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190103161158

当代书法研究丛书

主编:谭振飞    副主编:王客  龙
中信出版社    2018年12月出版

《当代书法研究丛书》反映了近年来书法专业博士最新的创作、研究成果。文章内容涵盖书法理论、书法史、书法欣赏、书法批评、创作经验等等。
《当代书法研究丛书》为我们了解历代书法名作背后的秘密开启了一扇大门。不论欣赏,还是学习,都将启人思维,引发人们新的思考。

 

“当代书法研究丛书”前言

邱振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当代书法研究丛书”入选的文章,20世纪7080年代出生的作者占了大半。一代新人已经登上书法研究的舞台。

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了巨大的变化。书法当然不在社会变动的中心,但是对于一个专业领域,仍然是一个崭新阶段的开始。从70年代末到21世纪初,这三十年可以看作书法专业教育的发展时期。三十年的努力,从人员寥落的专业队伍到几十个院校的书法专业,虽然还存在种种困难,但它为有理想有抱负的后来者提供了深入和发展的可能。

最近十几年的收获,展现出书法领域新的气象。

作为学术和艺术的书法,已经成为当代文化中不可忽视的存在。常常听到人们说,书法不受重视,书法领域缺少人才。

不是这样。社会的变化,新兴领域的兴起,使有才华的年轻人分散到众多的领域。哈斯克尔就说过,许多有才华的年轻人去电影领域, 投身美术领域的人才少了。但一个领域,总会有各种机缘带来杰出的青年,何况一个领域只需要几位真正的好手,情况便截然改观。这样潜在的好手,我认识的就有几位。

一位朋友激动地问我,是谁?我没有回答。成才是艰难之事,文化中重要人物的出现,除了才华,还需要有知识、涵养以及性格和意志的磨砺。有一个方面的欠缺,便难以成就。但我心中是祈愿着,也深信着的。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每一代人的问题,要一代人自己去寻找。如果把 20 世纪分为三个阶段,成长于20世纪前期的一代,继承传统者,在抱负、深度、锐意上不输于他们的前辈,沙孟海《近三百年的书学》可以看作这一代胸襟与识见的代表 ;中西融会者如宗白华, 既有对书法的高度敏感,亦有对感受的精辟分析,他们为书法的现代思考开辟了一条新路。

接下来的一代,把对书法的思考融入当代学术,提出一些前人不曾提出的问题,既在当代学术的框架中做出解答,亦构建新的概念系统, 慎重提出由书法而引发的种种问题。所提出问题的尖锐、深切,不下于其他相关学科。

对新的一代,的,对书法的视觉、精神含蕴继续深入, 通过书法解释中国艺术中的深层机制,再由此而深入中国文化从未被阐释的秘密,也注重新的内涵的培育与阐释。阐释是从无到有的过程, 不避草创、不避新见、不避论争,一点点积累书法新的含义。这需要新的创作的配合——只有独特的视觉图形才能表现独特的精神内涵。你们有你们不可替代的一代人的生存感受。

书法评论和历史陈述,归根结底要落实在问题上,不管你从事的是哪个分支,一定要有比前人更进一步的问题。

论述要严谨,要戒绝任何草率之处。文字不仅是给书法界读的, 更是给所有关心感觉和思想的人读的,是给某些更苛刻的读者来读的。资讯发达,使人们觉得文章千古事的时代已经远去,但每个时代总会留下一些感觉和思想的痕迹,我希望这个时代留下一些有关于书法的内容。

波德莱尔说:年轻人写作,即使报酬微不足道,也必须竭尽全力。书法的未来在你们的手上。让书法成为中国文化研究的重要领域,

从书法出发对中国的艺术、文化、哲学进行反思,并推动有关领域的进展。

书法应当为当代艺术、当代思想提供不竭的灵感。

关于创作。过去的书法,是学习一种风格,在长期的磨炼中塑造自己的感觉和书写习惯,形成自己的面目 ;但在的书法创作,是从掌握经典的核心技巧入手,并想象、发明新的手段——因为表达新的生存感受的需要,其中当然也包括你对传统的感悟,但那不是唯一的, 甚至也不是主要的目标——最重要的是作者人性的、当代生存的内容。

对任何已有风格的模仿都是练习。只有经过了这个阶段,书写才成为表达内心生活的手段。不过不是所有内心生活都有同样的价值,只有深刻的人性以及内心生活,才有可能成为称得上是对作品的书写支持。

所有人都在努力工作,为了让你们确立更宏伟的目标。

2018年5月31日北京

 

微信图片_20190103161204

 

当代书法研究丛书

向着一种自由的书写——12位书家的实践与思考

主编/谭振飞    副主编/王客  龙友

中信出版社  2018年12月出版

12位书家:

陈忠康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
杨涛   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唐楷之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
蔡梦霞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教授
鲁大东   中国美术学院现代书法研究中心研究员
陈亦刚   中央美术学院博士
尚天潇   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
王客    上海师范大学讲师
衣雪峰   北京体育大学国际文化学院讲师
梅丽君  中央美术学院书画比较研究博士生
马超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书法理论博研究
龙友    中央美术学院博士

本书遴选了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30年间培养的12 位书法专业博士,他们大多在这两所院校完成了本科、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同时也几乎引领了二十年间书法展览、创作的思潮,我们可以把他们看成是当代书法教育、创作的缩影。

本书集中展示他们的创作与相关研究、批评,既有个案的启示,也有群像的意义。由此将引发我们对当代书法生态中关于学书方式、风格转型、审美心理等诸多问题的思考——他们的经验无疑将成为今后中国书法发展最为重要的参照之一。

微信图片_20190103161210

 

当代书法研究丛书

书法:“忘情”与“布置”

主编/谭振飞    副主编/王客  龙友

中信出版社  2018年12月出版

作者:

周勋君(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博士后)
陈亦刚(大理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丘新巧上海师大学术院副教授)
祝 帅(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
杨简茹(广州美术学院讲师)
龙 友(文物出版社编辑)
周 峰(中国美术学院讲师)

唐代颜真卿《祭侄文稿》、北宋苏轼的《黄州寒食诗》、米芾的《珊瑚帖》,这些经典之作诞生的背后,究竟作者的书写心理和书写方法为何?

如何认识和理解“书如其人”、“人书俱老”?

“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万字”,“先书其壁,观者云集”。书写表演自古有之,书法表演意义何在?

北宋文豪欧阳修有什么样的书法观?

……

本书的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中的某些现象进行了令人信服的分析,揭示了历代名家名作背后的种种因素,这些研究成为我们认识书法、理解书法重要的途径。

微信图片_20190103161213

 

当代书法研究丛书

涂抹与速度

主编/谭振飞    副主编/王客  龙友

中信出版社  2018年12月出版

作者

丘新巧(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王义军(四川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国画系副教授)
尚天潇(四川美术学院讲师)
马 超(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书法理论博士生)
周勋君(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博士后)
陈亦刚(中央美术学院博士)
王客上海师范学美术院讲)
龙 友(中央美术学院博士)
祝 帅(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

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的涂写痕迹成就了伟大的书法作品?
“藏锋”“中锋”书写中是必要的吗?
为什么张旭、怀素往往在醉酒之后作书?
什么是晋唐古法?今天还能还原晋唐古法吗?
米芾、王铎临帖是不是追求“逼真”?
祝允明的真实生活状况如何?他的书法与同门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齐白石的日常书写与他学习的范本、与日常生活有哪些联系?

……

九位书法相关专业的博士从历史现象出发,对书法中的种种迷信和陈陈相因的观点进行了崭新的解说,给人启迪。对于追求历史真相有兴趣的读者,也可以引发新的思考。

微信图片_20190103161215

 

当代书法研究丛书

十指意气  数行好书

主编/谭振飞    副主编/王客  龙友

中信出版社  2018年12月出版

作者:

杨建虎(山东艺术学院讲师)
周勋君(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博士后)
陈亦刚(大理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衣雪峰(北京体育大学国际文化学院讲师)
张 彪(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

这本书编选的数种碑帖,皆为不同时代的书法珍品,学习、赏,都将获得益。
《金刚波若波罗蜜经》是武则天为其母杨氏追福,于仪凤元年皇室敕造,杨建虎博士对其文书学进行了详尽的考证、研究。
周勋君博士通过对史料的钩沉,还原了作为书法家苏轼有趣的一面。
陈亦刚博士对王铎作品的分析,令人想见王铎的挥运之时。
北齐《李宁墓志》、东魏《闾详墓志》等为近年出土,亦是那个时代的代表性作品。
新碑帖的发现和出土,不仅改变书法史的阐述方式角度,使得每一个时代的书法史图谱更为详实而可靠。对于更广大的学书者群体,将引起具体的技法反思与推进,在取法的横向选择与纵向的书风参照上,提供前所未有的可能。

搜索“当代书法研究丛书”或书名

亚马逊、京东、当当、淘宝、博库、文轩等网站均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