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杰简介
杨杰,笔名济源懒人、王屋愚人等。祖籍河南省济源市,1983年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女书法家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研究员,河南省政协常委。曾任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河南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等。
20世纪70年代开始习书,1984年加入河南省书法家协会,1991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展览,并被收入多种作品集和被国家博物馆等国内外博物馆、美术馆、碑林收藏、刻石。出版有《杨杰书法作集》2016年被《中国书法报》评为“当代最具有影响力的女书法家”。
新闻链接
阳月天气,风日晴和。书坛期待已久的“未央——杨杰书法作品展”,2018年11月9日在郑州河南美术馆隆重开幕。浑厚沉雄、淋漓酣畅的杨杰书法,再一次点醒“中原书风”主题,震撼书坛。
展览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共河南省委宣部河省文化厅、河南省文学艺术联合会主办,中国国家画院学术支持,中国书法家协会妇女书法家委员会、河南省书法家协会、河南省美术家协会、河南省美术馆、河南人民出版社、河南省书画院、郑州大学书法学院承办,是“河南省艺术名家推介工程”项目。
河南省委原书记徐光春,河南省政协原主席范钦臣、王全书,河南省政协副主席谢玉安,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张世军、吴全智、王明、王菊梅,南省协原主席靳克文,武警河南总队原总队长曹云忠少将;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张改琴,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宋华平,中国书协理事、新闻出版委员会副主任,编审、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李世俊;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尹书博,河南省文联党组书记王守国、主席邵丽,河南省文化厅副巡视员秦曙光,以及中国书法家协会、河南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协、省委宣传部、省直厅局领导,杨杰家乡及母校领导,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等出席开幕式。数百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书法家、书法爱好者参加开幕式。开幕式由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书记王守国主持。
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张海、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中日友好协会副会长刘华英女士和海南省书协等省市书协,以及香港有关专业协会等组织发来贺信、贺电。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宋华代表中书法家会在开幕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对展览的成功举办致以热烈的祝贺,高度赞许杨杰担任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以来,对河南书法持续发展繁荣做出的贡献,高度评价了杨杰的书法创作成就。
受赵素萍部长委托,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尹书博在开幕式上讲话,对杨杰担任河南省社科联、省文联及省书协主要领导期间的贡献,以及杨杰书法艺术成就予以充分肯定。他说:“杨杰女士是当代著名的书法家,是中原书家的优秀代表和领军人物。”“她坚守书法的文化内核,清醒地用中华文化定义书法,追求书写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和有机统一,追求体现当代中国精神的正大气象,体现了坚守中原文化根脉的使命和担当。”
河南省文化厅副巡视员秦曙光在开幕式上说,此次书法展是“河南省艺术名家推介工程”今年实施的个重要项目,也是河繁荣文化业、打造化强省的一个重要举措。杨杰是当今河南书坛领军人物,也是组织者、服务者,是“河南书家群”中的优秀代表。河南省推介艺术名家,旨在进一步打造“中原书法”品牌,“实现中原更加出彩”。
河南省文联党组书记王守国在开幕式上高度评价了杨杰为河南文艺,特别是河南书法做出的贡献,称赞她德艺双馨。他还透露,杨杰不仅书法造诣高,还是一位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自觉的艺术家,她刚刚向母校捐赠资金100万元,在郑州大学书法学院设立“杨杰奖学金”,为当代河南文艺界和河南书坛树立了标杆和楷模。
杨杰在开幕式上致答谢词。她对参加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表示衷心感谢,对自己漫长学书道路上的师长同道表示真诚感恩。她表示,在主办、承办单位和各界朋友的关心、支持下举办这次展览,旨在报自己的学书收获,征求长同道的宝意见。学书使命和担荷 ,也是终生的修行,是一生的朝圣。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她将永不止步。
开幕式上,杨杰向河南省美术馆捐赠作品。河南省美术馆馆长化建国接受捐赠并向杨杰颁发了收藏证书。
河南省委原书记徐光春宣布展览开幕。
展厅里,观众摩肩接踵,恣意享受书法盛宴。
展览展出杨杰作品近百件,篆、隶、行、草,诸体俱备,风格独特,展现了杨杰深厚的艺术功力和丰沛的艺术才情,体现了杨杰继承传统,锐意创新,在书法艺术中苦心孤诣,追求自然美、社会美、心灵美的最新成果。
杨杰曾任河南省文联主席,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妇女书法家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
杨杰自少年时代开始学习书法,得名师指点,打下坚实基础。在郑州大学求学期间,参与学校书画社活动。20世纪80年代初,参加首届全国大学生书法竞赛、参加首届中原书法大赛并获奖。这两项赛事的参与和获奖者中,涌现了为数众多的当代书法名家,影响力至今无出其右。在数十年的行政工作中,杨杰恪尽职守之余,兼事文学创作、古典文学研究和书法创作,三维并重,三楫并举,互为补益,互相阐发,这也无意间哺育了她学碑而不刻板,师帖而不靡弱,追求视觉冲击力而不陷于做作的审美取向。杨杰初习唐楷,继学魏碑,远溯篆隶,尤擅行草。其行草承中原豪迈之气,师法晚明浪漫主义书风,波澜壮阔,有天风海立之慨;打碑入帖,以拙驭巧,暗渡蒲华、康有为,有入木三分,大书深刻之致。数十年念兹在兹,名帖法书的模铸陶冶,文心诗意的涵养节制,终成杨杰行草风格,守法而不拘,破法而不妄,乱石崩云,惊涛拍岸,真力弥满,震撼人心,允称“中书风”的新成就。
开幕式后,举行了杨杰书法研讨”。研讨会由中国书法》主编朱培尔学术主持。张改琴、宋华平、周俊杰(书面发言)、张志和、西中文、李庶民、王荣生、姜寿田、孟会祥等与会专家、学者纷纷发言,对杨杰书法给予了高度评价。
未央,未半也,不尽也,无际也,我们期待着杨杰的书法世界,无限深广。
据悉,展览将于11月18日闭幕。
11月9日,浑厚沉雄、淋漓酣畅的杨杰书法,再一次点醒“中原书风”主题。
杨杰在爱心企业的支持下,以作品置换方式向母校捐赠资金100万元,在郑州大学书法学院设立“杨杰奖学金”,为当代河南文艺界和河南书坛树立了标杆和楷模。
此次展览展出杰作品近百件,篆、隶、行、草,诸体俱备,风格独。
开幕式后,《中国书法》杂志主编朱培尔主持召开了“杨杰书法研讨会”。
现场图集
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赵素萍和河南省妇联主席郜秀菊、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曼如、河南省文化厅副厅长李霞、原河南省委巡视组组长马蕊一起观看杨杰书法作品展
部分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