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是晚明书法的代表人物,也是帖学书风集大成者,早年的特殊经历,对他之后的学书经历影响很大,董其昌赶考状元,因字写的不好,而影响了成绩,之后的董其昌便刻苦练字,几十年如一日,终成一位影响深远的大家。

微信图片_20181018150812

在董其昌的学书经历中,他会有很多感悟,我们在他艺术理论中可以找寻到一些,下面我们看看董其昌的几句论书语:

“临帖如骤遇故人,不必相其耳目、手足、头面,而应观其举止、笑语、精神流露处。”

在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董其昌在临摹时没有把字像与不像放在外形上,而是要把握其字的精神层面,观其举止、笑语是指字中笔势和体势的把握,也是一幅字最见精神处。下面是董其昌临摹苏轼的作品和苏轼原作的对比,可以更清晰的看出董其昌的学书思想。

微信图片_20181018150822临苏东坡书

微信图片_20181018150824

“转笔处,放笔处精神血气易于放过。此正书家紧要关津,造物待是而完也。但知出笔,不知转笔、放笔,必不诣极。”

我们再看这句董其昌的论书语,在其中提到,转笔,放笔处,在书写中这些位置都是字中十分见精神的地方,“血气易于放过”好的字像人一样,感觉是血气通畅的,在转笔,放笔处如果处理的不好,就很容易失去一个字的精神,使得整个字不流畅,董其昌在上面提到的问题也正是我们容易忽略的问题,在转笔与放笔的位置我容易写不清楚,让整个字显得不生动。

微图片_20181018150826

微信图片_20181018150829

微信图片_20181018150832

“书法虽贵藏锋,然不得以模糊为藏锋。”

藏锋是我们写字中最常用到的笔法之一,但似乎不为我们所重视,藏锋简单的理解以为笔锋藏起来就可以了,但却在用笔中陷入了误区,在藏锋中也要力量提按清楚可见,清楚明了。所以董其昌说 “书法虽贵藏锋,然不得以模糊为藏锋。”写字还要笔笔脉络清晰,含蓄与外露都笔势清楚。

微信图片_20181018150836

在董其昌的几句论书句中,们可以清晰的体会到书法笔的重要性以及临摹时候的要点,供我们细心揣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