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厂百年来经历了不同时代的变迁,
更是见证了文物的流散与收藏的兴衰。
每一次战乱与政治变革,都会造成文物的巨大破坏与流失。以宫廷收藏为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辛亥以后,内府藏品的流失。
1925年直奉战争后,溥仪被驱赶出宫,虽然仓促,但是仍带出来不少东西,一部分在天津就流散了,但大部分文物还是带到“新京”长春去了。
1945年日本投降,溥仪从“新京”的伪皇宫仓皇出逃,走时仅带走了一些金银首饰以及120多件珍贵文物,大批的文物不可能带走,于是都留在了长春的伪皇宫。
当时伪满洲国军队叫“国兵”,国兵驻在“新京”的部队还不知道溥仪跑了,依然看守着“新京”。
无意中,这些国兵在一处白色的两层小楼(后来俗称为“小白楼”)里发现有几十口樟木箱,箱子里面全是字画。
当时整个伪满洲国做鸟兽散,国兵们就开始疯抢这些字画,里面有的甚至是宋代内府流传的东西,包括米芾的《苕溪诗》、李公麟的《三马图》等。
抢到手的这些书画,就拿出来在当地变卖。
长春也有古玩行,但是财力和收购能力有限,那时候满洲国的货币已经不值钱了,国兵只要银元,一张宋画10个银元、20个银元就卖了。
于是大批文物流散,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北京、上海、天津,于是这些地方的文物商就蜂拥到了长春,而将这批东西称为小白楼的“东北货”。
这批东西中,最著名的展子虔《游春图》,由穆磻忱、马霁川等六人合资购得的,回到北京后,转卖给张伯驹先生。
《游春图》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一张画作,《宣和画谱》等虽有记载,但是谁也没见过,至于《游春图》这六位究竟花了多少钱,一直讳莫如深。卖给张驹的最初开价,是600两黄金(以当时十两黄金一条计,也就是60条金子)。
东西到了北京,张伯驹是志在必得,后来讨价还价,600两黄金降为了200两,也就是20条金子最终成交。
1946年抗战刚结束,内战即将开始,这样一种社会大环境下,弄点钱也不容易,所以张伯驹才会压价成功。
但200两黄金,张伯驹一时也拿不出来,那时张伯驹也没有什么实业支撑,虽然他有盐业银行的股份,但开销也极大,最后只得卖了一所房——就是原来李莲英的那所房子,张伯驹夫人潘素又把自己的首饰卖了不少,凑了170两金子。
170两黄金凑去以后,再去上秤鉴定成色,等鉴定之后,发现成不好,只能折合130两。张伯驹要求先将画儿拿走,再补齐其余的70两。
张伯驹为人是很有信用的,一年多时间中七拼八凑又弄到40两,还是不够,最后还差30两。
后来正赶上平津战事吃紧,这30两黄金到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所以说,张伯驹买《游春图》真正花了170两黄金,也就是17条金子。这是1946年至1947年的事。
1954年,张伯驹把这张展子虔的《游春图》,捐献给了故宫博物院。
古玩行的东家和伙计,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谦逊有礼,几乎没有一个急性子,都特别有耐心。
无论是买或卖,都会和颜悦色,就是您这儿有客也没关系,他在外客厅里等着,有时一等就是一上午,也许自己在外头转悠一趟,街上吃点东西,完了再回来,以后又跟你磨着。
他们有极高的耐性,做买卖绝不是像买卖其他的东西,有时候一件东西来回磋商,能很长时间。
你想想,张伯驹能把展子虔《游春图》从600两黄金砍成了200两,最后才给了170两,这也是需要功夫的。
他们对于主人家的情况必须得了如指掌。如这家主人是正属于兴盛的上升期还是属于没落期,因为没落时就急于变现,就得想法把一部分收藏卖掉换钱。古玩行里知道他需要用钱,明明是值800的,能给你磨成400块钱就卖他。
还有的对人家的种种生活细节了解入微,比如说某一收藏家虽然有钱,可是最近又要在外头另安份儿家——— 就是再娶个姨太太,这姨太太又不敢接进家来,那就得在外头再置所小房儿,那得花钱吧?还不能让大太太知这钱打哪来的,于是就要偷偷卖一两件东西。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会狠压你的价格,迫你出手。
另外,他们也能投其所好,揣摩收藏家的心态,例如客人很喜欢某人的东西,托他们去找,那古玩行的人就会尽力给你去淘换,但是真伪也就成了问题。
这话的意思,并不是说琉璃厂的人有多奸滑,但是他们也要生存,必须有自己的一套生意经。