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古人对话 向经典致敬 第三期临帖大赛网展(二)750]()
【与古人对话 向经典致敬】
第三期临帖大赛网展(二)
本次网展邀请到冯错老师和毕云扬老师对作品进行了点评,感谢二位老师!
┅┅
冯错老师点评:临帖功夫不错,无论是笔法、结构还是米字整体的把握。
建议:注意多字连带时的换气和接笔,如第二件“气力复何如”等字,如何在反复绞转还能保持中锋圆劲的状态,是下来笔法突破的重点。
![IMG_0047]()
┅┅
冯错老师点评:写黄庭坚,临帖从工具到方法欠考究。
建议:宋人写字,多熟宣,生宣临写,方法不对,工具有别,开头即错。其次,黄庭坚折笔的地方尤其突出,也是黄字特色之一,因为是生宣临写,所以很难表现,因此在工具和细节上要多注意。
![IMG_0049]()
┅┅
冯错老师点评:临兰亭较难,牵丝引带都比较难以把握,字形上也有失准的地方。
建议:1、分段临写,不要贪多通临,这样容易把握局部;2、几种摹本对照临写,可以多方参照,恢复兰亭原貌;3、细节上,“管弦”、“兰亭”等字结构失准;4、写慢。
![IMG_0052]()
┅┅
冯错老师点评:主要问题在结构,全篇上整体感觉是结构把握不准。
建议:1、初步多做单字临写,米芾学褚遂良最多,结构可以多参看褚,知其来源;2、从细节讲,“夏”字上下比例失准,“洲”的三竖尤其出彩,可惜把握不准。
![IMG_0054]()
┅┅
冯错老师点评:学习行草,颜真卿不宜初学,基本满篇问题。
建议:1、如果一定要学颜真卿行书,先写“告身帖”墨迹,然后再写祭侄稿等帖。2、笔法体系有二,一搨直下,篆籀笔法。篆隶临习更有利于学习颜真卿。
![IMG_0056]()
┅┅
冯错老师点评:不错的临作,对于米芾认识比较全面。
建议:1、如在米字还要深入,原大、原章法临写,深入到每一笔的铅丝引带增加深度;2、寻其源流,往晋唐高度上去写,可以看看二王,尤其是献之,这样可以增加宽度。
![IMG_0060]()
┅┅
毕云扬老师点评:黄庭坚松风阁的临习,用笔干净利落,肯定畅达。厚重不缺流动,字形结构准确。这是对临的功课已做好。接下来的意临,和模拟创作,到单独创作,还有一缎段路要走。
![IMG_0062]()
┅┅
毕云扬老师点评:你的颜真卿的祭侄稿临习笔画伸展,线条凝练,结体与原帖相符,韵致朴茂与古相合。但要细读原帖文字不可盲目临摹,出现文字错误。
![IMG_0064]()
┅┅
毕云扬老师点评:伯远帖的临习,字形结构尚好,对空间的控制能力坚较强,用笔丰富自然流畅,然临作中个别字的笔画漂浮,字形不够精准,还有散的状态需加处理。
![IMG_0065]()
┅┅
毕云扬老师点评:苏字临习背式的书写较好,用笔干净。但空间与留白没有完全抓住,个别字宽博度不够,用笔还需大胆放笔,不要小心翼翼。要把苏字的气势写出来。
![IMG_0070]()
┅┅
毕云扬老师点评:你的一段米字临习写的很干净,但与原帖比较有出入,米字用笔的基本元素没有抓住。刷的不够狠,从你的用笔看很适合王字的手札书写,可以写写大观帖和淳化阁帖。
![IMG_0072]()
┅┅
毕云扬老师点评:临的是黄庭坚的松风阁,作者有很好的把控能力,通篇整体和谐,用笔纯正,弱化了用笔颤抖感。很不错,提点建议:1.落款的感觉跟整体有点不搭,可以多查字典解决.2.矛盾关系可以加强(如轻重、大小、粗细等),如上下字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加强。3、临的时候要有想法,适当弱化一些东西,加强书写感,也可以加一点自己的理解临,最终化成想要的东西可以用到创作中去。
![IMG_0074]()
┅┅
毕云扬老师点评:作者基本功非常不错,抓形能力也准,线条圆劲,书写感流畅,对书法的感觉非常好。有三点要注意,1、整体“匀”了点,用笔的粗细要加强,最细的线和最粗的线要拉开,2、空间太“平”,接下来可以多关注空间多读帖,临的时候只看留白的地方。3.上下字之间的关系也要加强。一个字的最后一笔要与下一个字的第一笔有呼应。
![IMG_0076]()
┅┅
毕云扬老师点评:此作作者有自我的理解,把祭侄稿中静气,方挺的一面通篇采取了表现。体现了作者的楷书功底。下一步建议,一,更细的读帖,把握里面的收,不能收的也放,放的也放,内疏朗外茂密。把握虚,中国传统书法是中国哲学的核心表二现,传统艺术里的阴阳虚实辩证统一关系,如虚如何体现呢,例如小,枯,收,才能更好的对比出实。二,更多的了解颜真卿写此作的历史背景,颜真卿的篆籀气从何而来,具体到用笔与执笔上,作者在铺毫方面做得很好,如何在束毫,裹锋方面再做更深度思考,逆锋,涩行,紧收。
![IMG_0080]()
┅┅
毕云扬老师点评:作者笔毫铺的开,也能束毫写出细挺线,用笔圆劲,对米芾的理解深入。非常好。一点建议,个别粗笔画线条扁了点,注意转换用笔时要来回调整笔锋,有些字的结构不太准确,可以多在空间上观察。
![IMG_0081]()
┅┅
毕云扬老师点评:用笔干净,节奏平稳。几个 小问题需要注意。1.横画向上多了,有一种习惯。2.没有打开,显得局促。字形上空间上思考如何破“匀”,3.粗细、大小、呼应关系可以再加强。写字的时候把笔拎起来行走,使转的时候要有裹锋的效果。
![IMG_0084]()
┅┅
毕云扬老师点评:行书的临习既要把每个笔画写好,又要把每个字形结构写好,更要把每行和正编字安排的跌宕和谐,流畅扎实,不可或缺,你的临习需弱化楷意,增加书写的惯性和上下字之间的连接笔意。
![IMG_0089]()
┅┅
毕云扬老师点评:所临有鲁公笔意,外貌与原帖有接近,掌握了原帖的轻重变化。但近观虽有厚度,线条流畅度不强,主要的是使转功课疎勤所致,另外有些字在描画,不知其字,描于外形,需熟读原文。
![IMG_0090]()
┅┅
毕云扬老师点评:这是一张欧楷临作,字形结构接近原帖,用笔干净有力。但字中空间与留白没有抓住,字形拉长,需细心读帖把握空间,做到临摹精准,才能有利于创作。
![IMG_0093]()
┅┅
毕云扬老师点评:此张临作用颜真卿的笔意去写柳公权,可谓是颜柳结合体,如果是创作还可以,但要是临作就要终于一帖,要求纯粹性,出抓住原帖外貌还要抓住线条的流畅,既要有厚度又要有畅达。
![IMG_0095]()
┅┅
毕云扬老师点评:此张创作,展览性强,大字内容,小字落款,很有感染力,轻重对有意安排,字的大小有错落。再注意字的空间与留白的把控会更好。
![IMG_0097]()
┅┅
毕云扬老师点评:此张是用欧阳询的笔意创作的一张作品。看似板正,实则模式化了,空灵通透的书法气象还是要有的。纸张的应用并不美,不通透明亮,还是没有白纸黑字来的雅致。
![IMG_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