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碑《元羽墓志》,1919年河南洛阳出土墓志高一尺八寸,广一尺六寸,景明二年(公元501年)七月刻。墓志有楷书十三行,行十五字,文辞书体均极精劲。石刻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

立于北魏宣武帝景明二年。元羽为北碑王室,因此墓石字体优美,刻工极精细,笔画方折峻厉,而亦参用圆笔,直画收笔多做悬针形,凝练端整气息足以并驾张猛龙碑,浑脱北朝粗犷之风。

微信图片_20190109150909

元羽墓志楷书,字体工整秀丽。汉代以隶书为正式书体,西汉隶书笔划很少有波势和挑法,东汉隶书逐渐有带装饰性的波挑体势。东汉在民间出现楷书,但这时楷书只是一个雏形。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楷书减少隶书的波势、笔划,书写由繁变简,符合书法发展的过程。楷书到东晋已经成为通行的书体。北朝的碑刻墓志文字一般都采用楷书体,但楷法尚未定型,有的还带有一定程度的隶书笔意。

微信图片_20190109150911

元羽是北魏孝文帝元宏之弟,封广陵王,死于景明二年(公元501年),时年32岁。公元493年,孝文帝把首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洛阳(今河南洛阳)。一是因为平城地理位置偏北,不利于统治中原;二是洛阳为文化发达之地,便于移风易俗。迁都引起许多鲜卑上层人物的不满,元羽支持孝文帝改革,孝文帝派元羽与太尉拓跋丕在平城控制、安抚对迁都不满的鲜卑人物,平城一带秩序肃然。

微信图片_20190109150913

公元496年,孝文帝改革鲜卑姓氏为汉族姓氏。鲜卑皇族原姓“拓跋”,在鲜卑语中“拓”是土地,“跋”指君主。土地是万物之始,“元”在汉语中有开始之意,故北魏皇族都改姓“元”,籍贯也改为河南,元羽墓志中即按此刻写。

微信图片_20190109150915

微信图片_20190109150917

微信图片_20190109150921

微信图片_20190109150922

微信图片_20190109150924

微信图片_20190109150926

微信图片_2019010915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