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是中国晋代(公元353年),书圣王羲之写下的”天下第一行书”。

公元353年4月22日(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距今已1661年),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曲水流觞,饮酒赋诗。王羲之将这些诗赋辑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

由于唐太宗李世民非常喜欢《兰亭序》,于是找了不少大臣进行临摹,其中冯承素的神龙本最好,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冯承素的摹本。至于原本,由于唐太宗过于喜欢,其驾崩后带入了坟墓,令人遗憾!

40657307_1 副本副本《兰亭序》(神龙本)卷 唐 冯承素摹 纸本 行书 纵24.5cm 横69.9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书圣神品

《兰亭序》全文28行、324字,通篇遒媚飘逸,字字精妙,点画犹如舞蹈,有如神人相助而成,被历代书界奉为极品。宋代书法大家米芾称其为“中国行书第一帖”。后世但凡学习行书之人,都会倾心于兰亭不能自拔。《兰亭序》洋洋洒洒跳舞一般的笔法真是让吾等后辈习书者望而生叹,赞叹于王羲之出神入化的书法技艺,赞叹于王羲之如水般流畅的文采。

《兰亭序》用笔以中锋为主,间有侧锋,笔画之间的萦带,纤细轻盈,或笔断而意连,提按顿挫一任自然,整体布局天机错落,具有潇洒流丽、优美动人的无穷魅力”此帖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

书法赏析

谈论魏晋书画艺术。人们总会将它与“形神之辩”的审美趣尚相联系起来,从“形神兼备”发展到“离形神似”,讲求自然。顺乎神理,在艺术上这是形式表现和精神内涵的关系,既有道家的“飘逸”,又有儒家的“文质”。华美与质朴的相结合,由此产生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形神兼备”的艺术品格。后来又将它上升到“得意忘形”的境界,使书画艺术从对外在客观世界的表现转向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抒发。这在晋代的书法艺术中就出现了追求“韵”的审美趣尚。从流传的晋书墨迹来看,晋人尚韵,其主要表现为自然天成、和谐畅达的柔性美。王羲之就是晋代书法的杰出代表,后世尊为“书圣”,其《兰亭序》法帖也被尊崇为“天下第一行草”。

《兰亭序》是王羲之47岁时的书作,记述的是羲之和友人雅士会聚兰亭(今浙江绍兴西南兰清)盛游之事,其书从容娴和,气盛神凝。据传唐太宗李世民酷爱其书法,认为《兰亭序》是“尽善尽美”之作,死后将它一同葬人陵墓。现传《兰亭序》之真伪,曾有过大争论,几乎要挖李世民的墓了。但是《兰亭序》的艺术价值却是一致公认的。宋米芾诗云:“翰墨风流冠古今,鹅池谁不爱山阴;此书虽向昭陵朽,刻石尤能易万金。”历代书家摹本不下几十种,也是书法史上少有的文化现象。

《兰亭序》在王书中虽不及其行草书札,但作为一种典雅、双逸、潇洒的时代风格是无人能超越或与之相伴的。那种硫朗有致的布局,挺秀双逸的风神,变化多端的笔法,纵横自如的取势,使后世学书者感到面对的是一座既平凡又神秘莫侧的城楼,往住不得其门而人,单看其用笔的丰富,就有藏锋、称饰、挂笔回锋,牵丝、映带、由方转圆、由圆转方等种种奇妙变化,有些横与波挑又带有隶书遗意,变化典侧,时出新愈,平和之中见奇纵,这也是《兰亭序》永久的艺术魅力所在,所谓“不激不励,风规自远”(唐·孙过庭语)正应是对《兰亭序》之神最恰当的评语。

《兰亭序》为行书帖,但从其圆转流美的行书字体中可以感觉到东晋楷法的完备,在妍美的行书中隐含着楷书的骨力。南朝的楷书很发达,但从王羲之的传本来看,其突出成就显然在行、草方面。与汉魏、西晋比较,王羲之书风的最大特征是用笔细腻而结构多变,过去的书风都走古拙一路,如《平复帖》,而王羲之却能把书法技巧由纯出乎自然而引向较为注重华美而达到精致的境界,与古拙相对而为“秀媚”。将这种充溢韵致的书风与《兰亭序》描写的良辰美景珠联璧合,有一种微妙的人和大自然融合在一起的境界。作者置身于“祟山峻岭、茂林修竹”之间,“极视听之娱”,抒发乐山乐水之情;与友人雅集,筋咏赏景之际,或悲或喜,情感跌宕,叹人生苦短,良辰美景不常,情景交融,文思喷发,乘兴书之,为中华民族文化留下了旷世杰作。《兰亭序》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自然形态的美和人的情感之美的和谐的结合,似乎有天机入神,走笔如行云流水,进人书艺的最高境界。据说后来王羲之又写过几次,都不可能再达到这种境界,这就是艺术的奥妙。

《兰亭序》书法,符合传统书法的最基本审美观:“文而不华,质而不野,不激不厉,温文尔雅”。其笔法刚柔相济,线条变化灵活,点画凝练,书体以散求正,具有敬侧、揖让、对比的间架美感,成为“中和之美”书风的楷模。欣赏《兰亭序》,会获得一种非凡的艺术享受。

墨池学院特邀朱乒乓老师,将从《兰亭序》的丰富笔法、独特的字法与章法处理方法等方面细致深入地讲解、示范,为广大学员厘清学习思路、掌握学习方法,通过《兰亭序》体悟王羲之行书的奥秘,从而更好地将临摹与创作相结合。

12月14日将进行第一节一元试听课,可以听完第一节觉得课程靠谱后,再报名后续课程。

导师介绍

4034970a304e251f587e3900a586c9177e3e53b9

朱乒乓,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丹青盛世书画院副院长。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获得美术学硕士学位。中国国家画院贾广健工作室画家。

微信图片_20171108111747

朱乒乓老师作品

o_1btllspl9hghh9n105jbnr10s911!scale

朱乒乓老师作品

参展/获奖

2006年全国第四届妇女书法篆刻展览特等奖
2007年入展全国首届行书大展
2007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
2008年首届册页大展
2008年全国千人千作书法大展
2009年浙江书法60周年”精英展”等展览
2009年浙江省首届女篆刻家作品展
2010年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五百家书法精品展
2011年纪念中书协成立30周年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优秀作品展
2011年万山红遍——浙江书法大展优秀作品奖
2011年邓石如书法大展
2011参加”右军麾下,瓯越书风”温州十六人书法展
2011西冷印社出版《温州书法百家系列——朱乒乓书法作品集》
2012年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年度提名奖
2012年获得温州市个人精品文艺奖
2012参加”全国青年书法家作品邀请展”
2013年首届“钟繇奖”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
2014年度浙江省书法家协会青年人才培养“新峰计划”二十家
2014年第三届财富与艺术全国名家书画展览
2014年“花非花”朱乒乓石双樑于栋华艺术联展(天津站)
2015年“墨韵芳菲”全国优秀女书法家作品邀请展
2015年“灼灼其华”-朱乒乓十年书画精品个展(北京)
2015年《灼灼其华-朱乒乓十年书画精品集》由华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2015年“花笺声声慢”北京博书屋新书发布会暨作品展览
2015年《花笺声声慢——朱乒乓书李清照诗词》由华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2015年“花笺声声慢”北京博书屋新书发布会暨作品展览
2016年温州市市委宣传部评为“三八”十路英才百名“最美温州女性”
2016年北京水墨公益基金会提名“旅京十大青年书法家”

微信图片_20171108113947

朱乒乓老师作品

微信图片_20171108111824

朱乒乓老师作品

课程安排
第一节 丰富笔法
2017年12月14日 19:00
1. 露起露收方法
2. 基本笔画的写法及同类笔画的变化
3. 牵丝映带的处理
4. 用笔变化方法(方圆兼施,中侧互用,轻重、粗细变化,借用楷、草笔法)
第二节 字法处理
2017年12月21日 19:00
1. 基本偏旁的写法
2. 相同偏旁的变化
3. 不同结构的处理方法(平正匀实、欹侧取势、穿插避让、呼应有致)
第三节 章法处理
2017年12月28日 19:00
1. 单行的处理
2. 重心线条的处理
3. 章法中的矛盾关系营造
4. 在创作中的应用

微信图片_20171108095604

第一节课 一元试听

【报名咨询】

扫码直接进入墨池公众号获取报名链接
或者点击
课程链接
如有疑问可咨询您的课程专员:小轩(微信:mochihub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