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妃曲》

文徵明75岁行书《明妃曲》刻本

640.webp (16)

王安石《明妃曲》是咏昭君最好的诗;《明妃曲》也表达了昭君的无可奈何的遗恨,自己处处愿意“为汉家死”,但终不见用。

640.webp (17)

640.webp (18)

640.webp (19)

640.webp (20)

640.webp (21)

文徵明于书法则是博飞专精的典范。

文徵明的行书大致可分两大类风格:一是以王羲之《圣教序》笔意为主所写的行书小品;一是以黄山谷笔意书写的大行楷。

文徵明的小楷造诣最高。主要师法传为王羲之的《黄庭经》、《乐毅论》以及钟繇《宣示》,王献之《十三行》等,又能融入唐人小楷笔法于一炉,形成“温纯精绝”的自家风貌。

640.webp (22)

640.webp (23)

640.webp (24)

640.webp (25)

640.webp (26)

640.webp (27)

640.webp (28)

640.webp (29)

640.webp (30)

640.webp (31)

640.webp (32)

640.webp (33)

640.webp (34)

640.webp (35)

640.webp (36)

640.webp (37)

640.webp (38)

640.webp (39)

640.webp (40)

640.webp (41)

640.webp (42)

640.webp (43)

640.webp (44)

640.webp (45)

640.webp (46)

640.webp (47)——END——

赵之谦(1829~1884)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撝叔,号铁三、憨寮、又号悲庵、无闷、梅庵等。所居曰“二金蝶堂”、“苦兼室”,官至江西鄱阳、奉新知县,工诗文,擅书法,初学颜真卿,篆隶法邓石如,后自成一格,奇倔雄强,别出时俗。善绘画,花卉学石涛而有所变化,为清末写意花卉之开山。篆刻初学浙派,继法秦汉玺印,复参宋、元及皖派,博取秦诏、汉镜、泉币、汉铭文和碑版文字等入印,一扫旧习,所作苍秀雄浑。青年时代即以才华横溢而名满海内。他在书法方面的造诣是多方面的,可使真、草、隶、篆的笔法融为一体,相互补充,相映成趣。赵之谦曾说过:“独立者贵,天地极大,多人说总尽,独立难索难求”。他一生在诗、书、画、意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640.webp (1) 640.webp (2) 640.webp (3) 640.webp (4)

640.webp (5)

640.webp (6)

640.webp (7)

640.webp (8)

640.webp (9)

640.webp (10) 640.webp (11)

640.webp (12) 640.webp (13)

640.webp (14)

640.webp (15)——END——

 

《心经》十二条屏是吴昌硕晚年的扛鼎之作,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每屏高132.5厘米,宽30.2厘米。大致推算一下,每字约在10厘米见方左右。全篇268字,除开篇“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标题与末行2字之外,其余各列皆有12字,每一屏下半段右侧皆钤《道在瓦甓》印章。

《心经》内容有几个词组与单字重复频率极高,处理起来不容易,纵观全篇,一气呵成而无疲态。最后有一段跋语:“曾见完白翁曾篆《心经》八桢,用笔刚柔兼施,虚实并到。服膺久之,兹参猎碣笔意成此。自视尚无恶态。丁巳暮春。”可知吴昌硕写这件作品乃有感而发,不敢说超越前贤,但内心与古人争一地位的雄心还是有的,老骥伏枥,壮志凌云。吴昌硕篆书宗法石鼓,历经60余年,至老不辍。这件作品成于丁巳年,即1917年,时吴昌硕已74岁。晚年功力炉火纯青,人书俱老。

部分高清大图精览

360se_picture.webp

360se_picture.webp (1)

360se_picture.webp (2)

360se_picture.webp (3)

360se_picture.webp (4)

360se_picture.webp (5)

360se_picture.webp (6)

360se_picture.webp (7)

360se_picture.webp (8)

360se_picture.webp (9)

360se_picture.webp (10)

360se_picture.webp (11)

360se_picture.webp (12)

360se_picture.webp (13)

360se_picture.webp (14)

360se_picture.webp (15)

360se_picture.webp (16)

360se_picture.webp (17)

360se_picture.webp (18)

360se_picture.webp (19)

360se_picture.webp (20)——END——

 

 

线条的力量体现着书法的生命本质,是书法欣赏的基础。力量美的体现有多种形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方硬的力量,
二是饱满的力量,
三是弹性的力量,
四是摩擦的力量。

一、方硬

方硬是判断字有无骨力的重要标准。
古人云“书贵瘦硬方通神”,就是强调字要具有骨力、有硬度。字若无骨,风采全无。
魏晋时代最讲求风骨,看图:

640.webp王羲之兰亭序

王羲之的字最大特点是什么?
是硬。
临摹王的字,柔美的地方容易写像,有硬度的地方,如转折、起笔收笔,最难模仿。
放大观察兰亭序,我们发现兰亭序的字在结构上是很硬朗的,与王羲之其他墨迹的风格一致,只是线条要比以往略细。

640.webp (1)王羲之丧乱贴“先”

丧乱帖是一件以骨力见长的名帖,这件作品转折处和行笔都极为硬朗、爽劲,是王羲之存帖中最有硬度的法帖。

640.webp (2)封君夫人长孙墓志

魏碑体现出的硬度,表现在转折和线条的刀刻效果,即所谓的金石味,刀凿斧刻,加上岁月的风化,极大丰富了书法的形式美和力量美。

二、饱满

饱满是一种张力的体现,是力量浑厚、充盈的效果。
在书法中,饱满多是体现一种拙厚的味道。

640.webp (3)颜真卿祭侄稿

640.webp (4)王宠小楷

小楷也可以写的浑厚饱满,关键是掌握力量的表现形式。

三、弹性

弹性体现的是一种韧劲,如同拉弯的弓,充满势能。

640.webp (5)褚遂良阴符经

640.webp (6)赵佶瘦金体楷书

在弹性力量的线条中,往往要伴随着一定的速度,快速是增加是力量的重要手段。
褚遂良、赵佶都是使用弹性增加线条力度的高手。

四、摩擦

摩擦是一种阻力,在书法里常常以飞白、枯涩的线条展现。

640.webp (7)颜真卿祭侄稿

摩擦要保持中锋,才能有浑厚的效果,侧锋、一味颤抖产生的飞白,多是俗书。

640.webp (8)米芾虹县诗

640.webp (9)徐生翁对联

徐生翁用笔老辣生猛,善用渴笔焦墨,营造强烈的飞白效果,极具现代美感。

——END——

清代成亲王楷书赵孟頫大士赞卷,纵32.8cm,横89cm。故宫博物院藏。此作以恭楷录赵孟頫大士赞。用笔清劲峭拔,结字整肃,极见唐人楷法之精绝。

640.webp

640.webp (1)

释文:秉般若。剑推黑暗尽光明。洞然行佛心,令令行如焰。无处凑泊,锋锷未露,天魔胆落。明月一圆,清风两袖。笊篱笊篱,虽工莫售。莫信者何,劳心碌碌。譬动水珠,竟无捞摸。彼卖鱼者,一钱两尾。踏破指头,白昼见鬼。隐菩萨身,化童女真。非大悲心,着甚死嗔。飞鸟拍肩,蹲蹲将及。正未及闲,狂心顿息。天和气薰,小雨沾裳。浮云柳絮,空阔飞扬。师猎得麕,师农得粟。善财无法,礼菩萨足。菩萨不定,前瞻后瞩。汝自问取,白云青竹。赵文敏公大士赞。为恒府德斋书。成亲王。

——END——

江寒汀(1903-1963年)、张大壮(1903-1980年)、唐云(1910-1993年)、陆抑非(1908-1997年)四人因有着相同的兴趣和大致相同的艺术经历和绘画风格,又长期寓居上海卖画为生,故近代学者及绘画史研究者把他们称之为“四大名旦”。他们卓越的绘画艺术成就,引起当今画坛及收藏界的广泛兴趣和关注。下面就看看这四位老人家优美的花鸟画作品。

江寒汀的花鸟
江寒汀是当代海派花鸟画第一人,为近现代海派小写意花鸟最重要代表画家,名列“海上花鸟四大名旦”之首。
640.webp (2)
640.webp (3)
640.webp (4)
640.webp (5)
640.webp (6)
640.webp (7)
640.webp (8)
640.webp (10)
张大壮的花鸟
张大壮的绘画艺术,宗法恽寿平没骨法,兼取黄筌、徐熙,作品妍丽清润,秀美动人;晚年渐涉徐渭、陈淳、朱耷等人,笔墨老辣,纵放洒逸;喜绘蔬菜、虾蟹之类,生动活脱,别具韵致。
640.webp (12)
640.webp (13)
640.webp (14)
640.webp (15)
640.webp (16)
640.webp (17)
640.webp (18)
640.webp (19)
640.webp (20)
640.webp (21)
唐云的花鸟
唐云,字侠尘,别号药城、药尘、药翁、老药。唐云是他成为画家后用的名字。擅长花鸟、山水、人物,可谓诗书画皆至妙境。

640.webp (22)

640.webp (23)
640.webp (24)
640.webp (25)
640.webp (26)
640.webp (27)
640.webp (28)
640.webp (29)
640.webp (30)
陆抑非的花鸟
陆抑非(1908-1997),初字一飞。杰出的中国花鸟画大家和卓越的美术教育家,曾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1937年拜师吴湖帆,入“梅景书屋”。由吴湖帆将“一飞”改成“抑非”,从此以“抑非”字行。

640.webp (31)

640.webp (32)
640.webp (33)
640.webp (34)
640.webp (35)
640.webp (36)
640.webp (37)
——END——

为期一个月的王飞涯老师【传统山水画零基础训练营】(一期)已经落下帷幕,墨池学院特意挑选了部分毕业学员的作品,举办本次线上传统山水画零基础训练营一期结业作品展

在课程开始前,很多中国画爱好者会问这样一个问题:传统的课程,手上的技艺,通过视频来教授,在信息传递上会有障碍吗?

其实所谓的障碍都是人给自己划分出来的。我们选择传统,确实是因为我们之间会有更加亲近的联系,感受到了它的好,以及它可以带给我们帮助。传统和当下,与舒服便捷的生活并不是隔离甚至对立的。
所以我们使用电脑、使用互联网来生活、来学习,应该是一种享受,它们是方法和工具,工具本身没有属性,它是路径,不是目的,只是说,你拿它来做什么,怎么做,最终好的内容才是目标。就像你去喝茶,是因为茶好喝,然后生成的这个茶的形式很美,然后你去使用和享受,而不会只是因为茶道的形式而去喝很苦很难喝的茶。
出门可以坐车,就不会天天骑马了,每一个新技术的出现,都是来解放时空对人的限制的,而的确也是人们对于便捷舒适节约时间的需求,促成了这么多新事物的诞生。面对屏幕和面对人是一样的,重要的是如何善待、安放以及真的投入自己的真诚和努力。

我们一起来看此次训练营一期学员的学习成果吧

学良(养习斋) 第一次作业

微信图片_20180108120104

学良(养习斋) 毕业作品

待选 还有一幅没完成

微信图片_201801028120104

学良(养习斋):其实跟王老师学传统山水画之前,我上过王老师在墨池的工笔花鸟和没骨花鸟课!因为我是比较偏向画花鸟画的,在课中王老师也强调,想学好花鸟最好学一下山水,因为树枝等的线条,最能锻炼你的线质,到时可以运用到花鸟中,那么画花鸟也就更容易把握些。在讲花鸟的时候王老师也讲了笔墨理法,可能是我刚接触千竹书院的这种理念,一时间总是难以理解,画的也就不好,后来抱着试一下的态度报了这个山水基础班,王老师讲的非常详细,句句分析讲解到位,让我这个天生比较迟钝的人,找到了一些感觉,之前很多不理解的概念很快就明白了。有了一些进步,最重要的是理法通了很多,同时也认识到手腕的力是非常的重要!基本上控制了腕力,线质的那种挺的质量就上来了。当然还有很多等等就不一一说了。
其实大家能在一个月的时间里能有长足的进步,除了王老师讲解到位之外,其实还有一位为我们付出很多精力的曹老师,我们都应该感谢她的付出。我们很多不明白的问题抛向她的时候,她总是不厌其烦地为我们一一解答,而且非常有耐心,经常鼓励我们提问题。我们的进步也离不开她的批评指正,只有多指正,我们才能认识自己的不足才会去寻找解决的方法,才会让我们的认识更提高一层。非常感谢她!
我也报了王老师的宋画提高班,希望可以在基础学习后得到更深一层的提高,望自己不断进步,也祝同学们共同进步!有感而发,在学习的道路上,与大家共勉!

水岸居者 第一次作业

微信图片_20180108173731

水岸居者 毕业作品

微信图片_20180108115231

水岸居者:我喜欢山水画,在王老师的入门班开始之前,我就临摹了一些明清代画家的山水画儿,但感觉不得法。后来在偶然的机会,我关注了墨池,报了王老师的没骨花鸟班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感觉老师教的方法就是我想要的东西,所以就继续跟老师学习。我练习的时间比较少,内容很多很丰富,只能慢慢地消化。
我有素描和毛笔基础,造形不难,当初临摹山水画时,按西画来涂画,结果可想而知了。自从跟王老师学习第一节课开始,我就顿然明白什么是传统山水画。老师说的笔法、理法和物性通过线条的变化来表达,这是传统中国画的根本。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便知道如何欣赏中国传统山水画了。有了王老师教的这个方法引入门,修练就看我们自己个人。
在此,感谢王老师和曹老师的细心教导!

小米 第一次作业

微信图片_20180108120041

小米 毕业作品

微信图片_20180108103116

小米:关注墨池差不多快一年了,也在墨池报了不少课程学习画画,总感觉自己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节奏,每次老师布置的作业自己总是找各种理由推脱,如“自己是业余的、没有跟老师学过画画、其它同学好多人都是专业等等”说实在的还是自己懒!虽然自己自学国画多年但是每次拿起毛笔来都会感到无从下手!自从认识了王老师之后自己明显感觉会看画了,慢慢的知道古画中这一笔是什么回事、那一笔是怎么回事!但画得时候还是有点吃力!直到看见墨池推出了“0基础传统山水画班”自己毫不犹豫的就报名了!我平时比较忙,上了“0基础班”,每天专门腾出时间来练,每节课都有收获,对我来说这是自己在墨池上的最有用的课了!感谢“墨池、王飞涯、曹薇薇”,正是因为认识了你们,才致使我不再继续浪费大把的青春!

杺弧 第一次作业

微信图片_20180108120010

杺弧 毕业作品

微信图片_20180108115737

杺弧:生活中喜欢各种画,但都是外行看热闹。17年6月开始尝试学画,经过三个多月的素描,正要选择学什么画,恰好看到墨池的这个课程,于是报名开始国画启蒙。
八次课,课堂里有王老师精心的讲解,课后有同学间的讨论交流,有老师的细心点评指导,就这样一点点,真正的零基础开始学国画,从对笔墨纸的了解开始到对山水画有了初步的认识,从无从下笔到敢于动笔大胆尝试,虽然每一次的下笔都是粗糙和幼稚的,但每一次的下笔也都是认真的尝试。
一周双课的进度有些快,跟上进度不容易,虽然完成了八次课,但练习太少,还只能算是在走近国画,离国画的大门还有甚远的距离。
学绘画也是一种修行,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有了基础,潜心习练,一定会有进步的。这才是学习的目的。

墨舞影 第一次作业

微信图片_20180109100445

墨舞影 毕业作品

微信图片_20180109092625

墨舞影:从12月份开始在《墨池启蒙计划》学习王飞涯老师传统山水画零基础入门集训营课程。浅述在学习过程中一些心得。从最基础的理论知识开始切入,是很好的,笔墨理法对初学者认识中国画是正确的基石。以前都是自己摸索,说不出究竟所以然,通过学习王老师的基础课,对传统山水画有了系统全面的了解,很正统。谢谢墨池学院的努力和付出!言简意赅,大道至简!图像清晰,全方位展示手腕动作,笔锋运行。小班教学,方便交作业,老师认真仔细点评,感觉老师说的非常有道理,必须要先懂笔墨,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才能更好的学习和进步。笔墨理法,简洁,对于零基础的人来说——明理,笔法,墨韵,线质,法度。示范清晰,讲解明白!获益匪浅,老师知道初学者需要的诉求,用简洁明了语言授课。
当然未来的路还很长,每个书画爱好者尚需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和修养,丰富自己的艺术修为。由自然结构到笔墨结构。中国画所要传达的意象、意境、境界、精神也在这里得到彰显。师古人、师造化、师我心,是成就艺业之三境界。最后感谢墨池学院提供平台,感恩王老师和曹班主任的付出,祝福同学们在书画道路上越走越远。

晓荷 第一次作业

微信图片_20180108115921

晓荷 毕业作品

微信图片_20180108115842

晓荷:毕业后,很少画画了。无意中接触到墨池。接触到平时都不可能接触到的老师课程。王飞涯老师的课程是我最近学习的,8节课,学习了树石松竹等基础课程。虽然不是面授,每节30分钟清楚细致的讲解让我受益匪浅。感谢曹薇薇老师每幅作品都点评。以前听过很多课,都是语音和少量视频,这个,句句干货!欣喜,感动。喜欢马远、夏圭、倪云林,也爱青藤白阳、八大、南田。王老师从宋画开始教,严谨认真,强调笔法,线质,布白,我才明白西画和国画真正区别。画画“取法乎上”,懂画理,会看,懂画,远比总机械画一幅来的真实有用。感谢墨池。感谢王飞涯老师。

上世纪 第一次作业

微信图片_20180108120139

上世纪 毕业作品

微信图片_20180108115805

上世纪:学习之前,只是凭借热情、感觉,跟王老师学习,懂的了理法、笔法、线质,一切不再盲目,一切就那么通透,很值,感谢遇见。遗憾的是过的好快。

春江水 作品展示

微信图片_20180108173148

微信图片_20180108125604

春江水:参加此班学习收获很大,课程设计科学合理十分好,正中规范传统学起较系统。老师授课认真细腻不急躁,助教热心耐心加点评辅导,真正让人学到点东西。内心充满感动感激,短短的学习班让我对山水画有了些许感觉。强烈要求王老师,曹助教联手继续秉承此班的教学风格办好延伸班,微读一点一画一章一节学它半年或更长时间才会出正果。期待之。

叮叮当当 作业展示

微信图片_20180109101855

微信图片_20180109105914

叮叮当当:因长久以来对中国画的喜好,故动笔学画的梦想一直潜藏心中。所幸网络的发展,使我有机会能在“墨池”的平台得到名师的教导,从白丁一名,到临摹全画。收获的是满满的自信与喜悦。尽管现在所画结构还不严谨,笔法还很幼稚,线质、墨色等还做不到位,但我仍然希望在这条开心路上走下去,通过提高学习,勤奋练习,以达心愿!在此,感谢老师、助教及名位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也祝愿墨池平台越办越好,让更多的普通人得到学习和提升的机会。谢谢。

墨池说:中国画的学习不是为了使我们成为画的比别人好的人,而是在一遍一遍地与古人最直接的揣摩交流中,学到教养、风骨、耐心和趣味。最珍贵的是,学会欣赏万千笔墨,欣赏这世界难得的艺术之美。

八个课时虽然结束了,但是画画的过程应该贯穿在我们的生活中,墨池学院将一直陪伴你。

别怕自己是零基础,让我们怀着初见的心,一起进步吧。

导师介绍

微信图片_20171228112237

王飞涯,字持源,职业画家,1975年出生于江西新余,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山水画专业,师承方严,中国美院竹林会馆会员。

导师作品

微信图片_20171226181122

178128745393962609

89254440163623643

511716268394467962

参展/获奖

花鸟作品《默香》入选2015年湖南省五市花鸟作品联展获优秀作品奖
山水作品《秋山农居图》获2015首届江西省优秀美术作品展优秀奖
山水作品《清泉人家》获2015山水家园首届全国山水画创作展优秀作品奖
2014年6月参加中国美院举办《万壑家园第三届山水画作品展》
2015年10月长沙举办《智绘画堂-王飞涯师生作品展》
2015年12月江西举办《持源-王飞涯中国画回乡展》并举办过多次个人画展

课程内容

第一课时 笔墨理法
很多人并不了解什么是真正的中国画的笔墨,为帮助学员掌握学习传统山水画的方法,本课中,王飞涯老师将讲解如何认识笔墨的基础知识,如何正确学习中国画的基本理法,并进行示范。

第二课时 线质训练
传统的中国画对线质的要求非常高,王飞涯老师在本课中强调懂得笔墨理法后,线质训练的重要性,以及对不同线质进行示范,并讲解用笔的标准。以使学员掌握山水画中不同线质的表现手法,为山石树木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三课时 树法讲解
为使学员理解并学会在山水画中树的处理方法,本课中王飞涯老师将讲解和示范树的生长规律和用笔,在线质训练的基础上,观察和掌握树的生长结构,将线质和用笔节奏运用在树法中。

第四课时 石法讲解
有树必有石,山水画里山石是最重要的,也是较难的一项,为使学员学会不同山石的不同画法,根据山石具体结构去表现画法皴法。本课中王飞涯老师将主要讲解如何理解山石结构,怎样去勾勒山石结构和不同山石的各种皴法。

第五课时 树叶的画法
在传统山水画中,不同的树有不同的叶,为使学员掌握多种树的画法,学会在画面中多种树的组合方法,增加画面的丰富性和意境,在本课中王飞涯老师将示范不同树和叶的画法。

第六课时 松树的画法
松树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很多山水画中,松树常常作为主体存在,在不同时代也有不同的画法,在本课中王飞涯老师将讲解并示范不同松树树干和松针的画法,以及如何运用笔墨线条。

第七课时 竹子的画法
本课中王飞涯老师将详细讲解竹子的生长规律,强调竹子的线质和层次感,示范竹子的画法。使得学员掌握画竹子的用笔方法,并结合山石创作以竹子为主体的小品。

第八课时 树石组合练习
为使学员通过前面课程的学习与大量练习,能够自由创作山水画作品,在本课中,王飞涯老师将示范由一棵树自由生发,创作一幅完整画面的过程,并详细讲解。

微信图片_20171226170253

微信图片_20171226170503(课程剪影 因经过压缩有损清晰度 课程为高清的)

报名咨询入口

微信图片_20171228150333

扫码直接进入墨池公众号获取报名链接
或者点击


课程链接
如有疑问可咨询您的课程专员:小轩(微信:mochihubei)

文征明——诗文书画集大成者

文征明(1470.11.28—1559.3.28),原名壁(或作璧),字征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因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故称“文待诏”、“文贞献”。

自元代赵孟頫之后,明代的文徵明是诗文书画的集大成者,在书法史上地位显赫。人称是“四绝”的全才,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其与沈周共创“吴派”。在画史上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

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文征明的书法特点。

360se_picture.webp

气质

文徵明鉴识精明,立意高远,又泳涵经史以通名理,有正人君子醇正清雅之风,绝无跋扈嚣张之气。特别是应诏入京的三年,因专业书写诰敕,不仅书艺大进,且书风尚渐整齐。梁巘评“文衡山书方整遒劲,力追唐人。晚年始一意永师,求之圆润,而神韵蕴藉矣。”

360se_picture.webp (1)

用笔

文徵明汲取了赵孟頫的圆润、欧阳询的严整、二王的飘逸和黄庭坚的清劲。起笔多用露锋,或露藏兼之。行笔中锋,筋骨血肉匀当。转折处方圆兼用,富于变化。点拂波捺之间,使转运行之际,笔笔有自,处处见法。用笔之妙,珠圆玉润,清气拂颊,寓刚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劲于姿媚之内。特别是八十岁以后的作品,心手相忘,全以神运,出神入化。清人评价道“衡山太史书画瓣香松雪,笔法到格,乎入吴兴之室矣。然自有清和闲适之趣味,别敞逕庭,亦由此老人品高洁所至”。

360se_picture.webp (2)

结字

文徵明的行草书结字,与米芾风格迥异,绝无大起大落的左欹右侧,稳健如赵松雪,又不囿于赵书。在稳健的同时,个体字的布白又十分巧妙。文徴明书作的单个字在平正中,通过阔白、开张、上提、错位等方法,经营好内部空白,轻重虚实相称,使得结字活泼,富有动势,寓险绝于平正之中,含秀姿于端庄之内。文徵明的结字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字带画意,常常将山水兰竹的画法参入笔画,或穿插萦带,或枝叶相叠,画意横生,如“风舞琼花,鸟鸣竹涧”。

360se_picture.webp (3)

章法

文徴明书作章法与其绘画布局有异曲同工之妙。王澍《虚舟题跋》中评价文徴明《兰亭图》的章法十分精到:“为《兰亭图》者,不难于“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独能传出“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之意,乃佳。待诏此图,用意闲远,能使繁者简,实者虚,恍如亲见当年游目骋怀啸咏自得,一段和明悦畅意象”徴明经营章法的妙处。他的书作大都从高处落墨,以远处养势。疏而不散,旷而不空,大有一泻千里之感。文徴明的行草书作,章法大都取纵有行、横无列的形式,在一行中沿着中线左右摇摆。从字与字的关系看,随着笔法和墨色的变化,写出疏密错落有致、轻重大小相间的形态。从整体看,上下左右映带,笔断意连,气势连贯,和谐统一。

平和典雅是文徵明一贯的书法风格,这或许与他本人心性的谨严与认真,坚守儒家中和温柔的审美风范有关。文徴明对古典书法的全面回归与继承是继赵孟頫之后的第一人,从篆隶到楷行草,涉及古典的方方面面。而且,对每一种书体,文氏莫不奉古贤为矩鑊,悉心追摹。他的古典书风之格调,远较明初书家高明。故清代梁巘说“文书整齐,少嫌单弱,而温雅圆和,自属有养之品”。

360se_picture.webp (4)——END——

 

张旭楷书《严仁墓志》,天宝元年(742年),1992年河南洛阳出土。张旭楷书《严仁墓志》石上虽然刻有界格,但格子中写的字大小有着差异,书丹只是基本上守着界格,运笔雄健,十分精彩!我们一起来欣赏:

640.webp

我们看到作品,字的点划,有的饱满,有的却瘦硬,并不一律,字形结构的变化出入明显,甚至有的字形出现了不稳定感。但志石上全篇文字的精气神是一致的,通篇浑然一体,整体看上去有着一种痛快淋漓的行笔气势。

640.webp (1)

张旭书法楷书《严仁墓志》,天宝元年(742),1992年河南洛阳出土。《严仁墓志》的志石上原题“唐故绛州龙门县尉严府君墓志铭并序”,石上有方形界格,文字21行,满行21字,共计430字。志铭后部署“前邓川内乡县令吴郡张万顷撰吴郡张旭书”。

640.webp (2)

640.webp (3)

640.webp (4)

640.webp (5)

640.webp (6)——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