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上有人认为,写字就是书法,其实这是一种偏见。写字和书法到底有什么区别?刘文华说,有的人一拿起毛笔就以为写的是书法,甚至热衷于办展览、卖字,这是因为他们不懂什么是书法的缘故。写字是一种普通的行为,而书法创作是一种高级的、高尚的、高雅的、高贵的书写行为。

微信图片_20181025175001

书法是“理”“法”“意”三位一体的艺术,即要懂得笔法原理,要有熟练的技法,还要能够表达思想。

 

学书法当有敬畏感

刘文华认为,学书法要有一种敬畏感。他年轻时胆子大,随着学习的深入,懂得的东西越多,胆子越来越小。他说,上世纪90年代在中国美术馆同时举办两个展览,一是中青年书法展,另一个是近现代名家书法展。

走进中青展展厅,作品件件个性张扬,表露出来一种火气。来到近现代名家展厅,件件作品都有一种雅气、文气。许多当代人的作品之所以火气大、缺乏古人的君子气,是因为学识和修养不够。

微信图片_20181025175007

因此,每一位有志于书法事业的人,都应该沉下心来认真做好学问,而不能有浮躁之心。

 

帖不唯求外形“像”

临帖是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通常老师教学生,要求临得与原帖一模一样,像复印机复印出来最好。

微信图片_20181025175009

刘文华认为,临帖要像原帖的“像”,不要求外形完全一样,而讲求的是“是”,即合理性,符合原帖的笔法、字法等原理,从原帖中汲取自己需要的营养,如此,临帖的目的就达到了。

 

书法创作不要乱“变”

在谈到当代书坛创作的现状时,刘文华说,许多作者创作书法时,写隶书的字形怪诞,写行楷的大都字形变形,写行书的更是字形夸张,都是对字形的极大破坏。

微信图片_20181025175012

而古人书法的“变”,是宏观的字形不变,变的只是微观的笔法、线条,学识蕴含在笔画线条里;今人恰恰相反,专门是变字形结构,这是肤浅的表现。刘文华认为,现在还未到书法创新的时代,因为我们继承得还远远不够。

因此,对于博大精深的传统书法,我们不是去破坏,而是要好好学,还需要走“回头路”,向历史要准则,向古人要方法,向碑帖要出路。

微信图片_20181025175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