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虽说“纸寿千年,绢保八百”,但书画藏品如果保存不善,只怕数十年的风霜都难以经受。以下五问,是书画藏品保存方面常有的困惑。

一问:“裱还是不裱?”

答:书画收藏的目的之一便是欣赏,而书画裱后才有更好的欣赏效果。但如果收藏者所存书画的量很大,一一装裱便不切实际了,只能选择部分先进行装裱。但不裱只是暂时的,从长久传世的角度出发,书画裱件更耐损,而未裱的书画即使存放得当,也不宜超过50年。

二问:“哪些书画作品需及时装裱?”

答:有些书画作品用的是脆弱的竹料纸,或极薄的棉连纸,或胶矾过大的熟纸、熟绢及其他笺纸类,这些纸张不可久存,应及早装裱。

三问:“书画托芯存放好不好?”

答:不宜。因书画一经托芯,便增加了厚度和硬度,如果时常舒展欣赏,易使幅面粗糙或出现折痕,且不利日后的装裱,有时会需要揭裱后再重裱。

四问:“裱好后该如何存放?”

答:书画裱件必须包装后存放。可配以木盒、锦盒盛放,也可用布袋或塑料袋存放,且装袋后要封住袋口。至少也要用报纸包裹,然后存于多格书画橱或书画架内。存放宜平摆,不宜竖置,更不可捆放或堆放。如受条件所限而不得不捆放时,每轴要多裹两张报纸。无论何种方式存放,都应注意防潮、防热、防风、防污、防压力、防虫蛀、防鼠害。

五问:“未裱的书画如何存放?”

答:有两种方法。一为卷存,即在书画的下面衬一层幅面比书画幅面稍大的宣纸,以报纸卷为轴,将书画卷成卷,要卷得熨帖,防止出现褶皱、打叠或边际不齐,再以报纸包裹,置于画盒内;二为展存,即先将每幅书画芯下面各衬一层宣纸,一一相摞平铺于案板上,大幅面在下,小幅面在上,再在上面覆盖几层报纸,并加盖塑料膜,不宜压以重物。此法对书画最为有益,但较占地方。书画切忌折叠存放,因折叠存放,不经数年便会在折处出现断裂或留下黑色折痕,装裱时很难去除。

一、品字悟趣

要想高效的完成写字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对写字感兴趣,或者说让其认识到写好一笔字的必要性。首先品中国字体的方正之美。中国的字体是均衡的方形,每字不论笔画多少,均有一致位置,仔细观之,横平竖直,撇显轻逸,捺透厚重,既有长短之别,亦有顿挫之变、轻重之分。常言“字如其人”,由中国字之方正亦可察中国人之特质——方正,但若论其变化,可谓无穷,且能伸能屈。所以,写中国字之首要,便是求方正,如求做人之本分。

然后悟中国书法的生命之趣。

“(书法)说到底是中国人的气度与胸襟。” 文物鉴赏家陈鹏举先生如是说。洪丕莫先生亦言:“人们在欣赏颜真卿、刘海粟、康有为、毛泽东等人的书法作品时,不仅是欣赏其美妙独特的结构,风神饱满的线条,也是在感受书法背后的这个人的精神气质。”或遒劲洒脱,或端庄秀丽,读它们,犹读生命之灵动,如悟生命之趣味。

简单的说,也就是要上好一节欣赏课,此乃写字教学之前奏,从基础的规范性到高层次的艺术性,让学生多读多品,用心接近,以心入境,想写字,想写漂亮字。

1二、用字引趣

在第一节书法课中,就向学生讲清楚写字的重要意义,并举例来说明练字的必要性。例如启发揭示学生在自己家中,亲戚家中是否看到过书法作品;街上商店的招牌、张贴的广告;电影、电视剧的片名,教科书和图书等的封面上;以及小朋友们做语文、数学作业都需要漂亮好看的字。让学生们幼小的心灵中萌发出长大以后也为商店题名,书本报刊题字等念头,使学生逐步对书法产生兴趣。另外,让学生写座右铭,办手抄报,写对联等等活动也可以激发学生的书法兴趣。

三、故事激趣

在教学中,还经常讲述一些古今书法家刻苦练字的故事,以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勤学苦练、持之以恒的优良品质。曾在新招收的一年级两个书法班中做过一次实验。先在甲班上课,利用八分钟时间把字帖上四个字的结构安排、笔画的长短粗细和在米字格中的位置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一遍,并作了示范,然后让学生利用三十二分钟时间把作业完成。第二天,又在乙班上课,并讲明了这一课的安排:用八分钟时间学习四个字的结构,又用七分钟讲王羲之和王献之的故事,主要内容是王羲之让王献之天天练字,把家中的九大缸水都写完了,结果成了大书法家。学生听完故事,对书法的兴趣高涨,都想写出好字来。趁学生兴趣高涨时,让他们在二十五分钟内把作业完成。结果作业很认真,写的字也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为什么同样一课四十分钟,同样要求临帖四个字五遍共二十个字,却有如此不同的效果呢?主要是有一个书法家的故事在其中起作用,是故事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2四、环境设趣

营造宽松的氛围,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写字兴趣。一提起练字,人们往往会想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之类的诗句,学生也把它看作是件苦事、累事,甚至会产生厌烦、惧怕心理。心理学研究结果告诉我们:长期压抑环境下生活的人很难产生兴趣和信心,而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是培养兴趣信心的温床。因此,解除学生思想上的负担,让他们摆脱为练字而练字的思想束缚,是培养写字兴趣的前提。现在我们在写字时播放轻松优美的音乐,让学生在优美的乐曲声中边听边写,音乐在耳边淙淙地流,写字成了一种享受,学生们会被这一种新颖的形式所吸引而潜心练字,但时间一长,音乐声耳熟能详了,新鲜感没有了,兴趣就会消退。所以,我觉得有必要辅之以其它手段,充分发挥教师语言的作用,亲切的微笑,幽默的话语,如适时提醒;“头正、身直……”鼓励:“这个字好极了!”委婉批评:“这个字太瘦了!”等,来不断调节学生的神经,把兴趣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

教学中除了印发学习的字样外,为了使学生开拓视野,有一个经常接触书法语言的环境,可以在教室的四周,校园的橱窗展出学生的作品。还可以利用教室的黑板辟出一块地方,写上名言警句,每周更换一次作为每周一练内容。也可以展出从有关报刊上剪下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处在一个良好的氛围里,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样学生们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学习的效果就能明显的表现出来了。

五、鼓励生趣

大部分教师与家长们在看待孩子们的书法作品时,总是以传统陈旧的观念和成人化的要求来评价,并判断其优劣。他的极为吝啬那稍加赞赏的语言,往往只看到一些不足之处,长期将自己孩子的作品总与那些年龄大而又写得好的同学比较,唯独不与同时学书、年龄相同的同学相比,丝毫也看不到一点点进步,使得这些孩子总是抬不起头,在一片谩骂声中成长,因而长期受到压抑,看不到一点希望的曙光,进而形成一种消极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故使其对学书缺乏兴趣,失去信心,直接影响其学书的效率。现代教育学告诉我们,评价不仅仅是判断好坏,甄别优劣,更重要的是从发展的眼光来鼓励学生,随时看到自己的长处,不断提高兴趣,增强信心。教学应重在过程与方法的学习,重在参与体验感受。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特别注意激励性评价方式,哪怕是一点点进步,一个笑脸,一个姿态,随时抚摸孩子的头部和肩膀等各种不同的鼓励式的表现方式。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比较注重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评互评等方式,有利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鉴赏能力的提高。这样有利于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对待书法学习。

诚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好书法、掌握好书写技巧的首要前提。以上只是笔者的一些粗浅看法和归纳,在以后的研究中,应多关注教学及其方法的研究,要真正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与效果等方法问题落到实处,以期在更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今天的中国,年龄在30岁以下的人,很少知道华国锋这个名字了。可是,凡经历过文化大革命,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没有人不知道这个名字,因为他是毛泽东亲自选定的接班人。

1975年,毛泽东厌烦了“四人帮”的一系列表现,于是,加紧了对自己身后事的安排。他将先前调入北京的原湖南省委书记华国锋任命为公安部长,紧接着提为国务院副总理(1975年),在周恩来逝世后引发的人民群众反对“四人帮”的浪潮中,将华升为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毛泽东逝世后,华国锋利用毛泽东给他的“你办事,我放心”六字批示,控制住了当时复杂的政治局势,和叶剑英、汪东兴、李先念等领导人一起逮捕了“四人帮”,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结束。1980年,华国锋辞去国务院总理,次年,又辞去中央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

1以上是华国锋从地方调入北京后的简单经历。从这份简历看,华国锋的升与降,和中国当时政局、中国共产党的路线等等密切相关;在中国人民面对历史的转折关头,华国锋曾有过浓重的一笔。

正是基于这个背景,当年,华国锋的题词、题字被人们视为巨大的荣耀,很多地方的党报、党刊,都争着请华国锋题写报头、刊名。华国锋的书法一时间也成了人们从各个角度品评、赞赏的对象。1981年以后,华国锋淡出政坛,他的字也随着他的淡出而迅速离开了人们的视野,除了“毛主席纪念堂”(下图)几个字没有被换掉之外,大概所有他的题字题词都被请了下来。这时候,人们对华国锋的书法的评价也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变得敏感。

2又过了二十几年,到了今天,在有意无意之中,突然间人们发现华国锋的书法作品开始升值了,评论界对华的书法又开始大加赞赏了,诸如浑然大气、遒劲有力,得颜体真传等等评价跃然纸上。于是,上门求字者络绎不绝,全然没有了当年唯恐躲之不及的表现。

对于华国锋的历史作用,自有历史会去记载。笔者以为,他做了他能做并且应该做的,他没有做他能做而不应该做的,他作为一个特殊时期的特殊领导人,表现是能让人民理解的,也是令人欣慰的。

3图/华国锋书法《国宝》

4图/华国锋书法《读书养志》

5图/华国锋书法《周恩来总理永垂不朽》

6图/华国锋书法《为我人民事》

悉心临池

近日,又有所谓某书画周刊群发征稿启事,打着刊登作品的名义骗取钱财,望各位墨友提高警惕,不给这些骗子任何机会。

此前也有所谓“中国书画研究联合会”以入会、办证件、出作品集、办展等名义向墨友收取费用,此类均为诈骗信息,已有不少墨友上当受骗。

墨池已多次封禁所谓书画周刊相关广告人员账号,再见到类似信息请向墨池官方反馈举报。

在此提醒墨友注意,非墨池官方发布的信息不要相信,有类似巧立名目收取费用的信息,均为骗财,不要上当。

墨池团队

2016年3月11日

墨池学院  开课招生

墨池学院是墨池开办的网络和线下课堂,针对千万书画爱好者想要提升书画欣赏,临摹和创作水平的意愿,我们邀请部分墨池入驻书家通过墨池手机软件和微信进行网络授课,同时根据情况,我们鼓励有条件的老师和学员进行面授。

一,学习方法

1)、通过墨池软件进行一对一的点评辅导,因材施教,根据学员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

2)、 利用微信群进行在线教学,进行语音、视频交流学习。

3)、提供一定的视频、图片、文字等学习资料进行辅助教学,提高学员的欣赏能力和对书法艺术的认知。

二,学员待遇

1)、所有课程学习资料免费阅读;

2)、可以查看老师给其他同学点评,从中汲取知识点;

3)、课程结束后为合格学员颁发毕业证书;

4)、为优秀毕业学员组织网络联展,公布教学成果。

5)、为毕业学员建立专属微信群,不让你和老师失联。

三,报名及学费

报名:从即日其开始报名。

学费:依课程不同进行设置,详见下方课程设置说明。

报名微信:墨池官方微信913319

汇款账号:6212 2602 0009 2872 064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 北京永泰支行

收款人:余子玉

支付宝账号:yuziyumail@163.com

*转账后请及时联系我们告知汇款人姓名、汇款行及卡号,以便我们查收。

点击海报上方课程名,或将本文分享致微信,扫描/长按识别相应课程二维码可查看具体招生简章。

《墨池学院-赵琪老师讲堂》←点击查看详情

赵琪2

《墨池学院-张俊东工作室》点击查看详情

张俊东

《墨池学院-雪庐老师讲堂》点击查看详情

QQ图片20160308142612

《墨池学院-刘斌老师讲堂》点击查看详情

刘斌

《墨池学院-任丘张强老师讲堂》点击查看详情

张强

【墨池学院常见问题】

  1,什么是墨池学院?

墨池学院是墨池开办的网络和线下课堂,针对千万书画爱好者想要提升书画欣赏,临摹和创作水平的意愿,我们邀请部分墨池入驻书家通过墨池手机软件和微信进行网络授课,同时根据情况,我们鼓励有条件的老师和学员进行面授。

2,墨池学院的授课方式是怎样的?

目前墨池学院以网络授课为主,授课方式主要分为三种:

1)通过墨池手机软件进行在线点评,在授课期间,每位学员每周需提交一次作业,老师会对作业进行语音或文字点评,学员可以到作业本中进行查看;

2)通过墨池手机软件或微信进行每周公开授课,老师会针对学员常见问题进行解答,并对教授内容做系统讲解;

3)通过墨池手机软件或微信,老师会分享一些学习资料,尤其是视频,学员可以自行学习。

3,墨池学院发毕业证书吗?

学员学习期满后,如果老师认可学员的进步水平,将由墨池统一颁发毕业证书。

4,如果报名后对老师不满意怎么办?

两周以内免费退款,两周后按照剩余课时进行退款。

5,如何付款?

可以通过加墨池官方微信913319为好友,进行微信转账,或者通过银行卡号、支付宝转账:

汇款账号:6212 2602 0009 2872 064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 北京永泰支行

收款人:余子玉

支付宝账号:yuziyumail@163.com

* 转账后请及时联系我们告知汇款人姓名、汇款行及卡号,以便我们查收。

4822.tm

长按识别二维码 即刻添加好友

 6,老师是否会挑选学员?

学员报名后,老师会查阅学员在墨池上发的帖子,判断学员水平决定是否招收。同时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老师对学员不满意,老师同样有权力对学员进行劝退,只退剩余课时款项。

关于运笔

学会了执笔,就可以进一步学习运笔。学习写字,首先要学习点画,点画犹如字的建筑材料。建造搂阁亭台,不准备好材料,或是准备的材料不合乎质量要求,那搂阁亭台就不会美观坚固。学书亦然,点画写不好,字也肯定不会美观。学习运笔,就是学习如何通过笔把墨落在纸上,形成合乎要求的点画。

笔的运动可分为纵面运动和横面运动。纵面运动是指笔与纸面垂直方向的高低运动。横面运动是指笔与纸面平行方向的前后左右的运动。

纵面运动主要有以下几种:

落笔:笔最初接触纸面叫落笔,也叫起笔。落笔一般较轻,像鸟儿由空中落在枝头上。落笔是运笔的开始。

1顿笔:把笔往下按叫顿笔。顿笔不可过重,过重了点画就会太肥。

提笔:把笔往起提叫提笔,一般在顿笔之后都要提笔。提笔如鸟儿将要离地高飞。

横面运动主要有以下几种:

行笔:笔锋由一端到另一端叫行笔,行笔也叫走笔、过笔。

挫笔:笔顿后微提,并向相反方向施加力,使笔尖垂直纸面。2

折笔:写点画时欲下先上,欲上先下,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断然改变方向,有意显露棱角叫折笔。如写横时先向左上方落笔,然后往右下折,写出方棱来,即为折笔。

转笔:笔锋旋转叫转笔,转笔是为了写出不带棱角的点画,如“竖弯”,就要像用圆规画圆一样转动笔锋。3

回笔:笔停后返回来时的方向叫回笔。回笔是为了“护尾以避免“折木”。

衄笔:笔下行而逆反叫衄笔,与回锋不同,回笔用转,衄笔用逆。如写左竖钩,竖写至长短合度时,提笔左行再逆反使笔锋朝即将挑出的钩的相反方向——此即为衄笔——最后提笔挑出。

4纵笔:笔锋边行边提,去而不返叫纵笔。如写撇时,用笔由重到轻,最后出锋就用纵笔。

除了纵面运动和横面运动之外,还有一种介于二者之间的运笔方法,这种笔法既不提也不顿,即不转也不行,而是笔停在纸上,这就叫驻笔。驻笔是为了取势,即取得点画的某种态势。以上讲的是几种常用的运筹方法,初学者在写字实践中,只要细心揣摩,是会逐渐掌握更多的笔法的。

今天为大家整编极具学习价值的216个字,相当漂亮!全部来自王羲之、米芾、赵孟頫等名作,它们或笔法精湛,或结字险绝,或俊逸,或秀美,非常难得!相对适合读帖或单字选临,不过适合在入门后研习。当然,对于初学者而言,建议先收藏保存好。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赵孟頫(公元1234—1322年),我国元代最伟大的书画家,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晶宫道人,中年曾署孟俯,湖州(今浙江吴兴)人。生于宋保佑二年,卒于元至治二年,宋宗室。累官至翰林学士承诣,封魏国公,谥文敏。工书法,犹精正、行书和小楷。所写碑版其多,圆活遒媚,人称『赵体』。

大德九年(1305)赵子昂53岁为杜道坚真人书《周易系辞》。此作无拘无束,信笔书来,行中夹草,方圆并用,别有一番笔墨,别有一种风格,别有一番意趣。2 6 5 4 3

学书法,拜名师,口诀手授,最为得力。然而,一般人很难有此幸运。因此,临写字帖,就成为学书的法门。先上一幅《临帖思维导图》,以求整体把握,这可是独创啊,呵呵。

1一、临写字帖,大脑要有两个意识

手拿一本字帖,眼有所观,心有所想,凝神静思,须知两个要点。

第一,看得见的点画形态。

第二,看不见的动作过程。

看得见的点画形态是手持毛笔书写汉字动作的结果;看不见的动作过程是形成点画的根本。动作是因,点画是果;动作是本,点画是末。溯本求源,方得真传。

二、临写字帖,要还原点画形成的动作过程

溯本求源,方得真传。临写字帖,学习书法,必须还点画书写的动作过程。

在利用毛笔书写汉字的发展进程中,掌握便捷、顺手、简单、实用的书写动作,充分发挥毛笔的功能,是古今书写者、书法家自发的、自然而然的选择和取舍,也是自然而然存在的规律。在这自然选择的规律中,便捷、顺手的使用毛笔的动作,就是笔法。还原动作,操练动作,就得笔法。既得笔法,就会写字,即为书法。

在自然选择中,使用毛笔书写汉字的动作主要有以下两个关键环节。

第一,起笔动作,最根本的就是“侧笔取势”,是指手持毛笔凌空侧旋而下触纸写字的起笔动作。如秋鹰搏兔,先于空际盘旋,然后侧翅一掠,翩然下攫。持笔下落,不可垂直而下,而是斜倾杀入,故曰“侧笔。

第二、行笔动作,即,左右转笔。主要是指手驱使毛笔左转或者右转行进。左转就是平常说的“外拓”笔势,左转就是“内擫”笔势。

请看王羲之《丧乱贴》中的“盖” 、“之”两字的书写动作图。

1、“盖” 字

2自右上空,侧笔取势,入纸笔左转右行,随机提笔右转,自然引带,入纸右转笔,再右转笔,再折笔右下行,再折笔左转左下行进,再折笔右转向右上行进,随行右转,提起,空中左转,侧笔落下,提起,空中右转,侧笔落下入纸右转提笔引带,再左转入纸右行,完成“盖”字

2、“之”字

3自左上空,侧笔取势,入纸右下行,嘎然提起,空中转笔,入纸左转随机提笔,笔断意连,入纸右转提笔,空中左转入纸右转行进,完成“之”字。

因此,临帖就是练习用笔动作,日久则熟,契合字帖,一气贯通,点画形态则成,书作神采则现。还原掌握的书写字帖的动作,打出一套连贯流畅、干净利落的组合拳,何愁点画不似,何愁字形不成,何愁精神不活。

三、世上无藏锋、无露锋

在平时学习书法中,经常谈起藏锋、露锋、中锋、偏锋等,在用尽心力练习,效果总不尽人意。何也?

我们应该知道,手持毛笔书写汉字,是连续的动作过程。连续书写,天经地义、自然存在,无需论证。

所谓藏锋、露锋,不过是连贯书写动作过程中,自然留在纸上的点画的芒角;所谓中锋、偏锋,不过是连贯书写动作过程中,笔毫行进中的随机自然的变化。

请看王羲之《兰亭序》和《二谢帖》中的几个字。

45678手持毛笔书写汉字连续的、整体的、统一的动作过程,在时间空间上是不可分割的。捉笔书写,成点画、成字形、成篇章。

谈藏锋、露锋,中锋、偏锋,就是把某一点画书写动作,从连续的书写整体进程的动作中割裂开来,作为孤立的、静止的、封闭的片断来研究。不观全貌,妄谈用笔,瞬间将后学引入歧途,害之大矣。如此研究,则是钻进牛角尖,走进就胡同,寸步难行。

临帖谈藏露,定入误区,临写字帖就变成了画字、描字,积习难返,终无一成。

世间无藏锋,无露锋,无中锋,无偏锋,只有连续的、便捷的、自由的书写。所以,谈藏锋、露锋、中锋、偏锋,是没有实践意义的。

大家可要记住了,临帖学书,就是学习操练字帖的书写动作,而不是描画纸上的字形,侧笔取势,转笔成形,一气贯通,契合法理,熟能生巧,书法则大进也!

临写字帖,一切尽在动作中,书法——就是毛笔的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