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兰亭雅集书家三十人提名展
序 言
当年王羲之们聚集兰亭,原来只不过是一个民间节日。他们虽各具专长,但也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即多是当时的玄学名家。因此这兰亭之会,首先是一个节会,然后是一个酒会,一个诗会,一个山水之会,一个清谈之会,却唯独不是一个书会。但由于《兰亭集序》这个最后成果的深远影响,书法文化却后来居上,成为今天三月三风情的主题,兰亭也成为举世公认的书法圣地,这恐怕是当年王羲之们所始料不及的。
于是,兰亭雅集便成了一种精神,也成为当代书坛精英们展示和交流的平台,雅集的形式也一样丰富多彩了起来,也诗也画也书。互联网加的代法雅集,从实体面对面雅集到网络雅集,书法作品从实体展厅移到互联网展厅展示,也是适应时代的潮流。澄怀观道,德艺双脩,已成今日之大气象,尤可贵者,兰亭雅集三十家法乳兰亭却不为兰亭所局囿,由兰亭而下逮元明,上溯汉魏,举凡名家佳迹,脩绠深汲,取其菁华。
此三十家,均为历届兰亭奖及国展高手,个人风格明显,展示的是真草隶篆行五体具佳,筛选的也是各体精英,体现的是一种兰亭雅集的境界和时代精神。初看兰亭之雅集也,细审又非仅兰亭雅集也,是为善学者也,正所谓:道者,进乎技矣。今之论书者,也多言“法”,法者,技也,小道也。此非三十人所一心唯一追寻者。当今之世,传统文化复兴,敬畏汉字,崇尚文心,弘扬中华书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此时代之大担当也。
是为序!
中国兰亭雅集网
浙江省硬笔书法家协会
翰逸画院
二O一八年八月十五日
吴平均,中国书法协会会员,中国艺研院书画印方向硕士研究生,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陕西省人民政府名人书画院副院长,北京“一九势”书社成员,商洛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商洛市书法院院长。
荣获“2009全国书法精英十佳”称号。书法作品入展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青年展”、“楹联展”、“扇面展”、“小品展”、“邓石如奖”、“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优秀作品展”等中国书协主办的权威专业展赛16次。
《中国书法》、《东方艺术·书法》、《中国艺术报》、《书法导报》等权威报刊和中国书法、书艺公社、中国名家书法网等专业网站曾作专题报道。作品被中国艺术研究院、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释源美术馆等多家艺术馆收藏。
出版《吴平均书法艺术作品集》。
现代与传统的杂糅之间
——我读吴平均当下的书法
吴川淮(《中国书法》杂志社编辑)
一
乙未春天,我和平均及一帮朋友到了江苏盐城进行书法交流,平均写字,一挥而就,再写,又一挥而就。倔傲,随意,散淡,任性,自然的书写更见性情,平均的笔下聚着气。远看很现代,近看很传统,平均想干啥?
我静静地看平均写字。
平均变了,十年前的平均是优雅的谨慎的刚挺结实,现在的平均是任性的狂野的荒诞的出于法变于法。书法总是在变,也总是在一个状态转捩到另一种状态,有时候很长,有时候也就在瞬间发生。变是自然的,变都有过去的影子,变是自然的流向,变是心性的转合。平均的变有着十年的酝酿,苗青青,麦黄黄,平均还会在变。书法是磨出来的活,几十年变幻雏形,几十年传统里打滚,六十岁左右甚至以后定型结茧。
平均还是走在路上的平均,谁不是在路上呢?但他正在定型中,也正在从旧的自我向新的自我变化着。
二
认识平均,已有十二年,一个甲子,头发添白。朴茂的平均在外形上胡子吧擦,头发略长,因写字,经常把自己搞得蓬头垢面,远看像是水浒人物,近看平均还是平均。商洛话不紧不慢,写起字紧紧张张,时而平静,时而热烈,内心里翻江倒海,热火朝天,外表上却略显木讷。十二年,书法道上,巴巴结结地走,跟了不少师,入了很多展,道行上愈加地深,书法上更看出性。胸中丘壑自生凉,笔笔道道,阴柔和阳刚。
十二年前,我们在沣峪口的青华山下因八届国展的强化班认识,由此结缘。那时的平均写得一路清秀的小楷,煞是动人,投国展写了古人散文,谁看谁说好,想来肯定入展,甚至获奖,结果却没有进去。全国展的变化偶然和评委们的性谁也摸不准,平均未入,让我们有些抱不。紧接着,全国青年展,入了!由此开胡,芝麻开门,连续入展,实力就是实力,挡是挡不住的。从此商洛山杀出一匹黑马,书坛上生出一个新秀。
贾平凹在《商州又录》上说:“商州这块地方,大有意思,出山出水出人出物,亦出文章。面对这块地方,细细作一个考察,看中国山地的人情风俗,世时变化,考察者没有不长了许多知识,清醒了许多疑难,但要表现出来实在是笔不能胜任的。”书法有时候像一个情人,要让你苦苦地等待,该来的时候,来了,该走的时候,也很绝情,一头不回。就像吴平均,该入展的时候入展,接下来就是苦熬,孤独地写,发狠地写,西安人说下势写,黑着头写,写得五花开石,写得天高云淡,该入得入,不该入得还是入不得。好天还在眷顾苦人,平均入了多次,不入多次当下的法就是这种修行,书斋里看不见谁,画廊里偶露峥嵘,展览上可是“杀”出来的,伤痕累累,无比光荣!屡战屡败变得屡败屡战,每一场国展的背后,厮杀了多少书法人的心。
平均在书法的背后,也是复杂地变化着,就如贾平凹说商州,“要表现出来实在是笔不能胜任的”,姑且写之,姑且议论,姑且说道。
三
十年前,看平均的作品,楷书写得很扎实,是唐楷的底子。现在看平均书法。却是北魏的底子。北魏是一个变化最大的体系,可伸可缩,在这个底子上,上追隶篆,下抵唐宋,尤能朝个人性情上走。
平均在行上,比较性子上走,厚重中有奔逸,腾挪中有韧力。他特别注意内在节奏的起伏荡漾,在紧张的开合中找平衡的点位,贯气、回旋、跳荡、奔逸。他的书法把那种内在的运势通过线条的架构变化,通过那种一气呵成的气势来完成。他的这种变化,是2009年在中国书法院学习时的一种体会感悟。五年前我们在一起写字,他就开始这样子写,于我有了一种陌生感,那时他的笔在他的手里很有杀伤力,他敢于用长线,敢于夸张,敢于下笔,愣劲憨劲和必要的法度张合在一起,渐渐地写到了现在。这种写法,圈内人认同,圈外人似乎不理解,实际在明清的调子中有这种因素影子。平均在寻找着这种书法的语言以期达到理想高度,这也是一条险路,走出来需要时间的考量,需要更加完美地锤炼。
书法的创作,写的是一种渊,一种历史一种性格。平静的平均,书法一点不平静,他从传统引借了一种爆发力,一种情感的直接的抒发。以飞动嫖姚跌宕之势,造成一种回旋往复的效果。从平均当下的书法看,他主要在魏碑厚重的基础上写出飞扬,在飘逸之中又有厚重,“左手把青霓,右手挟明月。周游上下,径入寥天一。嶙峋突兀,正在一丘壑。”(苏东坡词句)入碑入帖多年,他的内心现在有一种叛逆,一种偏执,他的心性要走出传统的藩篱,写出一种气势与气韵。平均的不平静,是一种不满,是一种自负,是一种自得。他在打破自己,又在重新地整合自己。
书法在简单中蕴藏着丰富的复杂性,认清它的脉络,以自己的方式来整合。整合的过程中肯定会带来一种矛盾的心理,这一点在平均的书法中能够看到。当前,在中青年书家中遍有一种焦虑心情。现实碰壁的焦虑,期待被接受的的焦虑,名与利之间的焦虑。每一个人“光辉灿烂”的时代很短,如何能够保持一种平静,丰富的平静,有情绪有感染的平静。书法会不会成为一种志业?还是成为永远的业余爱好?这是平均遇到的问题,也是我们每一个书法人遇到的问题。平均在书法中所表现的,是一种思考,虽然笔下非常丰富,表现的还是平静。
四
书法还是边缘化的艺术。
但书法绝对是一个高级的艺术,修养的艺术,任何时候把书法当作一种技术,只能是死胡同。
无论书法家多么调,无论你在哪一个界别上的展览。书法家是被各种利益纠下的热闹,书法最终还是要面对自己。
平均的创作,面对的是他自己,他是和自己的孤寂做了很长的斗争,写出的 自己,这个自己不是一溪湖水,不是孤芳自赏,是自己坚守,是精神的写照。
我细细地想,平均的书法还是趋同于现代,用传统打造自己的现代精神,用笔墨营造着自己的世界。体谅和敬重传统,尊重每一个提携自己的师友长辈,革新、超越、断裂、接续、继承,不去追求成为艺术家,权当自己就是一个写字人。
当下的书法,正在告别着喧闹,告别着盲动的热,书法要回到书法自身。平均正在反思中成长着,与时代相关联,还是要与代保持距离?我相信,他会与各种艺术,与时潮保持距离,坚守自的传统,维护精神独立,吸收传统超越传统升华传统扬弃传统,再有十年,平均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
不敢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