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书法家曹宝麟在其微信朋友圈发布了名为“陈年烂账  呼吁揭盖”的帖子,矛头直指安徽书法家协会现任主席李士杰,并揭露了李士杰如何贿选,以及如何篡位、夺权等的问题,并通过众多朋友圈和自媒体等将其言论进行了发酵、传播,致使整个书法圈最近几天都沸沸扬扬,议论着此事。(后附曹宝麟在朋友圈举报的原文)

但稍微细心会发现,在他的帖子里,使用了“我怀疑……”、“如果……”、“据说……”等大量不确切的语句。据法律人士称,此种行为说明,曹宝麟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或只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甚至通过道听途说等方式,来揭露李士杰的种种所谓“丑陋行为”,虽勇气可嘉,也值得鼓励(毕竟惩治腐败,人人有责),但是,如果接下来他拿不出确凿充分的证据,那么他在微信圈所发布的言论,以及通过自媒体等予以发酵、传播,并造成广泛影响的行为,或将构成犯罪,至少存在恶意中伤、诽谤,凭空诬陷、栽赃等嫌疑,而面对他的也或将是法律的严惩和制裁!640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是一个说道理、讲证据、摆事实的国家,做为每个人,都有举报的权力,但无论是曝光,还是举报,都要通过合理合法的正规途径进行,也都需要确凿充分的证据,而不是故意制造舆论、煽动情绪、引发混乱,甚至非议等,那么就下面一些问题需要曹先生予以回答,并提供相应证据证词:

1、李士杰是否真如你在帖子一开始所说的“声名狼藉”,包括你后面所描述他的“名不见经传”、“横空出世”,请问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是客观描述,还是仅代表你个人的看法,并借此贬低别人、抬高自己,或者真以为自己成了够格和米芾PK的“书法大咖”“书法神探”“会发微信的古人”“上海滩书坛第一人”?而这些也都是你对外进行宣传所使用过的噱头和旗号。

2、你怀疑李士杰牵头经营的中国书法大厦有猫腻,尤其是你认为“其实是一家星级酒店宾馆,涉及到土地的使用性质”,请问,你怀疑的依据是什么?请提供相关确凿充分的证据。

3、关于中书协书代会,你认为李士杰在其中存在贿选的问题,并重点提到,他以买作品的名义来掩饰贿赂,请问你如何确定他不是真的在买作品,而是如你所说的“红包贿赂”?尤其提到了“他是怎么功亏一篑仅离副主席半步之遥呢”,以及“如果以250位代表备钱,他砸下了2500万”这两件事情,请务必说明清楚,并拿出他贿选的实际证据,或找到相关实际证人,并提供可靠证词。

4、你说在安徽换届,李士杰也是“故技重演,以孔方兄开道”、“每次召集理事开会,都发数千红包”,请问你身在广东,如何知道这些的?是道听途说,还是亲眼所见,请提供可靠确凿的证据。另外,你怎么清楚在安徽书协换届时,其“居然能使木已成舟的吴雪让出主席宝座”,“木已成舟”这个结论是怎么下的,你又是如何判断或得知的?

5、在帖子里你说“他的毛笔字只是爱好者水平,还达不到学过一两年人的高度”,请问,这仅是你个人的主观判断,一种文人相轻,甚至盛气凌人的表现,还是这就严格按照书法的评价标准来对其进行的一种客观公正的评价?

6、你把此次兰亭评审中安徽省作者哀叹全军覆没的原因,归结到了李士杰的头上,请问你的理由是什么?你是有确凿的证据,还是在信口开河、妄下判断?

7、你如何那么肯定地认为,李士杰就是个“靠国家资源发了大财的人,已狂妄到没有不能用臭钱摆平的事情了”?又如何那么肯定地认为“他的背后少不了掌权官员的与其沆瀣一气、狼狈为奸”?请务必提供相关确凿充分的证据。

8、在帖子中,你说与李士杰狼狈为奸的“不用说大家也知道即姓氏中有‘X’的那位”,请问,能否直接说出其姓名,而不是在含糊其辞,或者故意兜圈子,也免得大家云里雾里地乱猜。要光明就光明到底嘛!你既然能把做为评委之一的“何其耶徒”透露给大家,那么也能够,也应该把这个姓氏中带有“X”的那位说出来,以及你认为他们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丑陋关系,这也关系到法律的证据证词问题。

大致就是以上这八个问题,请曹先生尽快提供确凿、充分、可靠的理由和证据,而不是仅凭个人主观臆想,或道听途说搜集的信息来进行举报,或试图通过不负责任的言论来达到夺人眼球、以泄私愤等不良之目的。但如果拿不出相关确凿充分的证据,也请将为你不负责任的言行买单,而面对你的,或将是法律的严惩和制裁!

640.1jpg

附:曹宝麟在朋友圈举报李士杰的原文

陈年烂账  呼吁揭盖

绍兴评审期间,书协工作人员某找我说合肥中国书法大厦拟邀请我当什么委员,能否同意。碍于情面,率尔应承,因为挂名的事情可有可无,不足上心。转念一想就发微信回绝了,对一个声名狼籍的人实在不必为其垫背,何况中国书法大厦到底属于什么性质还没搞清。这些图片都是网上下载。大厦今年六月落成使用,典礼好像比较低调。冠以中国书法的桂冠其实是一家星级酒店宾馆,涉及到土地的使用性质,我怀疑里面是否有些猫腻!至此方庆幸未因贸然从事而招致无妄之灾!

大厦业主李士杰名不见经传,他的“横空出世”在于2010年第六届书代会的贿选。可谓陈年烂账,在并非副主席候选人名单中,400多代表竟然接近半数人在选票上另添此人并投了票,这在共和国历史上也是一个奇迹!他是怎么功亏一篑仅离副主席半步之遥呢?靠红包贿赂!据这次书协副主席也是评委的何其耶徒(他即是这届初任副主席)透露,每个受贿者十万,当然是以买他作品的名义掩饰的!如果以250位代表备钱,他砸下了2500万,因为他必须放足馀量。只是有些人胆小有些人正派,才使他打了水漂,美梦落空!但他还是搞到了理事继续他的皖省谋略!

他在安徽换届时无非故技重演以孔方兄开道,居然能使木已成舟的吴雪让出主席宝座,而且安坐至今。他每次召集理事开会,都发数千红包,以至无人缺席,每次趋之若鹜,盼开会如农夫望岁。他的毛笔字只是爱好者水平,还达不到学过一两年人的高度。他领导下的安徽书协已经大大不如其当政之前,这次兰亭评审其省作者哀叹全军覆没,难道不应该在源头上寻找原因吗?

这是何方神圣,竟有通天本领?尽管有着光鲜头衔,但剥到内层就是换届丑闻震动全国后喧传的身份—煤老板!对靠国家资源发了大财的人,已狂妄到没有不能用臭钱摆平的事情了!当然,他的背后少不了掌权官员的与其沆瀣一气、狼狈为奸。这个人不用说大家也知道即姓氏中有“X”的那位!据说在京别墅他俩比邻而居,那么书法大厦和贿选二事便洞若观火。吊诡的是他好像刀枪不入,竟能全身而退!

辽宁贿选省委常委和人大政协的事已得到法律制裁,而书法是否就是法外之地?在最讲究法的地方竟成了不法之徒的乐国,不禁使有识之士寒心!我相信正义必能战胜邪恶,我拭目以待他们的可耻下场!

640.2jpg

文章来源:艺术阵地

作者:鲁迅生

(本文仅代表作者的观点,本公众号仅获授权发布)

——END——

在中国,书法艺术是“宠儿”,不论是“琴棋书画”,还是“诗书画印”,书法都位列其中。在今天,若有人能写一手好字,不论是毛笔字还是钢笔字,周围的人都会投以钦羡的眼光。

因为从小接受识字教育的缘故,普通老百姓对书法多少都会“两下子”,所以每每面对一张书法时都能说出点门道。譬如夸一个人书法写得好,最常用的评语即是“龙飞凤舞”“行云流水”,或者“把字写活了”。殊不知,这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却是道出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奥秘。虽然这个世界上某些民族或国家也使用毛笔一类的工具书写他们的文字,但是他们并不把它视作一种具有极高审美价值的纯粹艺术。在中国则不然。中国人是把书法当作一种极高明的艺术来看待的。

中国的书法之能走向艺术美的方向,有赖两大因素:

其一,汉字的形体特征。可以说,若是没有汉字的诞生,就不可能出现像中国书法这样一种纯粹的高级艺术。现代学者蒋彝先生曾经说过:“中国书法的美学是,(汉字)优美的形式应该被优美地表现出来。”可见,中国书法艺术成立的前提是汉字本身具有一种“天生丽质”的优美形式。有了这样一种优美的形式,我们才谈得上如何去将这优美的形式表现出来,成为一种艺术。

与其他民族文字相比,汉字在形式上的美感无与伦比。虽然我们现在日常读到的书报印刷体汉字,如宋体字,看上去显得呆板,但是这些字的最初产生,却是我们的祖先“仰则观法于天,俯则察理于地”,感悟于自然万物,然后“造书契,代结绳,初假达情,浸手竞美”。所以创造汉字的六法(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与假借)表面看来只有“象形”一法与汉字之“象”有关,其实以其他五法造出来的字又何尝没有寓“象”于其中呢?老子《道德经》里论“道”的特征:“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汉字里头寓

含的物象,并不像绘画那样直接可见,但是也确然地具有一种恍惚可见之象。

640.webp

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篆书是最象形的,如“马”(图1—7)“鱼”(图8—15)这样的字,就像“简笔画”,文字—意义之间联系密切,它是表意文字。而当我们看到英文中“horse”“ fish”这样的单词,却看不出它们的形象,因为英文这样的文字,记录的是发音,是表音文字。篆书以后,文字进一步演变,随后出现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它们与篆书合称为书法的“五体”。篆书以后的字体,形象性逐渐下降,但是其形其象仍在,仍未失去。到了草书,可以说是最简化的字形。不过,书法的形象,一方面与汉字初创时有关,另一方面则经过笔法书写变化与处理,生发出另一层形象。试把渐江的山水画、叶浅予先生的人物画分别与张旭《古诗四帖》里的“岩”与“年”对比(图16—19),书法真是比山水画、人物画更抽象的图像。这更抽象的图像,如果换成其他书法家来写,又会是另一番“形貌”。

640.webp (1)

除了与绘画相通,书法的笔墨形象还与建筑相似。我们看李斯篆书《峄山碑》里的“壹”(图20),其对称之美,堪比故宫的俯瞰全景图(图21);《曹全碑》里的“参”(图22),其飞动之美足以抵得上中国古典园林里的亭。(图23)

640.webp (2) 640.webp (3)

我们的先哲凭借丰富的想象,用八卦、六十四重卦、三百六十四爻完成了对天、地、人这个生生世界的理解。中国的汉字则是对这个物象世界高度概括的勾勒,它有形也有象,却又超然于具体实物。历代的书法家们正是借助汉字的各种字体,创造出了太多伟大的作品。

汉字这个艺术素材库涵括极其宽博,形态极具可塑性与丰富性,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其二、书法家的才能。前贤论书法曰:“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有了汉字,就有了书法艺术创作的素材,但是将素材变成美妙的艺术,还需要作书者主体的“妙手”。

苏轼曾提出评判一件书法作品是否美妙的准则:“书必神、气、骨、肉、血。五者缺一,不为成书也。”书法要能表现出精神、气势、骨力、筋肉、血脉,才算是真正的艺术,若是缺了其中一项,就谈不上是真正的艺术。这五条准则,全然是把书法当作了活泼泼的生命来看待。问题是,如何才能在书法里呈现出具有神、气、骨、肉、血的活泼泼的生命?

这就需要贯注书法家本人的生命亦即书法家本人的艺术创造力。这个艺术创造力,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书内功,一个是书外功。书内功涉及的主要是书法的技法如笔法、字形结构、整篇的布局章法、墨法等方面;书外功涉及的主要是书法家的想象力、灵感、悟性、人格、修养、学问、胸襟等方面。

640.webp (4)所谓剑有剑法、拳有拳法,书法则有笔法。(用)笔法是书法技法的核心。“书法以用笔为上”是古代书家的共识,如“宋四家”之一黄庭坚说:“心能转腕,手能转笔,书字便如人意。古人工书无他异,但能用笔耳。”书法技法的其他方面如字的结构、整篇布局章法、墨法等都是建立在笔法的基础上的。

——END——

640.webp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8日下午与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夫人梅拉尼娅共同参观故宫文物医院。

640.1jpg两国元首夫妇先后观赏了钟表、木器、金属器、陶瓷、纺织品、书画等文物修复技艺展示,并共同观看了珍品文物展。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邀请特朗普夫妇体验书画装裱工序的关键环节——托画心。

640.2jpg两国元首积极评价中美两国在文物修复方面开展的广泛、深入合作。

640.3jpg——END——

 

640.webp《雪岩和尚拄杖歌》

赵孟頫《雪岩和尚拄杖歌卷》行书,纸本。纵23.5厘米,横53.6厘米, 署款“吴兴赵孟頫为高之嗣优上人书”。钤“赵子昂氏”(朱文)印,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雪岩和尚原名祖钦,字雪岩,一字慧朗。婺州(浙江金华)人,临济宗第五世孙。元僧高峰妙公(1238年—1295年)法名原妙,早年得法于雪岩钦公,为临济宗十七世孙。

赵孟頫 行书 《雪岩和尚拄杖歌》欣赏

640.webp (1)

640.webp (2)

640.webp (3)

640.webp (4)

640.webp (5)

640.webp (6)《拄杖歌》为宋僧祖钦所撰,颇含禅宗棒喝式机锋。《雪岩和尚拄杖歌》是赵孟頫中晚年为天目山大觉正等禅寺住持高峰妙公之弟子所书,属赵孟頫中晚年作品,整篇书法除了沉稳、洒脱、姿媚之外,益见其间纯正的晋唐法书气格。原墨迹有几处残损。卷后有元代名僧了庵、妙声、若舟、余泽和元人郑元佑、明人汪道昆、清人陆绍曾等人题跋。

——END——

微信图片_20171106163114

象征主义

听说窗外下雨了
汉中门大街的梧桐树
站立如永恒不变的格言
所谓灯火辉煌
是城市刻意雕琢的象征主义

- 冯错《何事惊慌》    

微信图片_20171106163037

活动详情

活动内容:转发本条微信至朋友圈并且获赞超过66个,关注我们后把截图发给小编,即可免费领取《何事惊慌》一本小编微信见文末)

活动注意:邮费自理

不要大意地开始转发吧

《何事惊慌》

更多细节

微信图片_20171106163028 微信图片_20171106163043 微信图片_20171106163047 微信图片_20171106163056 微信图片_20171106163100 微信图片_20171106172508 微信图片_20171106172515 微信图片_20171106172523 微信图片_20171106172532 微信图片_20171106172539 微信图片_20171106172553 微信图片_20171106172607 微信图片_20171106172613 微信图片_20171106172701

扫码加小编微信领取诗集

微信图片_20171108165321

- end -

《兰亭序》是中国晋代(公元353年),书圣王羲之写下的”天下第一行书”。

公元353年4月22日(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距今已1661年),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曲水流觞,饮酒赋诗。王羲之将这些诗赋辑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

由于唐太宗李世民非常喜欢《兰亭序》,于是找了不少大臣进行临摹,其中冯承素的神龙本最好,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冯承素的摹本。至于原本,由于唐太宗过于喜欢,其驾崩后带入了坟墓,令人遗憾!

40657307_1 副本副本《兰亭序》(神龙本)卷 唐 冯承素摹 纸本 行书 纵24.5cm 横69.9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书圣神品

《兰亭序》全文28行、324字,通篇遒媚飘逸,字字精妙,点画犹如舞蹈,有如神人相助而成,被历代书界奉为极品。宋代书法大家米芾称其为“中国行书第一帖”。后世但凡学习行书之人,都会倾心于兰亭不能自拔。《兰亭序》洋洋洒洒跳舞一般的笔法真是让吾等后辈习书者望而生叹,赞叹于王羲之出神入化的书法技艺,赞叹于王羲之如水般流畅的文采。

《兰亭序》用笔以中锋为主,间有侧锋,笔画之间的萦带,纤细轻盈,或笔断而意连,提按顿挫一任自然,整体布局天机错落,具有潇洒流丽、优美动人的无穷魅力”此帖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

书法赏析

谈论魏晋书画艺术。人们总会将它与“形神之辩”的审美趣尚相联系起来,从“形神兼备”发展到“离形神似”,讲求自然。顺乎神理,在艺术上这是形式表现和精神内涵的关系,既有道家的“飘逸”,又有儒家的“文质”。华美与质朴的相结合,由此产生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形神兼备”的艺术品格。后来又将它上升到“得意忘形”的境界,使书画艺术从对外在客观世界的表现转向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抒发。这在晋代的书法艺术中就出现了追求“韵”的审美趣尚。从流传的晋书墨迹来看,晋人尚韵,其主要表现为自然天成、和谐畅达的柔性美。王羲之就是晋代书法的杰出代表,后世尊为“书圣”,其《兰亭序》法帖也被尊崇为“天下第一行草”。

《兰亭序》是王羲之47岁时的书作,记述的是羲之和友人雅士会聚兰亭(今浙江绍兴西南兰清)盛游之事,其书从容娴和,气盛神凝。据传唐太宗李世民酷爱其书法,认为《兰亭序》是“尽善尽美”之作,死后将它一同葬人陵墓。现传《兰亭序》之真伪,曾有过大争论,几乎要挖李世民的墓了。但是《兰亭序》的艺术价值却是一致公认的。宋米芾诗云:“翰墨风流冠古今,鹅池谁不爱山阴;此书虽向昭陵朽,刻石尤能易万金。”历代书家摹本不下几十种,也是书法史上少有的文化现象。

《兰亭序》在王书中虽不及其行草书札,但作为一种典雅、双逸、潇洒的时代风格是无人能超越或与之相伴的。那种硫朗有致的布局,挺秀双逸的风神,变化多端的笔法,纵横自如的取势,使后世学书者感到面对的是一座既平凡又神秘莫侧的城楼,往住不得其门而人,单看其用笔的丰富,就有藏锋、称饰、挂笔回锋,牵丝、映带、由方转圆、由圆转方等种种奇妙变化,有些横与波挑又带有隶书遗意,变化典侧,时出新愈,平和之中见奇纵,这也是《兰亭序》永久的艺术魅力所在,所谓“不激不励,风规自远”(唐·孙过庭语)正应是对《兰亭序》之神最恰当的评语。

《兰亭序》为行书帖,但从其圆转流美的行书字体中可以感觉到东晋楷法的完备,在妍美的行书中隐含着楷书的骨力。南朝的楷书很发达,但从王羲之的传本来看,其突出成就显然在行、草方面。与汉魏、西晋比较,王羲之书风的最大特征是用笔细腻而结构多变,过去的书风都走古拙一路,如《平复帖》,而王羲之却能把书法技巧由纯出乎自然而引向较为注重华美而达到精致的境界,与古拙相对而为“秀媚”。将这种充溢韵致的书风与《兰亭序》描写的良辰美景珠联璧合,有一种微妙的人和大自然融合在一起的境界。作者置身于“祟山峻岭、茂林修竹”之间,“极视听之娱”,抒发乐山乐水之情;与友人雅集,筋咏赏景之际,或悲或喜,情感跌宕,叹人生苦短,良辰美景不常,情景交融,文思喷发,乘兴书之,为中华民族文化留下了旷世杰作。《兰亭序》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自然形态的美和人的情感之美的和谐的结合,似乎有天机入神,走笔如行云流水,进人书艺的最高境界。据说后来王羲之又写过几次,都不可能再达到这种境界,这就是艺术的奥妙。

《兰亭序》书法,符合传统书法的最基本审美观:“文而不华,质而不野,不激不厉,温文尔雅”。其笔法刚柔相济,线条变化灵活,点画凝练,书体以散求正,具有敬侧、揖让、对比的间架美感,成为“中和之美”书风的楷模。欣赏《兰亭序》,会获得一种非凡的艺术享受。

墨池学院特邀朱乒乓老师,将从《兰亭序》的丰富笔法、独特的字法与章法处理方法等方面细致深入地讲解、示范,为广大学员厘清学习思路、掌握学习方法,通过《兰亭序》体悟王羲之行书的奥秘,从而更好地将临摹与创作相结合。

12月14日将进行第一节一元试听课,可以听完第一节觉得课程靠谱后,再报名后续课程。

导师介绍

4034970a304e251f587e3900a586c9177e3e53b9

朱乒乓,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丹青盛世书画院副院长。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获得美术学硕士学位。中国国家画院贾广健工作室画家。

微信图片_20171108111747

朱乒乓老师作品

o_1btllspl9hghh9n105jbnr10s911!scale

朱乒乓老师作品

参展/获奖

2006年全国第四届妇女书法篆刻展览特等奖
2007年入展全国首届行书大展
2007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
2008年首届册页大展
2008年全国千人千作书法大展
2009年浙江书法60周年”精英展”等展览
2009年浙江省首届女篆刻家作品展
2010年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五百家书法精品展
2011年纪念中书协成立30周年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优秀作品展
2011年万山红遍——浙江书法大展优秀作品奖
2011年邓石如书法大展
2011参加”右军麾下,瓯越书风”温州十六人书法展
2011西冷印社出版《温州书法百家系列——朱乒乓书法作品集》
2012年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年度提名奖
2012年获得温州市个人精品文艺奖
2012参加”全国青年书法家作品邀请展”
2013年首届“钟繇奖”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
2014年度浙江省书法家协会青年人才培养“新峰计划”二十家
2014年第三届财富与艺术全国名家书画展览
2014年“花非花”朱乒乓石双樑于栋华艺术联展(天津站)
2015年“墨韵芳菲”全国优秀女书法家作品邀请展
2015年“灼灼其华”-朱乒乓十年书画精品个展(北京)
2015年《灼灼其华-朱乒乓十年书画精品集》由华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2015年“花笺声声慢”北京博书屋新书发布会暨作品展览
2015年《花笺声声慢——朱乒乓书李清照诗词》由华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2015年“花笺声声慢”北京博书屋新书发布会暨作品展览
2016年温州市市委宣传部评为“三八”十路英才百名“最美温州女性”
2016年北京水墨公益基金会提名“旅京十大青年书法家”

微信图片_20171108113947

朱乒乓老师作品

微信图片_20171108111824

朱乒乓老师作品

课程安排
第一节 丰富笔法
2017年12月14日 19:00
1. 露起露收方法
2. 基本笔画的写法及同类笔画的变化
3. 牵丝映带的处理
4. 用笔变化方法(方圆兼施,中侧互用,轻重、粗细变化,借用楷、草笔法)
第二节 字法处理
2017年12月21日 19:00
1. 基本偏旁的写法
2. 相同偏旁的变化
3. 不同结构的处理方法(平正匀实、欹侧取势、穿插避让、呼应有致)
第三节 章法处理
2017年12月28日 19:00
1. 单行的处理
2. 重心线条的处理
3. 章法中的矛盾关系营造
4. 在创作中的应用

微信图片_20171108095604

第一节课 一元试听

【报名咨询】

扫码直接进入墨池公众号获取报名链接
或者点击
课程链接
如有疑问可咨询您的课程专员:小轩(微信:mochihubei)

简单,最极致的美

 

美丽的往往都是素简的。

简单是心里的自然淳朴,不是表象,是内心的亲和,淡淡如幽兰,能散发出本性里的清洁。 

简单如同是一幅水墨丹青,黑白大方,简洁而寓意深远,是诗意,也是人间乐趣。640

宋朝人用墨画画,烧单色釉瓷器。画画敢不用颜色,这就是极简!

中国水墨画,虽然只有一种颜色,但墨色的深浅,浓淡,疏密,枯润,无不充满表现力;泼墨如水,又惜墨如金,收放自如,纵横潇洒,展现出古典的诗意美。

而汉字书法,素简淡朴,只白纸黑字两色,却能飘若浮云,矫若游龙,气象万千;雄浑遒劲,天马行空,行云流水,成为我们独有的一种艺术形式。

640.1jpg

简单,生活的真味

人的境界越高,生活和生命就越简单。

周恩来有一套睡衣和睡裤,颜色都褪光了,可还是穿破了就补,一直穿到他逝世。他一条浴巾用了20多年,正反补了14块补丁,住院时,还把它当枕巾。

一顶帽子都破了,他还舍不得扔掉。一双夏天穿的黄颜色的凉皮鞋,一双春、秋、冬穿的黑皮鞋,穿了20多年,修补过多次,却依然坚持不换。工作人员几次给他换鞋底,都是利用他睡觉的时间修理的。

当一个人能透过纷呈的世相,探知到内在的本源时,那种真正大彻大悟的心境,便是简单。生活越素简,幸福越靠近。人在本性上,其实是有享受素简的天性的。人生其实不需要太多的行李,也无需过分装饰。

640.2jpg

人生真正需要的是一些简单的东西,例如,阳光、空气、健康和很好的睡眠,这些基本的元素正如恰到好处的盐,能调出生活很好的味道。

简单的境界,就是笑而不语、光而不耀、威而不猛的境界。简单生活的人,有清凉自在的心,有安定从容之心,有一颗摆脱烦恼束缚的自由之心。

640.3jpg

简单,大道至简,以简驭繁

《庄子》说大知闲闲,小知闻闻。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庄子认为,耍小聪明的人总是把自己弄得很复杂,让别人认为他高深莫测;而智慧的人却很简单,一是一,二是二,说话也不是罗哩罗嗦,没完没了,而是字字千金,每句话都很有说服力。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易经》用64卦384爻,囊括了天地变化之道,人生之至理,正是因为做到了以简驭繁。

640.4jpg

大道至简,大道是极其简单的,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我们一旦掌握这个大道,也就必然能做到以简驭繁。

《道德经》上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人生需要上进、需要做加法,但更重要的是学会做减法。

简单比复杂更难。很多人都善于把事情做得复杂,而只有少数成功者才能把事情做得简单。简单就是抓住重点,抓住根本和关键,提纲挈领,以简驭繁。

——END——

 

《杨淮、杨弼表纪摩崖》,又称《杨淮表》。熹平二年(173)黄门卞玉为文,镌刻于汉中褒谷石门西壁《石门颂》摩崖之南侧。通高216厘米,上宽67厘米,下宽50厘米,文7行,行24至26字不等,字径5至7厘米,全文173字。

640

《杨淮表记影拓本》

据史家考证,杨淮、杨弼均为《石门颂》所称颂的杨涣(字孟文)的孙子。杨孟文东汉顺帝初为司隶校尉,曾多次上疏于朝廷,请复修褒斜道,获准。继鄐君开石门数十年后,修复了褒斜山道,他的同乡武阳(今四川成都南)人王升任汉中太守时,于建和二年(148)仲冬上旬,”勒石颂德,以明厥勋”。这就是《石门颂》摩崖。

640.1jpg

《杨淮表记影拓本》

熹平二年二月廿日,黄门卞玉谒石门,见《石门颂》摩崖,又知杨孟文之孙辈杨淮、杨弼皆为司隶校尉,且为官清廉,约身自守,所以于《石门颂》之侧镌刻了大司隶杨孟文之孙杨淮、杨弼之表纪,为杨氏祖孙两辈歌功颂德,这就是《杨淮、杨弼表纪摩崖》之来历。

640.2jpg

《杨淮表记影拓本》

从书法艺术看,《杨淮表》虽与《石门颂》风格相近,但仍有自己的特点。

640.3jpg

《杨淮表记影拓本》

它的笔势或则飘飘欲仙舒展大度,或则聚神敛气收势留笔,或则体方笔圆转接无迹,或则尖利质拙露锋溢神,或则如锥画沙不见起止,或则细筋人骨,或则厚重迟涩,笔法笔势自由活泼,变化多姿。

640.4jpg

《杨淮表记影拓本》

它的字势,总的看来是取横势扁方,但仔细分析,斜正、聚散、纵横,自由活泼,仪态万千。有的斜而不倒,有字散神聚,有的纵横夸张,舒放自由,极有特色。

640.5jpg

《杨淮表记影拓本》

对《杨淮表》的书法艺术,清代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称:“《杨淮表纪》润醳如玉,出于《石门颂》,而又与《石经论语》近,但疏荡过之,或出中郎之笔,真书之《爨龙颜》《灵庙碑阴》《晖福寺》所师祖也。”康氏为清代“尊魏卑唐”“尊碑抑帖”的一弋大家,他的大作至今被海内外学者所重。但康氏在这里完全讲错了。“润醳如玉,出于《石门颂》”。

640.6jpg

《杨淮表记影拓本》

《杨淮表纪》书风近于《石门颂》这是事实,但说他“润醳如玉”,马上让人想到后人对唐代大书家褚遂良书法的评价是“字里金生,行间玉润”。褚书笔法精到,结字严密,已脱尽火气而进人大雅堂内、有庙堂之气。 

640.7jpg

《杨淮表记影拓本》

而《石门颂》《杨淮表》仍然保留着西汉以来的博大、朴拙、粗犷的山野之气,和东汉隶书中应规入距的人《石经论语》《曹全碑》《乙瑛碑》《华山碑》《礼器碑》等有着极明显的风格差别,更不能推断《杨淮表》“或出中郎之笔”。整理并写了一部分《熹平石经》的蔡邕书风,我们从《熹平石经》即可看出是属于东汉隶书程式化范畴的,与带着几分野气、带着浓重的西汉刻石遗风的《杨淮表纪》毫无共同之处。

640.8jpg

《杨淮表记影拓本》

至于说《杨淮表纪》是南北朝《晖福寺碑》一类真书刻石书法的“师祖”,那就更不可思议了。如果说他是北魏王远书《石门铭》书法的“师祖”也许还有点道理。其实拙朴、粗犷、天真、野气正是《杨淮、杨弼表纪摩崖》耐人寻味之处。康有为此说误人太甚!

——END——

11月4日,也就是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公布公示名单的第二天,下午3点18分,本届评委曹宝麟在微信发声,披露评审细节,点评获奖作者,以及宣布告别下届评委——

640

这张截图,昨天传遍了书法人的朋友圈。称赞老曹文人风骨的有之,借其言褒贬获奖者的有之,乘机吐槽书法圈的有之,总之宝麟一席话,掀起小狂澜。

曹先生作为十余名评委之一,他这赛后一炮虽然很响,但也只是一家之言。张先生是否那么差,徐先生是否那么好,金先生是否那么糙,也不是曹先生一言就能论定的,各人自有一双眼,一张嘴,至于说不说,终究还是自家的事。

640.webp (1)

曹宝麟究竟算个什么?

我认真想了很久,实事求是讲,只能给他一个写字匠,或者叫“字囚”的称谓。严格论起书法,他的确不够格,他那只能叫写字。一辈子死写米芾、写死米芾,几十年一个囚样。可以说,他已经被囚死在米南宫的“宫”内,即便后来也试图学写颜鲁公、苏东坡,那都不过学了点皮毛,没有真正吸收多少,也始终没跳出米字的束缚,而其米字如今也早已锈迹斑斑,结壳太厚!

640.1jpg

曹宝麟作品

尤其最近这些年越写越不如,越写越腐朽,越写越油滑,也越写越僵化、暮气。与十几年前,甚至与五六年前写的,都根本不能比。早些年由于写米字的人少,他又属于较早介入的一拨,讨了个时机上的便宜。当时看后也的确觉得写得新鲜。但几十年一个调调、一种品味,就不新鲜了,甚至让人产生了审美疲劳和莫名的反感。

640.2jpg

曹宝麟作品

另外,一个一辈子只写米字、只写小行书,偶作小行草的人,让他来评判隶书,或者篆书、楷书,以及纯粹的大草作品等,这本身就很可笑。他真正懂么?他能真正欣赏了吗?但他好像不管这些,仍自不量力、大言不惭地评论起别人。他说“张继比二十年前写得还差,已走下坡路,是不够排第一资格的”,这个观点我大体赞同,也的确有同感。但要说的是,为什么不反观自己呢?其实你也比二十年前写得还差,也早已走下坡路了啊。别自己一身毛,总说别人是妖怪。这里我无意为张继开脱,只是在实事求是陈述观点,何况毛主席早就教导过你们那代人,要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嘛,不能总说别人的不是,也要反观自己啊。

640.3jpg曹宝麟作品

此外,你说“打90分以上,我只给了徐右冰一个人”,你的这一行为难道就没有感情分嫌疑?即便你和徐右冰真的不认识,但你还是以你个人的感情、个人的喜好标准来打的分,可你个人的标准却并非衡量书法的唯一标准啊。你不能拿你个人的判断来否定或猜疑别的评委的判断,不能拿你个人的标准来否定和抹黑别的评委的标准啊。更何况徐右冰本身这个人也不咋样,就是个爱炫技,也很会投机的主儿,他尤其擅长和中书协、中国书法院等那些“领导们”拉关系、拍马屁,无论其人品,还是其作品,又怎么可以与古人相提并论呢?

640.4jpg

曹宝麟作品

你最后还提到金伯兴,说他的“毛病是略显粗糙使狠,文雅荒率之气与谢无量比尚有间”。首先要纠正的是,金伯兴的书法比你写得要好,他的那真叫书法,而你的却只能叫写字;他叫书法家无可厚非,而你却只能叫写字匠。你和他不可同日而语!其次,谢无量的书法怎么能用“荒率”来评价呢?那叫真性情!你没有,所以你体会不了,你始终都在端着姿势写字,在作品里你始终找不到你自己。换句话说,你这辈子就是个古人的“囚徒”,也是个不折不扣的“翻版者”“盗版者”。很是可悲!

640.5jpg

曹宝麟作品

虽然你也有些理论底子,写了不少书法理论方面的文字,但基本都是以考据为主,咬文嚼字、婆婆妈妈的时候居多,几十年来,创新性的思维和观点几乎为零,也基本已经被囚死在古人的资料堆里、字堆里。为什么说是古人的资料堆、字堆呢?因为你始终没有真正领会到古人的气质和精神,只学到了他们的皮毛,只知道把文章观点的证据搜集得尽量充分一些、把字写得尽量像一些,甚至为了考据而考据,为了写字而写字,为了技能而技能,也就是所谓死做学问、死写字的那种。

640.6jpg

曹宝麟作品

另外,你多以写小字为主,很少见到你的大字创作,榜书就更少见了,即便偶尔见到,也不过是小字的放大,而并非真正大字或榜书创作的那种笔法技巧。所以这也就决定了你的格局不大,心胸不够开阔,而且越老,戾气越重,越爱走极端,往往看不惯这、看不惯那,总喜欢以自己的标准衡量、批评一切,甚至为怕被冷落,夺人眼球之目的,有意地充当起所谓的“公知”角色。这一点和刘正成如出一辙,当然你们也是穿一条裤子的。想当年也是因为没有在中书协分得一杯羹(刘正成后来被书协开除,而你也基本被边缘化),所以便一直积攒着怨气,心理始终难以平衡。到老了便开始借机发泄,这其实是典型的小人作派,不光明,也甚是可恶!

曹先生,当自反省啊!

文章来源:艺术阵地

作者:鲁迅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