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书法不仅仅要学会临摹法帖,还要学会欣赏,懂欣赏对于自己书法水平的的提高至关重要。过去人们欣赏书法都是从用笔、结体、章法、文字内容来欣赏,但多不能从文化内涵或艺术性方面来对书法进行更深层次的欣赏,也就是对书法的细节或表面层次的内容过多,而忽略了书法内蕴的把握或欣赏。
虽然从细节入手,也没有错,但不够系统、全面、深刻。深层欣赏书法有三个要素包括远观、圆识、活参,也有人称之为书法欣赏的三个阶段。
远观,即把书法作品中的诸要素在“主观上有意识地统一起来,从而在整体上获得美的感受”。远观就是要与作品保持一定的距离,目所能及作品全貌,甚至带有浑茫的角度欣赏作品的整体布局意味。
远观虽然不能从细节入手欣赏书法,但能够对作品的局部和其中所具有的一切构成要素形成的和谐完美角度完成对作品的欣赏,如古人的“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就是对作品从整体上把握所获得的一种感觉或态势。这是仅从细节上欣赏书法所无法感受到的境界或意蕴。
圆识,即围绕作品,借助个人对人生、社会、艺术审美、品格等方面,综合地去理解和欣赏作品。这就需要我们具备丰富的文化修养和艺术审美素养,以及扎实深厚的书法临摹与书法知识的学习实践,否则就是坐井观天,不能真正做到从深层次上欣赏或理解书法作品。
如果我们欣赏徐文长的书法作品,如果仅从表面看作品,就很难说出其书法美在何处。如果我们能够从深层次了解作者的“身世、艺术思想,了解当时的社会及产生作品的历史背景”,在此个人的艺术哲学及书法历史的发展阶段的条件与环境等方能进行综合分析把握,就会对其作品有一个全新的系统的认识和界定,而不至于仅从表面就对作品下结论,欧阳询在学书过程中就经历过类似的事情。
就说欧阳询在看到索靖书法的第一眼时,便不以为然地认为索靖的书法不过如此,可是后来又往深里一想,绝对不对,如果索靖的书法非常一般,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影响,然后又返回仔细看了看,又有了新的发现,由此产生了“卧碑三日”的故事。这也告诉我们,学习书法不能浅尝辄止。学习一家书法,不仅学其书还要了解其人品思想和阅历。
活参,即书法欣赏中要不受外界干扰,全心全意融入作品的精神境界中,也就是“在顿悟中产生心灵的象征表现活动,它超出了形式中的意味,进入形而上的对人生任性的大彻大悟。”这是欣赏者整个心灵的感发、振荡。这个层次,“只有较高艺术修养和人生体验的人才能进入到此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