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轻车将军《封君夫人长孙氏墓志铭》并盖.孝昌元年(520年)11月,志文正书22行,行22字。志盖篆书镌“长孙氏墓志”2行共五字。石高47厘米.宽47厘米,志盖同。

微信_20190212154631

微信图片_20190212154634

 

魏碑,上承汉晋,下启唐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尤殊。其笔法浑穆、点画峻厚、意态奇逸、骨法洞达。清康有为曾誉魏碑:血肉丰美,结构天成。举凡墓志、造像、碑版、塔铭、刻经等,其数量之多或以千万计,其结构之奇、气势之强、变化之大是其他书体所不能比拟的。

微信图片_20190212154636

北魏时期,特别是迁都洛阳以来,尚武之风渐衰,转而崇尚儒业,王公子弟,多文人才士。尤其是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喜润色金石,于是刻碑之风继东汉之后愈演愈烈。当时人死后若无人树碑立传,对于一个高门大族出身,而又显赫一时的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光彩的事。

微信图片_20190212154638

即使是一个小官吏死后亦有人替他撰文刻石,歌功颂德,以期名垂后世,这就是北魏墓志众多的原因。正如《书林藻鉴》所说:“北朝之书,魏为最盛,享国既永,艺业日臻,竽以孝文,好文润色金石,故其时隶楷错变,无体不备。”

微信图片_20190212154639

从文字学的角度来讲,南北朝是我国文字发展演变的重要时期,特别是楷书刚从隶书蜕化而来,处于一种不成熟的初创时期,但正是这种“不成熟”,使魏碑书法同时蕴涵了隶书、楷书两种不同书体的特征,反而使它的艺术风格更加多变,信息含量更加丰富,也许这正是魏碑书法的魅力所在。

《封君夫人长孙氏墓志铭》最后两页:

微信图片_20190212154641

微信图片_20190212154643

北魏楷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宣武帝为界,以前的楷书仍有两晋时保留下来的隶书遗风,笔调劲健朴实,率意生动。因笔方圆兼之,结体攲侧而不失重心平稳,整体艺术效果粗而不野,厚而不臃,颇具天真烂漫之趣;

第二阶段是从宣武帝开始,楷书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减弱隶书影响的同时,另一方面其作为一种新兴书体的各种本体特征在断。隶书的笔画特征被整合进了楷书的笔画改造中,体势也朝平正宽博的方向发展。当然,这一点在南北两大地域的书风表现中还是有差异的,北方作品取势多活泼自然,以攲侧雄强为基调;

第三阶段约于孝明帝时开始,书法体势复归平正的倾向更趋明显,用笔上更加细腻周致,俊美俏逸之风取代了雄悍自然的表现形式,典型的楷书用笔及结体法则渐渐形成。

我们看看第三阶段的《鲜于仲儿墓志》局部,相对森严,但是依旧不失肆意浪漫本质:

微信图片_20190212154645

从书体形制上细分,魏碑书法大体上可分为碑版、摩崖、造像、墓志四大类。其中墓志与造像书法尤其值得关注。墓志书法不仅出土数量壮观,且风格种类繁多,写刻亦良莠混杂,书者都是名不见经传处于社会较低层的属吏,行款不整,或稚拙古朴,趣味盎然;或方笔峻利,体势雄强;或浑劲姿媚,精到细腻。

北魏造像记的绝妙之处在于其不可端倪的千变万化。你无法找到这些民间写手与刻工书刻的规律性,他们信手写来、随意刻下,人的真性情也就在这毫无遮蔽的操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从北魏的造像记中,我们几乎可以窥见他们无拘无束的浪情怀。

巨大的风格差异使我们无法用一种范式去规范,去整合,也正是因为此,我们才更加感受到创作的自然和可贵。或许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艺术的真谛所在。从这中间,我们感到了书写的快乐,也正是因为北魏造像记的这种变幻莫测、自然妙趣,至今让人醉心不已,流连忘返。

再看看下面的这个作品,也相对鲜见:

微信图片_20190212154647

这个也是相对鲜见,叫做吐谷墓志,们看看细节:

微信图片_20190212154649

北魏石刻不乏书法精美的作品,但更多的是书风稚拙、刻工“粗劣”的作品,其刻手大都是文化水平较低或没有文化的工匠。他们的“误读”、“误刻”,导致了总体风格上的“粗率”、“拙劣”,因而往往被清朝以前的书家所不重。

清乾嘉以后,随着艺术思想和审美观念的变化人们惊奇地发现,正是这些被“误读”、“误刻”的碑石文字恰恰有着无拘无束的天趣和勃勃生机。今天北魏石刻无疑已成为人们创造新的表现语言的一种源泉。

微信图片_20190212154650

图/民间味、刀石味十分浓郁的“碑中奇葩”—《爨宝子碑》,潇潇洒洒,毫无顾忌,你难以想象这是用刀雕刻的。

北魏书法种类繁多,举不胜举,这些数以万计的墓志刻石作品,给我们研习碑书法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康有为说:“魏碑无不佳者,虽穷乡儿女造像,而骨肉峻宕,拙厚中皆有异态。”可见南海先生对魏碑的推崇。

对魏碑的学习,首先要宁拙毋巧,但对一些朴陋、荒率、生犷、支离、稚拙的作品则只可取其意而不可徒以貌似为尚,亦可结合一些魏晋六朝时的写经、残纸等墨迹来研究六朝人的笔法并恢复原来的笔意,在表现金石趣味的同时,还要强调“写”的作用,即透过刀锋看笔锋,把古人刀刻的作品用毛笔写出笔墨情趣。

也就是说我们学习魏碑书法有个去粗取精、纯化雅化的文本转换过程。前辈大家都是从这种文本转换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同时由于魏碑书法自隶书演化而来,其中蕴涵了大量的隶书笔意,因此学习魏碑如果有汉隶的基础必定事半而功倍。

对于书法学习,我自己的心得简单地归纳一下就八个字:“圆健”、“平奇”、“疏密”、“风神”。

所谓“圆健”,可归纳为写字用(运)笔最本质的一个道理。写字要讲究点画,现在很多老师在跟学生授课的时候,很强调“中锋”这两个字,写字要八面出锋,要笔笔中锋,所以,初学写字,都要想办法把笔调整到中锋。这个意见不错的,但是只讲中锋它没有把握住线条最本质的东西。中锋是手段,不是目的。中锋真正的目的是“圆健”。健就是这个线条所具有的力量,具有弹性,具有一种张力,一种内在生命的跃动。

微信图片_20190212154058

明代书法家倪元璐,如果仔细研究一下他的用笔方法,他的每一根线条都是“积点成线”,非常精妙地表现了“屋漏痕”趣味的线条。看他写的直线条,就可以看到他的用笔,他的墨痕,他的线条是用一个个点串起来的积点成线当然,圆”不够,三百斤的人往你面前一站,很“圆”,但是没有精气神,因为他是肥胖症。“健”就不一样,像重量级的举重运动员也是三百斤,他往举重台上一站,就感觉到这就是力量,这就是充满着“圆”和“健”的结合体,所以我们既要讲“圆”和“健”,又要讲“圆”和“健”之间的辩证关系。

微信图片_20190212154101

倪元璐作品

所谓“平奇”,这两个字就像电极,阴极和阳极,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如果写字追求“平”,把“奇”字抛掉,他最后写出的字是平而又平,平而又平的结果是呆板,毫无生气。反之,要拒绝平庸,就要奇崛!如果在字的结构里只讲奇不讲平,结果就必然走向油滑,走向怪诞。因为它就是艺术的辩证法。在欧阳询写的《九成宫》里面,他写了一个“充”字,这七根线条没有一根是横平竖直的,都是歪的,这些歪的线条为什么让这个字显得那么稳健,他就是懂得歪歪得正的道理。

唐代书法理论家孙过庭,他说字字最初要求得“平正”,达到“平正”了,就要去追求“险绝”,“险绝”就是我们讲的“奇”,既得到“险绝”就要复归于“平正”。这话看起来很辩,但是往深里想,他这个辩证法不深入,是表面的。因为从艺术上面最初的“平正”到追求“险绝”,最后“险绝”复归于“平正”。

微信图片_20190212154103孙过庭作品

章法方面,总结起来也是两个字“疏、密”。这是讲大局。在创作一个书法的时候,从点画,到字的结构,然后再考虑通篇的章法,欣赏绘画印也如,它是倒过来的,先看整个一张的章法,然后再一个字一个字地看,然后再一笔一笔地看。搞创作的是由小到大,而搞欣赏的人是由大到小。所以讲章法,写五绝二十字,这二十个字写到一张纸上,章法好,就是要讲究“疏密”两个字。书法有楷书、隶书、篆书,格子里面的方块字,一个字一个字放进去,这种章法只要匀称就可以了。

清代的邓石如指出“字宜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透风”。真正好的篆刻章法是虚中有实,实里有虚,它是辩证为用的。不论是学习刻章、写字还是画画,学习的前几年总是去考虑线条、字的结构,往往不往“疏”里想,只注重“实”的东西,在不知不觉中放掉了“虚”的、“空”的、“疏”的东西,这是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举个例子,比如“上善若水”四个字来讲,“疏处可走马,密不可透风”,那我把四个字集中到四分之一的空间里,四分之三让它空着,不是疏可走马了么?讲疏密关系,讲计白当黑,不是一次终结的方程式。所以不管是印章还是写字,所讲的疏密关系都是往深处渗入的方程式,“疏中有密、密中有疏”,“白中有黑,黑中有白”。第二、第三个层次里面,同样要“疏中有密、密中有疏”,“白中有黑、黑中有白”。既强调黑白关系激烈地冲撞,又要让黑白关系和谐地拥抱,这才是高妙的大本事。印章更具典型的代表性,疏密关系怎么摆在印面一点点的地方上,这就拉开了疏密之间的关系,让它冲撞,让它搏斗,最后看到“疏、密”笑嘻嘻地拥抱,这就成功了。

微信图片_20190212154105

韩天衡先生作品 行书·元好问词曲

“圆健、平奇、疏密”,这三个方面的六个字绝对不是割裂的,实际上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辩证的。

最后两个字是“风神”。艺术最为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体悟,我将其归纳为两个字“风、神”,所谓“风”就是要风雅别出,让别人看你的字要“齿颊留韵”,看你的印他嘴里不知不觉会流出韵味来,这就叫“风韵”。还有一个是神采,要出彩,要神十足,精气十足。不是表面技的体,而在技的背后有一种非常高的境界去让你体会,去让你玩味。所以,除了前面六个字的技巧以外,从精神层面来讲,境界方面的两字诀叫“风神”。一件作品有一件作品的情感意境,一个时期的作品有一个时期的情感意境,而统括地说,一个书家的情感和意境就是“风神”。如梁武帝评王羲之的书法为“龙跳天门,虎卧凤阁”,着重称颂了王羲之的书中寓有强烈的动、静境界,它飞动处,如蛟龙挟持风雷,腾跃于苍弯,盘旋于天门,是何等雄悠的意态!它沉静处,如猛虎瞌睡于宫廷,虽进人梦酣,而依然有令人畏慑的姿态。这用栩栩如生的画面所展示的评判是够人玩味的。又如,前人论王献之的书法“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笔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

微信图片_20190212154107

韩天衡先生作品  行楷·欧阳修醉翁亭记

细读张旭的《古诗四帖》,它似乎是以字作舞姿,以纸为舞台,如欣赏公孙大娘舞剑器的精湛舞技;细读颜真卿的《祭侄稿》,从那饱含忠烈刚贞气势的字里行间,犹如是朗诵一篇辛稼轩的悲壮沉雄的词章。然而,同是以秀俊为意趣的风格,其间也有上下之别,清代王文治的书法是习褚遂良、米芾、张即之等家而出于己意的,《园丛话论其书“秋娘粉,骨格清纤,终不庄重”。辛辣地指出它缺少雍容华贵的气象,而透露出一种寒俭的妩媚轻薄神情。其格调意境是远逊于前贤的。历史上有很多书法家、篆刻家,他们的技巧可以说无可挑剔的好,但他们为什么成不了大家,成不了开宗立派的大师,讲到底他们是虽好而欠新,就是缺少了前无古人的新鲜“境界”,他们的作品里不能反映出由表及里的“风、神”。

微信图片_20190212152522

临帖是书法学习过程中极为重要的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康有为说:“学书必先摹仿,不得古人形质,无以得其性情也。”可见,不但普通人需要临帖,就是历代名家,也少古人,练上几笔。

今天,让我们通过宋、元、明、清时期六位名家的墨宝,感受一下临帖的独特魅力!

 

 

 

原帖:王羲之《圣教序》

临帖:元代赵孟頫

《圣教序》,唐太宗撰文,弘福寺僧人怀仁集王羲之字刻碑,也称《大唐三藏圣教序》或《唐集右军圣教序并记》《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完美再现了王羲之书法“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的艺术特征,被书法界奉为圭臬。

微信图片_20190212152528

微信图片_20190212152531王羲之《圣教序》(局部)

元代书法大家赵孟頫《临圣教序》,书于皇庆二年(1313年)三月,赵氏时年六十岁,此帖精美流妍,遒劲潇洒,被誉为“神品”。

微信图片_20190212152533

微信图片_20190212152535赵孟頫《临圣教序》

原帖:王羲之《兰亭序》

临帖:明代文征明

被誉为“天第行”《兰亭序》,为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在绍兴兰渚山下以文会友时所作的诗序,也称《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此帖文采斐然,书法出神入化,自然天成、和谐畅达的晋人风致一览无余,被历代书界奉为极品。

微信图片_20190212152537微信图片_20190212152539王羲之《兰亭序》(局部)

“吴中四才子”之一、明代书法家文征明,天赋不是最突出的,但后天用功最深,声望极高。他先后至少四度临写《兰亭序》,此作为89岁高龄时最后一次所书,法度严谨,意态生动,气势直逼书圣。

微信图片_20190212152540

微信图片_20190212152542

明代文征明临《兰亭序》

原帖:王献之《廿九日帖》

临帖:明代祝允明

晋代书法家王献之少负盛名,才华过人,“小圣”之称。《廿九日帖》师古创新,不拘体式,楷、行、草共处一纸,自然和谐,充分展现了新创“破体书”(大令体)的书风。世传“二王”真迹,当推此帖为冠。

微信图片_20190212152544

王献之《二十九日帖》

“吴中四才子”之一、明代书法家祝允明,号枝山,工于书法,名动海内。他以古自期,强调“沿晋游唐,宁守勿失”,对原帖形貌、神采和章法把握精准,所临最为得神。

微信图片_20190212152545

左侧为(明)祝允明临王献之《二十九日帖》

原帖:颜真卿《争座位帖》

临帖:宋代苏轼

颜真卿《争座位帖》,又称《论座帖》《与郭仆射书》,与王羲之的《兰亭序》并称为“行书双璧”,与《祭侄文稿》《祭伯文稿》合称“颜书三稿”。此帖信笔疾书,豪宕尽兴,姿态飞动,苍劲古雅,受到历代推崇,堪称颜氏行草精品。

微信图片_20190212152547

微信图片_20190212152549

颜真卿《争座位帖》

苏轼是宋代书法尚意代表,擅长行书、楷书,取晋、唐、五代诸家之长,尤其受颜真卿书风影响最深。其书丰腴跌宕,精微沉着,气势奔放,后世学书,从苏字中尽窥唐人奥秘。

微信图片_20190212152551

宋代苏轼临颜真卿《争座位帖》

原帖: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临帖:清代赵世骏

《雁塔圣教序》,也称《慈恩寺圣教序》,唐代楷书大家褚遂良五十八岁时书,是书法史上著名碑刻作品。此碑瘦硬刚劲,空灵清挺,铅华绰约,堪称褚氏楷书代表作。

微信图片_20190212152553

微信图片_20190212152554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局部)

清代书法家赵世骏,楷书初学钟、王,晚学褚遂良,几可乱真。所临《雁塔圣教序》,得褚书“变起伏于锋杪”之妙,轻灵流美,仪态万方。

微信图片_20190212152556微信图片_20190212152558赵世骏临

原帖:米芾《蜀素帖》

临帖:清代张照

“宋四家”之一、书法天才米芾,三十八岁时应好友林希之邀,结伴游览太湖近郊的苕溪,在蜀素上即兴写诗八首。此帖飞扬恣肆,神采生动,变化无穷,被后人誉为中华第一美帖,成就了米氏万世不祧的书坛地位。

微信图片_20190212152600米芾《蜀素帖》

清代书法家张照,擅长行、楷,常为乾隆皇帝代笔,书法先后取法董其昌、颜真卿、米,所临《蜀素帖》,天骨开张,气魄浑厚,米书之雄,可窥一。

微信图片_20190212152602(清)张照临米芾《蜀素帖》

《元苌墓志》

全称为《魏故侍中镇北大将军定州刺史松滋成公元君墓志铭》。志石高、宽各七十九厘米,楷书,计二十六行,满行二十六字,共六百六十四字。属于书刻皆精一类,刀法细腻精微,加之出土不久,保存完好,文字刀口清晰如新发于硎,有利于我们在临习中“透过刀法看笔法”,作纸上书写的笔法还原志》风格遒丽华滋,端庄丰腴;用笔方圆兼备,线形明朗,起收有度,转折兼用;结体茂密严谨,因字成形,重心沉稳,以横取势;韵高律严,形端神奕,落落大方,颇具庙堂之气。

洛阳邙山地区为北魏皇室的墓葬地,曾先后出土过大批墓志。这些墓志的最大特点便是书体已是成熟的楷书,形体为斜画紧结;风格隽雅典丽,遒健庄重;笔法成熟,韵味涵泳;文体规范,书刻皆精,代表了当时主流书风的审美取向,为后来楷书的走向奠定了基础。 二0O二年出土于河南济源的北魏《元苌墓志》,即属于当时主流书风的一方楷书墓志。该墓志刻于北魏熙平二年,其书风与同一时期的“邙山体”风格相一致,显不出尚雅重法的总体趋势。这种主流书风在北方有着广泛的影响,明显地走向了雅化,与平城时期的北魏楷相比由变,朴变精,由拙变巧,由俗变雅,走向了高度成熟。

微信图片_20190211170443

微信图片_20190211170446

微信图片_20190211170447

微信图片_20190211170449

微信图片_20190211170451

微信图片_20190211170452

微信图片_20190211170454

微信图片_20190211170455

微信图片_20190211170457

微信图片_20190211170459

微信图片_20190211170501

微信图片_20190211170502

微信图片_20190211170504

微信图片_20190211170506

微信图片_20190211170508

微信图片_20190211170509

微信图片_20190211170511

微信图片_20190211170513

微信片_20190211170515

微信图片_20190211170517

微信图片_20190211170519

微信图片_20190211170520

微信图片_20190211170522

微信图片_20190211170524

微信图片_20190211170526

 

微信图片_20190211165906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著名散文家,同时在政治上负有盛名《欧阳文忠公集》。

欧阳修自幼喜爱读书,常从城南李家借书抄读,他天资聪颖,又刻苦勤奋,往往书不待抄完,已能成诵;少年习作诗赋文章,文笔老练,有如成人,其叔由此看到了家族振兴的希望,曾对欧阳修的母亲说:“嫂子不必担忧家贫子幼,你的孩子有奇才!不仅可以创业光宗耀祖,他日必然闻名天下。”

他的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无论是议论,还是叙事,都是有为而作,有感而发。他的诗词风格婉丽,承袭南唐余风,与晏殊较接近,但也有不同处,如他有述怀、咏史、写民情风俗之作,题材较晏殊词广泛,语言流畅自然。

微信图片_20190211165908

微信图片_20190211165910

微信图片_20190211165911致端明侍读留台执事尺牍 册 纸 楷书

25.9 x 53.4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欧阳修擅写楷书。苏东坡曾中肯地评述他的书法特色:“用尖笔乾墨作方阔字,神采秀发,膏润无穷,后人观之,如见其清眸丰颊,进趋晔如也。”这段话不但明白地指出欧阳修的书法面貌,也同时赞誉了他的仪表风范,真是所谓的“书如其人”。

这件尺牍又称“上恩帖”,是欧阳修晚年写给司马光的信札。这件作品,除了东坡先生所指出的:“字形结体宽扁、起笔露锋芒、且多渴笔外,还可以到细粗以及撇笔枯长等笔画线条特点。全作的用笔精谨,点画之间,一丝不茍,充份反映他重视法度的性格,是他书法的最大特色。

微信图片_20190211165913

微信图片_20190211165915

微信图片_20190211165917

微信图片_20190211165919

《灼艾帖》 行书 纸本 册页

25x18cm 6行69字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帖中“见发言”的“发”即欧阳修长子欧阳发。所谓“灼艾”,即中医一种疗法,用燃烧艾绒熏灸人体穴位。此帖曾经项元汴、安岐、江德量鉴藏。清安岐《墨缘汇观 上编》著录。

【释文】修啓,多日不相見,誠以區區。見發言,曾灼艾,不知體中如何?來日修偶在家,或能見過。此中醫者常有,頗非俗工,深可與之論權也。亦有閒事,思相見。不宣。修再拜,學正足下。廿八日。

李东阳题跋:醉翁常恨作书难,道是撑船上急滩。毕竟晚年多自得,尽留风韵与人看。宋代书家自不孤当时只许蔡君谟。若将晋论真,此风流亦无。——崔礼部杰得欧公真迹,闲为之三复居玩,因题之二绝。正德己巳正月六日,后学李东阳。

微信图片_20190211165920

《谱图序稿》(并题跋),纸本

纵30.5厘米,横66.2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

欧阳修《谱图序稿》实际上包括《阳氏谱序》和夜宿中东閤》七律一首。从跋文中可知前者作于至和二年(1055),作者时年四十九岁,后者作于嘉祐八年(1063),时年五十七岁。

卷中钤有宋“中书省印”九叠朱文印记及清内府鉴藏印记多方。卷后有宋周必大,元张雨、欧阳玄,明宋濂等人题跋。《谱图序稿》书法左边“右欧阳氏谱图序稿”8个字为周必大所题。南宋名臣周必大写于淳熙乙巳的三篇题跋,每篇题跋的右方都盖上了“中书省印”,足足盖了三颗,卷中还有明宋濂题跋云:“欧阳公《谱图序》,作于至和二年乙未,后一百三十一年,平园周益公得公所具检槁一段并嘉祐八年癸卯夜宿中书东阁诗八句,联为一卷,诗阴有中书所录裕陵出阁亲挥两行,亦不弃去,而附见之,且各题其左,而识以中书省印者三,卷首又识以益国之章,其慎重之意至。”此卷宋时由周大所藏,代时欧阳修六世孙欧阳耐轩得于钱塘(今浙江杭州),又传其八世孙欧阳彦珍,清嘉庆时入内府收藏。

【释文】自唐末之乱,士族亡其家谱,今虽显族名家多失其世次,谱学由是废绝。而唐之遗族往往有藏其旧谱者时得见之,而谱皆无图。岂其亡之?抑前世简而未备欤?因採太史公史记表郑玄诗谱。略依其上下,旁行作为谱图。上白高祖,下止玄孙,而别自为世。使别为世者上承其祖,为玄孙下系其□。为高祖凡世再别,而九族之亲备。推而上下之,则知源流之所自;旁行而列之,则见子孙之多少。夫惟多与久,其势必分,此物之常理也。故凡玄孙别而自为世者,名系其子孙,则上同其出祖,而下别其亲疏。如此则子孙虽多而不乱,世传虽远而无穷。此图之法也。

微信图片_20190211165922

《集古录跋》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27.2×171.2cm,凡五十八行

每行字数不一,共七百九十二字

欧阳修书法受颜真卿影响较深,喜以枯笔书写,虽露锋却不流浮,沉着有力。朱熹说:“欧阳公作字如其为人,外若优游,中实刚劲。”这位散文宗师还是一位金石收藏学的先驱开拓者,他广泛观览公私收藏,更收集到历代金石拓片达千卷,其中可正史学缺误的作品,由欧阳修亲题跋尾,也为作序,序文则请蔡襄书写,后集跋為《集古录》十卷。此作中四跋可能即为欧阳修所留存的少数自题跋尾,而蔡襄所书的序文今已不见。这是今存最早的金石学著作。

微信图片_20190211165924

微信图片_20190211165925

 

欧阳修 《局事帖》局部 纸本 楷书

23.6×9.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本纪第四 五定本 净本 并分付 第六已下 如未取得 速取之 恐妨点对 来日局中相见也 修拜白脱错多 将定本卷子细对 净本候来日商量写

“写意”一词,其狭义所指,是中国书画中有别于“工笔”的艺术风格,所谓“似与不似之间”,“似”不行,“不似”也不行。书法是汉字的载体,就离不开汉字的书写,离开汉字书写就是“不似”,书法的本质是写意的,关健是“此意”不是“彼意”。书法的意,大都是心意、心画,是内心情感的表露。

写意书法不同于写形书法,写意书法与写形的书法的区别在于创作时的,写意书法是有感而发的,它的创作就是写下自己的感受想法心里话,它的注意力并不是在字的外形及通篇的章法,而是沉浸在若有若无的情感和意念之中,书法家在写的时候,不会留心字型,只是任情思在笔端流淌化为墨迹。

微信图片_20190211165227

孙过庭《书谱》里这样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况书之为妙,近取诸身。假令运用未周,尚亏工于秘奥,而波澜之际,以浚发于灵台,能傍点之,究始终之理, 熔铸虫篆,陶均草隶。体五材之并用,仪形不极;象八音之迭起,感会无方。至若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留不常迟,遣不恒疾;带燥方润,将浓遂枯;泯规距于方圆,循钩绳之曲直;乍显乍晦,若行若藏;穷变态于豪(毫)端,合情调于纸上;无间心手,忘怀楷则;自可背羲,献而无失,违钟、张而尚工。譬夫绛树青琴,殊姿共艳;随珠和壁,异质同姘。何必刻鹤图龙,竟惭真体;得鱼获兔,犹吝筌蹄。”

此段文字从书法的本质观、学习观、鉴赏观、笔法观、创作观、传承观、创新观等方面,对“钟、张、羲、献”的写意书法的本质规律、内容形式予以全面深刻的揭示,需要我们反复、仔细地进行体味。

微信图片_20190211165230

纵观书坛,误解写意书法,在在着三个误区。

误区之一:把写型当作写意。

写意书法是作者内心的写照,而不是刻意地写形,那种通过各种手段去制造夸张变形的文字形式,好好的文字任由他们捏来捏去,要方即方,想圆就圆,写得字不是字,画不是画,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写,这写的目的是表什么

误区之二:把写古人意当作已意。

纵观现在书法大赛作品,绝大部分都是在写别人的意,而并不是写自己的意,也许自己本来就没有什么意可写,如是也就照着古人的意依葫芦画瓢。运笔书写已意是书法的灵魂,当运笔不能书已意时,抄写古人就成了唯一的出路,于是书法国展上也完全抄古人便可堂而皇之的展出,当书法家不是写已意而完全是写古人意,书法也就不再写自己的真性情,退离了书法精神的核心,而完全是以技法为旨归。你看看九届书法的评语,没有一句是说这书法的已意鲜明,大多是技法类的评语。

误区之三:把做形式当作写意。

式的西在书法中越来越多,现代书法已经成了展览书法,大尺寸、浓彩妆、高成本的运用,让意淹没在花里胡稍的装饰之中。书法是“天然去雕饰的艺术,“书无意于佳乃佳”,这是书法的最高境界。以后我们能不能提倡“裸评”,去掉哪些装饰的东西,还书法的本来面目。

书法也即“舒发”,关健是要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爱憎,像鲁迅那样,拿起笔作刀枪。也许在当今和谐社会中,已难得有如此之冲动。

微信图片_20190211165232

 

微信图片_20190211164720

《大字阴符经》是“初唐四家”之一褚遂良的代表作,也是流传至今的唐代楷书为数不多的墨迹本和相比,墨迹本没有经过刻拓,更能反映书家原本的书写状态。

通过《大字阴符经》的学习,能够顺利进入褚遂良楷书的笔法系统,或者说进入唐代楷书的技术核心。所以,《大字阴符经》对楷书初学者来说相当友好,可谓是学习楷书的极佳范本。

微信图片_20190211164723褚遂良《大字阴符经》

虽说《大字阴符经》在楷书范本中极具优势,但其用笔的变化多端,结构上的纵横交织,整体气息潇洒又不乏厚重,动静相生,收放相间,初学者把握起来也有一定难度,尤其是在自学过程中,很容易打击受挫,半途而废。

那作为初学者的我们,该如何开始规范的《大字阴符经》的学习呢?

临摹学习三原则

中国书协理事、楷书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洪厚甜老师曾提出临摹学习的三原则:

第一是局部的原则。为什么要做局部?所有的整体都是由无数个局部组成的,所有的技术都是从局部来展开的,解决了局部,就奠定了解决整体的前提、基础,你不观照局部,不善于从局部着眼,整体就把握不好,饭一口一口的吃,书也得一行一行的看,所以离开了局部就无从谈整体。

 

我经常看到大家都在整块整块的临写,不是就只做一下这个起笔,这一组线的起笔的对比,收笔的对比,转折的对比,分类来做,我们一个精密的机器它都是把每个部件每个软件做的特别到位。观察局部,分析局部开始,没有细节就没有精度,技术往往都是通过局部的细节来透露出来的,这个大家一定要死扣,死扣紧这个局部。

微信图片_20190211164725洪厚甜老师临《大字阴符经》

 

第二是分析的原则。你没有分析你就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的,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分析里面有很多,有比较、归纳、归类,还有很多很多的方法,法无定法,所有的都可以用,你颠过来看,倒着看,横着看都可以,只要你对它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越到位,只要有助于你的学习,目的达到就可以。

你不分析,脑子里面一片空白。我们把每一个字,每一个点画,都描述一遍后,我们合上书,脑子里面就产生一个非常清晰的印象,所以对它的分析非常重要,分析有相互之间关系的分析,有外在形态的分析,有势态变化的分析,有点画外在形态变化的分析,有点画与点画运动关系的分析,里的分析很多,一个一个解,分的深入,脑子里的印象就越清晰,掌控它的可能性就越大。你不分析就永远与你无关,分析了就有可能进入它,做哪个领域都是一样的道理。

微信图片_20190211164727洪厚甜老师临《大字阴符经》

 

第三是重复的原则。在精度下的量的重复,就是单一的重复,就是我局部的,反复的研究、练习,放大、缩小,不同的工具,不同的毛笔,都可以试,你要去反复比较重复方法确以,保每天足够的量,足够的练习,一天写一刀和一天写十张,你怎么可能是一样的呢?量要跟上,还有工具和纸张,影响精度的纸不要用。

 

纸张精你写起来心里才不急,多一点水,多一点墨都不要紧,你都有思考的余地,不会把你的手的感觉搞坏了,这些都是细节。书法学习终究是个体劳动,取决于你自己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微信图片_20190211164729洪厚甜师临《字阴符》

 

当一个帖比较生的时候,都以分析和准确临摹为主,熟练的可以用意象的临摹。准确,什么准确?外轮廓的准确、点画形态的准确、点画与点画之间空间形态的准确。看形态的时候一定要学会看这个空白,想把黑写准确,一定是它的空间形态的准确。

 分析也有点画内的分析、点画之间的空间分析、点画之间的映带分析,相邻两个点画就有了呼应关系、连动书写的时间。我们忘掉时间,可以单纯的做空间分析,哪怕这个是左边的,右边的,无先后关联,它们相邻的,也要分析,形态生成过程,字的大小比较也是分析,长短比较、宽窄聚散也是分析,善学者举一反三,老师说了上边、前边,你马上想到下边、后边,师说了左边,你马上想到右边,甚至更多,每个点都是无限生发的可能,这就是思辨。

我们把三种临摹都运用自如,还有什么搞不定?学习就是开人心智、启人心智的。理念技术都是方法,实者虚之,具体的点画你要看到它背后的东西,知道带来什么,虚者实之,这些一样的关系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什么样的关系组合给它传递出去,还有没有更多更恰当的方式,这就是中国人的智慧,思想方法和学习方法都是一辈子管用的。

微信图_20190211164731洪厚甜老师临《大字阴符经》

贯通行气是行书布局谋篇的重要技巧,古代书家在实践中取得不少成功的经验,直线贯气即是其中的一种。在篆书、隶书、楷书的章法布局中,因其字距匀等、字字独立,在章法上主要追求整齐美和装饰美,虽然也能够以静显动,但动态的表现力还是很有限的。它们也十分讲究字与字在纵向和横向的联系,但依赖的手段是不多的。

就其纵向而言,就是使各字的平衡中轴线保持在线上,在横向上保持在同一条水平线上,这两条线成了正书章法安排的生命线,这两条生命线使正书的章法变成一个有意味的整体。行书章法中的直线贯气法,就是对正书纵向平衡中轴线的继承,它使各字的中轴线在纵向上保持在同一条垂线上,并保持行距相等、行线平行。这是一条无形而又有形的心理意识上的线,书家让所有的字的用笔和结构都在这条线上进行“变奏”,使整幅作品形成平湖腾细浪般的境界。

微信图片_20190211162944示例1:欧阳询《张翰帖》

刚劲利索的用笔,修长亭立的结体,被直垂的行气统一在一起。 

微信图片_20190211162947示例2:赵孟頫《画羊图跋》

笔法精到,超逸脱俗,文质彬彬,气息贯通。 

微信图片_20190211162949示例3:董其昌的《罗汉赞》

行与行排列,无波无澜,秀雅恬淡,似插花仕女,将精细和灵动寓于文静之中。

在直线贯气的章法中,作品更多地显示出的波澜不惊的平和气象。为了增加行书的动势,更能有效实现笔墨达情,在行书创作中,更多的作品使用的是曲线贯气法。书家在营造行气时,有意打破单个字的端正平稳的排列模式,使字在体势上左欹右侧,这样单字的中轴线就不是垂直的,而是倾斜的。一行之中的单个字的中轴线的连线自然成一条摆动的曲线,通过它将字与字联系起来,这种贯气法能使作品的行气流畅,又起伏多变。

此种贯气法使用十分广泛,不同的书家,不同的书写内容,不同的风格取向,不同时代文化影响,使得这种手法的表现千姿百态。它在行书的章法布局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值得深入细致地分析和应用。

微信图片_20190211162951

王羲之的《兰亭序》通篇使用的都是曲线贯气法,似风细雨,小幅动平的在形式中蕴含了无限丰富的奇异内容。 

微信图片_20190211162953

颜真卿《争座位稿》,摆动的幅度明显加大,加之笔势加强了呼应和连带,整个行气酣畅流转,势不可挡。

王铎《忆过中条语轴》,单字的倾斜度进一步加大,字与字的中轴线的对接的吻合度降低,冲撞性增强,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折线型对接,如第1行的“至”与“河”之间,第2“吾”与“乡”之间便是。王铎在用笔和行气的处理上,有意减缓了纵向上的流畅度,使整幅作的张力在这种减缓的压缩中得到蓄积,奇崛而又雄强的气息扑面而来。

微信图片_20190211162955

米芾的在行书作品中大量地使用平行线贯气法,这是对行书行气处理的重大贡献,使行书行气的处理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格局,并且直接影响后世草书的章法处理。平行线贯气法,是指在处理行气时字与字之间或字组与字组之间的中轴线,既不在同一条直线,也是一曲线而是组平行线。这样的安排使得同一行之中的字的中轴线经常中断,互不连贯。由于保持了字中轴的平行,这种突然中断了的运动趋向的感觉又有了联系,从而使行气得以贯通。

微信图片_20190211162957

从运动趋向上来看,这样的安排一方面是纵向运动,方面是横向平移。它与直线贯气和曲线贯气就有了完全不同的视觉印象,直线贯气和曲线贯气是自上而下、流畅无碍的,平行线气。由于字在纵向运动中多了个横向移,就得行的上而下的流动受阻,平移一次中轴线,就受阻一次,这就使得平移的字形成了上顶的趋势。

这样字与字之间即使无笔迹相连也会形成视觉上的激烈冲撞,既让我们感到字的流动力的加强,又让我们感觉到了字有向上的飘浮感,结果是将沉着和飞动多种效果集于一身,而这正是行书的至高境界。在传统的书论中,对笔力的记述可谓丰富,历代书家对笔力的追求不遗余力,然而书法线条的力是墨象给人的一种整体感觉,它有时表现在有形的地方,有时表现在无形的地方。

平行线贯气真是魅力无穷,这也许是米字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原因之一。王铎继承了米芾的平行线贯气法,并将之发扬光大,以新的面貌出之,对其行草书的个性风格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

微信图片_20190211162959示例1:单字平行线:米芾《苕溪诗卷》和米芾《贺铸帖》。

微信图片_20190211163001示例2整幅作品:王铎《五律轴》《自作五律轴》。

《五律轴》第2行的“豺虎”二字突然中断左移,“多”字又突然右移,这种近似失控的左右移动,由于有了平行线的统一联系,冲撞才得以平息。《自作五律轴》的章法,虽然综合了多种贯气方法,但平行线贯气法的运用鲜明而突出。第1行中“径”与“曲”之间,“鸡”与“犬”之间,“历”与“年”之间,第2行中“宜”与“莼”之间,都出现了运动趋势的突然中断。整幅作品的章法大起大落,新样别出,扣人心弦。

最初,书法作品题款的作用仅仅是要注明书写者的姓名、身份,随着书法艺术的发展,题款成了书法艺术章法构成的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文和题款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到整幅书作品的章法图和审美果。在题的内容和形式上前人积累了一些经验,值得我们去学习。

款从位置上可以分为上款和下款,上款一般写在作品起首的位置,也有写在正文下面的。上款的内容多为求书者的姓名、称谓,或再加些客套话语如“雅居”“惠存”“教正”等。下款一般写在作品结尾处,其内容包括作者的姓名、斋号,书写时间、地点,书写内容的作者或出处,甚至书写时的情况、作者心情等。

落款虽然是正文的陪衬和补充,但它起到配合、调整正文,丰富与深化作品艺术内涵和思想情调的作用。相对于正书作品而言,行书的落款变得复杂而丰富,对结构章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因为行书的正文部分的章法组织比书要复杂,它有着更多的可变性和随意性。与之相适应,行书的落款必然要以多样性的变化来求得整体的章法效果,这是行书题款灵活多变的本质所在。

明白这一点,才能为学习找到有效的途径。一是多看名家作品,对其落款进行分析,体悟安排之妙。二是多写,并与名家作品进行反复比较,寻找差距,积累经验。三是全面提高个人的艺术素养,培养对章法的驾驭能力。四是灵活运用,力求变通,追求新的表现形式。

微信图片_20190211163003示例1:文明《五律轴

署款“徵明”二字打破了款识略小于正文的陈规,而与正文一般大小,干净利索,使整幅作品显得稳重大气。

微信图片_20190211163005示例2:王铎《五律诗轴》。

此幅五言诗轴共3行,上下款合一,且与正文字形保持同等大小,3行并列,顶天立地,上下不留空白,收到了自然匀整的效果。“丙戌”二字模排,出人意料,可视为一种特殊的强调,同时视觉趋动在这里受阻,出现转折,可谓是平中之奇。 

微信图片_20190211163007示例3:王铎临《昨服散帖》

此幅临作题款多达3行,内容涉及创作的详细时间、天气情况、书写时的心情以及书赠的对象等,是幅典型的兴到之作。在布白上,第1行款字和第3行正文保持着自上而下的延续性,2行款字中间拉开距离形成一块空白,既同整幅作品的留保持呼应,又整个款字出疏密变化。行题款就是这样灵活多变,它是行书章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大大丰富了行书章法的内容和艺术表现力。

赵孟頫《吴兴赋》高清图

值得保存学习哦

微信图片_20190131184351

微信图片_20190131184359

微信图片_20190131184401

微信图片_20190131184403

微信图片_20190131184406

微信图片_20190131184408

微信图片_20190131184410

微信图片_20190131184411

微信图片_20190131184413

微信图片_20190131184415

微信图片_20190131184417

微信图片_20190131184419

微信图片_20190131184421

微信图片_20190131184423

微信图片_20190131184424

微信图片_20190131184426

微信图片_20190131184428

 

“取势”的动作,也即王羲之所谓的“凝神定思”后的一刹那的“入笔”过程。

势的作用是历来就被书家们强调的,“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蔡邕《九势》)。这种“取势”的动作,我们可以从孙过庭的《书谱》中观察一下,细心体会其微妙之处,很有意思。对临写《书谱》、对书法创作实践都有益处。

孙过庭在《书谱》书写用笔时,总体感觉是落笔“取势”,笔画与笔画之间的起承转换“取势”,字与字之间的呼应、对接“取势”,这种“取势”的感觉,在《书谱》中是随处可见的。

微信图片_20190131181846

一、落笔“取势” 张力强

单个字之间是靠每一个单元的“弹性”点画及其点画之间的具有张力的“弹性”组合来实现的。由于孙氏落笔较快,在调整笔尖后,其运行稍缓,而到收笔处又是以“取势”或 “蓄势”的动作,并引向或跳跃到下一个笔画的,这期间有抑扬顿挫的缓急动作,造成这个结果的就有情绪的投入。

也就是说,较快的“落笔”,是一种情绪化的切入,由此连带出的笔画与笔画之间的关系也是在“弹性”的用笔下的相互配合与照应,也即上一笔画的收笔与下一笔画的起笔不是机械的摆布,而是跳跃式的、充满弹性的连接。

微信图片_20190131181849

如此,我们在欣赏《书谱》时,就会感觉到每个字的结构是“因势结字”,笔画与笔画之间是有一股无形的张力在控制着。如果书写时不注意这一点,字形就会“坍塌”无力,或圆转一团,或方折明显、强拉硬拽而呼应不当。

在《书谱》中,字与字之间尽管形不贯,但是,气脉相连,主要也是通过上一个字的收笔与下一个字的起笔以充满“弹性”的“空间引接”来呼应的。有的是“气贯”,有的是“实连”,而不是状如算子的“排字”。《书谱》中的每个字是处在一种“动感”之中的。

二、“取势”的结果

(一)可以增加笔画的弹性。好多书写者书写的单个汉字及其笔画是没有弹性的,成了机械的摆布,就单个字而言,不是在一种势态下的有机组合,而是 “装配”“摆布”,尽管结构很好,但是,缺少焕发生机的“神”。

 

微信图片_20190131181852

(二)由于“取势”,笔画与笔画之间的对应、组合、穿插以及它们所组成的局部、单元是在一个充满张力的前提下相辅相成的,没有“张力”的组合是涣散的,是没有神采的!实际这种“张力”与“弹性”有着相似地方。

由于“取势”造成一种“惯性”动作,在这动作中所体现出的一种“运笔”是独特的,其运笔的过程是微妙的“运指”和明显的“运腕”相结合的一整套连贯动作组成的。

小伙伴们,一定要注意、领会、学会孙过庭“取势”的“惯性”动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