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进入新时代,书法作品“书卷气”清风扑面,不仅成为文人书法的一种标识,而且成为各类书法展厅的一种标配。综观这些“书卷气”书法作品,却有一种现象值得警觉,就是“书卷气”似乎沾上了“迂腐味”

微信图片_20190128174906

沾上“迂腐味”的所谓“书卷气”作品,大致表现为四类症兆:

一曰内容陈腐,有的屈从市场另类需求,聚焦寺庙庵观祠,推崇封建迷信篇章,传播腐朽没落诗词,迷恋风流隐晦辞藻,煞有介事地显摆所谓的学问 “高深”。

二曰笔墨失范,有的以文人自居,恣意曲解苏轼“我书意造本无法”,在“自出新意,不践古人”的幌子下,无视书法的传统规范。如狭隘地诠释傅山“四宁四勿”,有意混淆“审美”与“审丑”概念,甚至挥舞“丑书”旗,笔墨表达极其癫狂,自以为是地显摆所谓的格调“高雅”。

微信图片_20190128174909

三曰拘泥陈法,有的食古不化,开口闭口唠叨“永字八法”,提笔不是“龙眼”“凤眼”,就是“锥画沙”“屋漏痕”“折钗股”,把书法艺术弄得云山雾罩,津津乐道地显摆所谓的“高级”笔墨。

四曰装腔作势,迷恋拼贴、复古、做旧、做残技法甚至把古代文人书法作品的瑕疵视为圭臬,刻意渲染古代文人书家的怪诞习气,莫名其妙地显摆所谓的“高古”气息。

有学者指出,自宋元明清以来,书法的生存环境集中在书斋,虽然溯源纵深,触及秦汉碑刻、商周青铜器铭文甚至包括甲骨文契刻,书法艺术的主要脉络还是“文人书法”,普遍倡导笔墨蕴涵儒雅斯文的书卷气。观古代文人治学,写字为要。辨识“文人书法”的风格,最重要的一个生存环境特征,就是笔墨章法统统滋养在文人书斋里。

微信图片_20190128174911

“书卷气”是书家高雅气质的外在显现,采自于书卷,得益于孜孜不倦地读书。宋黄庭坚说:“若使胸中有书数千卷,不随世碌碌,则书不病韵。”清陈其元在其《庸闲斋笔记》中阐释:“学者苟能立品以端其本,复济以经史,则字里行间,纵横跌宕,盎然有书卷气。”清杨守敬直呼“胸罗万有,书卷之气自然溢于行间。书之大家,莫不备此”。可见,学书尤贵多读书,读书多则下笔自雅。历代书法高人,强调书法雅而不俗,前提就是学识修养高深。

“书卷气”作为书法创作的重要审美范畴,旨在传承古代文人尚意重逸,恪守书法艺术的核心价值,滋养书法文脉,弘扬中国书法的正大气象。

微信图片_20190128174913

首先不能失向。文人书法也要守住底线,内容必须正确明了,摈弃腐朽思想,剔除没落糟粕,凝聚民族文化的正能量,这直接关乎中国新时代书法发展方向。

其次不要失格。品高则下笔妍雅,不落尘俗。“书卷气”倡导简淡空灵品格,文人追求清奇雅致气息,就要坚决排斥匠气、俗气、火气、脂粉气、市侩气等。

三是不可失范。书法贵在平正安稳,“书卷气”书法不越“矩”,作品自然就有“范”。今人书法再高级,也不能只有自己,不见古人。文人贵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书法作品应当真率雅逸,追求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象外之象、韵外之致、空灵之气。

最后不宜失度。写字与书法,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坚守法度。书为心画,法度在先。“书卷气”作品应当保持纯正的文人气息,在传承正统书道、把握书写法度的基础上,张扬书法艺术的精神气韵。“天趣”不离“法度”,这是中国文人书法的精髓所在。 

微信图片_20190128174915

字居心后,意在笔前。王羲之论书云:“夫书者,玄妙之伎也,若非通人志士,学无及之。”书法深奥微妙,如果不是学识渊博通达且有大志之人,是学不到手的。学养是文人书法的内在要求,断不可等闲视之。

如果“书卷气”过了,表现的就是“迂腐味”。(原标题为:“书卷气”不是“迂腐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