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故事的主角就是他

01300000654408130458029039680_副本

这位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吧!
北宋著名书法家,
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合称“宋四家”的——米芾

注意,“芾”此字读
小编曾听人读成di,也是“佩服”~~

微信截图_20170825151515

据说,当时米芾因为办事二百五,人送外号“米颠
原来古人也爱给人起外号~~

除了癫狂,个性怪异外
米芾还喜着奇装,嗜洁如癖

微信截图_20170831164957

尽管米芾有着种种的坏毛病,但他在书法、绘画、收藏方面,却造诣极深,在我国书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影响久远,烁古存今。

下面我要开始说正经的了:

有宋一代,书法最大的特色是所谓“尚意”,也就是崇尚意趣、尊重个性。众所周知,宋代有四位齐名的书法大家,即苏、黄、米、蔡,他们的书风各具特色,有着不同的审美趣味。

米芾对自己和其余三位同侪均有妙评。他称苏东坡为“画字”,称黄庭坚为“描字”,称蔡襄为“勒字”。而他向皇帝汇报自已的书艺时,则称:“臣书刷字。以垩(音e,用来粉刷墙壁的土)帚刷壁,轻则有所不及,重则垩液淌落。”他说自己写字像用石灰刷墙,不轻不重,恰到好处。

米芾传世的帖最有名的当推《苕溪诗帖》和《蜀素帖》启功先生曾有诗赞米芾的字:“臣书刷字墨淋漓,舒卷烟云势最奇。”就是说他的字落笔偏重、因势生形、畅快天真、变化万千。下面就看看“苕溪诗帖”原迹。

1

2

3

这是一幅长卷,纵30.3厘米,横189.5厘米。米芾38岁时所书,内容是米芾自作五律6首,时年38岁,书写地应在苏州。这两幅照片显示了作品全部。

这幅字的特点是什么?好在哪里? 我想可归纳为下列几点:

1. 在运锋方面多有创新,中锋为主,正、侧、藏、露变化丰富;
2. 落笔果断,纵横驰骋,不拘一格,自在潇洒;
3.提按起伏自然超脱,点画波折过渡连贯,毫无斧琢痕迹;
4.舒展大方,通体舒畅,既富险峻之奇,又具平衡之功;
5.布局错落有致,趣味盎然,百看不厌。

我们今天能够欣赏《苕溪诗帖》一帖,堪称无上幸事。据《国宝沉浮录》一书所载,该帖曾入南宋绍兴内府,宋高宗赵构敕米芾后人米友仁为之鉴定并书跋。元朝时为鲜于枢所得,鲜氏书风于此可寻端倪。明朝李东阳为此帖作前题后跋。清乾隆将此帖编入《石渠宝笈初编》。末代皇帝溥仪逊位后,利用北洋政府所予“清室优待条件”,将包括《苕溪诗帖》在内故宫所藏千余件法书名画携出变卖,从此该帖散佚民间。

上世纪60年代,杨仁恺等先生从哈尔滨一青年欲出售的“破烂”字画中发现《苕溪诗帖》,其时引首章李东阳篆书已残,卷中亦损去十字。如今“足本”系据延光室珂罗版影印本临摹补齐。历尽劫难,此帖终于重见天日,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微信图片_20170831100401

墨池学院特邀 王海龙老师
从基础角度
重点讲解基本笔画、偏旁部首、章法安排三个当面
演示笔法和书写中的动作
通过三节课的学习
使学员能够读懂《苕溪诗帖》
能够在书写中做到“翰不虚动,下必有由”

微信图片_20170831165403

王海龙,字腾蛟,号半卷斋主,男, 1977年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佳木斯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

获奖/入展:
来自墨池合作机构 青少年书法报
荣获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农行杯”首届全国电视书法大赛三等奖;
作品入展“中国书协第五届新人新作展 ”;
“中国书协全国首届小品展” ;
“中国书协全国首届云峰奖书法展” ;
“中国书协天下大同魏碑故里全国书法展”;
荣获“第四届海峡杯全国书画作品展”一等奖;
“凝聚中国心托起中国梦全国书画展”一等奖;
“第七届观音山杯全国书法艺术大展”二等奖;
“美联杯全国书法大赛”三等奖(进全国十六强) ;
“岭南白沙奖全国书法展”获奖提名;
“走进博鳌全国书法美术家精品展”获艺术创作奖(最高奖) ;
“王者归来全国名家书法作品邀请展”(最高奖);
作品入选“ 2014 中国当代书画 500 强”;
作品及理论文章散见于 《 青少年书法报 》 、 《 炎黄书画家报 》 、等专业报刊 《 都市发展报 》 、 《 三江晚报 》 、 《 佳木斯日报 》

微信截图_20170831165632

微信图片_20170820154052

微信图片_20170830095054

微信图片_20170820154104

微信图片_20170830095054

微信图片_20170820154107

微信图片_20170830095054

微信图片_20170820154110

微信图片_20170830095054

微信图片_20170820154112

微信图片_20170830095054

微信图片_20170820154115

微信图片_20170830095054

微信图片_20170820154117

微信图片_20170830095054

微信图片_20170820154120

微信图片_20170830095054

微信图片_20170820154123

微信截图_20170831165949

第一节 基本笔划的书写技法
2017年09月08日 19:00
1.切锋笔法的写法
2.侧锋转中锋的笔法
3.徐疾的笔法
4.用笔的发力点

第二节 偏旁部首的写法与结构处理
2017年09月15日 19:00
1.轻重变化
2.疏密变化
3.方圆变化
4.背向关系

第三节 章法安排与创作
2017年09月22日 19:00
1.借鉴米芾手札
2.章法多元化
3.集字创作
4.创作风格化

详情见海报上

王海龙海报

第一节课 一元试听

【报名咨询】

扫码直接进入墨池公众号获取报名链接
或者点击
课程链接
如有疑问可咨询您的课程专员:小轩(微信:mochihubei)

—— END ——

这不快开学了嘛
不不不 有的人已经开学了

又到了自我矛盾
终日追寻真理:
“我为什么要读书”、“读书有什么用”的时候了……

微信图片_20170831154059

为了表示对你们开学的祝(chao)贺(xiao)
带病上班的徐掌柜
有一个大波福利送给你们

↓↓↓

墨池商城 限量特卖
精选纸笔各一款
限量各 5件

6.6折 秒杀

6230c1b354df4d459aeaf694847c16a8

【活动时间】

周五(9月1日)10:00点开始
截止12:00点结束

微信截图_20170831154720

微信图片_20170830095054

微信截图_20170831154850

行草临创专用纸

微信图片_20170831153041

微信图片_20170831153037

微信图片_20170831153034

—— 【产品详情】 ——

微信图片_20170831153050秒杀6.6折 ¥99.00 ¥150

立即秒杀微信图片_20170817151434

微信图片_20170831100401

微信截图_20170831155420

[ 将错就错 ]
冯错老师定制款 小楷行草毛笔
1支装包邮

微信图片_20170831153021

微信图片_20170831153010

微信图片_20170831153013

——【产品详情】——

微信图片_20170831153025秒杀6.6折 ¥43.00 ¥66

立即秒杀微信图片_20170817151434

购买须知:
每个用户每款限购一件
拍下订单后5分钟内未付款的系统将自动关闭订单!!
把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哦!!!

墨池商城入口

(备注:点击“立即秒杀”即可跳转到秒杀页面,秒杀该产品,点击“墨池商城入口”即可进入商城选购其他文房用品)

早上10点,不见不散,
先到先得,抢完即止!

商城客服微信:mochishangcheng
(扫描二维码添加客服)

墨池顾问 - 副本

微信图片_20170828114102

天气微

又是一年写生

在这个盛夏

浪袭来时

有个

写生的

就像这火热的夏天一样高涨

为我们

记录下了这精彩一幕

2017-5-10-1

林坑写生系列

林坑写生系列一 45x68纸本水墨 2016

画

林坑写生系列二       45x68纸本水墨 2016

画

林坑写生系列三         45x68纸本水墨 2016

每一处风景

每一处自然

每走一步、每换一个脚步

我们都想用画笔描下来

生怕转眼

景致就从我们眼前失 

迹 化 雁 荡 山

文丨师 帅

“师造化”是中国画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写生可谓“师造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早在南北朝时期的宗炳就“好山水爱远游”,且“每游山水,往辄忘归”。元代画家黄公望则 “皮袋中之妙笔在内,或于好景处,见树有怪异,便当写之”。 清代画家石涛亦云“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 ,更是道出了“师造化”和山水画创作的密切关系。此次写生,我想也是李仕明神遇雁荡山的笔墨迹化。

雁荡山写生系列之一 45x68纸本水墨 2016

雁荡山写生系列之一

正如李可染先生所说:“中国画不仅表现所见,而且表现所知、所想”。欣赏李仕明的写生作品,不但可以领略“险怪嶕嶢称雁荡”的胜景,也可以体悟画家缘起性空的本真。他将自己看到的景象,运用相机将其定格为二维画面呈现给观众,并配以其所看景物的写生画作,这种照片和画作的对比,也使观者对写生有了深一步的认识。

雁荡山写生系列之二 45x68纸本水墨 2016

雁荡山写生系列之二

作品中,李仕明运用中国山水画传统的表现技法皴、擦、点、染将其所看到的山川树木勾勒、描绘,遒劲凝练的线条、酣畅淋漓的笔墨将挺拔、苍劲的雁荡山表现的淋漓尽致。在肆态淋漓的画卷中,他用静谧的笔触将生活中的房屋、小桥写入画作,给清幽绝俗的山川河谷带来人文气息。

正如李可染先生在《桂林写生教学笔录》中写道:“写生时,一方面要真实刻画,一方面要加入感觉因素,房子的摆列、自然景物有时有缺点,我们可顺乎其规律大胆变化、加工”,可见李仕明对“中国画不仅表现所见,而且表现所知、所想”有深刻的体悟。

雁荡山写生系列之三 45x68纸本水墨 2016

雁荡山写生系列之三

在构图和笔墨中,他尊重客观自然,将自然的山体态势结合山水画的构图技法按比例描绘,把墨色作为自然色,运用墨的五色将祖国山川晕染呈现。李仕明作品中恬淡、纯净的笔墨,态肆、率真的构图,充分体现了其文人士大夫的精神生活,也进一步表现了作者静怡、纯朴的心性。相信当您欣赏他的画作时,会给喧嚣浮躁的城市生活,带来心灵上的一丝静谧。

微信图片_20170707114723

这个

适合干什么

当然是山水画写生

那些年

你错过的风景都在这里

雁荡山写生山水画欣赏

雁荡山写生系列之四 45x68纸本水墨 2016

画

雁荡山写生系列之五 45x68纸本水墨 2016

画

雁荡山写生系列之六 45x68纸本水墨 2016

画

雁荡山写生系列之七 45x68纸本水墨 2016

画

雁荡山写生系列之八 45x68纸本水墨 2016

静怡纯朴的心性

才能作出恬淡纯净的作品

李可染先生说:

“中国画不仅表现所见,而且表现所知、所想”

中国山水画

不但可以领略“险怪嶕嶢称雁荡”的胜景

也可以体悟画家缘起性空的本真

微信图片_20170831134414

微信图片_20170825101757

李仕明,曾用李施明,男,1983年生于山东省潍坊市安丘

2003年进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本科课程学习

2009年赴日学习,同年应李庚教授之邀,担任日本京都造形艺术大学客座讲师

现担任李可染画院院长助理、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秘书长、李可染画院培训中心讲师。

【参展经历】

  • 2017.04-05 纪念李可染诞辰110周年·峰高无坦途·当代优秀青年画家作品巡回展 李可染画院图形学美术·北京
  • 2017.04-05 “水墨丹心”国画邀请展 青州中晨国际艺术小镇·山东
  • 2017.03  【翰逸鸢飞】全国名家邀请展暨春夏秋冬邮票首发仪式 潍坊市十笏园美术馆·山东 
  • 2016.11 东方既白·致敬经典 李可染画院黑龙江省中国画学会联展 齐齐哈尔美术馆·黑龙江
  • 2016.10 策划并参加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成立大会暨首届作品邀请展  李可染画院美术馆·北京
  • 2016.10 古意新象—丙申冬月青年艺术家邀请展 炎黄艺术馆·北京
  • 2016.10 精妙雅逸—中央美院优秀青年艺术家作品展 山东龙口
  • 2016.08 苍烟如照-北海建园850周年纪念展 北海公园阐福寺·北京
  • 2016.07 策划并参加李可染画院2015首届山水画高级研修班师生作品展 李可染画院美术馆·北京
  • 2016.04 东方既白-李可染画院精品巡回展 玉渊潭公园·北京
  • 2016.02 “金猴迎春—中国当代名家联合展-北京·国子监·2016”
  • 2015.12 李可染画院2016新年音乐会暨“一带一路”中外文化交流展 北京饭店国际画展中心
  • 2015.12 画语境–2015·水墨邀请展 李可染画院美术馆·北京
  • 2015.12 墨韵传承—李可染画院名家邀请展 五莲县美术馆 
  • 2015.08 中国园林书画展 北京园林博物馆
  • 2015.08 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展 北京
  • 2015.07 策划并参加 “学院派”-2015青年水墨邀请展 李可染画院美术馆·北京
  • 2015.06 北京园林写生精品展 北京园林博物馆
  • 2014.06 参加李可染画院画北京·园林写生展,作品《龙泉寺》获“李可染写生奖”并被收藏
  • 2013.01 “画事如意”中国画十人邀请展 北京
  • 2012.11 参加纪念李可染诞辰105周年首届北京城南写生邀请展,作品被北京澄怀美术馆收藏
  • 2012.04 参加山东潍坊中国画节,作品被市政府收藏
  • 2012.03 “菩提树下•裳书坊水墨说法”系列联展 798艺术区·北京
  • 2011.09 “佛心禅意”水墨联展 宜兴大觉寺·江苏
  • 2010.03 参加日本京都造形艺术大学与中央美术学院联合在京举办的国际水墨交流展
  • 2009年赴日学习。作品《太行人家》入选第17届全日本水墨画展,并在东京国际国立美术馆展出
  • 2009年应李庚教授之邀,担任日本京都造形艺术大学客座讲师,并有多幅作品留校收藏并作为教学示范

的作品

是他丰富人生阅历的真实展现

朴实纯净

9月15日 19:00

墨池学员  李仕明老师

观心照物——山水画写生课程

一起感受他的精彩人生

李仕明

第一节1元试听

【报名咨询】

扫码直接进入墨池公众号获取报名链接

或者

▷报名链接◁
如有疑问可咨询您的课程专员:小轩(微信:mochihubei)

微信截图_20170831140319

微信截图_20170831140459

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十二月“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黄州。初到黄州,苏轼生活困顿,黄州通判马正卿是他的故人,便从州府要来了已经荒芜了的50亩军营旧地给他种。营地位于黄州的东坡,次年春天,苏轼于其上筑雪堂,题之曰“东坡雪堂”,作《雪堂记》。而当年,白居易贬谪四川忠州时,也曾在其地的东坡种植花木,并写下了不少闲适诗,如《步东坡》、《别东坡花树》等,苏轼仰慕白居易,故自号曰“东坡居士”。“苏东坡”一名也由此名垂千古。

1

苏轼被贬黄州后,他的生活状况如何呢?这从他写给李端叔的一封信中可知:

“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罪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

浪迹山水间,与樵渔相处,为亲友所弃,这就是当时苏轼所处的境况。围绕着他的是潮涌的寂寞和孤独。可如此境况下的苏轼,其心志、品格又是如何呢?他在给李常的信中写到:“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于生死间。……虽怀坎壈于时,遇事有可尊主泽民者,便忘躯为之,祸福得丧,付与造物。

由此可见,被贬黄州的苏轼,虽坎坷不遇,潦倒孤独;但其“尊主泽民”之心仍在,穷且益坚、肝胆忠义之浩然正气仍存。因此,黄州是苏轼一生遭贬的起点,也是他一生创作的高峰。谪居四年(苏轼1079年12月被贬黄州,1084年4月调任汝州团练副使),他一方面从事经学研究,撰写了《易传》、《论语说》二书;另一方面,他又从事诗文的创作,仅词作就有80多首,他还写作了散文小品《记承天寺夜游》,散文:前后《赤壁赋》,词中极品《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11

12

13

14

15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少年子,病起须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

《寒食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

《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正如黄庭坚在此诗后所跋:“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墨池学院特邀 崔岩老师
从《寒食帖》入手
逐步解析苏轼异于常人的用笔方法和追求意趣的风格及独特的审美取向

微信图片_201707211502212

来自墨池合作机构 青少年书法报

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先后进修于北京画院、中国国家画院。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黑龙省妇女书协理事、佳木斯市书协副秘书长。擅长书法、山水及花鸟画。书法和美术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大展,并获奖。

获奖/入展:
1998年入选《第四届中国书坛新人新作展》
1998年获《首届黄岛杯全国书画大赛》一等奖
1998年入选“峄山风光全国书法家作品邀请展”并被邹城市博物馆收藏
2002年入展《全国第三届妇女书法篆刻展》
2004年入展中国书协举办的《中日女书法家代表作品展》
2004年在黑龙江省第十届“群星奖”比赛中荣获成人组铜奖
2005年在“黄威杯”中国书画名家作品大赛中荣获中国当代百名德艺双馨书画艺术家
获2004年度黑龙江省妇女书法创作优秀成果奖
被授予首届“佳木斯市杰出青年文化新星”荣誉称号
2006年作品入展西泠印社首届手卷书法展
2007年作品入展“首届中国普洱茶乡书法艺术节”
2007年在“首届陶人葛杯福字书法大展”中获优秀奖
2008年荣获“2008庆祝北京奥运纪念碑林”金奖书法作品被选刻在2008米长的奥运庆祝纪念碑上
美术作品:
2017年中国画《白鹿塬》入选“丝绸之路·翰墨通渭”全国中国画、油画作品展并被收藏(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2014年中国画《物语.葵》获“金陵文脉——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作品奖(最高奖)(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2014年中国画《暗香》入选“万年浦江”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2014年中国画《蝶恋花》入选“吉祥草原,丹青鹿城”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2015年中国画《秋色赋》入选“泰山之尊”全国中国画、油画作品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2015年中国画《秋色》入选“丹青扬州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2016年中国画《秋瘦雀肥》入选第三届“八荒通神”哈尔滨美术双年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2015年中国画《物语·葵》获中国·大连首届中国画展(三年展)收藏三等奖

——【作品展示】——

微信图片_20170721150302

微信图片_20170830095054

微信图片_20170721150309

微信图片_20170830095054

微信图片_20170721150311

微信图片_20170830095054

微信图片_20170721150304

微信图片_20170830095054

微信图片_20170721150307

微信图片_20170830095054

微信图片_20170721150234

微信图片_20170830095054

微信图片_20170721150247

微信图片_20170830095054

微信图片_20170721150254

微信图片_20170830095054

微信图片_20170721150257

—— 【课程安排】 ——

第一节 笔法
2017年09月03日 19:00
1.独特的“腕著而笔卧”的写法(讲述+图片演示)
2.侧锋起笔(讲述+图片演示)
3.从点、横的书写看起收笔法(讲述+视频演示)
4.沉且厚,撇画转斩处的笔法(讲述+视频演示)

第二节 字形与结构
2017年09月10日 19:00
1.字势与字态(讲述+视频演示)
2.长竖的形态和写法(讲述+视频演示)
3.字内空间的处理方法(讲述+视频演示)
4.字组关系(讲述+视频演示)

第三节 章法
2017年09月17日 19:00
1.大小平正变化(讲述+视频演示)
2.牵丝的形成与写法(讲述+视频演示)
3.不同的章法与情感表达(讲述+视频演示)
4.临摹演示(讲述+视频演示)

详情见海报上

崔岩

第一节课 一元试听

【报名咨询】

扫码直接进入墨池公众号获取报名链接
或者点击
课程链接
如有疑问可咨询您的课程专员:小轩(微信:mochihubei)

—— END ——

洪亮吉篆书桃花源记局部放大图

1_副本

2_副本

 

洪亮吉(1746-1809),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年号更生,安徽歙县人,生于江苏阳湖(今常州)。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庚戌恩科榜眼。清代乾隆、嘉庆年间著名学者、文学家,并因人口学说而著称。

3_副本

洪亮吉篆书桃花源记

4_副本_副本

饶宗颐、启功长跋 洪亮吉篆书桃花源记

16_副本

17_副本

18_副本

19_副本

20_副本

21_副本

22_副本

23_副本

24_副本

—— END ——

IMG_3746

IMG_3747

IMG_3748

IMG_3749

微距镜头下的唐人写经,第一组,看着有木有很爽!

再插一条补充: 只看微距可能大家对字大小没概念  写经字都不大 卷高25厘米  加天和地 每行17到19字。

继续继续

第二组

IMG_3750

IMG_3751

IMG_3752

IMG_3753

IMG_3754

第三组

IMG_3755

IMG_3756

IMG_3757

IMG_3758

第四组

IMG_3759

IMG_3760

IMG_3761

IMG_3762

第五组

IMG_3763

IMG_3764

IMG_3765

IMG_3766

第六组

IMG_3767

IMG_3768

IMG_3769

IMG_3770

第七组

IMG_3771

IMG_3772

IMG_3773

IMG_3774

第八组

IMG_3776

IMG_3777

IMG_3780

IMG_3781

IMG_3782

欣赏完,除了让您眼球受惊,更希望您能有所得!

最近,网上讨论田楷的人,是越来越多了。借此我也说说我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田楷的流变

说起田楷,人们自然会想到欧楷。主要原因,田氏“研习”欧楷近六十年,虽然写的貌合神离,但总不出欧楷蕃篱一步。大约的学习经过,据田蕴章先生自述,他是从化度寺入手的。但是总的来说,他的字并没有化度寺的那种浑穆风神。二田自幼时,是从其父伯学书,而二位田老先生,以大鼓为业,书画只是业余爱好。且并不以欧楷为能。主学潘临皋与赵子昴。可以说,二田的欧楷,并非家传。蕴英二位先生,少时,应该主要是学习陈益椿及王维贤二位的楷书。

1_副本

2_副本

此二位,在民国天津,实属欧楷一流高手。但离清代几位高手,仍相去甚远(如黄自元、姚孟起、林则徐、成亲王、曹鸿勋等人)。所谓学其上,仅得其中。更何况,并未取法于欧公本人呢。这里的主要原因,一则是当时欧公原拓少见,市井所传,非翻即伪。故而无法直接取法。二田学王陈,主要学得笔法(参见田蕴章兄弟三十五至四十岁的作品)。再后来,田氏结构,从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早期,主要学习黄自元结构。

3_副本

这段时间,结体明显比先前有了长足进步。在八十年代中期,田英章拜欧阳中石为师,书法观念有所改变,进而才直取欧公,这点就是后来造成二田书风差异的原因。并由此影响到田蕴章学习欧楷的取法范围。田蕴章开始学习欧阳询的大字阴苻经

4_副本

及华世奎的楷书

5_副本

然后就有了两种面貌的楷书

6_副本

7_副本

而田英章先生,自乙酉年后,改变了惯用的硬毫笔后,在笔画的圆润上,有了明显的改善,所以更加工整流畅。

8_副本

9_副本

二、田楷的优缺点

先说优点:恪守法度,方正端严,整齐划一,易学易用。这类书见,做为实用字体来说,的确无可挑剔,可以与馆阁体相媲美。实用空间广阔,做为一种手写美术字(书法体美术字,如同任政先生的行楷、李文华先生的楷书),完全可以制作成为字库,以便传播使用。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不可多得的范本。比之传统的书法经典,尤其是碑刻,优势更是明显:笔迹清晰,结构完备,更有图片影像进行辅导练习,交流范围集中。学习者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在固定的练习方法中,取得成效。并能从对临,很快转换到“集字创作”,这是其他任何书体都无法相比的。

10_副本

再说缺点:

主要缺点,也就是相对于优点来说的,一是笔力。田楷有很多长横是明显下弯的,这点完全不符合欧楷要求。长竖,扁头蜂腰,欧体的铁柱,到田楷里,就变成了柴棍。其他笔画不一而足。二是结构,欧公的结构,因形就势,长短相宜,但是,在田楷里,明显弱化了这一对比关系,主要还是为了规整。而欧楷的变化,主要是承袭了六朝以来的楷书结体,饶有古意,田楷完全剔这一点。田楷,从广义上来讲,应是属唐楷余绪,所以,一格一字,是其基本章法之一。但是字与字的间距比和笔画粗细比的关系,并没有像欧那样,疏散有度。最后,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字字划一,缺乏变化。千字一体,千人一面。学田楷的,水平相当的,不看落款,除了书写本人外,基本无法区分是谁写的。这就和艺术多样化的最基本要求背道而驰!

下面是几位田英章先生弟子的作品:

11_副本

12_副本

13_副本

14_副本

15_副本

这几位都被评为“欧楷十杰”,但从书法的根底上看,除了田还是田,基本没有欧什么事儿。

三、田楷的影响

自田英章收夏梁为入室弟子算起,前前后后,又收了几十位。据他们“中国楷书网”所报道,田英章先生,基本上是以自己的字取代欧阳询的字,来教学欧楷,笔画的起伏变化,皆置欧公于不顾,这样的效果就是,好教好学,容易见成果。学生学去后,再依样画瓢传给别人。学来学去,南辕北辙,与欧公相去日远,并且,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造成很多人的书法观一叶障目。多数学员认为,非田即非欧,非欧即非楷。很多人面对六朝以来的北碑墓志,因为不合田楷要求,便不屑一顾,甚至妄加非议。对于学其他楷书的,不是冷嘲热讽,便是盲目指责,甚至于集体漫骂。田英章先生,做为一名书法传播者来说,功高劳苦,但是对于弟子的选择上,恕我直言,不甚精严。虽不是摸头就算,但是很多弟子的人品及德行,并非端正。从他们的言语方面,便可得知。这个可以参看“中国楷书网”里诸如:黄启忠(忠哥)、刘任龙等版主(也是田英章先生的入室弟子)的言论。

四、田楷的拥护者

从“中国楷书网”上来看,大凡对田楷提出异议的,一般都会立马有人跳出来漫骂,而不是从学术或艺术的角度来进行辩驳交流。这主要还是“名利”在作怪。试想,田英章先生,以宗教式传播教学,在内部,其权威性,是万万不可动摇的,否则,很多人将像会失去信仰一样,无法在书法学习的道路上,无法前行。虽然是被一叶障目。其二,很多田楷写得好的人,有不少是以“书法”谋生,无论是卖字,还是开培训班教学,都不容许别人否定田楷,不然就是砸他们的饭碗。这批人当然要拼命来维护了。其三,对于既定目标,当然不能轻易被别人的观念所改变,就像买了高价房不许开发商降价一样。田楷所带动的相关文化产来(教学、出版、专用纸笔毡等),也是不少人赖以牟利的基础,利益相关,焉能不护?

五、田楷可学性

做为一种字体,一种基础性字体,在学用皆易的情况下,还是比较容易为大众所接收的。它不需要强健的笔力做基础,也不需要深厚的文字学做辅助,短时期内就能出“作品”,这对于本身学业或工作任务较重的人来说,是很合适的。对于急功近利的人来说,也是很不错的选择。所以,做为一种毛笔字(不是狭义上的书法)基础训练,还是非常可取的。但做为书法来说,田楷的包容性及艺术可容性,又是相当低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过于僵化,无法二次创造并提升艺术性。比之唐代几家楷书,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本来欧楷就已经非常僵化了,而田楷更甚。所以,如果为了把字写好看,学田楷是非学不错的选择。但如果要进入到艺术的层面来说,田楷是万万不能学的。最后除了一手端正的字外,其他诸出思想情感的抒发、艺术造型的表现等,都是不可能的。

—— END ——

翁方纲隶书欣赏,来源:湖南美术出版社《翁方纲书汉隶四碑帖》

翁方纲(1733~1818),字正三,号覃溪,晚号苏斋。直隶大兴(今属北京)人,乾隆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历督广东、江西、山东三省学政,官至内阁学士。精通金石、谱录、书画、词章之学,书法与同时的刘墉、梁同书、王文治齐名。

IMG_3728

IMG_3729

IMG_3730

IMG_3731

IMG_3732

IMG_3733

IMG_3734

IMG_3735

IMG_3736

IMG_3737

IMG_3738

IMG_3739

IMG_3740

IMG_3741

IMG_3742

IMG_3743

IMG_3744

IMG_3745

1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释文: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

译文1:

王羲之拜上:刚才下了一阵雪,现在天又转晴了,想必你那里一切都好吧!那件事情没能帮上忙,心里纠结至今。世上很多事情就是这么无奈。王羲之拜上,山阴张侯亲启。

2《快雪时晴帖》题跋

译文2:

看央视的纪录片《台北故宫》时,解释快雪时晴帖是这样解释的:

山阴张先生你好,刚才下了一场雪,现在天又转晴了,想必你那里一切都好吧!上次的聚会我没能去,心里很郁闷。你家送信的人说,不能在我这里多停留,要赶快回去,那我就先写这些吧。王羲之敬上。

3

4《快雪时晴帖》题跋

译文3:

羲之敬礼 :
茫茫的大雪
很快停止而天空转晴
使人气爽舒畅

蓦然想起你
最近好吗 ?

我的仕途尚未定
仍胶着纠结
可又力不从心呀 !

王羲之顿首
山阴张侯启阅

5《快雪时晴帖》题跋

此帖是王羲之写给“山阴张侯”的一封简短的信。在大雪过后,天气转晴,问候朋友是否安好。起首用一句“羲之顿首”,结语又加上同样的敬语,这在古人的书信中还很少见。王羲之的墨蹟至今已失传,这件书蹟是后人忠实的摹本,不过仍然可以看出本来的面貌。

6乾隆御笔 神乎技矣

王羲之书法的特点在於优美的“体势”,“体”是指结字的形状和姿态,“势”是指笔画產生的律动感,以“快”字為例,左右相向的两部份,有著呼应的关係,“夬”的右肩略微高耸,末笔右顿,调和了倾斜的姿势。“雪”字也有类似的情形,上部向左倾斜,末一横画收笔有向右下的笔势,所以也调整了整个字的重心。

7赵孟頫跋《快雪时晴帖》

不少人认为《快雪时晴帖》仅次于他所书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又一件行书代表作。

《快雪时晴帖》还被乾隆皇帝视为“三希”之首。他在帖前写了“天下无双,古今鲜对”八个小字,“神乎技矣”四个大字。又说:“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全书二十八字,字字珠玑,誉为“二十八骊珠”。”

—— END ——

很多家长都想让自己的孩子学书法,还想着若孩子能够快速的把字写好,那就更好了。不光家长,还有许多的年轻人从小没好好练字,大学毕业进入社会找工作,也发现自己的字简直丑得不行,羞于见人,也想着能走捷径把字写好。

1

现在的社会,有需求就有市场,于是林林总总的“书法速成班”应运而生了。“书法速成班”一般都是这样宣传的:我们这有一种独特的方法,保证你21天、15天、10天、5天、一个礼拜、24小时等等就能快速写出一笔好字!

那么,我们就要问了,书法能“速成”吗?其实这个问题非常非常简单,比1+1=2还简单。如果一个人没病,通俗地说,如果一个人不是脑残、脑袋没被驴踢过,就都能想明白,就连一个基本不认识字的农村老头儿都清楚,书法绝不可能“速成”!

2

一个小孩子初学写字,或者一个年轻人写字很丑,在这个基础上,不管你用多么有效的方法,在10天8天时间内,别说写到很高的层次,就是能写到一般、还过得去、不算俊也不算丑、基本上不被人笑话的程度也是基本不可能的!就像小学6年的课程,如果用半个月就讲完,学生能学会吗?如果能够快速的、短时间的就能把字练好,估计所有中国人练上一两年都能成书法家了。

3

学习书法,老师应该是把每个笔画、每个偏旁部首、每种结构的安排法则不厌其烦地、反复多次地示范、讲解,学生更是要通过反复的练习,逐渐地记住法则,最后把正确、美观的书写变成不自觉的、下意识的习惯,“字”才能一点一点的好起来。“字”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悟性加勤奋逐渐叠加才能好起来的,这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解决的。

学习书法没有止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此,学习书法一定要全面的、系统的学习,跟老师的学习最低也要一年或者两年以上,后续脱离老师的学习将是终身的。最后告诫想学习书法的小学生、家长以及一些年轻人,不要再相信什么所谓的“书法速成班”,可以绝对确定地说:“书法速成班”的老师百分之百都是骗子。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