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东晋·永和九年 古砖砚
距今1664年,现藏书法思考会馆

东晋永和九年即公元353年,
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41位名流,
会聚兰亭,赋诗饮酒,曲水流觞,
微醉的王羲之写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2

诞生在永和九年的这篇《兰亭序》
名声大噪,引领书坛千年,
一句“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传唱千年。

3

遗憾的是《兰亭序》真迹不在,成千古之谜…
欣慰的是,“永和九年古砖”尚存于世,
也因此成为文人雅士手中佳物,甚得风流。

4

东晋·永和九年 圆池砚
收藏联系客服微信:shufa11,终身保真!
隶书柔美,端庄大气,砖质细腻光滑易发墨
侧面为沙漏纹和金钱纹,寓意长寿富贵

名流汇聚万古,曲水流觞千年,
一场微醉,历史佳话。
今天我们亦能手持一方永和九年古砖砚,
以最直接方式触摸旷达率真之东晋风流。

5

东晋·永和九年 圆池砚
书法古拙,稚趣盎然,极具欣赏、研究、收藏价值
画像古美,历史感厚重,终身保真

6

东晋·永和九年 方池砚 特价
书法古拙开张,字口立体明朗,开膛光滑,终身保真
收藏微信号:shufa11

7

 

东晋·永和九年 方池砚 精品
书法古美奔放,趣意盎然,色泽醇厚,终身保真

—— END ——

1

《送住持隆教寺疏》
是我国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
创作的一幅书法名帖,
为送当时隆教寺的
高僧主持祖瑛和尚,
赵氏特书此疏。

2兹审石室书记瑛公住持昌国州隆教禅寺,凡我与交,因词劝

此卷书于至治元年12月,
赵氏时年68岁。
写完这幅作品后的第二年6月,
一代书画大家,
在经历了矛盾复杂
而荣华尴尬的一生后怅然离世。

3处西湖之上,居多志同道合之朋;歌白石之章,遂有室迩

此幅作品为赵孟頫,
难得一见的大字行书精品,
在赵近60年的书画生涯中非同一般,
占据重要的地位,
故此卷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
本帖是历代行书爱好者
经常仿照临摹的著名作品之一,
现收藏于天津博物馆。

4人远之叹。第恐大瀛之小刹,难淹名世之俊流

此卷虽为行书,
但无论是整体观之,
还是单字拆开欣赏,
都会发现其中蕴含了,
舒放而不轻浮一种法度。
运笔婉转停匀,字形遒丽妍润,
既见圆融如意的成熟技法,
又具美妙多姿的书卷意趣,
极富温雅清朗的审美意蕴,
由此可见此时的赵氏书法,
已达到了炉火纯青之境界。
堪称书法生涯的完美的谢幕!

5石室长老禅师,学识古今,心忘物我.江湖风雨,饱饮

纵观赵孟頫一生经历:
他是位博学睿智、才华横溢、
书画超逸、诗文清丽的艺术家。
生活在铁马金戈、血雨腥风,
也充满着悲剧意味的年代。
作为前代王孙的他,
眼睁睁地看着改朝换代、人事更替、
兴衰相交的剧幕正上演。

6诸方五味禅;捧喝雷霆,显扬圣谛第一义。扫石门文

面对国破家衰,
人事巨变的现实,
当朝统治者给了他三条路:
一条是归顺朝廷一生荣华富贵,
一条是拒绝合作。
要么被流放之地,要么被砍头,
面对生与死,荣与辱的抉择,
他艰难地选了前者,
出山入仕,步入官场。

7字之业,传潜子书记之灯。鈯斧既已承当,办香须要

从五品官阶荣升至一品荣禄大夫,
他身上一袭元朝官袍,
华丽而沉重,
给了他荣耀与地位。
也让他经受了,
世人对自己投来的,
大节不忠、降志辱身的评判,
在痛苦无奈之中,他只能,
把所有的迷惘失落凝聚于笔纸之间,
为后人留下了无数墨迹。

8著落。望洋向若,不难浮尊者之杯;推波助澜,所当鼓

再观赵孟頫一生的书法历程,
以及其风格的变化。
元末明初的大文学家宋濂就在,
跋赵书《浮山远公传》中表示:
赵氏书法早岁学,
“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
思陵(即宋高宗赵构)书,
中年学“钟繇及羲献诸家”,
晚年师法李北海。
这句话对后人学习、
研究赵氏书法的影响非常大。

9熏徒之帜。即腾阔步,少慰交情,开法筵演海潮音,龙

但宋濂的这句话只是对,
赵氏书法发展大概轨迹的描述。
说得简要却又过于笼统。
赵孟頫一生创作生涯长达近60年,
艺术修养全面高深,
艺术成就杰出伟大,
他的书法风格的形成与演变,
应是一个相当复杂、长期的过程,
赵氏自己所述的学书心得,
和自己的艺术作品,
才是其书法的最好写照!

10神拱听,向帝阙祝华封寿,象教常隆

赵孟頫竭尽一生。
将所有的才华倾注于书画之间,
时至今日,
我们依旧能从他的作品中看到,
他性格里散发着的,
独有的温润与平和。

11至治元年十二月日疏。松雪道人书。山村逸民仇远、北村老人汤炳龙

也正是在这种深沉、
儒雅的气质与风格之中,
我们也似乎窥见了,
一代大家在经历生命荣辱后,
依旧怀揣着、支撑着,
一整个坚韧顽强的内心世界。

12巴西邓文原、婺胡长孺、吴兴趟孟吁、西秦张模、

13楚龚鏽、长沙冯子振、燕山贯云石、吴张渊

14浦城章懋卿、玄览道人王寿衍、

15紫霞道士马臻、句曲道士张嗣显。

16

 

兹审石室书记瑛公住持昌国州隆教禅寺,凡我与交,因词劝□ 处西湖之上,居多志同道合之朋;歌白石之章,遂有室迩人远之叹。第恐大瀛之小刹,难淹名世之俊流。石室长老禅师,学识古今,心忘物我.江湖风雨,饱饮诸方五味禅;捧喝雷霆,显扬圣谛第一义。扫石门文字之业,传潜子书记之灯。鈯斧既已承当,办香须要着落。望洋向若,不难浮尊者之杯;推波助澜,所当鼓熏徒之帜。即腾阔步,少慰交情,开法筵演海潮音,龙神拱听,向帝阙祝华封寿,象教常隆。

—— END ——

虽然国家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教育部已出台政策力推艺术教育,并且书法家协会等社会机构也在呼吁加强青少年的书法学习,但是,我国的书法教育却混乱不堪,乱象丛生!

IMG_3641(1)
政策落实难

书法教育作为中考加分项,可加10分,看似很容易得到的分数,但是跟文化课而言,这分数少得可怜,实在是没有必要额外花费心思获取。因此,学校、家长在心底并不是真正愿意耗费更多时间、精力和金钱来获取10分。因此,政策推行起来,阻力很大。目前,大多数中小学只把书法课作为选修课,能作为必修课的很少。

IMG_3642(1)

滥竽充数

书法教师滥竽充数,是当前书法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一些经济发达、比较开放的大城市,书法教师能找到比较专业的书法教师,但是,在一些三四线城市,县级或者乡镇学校,很少有专业的书法教师。因此,一些学校,只能找字写得比较好的老师来兼任。这些教师对书法毫无概念,必定误导学生对书法的认知。

IMG_3643(1)

各自为山

不仅学校,在一些培训机构中,并没有统一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规则。所用教育手段和教材均为自己配备,水平参差不齐,各自为山。为了获取利益,一些学校甚至和培训机构勾结,出卖学生。在缺乏统一资质标准的情况下,书法教育行业涌现出大量售卖培训资格证书的机构,并以此给自己贴金,书法教育培训行业中充斥着大量不合格的培训机构。有些培训机构眼里只有利润,完全不顾教育质量,书法教育行业前景堪忧。

IMG_3644(1)

家长意识模糊

在对孩子学书法有用还是没用的观念中,家长并不清楚。在一二线城市,家长盲目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在地县级城市,家长唯知读书有用,其他无用。

IMG_3645(1)

各种考级

在书法教育行业里,考级已经完全抹杀了书法教育对于孩子的美育的作用。家长只认书法的加分项,培训机构只认考级和商业利润,孩子到培训机构学习书法,并不是为了认知和感受书法之美,而是备受考级的压力。在如此背景下,中国未来能出书法家吗?很难。

IMG_3646(1)

 
教授不上课

艺术生考入大学,进入书法班,本想好好学习书法。但是,发现教授不是出席活动就是参加应酬,常常不来上课。中小学时没老师教,高中忙学习,进入大学没老师教。正是我国目前书法教育面临的困境。

IMG_3648(1)

当前,我国书法教育市场乱象不仅仅如此,如果相关部门不加以重视,如果没人开始行动来纠正,那么,书法教育会是一场噩梦:既坑害了后代,也割断了文脉!

1

他,没有一张文凭。
大师郑天挺却称他为:“教授的教授。”
大师吴宓却赞其是:“全中国最博学之人。”
大师梁启超也由衷佩服:“陈先生的学问胜过我。”
大师傅斯年更是惊叹:“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这个人,就是陈寅恪。


书法之所以动人,其根源常在书法之外。

过去写信,有句话叫“见字如面”,我们见到一幅书法,首先是欣赏字,再通过字辨别人,然后联想这个人的故事,气节,风骨——于是这幅书法就厚重起来了。

2

说到陈寅恪,他绝对是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因其身出名门,而又学识过人,在清华任教时被称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更被誉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当然,陈寅恪不是书法家,但完全可以肯定他在书法上是受过相当训练的。

 

3

陈寅恪的祖父陈宝箴时任湖南巡抚,父亲陈三立是“维新四公子”之一,母亲也是名门之后,陈家称得上门第清贵。他还有个个哥哥叫陈师曾,大家应该听过,是个著名画家,还是齐白石的恩人,甚至有人说,假如没有陈师曾的慧眼,可能就没有后来的齐白石。

儿时他俩曾在湖南长沙,同受业于湘潭周大烈。陈寅恪从大教育家周大烈发蒙,又有酷爱书画的大哥在旁,要想不受其影响都难。

4

如果我们从陈寅恪先生的诗稿手札来看他的书法,他的字受唐碑的影响最多,有着二王风范、唐贤骨法,尤其是一些小行书,结体略长,笔致清健俊逸,风骨毕现。

5陈寅恪 《阙特勤碑》局部

6陈寅恪 《阙特勤碑》局部

透过这些关于《阙特勤碑》的小楷手稿,我们能够感觉到陈寅恪扎实的基本功。这些字一丝不苟,清秀可人——

7

8

这种清秀,几乎可以让我们联想到陈寅恪少年的模样。想君东渡西游之时,该是怎样地雄姿英发啊——

9

陈寅恪在年少时便去了日本留学,此后在欧美各地辗转13年,从德国到瑞士、法国、美国,最后又回到德国,他学数学 、物理,也读《资本论》。

此外,他还精通梵文、印度文、希伯来文等22种语言,但他没有任何文凭,他只是由着兴趣去旁听,跑遍了很多名校,有点古代文人求学的意味。

10

1926年,36岁的陈寅恪来到清华园,担任研究院的导师。

他在清华授课时对学生们说,凡是他本人没有特殊见解的内容就不讲了。所以尽管上他的课不点名,但来的学生却最多。甚至一些教授也纷纷来听他的课,据说有时还出现教授多于学生的盛况。

所以,陈寅恪被戏称为“教授的教授”,即源于此。

11

陈寅恪先生在学术上所崇尚独立之精神可以说是誓死捍卫。

1953年末,郭沫若和李四光写信并派人到广州中山大学盛邀陈寅恪出任中国科学院中古史研究所所长时,他提出了两条谁也不敢提的“任职条件”:

一,允许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

二,请毛公或刘公给一允许证明书,以作挡箭牌。

这里的“毛公或刘公”,就是毛泽东和刘少奇。陈先生不但要“不学政治’,甚至还要最高领导开个“证明书’,以免口说无凭。如此苛求的条件即便是今天恐怕也难以实现,更何况当时那个年代了。从这件事上,我们可以感受到陈寅恪先生作为一代学人的伟大品恪和高贵气质。

12

13

14

因此,我们在看陈寅恪先生的书法时,似乎也能从中感受到他的自信。这页书札写得非常随意,但线条流畅坚定,虽前松后紧,但一气呵成,自然生动。

这种书写告别了一丝不苟,进入随意为之的境地。随便一写,出来的就是味道。可放大细节看,尽管写得随意,却都有法可依。

陈寅恪是百年不遇的大师级人物,但他一生的悲惨际遇令人扼腕。

晚年的失明和骨折给他带来了巨大痛苦,可即便如此,他还是凭借口述,写出了洋洋80万言的《柳如是别传》。一个明末奇女子的传奇,给这位大师带来了晚年最有力的精神支撑。

15

而陪伴陈寅恪,成为夫人唐筼晚年的最后支撑。1969年10月,饱受文革折磨的陈寅恪与世长辞;仅仅一个月后,唐筼也撒手人寰。

陈寅恪的最可敬之处,在于他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不以大师自居,只是谦卑温和地做人,读书。

我们看他的手稿,想他的为人,那些无意为书的手迹之美,便更加使人感慨,使人心碎。

做人贵在立品,书法亦然。无品之字,就如无品之人。

16

17

18

19

20

21

—— END ——

1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湖南人。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

曾国藩在书法上的突出成就一直为他历史上的重大影响所掩盖。他对书法的本源,提出乾坤大源之说。从乾道——阳刚美——着力——雄奇——大气,从坤道——阴柔美——不着力——淡远——韵胜,形成了他一个系统的书法理论观。他留下了近130万字的《日记》是中国古代罕见的一部巨型书法作品。他的楷书劲健刚拔,竖起了一面承唐继宋明而刚柔相济的正书旗帜。他的行书劲健遒俊而华美。他的小楷与小行书是整个清代的典范。他应是与同代包世臣、何绍基齐名的大书家。

曾国藩小楷
《曾白珩先生墓表》

2‘

3

4

5

6

7

8

9

10

 

—— END ——

最近有一档读信节目《见字如面》在网络上关注度很高,一篇篇带着纪念意义的书信通过朗诵这一形式被重新演绎,展现在大家面前,不过,大家更愿意分享的是那些年代久远的手稿,见字如面,字的好坏也体现了一个人不同的精神面貌。

现如今,手写文稿的人越来越少,更多的人是通过打字来进行交流沟通,这样一来,字的好坏也就无迹可寻了,那些字写得好看的人,到底是一种什么体验?

1

霸道总裁爱上我的字成就了一段姻缘

刚刚工作的王小姐能写一手好字,不过她告诉记者,真正因为字而走上人生巅峰的,还是要介绍一下她的好朋友小灵。

小灵在上海一家科技公司做文秘,整个企业就她一个女的,是不是很幸福,感觉有大把男的可以挑,当初面试的时候竞争也很激烈,而她能够脱颖而出,就是字写得好看。”不光是中文写得好,她连英文都写得特别好看,就像英文打字机打出来的一样。”王小姐说。

不但如此,王小姐还称小灵因为字好看,成就了一段姻缘。王小姐不无羡慕地说:”在公司开远程会议的时候,小灵是做会议记录的,都没有露面,因为职务级别不够。不过记录完以后,她将会议记录拍照传到了组群里,大老板看到字很好看,就说对人很好奇,两个人就聊了起来,后来两人就走到了一起。”王小姐表示,简直就是现实版的”霸道总裁爱上我”啊!只不过要换一下,说是”霸道总裁爱上我的字”更贴切。

从小家里买春联的钱都省了,还因为字拿到了最高分

有人因为字好看而被大老板看中,还有人因为字好看而省了钱。

小叶说他从小到大因为家教严,所以练字特别勤快。虽然字练好看了,但是自己也被搭了进去。”从小到大,家里家外、左邻右舍、七大姑八大姨只要知道我字好看的,都要让我给他们写春联、写福字、写喜字,每次回老家就没停过。”小叶称累是累了点,不过好在大家都高兴。

“除了买春联的钱省了,我还因为字拿到了高分。”小叶说起写字好看的好处,最厉害的应该就是自己那次拿了高分的考试。”高中时候语文模拟考,来不及答题了,作文写得差了几十个字,可居然拿了全班最高分,事后老师还夸我字好看,说是那么好看的字,没到字数也不扣分了。”

微信图片_20170830094023

人帅不如字美,人比人气死人的另一种境界

小刘人长得不错,可惜就是字很丑,他说每次写字都会被老师说,”老师总会调侃我,说我长得人模人样的,字怎么写得那么丑……”每次被说,小刘总是很尴尬。

而当你在这种情况下又遇上一个字美的人时,那可能就是人比人气死人的另一个境界了。”公司里来了个字不错,其他都很一般的女生,可就是因为字好看,我们老板又是注重文化内涵的人,于是遇上什么事情都会带上她一起。”刚刚参加工作的孙小姐表示,”我当时就决定回家就开始练字!”

—— END ——

历代行草书大家,大多数都出自王羲之,如王献之、虞世南、李邕、颜真卿、苏轼、杨疯子,又如米芾、赵孟頫、董其昌等等。

所以,学习行书绕不开王羲之,那么问题来了,王羲之的这些帖,我们该从哪儿入手呢?

常言道,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仅得乎下。提到王羲之,想到的都是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学就学第一!

其实,刚学王羲之,最好从圣教序入手!

640_看图王.web(3)

为什么呢?

1、兰亭序是王羲之酒后兴致所起,随性而书,据传,王羲之酒醒之后,多次书写,都没原稿好。书圣在正常状态下都写不好,何况是我们初学呢?兰亭序是高段位作品,不适合初学者临习;圣教序,是怀仁精选王羲之行书而集成的,每一个字都堪称经典,而且秀美规范!因为是集字,所以每个字都相对独立,便于初学

2、仔细翻阅历史,历代以来学习兰亭序的很多,但是因为兰亭成名的却不多,现存的兰亭序较出名摹本:虞世南临摹本,欧阳询本,褚遂良本,由于是对临,与原帖相比还是有很大出入的,与原帖最为接近的是冯承素的双钩法摹本,虽然接近,但是没有毛笔书写的力道与书写速度的感觉,也就失去了那种潇洒的神韵!

《圣教序》对比《兰亭序》

1

2

3

4

5

《集字圣教序》历来作为行书经典,结字精彩,匠心独具,所以学习《集字圣教序》,得二王之结构风骨;而对于二王笔法,从手札入,更可以窥探其来龙去脉,深入手札,则可以学到二王正宗笔法与内蕴。

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外壮其骨,内丰其筋,对于二王行书的学习,只有结合起来才能深入得到二王的风格,神采。

墨池学院特邀 曲朝阳老师
讲解圣教序200字左右
然后临摹与应用两个角度讲解王羲之2个手札
突出对王字的理解和应用实战

微信图片_20170829162527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肇东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肇东书画院院长,瀚海沐风主要成员。瀚海沐风《青少年书法报》大型网络书法公益讲堂导师。

作品入展:
全国第四届草书展 入展。
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 入展。
生态大连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 最高奖。
农行杯首届中国电视书法大赛 优秀奖。
全国首届临帖展 入 展
全国第七届新人新作展入展。
全国第三届草书展 入展。
首届西狭颂杯全国书法篆刻展 入展。
“孝行天下•埇桥杯”全国书法作品展入展。
“丝绸之路”全国书法作品展 入展。
首届中国好书画全球书画大赛 入展。
国英杯全国书法美术作品大奖赛入展。
全国第二届“中华曾氏祖根地”书画展 入展。
黑龙江省第二届书法篆刻精品展 入展
黑龙江省首届临帖展 入展。
黑龙江省首届中国画双年展优秀奖等。

—— 【作品展示】 ——

微信图片_20170828111034_副本

640_看图王.web

微信图片_20170828111041_副本

640_看图王.web

微信图片_20170828111044_副本

640_看图王.web

微信图片_20170828111111_副本

640_看图王.web

微信图片_20170828111125_副本

640_看图王.web

微信图片_20170828111127_副本

640_看图王.web

微信图片_20170828111243_副本

640_看图王.web

微信图片_20170828111312_副本

640_看图王.web

微信图片_20170828111319_副本

640_看图王.web

微信图片_20170828111321_副本

640_看图王.web

微信图片_20170828111324_副本

—— 【课程安排】 ——

第一节
2017年09月07日 19:00
1.从圣教序第一个字“大”讲到“摄于毫厘”的“厘”字
2.手札:娣母帖和寒切帖

第二节
2017年09月14日 19:00
1.从“厘”字到“大小之乘”的“乘”字
2.手札:得示帖,哀祸帖

第三节
2017年09月21日 19:00
1.从“乘”字到“味道餐风”的“风”字
2.手札:孔侍中帖,二谢帖

第四节
2017年09月28日 19:00
1.从“风”字到“卉木无知”的“知”字
2.手札:丧乱帖,忧悬帖

第五节
2017年10月05日 19:00
1.从“知”字到“文显义幽”的“幽”字
2.手札:远官帖,奉橘帖

第六节
2017年10月12日 19:00
1.从“幽”字到“嵩华之翠”的“翠”字
2.手札:平安帖,何如帖

第七节
2017年10月19日 19:00
1.从“翠”字到“翻译圣教”的“教”字
2.手札:初月帖,妹到帖

第八节
2017年10月26日 19:00
1.从“教”字到“贞观廿二年八月三日内”的“内”字
2.手札:行穰帖,游目帖

第九节
2017年11月02日 19:00
1.从“内”字到“菩提莎婆呵”的“呵”字
2.详细讲解心经

第十节
2017年11月09日 19:00
1.从“呵”字到结束
2.手札:快雪时晴帖,龙保帖,瞻近帖

详情见海报上

曲朝阳海报

第一节课 一元试听

【报名咨询】

扫码直接进入墨池公众号获取报名链接
或者点击
课程链接
如有疑问可咨询您的课程专员:小轩(微信:mochihubei)

—— END ——

手札,代表着漫长中国历史中
最后一批恪守传统规则物件
以后流行的是现代书信
是Email,是短信
不断颠覆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方式
而约定俗成的手札
颇具节奏感的平阙
本身就是一幅版画的笺纸
便在当下学者、文人的生活中几近消失
今天,我们一起探秘宋代手札
以苏轼手札为例
梦回大宋千古情

1984186300

苏 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他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以诗文称著于世,世称“三苏”,并列唐宋八大家。书法早年学“二王”,中年以后学颜真卿、杨凝式,晚年又学李北海,又广泛涉猎晋唐其他书家,形成极具个性意趣的风格。东坡生性豁达豪放,情感细腻,能唱大江东去,也吟共婵娟,反映在艺术上,诗文风格多变,气势恢宏又文辞瑰丽;书法丰润秀逸趣味横生,左顾右盼神采飞扬,满纸都是浓浓书卷意,非极大才气不可为之。

这样不世出的牛人,简单用一句“崇拜”已不能表达我们的仰慕之情。虽然历经沧海桑田,很多故事与作品已然湮灭不得复见,仅从流传下来的东坡作品中,便有太多可以品味的内容。当然,我这里仍然要回到他的书法。

苏轼首先最完美地将书法提升到了生命情绪和人生理念的层次使书法不仅在实用和欣赏中具有悦目的价值而且具有了与人生感悟同弦共振的意义

比如:

苏东坡《黄州寒食帖》

1 2 3

寒食帖是苏轼遣兴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 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郁郁,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书法随之起伏跌宕,将诗句心境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或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联,浑然天成。其结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轻有重,有宽有窄,参差错落,恣肆奇崛,变化万千。寒食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 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黄庭坚为之折腰,叹曰:“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董其昌也有跋语赞云:“余生平见东坡先生真迹不下三十馀卷,必以此为甲观”。

4苏东坡行书尺牍欣赏

苏轼书法最宋意,他早年学“二王”,中年以后学颜真卿、杨凝式,晚年又学李北海,又广泛涉猎晋唐其他书家,形成极具个性意趣的风格。东坡生性豁达豪放,情感细腻,能唱大江东去,也吟共婵娟,反映在艺术上,诗文风格多变,气势恢宏又文辞瑰丽;书法丰润秀逸趣味横生,左顾右盼神采飞扬,满纸都是浓浓书卷意,非极大才气不可为之。


墨池学院特邀 张海超老师
解析苏轼独特的卧笔偏锋
以及字势特点
感受苏轼圆劲宽博意忘工拙的酣畅感觉
领略苏轼纵逸豪放的书法意趣

微信图片_20170829155037

河南焦作武陟县人,
02年结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艺系,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河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
焦作市青联常委,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特聘教授,
焦作市书协理事,
武陟县书协主席,
武陟县政协常委。

个人入展、获奖:
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
全国首届书法临帖展
全国第七届新人新作展
全国首届书法小品展
全国首届沈延毅奖书法篆刻展
首届乾元杯书法篆刻展等
首届全国钟繇奖书法篆刻展获优秀奖(最高奖,全国10人)
被《中国书法》、
书法导报、
东方今报等多家权威报刊杂志,
做专题报道。

—— 【作品展示】 ——

照片 013

640.webp。_看图王.web

照片 021

640.webp。_看图王.web

_MG_8474

640.webp。_看图王.web

33333

640.webp。_看图王.web

51018766432915751

640.webp。_看图王.web

214403489509111568

640.webp。_看图王.web

591921626080402265

—— 【课程安排】 ——

第一节 关于苏轼
2017年09月18日 19:00
苏轼的生平传略
苏轼的执笔和运笔方式
“尚意书风”意态与情趣
苏轼早、中、晚三个时期不同的风格特征

第二节 关于笔法
2017年09月23日 19:00
​​​​​笔法解析与示范(笔画与单字临摹)
偃仰倾仄的字势特点
苏轼对“尚意书风”的领导作用和地位
苏轼对历代书法的发展造成的影响

第三节 临摹到创作
2017年09月29日 19:00
​​​​​临摹要点讲解
字组与段落临摹示范
学员作品点评与分析
临摹示范

详情见海报上

张海超海报

第一节课 一元试听

【报名咨询】

扫码直接进入墨池公众号获取报名链接
或者点击
课程链接
如有疑问可咨询您的课程专员:小轩(微信:mochihubei)

—— END ——

如果你半夜醒来发现自己已经好长时间没读书
而且没有任何负罪感的时候
你就必须知道
你已经堕落了
不是说书本本身特了不起
而是说
你没有找到一本真正的好书

微信图片_20170829143902

那么就有人要问了“有什么好书推荐?”
其实推荐不难,推荐后达到有效性才难
专门写篇统一回答这个问题的文章

遵循的原则:

1、一切主观化,所有审美都来自徐掌柜个人偏好。
2、买它我们就随机赠送价值18元速写本
3、不讲道理看心情。对,就是这么任性。

微信截图_20170825151515

话不多说,言归正传

【原价393.6元75折限时秒杀】

二玄社· 新装版扩大法书选集 8册套装
(随机赠送价值18元速写本)

微信图片_20170829140203_副本

点击购买微信图片_20170817151438

新装版扩大法书选集1:九成宫醴泉铭(唐·欧阳询 )

3

新装版扩大法书选集2:孔子庙堂碑(唐·虞世南 )

4

新装版扩大法书选集3:雁塔圣教序(唐·褚遂良 )

5

新装版扩大法书选集4:兰亭叙(东晋·王羲之 )

6

新装版扩大法书选集5:集字圣教序(王羲之 书)

7

新装版扩大法书选集6:十七帖(东晋·王羲之)

8

新装版扩大法书选集7:书谱(唐·孙过庭)

9

新装版扩大法书选集8:曹全碑(东汉·佚名)

10

【产品详情】

著者:[唐]欧阳询 等
策划:二玄社
字数:120千
书号:978-7-5502-9064-8
页数:620
出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后浪出版公司
开本:1/16
版次:2017年1月第1版
装帧:布脊锁线平装
定价:393.60元
正文用纸:特种纸

【编辑推荐】

日本专业书画出版社二玄社精品碑帖,原版引进,尺寸、装帧均和原版一致。
本套碑帖精选中国古典书法中家喻户晓、流传广泛的八个名篇,涵盖楷、行、草、隶四体,并选用保存完好、适合临摹的版本,精心复制印刷,是初学者必练碑帖。
书中文字都经过适当放大,结体清晰,十分适合初学者进行单字临摹练习,打好书法基础。

【内容简介】

日本二玄社“新装版扩大法书选集”针对初学者需求,精选中国古典书法中家喻户晓、流传广泛的八个名篇,自各碑帖卷首摘录一部分易于学习的字集锦成帖,适当放大,适合初学者临摹。




徐掌柜承诺:
买以上二玄社· 新装版扩大法书选集
我们就随机赠送价值18元速写本

速写本如下图所示

微信图片_20170829135426_副本_副本(封面款式1)

微信图片_20170829135429_副本_副本(封面款式2)

微信图片_20170829141139_看图王_副本(速写本背面展示)

微信图片_20170829141144_副本_副本(速写本内页展示)

你不是没机会
只是差一个决心

该“剁手”时就“剁手”
速速下手 立即拥有

购买链接

商城总链接

(备注:点击“点击购买”或者“购买链接”即可购买该产品,点击“商城总链接”可进入商城选购其他文房用品

商城客服微信:mochishangcheng
(扫描二维码添加客服)

墨池顾问 - 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