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味经典——《袁安碑》
篆书进入两汉之后,尽管是余波未尽,有着较高的艺术水准,但由于人们对秦篆书已经是渐行渐远,尤其到了东汉,即便是出色的专业书手对小篆也是相当生疏和隔阂,会不自觉地将隶书的写法夹杂进去,无不反映出由隶至篆过度的特征来。
后人把这种带有隶意的小篆称之为汉篆,称缪篆,其最为明显的特征是屈曲排叠,周到回护。
汉篆碑刻相对于阵容庞大的隶书碑刻而言,可谓是凤毛麟角,我们除了在汉代隶书碑额、汉砖文、瓦当文以及各种小件铜器上见到一些汉篆外,作为整方碑版以显示汉代篆书基本体格者,当首推《袁安碑》。
《袁安碑》全称为《汉司徒袁安碑》其刻立年代,目前学术界尚无统一的定论。原石出土地点不详,1929年在河南偃师县城南辛家村发现,现藏河南博物院。碑高1.53米,宽约0.74米。现存字139个。袁安碑是一件极为罕见的用篆书写就的汉代墓碑,其内容记载了袁安的生平。
碑上有圆形碑穿在第五、六行之间,正当碑中,为汉碑之所仅见。由于该碑发现较晚,字口锋颖如新,书法浑厚古茂,雄朴多姿,用笔纤细婉转,遒劲流畅,结体宽博,于飘逸圆融中尽显端庄方正,给人以温和婉转之感,堪称是秦篆具有东汉风格的杰出作品。
以上是对《袁安碑》结字、用笔和章法所作的扼要分析,如要临习此碑刻具体尚要注意以下两点细节:
其一,在临习时时时注意加强线条的曲直变化,注重弹性效果,不可过于僵直,时时注意线条在行笔过程中的律动感,充分表现其用笔的流畅和舒展。
其二,结字方面在把握《袁安碑》整体“微方”的前提下,还要充分注意其结构的微妙变化以及匀满意识,通过强调空间的均匀分割,以达到整字的均衡。
此外,碑》同一地方出土的《袁敞碑》似为同一人所书,篆法与风格基本相同,合称《二袁碑》。如果在临习《袁安碑》的同时,再旁涉一下《袁敞碑》将会收到拓展思路,丰富手法的效果。
2.如何临习《泰山刻石》
《泰山刻石》,公元前219年为“颂秦德而立”。面环刻,为李斯所书该字平匀称,修长宛转;线条圆健似铁,愈圆愈方;结构外拙内巧,疏密得宜。
该石小篆作为秦代存世不多的经典作品,上承两周籀文之遗绪,下开汉篆之新风,为历来习篆者之圭臬。
《泰山刻石》有直线和弧线两种基本笔画,用笔藏头护尾,笔笔中锋,裹锋行笔并微有提按,线条浑厚圆劲,字势通达。行笔中和弯曲处的处理,或用提转之法,以见圆畅;或用先停后转,以见外圆内方;或用顿挫之法,而显方劲。收笔采取“平出”之法,于笔画末端戛然而止,稍停后即回锋提笔。
《泰山刻石》中弧笔的运用难度较大,书写时应在转弯处调整笔锋,略驻后用捻笔,保持圆转的笔势。对于不规则的形,书写时针对其环转的程度,可分作两笔或多笔来完成,尽量做到搭笔处不露痕迹。
平正、装饰、排叠、工稳、整饬、匀称是《泰山刻石》的形构特征:
修长飘逸:
首先,《泰山刻》字形长方,有人用“黄金分割”法析其与宽比例3:2,因而是长方形中最具美感的一种形式;其次,结体上密下疏,笔画上下舒展贯通;第三,不少字具有较长的垂脚,更增添了婀娜飘逸的神采。
稳定对称:
《泰山刻石》较完美地运用了中轴分割的方法,既保证了字的中心稳定,又使左右和谐一致,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中和”之美。
曲直相益:
《泰山刻石》的线条搭配合理运用了曲直反差的对比手法,横必平,竖必直,斜线均采用弧线,曲直互映,静动相宜。因此,结体虽然严密,但丝毫没有板滞之嫌。
章法上,该石采取纵成行、横有列的方法,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因为“纵横行俱分”的章法,缺少了藏拙补缺的遮掩,对技巧的要求就更高了。通篇诸字的结构形式不同,繁简有别,要达到形式的统一,不能仅靠单字的大小以及线条粗细的对比来解决,书写者必须要有较高的字形驾驭能力,巧妙地调节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要解决这些问题,只能靠认真的感悟和长期的临习去实现。
仇高驰
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文联委员,南京印社副社长
西泠印社社员
南京财经大学中国书画艺术研究所所长
教授,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