了北京名书家张荣庆先生为师。
再后来,张文佑“云游”到了泉州承天寺,这里的月台别院,是弘一法师圆寂的所在,庙里人慈悲,特意腾了几间厢房给他。张文佑一住多年,除了日日习字,日日精进,他还发宏愿,以五年时间用金粉小楷抄完整整八十一卷《华严经》,成了中国佛教史上空前的奇迹。
张文佑先生正在书写小楷
2009年,张文佑获得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在所有获奖者中,他是唯一一个不用手写字的人——当然,他没有为此得到任何“照顾”。
2016年,张文佑跟着《书法报》访问日本,在他一幅作品前,好几个日本老书家,恭恭敬敬鞠了个躬。张文佑明白,那不仅是尊重他,更是尊重“二王”以来一缕不辍的中国文脉。
张文佑说他特自豪。
张文佑说他这些年待在庙里,暮鼓晨钟之中,最受教益的一句话,就是佛经里说的“万法唯心,六根互用”。古人传下来的执笔法有很多种,但无论哪一种,讲的都是书写的经验,都是心中之相,心生之法。
“一个人身体健全,用手书写就是自然规律。非要用脚或者用嘴,就是违背自然规律,放着好好的大路不走,偏去走小道的,不是哗众取宠故意作怪,就是脑子出了问题。我是个六根不全的人,不管用脚或是用嘴,只要便利自己书写,都是合乎自然规律的,因为这是生活的本能,这就是取法自然的本意。”
![640.webp。_看图王.web]()
所有与张文佑接触过的人,都不太会把他当残疾人看,他是一个从身体到心理都健全的人。从工作室出来,他能迅速地关门锁门;坐车时他能从外面打开车子的门;手机响了,他能熟练地拉开挎包的拉链,夹出手机通话;他能陪你一起喝茶,陪你一起用餐。这一切都可以用他那两截短短的胳膊搞定。
现在,张文佑一家三口依旧住在承天寺边上的楼房里,妻子在家做家务,孩子也快小学毕业了。张文佑说,泉州挺好的,他就住在这里了,不走了。他口中的笔,养活一家子足够了,他过得很从容。
张文佑说:“一辈子做好一件事不容易,我这辈子就想把书法练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感恩书法,因为书法让他获得重生
记住他的名字吧——张文佑
—— 【 张 文 佑 作 品 展 示 】 ——
▼
![1_副本]()
![微信图片_20170830095054]()
![2]()
![微信图片_20170830095054]()
![3]()
![微信图片_20170830095054]()
![4]()
![微信图片_20170830095054]()
![5]()
![微信图片_20170830095054]()
![微信图片_20170907120217]()
![微信图片_20170830095054]()
![微信图片_20170907120217_副本]()
![微信图片_20170830095054]()
![微信图片_20170907120221_副本]()
![微信图片_20170830095054]()
![微信图片_20170907120228]()
![微信图片_20170830095054]()
![微信图片_20170907120233_副本]()
![微信图片_20170830095054]()
![微信图片_20170907120240_副本]()
![21-160G9115447]()
9.10 墨池为信仰买单!
墨池9月的重磅特约课程,冯错倾力推荐
张文佑《刘道士帖》
声明:本次课程所收取费用将全部支付给张文佑老师。
“断臂经生”张文佑,这是墨池最特别的一节课。与其说这是一堂课,不如说他是一次洗礼; 与其说是文佑老师的一次分享,不如说是一次信心和坚定的传播。
本次课程特邀请张文佑老师以王献之《刘道士帖》为例,通过对《刘道士帖》的临摹和解析,学习张文佑老师潜心书艺,苦心钻研,坚韧不拔的学书精神!
开课详情见海报上
▼
![张文佑海报]()
【报名咨询】
扫码直接进入墨池公众号获取报名链接
或者点击
课程链接
如有疑问可咨询您的课程专员:小轩(微信:mochihubei)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