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曾言:“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这是他在诗学、书学上的典型的创新精神。他强调创意,主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博古创新,《宋史·本传》称:“山谷善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黄庭坚书法追求高古的同时,将个人的性格、感情、才气等主观的要素都化为客观的表现,使客观境界代替主观达到物我融合的境界,即所谓“天人合一,一一自然”。

他的书法常以“韵”来体现其纯朴平淡的“自然”,代表其“超逸绝世”的境界。他学古而不泥古,崇古而出古,依靠自己对书法上不同常人的理解,结合自己的个人性格、才气、感情等特性,“学古而创新”,最后自成一家,将“自成一家”的“创新”化为“自然”,达到书法境界最为高尚的一种理想程度。

微信图片_20181218175449

一、黄庭坚草书的用笔特点

黄庭坚和同时期的书家有一个典型的不同之处,对于草书的理解和认识不同,他的草书独自面目的成熟还得益于书法以外的功夫参悟,即借助其博学广闻,用“心”感知,提升其对草书的理解升华。

他曾有一段学习草书的自白:“余学草书三十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字不同。晚得苏才翁子美书观之,乃得古人笔意;其后又得张长史、僧怀素、高闲墨迹,乃窥笔法之妙;于道舟中,观长年荡桨,群丁拔棹、乃觉少进,喜之所得,辄得用笔。”

由此可知,黄庭坚学书首先学的是周越。周越的书法苏东坡以为“险劣”,米芾评为“气势雄健而锋刃交加”,但是由于初学周越,因为时人范帖的缘故,故十年不脱俗气,后看出旭、作品的飘笔法,才脱去俗气。据说有一次,黄庭坚作书,苏东坡在一旁称赞,钱勰却惋惜黄庭坚没有见到怀素《自叙帖》,后黄庭坚在涪陵石杨休家见到《自叙帖》真迹后悟到草书笔法,下笔飞动,自谓得草法于涪陵。

微信图片_20181218175456

黄后来在一则论书语中道出其书法及书学思想成熟后对周越书法的看法:“王著临《兰亭》、《乐毅论》,补永禅师、周散骑《千文》,皆妙绝,同时极善用笔。若使胸巾有书数干卷,不随世碌碌,则书不病韵,自胜李两台、林和靖矣。盖美而病韵者,王著;劲而病韵者,周越——皆渠侬胸次之罪,非学者不力也。”

无疑,山谷对草书笔法的深刻认识和掌握,当是“得张长史、僧怀素、高闲墨迹,乃窥笔法之妙”的感悟。他在《跋此君轩诗》中写道:“近时士大夫罕得古法,但弄笔左右缠绕,遂号为草书可,不知蝌蚪、篆、隶同法同意。数百年来,唯张长史、永州狂僧怀素及余三人悟此法可。苏才翁有悟处而不能尽其宗趣,其余碌碌耳。”

微信图片_20181218175458

黄庭坚中途学草书,由于运笔不到家,笔画缺少气势,不灵活到位,后看到众人划桨,才有启发,悟出笔法笔势,划桨不到位,力度、节奏不够,船就不会行走。由此想到用笔运笔,假如黄庭坚没有博学的知识,就不会悟出此道理。

他曾说:“余寓居开元寺夕怡思堂,坐见江山。每于此中作草,似得江山之助。然颠长史、狂僧皆倚而通神入妙。余部不饮酒,忽五十年,虽欲善其事,而器不利,行笔处,时时蹇蹶,计遂不得复如醉时书也。”张旭、怀素作草皆以醉酒进入非理性忘我迷狂状态,纵横挥洒,往往变幻莫测、出神入化。

黄庭坚不饮酒,其作草靠心悟,以意使笔。用心参禅妙悟古人笔意,虽多理性使笔,也能大开大合,聚散收放,进入挥洒之境。而其用笔,相形之下更显从容娴雅,虽纵横跌宕,亦能行处皆留,留处皆行。所作《诸上座帖》等佛家经语诸草书帖,乃真得其妙理者。也正由此,黄庭坚开创出了中国草书的又一新境。

微信图片_20181218175500

二、黄庭坚书法对后世的影响

黄庭坚对世的影响有精神上也有形式的响当他的书法对后世的影响远未他的诗歌影响大。但正因为他的“江西派”诗词上的巨大成就也从另一方面提携和加注了他的书法传播及影响。他的书法表现出来的极具个性的个人风格,对后世书家个性创新突破启发意义很大。他在行书上的鲜明笔法特点,在草书上个性突破都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

南宋时期,黄庭坚书法的形式特点在宋高宗早期书风中表现明显,对于明草书大家祝允明(1461-1527),黄的影响很大。文徵明(1470-1559)他是明代最有才华的书法家。他真、草、隶、篆四体皆能,对黄庭坚书法偏爱有加,尤其黄带有尖长笔画的张扬的清瘦对他影响很大。

微信图片_20181218175502

黄庭坚的艺术成就,对现代后学者启发很大。我们在学习草书当中,要善于观察生活,提高悟性,在草书创作上逐步探索,研究黄庭坚纯熟的用笔和布局平衡原则,提高自己的技法水平,涉足书外知识的积累,提高自己的美学素养,练好内力,借鉴和学习黄庭坚的笔法精髓,勤学苦练,用心揣摩,在临摹与实践中达到自身对草书的感悟个性,形成自己特有的面目,在草书艺术上有所成就。

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王安石为宰相,实行新法遭到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烈反对。后来新旧两党斗争愈演愈烈一直续到宋灭。在这场斗争中,黄庭坚站在旧党一边,他虽然没有积极参加这场斗争,但他的一生一直卷在斗争的旋涡里。

微信图片_20181218175504

黄庭坚出于苏轼门下,世称“苏黄”。他最重要的成就是诗。诗论标榜杜甫,但是强调读书查据,以故为新,“无一字无来处”和“脱胎换骨,点铁成金”之论。他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他又能词,兼擅行、草书。

书法初以周越为师,后取法颜真卿及怀素,受杨凝式影响,尤得力于《痊鹳铭》,笔法以侧险取势,纵横奇倔,字体开张,笔法瘦劲,自成风格,为“宋四家”之一。《宋史·文苑传》称他:“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天下称为四学士。

”他自己说:“余学草书三十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晚得苏才翁,子美书观之,乃得古人笔意。其后又得张长史,僧怀素,高闲墨迹,乃窥笔法之妙。”他著名的书迹有《松风阁诗》、《黄州寒食诗跋》、《花气熏人帖》、《虹县诗》等。

微信图片_20181218175506

宋代书坛之“乱”,给黄庭坚提供了一个展示创新的平台。两派之争,即以李建中、蔡襄为代表的传统派和以苏东坡为代表的创新派,让年轻气盛的黄庭坚敏感而坚定不移地站在了后者的立场上,尚意抒情,独辟蹊径,并终身为之奋斗,同苏轼一道开辟了“书坛乱象”中的金光大道。

黄庭坚与苏轼的书法“心有灵犀一点通”,有尚意之为,有仙灵之妙。其书法个性却因人生之迥而异。苏轼的书法体现了无为而治、大淡无味的老庄思想,而黄庭坚是“菩提坊里病维摩”,对佛教禅宗有着精深造诣,以其书深得佛三昧,处处弥漫着见性成佛的禅意。清朝书画家笪重光说:“涪翁精于禅说,发为笔墨,如散僧入圣,无裘马轻肥气,视海岳眉山别立风格。”

黄庭坚书法的骇俗之处,主要表现在“乱花飞舞不离其树”,纵敛有度,散中寓整;还有大动飞跃之中的靖安之气。换一种说法,他书法的恰似“点源的辐射”,重心稳当,肢体夸张,自由度很高,一反晋、唐流行的方方正正、四面停匀的传统。

这种“背叛”传统的锐气远在苏轼之上,真所谓“拆肉还母、拆骨还父,呵佛骂祖,面目非故”。骨瘦形散,宛若袈裟加身的清癯老僧,开步行走,合法合度,又在法度之外。因此读黄庭坚的书法,时时听见寺钟宏和山涛的起伏,禅意之美跃然纸上,直抵心胸。

微信图片_20181218175508

黄庭坚的草书,当为宋人翘楚。在《李太白忆旧游诗》、《诸上座帖》中,我们感受到山谷书法的飞纵有如江南三月烟草,繁花乱坠迷人眼,却又“左规右矩”,无一轻率之笔,真正做到了“锋在笔中,意在笔前”、“心能转腕,手能转笔”、“直达如来境”,步入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

在奈良、镰仓和江户时代,很多中国文物流入日本,使日本的文化繁荣起来,在书法方面尤为显著。

奈良时代(710~794年)传入了王羲之的书法摹本,镰仓时代(1192~1336年)传入了宋代黄庭坚和苏东坡等的书法拓本,到了江户时代(1603~1868年)传入了元、明诸家的法帖,而近代日本书坛受中国影响更大。

下面从碑帖方面简单回一下明治(1868~1912年)、大正(1912~1926年)和昭和(1926~1989年)时代日本书坛的动向。

微信图片_20181218174133杨守敬

明治初期对日本书坛影响最大的人物莫过于杨守敬。杨守敬作为清朝驻日公使何如璋的随员,从明治十三年(1881年)至十七年在日本逗留了5年。

当时被认为是日本书坛重镇的日下部鸣鹤、岩谷一六、松田雪柯等人都登门向他讨教。鸣鹤所著的《学书经历谈》中曾这样写道:“明治十二三年间,中国金石学家杨守敬作为清朝公使随员来到日本,此人长于历代碑帖研究,通晓书法,富于收藏,他带来从周至元的历代碑帖一万二三千件,而以往流入日本的中国碑帖不足其数的百分之一。

我想这是千载难逢的学习机会,就逐一借之研读。在借阅过程中,我记录了每通碑的年代、字体、撰文和书写者以及碑石所在地等内容,然后按照年代顺序进行排列,编纂了一万余条的碑帖目录,历时五年。至此,我对中国历代书法字体、风格的沿革洞然于心,过去的疑问大体都解决了。”

微信图片_20181218174137

鸣鹤等人惊羡于中国金石文字和法帖的多样性。鸣鹤对杨守敬提供的郑道昭云峰山全套拓本的双钩本作了修订,增加了目录,刻了诸家的考证,于明治十四年(1882年)四月出版了10册一套的《荧阳郑文公碑》。这是杨守敬来日本后第二年的事情。从该书的序和跋文中可窥见鸣鹤、一六等人对北碑的倾倒。

微信图_20181218174140

明治末年,中林梧竹、前田默凤、北方心泉、日下部鸣鹤、秋山探渊、中村不折、河井筌庐等相继去了中国,与徐三庚、吴大、杨岘山、俞曲园等相过从。从当时书店的目录上也能看出受杨守敬影响而日本书坛崇尚金石碑帖的倾向。笔者家藏的一份明治四十四年七月的东京文求堂书店《碑碣法帖目录》登载有从石鼓文到青铜器拓片、秦代石刻、汉魏六朝及唐宋元碑刻以及《兰亭序》等各类法帖500多种。

微信图片_20181218174142

日俄战争后,日本进入列强行列,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步伐。而清朝在经历了19世纪后半叶的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戊戌政变、义和团运动后,内忧外患日深。1911年辛亥革命,清朝被推翻,中华民国成立。在政变中,罗振玉与王国维一同亡命日本,住在京都,直到伪满洲国成立罗才回国。

罗氏精通金石书画和碑帖之学,去日本时罗带了大量的碑帖,其中有很多宋拓、明拓的善本。一部分精品碑帖曾由大阪的油谷博文堂用珂罗版精印出版。例如《宋拓石鼓文》《宋拓启法寺碑》《初拓崔敬邕墓志》《明拓兴福寺残碑》《宋拓皇甫府君碑》《宋拓圣教序》《宋拓十七帖》《宋拓黄庭经》《宋拓亭序》《初拓王居士塔铭当时的广告说多为罗振玉的旧藏。

当时“宋拓”“明拓”精品法帖的流入日本和出版是史无前例的,带给日本书法界的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罗振玉旅居日本期间,曾将所藏书画、碑帖送给日本同行,但把前述曾由博文堂出版的《北宋拓皇甫府君碑》和《初拓王居士塔铭》一同带回了中国。

前者被故宫博物院收藏,后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刊印;后者被辽宁省博物馆收藏,后由文物出版社影印。但《明拓兴福寺断碑》等尚留在日本。

 

微信图片_20181218174143

从明治末年直到大正、昭和年间,对碑帖大量、系统地收集和研究的有中村不折。据说明治二十八年中村到中国时就被碑帖的书法之美所倾倒。大正五年(1917年),在《书道及画道》杂志创刊号上,亡是公写了《不折君一家的碑帖》,文章云:“中村不折的碑帖与国分青的诗正好是一对。青被认为是书迷,不折就应被称为碑迷了。不折穿着粗布破衣,将卖字得到的钱全花在购买碑帖上。有时甚至为了购下一本碑帖,不惜卖掉自家带有石室的老宅……”

不折的孔固亭里主要收藏的是金石拓本,从周代石鼓文到唐宋碑帖,以时代为序,主要的就有150余种。藏品中有许多宋拓、明拓名品,还有许多清代著名金石学家收藏过的碑帖。昭和十二年(1938年)创刊的《书苑》杂志曾连载过《书道博物馆所藏法帖目录》和《书道博物馆藏金石拓本目录》,由此可见与大正五年相比,这时不折收藏的碑帖更丰富,珍品也更多了。

清末端方所藏的号称天下仅存四本中最好一本的《汉代西岳华山庙碑宋拓长垣本》也到了不折手中。那些被载入目录的法帖、碑帖只是不折所藏的冰山一角。不折曾向明治以来兴起的书法杂志(法书会的《书苑》、三省堂的《书苑》《书艺》《谈书会志》《书道》《书之友》等)、旧版的平凡社《书道全集》、西东书房出版社的碑帖、雄山阁的法帖书论集等,提供过自己的藏品。他自己创办的“孔固亭真迹法帖出版社”曾影印过碑帖,他还创办了书法博物馆,向公众开放所藏的金石书法资料。

与此同时另一个大量收藏碑帖的是三井听冰阁。三井财团的收藏品多是经过三井家的顾问、篆刻家河井筌庐鉴定的。三井收藏的名品要数被世人称为“临川李氏(宗瀚)四宝”中的3件孤本(仅存一张拓本,原石不存)和明代安氏十鼓斋旧藏的3种珍贵的石鼓文北宋拓本。

所谓李氏四宝是指晚清碑帖大收藏家李宗瀚最得意的4件藏品,即《宋拓启法寺碑》(岐的大西氏藏)、《宋拓孟法师碑》《唐拓孔子庙堂碑》《宋拓善才寺碑》。而作为中国最古老刻石的石鼓文的拓本极品则是指北宋拓的《先锋本》《中权本》《后劲本》3种拓本(现在中国已经没有宋拓石鼓文了,故宫藏的是明拓本)。

这些具有国宝之称的名品都归藏三井听冰阁。三还藏大的其他碑帖。最近得知三井的部分珍贵藏品在二战后运到美国,藏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

微信图片_20181218174145

日本其他收藏碑帖珍品的机构有东京国立博物馆(高岛菊次郎的槐安居珍藏品)、藤井有邻馆、京都国立博物馆(上野有竹斋珍藏品)、宁乐美术馆、黑川文化研究所、大谷大学、大阪市立美术馆等。这些碑帖善本都是与不折和三井同时期收集的。

微信图片_20181218173253

我从80年到92年基本上就是连一个前期的学术准备都谈不上,没有进入到一个学术的深层次。为什么要92年,92年我开始跟陈振濂老师学习,那么《书法美学》、《书法教育学》、《高等书法教材》这一块全面的了解书法整体的学术,才知道了篆隶的重要性,这是我个人学术的一个分水岭。所以说,从92年以后我从头开始从篆隶书开始做一个完整的经历。所以我们学术的还是非学术的,写字的还是艺术的学习这直接关系到我们每个人所做的积累,是有效积累还是无效积累。

墓志书法,碑板书法,造像书法,摩崖书法这四个板块,都是单个独立的审美范畴,它们共同构成了北魏书法的整体的光辉灿烂,仅仅是有哪一块都不行,所以它的信息量是非常的大。墓志它的字在一公分半以内的格子,一般都在一公分左右的格子里面完成的一种技术技巧。那么我们在写的时候,相对来说就是一个比较精美的状态。碑板通常在五公的子内造像也就是五公分左右,摩崖一般在八公分以内。我们看到现在的字帖,那是放大本,不是原大的字帖。它是从精巧到粗犷这样一个过程,书风的递进非常大。

严格的说,从楷书入手写书法就是写字教育,从篆隶书开始学书法才是艺术学习。我们没有写过篆隶书这一块,那么我们就要补。我们都是从写字开始,我是从80年到92年埋头写楷书,但是现在回头来一看,那些都是做的无用功。为什么呢?它不是建立在篆隶书笔法的基础上的一种学术追问,就仅仅是对简单的点画形态的描绘和点画形态的组合关系这样一种学习。

微信图片_20181218173223

我们现在说的魏碑,实际上就是汉以后到魏晋这一个历史时段里面,中国书法的文字书写出现了一个光辉灿烂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有一大批从隶书的书写里面脱胎出来的一种当时的人把它称为“隶书”。就是我们现在叫它“楷书”,但楷书出现的时候它不叫“楷书”,叫“隶书”。隶书又叫什么呢?叫“八分”。这个时期的楷书出现就是从隶书的书写里面脱化出来的。这一时段真正在社会上产生影响的是什么呢?不是墓志,而是碑板。

墓志是在墓葬里面使用的,也就是说它刻出来以后就埋到地下去了,我们社会上看到墓志的几率很小的。我现在到大的是志书法,就是魏碑四个板块里面最多的是墓志。为什么呢?死人最多。死一个稍微有点身份的人,就有一方墓志。你看那个墓志里面没有几个是长寿的,“人到七十古来稀”,实际上在那个时候人活四五十岁已经是很老的了,二三十岁死的比比皆是。也就是说在古代,人的寿命是很短的,那么每一个人就有一方墓志,尤其是皇室的、官宦身份的这些人, 它都会有一方墓志。

微信图片_20181218173230

我们在看到个现象有的人用新的石头来刻墓志,有的是把挖出来的墓志磨掉以后又刻后人的墓志。这种墓志书法是最多的,也就是说在魏碑里面资料最丰富的一块是墓志这块,现在还在不断的出土。埋到地里以后为什么我们现在看的多呢?民国初年修铁路,要从洛阳的北邙山过去,所以就挖北邙山。北邙山是当时北魏时期到唐代皇室里面下葬最多的地方,很多达官贵人都葬在北邙山那个地方,风水又好,环境又好,是最适合下葬的。一层一层,每个朝代里面墓葬完全是重叠。下面埋,上面又埋,就是很多层墓葬。一修铁路就打开了,现在我们大量的墓志在那个时候出土。

河南有个千唐志斋,千唐志斋的主人叫张钫,是国民党的高官。还有一个国民党高官叫于右任,他是个大书法家。他们俩有个约定出土的唐墓志就归钫,出土北魏墓志归于右任于右任最后收了几百上千方的墓志,里面有七对夫妇墓志,所以于右任把他的斋号取名叫“鸳鸯七志斋”。

微信图片_20181218173233

抗日战争时候,于右任把这一批东西全部捐献给了西安碑林,存放在了西安碑林,一大批我们平时耳熟能详的东西的原件就在西安碑林的地下仓库里面。张钫的东西全部运回他的老家,在河南省新安县铁门镇建了一个“千唐志斋”。所以我们现存最有名的唐墓志板块和魏墓的板块就是两处。当然南省博物馆啊,洛阳博物馆啊还有很多地方存有大量的墓志,但是学术研究以这两个板块为核心。墓志书法为什么这么大的量又说它对社会的影响最小呢?一出来都埋在地下了,一埋就是上千年。

所以说这一笔财富是我们这一代人在享用。我们头上这一辈人他们都是崇尚的唐楷,没有太多的人去关注北魏这一块,你看我们头上的这一批老书法家写魏碑的有几个?都是大量的写唐楷,对魏碑进行系统研究的不多。碑板为什么影响最大,因为它是歌功颂德的,碑板是阳物,墓志是阴物。所以你们一般有墓志的拓片,不要轻易挂在家里,对你家里的风水不好。

微信图片_20181218173235

我们经常看到,你这一块墓志真正要放在家里用,要在上面用朱红做一些处理,通常放在书室画室里面。学习文化首先要把这些东西了解清楚,碑板是阳物,《张猛龙碑》《爨龙颜碑》它是纪功碑,纪事碑。造像是第三个板块,造像一般都是随着佛教的传播而传播开的。一种是,我们造了一尊像,要记一段话,记一个事。还有一个就是人死了以后,有个美好的祝愿,为他造像上天成佛。这一种它有个什么性质呢,就是一般都比较粗疏。民间的东西不可能花太多钱,请工匠造一尊佛然后凿几个字,所说通常就比较粗糙。粗糙它有一个好处,就是不拘一格,能够出人意料。粗糙的东西不是按照我们很规范的去做,就有很多出格的地方,当时是出格不讲究,后人一看就是很潇洒,放纵,个性化。有很多人意想不到的状态就在这里面出现了。士大夫、达官贵人他更多的是关注碑板,所以我们在历史上对书法影响高的是碑板。造像基本上在清以前是没有人去关注它的,士大夫都讲究端正,行事严谨,他不会轻易去推崇一种个性化的东西。

微信图片_20181218173237

所以说代的碑学兴起后,尤其是到康有为对这些墓志造像进行一种审视之后,才开始对这些进行系统的艺术个性化的关照。所以说造像这一部分,也是我们这一代人学习有别于古人。我们倡导艺术的个性化,倡导艺术的想象力,那么这种想象力更多的源于以前的这种不是特别的遵规应矩的东西,更多的是一种个性化的民间的书、刻这些状态的形式。造像正好是这一类东西。有些写的一横,它刻成了两横。写的三横,只刻了两横。有些点画漏刻,有些捺角伸的特别的长。所以我们很多的老书法家,是不赞成学这一块的,包括沙孟海。沙孟海在书写研究里面有个非常重要的学术成果就是书工和刻工,它就分成三类。一种是写得好,又刻的好。一种是写得好,刻的差。一种是写的差也刻的差的。沙老的好和差,是越往唐楷接近越工稳的越精美的他就说好,你比如说《张玄墓志》。第二种你比如说《元腾墓志》啊,这一类东西他就觉得是写得好,刻的不好,精美度不够。第三种写的差,刻的又差的你比如说那个《郑长猷造像》,他就觉得写得不好刻的又不好。

其实我们现在来看,不完全是写得不好,更多的是书写者的个性发挥。他们觉得不好的东西,我们现在来看对我们当今书法以及未来书法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这一块,并不是不好,我们要重新审视它。对前人很多的学术观念我们要尊重,但是真正的对很多资料的认识要客观。第四种摩崖肯定不会是严谨的,我们只要是看过摩崖的都知道,摩崖的碑的表面肯定是不光的,古人没有现在那个机器来打磨。摩崖通常都在凹凸不平的岩面上进行刻制。双刀的少,单刀的多。也就是他刻的时候不会是用那种非常精细的刻造像的小范围的工具在摩崖上去刻,所以摩崖上的字比较粗。很多是单线,就是先按照书写的刻一道,然后再用精细的那种刀把边、点画的形态略加修饰,这种修饰也不是特别精细的那种修饰,就是基本上把点画的那种意味修出来了就OK了。

微信图片_20181218173239

我为什么这样说呢,我是到所有的摩崖我都亲眼去看了的。我们从拓片里面是看不出它那种修饰的,它那种修饰的技巧已被粗糙的岩面和风化给淹没了。所以我们面对原刻的时候才能隐隐约约的感受到古人在制作过程中的一种工艺。所以它刻的又有气势,又有点画的笔意,但是整个书风属于比较粗犷。最精美的是墓志和碑板,最粗疏的是造像,最粗犷的是摩崖。气势气场最大的是摩崖,因为摩崖一般都是在山野之间,旷野之中。你看那个《云峰山刻石》《郑文公碑》,他就是弄了个石头,几个桌子这么大的,把它一个面打磨平了,然后直接在这个面上刻。

《石门铭》不一样,《石门铭》是直接刻在山洞的壁上,最后要修水库,才把那个岩石一块一块切了下来,拿到博物馆重新组装的。书写者在书斋里面写,在自己的房子里面比较昏暗的地方,或者是给别人刻墓志,现在农村那种刻墓碑的石工,有很多石头就在那小范围的做,那种心境在那个旷野中刻摩崖的那种气势完全不一样。造像,你看那个《龙门造像》在那个洞里面,有时候要搭着架子上去,它不像碑板,碑板是可以把它平放的,刻完以后再把它竖起来。

微信图片_20181218173241

墓志也是平放着刻,所以它们显得格外的精细。我们学习书法一定要去追问它这个条件,对它形成这种书风的意义,所以才有了这几种风格。造像是因为不被士大夫所关注,所以它对书法史的发展影响作用不大,你说董其昌会去学造像吗?他们这些官员会去写造像吗?他学的都是经典王铎就是学颜真,米芾就是学褚良,董其昌也是学颜真卿,他们都学唐代非常精美的这种,没有去写民间的。摩崖因为数量少,又在旷野之中,我们现在见到的最早的摩崖拓片,都是清代的。我们去看其他的碑,它都有唐拓,有宋拓,有明拓。但是你看摩崖这些东西,它最早就出现在明代末清代初,现在说的那些明代的都要打问号,一般都是清代的。大家关注也是关注汉碑,不会来关注魏碑。到了清代才真正开始关注魏碑。

所以说整个魏碑因为功用不同,工艺不同,来做的这些工艺的人的不同,最后形成了这样跨度大的几个体系。因为如此,我们对它有一个学习上的递进安排。我们先选的是墓志,最精美的,小范围的。而且墓志都是大量埋在地下没有经过风化和破坏,我们最能窥视到古人最初的原的状态。碑板尽也是精美,但是风很大。它在地面上它不是地下。但是它比起造像和摩崖要精美的多,所以我们把它放在墓志之后,造像之前。我们先做精美后做粗犷。粗疏粗糙的只能会其意,不宜师其迹。我们按迹寻其意,我们在做精美的时候必须要争取丝丝入扣,把它写像。我们在做造像和摩崖的时候,没法写像,写像也没用。

你看那个《始平公》尽管还是镌刻,还是阳刻,但是你把它写像它也不美,还要对它进行提炼,改造。摩崖就更不要说了,摩崖你把它写像,你就完蛋了。所以说魏碑学习之难,它并不是难在你写不像,它是难在要对它做学术提升,要有一种新的线条的元素取代它。它是写意,而不仅仅是写形,难就难在这儿,就难在魏碑学习的候要做前期的学术储备。

微信图片_20181218173243

从精微走向广大,从局部走向整体,从技巧走向气魄、气势,从单纯的技巧走向书风的塑造,我们按照这样一个理念来展开我们的学习,来规划我们的学习。核心是技术,技术的指向是风格的塑造。没有风格意义的塑造,所有的技术都是没用的。砖做的再精美,没有修出美好的建筑,所有的材料都是等于零。

大家一定要从观念上理念上明白,所有的技术技巧都是服务于我们风格的塑造。反过来说每一个风格的形成,都是因为有恰当的、适合于塑造这种风格的技术内容存在。你按照摩崖的技术体系写不了墓志,仅仅是按照墓志的技术内容表现不了摩崖,所以大家在思想上要明确,所有的技术都是为风格的塑造服务,所有的风格都是由技术支撑而形成的,这是一个辩证关系。绣花针有绣花针的功能,铁钻有铁钻的用处,相互不能替代,都有独立存在的价值。没有技术之间的高级与低级之分,只有审美层面的一流二流之别。技术只要完成了高层次风格的塑造,所有技术的价值都可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在我们进行局部技术训练的时候,可以把风格暂时放在一边,我们要全身心的投入到一个我们所选的碑帖里面的局部的技术存在,状态里面去。

所以说我们对技术的追问是从局部开始的,我们对风格的掌控上是整体入手的。大家注意,风格的把控是整体的、外在的整体风貌上把握的,技术的追问是局部细节开始的。在进行风格追寻的时候,所有的技术都抛在脑后。它是建立在对技术的精度的把握上。就是我们在做技术细节追问的时候不要有什么远大理想,都给我放下来。存在是第一位的,没有技术你连当个艺术家的资格都没有,没有技术不要跟我谈风格,首先在做技术追问的时候所有的风格,所有的创作理想都给我放下,踏踏实实的进入技术层面才是你当艺术家的起步和前提。

所以大家在内心里一定要明确,当你有了技术积累的时候,你不要为技术所羁绊,不要因为技术束缚了你的手脚,所有的技术都要跨越,不要当技术的奴隶,要做技术的主人。这就我们在书法学习上做一个艺术家,面对技术面对风格的态度。大家要注意,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示范越具体,对你们的束缚、制约就越厉害。你没有见过“一”的时候,我说你写个“一”出来,你们可以写千万个“一”。只要你见了我写“一”以后,你脑子里只有一个“一”了。

微信图片_20181218173245

我们大家在书法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就是对老师的示范过分的依赖。老师的示范就是一个航标,是你前进的坐标和参照,而不是你前进的目标。坐标是帮助你自己定位的,目标制约你的理想的,师成为坐标的时候,可以有无尽的可能。师成为你的目标的时候,你就完蛋了。航标在海上是放在礁石上的,如果我们的轮船对着航标去,就只有撞死。但是航标作为我们的定位,我们永远有自己的方向。所以说老师所有的示范和讲解都是你们前进的道路上的参照物,是你们思想的出发点。我们教学过程中,既要完成对大家技法和理念的引领,同时要最大限度的解放你们。你们大家要知道我们教学过程中这种理念上的东西,但是没有细节的技术追问,我们无从谈技术。

对技术的追问有几个手段,大家注意三原则。第一,局部的原则。第二,分析的原则。第三,重复的原则。什么是局部的原则呢?所有的技术的关照都是从局开始的,一个点画的起笔、行笔、收笔。一个点画是由三个局部组成:起行、收。当我们观察个点画的时候,起、行收就是局部。当我们观一个部首的时候,每一个点画就是局部;当我们观察一个字的时候,每一个部首就是局部;当我们观察一行字的时候,每一个字就是局部;当我们观察一篇字的时候,每一行就是局部。局部和整体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对技术的追问是越细越好,我们通常是从一个点画的局部开始。

微信图片_20181218173246

大家注意,局部的概念,进得去也要出得来。那么分析呢?分析的最简洁的办法就是比较。相类的、相同的最便于比较了,不同类的也能够比较。你比如说,我们从相同的可以比粗细,比大小。那么不同的我可不可以比聚和散呢?就是说具象的能够比较,更多的是同相类的比较,不同类的比较更多是从精神层面的比较、抽象的方面去比较,分析就是这样分析的。人和狼可不可以比体重,可不可以比数量?超越外形的东西就就可以跨类型比较,分析就是在这个层面进行的,你既要善于分析具象的,还要善于分析抽象的。即善于比较同类的,也善于比较不同类的。就是你思想的张力和你的思维怎么样。

我们现在说重复,重复是人加深记忆最简洁的办法。反过来说,局部,分析以后的局部,反分析了解以后的局部是不是我们最能够记得住的东西?我们这三个原则就给大家指明了一条进入中国书法庞大的技术体系里面的,一个最便捷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它是指导我们往事物的纵深追问,纵深深入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

微信图片_20181218173250

我们这种精度训练可以加深我们对字的局部的深层次技术追问。点画的形态、用笔的过程和实施这个过程的空间位置对这个字的精神的塑造和反应,都是息息相关的。然而要由一个字生发到全篇,最直接的关系就是字与字的纵向关系,就是上下字的关。上下字的关系才会决左右字的关系,所以上下的关系是字与字之间最重的关系。因为我们中国古代书法的书写习惯从上至下,从右往左展卷式的,所以说建立我们对上下字的空间关系的把控、认识和掌握,进而表现是我们解决字与字之间关系的最重要一个环节。

书法落款,不单是尾部,是包含了作者在书法作品中除正文内容以外的所有书写内容。落款包括:正文内容的出处、赠送对象、创作缘由、创作时间、作者姓名、字号等。

信_20181217174315

落款的字体,一般是隶不用篆,楷不用隶,行草不用楷书。落款。一般是”文古款今””文正款活”。正文是甲骨文、金文、大小篆,落款就用篆书、章草、楷、行书;正文若是隶书、楷书、魏碑,落款可用楷书或行书;在实际运用最多的落款字体还是行书,既易识别,又显活泼。

很多人不懂书法落款,让原本满意的正文内容竟然被落款毁了。下面,我们来看看都有什么问题:

1、落款的字不应该大于正文主题的字。应比正文的字小且协调。

2、题款不能题在整个正文的上面,国展上也有出现很多此类况,是非常不适合的。

3、印章绝对不能比落款的字大。大幅大印章,小幅小印章。

微信图片_20181217174318

4、如果正文的最后一行只有2-3个字,落款直接在下面写,请不要转行另起一行写,不要画蛇添足。

5、盖印不要贪多,合适最好,古人作品的印章大多不是自己盖的,是流传导致。盖章数量一定要慎重,不要盖得又多又杂,宾夺主。

6、接正文落款的两排小字左边不要超过正文的宽度。

7、落款中的年、月,公历农历不能混写。题款时如落书写地点,用雅称而不用俗称。农历天干不写“年”。

微信图片_20181217174319

8、横幅或斗方正文在上的,其下面的落款宽度不要超过上面正文的宽度。

9、已经落款印,款后不可再署上款赠人再就

10、上款有人名的,上款上端不可盖闲章,压在人名头上。一来失礼,二来破坏画面。

微信图片_20181217174322

11、如果书写对联,须将上款写在上联,下款落在下联;如果是龙门对,上款在右边,下款在左边。书法四联首幅,右上可盖小印章。其余不可盖,如统统盖上,行气就破坏了。

12、对于横幅作品,一般只落下款而不落上款。

 

微信图片_20181217172529

书法的章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书幅格式,同时也形成了一些作书规则,这些作书规则也逐渐展成了创作的准则。那么,这些准则都包括哪些呢?我总结了八个,说出来和朋友们一起探讨。 

 

意前笔后 

章法的谋篇布白是创作书幅的总体设计,必须首先立意,然后起笔书写;而书写又具有落笔定形,“不得重改”的特点,所以只能笔居意后作书,这就形成了意前笔后的笔法原则。因而,书法圣贤都强调意在笔前,然后作书。蔡邕论书说:“夫欲书、先散怀抱,任意悠情,然后书之。”卫夫人告诫说:’.意后笔前者败…意前笔后者胜.”王羲之指出:“夫欲书,先干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候仰、平直、振动,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书谱》也说:“心不厌精,手不忘熟…意前笔流落,翰逸神飞。”由此可见进行书法写作只能手随意运,笔随手转,翰不虚动,下笔有由”。至于临时发挥得好,写出了自己满意的书幅,就认为作书是“笔前意后”,这显然是一种误会。因为写得自己满意,不见得就符合书法艺术的法度,即使符合书法的某种方法,那也只能是在学习中的一点进步罢了。 

微信图片_20181217172532

 选用字体 

书法以汉字为载体,而汉字具有真、行、草、隶、篆等字体及书体。作书谋篇时,需要选择最为适用的一种字体书写成篇,以字体的形体美表现书法艺术的形质美。选用字体的方法大致是:首先,按照所书的文字大意(文字内容),选择最切合的字体,使得字体与文义协调统一,以文字的形、意美(主要是字形),充分体现书法的形质美。如对古雅的文义配以古老的字体,对潇洒的文义配以洒落的字体等。其次,根据书幅的格式—中堂、条幅、匾额等不同需要,选择贴切的字体。再次,针对时代、社会、“二为”方向以及具体环境等情况,选配人民较为乐见的字体。同时,还要考虑到简化字体的应用。 

周恩来在《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的报告中说:“书法是一种艺术,然可以不受汉字化限,此汉字简化不会对我国书法艺术有什么不利影响,同时我们也欢迎书法家按照简化字书写,以提高简化字的艺术水平。”总之,作书布白要全面考虑,这样就容易符合谋篇“随遇而设”的情况,起到章法新巧的效果。可见忽视书法艺术的独立性,把文字内容当成书法内容的观点;或者认为书法是塑造字形,与字意毫无关系的议论,显然都是不正确、不可信的。 

微信图片_20181217172536

 纵横成幅 

章法构成书幅的形式,有纵横两大类。纵幅通称竖幅。有两种形式:一是纵有行,横有列,所谓“纵横成行”。幅式的写法,字体的展促变化不大,排列整齐,清朗美观,宜用篆、隶、楷等字体书写。二是纵有行,横无列,即成行不成列的写法,每行字数不等,字体大小不一,字距疏密不同,俯仰奇正各随其宜,变化不居而又协调统一,浑然成章。这种分布形式,以行、草字体书写为宜。 

至于横幅的写法,也有两种形式:一是排列成横行的写法,又称“横批”,主要的是匾、牌、碑额、门额等写法,传统写法是自右向左写,而今也出现了自左向右写的样式。二是以短竖行成横的写,也是手卷、长卷及一些题跋等书写形式,现今已有很大的发展,也把诗、词写成这样的横幅,裱成轴子,并有代替竖幅“中堂”的趋势。不过,纵横成幅的书幅形式和方法虽然不同,但是对于篇幅完整、行气贯通和气势恢弘的要求是相同的。至于今人把无行无列的杂乱字幅,说成是书幅的第三类幅式,并与草书的越行写法混为一谈,称赞其具有“自然美”的议论,显然是不正确的。书法是“书而有法”的高级艺术,书法的艺术美并不等于自然美。《书谱》摒弃杂书俗字,保持书艺纯洁性的宏论,足以发人深思。 

微信图片_20181217172538

 首字领篇 

书法作品的第一个字,具有统领全篇字的作用,犹如列队的排头兵,奏乐的定音鼓,飞行的领头雁,重要而显明。《书谱》指出“一字乃终篇之准”,说明这样的一个字,是全篇的标准、准绳。张敬玄论书说:“法成之后,字体各有管束,一字管两字.两字管三字,如此管一行;一行管两行,两行管三行,如此管一纸。”因此,进行书法艺术创作的谋篇,首先要按照所用字体的笔法和结字法,把第一个字的体势意态,写得有法有化,规范而灵活,成为全篇的标准书体。然后依据这一个字的字体类别和书体风格,把全篇的字写得大小适宜,疏密匀称,差有致争让得,浓淡调,虚实互成,首尾相顾,浑然一体。从而把笔法的奇妙和结字的新巧,融合于字里行间,充分表现出书法艺术的形质美。 

微信图片_20181217172541

 行气贯通 

章法的行气贯通,就是分布“累成行,缀成篇”,以行间的气脉贯穿通畅,表现出篇幅的气韵生动,浑然天成。书幅行气的气,就是王羲所说“若书之气,必达乎道”的气这种气,书法的气,蕴含于幅的各方面,而蕴寓在行列中间的气,称为行气。 

蒋和在《书法正宗》中说:“一字八面灵通为内气,一篇章法照应为外气……外气言一篇有虚实、疏密、管束,接上递下,错综映带。”蒋骥在《续书法论》中说:“篇幅以章法为先,运实为虚,实处俱灵;以虚为实,断处仍续。”这表明书法的气,虽然是看不见的,但是经过书法家有法有化的书写,就能使之显现出来。也就是把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疏密、连断、向背、虚实等关系,进行“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的辩证安排,实施“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的巧妙书写,从而创作出形神兼备的书法艺术精品,其行气也就显然可见了。例如,我们看到的《兰亭序》,虽然是唐人临慕的,但是气还是隐约可见的;而怀仁的《集王教序》,同是王羲之的,显然缺少气。 

微信图片_20181217172544

 墨色协调 

书幅的墨色协调很重要,谋篇布白当然不能忽视。古人虽然懂得墨法的重要,但是论述不多,因为他们学书工勤,学得了笔法,也随着学会了用墨,所以无须多讲。书法“中绝”后,人们因为学不好笔法,运笔不能与古人相比,所以就着重在字法和墨法上取巧创新。包世臣在艺舟双揖》中:“然而画法字法,本于笔,成于墨,则墨法尤书艺一大关键也。”沈曾植在《海日楼札丛》中说:“墨法古今之异…自宋以前,画家取笔法于书;元世以来,书家取墨法于画。”书家采取“墨分五色”的画法作书,就自然形成了浓墨、淡墨、枯墨、涨墨等妍蛋杂揉的情况。 

至于作书如何用墨,《书谱》不仅以巨篇墨迹作出了光辉的榜样,而且从正反两方面作出了精辟的阐释。所谓“巧涉丹青,功亏翰墨”,指明了作书用墨不符合书法的情况;而其“带燥方润,将浓遂枯”的至论,道破了书法用墨的诀窍。这就是说,只有以导顿疾涩、翻转耀抢的运笔方法,写出这样的墨色气韵,才能符合书法艺术的要求。 

微信图片_20181217172547

 一气呵成 

章法分布作书需要一气呵成,是由书写成章的特点决定的。书法写作成篇章,与其他艺术多不相同。作文需要反复修改,赋诗需要频繁推敲,绘画可以边画边改,而书法是落笔成形,“不得重改”。因此,进行书法艺术写作,不仅需要意在笔前,“下笔有由”,而且要技法娴熟,以至“泯规矩于方圆,遁钩绳之曲直”。同时,还要清心养气,物我两忘,气不盈息,一气呵成。作书只有这样进行,才能写得气势恢弘,气脉贯通,气韵生动,龙飞凤舞,栩栩如生。这正如王僧虔揭示书法艺术本质,指出“神采为上,形质次之’,时,接着说明“必使心忘于笔,手忘于书,心手达情,书笔相忘,是谓求之不得,考之即彰。”总之,书法是“书而有法”的奇特艺术,作书只有技法娴熟,忘怀楷则,一意贯注,一气呵成,才能把书法作品写得含法合情,成为具有生命活力的艺术。 

微信图片_20181217172550

有法有化 

所有艺术都要创新,章法布当然也不能例外不过,书法的质,是“书而有法”,即所谓“书法者,书而有法之谓”。因而,书法艺术的创新,是以“有法必有化”的书写来实现的,也就是常说的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从书法发展的情况来看,所有真正的书法家,都是经过长期临摹而得法成家的;一切为后人学习不衰的书体,都是从几种固有的字体中变化而成的,而这种变化创新,也是有一定的法度制约的。例如,颜真卿的创新,主要采用了中锋的写法,即所谓“以篆人楷”。 

微信图片_20181217172554

集古字而得法的米芾,是悟出了前人中侧锋结合的运笔方法,即所谓“刷字”。赵孟頫晚年变法,也是学了李北海中侧锋结合的运笔方法,写出了新赵体。可见书法的创新,一须真正掌握字体特有的运笔方法;二要在结字和章法上法中求化,合理变革;三要养成合乎书法要求的个人风格。三者俱备,自能创作出规范而新巧的书法精品。即使仍用对联、扇面等格式,唐诗、宋词的文字内容,依然能进行书艺创新。

常言道:笔法生结构,书法笔法的演变,与书体的形成确有重大关系。一种笔法的形成和成熟,预示着一种新书体的产生,反过来,一种新书体在形成过程中,必然废弃其“前体”的一些笔法,这种演进就是笔法嬗变,但是,在这个演进过程中,那些被逐渐废弃,最后消失掉自己影子的笔法,只能在新书体的“前体”中才能看到,我们称这种现象为“笔法的遮蔽”。

微信图片_20181217173239王羲之《远宦帖》纸本(摹本)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笔法嬗变是连续的,没有哪个时代的笔法能离开前代笔法的影响,也没有哪个时代的笔法不在前代笔法的基础上有所增损。这是一个毫不间断的过程。所以,在相邻的两个时代,笔法的嬗变是连续的,后一时代的人很容易了解和它相邻的前一时代的笔法,但是对于相隔的两个时代,却很容易造成隔阂,当政府有意识地进行文字革新或某一时代出书时候,由于后者的出现,使相隔时代的笔法受到遮蔽的可能性更大。举例说,熹平四年(公元175)三月,东汉政府在召集诸儒正校正五经文字时,曾在太学门外立石,由蔡邕书丹,使工镌刻,作为后学取正的榜样,魏正始年间,曾刻三体石经,用古文、篆书和隶书三种字体书刻,作为后人学习文字的规范。在这两个重大举措中,无疑对前代的文字有所增损,在为书法带来新的质素的同时,也遮蔽了在其以前的部分笔法。

 微信图片_20181217173241

甲骨文、金文、小篆是汉字的早期形态,它们有着迥别于后世其它字体的共同特色,即在形体上保留着浓重的象形意味。甲骨文是现存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有系统而又较为成熟的文字。最早发现甲骨文是在1881年以前。1898、1899年(光绪二十四、二十五年)甲骨开始被古董商视为一种有价值的古物,运到天津、北京出售。京都国子监王懿荣素喜收藏金石书画,尤爱古董,对文字考订颇为精深,一见“龟板”便鉴为有价值的古物。细为考证,始知为商代物,其文字当在篆籀之前,乃以重金悉数购得。由此可知,甲骨文得到鉴定应是1899年,王懿荣当是收藏、坚定甲骨文的第一人。甲骨片迄今为止,累计已有十余万片,分藏于各大博物馆和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现知单字约近5000个,可辩识者约1500个左右。字大者径半寸,小者如芝麻。

微信图片_20181217173243

甲骨文主要有四种表现形式:

1、墨书、朱书:即用毛笔蘸墨或朱砂直接书于骨片之上。

2、单刀刻辞:单刀刻辞有先书后刻的,也有直接用到刻的。

3、双刀刻辞:一般先书后刻,与单平有别留有书写的笔意。字体一般起笔重、收笔轻,线条粗重,字如铸金,其含蓄浑厚,遒劲丰腴的韵味,与金文相仿佛,其体势为后世简帛书、章草所承绍。

4、刻辞饰色:卜辞刻完之后,字中遍涂丹朱、墨或褐色,整块骨板精莹如壁,文字涂丹者鲜艳夺目,涂墨、褐色者古朴典雅,神采各异。 从朱书或墨书甲骨上看,用毛笔书写的字迹点画多呈柳叶形(偶尔有呈弧形的),线条的粗细、用笔的起止运收及其外部轮廓变化很有规律,力度很强,据邱振中说:“甲骨文中弯折的笔画都分为两笔”,但是,笔者曾发现一片墨书甲骨,文字为“不若于示首犬不其易(赐)曰”,弯折的地方却是一笔写成,其中15笔均为弧形,尤其是“若”字,线形委蛇蜿蜒,屈曲万状。

我们用这片甲骨的文字,可以驳倒以下两个观点:

1、甲骨文笔法的“摆动”说。该片甲骨证明,邱振中把甲骨文的笔法确定为“摆动”并不能完全概括甲骨文的笔法,除“摆动”笔法,甲骨文中还存在“转笔”。这些转笔,大多中间粗,两头细,自然入笔,自然收笔,起收皆尖,既不藏锋,也不回锋。

2、甲骨文笔法的“节节换笔”说。该说以为甲骨文字的线条皆为直线,其用笔一如以木板搭建房屋,笔笔断而后起,故名其搭接处为“节”,且以“节节换笔”概括其笔法。这片甲骨的存在,说明甲骨文并非“笔笔断而后起”,而是有连续用笔。

微信图片_20181217173245

附带说一下,“节节换笔”,是包世臣最先提出的,应理解为“锥面变换”,这种笔法在草书中比较多用,但在甲骨文中没有。包世臣《艺舟双楫》说:“(草书)节节换笔,笔心皆行画中,与真书无异”、“行草之笔多环转,若信笔为之,则转卸皆成偏锋,故须取势转换笔心。”又包世臣《答熙载九问》:“问:‘每作一波,常三过笔,无垂不缩,无往不收,先生每举此语以示学者。而细玩古帖,颇不尽然。既观先生作字,多直来直去。二法是同是异?’答:‘学书如学拳。学拳者,身法、步法、手法,扭筋对骨,出手起脚,必极筋所能至,使之内气通而外劲出。予所以谓临摹古帖,笔画地步必比帖肥长过半,乃尽其势而传其意也。至学拳已成,真气养足,其骨节节可转,其筋条条皆直,虽对强敌,可以一指取之于分寸之间,若无事者。书家自运之道亦如是矣。盖其直来直去,已备过折收缩之用。观者见其落笔如飞,不复察笔先之故,即书者亦不自觉也。若径以直来直去为法,不从事于支积节累,则大谬矣。’”

对“节节换笔”,当以旅德周师道先生解释的最到位。周氏说:“节”,是发力加速或变向之处,“换”,是“随机调整笔毫丛体,以使其大体恢复锥形初态,适应加速变向需要的控制”,其中关键,在于行笔时“笔毫丛体”随机大变形问题及书写者运笔的“加速度”问题,包括“改变速度值”和“变方向”二者。周氏是工程学博士,把“随机动力学”与“随机控制”引入书学理论,借以分析一管柔翰的运动规律,析理甚为精微。我的粗浅看法是:控笔的所有方法,象“节节换笔”、“调锋”、“中锋浅毫”、“旋管走毫”等等,目的都是如何操纵笔毫柔体,使其可纵可敛,收放自如,辅毫环转,八面皆应。

回到甲骨文中的转笔,分析这些弧线,可知书写时仅仅使用了笔毫的一个侧面,这种笔法,可用邱振中先生定义的“曲线平动”的概念说明。只是,书写中“曲线平动”的时间要提前了,并不是到了战国中期的侯马盟书(公元前386年)才有,而是在甲骨文中就有了。

综上所述,甲骨文的笔法少有“摆动”和“曲线平动”种。

微信图片_20181217173247《云梦睡虎地秦简》

金文是殷周青铜器铭文的统称。它起源于殷商,流行于两周,以文字载体青铜器的金属性质而得名。上古青铜器中礼器以鼎为尊,乐器以钟为众,所以金文又有“钟鼎文”的旧称。不过,从现代掌握的研究资料看,商周青铜器的种类极多,按用途分有祭器、礼器、食器、水器、酒器、洗器、乐器、量器兵器、车马器等等,以型制论又有、鬲、、豆缶、等几十类。只用“钟鼎”二字似乎不足实指或概括,因此现在学术界一般不再沿用“钟鼎”旧称。与其它古代文字书迹相比,金文的实物真迹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字口最真切。它包括了小篆以前的大部分篆书形体,在大篆系统中,文字数量也最多最全。

大篆与甲骨文都是象形文字,但是大篆比甲骨文所摹写的范围要广阔的多,象形程度也更高,它在对自然物象进行勾摹时,是“随体诘诎,画成其物”的,至于“画”的方法,却十分复杂,其线条多是圆转的长线,保持着对象形的依赖,书写起来缓慢复杂,这种很少符号性的象形文字,“笔画”的“写法”(按:似乎用“画法”更确切)是千差万别的。李阳冰在论篆中写道:“吾志于古篆殆三十年,见前人迹,美则美矣,惜其未有点画,但偏旁刻而已,想圣达卦造书意,乃复仰观俯察六合之际焉,于天地山川得方圆流峙之形,于日月星辰得经纬昭回之度,于云霞草木得霏布滋蔓之容,于衣冠文物得揖让周旋之体,于须眉口鼻得喜怒惨舒之分,于虫鱼禽兽得屈伸飞动之理,于骨角齿牙得摆抵咀嚼之势,随手万变,任心所成。可谓通三才之品,汇备万物情状者矣。”一句话:大篆保持着对象形的依赖,在摹刻物象的时候“随手万变,任心所成”。

古人用“画”来说明大篆的用笔,无疑是一种“事实的概括”,要从大篆寻绎出用笔的规律是危险的,很可能造成挂一漏万的后果。比如清篆,除吴昌硕还保留着“随体诘诎,画成其物”的多变性外,多数以有规律的用笔书写,致使大篆“随体诘诎”的特点丧失殆尽,满眼都是类似秦篆的“等线体”和“曲线平动,如王懿荣罗振玉的书就是如。“画法”的存在,说明笔法没有独立的意义,笔法只有和目的相结合,才具有“意义”,就象篆刻中的“刀法”一样,必须和线条效果相结合才有意义,单纯的“冲刀”、“切刀”,如果不和线条效果相结合,是没有独立的意义的。大篆是“画”出来得,没有单一的“笔法”,但是规律隐藏于事物的深处,大篆中“画”的方式,总归有些比较一致的方法,我们可以分析一下:金文经过铸造,笔意丧失过多,但大篆的用笔可以从简书、盟书等参照物中窥测。从点画上看,金文中的大篆文字,不少点画仍然与简书、盟书十分相似。只有《史颂鼎》等金文中部分平直、方正的字迹,在墨迹中难以找到印证,这很可能是适应装饰性的要求,对墨迹书写进行“规范化”改造的产物。

但是通过简书体,我们以发现大篆笔的几个特点:1、多圆笔。2、笔致多曲,线条质感丰富。3、线形复杂,随手万变。康有为说:“圆笔用绞”、“圆笔不绞则萎”。大篆的用笔无疑含有“绞”的成分,“绞”则必“转”,故邱振中名之为“绞转”笔法,以说明在行笔过程中要使用笔毫不同的侧面。

微信图片_20181217173251

转”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达到

 

1、以腕轴心摇动笔杆曲线的“摆转”(相当或接近于邱先生定义的“绞转”);

 2、以手指捻管直接带动的“旋锋”;

3、以上两项结合的“转换锋”方式,包括“摆旋换锋”和“按转”用笔。 

上三种,可统称为“转笔”。其中,“摆转”接近邱振中先生定义的“绞转”;“旋锋”,可概括为“旋管走毫”;第三种,则为一种复合用笔。大篆的笔法是三者并用的。这也许无法从考古学上找到证据,但是可以通过实验来认识。因此,单纯用“绞转”概括楷书形成以前的笔法是不全面的。

小篆又称秦篆”,是秦王朝的官方字体,它有一种全封闭的用笔体,其笔法特征以下几点:

1、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中锋行笔(平动),起笔、收笔藏锋。

2、一个字和全幅字所有的笔画,粗细基本一致(等线体)。

3、横画须平,竖画须直,一个字内,所有的横画与直画各自大体上等距平行。

4、圆弧形笔画左右的倾斜度要求对称。

5、所有的笔画转折处,不露起笔、收笔痕迹。

6、所有的笔画交接处,不露起笔、收笔痕迹。

 

小篆的笔画,删繁去复,只有“横、直、曲”三种,行笔方式不出“平”的范畴,是一“等线体”,对探索笔法演变没多大意义。 秦代笔法的演变可以从秦简探索消息。秦律简和战国简书相比,笔法一致,也是用“转笔”(即上述三种的“统称”),但是结构已经简化,它预示着隶书的诞生。

隶书,是篆书的“俗体”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字体总是在它前一旧体的“俗体”中逐渐演变而成的。俗体字往往就是孕育新字体的母体,战国时期的文字大分化是篆书开始了它的“隶变”过程,隶书就是在战国秦系俗体文字中萌生的。战国时期俗体文字纷起,其内在动因是适应社会发展对文字应用的要求。在文字使用过程中,求易、求速、求简是文字发展的大趋势。俗体字追求草率随意,惟便是从,必要冲破正体繁复难成的束缚,解散原有正体的字型结构和书写方式。篆书的“隶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字型结构的变化,即对正体篆书字型结构的改造,这种改造的主要方向是简化;二是书写方式的变化,即是改变原有正体篆书的书写方式,这种改变的主要目的是简捷流便。两个方面同步进行,互为条件,相互影响。其结果是象形性的破坏,符号性的确立,古文字转化为今文字。

“隶变”时期书写方式的变化主要是改变篆书“诘诎盘绕”的线条形态,将“物象摹画”变成“符号(点画)书写”。古人称隶书是“篆之捷也”,从秦律简看,情况确是如此,它在初期仍然采用篆书的笔法,但是用笔要草率得多,是篆书的快捷书写。早期隶书具有成熟性和过渡性,有的篆意浓厚,有的则初具隶书风范,有的规整,有的草率《青川木牍》是目发现最早的战国秦俗体文字,篆书意较浓。《云梦睡虎地秦简》距秦统一不远,隶化程度更高些。经秦历汉,隶书最后成熟。隶书出现后,笔法沿着两条线索发展:一者发展为章草,一者发展为楷书。

微信图片_20181217173254

第一条线索中,演化的路径是:篆书——隶书——章草,“摆动”和“转”是一贯的笔法。在第一个环节,即篆书——隶书的环节上,虽然仍然采用“摆动和“转笔”,但是,两个趋向,一是出现波折”,一是“笔与的连贯”。马王堆一号汉墓竹简的少数线条已经被夸张,端部加重,线条出现弯曲,但还没有明显的波折,这些特点后来发展成隶书的主要特征,太初三年简,撇捺已经出现明显的挑脚,太初以后,波拂明显的简书越来越多,线条从简单弧形演变成了波浪形,在弧形和波浪形的线条中,笔毫转动的痕迹十分明显。但是,马王堆一号汉墓竹简的少数线条虽然已经被夸张,端部加重,但是并不是“提按”笔法,其用笔是“有按无提”的,按后不是提,而是转,可称为“按转”笔法。

从居延汉简中,我们发现三类线条:波状曲线,简单曲线和平直线。它们无疑是转笔和平动结果。在第一类——波状曲线中,存在粗细不等的变化,它们不是“提按”的结果,而在笔毫牵引过程中“摆”造成的。其后,武威简留下了向章草演化的迹,进入本线索演进的第二个环节,即隶书——章草的环节,笔与笔的连写增多,但是线条仍然保持弧形,转笔的使用更加频繁,至《平复帖》,“摆旋换锋”和“按转”的“复合用笔”并用,已经发展成成熟的章草。

其后,张芝在章草“转笔”的笔法中加入“提按”的成分,开创了今草一体,至王羲之,今草已高度成熟。

如果说在第一条线索中,人们更多地利用了“笔毫锥面的转动性”,在用笔时采取推、拖、捻、曳的办法,使笔毫“平动”或“转动”,那么,在第二条线索中,人们则利用了“笔毫丛体的弯曲性”,在行笔的过程中使用“提按”,笔画的端部进一步受到强调和夸张,同时,书法中始出现了方折的笔画,楷开始萌芽,方笔用翻,按复提,方能“翻”,故方之笔与“提按”笔法是“共生”的。从鸿嘉二年椟、东汉熹平元年瓮题记、魏景元四年简、南昌晋墓木简中,我们可以发现“提按”用笔的逐渐加强。如果说“转笔”的效果是“曲”,其线条是委蛇蜿蜒的,带有更多的“律动感”,那么,“提按”的效果是“直”,方折凌厉,带有更多的醒目庄严的感觉。

微信图片_20181217173257

楷书到了钟繇手中,已经基本成熟,但在钟繇的楷书中,还较多地残留着隶书的意味,仍然广泛存在着“转笔”,正如《书谱》所云:“元常不草,而使转纵横”,而王羲之的《黄庭经》、《乐毅论》和《孝女曹娥碑》中,已经基本脱尽隶意,很少“转笔”的存在。所有复杂的转笔,都被简单的“提按”所代替,于是,用笔的焦点集中到笔毫的起落方面,正如沈尹默所说:“落就是将笔锋按到纸上去,起就是将笔锋提开来,这正是腕的唯一工作”(《书法论》)。

至此,笔法的简化已经非常彻底,除了能体现笔法的点画的端部外,行笔过程中几乎只剩下中锋和顿挫,点画也因此越来越简单、越来越规整了。这个变化,方便了实用,但是,两千年来“提——按——提”的书法教学中,笔法的丰富性也逐渐丧失了。

笔有因有革,当政府有意识地行文字革新或某一时代出现法巨人的时候,由于后者的出现,最能使相隔时代的笔法受到遮蔽。在隶书中,“摆动”笔法开始减少,但在从秦到晋的多种简书到敦煌残纸中的“隶”或“草隶”(相当或接近于章草的小草)及“草楷”(相当或接近于后来行书的小草)墨迹中,仍还能感觉到“摆转”、“摆旋换锋”的笔法,但走的是“损之又损”的路子,其中,“摆旋换锋”和“按转”笔法,是魏晋前笔法中最易被“遮蔽”的大项,值得为之“解蔽”以为今用。在篆书向隶书演变的过程中,象形性逐渐减弱,符号性逐渐加强,“画”字法逐渐发展为抽象符号的书写——即是说,在篆书演化为隶书的时候,“画”法被遮蔽;在隶书向楷书演变的过程中,“转笔”笔法又被遮蔽了,但是在隶书向章草演化的过程中却不能这样说,因为在隶书向章草演化的过程中,“转笔”是得到了加强而不是削弱。这是书体演变造成的笔法遮蔽。与书体演变一样,书法巨人的出现同样会遮蔽其前的笔法。下面我们以王羲之为例分析一下:使“旧体”变成“新体”。他的“一增”,为中国书法带来许多新的质素,但是他的“一损”,却遮蔽了其前的笔法。

 

微信图片_20181217173259

王羲之遮蔽了那些笔法?所谓“遮蔽”只能是针对一种书体的前身而言的,考虑王羲之对笔法的遮蔽,只能从王羲之书法的“前体”去看。王羲之的书法前体有两种:一是隶书,二是章草。在隶书和章草中,“转笔”是主要的笔法,王羲之的努力,就是在隶书和章草中大量使用“提按”笔法,一方面,他总结了在他以前的楷书和行书的“提按”用笔,进一步夸张线条的端部,使楷书和行书得以成熟,另一方面,他将属于楷书笔法的“提按”用笔渗透到章草书法,使“提按”和“转笔”合流,淡化了原有的章草模式,完成了从张芝开始的章草向今草演变的过程。

那么,王羲之对笔法的遮蔽就体现在用“提按”笔法遮蔽了“转笔”笔法。大量使用“提按”取代“转笔”,这是笔法“简”的需要。“简化”,是中国文字发展的大势,这是“实用”的目的导致的。王羲之“增损古法”,走的也是“简化”的路子,目的在于“妍美流便”,王羲之的“简化”,主要表现在“旧体(隶书及章草模式)的淡化”和“今体(楷书、行书和今草模式)的确立”两个方面,但这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他通过“提按”用笔的“双刃剑”一下达到了这两个目的。所有复杂的使转,全部被简单的“提按”所代替,无疑是方便了实用。

当然,说王羲之用“提按”笔法遮蔽了“转笔”笔法,并不完全准确,因为在王羲之的书法中,“提按”和“转笔”是并用的,但是,在他的书法中,毕竟有着“加强提按和减损转笔”的趋势,沿着王羲之的路子,最终必然是以“提按”用笔逐步取代“转笔”笔法。所以,说王羲之用“按”遮蔽了“转笔”,也不是全无道理。当然,另一方面的原因,确是后人对王羲之用笔的取舍。

 

微信图片_20181217173301

王羲之之所以能造成古代笔法的遮蔽,主要原因是楷书、行书和今草是在他手中成熟的。王羲之的这几种书体,由于高度成熟,所以成了后人学习的典范,而正是因为是“典范”,才阻挡了人们对其前用笔的学习。王羲之对于古代笔法的遮蔽,尤以草书为甚。只要稍微留意,我们就会发现,羲之在总结楷书笔法的同时,也将楷书的“提按、留驻、端部与折点的夸张”等渗透到行草的书写中了。

在王羲之的草书中,“按”和“使转”是并存的。邱中分析《初月帖》时说:“(初月帖)点画具有强烈的雕塑感,墨色似乎有从点画边线往外溢出的趋势,沉着而饱满,这种丰富性、立体感都得之于笔毫锥面的频频变动。作品每一点画都象是飘扬在空中的绸带,它的不同侧面交迭着、扭结着,同时呈现在我们眼前;它仿佛不再是一根扁平的物体,它产生了体积。这一段的侧面暗示着另一段侧面占有的空间。——这便是人们津津乐道的‘晋人笔法’。它是绞转所产生的硕果。”笔者还可以指出《寒切帖》和《远宦帖》两个例子,在这两件作品中仍然存在大量的使转的笔法。但是,如果和陆机的《平复帖》、索的《出师颂》、皇象的《急就章》等比较,王羲之的草书无疑是大量使用了“提按”的笔法。

微信图片_20181217173310王羲之《远宦帖》纸本(摹本)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平复帖》的草书形式,通篇采用“使转”,点画连续,笔锋运动轨迹的弯折明显,字字独立,古质浑朴,还没有今草的妍媚,也没有“提按”笔法。索靖的《出师颂》、皇象的《急就章》与此相类。王羲之草书中《寒切帖》的用笔与之接近,但是《远宦帖》则明显有着“提按”笔法的存在,即是说,《寒切帖》更多古意,接近章草,《宦帖》则多今意,接近今草尤其是《远宦帖》,明显有“按”笔法的运用,是由“旧体”“新体”过渡的作品。在晋人书法中,《济白帖》亦是这样的例子。在“旧体”中,用笔以“实按、拖、使转”等为主要方法,今体则以“提按”为主,虽然今体仍然字字独立,但点画之间的连带已与旧体有所不同。造成这一转变的原因,在于“提按”用笔的明显化。

王羲之善隶书,熟谙章草,深通“使转”,同时,他又是楷书的总结者,对“提按”运用有深切的体会和实践,故其草书时呈旧中见新或新中见旧。《寒切帖》和《远宦帖》均为王羲之晚年的作品,其时他对新体已经非常熟谙,但仍然保留着部分的旧体的遗意,没有完全放弃使转的笔法,即使在《十七帖》这件伟大的今草作品中,使转笔法也没有完全放弃。王羲毕竟是从前代走过来的,他对前的笔法世界十分熟悉,也怀有深的感情。

微信图片_20181217173314王羲之《寒切帖》纸本章草 25.6×21.5cm 天津博物馆藏

释文:十一月廿七日羲之报:得十四、十八日书,知问为慰。寒切,比各佳不?念忧劳久悬情。吾食至少,劣劣!力因谢司马书,不一一。羲之报。

但是,在王羲之后的人,看王羲之以前的时代,于王羲之的存在,遮住了自己的视。楷书的影响逐渐渗透,将“提按、驻、端部与折点的夸张”渗透到行草书的书写中,到唐代,“提按”笔法占了绝大的势力,“使转”笔法几乎完全淡出,人们安于“提按”笔法的简便实用,而难于“使转”的复杂不便,从实用的角度看,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从书法艺术的角度看,人们失去的太多了!尤其是草书,“以使转为形质”,“草乖使转,不能成字”,“提按、留驻”的笔法严重影响了草书书写的连续性。

另一方面,将书写的注意力集中到笔画的端部和折点,这个做法实在太“简单”了,“提按”用笔潜在弱点逐渐显露:笔法的丰富性由此丧失,笔画简单、中怯成为极大的威胁,古人行笔过程中的“雄厚恣肆”之处转复不可企及。人为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在“提”领域本身寻求变化,增加顿挫,调节律(如黄庭坚在线条中间增加折点)一方面借鉴前代的“使转”笔法(如米芾用锋之八面)。无疑,他们都取得了成功。但是,统观历史,毕竟成功者少。 既然问题就出在书法巨人对前代笔法的遮蔽上,今时的书家就很有必要认真考虑这个问题,对于笔法的演变要通盘考虑,以便选择,在学习旧体书法时,注意“使转”,学习今体书法时,亦不废“提按”,甚至,对于大篆的“画”法,甲骨文的“摆动”笔法,亦要通盘考虑,以吸取多方面营养。

 

一、书法运笔用“疾”、“涩”表达最精确

冯武的《书法正传》载蔡邕的女儿蔡琰述她父亲的书法说:“书有二法:一曰‘疾’,二曰‘涩’,得‘疾涩’二法,书妙矣。”

他所说的“疾”,就是快;所说的“涩”,就是笔不从纸面上滑过去,使其发生摩擦,画乃有力。古人论运笔,张旭有“挑夫争道”,苏东坡“”。张说是“涩”字,苏说是“逆”字。

总之,都是用笔的逆势涩进和纸发生摩擦,画才能得劲。“惟笔软则奇怪生焉”。用软笔,使逆势与纸摩擦,画自然生动有力。

微信图片_20181217161355

笔太硬就不容易生动,是没有奇趣的。像画画,尤其是国画,用毛笔画电线,本不如用钢笔米达尺画之为像,但画家是不肯用的,就可以知道用软笔的道理。

我国之所以书法,其最原,在用毛做的笔。因为毛笔软,写起字来可大可小,可长可短,可方可圆,可肥可瘦,可干可润,且可大小、长短、方圆、肥瘦、干润错综用之。

变化既多,乃能高妙。因为笔软,所以要“疾”而“涩”,乃能使笔画刚健而发挥变化之奇。

微信图片_20181217161357

 

二、“疾”不可忙,“涩”要势险、节短

涩”容易学的,“疾”就不是初学容易做到的了。不能快而勉强快,其病在忙,忙必乱,是很不好的。所以人手要从“迟涩”做起,渐渐进到“疾涩”。“涩”是和“逆”分不开的,笔固要用中锋,但笔管略向左后倾斜,指着鼻准,这样笔锋就略向右前(就是地图上的东北方),则锋得逆势而仍正。快是多写可以做到的。“涩”可以慢慢来,步步停顿而做到,“疾”就万不能勉强,要顺其自然,不然会出毛病的。

古人运笔,一画三折,就是从近中起,收也收向近中处,已说到“涩”字,但是未曾说清楚,可以说只说到一半,只说到画的首尾,未曾说到中截。因为“无垂不缩”,“无往不收”,不过只说到画和收画,中截必需停顿,未曾说到。

微信图片_20181217161359

唐、宋以后书家,渐渐忘了“涩”字的意义,画的中截,就觉薄弱,两寸以上字,就是苏东坡也不能免,画的中截,就乏饱满劲健了。“涩”的用法,是要步步停顿,是要把长画变为短画(长画是短画积累而成的)。

所以画无论怎样长,也不会靡弱而成强弩之末。也就是孙子所说的:“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我们写字的道理也是这样的。“其势险”,也就是说要快、要猛,就是“兵贵神速”。

 

三、当疾则疾,当涩则涩

还要补充说明一下,写字要快,但不是绝对不能慢,也可以于使转之处,有“视为止,行为迟”的时候,—尤其是写楷书写大字的时候,有时是不能不参用迟缓的。但快慢并无共同的标准,而各人自有标准的。可能善书者的最慢,比一般人的最快还要快。

前人说过,“万毫齐力故能峻,五指齐力故能涩”。着纸而成画是笔锋的作用,所以要使毫得力,会使用毫的力,“万毫齐力”。抓笔的是五个手指,全身的力要通过五指而达于笔毫,所以又要会用五指的力。

 

微信图片_20181217161402

怎样才可以使万毫齐力呢?就是在于用中锋,使逆势,使万毫齐铺。若用偏锋,就不能用全毫的力,因为斜扫过去,谈不到用万毫的力。这一个“齐”字是很要紧的,不用中锋,则笔毫的力,也不会“齐”的。四指不能齐力,笔抓得不紧,则毫也不会得力。

剑锋不论怎样快利,不用力去执,是不能发挥其力量的。所以又要谈到用全身的力量。要用全身的力,则又要提肘悬腕(也就是悬臂)—最好是写小字也提肘悬腕。此外左手也要用力,与右手“称翼如之”,免其偏枯,乃能用全身之力。包慎伯《自题笔阵图诗》说:“全身精力到毫端,定气先将两足安。悟人鹅群行水势,方知五指力齐难。”这是运全身的力到毫端的说法。

拳术家要使拳打得有力,必先使双脚站得稳,才能发挥全身的力量,运笔也是一样。鹅的拨水,脚是由前而后。后代人执笔,许多人是肘伸向前,其势远而弱,作书时腕向左右摆动,就违背了这个道理。肘伸向前的,放下笔,张开掌,掌是向前的。必须肘横于前—就是肪横于前,放下笔,张开掌,掌是向左的,这样才合鹅拨水之势,而画乃有力,写横画尤为得劲。

微信图片_20181217161404

但执笔的是指,所以要说“五指齐力”(应说四指齐力),这一着搞错,是不容易发挥“涩”的作用的。包慎伯说“五指齐力”,康长索说“四指争力”,道理是一样的。因为指数是五,通通要用力,但着管的只有四个手指,小指不过是附在名指之后助名指出力。

要使四指的力相等,而指在管的周围,所以说“争力”。包慎伯说名指的力能和大指的力相等,则字未有写不好的,这些话很可靠。因为名指最难用力,要下相当苦功。大指是容易出力的不必说,所以名指能用力了,其余各指就不成问题而能齐力了。“涩”固由于善用逆势,善用摩,但指不得力是不能发挥作用的,是会打折扣的

微信图片_20181217161406

 

四、“迟涩”进到“疾涩”

初次用“涩”,是用全力慢慢行笔,步步停顿,等到熟练,就会快起来,就使行笔如飞,仍会步步停顿,而自己也不觉了。能惯用“涩”,使手成了习惯,就无往而不“涩”了。

若一入手就求快,就容易直滑,尤其是不能快而强快,那就会忙乱,又滑又,那是糟的快和用是相关的,拳术家打拳要快,不快就没有力。枪弹之所以能摧坚,也是快的缘故,慢就没有力了。

所以“疾”字很重要,快可以提高其摩擦力,也就是提高其“涩”的程度。但初学不宜快,所以要从迟入手,从“迟涩”进到“疾涩”,字也就写得很好了。

 

徐世昌为第二任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大总统。他曾是一位袁世凯的支持者,与北洋军阀关系密切。清季翰林,官至东三省总督,体仁阁大学士。并曾担任末代皇帝——溥仪的“帝师”。

微信图片_20181217160413

1920年,徐世昌以大总统身份成立“国画研究社”,聘国画大家周肇祥主其事,同时拨巨额公款,明令成立北京艺术篆刻学校(今中央美院前身),由陈师曾任校长,齐白石、王梦白等人任教。

微信图片_20181217160416

徐世昌六岁开始学画,善画山水、松竹,尤其喜欢绘制扇面,造诣甚高,而且每画必不轻易送人,故他的绘画真迹少于书法遗迹。他的书法多为行、草体,名重一时,在津门各殿堂里多有其墨迹。徐世昌在民国画坛声誉颇高,被称为“文治总统”。

微信图片_20181217160418

徐世昌的书法具有鲜明的自家特色。青年时代,徐任职翰林院,能作馆阁书体。中年写苏(苏轼)、黄(黄庭坚),主要宗苏轼,唯生平厌碑文体,从不临摹,以后则改写《书谱》。他曾将1919年至1926年的书法作品汇集成水竹村人临》石山临帖图》刊行于世。

微信图片_20181217160422

他的墨迹流行甚广,北京现有多处名胜之地留有他题写的牌匾和碑刻。北京中山公园矗立着一座建于民国四年(1915),被邓云乡先生认为“是可以编一本很厚的书,足见一个时代的文化气氛”的著名茶楼——来今雨轩,那牌匾上的“来今雨轩”四字即为徐世昌所题。

 

作品欣赏

微信图片_20181217160454

微信图片_20181217160456

微信图片_20181217160458

微信图片_20181217160501

微信图片_20181217160502

微信图片_20181217160505

微信图片_20181217160509

微信图片_20181217160512

 

 

2018年12月11日—14日,历时4天的全国第六届妇女书法篆刻展评审工作在青海省西宁市圆满结束。

本次展览共收到7269件投稿作品,其中江苏来稿690件,河南来稿483件,浙江来稿453件,广东来稿444件,山东来稿443件。经过评委会严格评审,共有260位作者入展。

本名单为公示名单,公示期为2018年12月14日—12月28日,共15天。公示期间,如发现代笔、抄袭、剽窃等违规现象,可向中国书协展览部举报;公示期结束后,仍可对上述违规现象进行举报,举报材料要求信事实清楚,中国书协将依照相关规定调查处理。

材料请寄: 北京市朝阳区北沙滩一号院32号楼B座909  中国书协展览部  联系电话:010-59759592  邮编:100083

 

 中国书法家协会

                                 2018年12月14日


全国第六届妇女书法篆刻展

入展公示名单

(共入展260人,按省份排序)

 

安徽(11人)

陈    力   陈玉侠   韩玉美   何小燕   何  燕   任  娟   邢学勤

徐宏静   杨  霖    朱立梅    姚林远

 

北京(3人)

李俊鹏   许小立   赵  熹

 

重庆(5人)

李倩儿   梁娇娇   牟  燕   鲜  漫   肖  萍

 

福建(10人)

曾芳梅      董    萍    方   莹     洪   盈    黄咏蘅   赖宇玲   林惠瑜

欧阳惠霞  邱慧娥   许春颖

 

甘肃(9人)

康小娟   李淑燕   蔺亚金   孙彦芳   谭  彩   汪谊芳   张  芳

张珺霞   张婷婷

 

广东(10人)

高婷婷   高雪玲   雷艳霞   林秀丽   刘  茜   唐海燕   杨  杰

尹琼燕   郑曼琪   周  洁

 

广西(8人)

黄巧年   刘  畅   刘小静   唐晓云   谢成红   钟  萍   周启芳

朱月莲

 

河北(20人)

崔    欣   冯秀芳    韩文科   侯向阳   胡晓燕   李安琦   李会芳

李会娟   李建楠   李    静    李    娜   梁建立   潘    玲   庞    月

秋    雨   汤永坤   王蕾婷   张美辰    张    洋   赵岩璐

 

河南(12人)

崔晓华   范   净   郭小红   何   岩   刘秋梅   石妙妙   王雪梅

杨瑞宽  张国华   张秋玉   赵   仙   朱丽平

 

黑龙江(7人)

迟   科   何   欢   姜春红  李佳怡   刘静枝   齐晓晶   张  巍

 

湖北(11人)

艾    婷   蔡丽琴   邓翠萍   李    军   李    赟  刘兴无   饶  静

王兰荣   夏    晓   杨素祯   周贵英

 

湖南(16人)

曾齐娥   范   瑾    冯    高   郭心雨   蒋    雅   李梦琴   李  盛

彭小娟   王慧宇   王    洁    王   悠   邢冬妮    徐四莲   杨平辉

赵梦香   周灵芝

 

吉林(7人)

陈思尧   蒋雨洁   李艳芳   李志英   孙  岩   王湛迪   杨  葳

 

江苏(25人)

蔡    风   程虹静   高志香   葛丽萍   韩棪乔    火小雁   靳慧慧

李    敏   刘    贞   陆维跃   施    娟   时懿真    宋美臻   孙   芳

孙利亚   汪静茹   王   丹   王林丽   严春亚    杨   琴    杨晓逸

于云菲   张    婧   周   宇   朱琳琳

 

江西(12人)

柴丽君   陈    荣   冯      李春梅   李雪梅   廖    晓   裴志青

徐婉卿   杨桂芳   钟丽雯   朱彦菲   邹艳华

 

辽宁(7人)

陈    昱   崔红敏    樊  荣   宋莹川   温尚凤   温尚萍   张丹哲

 

内蒙古(7人)

白晓航   高   英   高玉珍   李翠萍    石   敏   赵秀春   赵芸苏

 

青海(2人

王晓鹏   徐小江

 

山东(19人)

丁 娜   宫庆全    李  岩   刘 静   牛 雪   石心悦   孙   蕾

田 源   王 馨    徐艳青   阎   军   杨颜霞   杨玉桐   尹春梅

于金可   臧海   赵连洁   仲艳萍    周   艳

 

山西(8人)

程   亮   程思敏   胡治华   黄玉      婧  李倩雅   刘芳萍

王   艳

 

陕西(5人)

艾   娜     罗   雯    宋小玲    孙   阳   张佩英

 

上海(3人)

林冬莉   吴雯婷   潘玉玲

 

四川(8人)

刁    莉   胡林林   江佩瑶   李  铮   文仁萍   谢秀梅   徐若冰

张义芳

 

天津(6人)

李   譞     李   屹   刘淑梅   张   凯    张   蓉   朱雅娴

 

新疆(2人)

张  露   宗海燕

 

云南(1人)

司骆青

 

浙江(26人)

包爱珠    陈    艳   陈玉红   褚丽黎    方园园   洪   波   侯海蓉

胡涵绮    华    怡   黄霁颜   李        一璋   罗美君   马欢欢

沈水琴    王升升   王    昳    徐   霞   徐月琴    杨    帆    杨美玲

杨子丽    叶    璐   詹丽蕾   张    荟    周琦珍

 

 

全国第六届妇女书法篆刻展评审委员会

 主  任:孙晓云

秘书长:刘  恒

委  员(以姓氏笔画排序):

王学岭   王厚祥   吕金光   刘  恒   孙晓云

李  静   吴振锋   张  继   张红春   陈羲明

林玉梅   骆芃芃   铸  公   解小青

 

 

全国第六届妇女书法篆刻展监审委员会

主  任:潘文海

副主任:王春新

秘书长:王  彦

委  员(以姓氏笔画排序):

王春新   王  彦   李  琳   李肇霖   杨  杰   潘文海

 

 

全国第六届妇书法刻展学观察团

解小青(兼)   田熹晶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德芳之后。是一代书画大家,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赵孟頫《万寿曲》,行楷书,纸本;纵27.5厘米横144厘米;作于1314年;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本幅行书万寿曲,计四十五行,作于皇庆三年(1314年),赵孟頫六十一岁。是元仁宗在位期间皇帝皇后万寿,曲破舞旋之时丞相进酒叙祝颂之词。卷中书写一丝不苟,结构端严精谨,字势挺拔刚健,笔法精美且富于变化,属于赵书从中晚年风格向极晚年风格过渡的一件佳作。款署‘臣孟頫’。款下钤‘臣孟頫’方白印一。是现存赵孟頫唯一署‘臣’字款的作品。《石渠宝笈初编》著录。赵孟頫《万寿曲》 书作行楷体,笔法精美,被称作“赵体”。曾为乾隆内幕收藏。

微信图片_20181214174257

释文:

皇庆二年元日应制乐府万年欢,中吕宫。

闾阖初开。正苍苍曙色,天上春回。绛帻鸡人时报,禁漏频催。九奏钧天帝乐,御香惹,千官环珮。鸣鞘静,嵩岳三呼万岁,声震如雷。殊方异域尽来。满彤廷贡珍,皇化无外。日绕龙颜,云近绛阙蓬莱。四海欢欣鼓舞,圣德过,唐虞三代。年年宴,王母瑶池,紫霞长进琼杯。

微信图片_20181214174300

圣节应制乐府月中仙,道宫。

春满皇州。见祥烟拥日,初照龙楼。宫花苑柳,映仙仗云移,金鼎香浮。宝光生玉斧,听鸣凤,箫韶乐奏。德与和气游。天生圣人,千载希有。祥瑞电绕虹流。有云成五色,芝生三秀。四海泰平,致民物雍熙,朝野歌讴。千官齐拜舞,玉杯进,长生酒春(二字倒写)。愿皇庆万年,天子与天同寿。

微信图片_20181214174301

皇庆三年元日,万年欢。

天上春风(此字点去)来。正阳和布泽,斗柄初回。一朵祥云捧日,万象生辉。帝德光昭四表,玉帛尽,梯航来会。彤廷敞,花覆千官,紫霄鹓鹭裵佪。仁风徧满九垓。望霓旌缓引,宝扇徐开。喜动龙颜,和气蔼然交泰。九奏箫韶舜乐,兽尊举,麒麟香叆。从今数,亿万斯年,圣主福如天大。

微信图片_20181214174303

圣节长寿仙,道宫。

瑞日当天。对绛阙蓬莱,非雾非烟。翠光覆禁苑,正淑景和(此字点去)芳妍。彩仗和风细转,御香飘满黄金殿。喜万国会朝,千官拜舞,亿兆同欢。福祉如山如川。应玉渚流虹,璇枢飞电。八音奏舜韶,庆玉烛调元。岁岁龙舆凤辇,九重春醉蟠桃宴。天下太平,祝吾皇,寿与天地齐年。臣孟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